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眠药物在眼科术前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新 《临床眼科杂志》 1998年第6期401-402,共2页
目的观察冬眠药物在眼科术前准备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对47例眼科大、中型手术患者使用1号冬眠合剂术前30分钟分3次肌注,手术均采用局麻。结果术中患者均处于睡眠状态;脉搏、血压平稳;镇痛完全,镇痛、镇静时限持续3~8小时;对高眼压... 目的观察冬眠药物在眼科术前准备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对47例眼科大、中型手术患者使用1号冬眠合剂术前30分钟分3次肌注,手术均采用局麻。结果术中患者均处于睡眠状态;脉搏、血压平稳;镇痛完全,镇痛、镇静时限持续3~8小时;对高眼压患者用药后可明显降低眼压,平均降低眼压3.13kPa.降眼压幅度可达原眼压的53.6%。结论眼科大、中型手术前准备使用1号冬眠合剂可弥补局麻效果不完全的缺点;因其有较好的降眼压作用,优其适宜于高眼压患者的术前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准备 冬眠药物 眼科手术
下载PDF
眼科门诊诊断室控制感染监测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白丽光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0期4807-4808,共2页
关键词 门诊医疗/组织和管理 控制感染
下载PDF
眼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建萍 吴秀莹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3期5538-5539,共2页
关键词 眼科 医院 护理工作/组织和管理
下载PDF
高频电灼浚通术治疗泪道阻塞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周妍丽 公重麟 +2 位作者 黄毅 邹娟 李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875-876,共2页
0引言 泪道阻塞是眼科常见病之一,且多发于女性,主要表现为长期的溢泪、溢脓,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的不便,由于长时间的泪液浸蚀,还会引起慢性结膜炎和面部的湿疹,带来容貌上的缺陷。在以往多行手术治疗,我科引进WZC-Ⅲ... 0引言 泪道阻塞是眼科常见病之一,且多发于女性,主要表现为长期的溢泪、溢脓,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的不便,由于长时间的泪液浸蚀,还会引起慢性结膜炎和面部的湿疹,带来容貌上的缺陷。在以往多行手术治疗,我科引进WZC-Ⅲ型泪道高频治疗仪,自2005-03/2006-01治疗泪道阻塞患者65例(65眼),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阻塞 手术治疗 疗效观察 高频电灼 慢性结膜炎 高频治疗仪 主要表现 总结报告
下载PDF
眼睑恶性肿瘤的组织病理学分类及临床特点 被引量:9
5
作者 史慧敏 李诲 +1 位作者 黄毅 刘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304-306,共3页
目的:探讨眼睑常见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按病理诊断对我院近10a手术摘除的眼睑恶性肿瘤做一回顾性分析。结果:总计眼睑恶性肿瘤46例(46眼),占全部眼睑肿瘤的23.0%。男25例,女21例(约1.2:1)。年龄38~82(平均61.1)岁。病... 目的:探讨眼睑常见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按病理诊断对我院近10a手术摘除的眼睑恶性肿瘤做一回顾性分析。结果:总计眼睑恶性肿瘤46例(46眼),占全部眼睑肿瘤的23.0%。男25例,女21例(约1.2:1)。年龄38~82(平均61.1)岁。病程0.5mo~15a。发生在下睑者为多(22眼,47.8%),其中居前3位者为基底细胞癌(20眼,43.5%),睑板腺癌(13眼,28.3%),鳞状细胞癌(18眼,17.4%)。平均发病年龄依次为56.7,62,65岁,平均病程依次为5,1.75,4a。其中基底细胞癌发生在左下睑10眼(50%),睑板腺癌上睑8眼(61.5%),鳞状细胞癌左上睑4眼(50%)。随访34眼,复发9眼,死亡2例。结论:上述3种主要恶性肿瘤均以老年发病为主,以农民居多,其发病年龄依次上升,发病部位各有特点,分析慢性刺激可能是其主要促癌因素,治疗以手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恶性肿瘤 组织病理学 临床特点 手术治疗 基底细胞癌
下载PDF
改良的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的初步效果 被引量:9
6
作者 赵建敏 王雪燕 刘红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536-537,共2页
目的:评价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49例(49眼)眼内容物剜除术患者行Ⅰ期或Ⅱ期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手术。结果:随访5mo~4a的所有患者对外观及义眼活动度满意,无感染、结膜裂开和义眼座暴露等并发症。结论:改良的羟基磷... 目的:评价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49例(49眼)眼内容物剜除术患者行Ⅰ期或Ⅱ期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手术。结果:随访5mo~4a的所有患者对外观及义眼活动度满意,无感染、结膜裂开和义眼座暴露等并发症。结论:改良的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具有操作简单,对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方法 羟基磷灰石义眼座 手术并发症 疗效
