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沙洋县棉花高产创建经验 被引量:1
1
作者 金以龙 王晔 孙阳 《中国棉花》 2012年第5期41-41,共1页
湖北沙洋县从2009年开展棉花高产创建示范活动,经过几年的示范为棉花创造高产积累了经验。2011年全县棉花生产面积1.3万hm^2,每公顷子棉产量3450kg、皮棉1380kg,高产创建示范区每公顷子棉4125kg、皮棉1650kg,产值3.39万元。
关键词 沙洋县 棉花 湖北 示范区 生产面积 子棉 公顷 皮棉
下载PDF
中棉所48在湖北沙洋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2
作者 金以龙 夏烈忠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种植表现 中棉所 栽培关键技术 沙洋县 高产栽培技术 中国农业科学院 棉花研究所 湖北 品种对比试验 生长发育规律
下载PDF
沙洋县粮油优质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成效 被引量:1
3
作者 金以龙 田宇 +2 位作者 刘顺华 刘婷 高雅琴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4347-4349,共3页
通过集约资源、集成技术和集中力量开展高产创建,提高了粮油生产水平,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保障了沙洋县粮油生产的稳定发展和粮油生产安全。
关键词 粮油 优质高产创建项目 主要成效 沙洋县
下载PDF
沙洋县油菜—水稻双免耕栽培技术示范效益及规程 被引量:2
4
作者 金以龙 王涛 陈小山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6期98-,100,共2页
油菜—水稻双免耕栽培技术操作规程自试验、示范、推广以来,有力地推动了沙洋县优质油菜、优质水稻产业化生产,对指导农民节水、节肥,降低农业成本,减轻劳动强度,增产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油菜 水稻双免耕 示范效益 技术规程
下载PDF
沙洋县中稻(再生稻)与油菜绿色增效模式配套技术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金以龙 熊明军 +8 位作者 曹艳茹 李士磊 杨运清 周文秀 范新华 竇春丽 李旭东 杨宇雄 黄亚东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5期20-21,共2页
通过对沙洋县毛李镇和曾集镇进行“中稻-再生稻-油菜”绿色增效模式配套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选择优质稻品种天两优616、丰两优香一号和优质油菜品种圣光127、华早291等,采取适度留桩35-40cm,配套适宜密植的油菜移栽或直播等机械... 通过对沙洋县毛李镇和曾集镇进行“中稻-再生稻-油菜”绿色增效模式配套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选择优质稻品种天两优616、丰两优香一号和优质油菜品种圣光127、华早291等,采取适度留桩35-40cm,配套适宜密植的油菜移栽或直播等机械化操作栽培技术,再生稻头季、再生季实收合计13972.5kg/hm2,纯收入可达24885元/hm2左右,油菜实收2820kg/hm2,纯收入可达7200元/hm2左右。三熟较“油一稻”两熟节本增收5520元/hm2,为沙洋县开展农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大力发展粮油多熟、一种多收模式,增加农民收入找到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油菜 绿色模式 技术攻关 湖北沙洋
下载PDF
沙洋县水稻优质高产创建关键栽培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金以龙 田宇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7期63-63,66,共2页
为实施农业部下达的水稻高产创建示范项目,保障沙洋县粮食生产安全,提升粮食生产水平,结合近3年项目实施过程中栽培技术应用的实际,制定了沙洋县水稻高产创建栽培技术规程,以进一步规范沙洋县水稻优质高产创建关键栽培技术措施。
关键词 水稻 优质高产 栽培技术 湖北沙洋
下载PDF
沙洋县花生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7
作者 金以龙 窦春丽 +2 位作者 叶紫云 许林 邓梦云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3期47-47,共1页
总结了沙洋县地膜覆盖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种子处理、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病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 花生 地膜覆盖 高产 栽培技术 湖北沙洋
下载PDF
荆门市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践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1
8
作者 蔺江霞 杨兴柏 +2 位作者 王雄 郑本明 项媛 《中国农业信息》 2017年第18期31-33,共3页
荆门市是农业部认定的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现代农业发展中,以"三区三中心"建设为抓手,创新农业投融资机制,推进农村改革和"互联网+"行动,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面对存在的问题,建议在高效生态农业... 荆门市是农业部认定的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现代农业发展中,以"三区三中心"建设为抓手,创新农业投融资机制,推进农村改革和"互联网+"行动,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面对存在的问题,建议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加快农产品加工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重点推进,将荆门打造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门 农业现代化 实践 建议
