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大冶市城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技术方案研究
1
作者 陈青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S01期57-60,64,共5页
为恢复城区污水处理系统功能,改善城区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设施整体污染收集、处理和减排效果,湖北省大冶市开展了城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结合湖北省大冶市城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规划实践经验,从系统问题排查入手,分析主要原因,提... 为恢复城区污水处理系统功能,改善城区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设施整体污染收集、处理和减排效果,湖北省大冶市开展了城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结合湖北省大冶市城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规划实践经验,从系统问题排查入手,分析主要原因,提出“一厂一策”系统整治、场站能力建设提升、源头提质增效、水环境综合整治等技术方案和建设计划,实现了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由“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提质增效 一厂一策 大冶市
下载PDF
试析湖北省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导则 被引量:6
2
作者 王丽娜 申洁 廖文秀 《地理空间信息》 2022年第10期161-165,共5页
对六省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特点进行了梳理,并着重解析了湖北省乡镇总规编制导则的思路、特点及要求。研究发现,乡镇总规编制重点包括约束性指标的落实、底线管控、规划分区及用途管制的细化落地、全域资源要素的保护、对村庄建设... 对六省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特点进行了梳理,并着重解析了湖北省乡镇总规编制导则的思路、特点及要求。研究发现,乡镇总规编制重点包括约束性指标的落实、底线管控、规划分区及用途管制的细化落地、全域资源要素的保护、对村庄建设的管控和引导、镇区规划布局及对详细规划的传导约束,具有鲜明的实施性、落地性两大特点,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的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文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编制思路 编制内容
下载PDF
供需视角下雨洪调节关键区识别及规划策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周燕 祁梦园 +3 位作者 邱孝高 禹佳宁 曹贝 罗巧灵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51,共10页
雨洪调节服务供需测度对识别易涝区域、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优化雨洪安全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研究多从供给或需求单一角度聚焦中心城区雨洪调节能力,而全域尺度雨洪调节服务供需测度实证研究较少,雨洪调节服务供需空间分布特征和影... 雨洪调节服务供需测度对识别易涝区域、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优化雨洪安全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研究多从供给或需求单一角度聚焦中心城区雨洪调节能力,而全域尺度雨洪调节服务供需测度实证研究较少,雨洪调节服务供需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供需平衡的关键驱动因子有待探究。以湖北省通城县为例,通过SCS-CN模型量化县域生态空间雨洪调节服务供给能力,利用洪水脆弱性指数评估社会经济对雨洪调节服务的需求水平,进而识别县域雨洪调节服务供需空间分布特征及失衡关键区域;结合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分析和冗余分析,探究影响供需失衡的关键因子,并考虑人口密度和建设用地面积对雨洪调节服务供需的影响,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尺度构建雨洪安全格局。研究结果表明:①县域内雨洪调节服务供需空间存在显著的分异情况,因此需要从整体角度构建和优化雨洪安全格局;②中心建成区是雨洪调节服务供需失衡最严重的区域,需要采取雨洪安全管控和修复措施;③县域内雨洪调节服务供需失衡的关键影响因子是人口密度,与雨洪灾害风险等级呈负相关。研究成果可为识别雨洪调节服务供需失衡区域以及优化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多尺度雨洪安全格局提供量化支持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洪调节服务 供需测度 供需错配 国土空间规划 海绵城市
下载PDF
基于“生态质量-生态网络”框架的生态修复区识别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4
作者 潘越 杨婷 龚健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9-142,共14页
研究目的:以武汉市为例,探索基于“生态质量—生态网络”框架的生态修复区识别方法体系,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支撑。研究方法:以“本底—功能—结构”框架评估生态质量,利用“生态质量—生态用地”模式构建生态网络,基于“生态... 研究目的:以武汉市为例,探索基于“生态质量—生态网络”框架的生态修复区识别方法体系,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支撑。研究方法:以“本底—功能—结构”框架评估生态质量,利用“生态质量—生态用地”模式构建生态网络,基于“生态源地缓冲区”识别生态修复区。研究结果:(1)武汉市生态质量总体中等偏上,呈现中心城区低、偏远城区高的空间格局,2000—2020年呈现“上升—下降—下降—上升”的趋势,土地覆被变化是其最主要的原因。(2)生态网络格局包括22个陆地源地,面积363.66 km2;20个陆地战略节点,面积9.92 km2;47个水域源地,面积650.25 km2;16个水域战略节点,面积7.95 km2;21条廊道组成陆地廊道网络,长江、汉江和8条主要河流组成水域廊道网络。基于生态网络构建了“两轴一环一带,四楔八水五区”的生态保护与修复空间格局。(3)识别生态修复关键区陆域24个斑块、面积13.96 km2,水域47个斑块、面积111.47 km2;并划分城市森林公园、城市湖泊公园、湿地保护区、水库水源地和山区森林源地5类关键区,分别提出生态修复策略。研究结论:武汉市应以生态保护与修复空间格局为指导,以生态修复关键区为重点,针对不同类型、具有不同生态定位和需求的区域采取不同的生态修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质量 生态用地 生态网络 生态修复 武汉市
