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4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唁电
1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4,共1页
关键词 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国 湖北 贾兰坡 生平 考古事业
下载PDF
2013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主要收获 被引量:3
2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20,共14页
2014年1月20日,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召开了2013年考古工作汇报会,会议邀请了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师生及荆州、荆门、黄石等地县市博物馆考古工作人员参加。现将本次会议主要内容整理报道如下。
关键词 湖北省博物馆 文物考古研究所 考古工作 大学历史 工作人员 汇报会
原文传递
湖北云梦县郑家湖墓地M274葬具木材研究
3
作者 唐丽雅 祝静 +1 位作者 赵军 罗运兵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28,共6页
云梦郑家湖C区墓葬均为战国晚期至西汉初的秦文化中小型饱水墓葬。其中M274一棺一椁制且规模较小,从形制规模和随葬品来看,墓主人应当为一名下层吏士。本文作者从M274的棺、椁上分别取样9份,除去一份腐烂严重无法鉴定,其余8份鉴定结果... 云梦郑家湖C区墓葬均为战国晚期至西汉初的秦文化中小型饱水墓葬。其中M274一棺一椁制且规模较小,从形制规模和随葬品来看,墓主人应当为一名下层吏士。本文作者从M274的棺、椁上分别取样9份,除去一份腐烂严重无法鉴定,其余8份鉴定结果均为紫葳科梓属(Catalpa sp.)。综合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我们认为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应用梓木,且梓木是楚地乡土树种,就地取材作为棺椁很合理,但当时梓木葬具还不是高等贵族的专属。西汉及以后,梓木葬具与社会等级之间的关系得到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云梦 郑家湖墓地 葬具 木材
下载PDF
湖北省出土的若干青铜器锈蚀产物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罗武干 秦颍 +2 位作者 黄凤春 胡雅丽 王昌燧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7-161,共5页
利用X射线衍射结合金相分析对左塚墓地青铜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锈蚀产物主要为Cu2O、SnO2、PbCO3、PbSO4.4PbO及SiO2;经锻打加工后,青铜器抗腐蚀性能得到提高;表面存在'锡汗'现象的青铜器也比较耐腐蚀;左塚青铜器优先腐... 利用X射线衍射结合金相分析对左塚墓地青铜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锈蚀产物主要为Cu2O、SnO2、PbCO3、PbSO4.4PbO及SiO2;经锻打加工后,青铜器抗腐蚀性能得到提高;表面存在'锡汗'现象的青铜器也比较耐腐蚀;左塚青铜器优先腐蚀α相,;δ相在此类腐蚀环境中比较稳定,抗腐蚀能力较强.拉曼光谱对几件九连墩青铜器锈蚀分析表明,其锈蚀产物有CuCO3.Cu(OH)2(绿铜矿)及2CuCO3.Cu(OH)2(蓝铜矿).同时探讨了以上青铜器的锈蚀机理,并与发掘前青铜器保存状况做了对比分析,揭示出O2、CO2、H2O等是促使青铜器进一步锈蚀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保护此地出土青铜器的简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青铜器 腐蚀产物 X射线衍射 金相分析 拉曼光谱
下载PDF
湖北省出土战国玻璃制品的科技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干福熹 赵虹霞 +2 位作者 李青会 李玲 承焕生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8-116,151+0,共11页
