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质量指数的湖北省县级尺度生态质量时空动态变化研究
1
作者 代雨婷 刘海 张媛 《环境生态学》 2024年第1期53-65,共13页
生态质量是区域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准确地评价生态质量对于保护环境、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根据《区域生态质量评价办法(试行)》,基于土地利用、遥感影像和环境统计数据等,以县区为评价单元,研究了2016—2020年... 生态质量是区域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准确地评价生态质量对于保护环境、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根据《区域生态质量评价办法(试行)》,基于土地利用、遥感影像和环境统计数据等,以县区为评价单元,研究了2016—2020年湖北省生态质量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在整体尺度上,湖北省生态质量状况良好,均为“一类”;其中,2017年生态质量指数值为5年来最高值,2019年最低,整体上呈“N”形变化趋势。2)在县区尺度上,103个县区的生态质量等级主要为“一类”和“二类”,生态质量呈“中心低、四周高”的空间分布格局。3)生态格局指数和生态胁迫指数是影响湖北省生态质量的主要因素,两者均与生态质量指数呈显著强相关(p<0.05),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8598和-0.8981。4)水源涵养功能区内生态质量指数和人为胁迫指数间相关系数为-0.2523,两者无显著相关性(p<0.05);城市区内生态质量指数与生态宜居指数间相关系数为0.3705,呈较弱的正相关(p<0.05);其他区域内生态质量指数与生态活力指数间关系极弱,相关系数为-0.1760。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生态质量 遥感解译 生态质量指数
下载PDF
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及思考
2
作者 刘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11期0055-0058,共4页
本文结合“十四五”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在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工作中的应用,对比分析了其与“十三五”指标体系的变化,对该指标体系应用对县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推动促进作用做了阐述,最后... 本文结合“十四五”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在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工作中的应用,对比分析了其与“十三五”指标体系的变化,对该指标体系应用对县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推动促进作用做了阐述,最后就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指标体系做了思考。要综合灵活运用考核结果,不仅从转移支付资金基数更可以从县域政府党政实绩方面综合评价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功能区 指标体系 生态环境质量监测 评价
下载PDF
湖北省中心城区典型绿地土壤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余开升 柯鹏振 +2 位作者 刘彬 杨安平 熊晶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10-215,共6页
为研究湖北省中心城区道路绿地、小区绿地、公园绿地等3种典型城市绿地土壤中金属元素和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污染特征,文章采集了全省17个中心城区的535个表层土壤样品,检测了土壤中10种金属元素和8种有机氯农药残留含量,并进行了污染状况... 为研究湖北省中心城区道路绿地、小区绿地、公园绿地等3种典型城市绿地土壤中金属元素和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污染特征,文章采集了全省17个中心城区的535个表层土壤样品,检测了土壤中10种金属元素和8种有机氯农药残留含量,并进行了污染状况、潜在的生态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全省中心城区3种类型绿地土壤环境质量整体较好,综合污染等级均为安全;金属污染处于潜在的轻微生态风险;有机氯农药残留造成致癌风险较小,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非致癌风险基本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 土壤 金属污染 有机氯农药污染 生态风险
原文传递
湖北省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及监测方式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安堃达 程继雄 +3 位作者 嵇晓燕 张煦 张晓彤 刘彬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2-147,共6页
