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粮添加酵母水解物对湖羊体外瘤胃发酵特性及饲料营养瘤胃有效降解率的影响
1
作者 蔡大亮 冉亿 +4 位作者 彭清洁 姜鹏 黄鑫 张彦 戴晋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8-204,共7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酵母水解物对湖羊体外瘤胃发酵特性和饲料营养瘤胃有效降解率的影响。体外试验中,在培养底物中添加0(对照组)、1%的酵母水解物(HY组),在体外模拟瘤胃发酵培养48 h后,测定产气量和瘤胃发酵特性参数。原位尼龙袋降解试验中... 本试验旨在探究酵母水解物对湖羊体外瘤胃发酵特性和饲料营养瘤胃有效降解率的影响。体外试验中,在培养底物中添加0(对照组)、1%的酵母水解物(HY组),在体外模拟瘤胃发酵培养48 h后,测定产气量和瘤胃发酵特性参数。原位尼龙袋降解试验中,选取3只装有永久瘘管的成年湖羊(♂),用尼龙袋法测定两个处理组的饲料干物质(DM组)和粗蛋白质(CP)在瘤胃的动态降解率与降解参数。体外试验结果表明:体外发酵前6 h,各处理组累计产气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随着发酵时间延长至9 h之后,HY组累积产气量显著提升,其中48 h总产气量提升6.88%(P<0.05);HY组瘤胃液pH显著提高,总挥发酸浓度提升11.1%,丙酸浓度提升20.6%,乙丙比降低11.8%(P<0.05),但对体外发酵干物质消化率、乙酸浓度和瘤胃微生物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原位尼龙袋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HY组4 h的干物质瘤胃实时降解率显著提升6.86%(P<0.05),干物质瘤胃有效降解参数a、a+b和ED值分别显著提高16.5%、13.4%和5.8%(P<0.05);与对照组相比,HY组在2、4、8 h和12 h的粗蛋白质实时降解率分别显著提高16.8%、9.7%、8.6%和8.0%(P<0.05),粗蛋白质瘤胃有效降解参数a值和ED值分别显著提高21.1%和8.2%(P<0.05),b值有提高的趋势,提升20.1%(P=0.087);c值显著降低(P<0.05);0点值是否参与曲线拟合对各参数无显著影响。综上,日粮添加酵母水解物对氮源利用效率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提升体外瘤胃发酵产气量、总挥发性脂肪酸、丙酸及丁酸浓度,显著降低乙丙比,改善瘤胃发酵特性,并维持瘤胃pH稳定和瘤胃健康状态;另外,酵母水解物可显著提升日粮干物质及粗蛋白质的瘤胃实时降解率、有效降解率及各项降解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水解物 体外瘤胃发酵 瘤胃尼龙袋法 有效降解率 湖羊
下载PDF
蛋鸡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酵母膳食纤维对生产性能、蛋品质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廖凯威 孙中华 +5 位作者 徐杰 覃先武 杨智翔 潘杨 项光锋 马志鹏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01-204,共4页
为研究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酵母膳食纤维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本试验选取270只35周龄海兰褐商品蛋鸡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添加1、3、6、12kg/t的酵... 为研究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酵母膳食纤维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本试验选取270只35周龄海兰褐商品蛋鸡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添加1、3、6、12kg/t的酵母膳食纤维,试验周期6周。试验结束后统计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免疫指标。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酵母膳食纤维的剂量达到6 kg/t时,能够显著增加蛋鸡的平均采食量,降低鸡蛋的破损率,同时蛋重也有增加的趋势,另外,日粮中添加酵母膳食纤维能够显著增加蛋鸡血清中IgA、IgG和IgM的含量。以上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酵母膳食纤维6kg/t及以上能够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改善鸡蛋品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膳食纤维 蛋鸡 蛋品质 生产性能 免疫能力
下载PDF
蒲公英提取物及其复合酵母培养物对奶牛隐形乳房炎的药效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彭清洁 蔡大亮 +7 位作者 姜鹏 黄鑫 陈敬帮 周迪 张彦 王苹苹 胡龙飞 戴晋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6-171,共6页