下载PDF
尹家湖公园改造设计研究
5
作者 陈航 《花卉》 2024年第6期46-48,共3页
随着城市的发展,单纯公园绿地的基本功能已不能够满足现代人对多元化、多样性、人性化的使用需求,这对公园的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意味着城市公园需要革新,同时设计师面临着更高的挑战。尹家湖公园作为反映城市新区面貌的载体,原有基础... 随着城市的发展,单纯公园绿地的基本功能已不能够满足现代人对多元化、多样性、人性化的使用需求,这对公园的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意味着城市公园需要革新,同时设计师面临着更高的挑战。尹家湖公园作为反映城市新区面貌的载体,原有基础设施有待改善,绿地功能亟待强化提升,为城市公园大型公共空间的改造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改造 提升设计 基础设施 改造方案
下载PDF
市政给水、排水穿河管线设计要点研究
6
作者 代伟 后晨 +2 位作者 杨诚亮 张海燕 陆云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5期0094-0097,共4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市政给水排水系统不断扩容升级,穿河管线工程因其特殊性增多且对城市运行至关重要。河流作为自然障碍,穿河管线工程设计需要克服多种技术挑战,确保给排水管线安全穿越河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穿河管线设计的关键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市政给水排水系统不断扩容升级,穿河管线工程因其特殊性增多且对城市运行至关重要。河流作为自然障碍,穿河管线工程设计需要克服多种技术挑战,确保给排水管线安全穿越河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穿河管线设计的关键技术要点,为设计工程师提供参考依据,增进工程的安全、经济和环境保护效益。保障城市生态平衡和居民生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给水排水 穿河管线设计 要点
下载PDF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7
作者 后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3期091-094,共4页
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蓝图,其科学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传统城市规划手段往往依赖于地面测量和卫星遥感数据,但这些方法存在成本高、周期长、精度有限等不足。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兴起,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以其高效、灵活、低成本的优... 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蓝图,其科学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传统城市规划手段往往依赖于地面测量和卫星遥感数据,但这些方法存在成本高、周期长、精度有限等不足。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兴起,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以其高效、灵活、低成本的优势,逐渐成为城市规划领域的重要工具。本文旨在探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分析其在提高城市规划效率、精度和科学性方面的具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 城市规划中 应用
下载PDF
三生功能视角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分区模式研究——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叶方霞 李扬镳 +1 位作者 徐宇琪 曾晨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3年第6期27-38,共12页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实现国土空间优化与自然资源利用的重要抓手,结合土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功能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分区能够为整治实践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本文首先构建了“三生”功能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理论分析框架,...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实现国土空间优化与自然资源利用的重要抓手,结合土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功能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分区能够为整治实践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本文首先构建了“三生”功能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理论分析框架,以及村域尺度的“三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以武汉市远郊区黄陂区为例,综合采用遥感土地利用数据和地理信息大数据实现“三生”功能评价指标的测算;再次利用熵权法与障碍因子诊断法展开基于评价“三生”功能评价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分区;最后提出6种整治模式及其对应的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研究区整体的生态功能值大于生产和生活功能,达到0.529,靠近城区的村镇景观生态指标值明显低于远离城区的指标值。(2)基于“三生”功能评价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分区模式在空间上分布较为均匀,其中主导模式为生态保留模式,占全部村庄的26.67%;协调发展模式最少,占全部村庄的8.57%,不同模式下的村庄规划和土地利用方式存在差异。(3)未来可以通过区域差异化“三生”功能进一步提升整治策略,推动国土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国土空间的高质量发展,从而助推国土空间治理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三生”功能 分区 整治模式