选取湖北省100个国控断面2019年1—12月手工和自动监测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水质评价指标进行优化筛选,结果表明,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pH、溶解氧等5项指标可以代表湖北省地表水水质的主要影响因子,从而实... 选取湖北省100个国控断面2019年1—12月手工和自动监测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水质评价指标进行优化筛选,结果表明,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pH、溶解氧等5项指标可以代表湖北省地表水水质的主要影响因子,从而实现水质监测指标的降维。对手工和自动2种监测方式进行比对,证明自动监测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和氨氮5项水质评价指标的数据、评价结果与手工监测具有较强的一致性,用自动监测5项指标进行水质评价是合理、可行的,并能减轻手工监测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指标 监测方式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土壤环境污染及监测技术发展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万晓帆 郑毅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23年第7期42-44,共3页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或多或少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土壤环境污染是其中之一。土壤环境作为国家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到整个大环境的循环和发展,做好土壤环境监测,有助于及时获取土壤环境污染信息,研究土壤环境污染监测技术...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或多或少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土壤环境污染是其中之一。土壤环境作为国家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到整个大环境的循环和发展,做好土壤环境监测,有助于及时获取土壤环境污染信息,研究土壤环境污染监测技术,有助于对相关污染进行提前预防。基于此,本文结合相关资料,立足土壤环境污染的类型,对土壤环境污染监测在应用中的主要技术和应用要点进行阐述,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环境 污染 监测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技术
下载PDF
结合长时序遥感监测和机器学习算法预测藻类增殖风险时空变化
6
作者 时晨燚 刘凤 +2 位作者 祝铠 张媛 刘海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0-684,共15页
饮用水源地藻类增殖监测和预测对于改善水生态系统环境和保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多源遥感数据能够获取高时空分辨率的藻类动态信息,结合长时序遥感监测与机器学习算法能够适应藻类生长复杂的影响机制和非线性特征,实现藻类增殖... 饮用水源地藻类增殖监测和预测对于改善水生态系统环境和保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多源遥感数据能够获取高时空分辨率的藻类动态信息,结合长时序遥感监测与机器学习算法能够适应藻类生长复杂的影响机制和非线性特征,实现藻类增殖风险时空变化的预测。本文利用Landsat与MODIS长时间序列卫星遥感数据,采用FAI与NDVI两种方法提取20002020年丹江口水库藻类浓度的时空变化信息,在此基础上分析藻类增殖对气象因子(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速和累计日照时间)的时间滞后效应。利用支持向量机、朴素贝叶斯与随机森林3种机器学习算法预测藻类增殖风险,并对3种算法的预测性能进行评价和对比。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藻类浓度年际变化呈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周期变化,春末夏初是藻类快速增殖时期。空间上入库支流和库湾等局部地区藻类浓度相对较高,为藻类增殖高风险区,丹江口水库藻类增殖风险预测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确定藻类增殖高风险区位置并反映短期内的空间变化情况,3种算法的预测结果呈现出整体上的一致性,其中支持向量机与朴素贝叶斯算法表现出更高的精度,提前4~5天是最佳预测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监测 空间分布 预测 藻类增殖风险 丹江口水库
下载PDF
梁子湖水体中环境激素的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
7
作者 贺小敏 施敏芳 叶芸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该文对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梁子湖水体中2种双酚类和9种类固醇类(5种雌激素、3种雄激素和1种孕激素)环境激素(EH)的浓度水平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和内分泌干扰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梁子湖水体中有双酚S(BPS)、双酚... 该文对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梁子湖水体中2种双酚类和9种类固醇类(5种雌激素、3种雄激素和1种孕激素)环境激素(EH)的浓度水平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和内分泌干扰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梁子湖水体中有双酚S(BPS)、双酚A(BPA)、雌三醇(E_(3))、17α-乙炔雌二醇(17α-EE_(2))、雌酮(E_(1))、康力龙(SZ)和孕酮(PG)7种环境激素检出。从检出浓度和检出率来看,BPA和PG是梁子湖水体主要的环境激素污染物。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的环境激素总浓度(∑EH)分别为ND~18.17 ng/L、ND~4.21 ng/L和ND~3.50 ng/L,且枯水期和丰水期∑EH最大值均出现在梁子湖入湖口处。与国内外其他湖泊相比,梁子湖水体中双酚类和雌激素的浓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雄激素和孕激素的污染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枯水期和平水期分别有50%和63%点位的环境激素总风险商RQs大于1,对水生生物存在高风险,主要是17α-EE_(2)的贡献,其余处于低风险或无风险;丰水期整体处于低风险或无风险。