下载PDF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舒 张巧玲 +6 位作者 陈小山 贾贞标 上官清河 吕亮 常向前 杨小林 陈其志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6-430,共5页
对旱育免耕抛栽、小苗机插、盘育免耕抛栽、油林免耕套播、常规栽插等5种栽培方式下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程度与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油林免耕套播可抑制水稻苗瘟和叶瘟的发生,5种栽培方式对穗颈瘟和纹枯病的发生程度有一定影... 对旱育免耕抛栽、小苗机插、盘育免耕抛栽、油林免耕套播、常规栽插等5种栽培方式下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程度与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油林免耕套播可抑制水稻苗瘟和叶瘟的发生,5种栽培方式对穗颈瘟和纹枯病的发生程度有一定影响,对稻曲病的发生没有影响;小苗机插偏方式下二化螟的发生较轻,其它4种方式之间发生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栽培方式 稻瘟病 稻曲病 纹枯病 二化螟
下载PDF
棉萎克防治棉花枯黄萎病试验示范初报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振 焦光婧 +6 位作者 金以龙 段兰玲 黄露 余学科 李根源 张西岭 薛中立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5期92-94,共3页
棉花黄萎病发生初期,叶面喷施预防和控制作物枯黄萎病的新型多功能肥料"棉萎克",对棉花黄萎病有显著的防控效果,喷施后发病株病斑停止扩展,随着新生叶的生长,病情指数逐渐下降,喷施7天、14天后病情指数增长率分别为-16.2%、-2... 棉花黄萎病发生初期,叶面喷施预防和控制作物枯黄萎病的新型多功能肥料"棉萎克",对棉花黄萎病有显著的防控效果,喷施后发病株病斑停止扩展,随着新生叶的生长,病情指数逐渐下降,喷施7天、14天后病情指数增长率分别为-16.2%、-29.7%,空白对照分别为138.9%、208.3%,防控效果可达100%;喷施区棉花的农艺性状得以改善,增加了有效果枝数、果节数、前期成铃数,降低了空枝数、蕾铃脱落率,单株成桃数增加5.8个,单产籽棉增加643.5 kg/hm^2,增产1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萎克 棉花 枯萎病 黄萎病 防控效果
下载PDF
江汉平原棉区油后棉花新品种中棉所87高效种植模式及其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2
11
作者 薛中立 金以龙 +5 位作者 彭振 王晓辉 余学科 焦光婧 叶紫云 杨晓东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8期206-208,共3页
针对江汉平原"小麦-棉花"间套移栽连作模式存在的麦棉共生期长,不利棉花壮苗早发,影响棉花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等问题,研究形成抗虫杂交棉新品种中棉所87"油菜-棉花"连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和技术规程。结果表明,油后移栽棉比麦... 针对江汉平原"小麦-棉花"间套移栽连作模式存在的麦棉共生期长,不利棉花壮苗早发,影响棉花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等问题,研究形成抗虫杂交棉新品种中棉所87"油菜-棉花"连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和技术规程。结果表明,油后移栽棉比麦后移栽棉每公顷增加收入7 479~8 865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平原 棉花油菜连作 高效种植模式 技术规程
下载PDF
2014年中棉所系列棉花新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薛中立 金以龙 +1 位作者 黄露 杨晓东 《中国种业》 2015年第1期48-50,共3页
棉花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也是长江流域棉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沙洋县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是国家重点的优质棉基地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种子市场的放开,棉花品种选育单位不断增加,棉花品种繁多,一部分品质... 棉花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也是长江流域棉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沙洋县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是国家重点的优质棉基地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种子市场的放开,棉花品种选育单位不断增加,棉花品种繁多,一部分品质差、抗性弱、产量低的棉花品种充斥市场,对棉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影响较大。近几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加大了适合长江流域棉区种植推广品种的选育力度,一批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强的棉花新品种被广大棉农所喜爱。为加大新品种的推广应用速度,筛选最适宜江汉平原棉区种植的棉花新品种。201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安排了棉花新品种比较试验,重点对中棉所系列棉花新品种进行了观察及经济性状考查,现将试验总结整理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比较试验 棉花品种 中棉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长江流域 江汉平原 种子市场 选育单位
下载PDF
荆门市地方标准《油菜(小麦)—棉花两熟模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示范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薛中立 孙立军 +8 位作者 黄群 吴继洪 金以龙 张亚林 李士磊 冯康 朱海勇 余学科 张西岭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12期227-229,共3页