下载PDF
B-g-C_(3)N_(4)/BiOBr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的研究
9
作者 刘备 李明 +3 位作者 刘显 王博海 朱雷 汪恂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9-207,共9页
文章通过研磨和煅烧合成掺杂硼的g-C_(3)N_(4)(BCN-n),再通过溶剂热法制备硼掺杂g-C_(3)N_(4)/溴氧铋(BCN-n/BiOBr)材料,用于光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TCH)污染物。文章探究了不同复合比、pH值、催化剂投加量及不同污染物浓度下BCN-n/BiOB... 文章通过研磨和煅烧合成掺杂硼的g-C_(3)N_(4)(BCN-n),再通过溶剂热法制备硼掺杂g-C_(3)N_(4)/溴氧铋(BCN-n/BiOBr)材料,用于光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TCH)污染物。文章探究了不同复合比、pH值、催化剂投加量及不同污染物浓度下BCN-n/BiOBr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并通过TEM、XRD等对材料进行表征分析。实验结果证明,BCN-2(简称BCN)∶BiOBr最佳复合质量比为2∶1。在盐酸四环素溶液浓度为20 mg/L,原液pH=5.5,催化剂投加量0.2 g/L的条件下,BCN/BiOBr(2∶1)材料对盐酸四环素的降解率达到95.1%,与相同条件下BCN和BiOBr材料相比,降解率分别提高了10.7%和14.0%。BCN/BiOBr光催化剂是一种有前景的降解TCH的光催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掺杂g-C_(3)N_(4)/BiOBr复合材料 盐酸四环素 光催化
原文传递
城市群县城建设用地时空扩张特征及其驱动力研究——以武汉城市圈的汉川市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潇 张祚 +1 位作者 刘和涛 朱丽霞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61-70,共10页
城市群内县城的发展是城市群协调发展与否的重要体现。本文以武汉城市圈内的汉川市为例,采取空间分析、最小偏二乘回归和地理探测器等研究方法,研究城市群范围内县城建设用地扩张的空间特征,发现影响其扩张规律和异质性的驱动力因素,以... 城市群内县城的发展是城市群协调发展与否的重要体现。本文以武汉城市圈内的汉川市为例,采取空间分析、最小偏二乘回归和地理探测器等研究方法,研究城市群范围内县城建设用地扩张的空间特征,发现影响其扩张规律和异质性的驱动力因素,以期为城市群范围内的县城城镇化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汉川市建设用地扩张整体较强且各乡镇建设用地扩张空间差异逐渐扩大,表现为沿交通线扩张及填充式扩张两种模式。(2)邻近大城市房地产业开发对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最大,第二产业发展对其影响最稳定,各乡镇建设用地开发与人口集聚的关联性大。(3)驱动力随时间发生变化,依次起作用的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区域经济联系。鉴于城市群内的县城建设用地扩张受到邻近大城市的影响,建议发挥中心城区集聚经济效应,在集聚中走向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县城 建设用地扩张 驱动力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大冶市大箕铺镇乡村景观规划探讨
11
作者 张少文 叶方霞 张丽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7期173-176,180,共5页
基于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理念,以湖北省大冶市大箕铺镇为例,探索乡村景观规划的新思路:基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统筹兼顾各类要素,设计规划路线;坚持系统思维,着力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以“五网”统筹打造乡村空间景观;锚定生态优先目标,突出... 基于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理念,以湖北省大冶市大箕铺镇为例,探索乡村景观规划的新思路:基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统筹兼顾各类要素,设计规划路线;坚持系统思维,着力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以“五网”统筹打造乡村空间景观;锚定生态优先目标,突出景、村、产联动,推进景观差异化整治;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修复历史文化空间载体;坚持公众参与,采用共同缔造的理念与方式,充分征求群众意见。此次研究的价值在于为规划者提供一种着眼于空间治理的系统、全面、具有可操作的乡村景观规划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景观规划 生态保护 文化传承 全域国土综合整治 湖北省大冶市大箕铺镇
下载PDF
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协同发展策略
12
作者 陈章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11期126-129,共4页
为了解决城乡规划和土地管理工作之间的冲突问题,相关部门要在坚持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保障土地开发有度的原则上,协调土地管理和城乡规划,缓和当前土地利用存在的矛盾问题,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建设、城市建设以及土地节约利用提供支持,... 为了解决城乡规划和土地管理工作之间的冲突问题,相关部门要在坚持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保障土地开发有度的原则上,协调土地管理和城乡规划,缓和当前土地利用存在的矛盾问题,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建设、城市建设以及土地节约利用提供支持,确保乡镇和城市发展关系的缓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结合城乡规划和土地管理的联系与区别,深入分析土地管理和城乡规划存在的冲突问题,并探究产生相关矛盾的原因,提出统一编制技术标准、建立健全规划体系等协同发展策略,为我国城乡规划和土地管理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规划 土地管理 协同发展