内分泌干扰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枯水期和平水期个别点位的总雌激素毒性当量(EEQs)值大于1 ng/L,表现出一定的雌激素活性;其余点位的EEQs值均小于1 ng/L,不会产生明显的雌激素效应。3个水期全部点位的总雄激素毒性当量值均小于1 ng/L,雄激素效应均不明显。该研究有助于了解梁子湖水体中双酚类和类固醇类环境激素的污染特征,可为梁子湖水体中环境激素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子湖 水体 双酚类 类固醇类激素 分布 生态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十二五”以来湖北省声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聂莹晖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0年第9期13-16,共4页
本文对湖北省近九年(2011—2019年)各区域道路交通、各类声环境功能区的噪声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分析了声环境质量现状及年际变化趋势,并对污染防治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声环境质量 状况分析 建议
下载PDF
无人机核查技术在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中的应用
9
作者 刘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1期0080-0083,共4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特别是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内的自然生态破坏对生态环境影响尤为明显,因此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监测评价是监测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和问题的重...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特别是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内的自然生态破坏对生态环境影响尤为明显,因此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监测评价是监测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和问题的重要手段。重点生态功能区往往有着复杂的生态系统,传统的监测方法难以实现全面高效对其生态质量开展调查和监测。无人机技术以其高精度、高分辨率和高效率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优势,成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助于提高监测评价效率以实现更加有效的环境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核查技术 县域 生态环境 质量监测 评价 应用
下载PDF
2015-2020年湖北省PM_(2.5)和臭氧复合污染特征演变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陈楠 陈立 +9 位作者 王莉莉 祝波 操文祥 许可 丁青青 兰博 张周祥 魏莱 施艾琳 王珂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59-672,共14页
为揭示湖北省PM_(2.5)和臭氧(O_(3))复合污染演变特征,基于湖北省17个地市的空气质量国控点和武汉市大气超级站组分监测数据,全面分析湖北省17个地市2015—2020年PM_(2.5)和O_(3)的时空变化特征及相关关系,探讨PM_(2.5)和O_(3)协同效应... 为揭示湖北省PM_(2.5)和臭氧(O_(3))复合污染演变特征,基于湖北省17个地市的空气质量国控点和武汉市大气超级站组分监测数据,全面分析湖北省17个地市2015—2020年PM_(2.5)和O_(3)的时空变化特征及相关关系,探讨PM_(2.5)和O_(3)协同效应的成因机理.结果表明:①2015—2020年,湖北省PM_(2.5)显著改善,平均降幅为4.7μg/(m^(3)·a),但冬季负荷仍较高,主要集中于中部地区;O_(3)污染凸显,平均增幅为3.8μg/(m^(3)·a),污染集中在4—10月的暖季,东部地区最严重,近两年超标天数已与PM_(2.5)相当.②湖北省PM_(2.5)和O_(3)关联日趋密切,协同效应显著,日评价指标显示夏季二者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7),近两年当PM_(2.5)浓度≤50μg/m^(3)时,相关系数高达0.63;冬季PM_(2.5)浓度与Ox(O_(3)+NO_(2))浓度呈正相关,尤其2020年东部城市二者相关性高达0.46,显示大气氧化性对PM_(2.5)二次污染的重要性.③以武汉市为例,归纳PM_(2.5)和O_(3)复合污染的成因,暖季低PM_(2.5)背景下,高温、中等湿度和弱风速的气象条件以及VOCs和NO_(x)等前体物的高浓度排放,使得受VOCs主控的光化学反应加剧,易造成O_(3)污染,从而加强PM_(2.5)二次生成;冬季高的大气氧化性,叠加不利气象条件,促进颗粒物的二次生成,导致重污染时PM_(2.5)组分以硝酸盐等二次无机组分为主.研究显示,湖北省PM_(2.5)和O_(3)协同控制重点为,在保持现有NO_(x)控制力度基础上强化VOCs控制,遏制暖季和东部区域O_(3)浓度上升,加强冬季和中部PM_(2.5)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臭氧(O_(3)) 协同控制 复合污染 湖北省
下载PDF
基于自动化分析的风险检测验证技术在环境自动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严威 张明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第16期15-16,共2页
