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4-2013年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宫腔镜手术指征变化趋势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燕 张伶俐 +5 位作者 冯同富 陈德军 董毅 邢琦 刘玉兰 张爱国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6期765-769,共5页
目的分析2004-2013年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宫腔镜手术指征变化趋势,探讨门诊宫腔镜手术在妇科疾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4-2013年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宫腔镜检中心就诊的15 001例接受门诊宫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 目的分析2004-2013年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宫腔镜手术指征变化趋势,探讨门诊宫腔镜手术在妇科疾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4-2013年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宫腔镜检中心就诊的15 001例接受门诊宫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将2004-2013年分为2个阶段,即前5年(2004-2008年)和后5年(2009-2014年)。将所有患者的术前拟诊情况为指征,将其分为对妇科疾病采用门诊宫腔镜手术进行诊断和治疗2种类型,再按照前5年和后5年分别进行统计,并对2个阶段进行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达该委员会的批准。结果 12004-2013年门诊宫腔镜手术共完成15 001例,其中采用门诊宫腔镜手术对妇科疾病进行诊断者为12 092例,治疗者为2 909例。2前5年门诊采用宫腔镜手术对妇科疾病进行诊断的指征前3位分别为异常阴道出血(37.9%,458/1 209)、月经量少或闭经(24.8%,300/1 209)及不孕症(21.1%,255/1 209);后5年中的前3位分别为月经量少或闭经(32.2%,3 505/10 883)、不孕症(29.8%,3 240/10 883)及异常阴道出血(22.5%,2 446/10 883)。3前5年门诊采用宫腔镜手术对妇科疾病进行治疗的指征前3位分别为Ⅰ°~Ⅱ°宫腔黏连分离术(37.2%,103/277)、子宫内膜去除术(32.5%,90/277)、宫内残留胎盘清宫术(24.9%,69/277),后5年中的前3位分别为宫内残留胎盘清宫术(42.1%,1 109/2 632)、Ⅰ°~Ⅱ°宫腔黏连分离术(34.5%,908/2 632)、断裂或嵌顿的宫内节育器(IUD)取出术(8.3%,218/2 632)。结论 2004-2013年门诊宫腔镜手术指征变化不大,但后5年的就诊患者的数量较前5年增加。采用门诊宫腔镜手术进行检查联合活组织检查是诊断宫腔内疾病的金标准。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采用门诊宫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可以缩短患者就诊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门诊医疗 指征:分析 妇科检查
原文传递
m6A修饰与妇科恶性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海花 雷燕 +3 位作者 刘宇 唐松 王露 姚冬梅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期147-152,共6页
N6-甲基腺苷(m6A)修饰是一种常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动态调控RNA代谢的整个过程。m6A包括甲基转移酶、去甲基酶及m6A结合蛋白。m6A的甲基化修饰通过调节RNA的衰变、运输、剪切、翻译来调节细胞的增殖和分化,m6A与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 N6-甲基腺苷(m6A)修饰是一种常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动态调控RNA代谢的整个过程。m6A包括甲基转移酶、去甲基酶及m6A结合蛋白。m6A的甲基化修饰通过调节RNA的衰变、运输、剪切、翻译来调节细胞的增殖和分化,m6A与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笔者就近年来m6A甲基化修饰在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中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分析m6A通过作用于RNA的修饰调节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为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改善预后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6A甲基化 生殖器肿瘤 女(雌)性妇科肿瘤 宫颈肿瘤 卵巢肿瘤 子宫内膜肿瘤 综述
下载PDF
湖北地区948例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女性复查及自然转归 被引量:3
3
作者 郭玉琳 吴绪峰 +4 位作者 彭秋子 汪莹 邹苗 王超男 马全富 《现代妇产科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6-378,382,共4页
目的:了解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女性复查及转归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948例初次发现HR-HPV感染女性开展问卷调查,并进行24个月的随访,随访间隔6个月,随访行HR-HPV检测和细胞学检测,必要时行阴道镜及活检。结果:948例... 目的:了解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女性复查及转归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948例初次发现HR-HPV感染女性开展问卷调查,并进行24个月的随访,随访间隔6个月,随访行HR-HPV检测和细胞学检测,必要时行阴道镜及活检。结果:948例女性中定期复查者651例,户籍、文化程度、是否知晓宫颈癌和筛查是患者定期复查的影响因素。651例HR-HPV感染女性自然清除率为70.97%,中位时间为12个月;持续阳性率为24.27%;进展率为4.76%,中位时间为15个月。56岁及以上患者清除率最低,只有32.26%,持续阳性率达61.30%(P<0.01);HR-HPV负荷量>500 pg/mL的患者清除率最低,只有61.54%,进展率达12.82%(P<0.01);细胞学结果为ASCUS及以上的患者清除率为66.51%,进展率为10.05%(P<0.01);活检结果为CIN1的患者,进展率为15.15%(P<0.01);性伴侣数为3个及以上的患者,持续阳性率为53.62%,进展率为7.25%(P<0.01);有使用避孕套习惯和没有使用避孕套习惯患者的清除率分别为75.40%和64.98%(P<0.01)。结论:70.97%的HR-HPV感染可在2年内清除,但是仍有4.76%的患者进展为高级别CIN。患者定期复查依从性不高,临床医生要做好筛查和性行为习惯的宣教工作,尤其关注农村、低文化程度、高龄、HR-HPV负荷量高、细胞学结果异常、活检结果为CIN1、多性伴侣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感染 复查 转归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Smad3抑制剂SIS3对兔宫颈粘连程度影响的机制研究
