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在辅助生殖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廖晖淇 刁红录 +1 位作者 徐鸿毅 张昌军 《医学综述》 CAS 2022年第5期882-887,共6页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又名睾酮-雌二醇结合球蛋白,与雌激素及睾酮结合的亲和力较高,可通过调节与性激素的结合力动态调控血液中的激素水平,进而作用于不同的靶器官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SHBG在性激素代谢障碍相关疾病、妇科肿瘤以及...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又名睾酮-雌二醇结合球蛋白,与雌激素及睾酮结合的亲和力较高,可通过调节与性激素的结合力动态调控血液中的激素水平,进而作用于不同的靶器官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SHBG在性激素代谢障碍相关疾病、妇科肿瘤以及围生期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辅助生殖技术领域,SHBG通过全身或局部激素调节、信号通路等参与促排卵反应性、卵泡的生长发育、精子的发生以及子宫内膜的容受性等。因此,SHBG在辅助生殖技术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未来进一步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促排卵 卵泡液 精子形成 胚胎着床
下载PDF
促黄体生成素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赵梓宇 王晓宁 +2 位作者 徐鸿毅 刁红录 张昌军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469-474,共6页
促黄体生成素(LH)由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合成分泌,受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以及卵巢雌、孕激素共同调控。在辅助生殖技术中,血清LH一直是十分重要的检测指标。近年来,LH的作用机制以及在促排卵过程中LH调控的最佳水平已... 促黄体生成素(LH)由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合成分泌,受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以及卵巢雌、孕激素共同调控。在辅助生殖技术中,血清LH一直是十分重要的检测指标。近年来,LH的作用机制以及在促排卵过程中LH调控的最佳水平已成为辅助生殖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将从LH在促排卵过程中对卵泡发育、触发排卵、卵母细胞和胚胎发育的作用及其对子宫内膜容受性、黄体功能维持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中对LH合理的调控提供思路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控制性促排卵 促黄体生成素 卵泡发育 胚胎着床
下载PDF
辅助生殖技术子宫内膜容受性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韩逸凡 张颖 +1 位作者 刁红录 张昌军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548-553,共6页
在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过程中,成功的妊娠需要优质的胚胎、处于接受状态的子宫内膜及二者之间合适的相互对话。失败的妊娠中,胚胎因素仅占1/3,约2/3是次优的子宫内膜及不佳的母胎互作对话导致的[1],即子宫内膜容受性差。子宫内膜呈现最... 在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过程中,成功的妊娠需要优质的胚胎、处于接受状态的子宫内膜及二者之间合适的相互对话。失败的妊娠中,胚胎因素仅占1/3,约2/3是次优的子宫内膜及不佳的母胎互作对话导致的[1],即子宫内膜容受性差。子宫内膜呈现最大容受性的时期被称作种植窗(window of implan⁃tation,WOI),对于月经周期28天的妇女来说,一般是指月经周期的第19~21天,或排卵后7~9 d,约持续2~3 d,在这段短暂的时间内,子宫内膜允许胚胎的黏附和植入,预测子宫内膜容受性最大的时期可以帮助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患者寻找胚胎移植的最佳时机,因此临床亟需对子宫内膜容受性进行更加准确的评估,以便更好地指导个体化胚胎移植(personal⁃ized embryo transfer,pET),提升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容受性 辅助生殖技术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下载PDF
获卵数及可移植囊胚数与PGT-M/PGT-SR助孕周期累积活产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陈鑫 徐鸿毅 +2 位作者 张鑫 邓锴 张昌军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468-475,共8页
目的分析在单基因疾病和染色体结构重排的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助孕周期中,累积活产率与获卵数、活检囊胚数和可移植囊胚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单基因疾病或染色体结构重排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生殖医学... 目的分析在单基因疾病和染色体结构重排的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助孕周期中,累积活产率与获卵数、活检囊胚数和可移植囊胚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单基因疾病或染色体结构重排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助孕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结局,通过曲线拟合及阈值效应分析获卵数、可活检囊胚数和可移植囊胚数对累积活产率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07(268对夫妇)个周期,其中54个周期(17.59%)为单基因病检测(PGT-M)周期,253个周期(82.41%)为染色体重排检测(PGT-SR)周期。