油菜(小麦)—棉花两熟模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1]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植棉技术标准化创新团队根据湖北省荆门市及江汉平原棉区特点,经过试验示范总结集成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主要采用优化种植模式、配套优良品种、标准化... 油菜(小麦)—棉花两熟模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1]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植棉技术标准化创新团队根据湖北省荆门市及江汉平原棉区特点,经过试验示范总结集成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主要采用优化种植模式、配套优良品种、标准化栽培技术达到高产高效目标。2014-2016年三年的应用为农民增产增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小麦 棉花 连作 高产 技术规程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建设优质棉花生产基地 发展沙洋棉花产业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以龙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沙洋县 棉花产业 优质棉花 基地建设 棉花加工 龙头企业 种植模式 技术服务 产业协会
下载PDF
植物生命素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小山 徐维明 +1 位作者 马亚平 陈曙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5期139-140,共2页
植物生命素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植物生命素Ⅰ型和Ⅱ型均有利于水稻营养生长发育和形成大穗,能显著提高结实率,平均提高2.50~3.56个百分点,对水稻增产效果显著,增幅为17.92%~39.86%,值得进一步示范推广应用。
关键词 植物生命素 水稻 苗情 经济性状 产量
下载PDF
早熟油菜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金以龙 熊明军 +7 位作者 叶紫云 李士磊 曹艳茹 张海娥 杨运清 许友富 杨宇雄 窦春丽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6期38-38,42,共2页
在沙洋县开展油菜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圣光127、华11崇32和中油34057符合一早三高选育目标要求,排在参试品种前3位,可作为湖北省适合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大面积推广应用品种。
关键词 油菜 早熟 品种比较
下载PDF
小麦灾害发生特点及防控技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金以龙 熊明军 +8 位作者 李士磊 曹艳茹 周文秀 范新华 竇春丽 黄亚东 冯万香 罗文波 郑本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5期71-71,共1页
针对沙洋县近年来小麦冬春季干旱、冻害、干热风、病虫草害等灾害发生特点及防治的经验教训,总结出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应变防控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灾害 发生特点 防控技术
下载PDF
12.5%井冈霉素·蜡质芽孢杆菌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试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夏烈忠 杨运清 +2 位作者 刘宜平 刘锋羽 丁寒卉 《湖北植保》 2009年第3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纹枯病防治 蜡质芽孢杆菌 井冈霉素 试验 大面积推广 粮食生产安全 水稻产量
下载PDF
植物生命素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小山 马亚平 +1 位作者 徐维明 田士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5期136-137,共2页
植物生命素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植物生命素有利于促进棉花叶面积增大,促进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有利于多结桃,提高衣分和产量。
关键词 植物生命素 棉花 苗情 生殖生长 经济性状 产量
下载PDF
油菜不同种植密度及氮肥水平试验 被引量:2
20
作者 金以龙 熊明军 +7 位作者 曹艳茹 叶紫云 杨运清 李士磊 许友富 杨宇雄 郑本明 张海娥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7期20-21,23,共3页
油菜不同种植密度及氮肥水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施氮量条件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油菜单株分枝个数减少,成熟期相应提早,有利于机械化收获;在不同的施氮量处理下,密度在增产中起关键作用,且不同施氮量对种植密度要求不一... 油菜不同种植密度及氮肥水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施氮量条件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油菜单株分枝个数减少,成熟期相应提早,有利于机械化收获;在不同的施氮量处理下,密度在增产中起关键作用,且不同施氮量对种植密度要求不一样。在沙洋县当地,小区施尿素1.00 kg、磷肥1.90 kg、钾肥0.25 kg时,密度在37.5万~42.0万株/hm2时,油菜的各种性状均适宜机械化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种植密度 施氮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