下载PDF
急性甲醇中毒的F-VEP表现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妍丽 黄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甲醇中毒患者F—VEP的P100波形的变化。方法对15例(30眼)甲醇中毒患者进行F—VEP检查。观察初诊、复诊中P100峰时与振幅和视力变化的关系。结果13例(26眼)2次均未引出P100波形;2例(4眼)初诊时P100峰时延长、振幅下降,复诊时... 目的探讨急性甲醇中毒患者F—VEP的P100波形的变化。方法对15例(30眼)甲醇中毒患者进行F—VEP检查。观察初诊、复诊中P100峰时与振幅和视力变化的关系。结果13例(26眼)2次均未引出P100波形;2例(4眼)初诊时P100峰时延长、振幅下降,复诊时F-VEP中P100峰时、振幅均趋于正常,其中有1例(1眼)复诊时引出正常P100波形。结论F-VEP能较为准确地提示视神经功能预后情况,对其损害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对预测视力变化也极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甲醇中毒 F-VEP检查 诊断 预后 视力
下载PDF
超声乳化吸出先天性白内障 被引量:7
8
作者 史慧敏 李诲 黄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91-193,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在先天性白内障的应用。方法:对32例49眼行先天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应用隧道切口和连续环形撕囊技术,低能量超声乳化或I/A系统清除晶状体核和皮质,囊袋内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并与同期相同条...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在先天性白内障的应用。方法:对32例49眼行先天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应用隧道切口和连续环形撕囊技术,低能量超声乳化或I/A系统清除晶状体核和皮质,囊袋内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并与同期相同条件的病例行ECCE+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术41例59眼相对比,观察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a时2组病例脱残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超声乳化组6%,对照组76%。结论:本组病例中超声乳化吸出先天性白内障,有良好的前房稳定性,彻底清除晶状体皮质,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超声乳化吸出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术在眼球内后段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史慧敏 赵建敏 +1 位作者 李诲 黄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545-547,共3页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异物取出术治疗眼球内后段异物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03/2002-12经玻璃体手术治疗眼球内后段异物14例(14眼)的临床资料,随诊时间3mo~2a。结果:13眼成功取出异物,成功率为93%,术后视...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异物取出术治疗眼球内后段异物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03/2002-12经玻璃体手术治疗眼球内后段异物14例(14眼)的临床资料,随诊时间3mo~2a。结果:13眼成功取出异物,成功率为93%,术后视力提高8眼(57%),不变2眼(14%),下降4眼(29%)。视力>0.02者6眼(42%),其中>0.1者4眼(29%)。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可有效取出眼球内后段异物,减少并发症发生,保留或提高了术后视力,同时可处理眼内异物存留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眼球内后段异物 取出术 治疗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统计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周妍丽 饶杰 《临床眼科杂志》 2003年第6期514-514,共1页
关键词 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 不良反应 过敏体质 静脉注射
下载PDF
液氮冷冻治疗结膜淋巴管阻塞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妍丽 黄毅 吴京莉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6期494-494,共1页
关键词 液氮冷冻治疗 临床效果 淋巴管 阻塞 结膜 主要表现 门诊接诊
下载PDF