39对夫妇由于初个取卵周期无可用胚胎或者未获得活产而接受了第2或第3个取卵周期。女方平均年龄为(30.14±4.16)岁。校正女方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抗苗勒管激素(AMH)及基础窦卵泡数(AFC)后对患者获卵数、可活检囊胚数分别与至少有1个可移植囊胚概率进行曲线拟合分析,结果显示:获卵数与至少有1个可移植囊胚的概率显著相关[RR=1.108,95%CI(0.976,1.227),P=0.000],随着获卵数的增多,可移植囊胚率逐渐增加;同样,每周期可活检囊胚数与至少有1个可移植囊胚的概率显著相关[RR=1.155,95%CI(0.994,1.242),P=0.000],随着可活检囊胚数的增加,有可移植囊胚率逐渐增加。获卵数[OR=1.041,95%CI(0.883,1.211),P=0.014]和可移植囊胚数[OR=1.276,95%CI(1.111,1.409),P=0.042]对累积活产率有显著影响,在获卵数<10个时,随着获卵数的增加,累积活产率逐渐增加,最高可达83.33%;当获卵数≥10个时,累积活产率趋于平稳。结论PGT-M/PGT-SR助孕周期中,累积活产率随着获卵数、可活检囊胚数和可移植囊胚数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当每周期获卵数≥10个时,患者的累积活产率趋于平稳,不再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卵数 可移植囊胚数 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累积活产率
下载PDF
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与高孕激素下促排卵方案来源囊胚在冻融胚胎移植中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降调节-激素替代治疗内膜准备方案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祝珊珊 张昌军 《中国性科学》 2021年第4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和高孕激素下促排卵(PPOS)方案来源的囊胚在冻融胚胎移植(FET)中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激素替代治疗(HRT)内膜准备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十堰市人民医院... 目的探讨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和高孕激素下促排卵(PPOS)方案来源的囊胚在冻融胚胎移植(FET)中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激素替代治疗(HRT)内膜准备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十堰市人民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收治的741例行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囊胚来源方案分为两组,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为A组(n=361),PPOS方案为B组(n=380),A组、B组根据年龄分为不同的亚组,即a组<30岁,b组30~35岁,c组>35岁,比较A组、B组的基线资料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多胎率、异位妊娠率、活产率和不同年龄亚组的妊娠结局。结果A组和B组的年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BMI)、雌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胚胎移植个数、多胎率、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POS方案相比,卵泡期长效长方案来源的囊胚在FET中应用GnRHa降调节-HRT内膜准备方案,可提高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但不同年龄段患者平均活产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胚胎移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降调节 囊胚 胚胎来源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47与哺乳动物生殖 被引量:2
6
作者 高辉 王艺琛 +1 位作者 张昌军 刁红录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393-1398,共6页
热休克蛋白47(HSP47)是一种定位在内质网上的胶原蛋白特异性分子伴侣,由SERPINH1基因编码,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HSP47与具有三螺旋结构的前胶原蛋白结合促进胶原蛋白的成熟。当HSP47生成障碍时,会导致基底膜不连续的断裂从而... 热休克蛋白47(HSP47)是一种定位在内质网上的胶原蛋白特异性分子伴侣,由SERPINH1基因编码,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HSP47与具有三螺旋结构的前胶原蛋白结合促进胶原蛋白的成熟。当HSP47生成障碍时,会导致基底膜不连续的断裂从而致使胚胎死亡,同时HSP47在器官发生、细胞分化、性腺的发育、维持胎膜的正常功能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HSP47在哺乳动物生殖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47 胶原蛋白 胚胎发育 性腺 胎膜
下载PDF
溴结构域和超末端结构域家族与哺乳动物生殖 被引量:1
7
作者 文兰 祝静 +2 位作者 高辉 张昌军 刁红录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1151-1155,共5页
溴结构域和超末端结构域家族(BET)在进化上具有保守性,可特异性识别组蛋白上乙酰化的赖氨酸位点。同时,BET蛋白在染色质重塑和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参与哺乳动物精子发生、胚胎发育以及胚胎干细胞分化等过程,其发生突变会导... 溴结构域和超末端结构域家族(BET)在进化上具有保守性,可特异性识别组蛋白上乙酰化的赖氨酸位点。同时,BET蛋白在染色质重塑和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参与哺乳动物精子发生、胚胎发育以及胚胎干细胞分化等过程,其发生突变会导致胚胎发育障碍或胚胎死亡。本文主要对BET家族的相关成员在哺乳动物生殖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结构域蛋白 组蛋白乙酰化 精子 胚胎发育 胚胎干细胞
