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持续高尿酸血症模型的制备方法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匡红艳 程太平 +3 位作者 胡建兵 曹政 寇文娥 荣俊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4-558,共5页
目的探讨制备鸡持续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的方法,以及成模动物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性关节炎的关系。方法随机将28日龄岭南黄健康雄性鸡分为4组,造模组3组分别用高嘌呤饲料(A)、普通饲料(B)、高蛋白质高钙饲料(C)饲喂并限水;另设1组为空白对照... 目的探讨制备鸡持续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的方法,以及成模动物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性关节炎的关系。方法随机将28日龄岭南黄健康雄性鸡分为4组,造模组3组分别用高嘌呤饲料(A)、普通饲料(B)、高蛋白质高钙饲料(C)饲喂并限水;另设1组为空白对照组(D),普通饲料饲喂不限水。成模后继续饲喂至出现关节肿胀畸形等改变。结果血尿酸值增加速度和幅度依次为C组>A组>B组>D组,C组和A组达到高尿酸(>476.57μmol.L-1)的时间分别为1周和3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C组1只160日龄鸡出现右膝关节肿胀,处死后病检观察证实为痛风性关节炎改变。结论鸡持续高尿酸血症模型可用70日龄以下雏鸡成功制备;高蛋白质高钙饲料和限水是造模成功的重要因素;高蛋白质高钙饲料致雏鸡高尿酸血症时伴有体重的快速增长;高尿酸血症持续3周后鸡跗踝周径明显增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与高尿酸血症持续的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痛风性关节炎 模型
下载PDF
模拟技法学习体验
2
作者 邓世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第9期125-125,共1页
关键词 学习 技法 模拟 整体护理 病人为中心 主观能动性 学术交流 护理活动
下载PDF
搅打奶油在MSCT胃部造影检查中的价值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瑶 黄劲柏 +2 位作者 彭婕 刘迎军 秦梦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31期48-51,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搅打奶油在多层螺旋CT(MSCT)胃造影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40名健康志愿者分别以淡水和搅打奶油作为对比剂行上腹部多层螺旋CT扫描,对获得的图像从胃黏膜显示、胃充盈程度、伪影多少及密度对比等方面进行评价,并进行比较。结... 目的初步探讨搅打奶油在多层螺旋CT(MSCT)胃造影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40名健康志愿者分别以淡水和搅打奶油作为对比剂行上腹部多层螺旋CT扫描,对获得的图像从胃黏膜显示、胃充盈程度、伪影多少及密度对比等方面进行评价,并进行比较。结果搅打奶油组在胃黏膜显示、伪影多少及密度对比方面明显优于淡水组,在胃腔充盈方面,两组不具显著差异。结论胃部CT检查中,搅打奶油的造影效果优于淡水,是一种潜在的优良造影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搅打奶油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临床带教体会 被引量:8
4
作者 陈静 闵南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475-476,共2页
关键词 临床实习 教育 护理
原文传递
慢性疼痛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毛椿平 黄劲柏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44-847,共4页
疼痛是伴随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1],常伴有严重的社会和经济影响。慢性疼痛是持续3个月以上的疼痛。大约有20%的成年人遭受中度至重度的慢性疼痛[2]。痛觉是由分散的脑系统网络互相协调的活动所产生... 疼痛是伴随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1],常伴有严重的社会和经济影响。慢性疼痛是持续3个月以上的疼痛。大约有20%的成年人遭受中度至重度的慢性疼痛[2]。痛觉是由分散的脑系统网络互相协调的活动所产生,持续的疼痛作为一种刺激能影响大脑重要网络的形成,但不同网络节点的相对作用并没有完全弄清[3]。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 MRI)在慢性疼痛上的研究有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静息态 功能磁共振成像 组织损伤 网络节点 初级躯体感觉区 激活区 扣带回 慢性腰背痛 功能连接
原文传递
躯体形式疼痛障碍基于ReHo的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6
作者 毛椿平 杨涛 +2 位作者 罗伟 汪卫兵 黄劲柏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08-1012,共5页
目的采用基于局部一致性(ReHo)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分析法探讨躯体形式疼痛障碍(SPD)患者静息状态下的脑功能活动特点。方法 15例SPD患者为病例组,15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HC组),通过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后行静息态fMRI(rs... 目的采用基于局部一致性(ReHo)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分析法探讨躯体形式疼痛障碍(SPD)患者静息状态下的脑功能活动特点。方法 15例SPD患者为病例组,15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HC组),通过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后行静息态fMRI(rs-fMRI)数据采集。对所有图像预处理,计算两组受试者全脑ReHo值,经统计学处理后获得SPD患者ReHo值有意义的脑区;将SPD患者ReHo异常脑区的ReHo值与NRS得分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PD患者在静息状态下ReHo值升高的脑区为右侧小脑后叶,ReHo值减低的脑区为左侧颞上回、左侧中央前回、右侧小脑前叶、右侧小脑山顶及小脑山坡;相关性分析显示上述脑区域ReHo值的改变与NRS得分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SPD患者右侧小脑后叶的ReHo值升高,左侧颞上回、左侧中央前回、右侧小脑前叶、右侧小脑山顶及小脑山坡的ReHo值减低,提示这些脑区可能与SPD的潜在病理生理机制有关,SPD患者异常激活脑区ReHo值的改变与疼痛程度均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局部一致性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