4
作者 邹倩 易卫兵 +2 位作者 杜欣 周利敏 姚冬梅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15-118,124,共5页
目的:研究信号传导蛋白(Smad3)抑制剂SIS3对宫腔粘连模型兔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表达的影响,为宫腔粘连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8只成年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SIS3干预组,每组6只。除正常... 目的:研究信号传导蛋白(Smad3)抑制剂SIS3对宫腔粘连模型兔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表达的影响,为宫腔粘连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8只成年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SIS3干预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模型组和干预组采用刮宫法建立宫腔粘连模型。造模后干预组每天给予2.5μg/g SIS3注射处理,正常组(开腹未刮宫)和模型组每天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注射。注射持续14 d后取各组实验兔血清。采用ELISA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实验兔血清中TGF-β1、Smad3的蛋白表达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qPCR)法检测各组实验兔血清中TGF-β1、Smad3的mRNA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实验兔血清中TGF-β1和Smad3的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SIS3干预组实验兔血清中TGF-β1和Smad3的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此外,TGF-β1蛋白和Smad3蛋白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2=0.52),TGF-β1 mRNA和Smad3 mRNA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亦呈显著正相关(R2=0.84)。结论:SIS3能抑制宫腔粘连模型兔血清中TGF-β1、Smad3的表达,具有潜在治疗宫腔粘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转化生长因子-Β1 信号传导蛋白(Smad3) 血清
下载PDF
活性依赖性神经保护蛋白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胡媛媛 冯同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6期42-45,61,共5页
活性依赖性神经保护蛋白(ADNP)是一种转录因子。近些年来研究发现,ADNP具有染色质重塑、细胞周期与增殖调控、DNA损伤与修复、细胞运动与转移、化疗耐药等肿瘤相关生物学功能,在多种肿瘤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突变及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 活性依赖性神经保护蛋白(ADNP)是一种转录因子。近些年来研究发现,ADNP具有染色质重塑、细胞周期与增殖调控、DNA损伤与修复、细胞运动与转移、化疗耐药等肿瘤相关生物学功能,在多种肿瘤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突变及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ADNP的分子结构、功能特点及其在多种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肿瘤的诊治研究方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依赖性神经保护蛋白 肿瘤 突变 染色质重塑剂
下载PDF
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涂倩茜 汪洞宇 +4 位作者 张倩 王楠 冯春 冯同富 吴莺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2期41-45,共5页
宫颈机能不全(CIC)常表现为反复发生妊娠中晚期无痛性宫颈管缩短、扩张,最终导致难免流产或早产。早产儿的出生严重影响人口质量和健康素质,在妊娠22~26周期间每延迟分娩1 d,新生儿可增加3%的存活率。宫颈环扎术可有效延长妊娠周数、降... 宫颈机能不全(CIC)常表现为反复发生妊娠中晚期无痛性宫颈管缩短、扩张,最终导致难免流产或早产。早产儿的出生严重影响人口质量和健康素质,在妊娠22~26周期间每延迟分娩1 d,新生儿可增加3%的存活率。宫颈环扎术可有效延长妊娠周数、降低流产与早产的发生率。因此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进行规范的术后管理对提高宫颈环扎术的成功率、延长妊娠周数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临床研究与最新指南,综述宫颈环扎术的手术时机、术后药物管理及术后随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环扎术 宫颈机能不全 手术时机 术后管理 随访
下载PDF
子宫肌壁间妊娠误诊分析及文献复习
7
作者 王楠 汪洞宇 +4 位作者 张倩 涂倩茜 冯春 冯同富 吴莺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3期53-57,共5页