结合外束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和X射线衍射、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对湖北省出土的17件战国早期到中晚期的玻璃制品进行了无损伤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玻璃分别属于Na2O-CaO-SiO2、K2O-CaO-SiO2和PbO-BaO-SiO2体系。首次在陶制器物上发现... 结合外束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和X射线衍射、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对湖北省出土的17件战国早期到中晚期的玻璃制品进行了无损伤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玻璃分别属于Na2O-CaO-SiO2、K2O-CaO-SiO2和PbO-BaO-SiO2体系。首次在陶制器物上发现PbO-BaO-SiO2玻璃态釉层。对这些玻璃器物的着色特征,胎体、芯层材料的化学成分、制作技术等进行了分析,并与世界其他地区同时期或更早的玻璃制品进行了概要比较。初步探讨了所分析样品的可能产地和技术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 湖北省 战国 古代玻璃
下载PDF
襄阳邓城区域周代考古学文化的嬗变
6
作者 王先福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87,共14页
以邓城城址为中心的邓城区域发掘了自西周中期至战国晚期的30余处考古学文化遗存,其文化面貌分别在春秋早、中期之际和战国中、晚期之际经历了两次突变,各以楚灭邓、秦拔邓为标志。同时,文化的突变也伴随着文化的渐变,并经历了文化交流... 以邓城城址为中心的邓城区域发掘了自西周中期至战国晚期的30余处考古学文化遗存,其文化面貌分别在春秋早、中期之际和战国中、晚期之际经历了两次突变,各以楚灭邓、秦拔邓为标志。同时,文化的突变也伴随着文化的渐变,并经历了文化交流、影响到主体文化控制的变化过程。此外,不同时期的文化面貌还与统治者及其治下的人群族属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城城址 核心区 邓、楚、秦 文化嬗变
下载PDF
湖北郧西白龙洞古人类遗址初步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武仙竹 裴树文 +4 位作者 吴秀杰 屈胜明 陈明惠 胡勤 刘武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5,共15页
湖北省郧西县白龙洞遗址经过两次正式发掘,出土了古人类牙齿化石、石制品、骨制品等文化遗物和大量动物化石,是一处重要的古人类遗址。2007年4—5月,作者在该遗址周围进行了地质、地貌调查,并对以往发掘出土的部分动物化石和文化遗物进... 湖北省郧西县白龙洞遗址经过两次正式发掘,出土了古人类牙齿化石、石制品、骨制品等文化遗物和大量动物化石,是一处重要的古人类遗址。2007年4—5月,作者在该遗址周围进行了地质、地貌调查,并对以往发掘出土的部分动物化石和文化遗物进行了整理。同年9月,作者在白龙洞进行探察和小规模试掘,出土大量动物化石和少量石制品、骨制品等文化遗物。同时还发现可疑燃烧痕迹、动物骨骼表面痕迹以及特殊的动物化石埋藏现象等古人类活动证据。白龙洞发育于上新世沙坪组砾岩、泥晶灰岩和泥灰岩地层中,近水平状节理和裂隙为洞穴发育提供前提条件,垂直渗流为溶蚀的主要方式。白龙洞遗址属原地埋藏,动物群的组合显示中更新世早期的面貌,石英岩岩脉原料可能是导致石器工业组合显示北方石器工业面貌的原因。对遗址分布及埋藏现象的初步分析显示,白龙洞为一处多功能的古人类活动遗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更新世 古人类 石制品 白龙洞 郧西
下载PDF
湖北“郧县人”化石地层的ESR测年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陈铁梅 杨全 +1 位作者 胡艳秋 李天元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4-118,共5页
本文报道用电子自旋共振法测定与郧县人颅骨同层的9个哺乳动物牙釉质化石年龄的结果。其平均值为58.1±9.3万年.对被测样检验了其对铀的封闭性,采用指数函数拟合与铀早期加人模型计算年龄.讨论了测年中可能存在的系统误差.