下载PDF
顽固性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例报道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晓宁 江兴 张昌军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726-1730,共5页
本文报道了1例32岁育龄期女性,控制性促排卵后发生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及时给予左旋甲状腺素片纠正甲状腺功能,同时给予补液、抗凝、纠正低白蛋白血症、腹腔穿刺减压等对症治疗OHSS,患者最终于孕37^(... 本文报道了1例32岁育龄期女性,控制性促排卵后发生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及时给予左旋甲状腺素片纠正甲状腺功能,同时给予补液、抗凝、纠正低白蛋白血症、腹腔穿刺减压等对症治疗OHSS,患者最终于孕37^(+3)周剖宫产分娩2名男婴,母婴状况较好。关于OHSS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文献资料较少,本文对该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开展文献复习与讨论,建议临床工作中对于孕前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在发生OHSS后或者妊娠早期应关注甲状腺功能,以便及时进行诊断及干预,降低对母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体外受精 妊娠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来源精子对ICSI助孕结局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鑫 徐鸿毅 +2 位作者 刁红录 张颖 张昌军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29-133,138,共6页
目的:探讨无精子症患者不同手术方式来源精子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因男方无精子症在本院生殖中心接受PESA、TESA和micro-TESE手术方式获取精子行ICSI助孕治... 目的:探讨无精子症患者不同手术方式来源精子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因男方无精子症在本院生殖中心接受PESA、TESA和micro-TESE手术方式获取精子行ICSI助孕治疗的248个鲜胚移植周期患者的基本情况。按精子来源分为:PESA精子组116个周期,TESA精子组69个周期,micro-TESE精子组43个周期,比较各组行ICSI助孕后的胚胎发育和妊娠结局情况。结果:PESA组、TESA组、micro-TESE组的女方年龄、不孕年限、女方体质指数、平均获卵数和优质胚胎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SA组正常受精率、2PN卵裂率、可用胚胎率高于TESA组和micro-TESE组(P<0.05),TESA组、micro-TESE组间胚胎发育情况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新鲜移植周期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SA、TESA和micro-TESE手术方式获取精子行ICSI助孕影响正常受精率和卵裂率,但对后期胚胎发育无显著影响,都能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精子症 经皮附睾穿刺取精 睾丸穿刺取精 显微切开睾丸取精 妊娠结局
下载PDF
扳机日SHBG与基础SHBG比值对MPA方案临床结局的预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淑平 江成龙 +2 位作者 孙志丰 陈―娟 张昌军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09-215,共7页
目的:探讨控制性超排卵在扳机日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 hormone binding globulin,SHBG)与基础SHBG比值对安宫黄体酮(medroxyprogesterone,MPA)方案临床结局预测的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实施MPA方案治疗的473个不孕周期患者... 目的:探讨控制性超排卵在扳机日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 hormone binding globulin,SHBG)与基础SHBG比值对安宫黄体酮(medroxyprogesterone,MPA)方案临床结局预测的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实施MPA方案治疗的473个不孕周期患者资料,根据妊娠结局分为两组,妊娠组(165个周期),未妊娠组(308个周期)。比较两组间各项临床指标数据。结果:两组之间年龄、基础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s count,AFC)、扳机日雌二醇(estradiol,E2)、获卵数、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剩余激素、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总量、GN天数、扳机日SHBG与基础SHBG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平滑曲线拟合和阈值效应分析,在调整了年龄、体质指数(BMI)、基础窦卵泡AFC三个指标后,Q1组(扳机日SHBG与基础SHBG比值0.3~0.7)平均GN总量最少,Q3组(扳机日SHBG与基础SHBG比值0.9~1.1)平均GN天数最少,平均获卵数、平均胚胎数、平均优质胚胎数最多,与平滑曲线拟合结果基本一致。通过平滑曲线拟合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发现,扳机日SHBG与基础SHBG比值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但不敏感,临床可不作为参考。结论:当扳机日SHBG与基础SHBG比值在0.9~1.1之间时,平均GN天数最少,平均获卵数、平均胚胎数、平均优质胚胎数最多,对指导临床用药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宫黄体酮方案 扳机日血清SHBG与基础SHBG比值 临床结局