目的分析3例子宫肌壁间妊娠(IMP)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过,总结防范IMP误诊的措施。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2年8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诊治的1例误诊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及2例早期宫内妊娠的IM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及诊治经过进行回顾... 目的分析3例子宫肌壁间妊娠(IMP)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过,总结防范IMP误诊的措施。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2年8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诊治的1例误诊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及2例早期宫内妊娠的IM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及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IMP患者的误诊时间为10d~1个月。1例被误诊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行宫腹腔镜联合下IMP去除术+诊断性刮宫术。2例被误诊为早期宫内妊娠,分别行宫腔镜下子宫IMP病灶电切术和宫腹腔镜联合下IMP去除术。3例患者术后复查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下降均良好,康复出院。结论IMP患者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极易漏诊、误诊。当发现血hCG上升、B超检查提示宫内未见孕囊影、既往有人工流产史的患者时,应高度警惕IMP;若超声检查妊娠囊显示不明确,应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进一步分辨孕囊与子宫内膜的关系,若超声及MRI检查均无法明确诊断时应及时行手术探查明确诊断,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探查可快速明确诊断,并可予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壁间妊娠 临床特点 诊断方法 误诊
下载PDF
阴道内镜在妇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8
作者 张伶俐 王燕 +5 位作者 刘玉兰 邢琦 董毅 郎雁 段洁 杜欣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4年第5期412-414,共3页
妇科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完善的病史采集、细致的专科检查和准确的超声、造影等辅助检查必不可少。宫腔镜检查已被普遍应用于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 阴道内镜 宫腔镜 阴道异物 阴道出血 生殖器畸形
下载PDF
腹腔镜下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与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对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盆底功能、尿动力学影响的比较
9
作者 何雪妍 李红英 +1 位作者 王婷慧 程慧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62-466,共5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对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临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5月—2022年5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妇科诊治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73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对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临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5月—2022年5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妇科诊治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73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7例及对照组36例。观察组开展腹腔镜下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对照组开展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及预后情况,不同阶段器官脱垂情况、生活质量、尿动力学变化。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拔除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P=21.641/<0.001、6.195/<0.001、15.199/<0.001、17.575/<0.001)。观察组术后6个月PFIQ-7评分、PFDI-20评分低于对照组,各项POP-Q指示点(Aa、Ba、C、Bp)、I-QOL评分、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高于对照组(t/P=5.189/<0.001、22.447/<0.001、11.051/<0.001、16.916/<0.001、31.005/<0.001、3.477/<0.001、11.211/<0.001、3.503/<0.001、5.728/<0.001、10.010/<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新发压力性尿失禁率、再次手术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t)/P=5.471/0.019、4.103/0.042、4.364/0.036]。结论腹腔镜下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均能作为重度盆腔脱垂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案,前者术式较后者手术用时略长,但在改善患者术后盆底功能以及尿动力学方面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盆腔器官脱垂 腹腔镜下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 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 盆底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127例妇科恶性肿瘤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金晶 王燕 +5 位作者 段洁 黄燕明 余炜昶 冯同富 郎雁 杜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3期30-33,47,共5页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情况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4年12月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0例ⅠA2~ⅡA2期宫颈癌、49例ⅠA~ⅢC2期子宫内膜癌、18例ⅠA~ⅢC期卵巢恶性及交界性肿...