下载PDF
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非开挖顶管施工技术研究
13
作者 代伟 后晨 +2 位作者 杨诚亮 张海燕 陆云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6期0097-0100,共4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给排水系统的建设与维护日益受到重视。传统的开挖施工方式因其对城市交通、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逐渐被非开挖技术所取代。非开挖顶管施工技术,作为非开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施工效率高、环境干扰小等优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给排水系统的建设与维护日益受到重视。传统的开挖施工方式因其对城市交通、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逐渐被非开挖技术所取代。非开挖顶管施工技术,作为非开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施工效率高、环境干扰小等优势,成为市政给排水施工的首选技术。本研究围绕非开挖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给排水中的应用展开,旨在通过技术分析和实践探讨,为提高市政给排水施工效率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开挖顶管技术 市政给排水工程 运用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更新路径
14
作者 杨城 袁世举 舒代云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7期0160-0163,共4页
国土空间规划的指导下,城市更新将更加注重顶层设计、长远规划,同时强调与区域发展规划的整合,确保能够让城市更新与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修复、绿色低碳发展等国家战略同步。基于此,本文从国土空间规划角度,阐述城市更新概念、分析... 国土空间规划的指导下,城市更新将更加注重顶层设计、长远规划,同时强调与区域发展规划的整合,确保能够让城市更新与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修复、绿色低碳发展等国家战略同步。基于此,本文从国土空间规划角度,阐述城市更新概念、分析城市更新意义,并且详细探讨城市更新的主要方法,希望论述后能为城市更新工作开展奠定基础,从而满足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对城市更新路径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给相关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城市更新 传承文化
下载PDF
代际协同视角下沩水源村土地生态修复规划研究
15
作者 孙思敏 程志萍 赵庆 《山西建筑》 2025年第10期157-161,共5页
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国土空间规划导向下,本研究聚焦宁乡沩水源村,创新融入乡村“一老一小”视角,突显代际协同理念,深入探究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新策略。以“三区三线”原则为依据,结合“一老一小”需求,提出道路交通、公共空间... 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国土空间规划导向下,本研究聚焦宁乡沩水源村,创新融入乡村“一老一小”视角,突显代际协同理念,深入探究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新策略。以“三区三线”原则为依据,结合“一老一小”需求,提出道路交通、公共空间、建筑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人居环境整治新策略。经研究表明,科学规划与综合治理,不仅能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修复生态环境,还能促进乡村“一老一小”代际互动,营造宜居宜业空间,有力支撑乡村振兴与农村可持续发展,为同类乡村生态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生态修复 沩水源村 代际协同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文化遗产保护与城乡规划融合的实践探索
16
作者 李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3年第5期124-127,共4页
本文以"文化遗产保护与城乡规划融合的实践探索"为主题,通过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与城乡规划的关系、实践策略和经典案例,旨在探讨如何有效融合保护和规划,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的良性互动。首先,探讨了文化遗产保护与城乡... 本文以"文化遗产保护与城乡规划融合的实践探索"为主题,通过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与城乡规划的关系、实践策略和经典案例,旨在探讨如何有效融合保护和规划,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的良性互动。首先,探讨了文化遗产保护与城乡规划的紧密关系,指出两者的融合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其次,提出了实践策略,包括明确规划、推动旅游发展和重视社区参与。最后,通过乌镇和苏州古城区的案例研究,展示了融合实践的成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保护 城乡规划 融合 实践策略 案例研究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下城乡规划决策理念以及应用途径分析
17