中浆患者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妍丽 黄毅 饶杰 《江西医药》 CAS 2008年第12期1389-1390,共2页
目的探讨中浆患者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68眼中浆患者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FFA:(1)根据渗漏形态分:墨渍样弥散型36眼,炊烟喷出型20眼,不典型渗漏12眼。(2)根... 目的探讨中浆患者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68眼中浆患者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FFA:(1)根据渗漏形态分:墨渍样弥散型36眼,炊烟喷出型20眼,不典型渗漏12眼。(2)根据渗漏部位分:A区14眼,B区28眼,C区20眼,其中有6例病变位于视盘黄斑束间。P-VEP:(1)渗漏部位位于黄斑区和视盘黄斑束间的20眼P-VEP中P100波潜伏期明显延长,振幅显著下降;(2)旁黄斑区者20眼,视力影响较小,P100波潜伏期轻度延长、振幅轻度下降或不明显;(3)黄斑周围区者28眼,视力几乎不受影响,P100波潜伏期和振幅基本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对中浆患者的视力损害和预后情况都能作出很好的临床评估,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可以为中浆的治疗起到指导作用,对恢复时间的长短起到预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下载PDF
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 被引量:2
13
作者 史慧敏 周妍丽 +1 位作者 李晶晶 许畅 《临床眼科杂志》 2010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共106例(106只眼),玻璃体切除术后时间7~23个月,平均13.4个月。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共106例(106只眼),玻璃体切除术后时间7~23个月,平均13.4个月。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玻璃体腔液体灌注组55只眼,无玻璃体腔液体灌注组51只眼,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视力等。结果术后3个月,106只眼术后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无玻璃体腔液体灌注组术中后囊破裂13只眼,其中晶状体核坠人玻璃体腔5只眼,玻璃体腔液体灌注组术中后囊破裂2只眼,无晶状体核坠入玻璃体腔病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0.04,P<0.01);无玻璃体腔液体灌注组术后脉络膜脱离3只眼,玻璃体腔液体灌注组2只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0.29,P>0.05)。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时,玻璃体腔液体灌注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并发性白内障 超声乳化手术 玻璃体腔灌注
下载PDF
急性球后视神经炎VEP检查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妍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949-950,共2页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在急性球后视神经炎早期诊断、治疗、判断预后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对在2003年间在我院眼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球后视神经炎患者15例(26眼)行VEP检查。结果15例(26眼)中F-VEP检查6眼,6眼P1波峰潜时均延迟,振幅下降,...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在急性球后视神经炎早期诊断、治疗、判断预后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对在2003年间在我院眼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球后视神经炎患者15例(26眼)行VEP检查。结果15例(26眼)中F-VEP检查6眼,6眼P1波峰潜时均延迟,振幅下降,其中图形熄灭2眼,异常率为100%。P-VEP检查20眼,有3眼振幅正常,16眼振幅下降,其中图形熄灭1眼,异常率为85%;有2眼峰潜时正常,17眼峰潜时延迟,1眼图形熄灭,异常率为90%。结论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做为一种无创伤性,客观定量的视神经功能检查法,可大大提高急性球后视神经炎的早期诊断率,对其治疗亦有一定指导意义,同时在预后评价中也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球后视神经炎 异常率 治疗 检查 VEP 正常 视觉诱发电位 延迟 图形 时延
下载PDF
睫状沟人工晶体植入术在后囊巨大破孔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诲 王根国 毛晓春 《临床眼科杂志》 1998年第1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人工晶体植入术 后囊巨大破孔 睫状沟
下载PDF
结膜吸吮线虫病1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妍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1267-1267,共1页