关键词 直立人 郧县人 电子自旋共振 测年 化石地层
下载PDF
2008年湖北省丹江口市观音坪遗址发掘报告 被引量:9
9
作者 黄文娟 曾桂莲 +7 位作者 杨磊 符德明 杨力 黄春国 黄文新 杨海莉 岑东明 段涛涛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45,143-144,共38页
观音坪遗址是鄂西北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其文化内涵主要包含屈家岭文化、周文化和汉代三个时期遗存。从观音坪遗址发掘的情况看,屈家岭文化仍承袭仰韶文化发展而来,陶器特征个体较大,鼎足形态较丰富,器盖钮多花边,器物腹部多按鸡... 观音坪遗址是鄂西北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其文化内涵主要包含屈家岭文化、周文化和汉代三个时期遗存。从观音坪遗址发掘的情况看,屈家岭文化仍承袭仰韶文化发展而来,陶器特征个体较大,鼎足形态较丰富,器盖钮多花边,器物腹部多按鸡冠状銴,其文化面貌既有中原文化特征又有江汉地区文化因素,反映出汉水中上游文化因素与周边文化此消彼长、相互交融发展,形成一种混融性地域文化特色。西周文化以包制鬲足、瘪裆鬲为特色,较多的保留了中原周文化风格,其文化因素的主体应源于中原周文化,属于周文化范畴,这充分反映出中原周文化对此地有较深的影响。东周时期出现了具有楚文化典型特征的联裆鬲和盂,反映出中原周文化对南方统治势力逐渐减弱,楚文化势力不断增强,形成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通过本次发掘,进一步了解到观音坪遗址的文化面貌,对研究屈家岭文化的传承、中原周文化南渐以及楚文化的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丹江口市 观音坪 屈家岭文化 周文化 汉代
下载PDF
湖北荆门左塚楚墓群出土金属器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罗武干 秦颍 +2 位作者 黄凤春 龚明 王昌燧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3-81,共9页
利用XRF、金相显微分析等手段对湖北省荆门市境内左冢楚墓群出土的金属器,特别是青铜器进行了测试分析,XRF分析表明该楚墓群出土的青铜器多为铜、锡、铅三元合金,且容器的锡含量低于兵器和工具,而铅含量则相反。金相分析显示左冢楚墓群... 利用XRF、金相显微分析等手段对湖北省荆门市境内左冢楚墓群出土的金属器,特别是青铜器进行了测试分析,XRF分析表明该楚墓群出土的青铜器多为铜、锡、铅三元合金,且容器的锡含量低于兵器和工具,而铅含量则相反。金相分析显示左冢楚墓群出土青铜器多为铸造组织,其中3件铸后经过不同程度的加热;而热锻成形的器物有4件,其中有一件在锻后进行了冷加工。结果显示,此批青铜器合金成分比较科学、制作工艺比较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门左冢 青铜器 合金成分 制作工艺
下载PDF
湖北官庄坪遗址动物遗骸研究报告 被引量:15
11
作者 武仙竹 周国平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2-248,共17页
长江三峡官庄坪遗址动物遗骸分属于新石器时代、东周时期和明代。新石器时代的重要动物遗骸包括大熊猫、大苏门羚、普氏野马等,其中大苏门羚是我国至今发现该种动物生存时代最晚的地点。官庄坪遗址明代动物骨骼中,有三峡地区引进型动物... 长江三峡官庄坪遗址动物遗骸分属于新石器时代、东周时期和明代。新石器时代的重要动物遗骸包括大熊猫、大苏门羚、普氏野马等,其中大苏门羚是我国至今发现该种动物生存时代最晚的地点。官庄坪遗址明代动物骨骼中,有三峡地区引进型动物家黄牛。官庄坪遗址动物群的总体特征,反映三峡新石器时代以来具备高山—峡谷的立体气候自然景观。新石器时代至明代环境变化不大,峡谷以湿热、多林环境为主,峰顶区域则在气候、植被等自然环境方面有些改变。官庄坪遗址动物遗骸,反映三峡古居民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依赖性较强。该遗址新石器时代墓葬中,存在随葬多种野生动物下颌骨的考古学文化现象,其中以大熊猫下颌骨作为随葬品,是世界范围内第一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动物遗骸 古代经济 古环境 官庄坪遗址 长江三峡
下载PDF
湖北省天门市龙嘴遗址2005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13
12
作者 孟华平 张成明 +1 位作者 黄文新 曾令斌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3,30,131-136,共18页
2005年3~9月,在随州—岳阳高速公路建设中,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龙嘴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新发现一座油子岭文化时期的古城,揭示出同时期的其它各类遗迹97个,出土丰富的陶器、石器、玉器和稻壳等遗物。龙嘴遗址是湖北境内迄今发现... 2005年3~9月,在随州—岳阳高速公路建设中,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龙嘴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新发现一座油子岭文化时期的古城,揭示出同时期的其它各类遗迹97个,出土丰富的陶器、石器、玉器和稻壳等遗物。龙嘴遗址是湖北境内迄今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古城遗址,其文化内涵较单纯,主要为油子岭文化遗存。龙嘴古城的发现,对研究汉水流域乃至长江流域城址的起源、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嘴城址 油子岭文化