本研究旨在以患有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为试验对象,评价蒲公英提取物及其复合酵母培养物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效果。试验选取28头同胎次泌乳牛,其中21头患有隐形乳房炎,以体细胞数量为核心指标,采用Excel随机分为A、B、C三个处理组,保证... 本研究旨在以患有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为试验对象,评价蒲公英提取物及其复合酵母培养物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效果。试验选取28头同胎次泌乳牛,其中21头患有隐形乳房炎,以体细胞数量为核心指标,采用Excel随机分为A、B、C三个处理组,保证各组隐性乳房炎患病牛的体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另7头健康奶牛作为阴性对照D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奶牛。试验开始,试验A、B两组分别在基础TMR日粮中添加蒲公英提取物40 g/(d·头)、(40 g蒲公英提取物+150 g酵母培养物)/(d·头),试验C、D两组饲喂基础TMR日粮,试验周期为11 d,分别在第0、6、11天采集牛奶和血液样本,检测牛奶体细胞数、血常规及乳品质等相关指标,同时记录每头牛泌乳量。结果显示:(1)体细胞数,试验第6天,与阳性对照C组相比,日粮添加蒲公英提取物以及蒲公英提取物复配酵母培养物组,牛乳中体细胞数分别下降63.2%和40.1%,二者体细胞数均达到阴性对照D组正常奶牛水平,其中蒲公英提取物组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而蒲公英提取物复配酵母培养物组表现出下降趋势(0.05<P<0.1)。试验第11天,牛乳中体细胞数结果显示,与阳性对照C组相比,日粮添加蒲公英提取物以及蒲公英提取物复配酵母培养物组,牛乳中体细胞数分别下降68.0%和79.85%,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且与阴性对照D组相比分别下降52.48%和70.1%,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乳脂率,在试验第0天和第6天,各组乳脂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第11天,与阳性对照C组相比,日粮添加蒲公英提取物A组乳脂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日粮中添加蒲公英提取物复合酵母培养物B组乳脂率提升25%,表现出上升的趋势(0.05<P<0.1),且与阴性对照D组相比分别上升18.6%和29.3%,A组表现出上升的趋势(0.05<P<0.1),B组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结果表明,日粮添加蒲公英提取物以及蒲公英提取物复合酵母培养物均可以有效降低牛奶中体细胞数,对治疗隐形乳房炎有显著效果;日粮添加蒲公英提取物复合酵母培养物可以提高牛奶的乳脂率;蒲公英提取物和蒲公英提取物复配酵母培养物对泌乳量、血常规指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乳房炎 酵母培养物 蒲公英提取物 体细胞 单产水平 乳品质
下载PDF
在饲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鲫鱼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消化酶活性、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力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易建华 王钦 +6 位作者 王辉 宋庆洋 敖慧玲 曹诗宜 别汉晴 张彦 戴晋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7-172,共6页
为研究酵母培养物对鲫鱼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消化酶活性、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力的影响,选用300尾初始体质量为(13.0±0.50)g的鲫鱼幼鱼,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分别饲喂含酵母培养物0%、0.1%、0.3%、0.5... 为研究酵母培养物对鲫鱼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消化酶活性、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力的影响,选用300尾初始体质量为(13.0±0.50)g的鲫鱼幼鱼,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分别饲喂含酵母培养物0%、0.1%、0.3%、0.5%的饲料,标记为对照组(CK)、S1组、S3组、S5组,常规饲养8周。结果显示:在基础饲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可显著提高鲫鱼幼鱼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其中S3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6.77%、34.67%和23.93%;三个处理组均能降低鲫鱼幼鱼的饲料系数(P<0.05),其中S3组饲料系数最低,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34.72%;与对照组相比,S5组鲫鱼幼鱼的肝体比和肥满度显著增加(P<0.05),分别增加31.58%和24.10%,S3组鲫鱼幼鱼的肥满度显著增加20.51%(P<0.05)。与对照组相比,S1组鲫鱼的血清谷草转氨酶显著升高38.45%(P<0.05)和碱性磷酸酶显著升高47.87%(P<0.05),S3组鲫鱼的血清甘油三酯显著降低24.40%(P<0.05)和碱性磷酸酶显著升高90.06%(P<0.05),S5组鲫鱼的血清白蛋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显著升高(P<0.05),分别升高19.17%、56.23%、267.42%和58.48%,S5组鲫鱼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降低35.25%(P<0.05);S3组鲫鱼的血清甘油三酯也显著低于S1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S3组鲫鱼幼鱼的肠道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显著升高(P<0.05),分别提高398.46%和307.40%,S5组鲫鱼的肠道脂肪酶显著升高267.70%(P<0.05);S3组鲫鱼幼鱼的肠道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显著高于S1组和S2组(P<0.05);S5组鲫鱼的肠道脂肪酶显著高于S1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S3组鲫鱼幼鱼的肝脏总抗氧化能力、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显著升高(P<0.05),分别提高12.5%、35.77%和11.92%,S1组鲫鱼的肝脏过氧化氢酶显著升高17.06%(P<0.05);S3组鲫鱼的肝脏过氧化氢酶显著高于S1组(P<0.05),S5组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显著低于S1组(P<0.05)。