作者 姚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3年第4期117-120,共4页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城乡规划决策的理念和应用途径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本文从理念和应用两个方面入手,探讨了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决策的新思路和方法。在理念方面,提出了“人本、可持续、创新、协同”四个关键词,并分别阐述了它们在...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城乡规划决策的理念和应用途径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本文从理念和应用两个方面入手,探讨了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决策的新思路和方法。在理念方面,提出了“人本、可持续、创新、协同”四个关键词,并分别阐述了它们在城乡规划中的具体含义和应用。在应用方面,探讨了大数据在城乡规划中的数据来源、数据分析和应用、模型构建和应用等方面的应用途径,并以实例进行了说明。最后,对未来城乡规划决策中大数据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城乡规划 决策理念 应用途径
下载PDF
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逻辑与重点内容探究
18
作者 廖文秀 王丽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2年第7期190-193,共4页
本文深入剖析了乡镇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逻辑,从价值观统一和工作任务整合等方面探索了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现“多规合一”的路径,并提出了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重点内容。文章认为,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内容可... 本文深入剖析了乡镇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逻辑,从价值观统一和工作任务整合等方面探索了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现“多规合一”的路径,并提出了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重点内容。文章认为,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内容可分为三个空间层级,其中镇域(包括建设和非建设空间)层面的工作为“落实为主,优化格局”,镇区(集中建设空间)层面的工作为“功能引导、用地布局”,村庄(零散建设空间)层面的工作为“边界管控,建设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 城乡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下载PDF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下“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思考
19
作者 陈诗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2年第7期218-220,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民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农村的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村庄规划对于农村地区的发展起着引领和指导作用。本文探索了乡村...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民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农村的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村庄规划对于农村地区的发展起着引领和指导作用。本文探索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编制存在的困境以及解决的有效策略,明确了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编制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多规合一 实用性 村庄规划
下载PDF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视角的数据中心规划建设问题探究
20
作者 吴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2年第1期313-316,共4页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开始进入国土空间规划时代。2020年3月4日,中国中央政治局常委明确表示,应当加快5G网络和数据中心等新基础设施的建设...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开始进入国土空间规划时代。2020年3月4日,中国中央政治局常委明确表示,应当加快5G网络和数据中心等新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极大地促进了数据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多年来,我们的国家数据中心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数字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数据中心的发展也面临重大问题和挑战,包括地理位置选址不准确、规划层面保障不足、与黄线的集成不足以及土地复盖不足。数据中心实际上不被视为新的基础架构,并且不受所需策略的支持。在国家土地规划时代,数据中心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挑战,关键性问题主要包括:数据中心将占用多少空间?如何确定数据中心的地理位置?如何规划空间分配?在土地规划和土地开发建设方面,我们应该得到什么样的政策支持?因此,业界必须了解新基础建设的基本特性,重视中央政策文件的精神,认真分析问题,提供科学正确的解决方案。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本次主要针对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视角的数据中心规划建设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展开深入论述,所得文献与同行业人员共享,望对行业的前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规划视角 数据中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