下载PDF
湖北长阳青铜时代人骨的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张振标 王善才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30-240,共11页
作者观察和测量了长阳深潭湾遗址出土的青铜时代人骨的各部特征,并与其他地区不同时代或同一时代的人骨特征进行比较。文章认为长阳青铜时代居民的颅骨性状与长江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或近代的颅骨较相似,可以代表长江中游地区青铜时代... 作者观察和测量了长阳深潭湾遗址出土的青铜时代人骨的各部特征,并与其他地区不同时代或同一时代的人骨特征进行比较。文章认为长阳青铜时代居民的颅骨性状与长江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或近代的颅骨较相似,可以代表长江中游地区青铜时代居民的体征类型。他们的最近祖先可能是大溪文化的主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阳 人骨 青铜时代
下载PDF
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考古新发现与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树祥 冯海潮 +1 位作者 席奇峰 张国祥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7-12,共6页
大冶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因其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采冶年代最长、冶炼水平最高、文化内涵最丰富,成为国内外学界探讨中国矿冶文化和青铜文明的重要热点区域。2011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首次对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区进行专题调... 大冶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因其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采冶年代最长、冶炼水平最高、文化内涵最丰富,成为国内外学界探讨中国矿冶文化和青铜文明的重要热点区域。2011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首次对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区进行专题调查和勘探,新发现冶炼遗址12处,填补了以往考古工作的空白;2012年6月以来,又对岩阴山脚遗址进行了初步发掘和多学科研究,加深了对一批重要考古新发现的认识。这不仅为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抢救保护、推进矿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及"申遗"提供了基础资料,而且推动了该地区矿冶文明的研究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考古 调查发掘 新发现
下载PDF
周、楚之间:湖北随州庙台子遗址农作物遗存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唐丽雅 郭长江 +2 位作者 张博 许稼枢 赵志军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24,共9页
曾国在西周早期伴随着周王室对于南土的经略活动而被分封于随枣走廊地区,并逐渐成为汉东诸国最大的一支。曾国之先祖“南公”地位可与周公、召公、太公相当,曾国的军事战略意义主要是拱卫宗周的南门、保障青铜之路的畅通。随州庙台子遗... 曾国在西周早期伴随着周王室对于南土的经略活动而被分封于随枣走廊地区,并逐渐成为汉东诸国最大的一支。曾国之先祖“南公”地位可与周公、召公、太公相当,曾国的军事战略意义主要是拱卫宗周的南门、保障青铜之路的畅通。随州庙台子遗址的发掘和浮选为研究江汉地区历史时期(两周时期)曾国地区古代农业提供了契机。伴随2015年至2017年随州庙台子遗址的考古发掘,发现水稻(Oryca sativa)、小米(Setaria italica)、黍(Panicum miliaceum)、小麦(Triticum aestivum)、大麦(Hordeum vulgare)、豇豆属(Vigna sp.)和豌豆(Pisum sativum)等农作物种子,占植物种子或果实遗存总数的94.8%。量化分析表明,庙台子所在的曾国地区既非单纯的稻作农业经济,也非单纯的旱作农业经济,而是稻、粟几乎并重,此外小麦在农业生产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这是典型的稻旱兼营。庙台子遗址地处江汉,该地区史前时期属于中国南方传统的稻作农业体系,随着周代曾国先祖受封于此地,受到了周文化旱作农业体系的强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考古 周代 庙台子遗址 曾国 农业
下载PDF
湖北省云梦珍珠坡M17、M18发掘简报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国平 田桂萍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7,共3页