大气、水质环境自动监测中的自动化系统通过互联网传输环境质量数据,实现环境质量的实时监督,系统中的数据已成为判断环境好坏的重要依据;网络传输是自动监测信息系统的重要一环,其安全性直接影响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而网络... 大气、水质环境自动监测中的自动化系统通过互联网传输环境质量数据,实现环境质量的实时监督,系统中的数据已成为判断环境好坏的重要依据;网络传输是自动监测信息系统的重要一环,其安全性直接影响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而网络安全风险检测是保证网络安全的基础工作,探讨在环境监测系统中如何引入自动化的安全风险分析及验证技术,发现环境自动监测系统中的网络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自动监测 网络安全风险检测 网络安全风险验证 漏洞自动化分析 漏洞自动化验证
下载PDF
船载自动监测系统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杰 张辉 +5 位作者 娄保锋 刘真贞 卓海华 周伟 张煦 兰静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40,共8页
水质监测是开展水生态环境评价、监管的基础性工作之一。随着对水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要求的提高,人工水质监测与自动水质监测相结合的模式应用越来越普遍。以船舶为载体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开展巡测,可实现高密度样品采集、检测及信息的... 水质监测是开展水生态环境评价、监管的基础性工作之一。随着对水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要求的提高,人工水质监测与自动水质监测相结合的模式应用越来越普遍。以船舶为载体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开展巡测,可实现高密度样品采集、检测及信息的实时传输,在长江泸州以下干流水域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系统的应用可弥补常规监测断面间距过大、人工监测频次低、固定站房式水质自动监测站近岸取样等不足,对人工监测和自动监测形成有效补充;船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定点、定深、定时监测,可以在河流污染带监测、入河排污行为的监管以及偷排行为的溯源、水污染应急动态监测等工作中发挥有效作用,既可应用于长江干流等河道较宽且水质可能存在岸别差异的河流,也可应用于滇池、太湖、丹江口等大型湖泊、水库水生态环境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载自动监测系统 水质监测 人工监测 自动监测
下载PDF
基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的移动源污染现状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谭学梅 文朝志 +3 位作者 朱进风 程怡 宋亚雄 邓楚洲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1年第11期174-176,共3页
湖北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移动源已成为空气中氮氧化物的首要来源,占全省总量的62.46%,移动源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量也分别占全省总量的1.73%和22.08%,移动源污染防治的紧迫性日益凸显。本文深入分析湖北省移动源的... 湖北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移动源已成为空气中氮氧化物的首要来源,占全省总量的62.46%,移动源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量也分别占全省总量的1.73%和22.08%,移动源污染防治的紧迫性日益凸显。本文深入分析湖北省移动源的数量、结构、分布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发现重型货车、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小型客车和大型客车是移动源污染物排放的主体,排放的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占移动源排放总量的87.55%。其中,重型货车、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和大型客车是移动源氮氧化物控制的重点,小型客车是移动源挥发性有机物控制的重点。从区域上看,湖北省应重点加强武汉市、襄阳市机动车污染防治。受重型货车数量影响,随州市、荆门市、黄冈市和宜昌市机动车污染亦不能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源普查 移动源 机动车 非道路移动源 湖北省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污水处理智能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14
作者 阳鑫 张劲 +1 位作者 冯学高 刘志 《四川环境》 2024年第2期132-138,共7页
为了解我国污水处理过程中智能控制领域的发展现状,厘清该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与趋势,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了1992—2022年有关污水处理过程中智能控制领域的1688篇研究论文,基于文献计量学,从作者、机构及关键词等方面,应用CiteSpac... 为了解我国污水处理过程中智能控制领域的发展现状,厘清该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与趋势,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了1992—2022年有关污水处理过程中智能控制领域的1688篇研究论文,基于文献计量学,从作者、机构及关键词等方面,应用CiteSpace软件对检索的1688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相关的知识图谱。结果表明:(1)我国污水处理智能控制研究经历了初步探索阶段、快速发展阶段、波动型发展阶段,波动情况主要受到污水治理政策调控。