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情况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4年12月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0例ⅠA2~ⅡA2期宫颈癌、49例ⅠA~ⅢC2期子宫内膜癌、18例ⅠA~ⅢC期卵巢恶性及交界性肿瘤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127例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中,3例中转开腹,中转开腹率为2.36%。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3.62%,主要包括血管损伤、神经损伤、膀胱损伤、尿潴留等。其中宫颈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P〈0.05),子宫内膜癌与卵巢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中,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发生率较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高(P〈0.05),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腹腔镜妇科恶性肿瘤手术难度增大,并发症发生率增加;熟练掌握腹腔镜手术技巧,严格遵循手术指征及把握合适的开腹时机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妇科恶性肿瘤 并发症
下载PDF
中期妊娠合并完全性葡萄胎继发远处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
11
作者 张倩 汪洞宇 +4 位作者 涂倩茜 王楠 冯同富 冯春 吴莺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中期妊娠合并完全性葡萄胎(CHMCF)继发远处转移病例的临床特征和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例CHMCF患者的诊治经过及随访情况,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诊治策略。结果本例患者因先兆流产收入院保胎治... 目的探讨中期妊娠合并完全性葡萄胎(CHMCF)继发远处转移病例的临床特征和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例CHMCF患者的诊治经过及随访情况,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诊治策略。结果本例患者因先兆流产收入院保胎治疗,彩超提示宫腔内除正常胎儿胎盘组织外另有一蜂窝样无回声区;行药物引产术,术后确诊CHMCF;随访期间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不佳,肺部出现微小转移灶,予以一周期甲氨蝶呤化疗后降至阴性,随访半年余未复发。结论CHMCF是一种高风险妊娠,超声结合血β-HCG的动态监测对CHMCF的早期识别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完善的遗传学筛查对其临床处置和预后具有指导意义。在临床处理上,应结合产前母体并发症有无、血β-HCG增长趋势及患者对继续妊娠风险的承受力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此外,终止妊娠后的密切随访对于优化母胎结局亦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妊娠 完全性葡萄胎 共存胎儿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下载PDF
血清中CA125、CEA对妇科盆腔包块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毅 邢琦 王燕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30-2131,共2页
女性盆腔肿块的性质、种类复杂,术前很难诊断。发现和应用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来进行盆腔恶性肿瘤尤其是卵巢癌的早期诊断一直是人们致力于研究的课题。本研究对93例妇科盆腔包块患者进行了血清CA125和CEA水平的测定... 女性盆腔肿块的性质、种类复杂,术前很难诊断。发现和应用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来进行盆腔恶性肿瘤尤其是卵巢癌的早期诊断一直是人们致力于研究的课题。本研究对93例妇科盆腔包块患者进行了血清CA125和CEA水平的测定,以探讨血清CA15和CEA水平在妇科包块性质鉴定中的临床价值,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肿瘤标志物 血清CA125 妇科盆腔包块 早期诊断 CEA 女性盆腔肿块 盆腔恶性肿瘤 性质鉴定
下载PDF
DNG和COC用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控制复发的疗效比较
13
作者 郑飏飞 池梅 +2 位作者 刘玉立 刘宇 杜欣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3期74-77,共4页
目的比较地诺孕素(DNG)和复方口服避孕药(COC)用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长期管理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行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 目的比较地诺孕素(DNG)和复方口服避孕药(COC)用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长期管理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行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3个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DNG组(n=28)和COC组(n=30),分别服用DNG和COC 12个月。比较两组痛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雌二醇(E_(2))、抗米勒管激素(AMH)、囊肿复发情况、月经模式、骨密度(BMD)、不良反应及成本-效果比(C/E)。结果两组痛经VAS评分、CA125、AM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G组E_(2)、股骨及腰椎BMD高于COC组(P<0.05);两组均无囊肿复发;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C组C/E低于DNG组(P<0.05)。结论DNG控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复发的效果与COC相当,但对BMD和E_(2)的影响可能小于COC,但价格高于CO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地诺孕素 复方口服避孕药 疗效
下载PDF
武汉地区妇科手术中泌尿道损伤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松 耿红琼 +1 位作者 程时刚 张伶俐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12期48-51,共4页