关键词 结膜吸吮线虫病 结膜充血 裂隙灯检查 病例报告 人工泪液 眼科检查 结膜囊内 接触行为
下载PDF
糖尿病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诲 《临床眼科杂志》 2001年第5期425-426,共2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85例 (93眼 )糖尿病患者实施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结果 视力恢复 >0 .5以上者 6 5眼 (6 9.89% ) ;0 .3~0 .5者 2 1眼 (2 2 .5 8% ...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85例 (93眼 )糖尿病患者实施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结果 视力恢复 >0 .5以上者 6 5眼 (6 9.89% ) ;0 .3~0 .5者 2 1眼 (2 2 .5 8% ) ,两者共计 86眼 (92 .47% )。术中主要并发症为虹膜色素脱落 ,5 6眼 (6 0 .2 2 % ) ,可能是糖尿病起因于体内糖代谢紊乱 ,导致微循环系统病变 ,而使虹膜、睫状体组织的微循环障碍 ,使手术中任何轻微的刺激均易造成大量的色素脱落。术后主要并发症为人工晶状体表面色素沉着 ,76眼 (81.72 % )。结论 术后血糖应急性的一过性升高 ,尤其是在糖尿病患者更为明显 ,术后的许多并发症如前房出血、前房渗出等 ,都与血糖的一过性升高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糖尿病患者术后皮质激素的应用 ,应以局部用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白内障 人工晶体植入术 治疗
下载PDF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不同手术方法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史慧敏 李诲 黄毅 《临床眼科杂志》 2003年第5期434-436,共3页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疗效。方法 对 30例 (30只眼 ) NVG的不同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行单纯睫状体冷凝术 5例 ,单纯小梁切除术 9例 ,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 9例 ,睫状...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疗效。方法 对 30例 (30只眼 ) NVG的不同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行单纯睫状体冷凝术 5例 ,单纯小梁切除术 9例 ,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 9例 ,睫状体冷凝、睫状前动脉结扎联合小梁切除术 7例。比较患者手术前后主观眼痛症状、眼压 (intraocular pressure,IOP)及视力变化情况。随访 10~ 2 8个月。结果 单纯睫状体冷凝术 ,术后眼压仍高。单纯小梁切除术 ,术中玻璃体脱出及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各 1例 ,术后 6例眼压高 ,经结膜下注射 5 - Fu后 ,出院时仍有 2例眼压稍高 ,随访后有 3例眼压高。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与睫状体冷凝、睫状前动脉结扎联合小梁切除术两者术后眼压均降至正常 ,无明显差异 ,经随访后前者有 1例眼压高 ,后者有 4例发生眼球萎缩。以上各种手术术后眼痛症状明显缓解 ,视力无明显提高。结论 睫状体冷凝加睫状前动脉结扎联合小梁切除术 ,因术后低眼压发病率较高 ,远期可致眼球萎缩 ,故不主张联合行睫状前动脉结扎术。单纯睫状体冷凝术术后降眼压效果差。单纯小梁切除术术中并发症多 ,术后降眼压效果不理想。如将两者联合 ,术后降眼压效果显著 ,既可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疗效 手术方式 睫状体冷凝术 小梁切除术 睫状前动脉结扎 联合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单疱病毒性角膜虹膜睫状体炎继发青光眼1例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新 李丹 +1 位作者 李海 王一兵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1995年第4期228-228,共1页
单疱病毒性角膜虹膜睫状体炎继发青光眼1例报告刘新,李丹,李海,王一兵患者男,27岁。因患“感冒”5天后出现右眼畏光、流泪,在外院诊断为“红眼病”。用0.5%氟哌酸滴眼液无效。并出现右眼胀痛,雾视及同侧头痛。于1995... 单疱病毒性角膜虹膜睫状体炎继发青光眼1例报告刘新,李丹,李海,王一兵患者男,27岁。因患“感冒”5天后出现右眼畏光、流泪,在外院诊断为“红眼病”。用0.5%氟哌酸滴眼液无效。并出现右眼胀痛,雾视及同侧头痛。于1995年1月7日来我院就诊。门诊拟诊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虹膜 睫状体炎 单疱病毒性 青光眼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在眼外伤司法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妍丽 《临床眼科杂志》 2004年第5期397-397,共1页
关键词 眼外伤 视觉诱发电位 检查 临床价值 视神经损伤 患者 调节 准确 判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