原文传递
PGT-A患者囊胚整倍体率的临床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刘美 胡玥玥 +1 位作者 刁红录 张昌军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68-672,677,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植入前胚胎非整倍体遗传学筛查(PGT-A)患者囊胚整倍体率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于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生殖中心采用PGT-A技术助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囊胚整倍体率分为低整倍体率组(≤5... 目的:探讨影响植入前胚胎非整倍体遗传学筛查(PGT-A)患者囊胚整倍体率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于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生殖中心采用PGT-A技术助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囊胚整倍体率分为低整倍体率组(≤50%)和高整倍体率组(>50%)。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PGT-A患者囊胚整倍体率的临床独立影响因素。将年龄和维生素B_(12)分层进一步研究这两者对囊胚整倍体率的影响。结果:共有166个周期(150例患者)纳入研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男方年龄、女方年龄、血清维生素B_(12)水平、获卵数、促排卵方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s回归显示,女方年龄、血清维生素B_(12)水平是囊胚整倍体率的独立影响因素(OR=0.840,95%CI为0.738~0.957,P<0.01;OR=1.001,95%CI为1.000~1.002,P=0.045)。将女方年龄分层,低龄组(≤35岁)中,维生素B_(12)低水平组(≤497.39pmol/L)的整倍体率与维生素B_(12)高水平组(>497.39 p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116/200)vs 63.16%(84/133),P=0.347];高龄组(>35岁)中,维生素B_(12)低水平组的整倍体率与维生素B_(12)高水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36%(19/78)vs 41.38%(24/58),P=0.035]。结论:女方年龄和血清维生素B_(12)水平均是PGT-A技术助孕患者囊胚整倍体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相比于年轻患者,在高龄患者中,维生素B_(12)水平对囊胚整倍体率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血清维生素B_(12)水平 囊胚整倍体率 PGT-A
下载PDF
TUBB8突变导致的卵母细胞成熟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基因检测分析
12
作者 孙志丰 江胜芳 +4 位作者 胡玥玥 闫旭 张鑫 叶艳琴 张昌军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99-800,共2页
1病例简介患者,女,34岁,原发不孕2年,月经周期30~60天,基础激素水平和超声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采用达英-35调节月经。2017年于本院查HSG示双侧输卵管梗阻,未治疗。染色体核型46,XX;男方精液检查未见... 1病例简介患者,女,34岁,原发不孕2年,月经周期30~60天,基础激素水平和超声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采用达英-35调节月经。2017年于本院查HSG示双侧输卵管梗阻,未治疗。染色体核型46,XX;男方精液检查未见异常,染色体核型46,XY。2018年6月至2018年11月患者分别进行2次ICSI周期,控制性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方案及获卵情况如下:第一周期长方案助孕,Gn天数11天,Gn剂量2812IU,HCG日雌激素水平1835pg/ml,采用0.25mg艾泽+HCG 2000U扳机后36h取卵,扳机日18mm以上卵泡10个,最大直径22.3mm,获得2MII+8GV,受精2PN2个,移植胚胎2只未孕;第二周期长方案助孕,Gn天数13天,Gn剂量3587IU,HCG日雌激素水平2762pg/ml,采用0.25mg艾泽+HCG 2000U扳机后3h取卵,扳机日18mm以上卵泡16个,最大直径24.6mm,获得2MII+13GV,受精2PN2个,无可用胚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BB8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母细胞成熟障碍
下载PDF
不同培养时长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G显带染色体制备的优化
13
作者 彭海英 罗清炳 +1 位作者 熊进 张颖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23-626,631,共5页
目的:探索外周血淋巴细胞经培养不同时长后制备可用于临床诊断的G显带染色体的可行方法。方法:外周血全血接种后常规培养68~72 h为对照组,根据培养时长分24、48、96、120 h组共4个实验组,对接种细胞培养时间、秋水仙素作用浓度、接种细... 目的:探索外周血淋巴细胞经培养不同时长后制备可用于临床诊断的G显带染色体的可行方法。方法:外周血全血接种后常规培养68~72 h为对照组,根据培养时长分24、48、96、120 h组共4个实验组,对接种细胞培养时间、秋水仙素作用浓度、接种细胞浓度共三个因素进行三轮比较实验,比较不同实验组的分裂指数、染色体显带效果,摸索不同培养时长组的最佳实验条件。结果: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48 h组接种22滴外周血全血、秋水仙素工作浓度0.14μg/mL组和培养96 h组接种20滴外周血全血、秋水仙素工作浓度0.06μg/mL制片效果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不同培养时长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可通过调整接种细胞量和秋水仙素的工作浓度达到常规培养68~72 h的制片和分析效果,应用临床可实现弹性化批量标本处理,极大提高实验室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淋巴细胞 G带制片 细胞培养时长 核型分析