目的:调查武汉地区妇科手术中泌尿道损伤的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为加强泌尿道损伤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武汉地区7362例行妇科手术的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7362例行妇科手术患者中,共... 目的:调查武汉地区妇科手术中泌尿道损伤的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为加强泌尿道损伤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武汉地区7362例行妇科手术的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7362例行妇科手术患者中,共有24例患者发生泌尿道损伤,发生率为0.32%,其中输尿管损伤16例(0.22%),膀胱损伤8例(0.11%)。在手术方法中,以腹腔手术导致术中泌尿道损伤的发生率最高,为0.45%。在疾病类型中,子宫内膜癌及内膜异位症术中致泌尿道损伤的发生率最高,均为0.07%;在妇科手术方式中,广泛性子宫全切术引起的泌尿道损伤发生率最高,为2.46%。在导致妇科手术中泌尿道损伤的原因中,因癌性致密粘连造成患者泌尿道损伤的发生率最高(33.33%),而失误操作也是导致妇科手术中泌尿道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为25.00%。结论:武汉地区妇科手术中泌尿道损伤以输尿管损伤为主,腹腔镜手术术中泌尿道损伤并发症发生率最高,子宫颈癌、内膜异位症等广泛性子宫全切术致泌尿道损伤高发,致密粘连、失误操作是造成泌尿道损伤的主要因素,而子宫骶骨韧带处及子宫动脉横跨输尿管处为泌尿道损伤的高发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地区 妇科手术 泌尿道损伤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妇科血源性职业暴露的认知度及干预效果
15
作者 方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29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妇科血源性职业暴露的认知度及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妇科工作的医务人员20名为研究对象,以培训前后时间点分组,其中2018年1月之前者为干预前组,2018年2月以后者为干预后组,比较妇科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 目的探讨妇科血源性职业暴露的认知度及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妇科工作的医务人员20名为研究对象,以培训前后时间点分组,其中2018年1月之前者为干预前组,2018年2月以后者为干预后组,比较妇科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危害认知状况;比较干预前后血源性职业暴露理论知识及防护用品使用情况;比较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的具体处理方法准确率。结果干预后针对妇科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危害各项目认知得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干预后理论知识得分及防护用品使用得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的具体处理方法中,立即挤血、流动水冲洗、碘伏消毒及报告院感科流程等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针对妇科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进行有效的干预,可显著提高妇科医务人员针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提高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医务人员 血源性 职业暴露 认知度 紧急处理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妇科门诊患者TCT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叶常鸿 王燕 +3 位作者 张敦兰 周利敏 陈璐 胡俊波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5年第5期295-298,共4页
目的:通过对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就诊的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TCT)筛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不同年龄段宫颈病变的分布状况.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门诊就诊患者的 TCT 检查结果,将检查结果按照不... 目的:通过对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就诊的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TCT)筛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不同年龄段宫颈病变的分布状况.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门诊就诊患者的 TCT 检查结果,将检查结果按照不同年龄分组,分析各年龄组的检出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9024例 TCT 检测结果中,检测到诊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以上的宫颈病变共1303例,检出率为6.85%,其中 ASCUS 676例(3.55%),检出率最高.宫颈病变类型中,ASCUS 所占比例最大(51.88%,676例).36~45岁组和46~55岁组宫颈病变的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0.98%(606例)、9.01%(377例),两组间检出率与其他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36~45岁组 ASCUS 检出率最高(7.47%,412例);46~55岁组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检出率最高(4.49%,188例);>55岁年龄组(56~65岁和>66岁组)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及以上病变检出率最高(2.05%,71例)(P <0.05).55岁以上,宫颈 TCT 检出的病变级别与年龄呈正相关(r s =0.51,P <0.05).结论宫颈病变程度随年龄增加而加重;加强36~55岁年龄段的宫颈病变筛查检测,有利于早发现及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病变 TCT 筛查 年龄组
下载PDF