为配合梦泽大道扩建工程,1991年10月,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孝感地区博物馆和云梦县博物馆参加,联合组成考古队,对珍珠坡 M17、M18进行抢救性发掘。具体情况如下:一。
关键词 湖北省 珍珠 博物馆 文物考古 二层台 扩建工程 发掘简报 五花土 具体情况 地理位置
下载PDF
湖北省京山县青树岭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少龙 倪婉 陈官涛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9,30,共8页
青树岭遗址是一处典型的屈家岭文化早期遗存,主要遗迹有房子、灰坑和灶。主要遗物有鼎、罐、有领罐、盆、豆、瓮等。青树岭遗址的发掘,为进一步弄清屈家岭文化早期的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资料,同时对于解决屈家岭文化来源问题有着重要的... 青树岭遗址是一处典型的屈家岭文化早期遗存,主要遗迹有房子、灰坑和灶。主要遗物有鼎、罐、有领罐、盆、豆、瓮等。青树岭遗址的发掘,为进一步弄清屈家岭文化早期的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资料,同时对于解决屈家岭文化来源问题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树岭遗址 新石器时期 屈家岭文化
下载PDF
湖北长阳青铜时代人类乳齿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武 王善才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77-190,共14页
对在湖北长阳县深潭湾崖葬墓出土的青铜时代人类乳齿形态特征的观察研究显示在人类恒齿出现的大多数具有种族识别价值的形态特征在乳齿有相等程度的表现,其中部分特征的出现率和表现程度高于恒齿。与其他地区人群相比,长阳青铜时代人... 对在湖北长阳县深潭湾崖葬墓出土的青铜时代人类乳齿形态特征的观察研究显示在人类恒齿出现的大多数具有种族识别价值的形态特征在乳齿有相等程度的表现,其中部分特征的出现率和表现程度高于恒齿。与其他地区人群相比,长阳青铜时代人类乳齿特征在总体上与东北亚人类具有的“中国型牙齿”特征接近。同时,在个别牙齿特征上呈现出南亚蒙古人种的特点。作者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本文还就长阳青铜时代人类乳齿测量数据的表现特点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齿 牙齿特征 青铜时代 湖北长阳
下载PDF
湖北巴东罗坪遗址群动物遗骸研究报告 被引量:7
19
作者 武仙竹 杨定爱 《四川文物》 2006年第5期36-43,共8页
湖北巴东罗坪遗址群,位于神龙架南坡、神龙溪上游。该遗址群由相关的车口遗址(BLC)、泰山庙遗址(BLT)、猪脑壳包墓地(BLZ)等几个位置相近的文化遗址组成。2001—2002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罗坪遗址群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古发掘。遗址... 湖北巴东罗坪遗址群,位于神龙架南坡、神龙溪上游。该遗址群由相关的车口遗址(BLC)、泰山庙遗址(BLT)、猪脑壳包墓地(BLZ)等几个位置相近的文化遗址组成。2001—2002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罗坪遗址群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古发掘。遗址群文化内涵以汉文化遗存为主,兼有周、明、清等时代文化遗存。考古发掘中发现有动物遗骸,发掘工作者按照严格的田野考古操作规程,对这些动物遗骸依其出土单位进行全部搜集。2003年夏秋之际,在对罗坪遗址群的整理研究中,我们对这批动物遗骸也作了种属鉴定和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巴东 罗坪遗址 动物遗骸
下载PDF
湖北省大冶市草王嘴城西汉城址调查简报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俊英 黎泽高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20,共9页
为配合武汉至九江铁路提速工程建设,在对铁路穿过的大冶市五里界城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的同时,还对该市境内的草王嘴城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草王嘴城调查资料的整理,认为草王嘴城为西汉时期的城址,与五里界城是历时性关系。其主要功... 为配合武汉至九江铁路提速工程建设,在对铁路穿过的大冶市五里界城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的同时,还对该市境内的草王嘴城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草王嘴城调查资料的整理,认为草王嘴城为西汉时期的城址,与五里界城是历时性关系。其主要功能是当时采矿、冶炼生产过程中的管理、仓储、转运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冶市 草王嘴城 西汉城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