综上所述,在基础饲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鲫鱼幼鱼的生长性能有促进作用,并且提高了鲫鱼消化酶活性、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力,其中0.3%酵母培养物添加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培养物 鲫鱼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 消化酶 抗氧化 免疫
下载PDF
酵母培养物替代鱼粉对黄颡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体成分、抗氧化及免疫力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钦 易建华 +7 位作者 王辉 宋庆洋 敖慧玲 曹诗宜 别汉晴 张彦 覃先武 戴晋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8-172,共5页
为研究酵母培养物替代鱼粉对黄颡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体成分、抗氧化及免疫能力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25.00±0.15)g的黄颡鱼600尾,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尾鱼,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CK),添加酵母培养物1∶1替代基... 为研究酵母培养物替代鱼粉对黄颡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体成分、抗氧化及免疫能力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25.00±0.15)g的黄颡鱼600尾,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尾鱼,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CK),添加酵母培养物1∶1替代基础饲料中鱼粉为试验组(LYF),饲养42?d后采样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酵母培养物能提高黄颡鱼的相对诱食率10.43%(P <0.05),提高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降低饲料系数,对黄颡鱼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酵母培养物对黄颡鱼全鱼体成分无显著影响(P> 0.05);能显著降低黄颡鱼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P <0.05),降低25.73%;显著降低黄颡鱼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 <0.05),降低71.80%;试验组黄颡鱼血清溶菌酶(LZM)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增加(P <0.05),分别提高61.22%和65.63%。由此得出,酵母培养物1∶1替代鱼粉不会影响黄颡鱼的生长性能、肝脏健康、体成分,还能提高黄颡鱼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培养物 替代鱼粉 黄颡鱼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 体成分 抗氧化 免疫
下载PDF
酵母培养物在生猪营养领域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饶军 苏绍升 +2 位作者 李耀文 董江涛 董玉峰 《猪业科学》 2024年第2期82-84,共3页
近年来,我国畜牧养殖行业飞速发展,畜牧养殖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也愈加重视。养殖行业禁抗时代的到来,给畜牧养殖行业带来较大的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近年来,我国畜牧养殖行业飞速发展,畜牧养殖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也愈加重视。养殖行业禁抗时代的到来,给畜牧养殖行业带来较大的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在全面禁抗大环境下如何使得动物养殖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中减少发病率,提高其产品质量和生产性能,有效控制动物生产成本并最大化追求养殖效益成为目前畜牧行业日益凸显的主要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程度 畜牧行业 动物养殖 养殖行业 酵母培养物 畜牧养殖 养殖集约化 集约化养殖
下载PDF
酵母培养物对湖羊体外模拟瘤胃发酵参数、生长性能及血常规参数的影响
7