应用AGREEⅡ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指南的质量评价
17
作者 雷燕 杜欣 +2 位作者 陈德军 高悦 廉红梅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7期25-29,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近十年发布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指南,通过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和比较,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诊疗策略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使用计算机搜索,从2012年12月至2022年6月的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美国循证医学临床实践与指导数据... 目的系统评价近十年发布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指南,通过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和比较,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诊疗策略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使用计算机搜索,从2012年12月至2022年6月的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美国循证医学临床实践与指导数据库、英国国家健康与临床医学优选研究所(NICE)检索出公开发表的、由专业机构或组织发布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实践指南(CPG)。由两位研究者按照开发指南研究和评估工具Ⅱ(AGREEⅡ)标准分别对被纳入的CPG项目作出质量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分为CPG的范围与目的、参加人员、CPG的严谨性、制定的清晰性、应用性、独立性等6个领域,而CPG的推荐等级根据对上述6个领域的标准化评分的结果确定。结果一共纳入了8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CPG,其中包括指南5条,共识3条;范围涵盖了两大洲5个国家;结果发布的年份为2013年至2022年,评分的结果依次是:77.1%、52.8%、50.5%、86.8%、31.3%、36.5%。8篇CPG中,A级(推荐)1篇,B级(完善后推荐)5篇,C级(不推荐)2篇。结论2013年—2022年发布的子宫内膜异位症CPG质量差别较大,部分CPG在严谨性、应用性、独立性方面不够理想。2017年NICE发布的指南为A级推荐,各领域的标准化评分均较高,其CPG的形成过程也最为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指南 专家共识 AGREEⅡ评价工具
下载PDF
评估基层卫生机构对育龄女性避孕知识的培训效果
18
作者 陶晓玲 刘璐 +3 位作者 汪黎明 李梅华 袁彩艳 黄自明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7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基层卫生机构对育龄女性避孕知识的培训效果。方法选取武汉市东西湖区基层卫生机构服务的254名育龄女性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避孕知识培训,比较培训前后避孕知识水平、避孕套发放量及长效避孕措施落实情况。结果育龄女性培训后... 目的探讨基层卫生机构对育龄女性避孕知识的培训效果。方法选取武汉市东西湖区基层卫生机构服务的254名育龄女性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避孕知识培训,比较培训前后避孕知识水平、避孕套发放量及长效避孕措施落实情况。结果育龄女性培训后避孕知识得分(82.30±9.88分),显著高于培训前的(76.98±9.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0—2022年,武汉市东西湖区基层卫生机构避孕套发放数量逐年上升,长效避孕服务措施也逐步落实。结论通过组建流产后关爱专家团队,为育龄女性提供避孕知识培训服务,能够显著提高育龄女性避孕知识水平,应积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孕知识培训 基层卫生机构 育龄女性
下载PDF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术后不孕及再次妊娠结局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乐芳舒 冯同富 +3 位作者 陶晓玲 雷晓静 张媛 杜欣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95-398,共4页
目的:分析导致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术后不孕或再次妊娠的发生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2017年5月至2021年5月确诊并治疗CSP患者的再次妊娠情况,将患者分成复发性切口妊娠(RCSP)组((印)n(正)=16)... 目的:分析导致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术后不孕或再次妊娠的发生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2017年5月至2021年5月确诊并治疗CSP患者的再次妊娠情况,将患者分成复发性切口妊娠(RCSP)组((印)n(正)=16)、宫内妊娠组((印)n(正)=77)和继发不孕组((印)n(正)=12)3组,根据3组患者首次CSP的临床资料及术后月经恢复情况分析导致患者继发性不孕或RCSP的原因。结果:RCSP、宫内妊娠和继发不孕3组患者在首次CSP的一般临床资料中,继发性不孕组患者的年龄最大及距前次剖宫产的时间最长,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印)P(正)<0.05);3组患者的孕次、产次、既往剖宫产次数、流产次数及诊断CSP的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孕囊大小、肌层厚度、CSP分型、术前血β-hCG及手术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首次CSP术后月经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继发性不孕组患者的月经量减少率最高,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印)P(正)<0.05)。切除瘢痕组织对患者再次妊娠类型无明显影响,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P术后患者继发不孕的原因与患者年龄大、距前次剖宫产时间长及术后月经量减少可能有关。导致RCSP的因素不明,通过手术修复瘢痕缺陷并不能减少RCS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 复发性切口妊娠 不孕 宫内妊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