(2)在污水处理过程的智能化控制研究领域中,北京工业大学的乔俊飞和韩红桂对该领域影响力最大,形成了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中心的污水处理智能控制科研集聚。(3)污水处理过程中控制技术究热点主要包括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监控和基于遗传算法、粒子群等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水质参数软测量以及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故障诊断,其中,神经网络、模糊控制和遗传算法在污水处理智能控制控制技术中占据主导地位。除此之外,对于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溶解氧的智能控制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智能控制 CITESPACE 文献计量
下载PDF
宜昌市2019—2021年空气质量特征分析
15
作者 袁连新 刘伟璇 +1 位作者 张婉婷 吴萍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76-78,共3页
经过对湖北省宜昌市近三年的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的分析,发现污染物全年的日浓度变化区间较大,细颗粒物PM_(2.5)、可吸入颗粒物PM_(10)和O_(3)仍然是影响宜昌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相比于2019年和2020年,2021年PM_(2.5)最大日均值浓度降... 经过对湖北省宜昌市近三年的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的分析,发现污染物全年的日浓度变化区间较大,细颗粒物PM_(2.5)、可吸入颗粒物PM_(10)和O_(3)仍然是影响宜昌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相比于2019年和2020年,2021年PM_(2.5)最大日均值浓度降低,全年日均值达标天数显著提高,且PM_(2.5)年均值浓度超标倍数在减小。O_(3)在夏季温度较高时达到全年最高的浓度,NO_(2)、SO_(2)的日均值浓度在每年的11月—次年2月相对较高。空气质量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昌市 空气质量 AQI 六项污染物 时间变化特征
下载PDF
城市湖泊大冶湖水质重金属风险评价及来源分析
16
作者 严文佩 郭丽 +3 位作者 范俊楠 安堃达 潘柳萌 田文娟 《能源与环境》 2024年第2期21-25,31,共6页
为了解湖北省黄石市大冶湖及周边港渠重金属污染情况及来源,采集其地表水进行19种重金属和甲基汞指标监测,分析其浓度空间分布情况和水质类别,应用健康风险模型评价周边居民通过饮用水途径和皮肤接触途径所致健康风险,通过相关性分析判... 为了解湖北省黄石市大冶湖及周边港渠重金属污染情况及来源,采集其地表水进行19种重金属和甲基汞指标监测,分析其浓度空间分布情况和水质类别,应用健康风险模型评价周边居民通过饮用水途径和皮肤接触途径所致健康风险,通过相关性分析判断重金属来源。结果显示:大冶湖为Ⅱ类水质,尹家湖为Ⅰ类水质,三里七湖污染较严重,金属Cd超过Ⅴ类。16种非致癌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在1.01109×10^(-10)~2.25944×10^(-8) a^(-1)之间,超过荷兰建设和环境部的最低可忽略风险水平1×10^(-8) a^(-1),小于英国皇家协会的可忽略风险水平1×10^(-7)a^(-1);3种化学致癌物质风险水平为As>Cr>Cd,且经饮水途径所致风险均大于经皮肤接触途径所致风险,但均低于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10^(-4) a^(-1)。19种化学污染物所致的个人健康危害总风险水平为8.50267×10^(-5) a^(-1),低于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10^(-4) a^(-1),且经过饮水途径所致风险要高于经过皮肤途径所致的风险。相关性分析得Zn与Cd可能具备相关性来源;As与Sb可能具备相关性来源;Fe与Co可能具备相关性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冶湖 地表水 重金属 水质评价 健康风险评价 分布特征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利用卫星遥感NO2监测结果分析COVID-19疫情对我国社会经济活动的短期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蔡晓斌 任永鹏 +4 位作者 张媛 李婷慧 陈芳 董佳丹 陈晓玲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45-1050,共6页
NO2作为一种与市内交通及重化工业产能密切相关的大气污染物,其浓度的变化能直接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强弱.利用OMI卫星反演的对流层NO2柱浓度日产品合成的周均值结果,构建了2019年及2020年春节期间的标准化社会经济活动指数的周尺度变化... NO2作为一种与市内交通及重化工业产能密切相关的大气污染物,其浓度的变化能直接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强弱.利用OMI卫星反演的对流层NO2柱浓度日产品合成的周均值结果,构建了2019年及2020年春节期间的标准化社会经济活动指数的周尺度变化序列.结果显示正常年份春节假期也会对社会经济活动有所抑制,但COVID-19疫情导致节后我国的社会经济活动减弱期延长了2~3周,而社会经济活动强度的最低值降低了0.10.虽然社会经济活动在短期内有明显抑制作用,但随着春节后第三周开始各地复工复产逐步展开,社会经济活动强度稳步上升,节后第7周已达到节前最高水平的60.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2 卫星遥感 COVID-19疫情 社会经济活动 短期影响
下载PDF
基于标准化方法和统计分析法的土壤重金属环境基线值分析比较 被引量:5
18
作者 范俊楠 贺小敏 +4 位作者 杜维 熊晶 宋国强 张明杰 杨洁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0-167,共8页