作者 戴晋军 蔡大亮 +5 位作者 彭清洁 周迪 武奥林 姜鹏 张彦 冉亿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96-202,共7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酵母培养物对湖羊体外模拟瘤胃发酵、生长性能和血常规的影响。体外模拟试验中,选择20只体况相近的湖羊作为瘤胃液的供体,对照组(CON)采用基础培养底物,试验组在基础培养底物中添加1%的酵母培养物,在体外模拟瘤胃发酵培养... 本试验旨在探究酵母培养物对湖羊体外模拟瘤胃发酵、生长性能和血常规的影响。体外模拟试验中,选择20只体况相近的湖羊作为瘤胃液的供体,对照组(CON)采用基础培养底物,试验组在基础培养底物中添加1%的酵母培养物,在体外模拟瘤胃发酵培养72 h后,测定产气量和瘤胃发酵特性参数。在动物试验中,选择品种、日龄一致,体重相近的育肥湖羊共24只,随机分为2个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10 g/只·d酵母培养物,试验持续35 d。体外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底物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可显著提高湖羊体外瘤胃72 h累积产气量(P<0.05),提升产气动力学指数;其次,可显著提高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和丙酸浓度(P<0.05)。动物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使湖羊第四周、第五周以及试验全期的干物质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14.79%、6.03%和12.33%(P<0.05);试验组的日增重有提高的趋势(P=0.062),提高了16.75%;料肉比有降低的趋势(P=0.051),降低了11.15%;显著增加了血常规中红细胞数目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P<0.05)。综上所述,日粮添加1%的酵母培养物能够提高湖羊体外瘤胃发酵特性以及湖羊的生长性能和血常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培养物 瘤胃发酵参数 血常规参数 生长性能 湖羊
下载PDF
添加不同来源酵母对猫粮适口性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建林 龚阿琼 +3 位作者 胡骏鹏 方璧君 张彦 戴晋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0-172,共3页
为研究添加不同酵母源对猫粮适口性的影响,试验根据遗传品系一致、年龄及体重相近、雌雄各半的原则,选取健康成年宠物猫40只,采用国际通用适口性比较测定方法“双盆法”,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 为研究添加不同酵母源对猫粮适口性的影响,试验根据遗传品系一致、年龄及体重相近、雌雄各半的原则,选取健康成年宠物猫40只,采用国际通用适口性比较测定方法“双盆法”,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酵母提取物、2%酵母水解物、2%啤酒酵母粉。结果表明:添加不同酵母源产品对宠物猫的采食量有显著影响,三种含有酵母源猫粮的适口性由好到差分别为酵母提取物日粮>啤酒酵母粉日粮>酵母水解物(无核苷酸化)日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提取物 酵母水解物 适口性 宠物猫
下载PDF
甘露聚糖酶在发酵棕榈粕中的应用及仿生消化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徐智鹏 周迪 +3 位作者 陈敬帮 胡骏鹏 张彦 戴晋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8-171,共4页
为提高棕榈粕的饲用价值,本研究评估了12种不同甘露聚糖酶对棕榈粕中甘露聚糖的酶解效果,筛选酶的最适添加量,对比研究了直接发酵组(对照组)、甘露聚糖酶组、发酵菌剂组和甘露聚糖酶+发酵菌剂组的固态发酵效果及在禽和反刍上的体外仿生... 为提高棕榈粕的饲用价值,本研究评估了12种不同甘露聚糖酶对棕榈粕中甘露聚糖的酶解效果,筛选酶的最适添加量,对比研究了直接发酵组(对照组)、甘露聚糖酶组、发酵菌剂组和甘露聚糖酶+发酵菌剂组的固态发酵效果及在禽和反刍上的体外仿生消化率。结果表明:在甘露聚糖酶添加量2‰时,8#酶的还原糖含量最高为6.46%(对照组1.9%),还原糖占甘露聚糖的比例由4%提升至14%;对0‰~10‰甘露聚糖酶添加量处理棕榈粕结果表明,在酶添加量8‰时,8#酶的还原糖含量最高为9.9%(对照组2.1%),还原糖占甘露聚糖的比例由4%提升到21%;四种方式处理棕榈粕发酵72 h,结果表明甘露聚糖酶+发酵菌剂组在pH、粗蛋白质(CP)、乳酸、还原糖、酸溶蛋白/粗蛋白质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01);禽和反刍体外仿生消化结果表明,甘露聚糖酶+发酵菌剂组禽的干物质消化率(DDM)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01),反刍体外总产气量相比对照组从20 mL提升至70 m L左右,反刍体外发酵菌体蛋白(MCP)(P<0.001)、NH3-N(P=0.00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综上,8#甘露聚糖酶在添加8‰,发酵菌剂添加2‰获得的发酵棕榈粕在气味和指标上较棕榈粕均有明显提升,同时在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仿生消化评估上均表现出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酶 发酵菌剂 棕榈粕 固态发酵 仿生消化
下载PDF
发酵棕榈粕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及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智鹏 周迪 +5 位作者 董毅 袁婧 左晓璇 黄鑫 张彦 覃先武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67-171,共5页