下载PDF
高龄患者hCG注射后授精时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廖晖淇 陈鑫 +2 位作者 徐鸿毅 刁红录 张昌军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245-249,共5页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注射后受精时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注射后受精时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助孕的高龄患者200例,按hCG注射后授精时间分为2组,一组注射后(39.0±1.0)h授精(102例),另一组hCG注射后(42.0±1.0)h授精(98例),比较不同授精时间对高龄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Gn总量、获卵数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hCG注射后(39.0±1.0)h授精组相比,hCG注射后(42.0±1.0)h授精组MII卵数增多,优质胚胎率提高,早期流产率降低,活产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龄患者hCG注射后(42.0±1.0)h授精可提高优质胚胎率,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体外受精 授精时间 临床妊娠率 优质胚胎率
下载PDF
低量人血白蛋白输注联合营养干预治疗晚发型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玥玥 孙志丰 +3 位作者 田鎏 叶艳琴 张颖 张昌军 《西部医学》 2023年第5期706-710,共5页
目的探讨低量人血白蛋白输注联合营养干预治疗晚发型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在十堰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住院治疗的晚发型中重度OHSS患者69例,使用低量人血白蛋白输注联合营养干... 目的探讨低量人血白蛋白输注联合营养干预治疗晚发型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在十堰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住院治疗的晚发型中重度OHSS患者69例,使用低量人血白蛋白输注联合营养干预治疗为观察组,大量人血白蛋白输注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白细胞、红细胞压积、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输注人血白蛋白总量,住院天数,随访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血常规中最高白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注人血白蛋白总量、住院天数、腹穿次数、出院前红细胞压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出院前血清白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结局多胎率、流产率、早产率、活产率、胎儿低出生体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晚发型中重度OHSS患者,低量人血白蛋白输注联合营养干预可缩短患者病程,减少住院时间和花费,患者症状较快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人血白蛋白 营养干预 治疗 晚发型
下载PDF
IVF-ET中卵胞质空泡对受精及胚胎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欣 徐鸿毅 张昌军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359-362,367,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中卵胞质空泡对受精及胚胎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19年间在我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治疗的1322例患者资料,根据所获MⅡ期卵母细胞胞质内有无空泡分为空泡组(166例)和正常卵子...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中卵胞质空泡对受精及胚胎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19年间在我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治疗的1322例患者资料,根据所获MⅡ期卵母细胞胞质内有无空泡分为空泡组(166例)和正常卵子组(1156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促性腺激素(Gn)使用天数和用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激素水平(包括雌二醇E2、孕激素P、黄体生成激素LH)、受精率、异常受精率、卵裂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卵母细胞利用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不孕年限、基础内分泌、hCG、E2、P、L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原因分组中卵泡组原发不孕高于继发不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泡组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均低于正常卵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胞质空泡的存在更多见于原发不孕患者,其可能导致受精率低下,胚胎质量差和发育潜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卵周间隙 碎片 受精 胚胎结局