通过监测研究区域208个监测点位表层土壤重金属Cd、Hg、As、Pb、Cr、Cu、Ni、Zn的含量,并以此为基础获得区域表层土壤重金属环境基线值,以及区域表层土壤重金属环境基线值相对于本底值的变化累积情况,以此来判断区域表层土壤重金属受人... 通过监测研究区域208个监测点位表层土壤重金属Cd、Hg、As、Pb、Cr、Cu、Ni、Zn的含量,并以此为基础获得区域表层土壤重金属环境基线值,以及区域表层土壤重金属环境基线值相对于本底值的变化累积情况,以此来判断区域表层土壤重金属受人为活动的扰动程度。采用标准化方法和相对累积频率统计方法,分别获得基于这两种方法的重金属环境基线值及偏差,以两者的平均值作为研究区域表层土壤重金属环境基线值。结果显示:研究区域监测点位表层土壤重金属Cd、Hg、As、Pb、Cr、Cu、Ni、Zn分别有17.3%、1.0%、4.3%、0.0%、2.4%、3.8%、1.9%、0.0%的监测点位超出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限值,分别有26.9%、26.0%、29.8%、17.3%、16.8%,20.2%、28.4%、21.6%的监测点位较区域本底值均有不同程度累积;基于标准化方法和相对累积频率统计方法两种方法获得的重金属Cd、Hg、As、Pb、Cr、Cu、Ni、Zn的环境基线值平均值分别为0.22、0.09、13.34、30.7、82.0、29.7、38.0、89.1 mg/kg,相对偏差为0.5%~12.0%;土壤中重金属Cd、Hg、As、Pb、Cr、Cu、Ni、Zn的环境基线值较区域本底值的累积指数分别为1.5、1.2、1.0、1.1、1.0、1.0、1.0、1.0、1.0,重金属Cd的环境基线值较区域本底值有轻度累积,说明土壤重金属Cd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人为因素干扰,但影响程度较小,Hg有轻度累积的风险,As、Pb、Cr、Cu、Ni、Zn无明显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土壤监测 重金属污染 土壤重金属 环境基线值 土壤地球化学环境 环境扰动
下载PDF
UPLC-MS/MS法同时测定水源地沉积物中11种环境激素 被引量:5
19
作者 贺小敏 施敏芳 +1 位作者 陈浩 杨金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28-236,共9页
文章建立了沉积物中11种环境激素(2种双酚类和9种类固醇类)的振荡提取-固相萃取小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检测方法。沉积物样品经甲醇振荡提取,浓缩后加入纯水,再经HLB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ZORBAX Extend-C18(100 mm×2.1 ... 文章建立了沉积物中11种环境激素(2种双酚类和9种类固醇类)的振荡提取-固相萃取小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检测方法。沉积物样品经甲醇振荡提取,浓缩后加入纯水,再经HLB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ZORBAX Extend-C18(100 mm×2.1 mm,3.5μm)色谱柱分离,以1 mmol/L氟化铵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用配有电喷雾离子源的三重四极杆质谱进行多反应离子监测,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7α-乙炔雌二醇和其它10种环境激素分别在2~200μg/L和1~2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沉积物中11种环境激素的方法检出限在0.01~0.10 ng/g之间。在低、中、高3个加标浓度水平下,11种环境激素的平均回收率为59.4%~119.7%,相对标准偏差为3.1%~17.5%。该法灵敏度高、快速准确,适用于饮用水源地沉积物中11种环境激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环境激素 饮用水源地 沉积物
原文传递
梁子湖表层沉积物中双酚A和双酚S的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贺小敏 施敏芳 +2 位作者 陈浩 刘彬 吴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0-67,共8页
对梁子湖不同时期(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表层沉积物中的双酚A(BPA)和双酚S(BPS)污染水平及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进行相关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仅在平水期梁子湖出湖口沉积物中有BPS检出,含量为0.02 ng/g。BPA的检出情况与BPS明显... 对梁子湖不同时期(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表层沉积物中的双酚A(BPA)和双酚S(BPS)污染水平及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进行相关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仅在平水期梁子湖出湖口沉积物中有BPS检出,含量为0.02 ng/g。BPA的检出情况与BPS明显不同。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沉积物中BPA的检出率均为100%,其含量为0.08~2.11 ng/g,最大值出现在东梁子湖湖心,且丰水期沉积物中BPA的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与国内外其他研究区域相比,梁子湖表层沉积物中BPA和BPS的浓度水平整体偏低,采用商值法对梁子湖表层沉积物中BPA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其暴露浓度均未达到对生态环境具有风险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子湖 沉积物 双酚A 双酚S 湖泊水库沉积物 生态风险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