为研究发酵棕榈粕的饲用价值,本试验评估了5种水平(0、1%、3%、5%、5%+100 mg/kg甘露聚糖酶)发酵棕榈粕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抗氧化及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棕榈粕添加水平1%和3%时,肉鸡的日增重和采食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 为研究发酵棕榈粕的饲用价值,本试验评估了5种水平(0、1%、3%、5%、5%+100 mg/kg甘露聚糖酶)发酵棕榈粕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抗氧化及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棕榈粕添加水平1%和3%时,肉鸡的日增重和采食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发酵棕榈粕添加量5%时,肉鸡的日增重、采食量相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但5%发酵棕榈粕+100 mg/kg甘露聚糖酶时,其日增重、采食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随发酵棕榈粕添加水平的提高,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呈现线性增加(P<0.05),免疫指标IgG和IgA呈现线性增加(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发酵棕榈粕添加3%时对肉鸡日增重、采食量无明显影响,发酵棕榈粕添加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肉鸡的抗氧化和免疫力,且添加甘露聚糖酶可以提高发酵棕榈粕的添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棕榈粕 肉鸡 甘露聚糖酶 生长性能 免疫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易建华 王辉 +2 位作者 王钦 宋庆洋 戴晋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67-171,共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饲料中添加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黄颡鱼幼鱼生长、血清生化、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11.00±0.15)g的黄颡鱼1800尾,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0尾鱼,不添加任何谷胱甘肽的基础饲料为空白...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饲料中添加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黄颡鱼幼鱼生长、血清生化、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11.00±0.15)g的黄颡鱼1800尾,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0尾鱼,不添加任何谷胱甘肽的基础饲料为空白对照组(CK),试验组向基础饲料中添加350 mg/kg还原型谷胱甘肽(GSH),饲养42 d后采样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GSH组黄颡鱼终末体质量、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增加(P <0.05),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 <0.05);GSH组黄颡鱼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血清白蛋白(AL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相比于对照组显著增加(P <0.05);GSH组黄颡鱼血清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溶菌酶(LZM)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相比于对照组显著提高(P <0.05)。由此得出,在饲料中添加350 mg/kg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提高黄颡鱼的生长性能,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型谷胱甘肽 黄颡鱼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 抗氧化 免疫
下载PDF
不同絮凝剂对光合细菌采收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易建华 胡骏鹏 +4 位作者 覃先武 戴晋军 王辉 宋庆洋 王钦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46-150,共5页
相对于高速离心分离,采用絮凝技术采收光合细菌,具有耗能少、成本低、操作简单等特点。因此,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硫酸铝、聚合氯化铝、硫酸亚铁、氯化铁及酵母细胞壁絮凝采收光合细菌的效果。结果显示:5种絮凝剂均能高效回收... 相对于高速离心分离,采用絮凝技术采收光合细菌,具有耗能少、成本低、操作简单等特点。因此,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硫酸铝、聚合氯化铝、硫酸亚铁、氯化铁及酵母细胞壁絮凝采收光合细菌的效果。结果显示:5种絮凝剂均能高效回收光合细菌,氯化铁采收光合细菌的最适质量浓度为1000 mg/L,回收率高达(98.11±0.24)%;硫酸铝的最适质量浓度为1000 mg/L,回收率为(94.12±0.13)%;硫酸亚铁的最适质量浓度为1500 mg/L,回收率为(90.56±0.16)%;酵母细胞壁的最适质量浓度为80 mg/L,回收率为(77.65±0.33)%;聚合氯化铝的最适质量浓度为2000 mg/L,回收率为(70.83±0.44)%。酵母细胞壁用量低、无毒害,更适合用于采收光合细菌;综合考虑,酵母细胞壁添加浓度以80 mg/L最宜,沉降浓缩时间为1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絮凝 采收 硫酸铝 聚合氯化铝 硫酸亚铁 氯化铁 酵母细胞壁