下载PDF
“蜡样”透明带卵子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助孕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鸿毅 陈鑫 +5 位作者 田佳榕 廖晖淇 张鑫 李欣 席园园 张昌军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1-215,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两种透明带(ZP)形态异常卵母细胞的助孕结局。方法:回顾分析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辅助生殖助孕治疗的患者,取卵后观察到一种“蜡样”透明带卵子,根据其表面不同形态分...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两种透明带(ZP)形态异常卵母细胞的助孕结局。方法:回顾分析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辅助生殖助孕治疗的患者,取卵后观察到一种“蜡样”透明带卵子,根据其表面不同形态分为透明带表面毛刺状组(65例)和透明带表面光滑组(49例),同期筛选正常形态卵子组(对照组)364例。比较分析3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取卵、受精和妊娠情况。结果:透明带表面毛刺状组和透明带表面光滑组的获卵率明显低于卵子正常组(P<0.01);透明带表面光滑组的补救ICSI率最高,透明带表面毛刺状组次之,正常组最低,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明带表面光滑组的卵子成熟率明显低于透明带表面毛刺状组和正常组(P<0.01);透明带表面光滑组的正常受精率明显低于透明带表面毛刺状组和正常组(P<0.01);透明带表面光滑组的优质胚胎率明显低于透明带表面毛刺状组和正常组(P<0.05);透明带表面毛刺状组的临床妊娠率低于正常组(P<0.05),但高于透明带表面光滑组(P<0.05)。结论:“蜡样”透明带卵子无论是表面毛刺状还是光滑状,均较正常卵子出现更高概率的精卵不结合,采用ICSI可改善卵子受精,其中光滑表面的卵子较难获卵,卵子成熟度更差,并不能改善其胚胎质量和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授精-胚胎移植 异常透明带 受精障碍 妊娠结局
下载PDF
浓缩当归丸对胚胎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江胜芳 张颖 +2 位作者 孙志丰 祝珊珊 张昌军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201-2203,共3页
目的探讨浓缩当归丸对胚胎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反复种植失败行FET的患者86例,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6例。实验组在进入FET... 目的探讨浓缩当归丸对胚胎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反复种植失败行FET的患者86例,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6例。实验组在进入FET周期之前连续运用浓缩当归丸两个疗程,进入FET周期后继续用至胚胎移植日停药。对照组未用浓缩当归丸。两组的内膜准备方案均采用该中心常规的GnRH-a降调节后激素替代方案。记录两组患者FET前的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及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阻力指数和S/D值低于对照组(P<0.05),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浓缩当归丸能够改善胚胎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子宫动脉血流灌注,改善助孕治疗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种植失败 冻融胚胎移植 浓缩当归丸 子宫动脉搏动指数 子宫动脉阻力指数 子宫动脉S/D值
原文传递
冻融移植周期不同年龄组单囊胚与双卵裂期胚胎妊娠结局的比较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志丰 胡玥玥 +3 位作者 田鎏 陈鑫 徐倩 张昌军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561-564,575,共5页
目的:研究冻融胚胎移植(frozen embryo transfer,FET)单囊胚移植(single blastocyst transfer,SBT)和双卵裂期胚胎移植(double cleavage stage embryo transfer,DET)在不同年龄组患者妊娠结局的差异。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十... 目的:研究冻融胚胎移植(frozen embryo transfer,FET)单囊胚移植(single blastocyst transfer,SBT)和双卵裂期胚胎移植(double cleavage stage embryo transfer,DET)在不同年龄组患者妊娠结局的差异。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十堰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首次进行胚胎移植的冻融胚胎移植周期(SBT 503个周期,DET 950个周期)1453个纳入研究。回顾性分析四个年龄组患者(21~25岁,26~30岁,31~35岁及≥36岁)在SBT和DET两种移植策略中的妊娠结局。结果:在FET周期中,四个年龄组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不孕年限及基础性激素等临床特点两种移植策略无统计学差异(P>0.05)。四个年龄组中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及活单胎分娩率SBT组均明显高于DET组(P<0.05),而多胎率在四个年龄组均显著低于DET组(P<0.05)。结论:首次胚胎移植的患者在FET周期中,不同年龄组中SBT均比DET移植降低了多胎妊娠率及相关孕产期风险,同时具有更高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冻融胚胎移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胚胎移植 单囊胚移植 双卵裂期胚胎移植 多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