下载PDF
不同蛋白原料对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13
作者 胡骏鹏 黄鑫 +4 位作者 陈敬帮 周迪 徐杰 廖灿青 董毅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9-172,共4页
为研究不同蛋白原料(酵母水解物、酶解豆粕)对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0头平均体重为(13.81±1.53)kg、(35±1)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酵母水解物组(基础日粮+1... 为研究不同蛋白原料(酵母水解物、酶解豆粕)对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0头平均体重为(13.81±1.53)kg、(35±1)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酵母水解物组(基础日粮+1%酵母水解物)、酶解豆粕组(基础日粮+2%酶解豆粕),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公母各半,试验期14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酵母水解物组和酶解豆粕组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上升,仔猪的腹泻率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 0.05);酵母水解物组和酶解豆粕组仔猪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下降(P <0.05),酵母水解物组和酶解豆粕组之间差异不显著;酵母水解物组仔猪血清中球蛋白水平显著上升(P <0.05),血清白球比显著下降(P <0.05);酶解豆粕组仔猪血清球蛋白水平上升,血清白球比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 0.05)。综上,日粮中添加酵母水解物或酶解豆粕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减少仔猪肝脏损伤,酵母水解物还可以提高仔猪的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水解物 酶解豆粕 仔猪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入冬后鱼塘科学管理方法
14
作者 周志诚 《科学养鱼》 2023年第12期34-34,共1页
一、加深水位一是提前加注新水,少量多次将水位加到2米以上。实际上在冬季水分也会被蒸发,每当水位下降10~15厘米时应及时补充新水以稳定水位。二是提高池塘水体中钙、磷元素的含量。因藻类在冬天光合作用弱,池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 一、加深水位一是提前加注新水,少量多次将水位加到2米以上。实际上在冬季水分也会被蒸发,每当水位下降10~15厘米时应及时补充新水以稳定水位。二是提高池塘水体中钙、磷元素的含量。因藻类在冬天光合作用弱,池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池水中p H逐渐变为弱酸性,这对鱼的生理活动有一定的危害,削弱了鱼对寒冷环境的耐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含量 科学管理方法 寒冷环境 池塘水体 耐受力 磷元素 水位下降 生理活动
下载PDF
水霉病防治要点
15
作者 周志诚 《科学养鱼》 2023年第8期54-54,共1页
每年入冬,水霉病都是让养殖户头疼的疾病,水霉病常感染体表受伤组织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又称水绵病、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种类的真菌病之一,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已经发现有10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该病是由... 每年入冬,水霉病都是让养殖户头疼的疾病,水霉病常感染体表受伤组织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又称水绵病、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种类的真菌病之一,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已经发现有10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该病是由真菌寄生鱼体表引起,主要是水霉科的水霉属和绵霉属。本病主要在水温较低(10~15℃)时易发病,所以提高水的温度是预防和治疗本病的关键。水霉感染部位很容易溃烂并继发细菌感染,造成养殖动物大量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霉病 继发细菌感染 防治要点 肤霉病 真菌病 养殖动物 覆盖物 水绵
下载PDF
蛏贝养殖培藻技巧解析
16
作者 周志诚 《当代水产》 2023年第9期71-72,共2页
1海蛏简介海蛏是闽浙人民最常养殖的沿海贝类之一。海蛏的贝壳呈长椭圆形,通体呈棕色或灰色,壳面上有明显的细纹路,因此也被称为缢蛏。海蛏口感鲜美肥厚,是一种口味独特的高蛋白海鲜贝类。海蛏的养殖技术已相对成熟,养殖成本低,收益高,... 1海蛏简介海蛏是闽浙人民最常养殖的沿海贝类之一。海蛏的贝壳呈长椭圆形,通体呈棕色或灰色,壳面上有明显的细纹路,因此也被称为缢蛏。海蛏口感鲜美肥厚,是一种口味独特的高蛋白海鲜贝类。海蛏的养殖技术已相对成熟,养殖成本低,收益高,因此在沿海地区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同时,对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成本 海洋生态环境 沿海地区 贝类 高蛋白 应用和推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