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2015年湖北省药品质量监督抽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蔡丹宁 江燕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6-130,共5页
目的:评价湖北省药品抽验质量情况,为监管部门与药品生产企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汇总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2013-2015年省计划抽验药品检验结果,以现行标准对总体质量状况及不合格样品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2013-2015... 目的:评价湖北省药品抽验质量情况,为监管部门与药品生产企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汇总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2013-2015年省计划抽验药品检验结果,以现行标准对总体质量状况及不合格样品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2013-2015年共完成省计划抽验药品检验7 721批,发现不合格样品333批,占4.3%。不合格产品主要出自经营企业(不合格率为2.8%~9.0%)和医疗机构(不合格率为5.2%~11.7%);从品种看,中药材不合格率最高(12.1%~37.4%)、不合格项目(含量测定、补充检验项目、性状、二氧化硫残留量及灰分等项目)种类最多,药物制剂的质量则相对稳定,不合格项目分布与品种和剂型有关。宏观层面存在现有标准水平参差不齐、抽验资源分配欠合理、行业整体水平较低等问题。建议监管部门整顿药品标准,合理规划抽验工作,加强生产企业源头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药品 抽验 质量情况 改进建议
下载PDF
湖北省药品快速检测方法研究现状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姜红 江燕 +2 位作者 赵亚萍 沈佳特 柳艳云 《中国药事》 CAS 2011年第6期564-568,共5页
目的为全国药品快速检测方法的系统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湖北省2007-2009年建立的127种药品快速检测方法的技术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湖北药品快速检测技术涵盖了近红外、化学、薄层、显微等鉴别方法的研究,各类方法相互补充,可适合于现... 目的为全国药品快速检测方法的系统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湖北省2007-2009年建立的127种药品快速检测方法的技术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湖北药品快速检测技术涵盖了近红外、化学、薄层、显微等鉴别方法的研究,各类方法相互补充,可适合于现场快速鉴别。结论药品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提高了监管效能,在日常监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快速检测 分析
下载PDF
湖北省药包材监督抽验情况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田甜 李纲 +4 位作者 袁怡 李红莉 陈晓莉 付蒙 李鹏飞 《中国药事》 CAS 2017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对湖北省4年来的药包材质量监督抽验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标准汇编》,重点对所抽验样品的鉴别、红外光谱、透湿、透氧、正己烷不挥发物、溶剂残留量等项目进行... 目的:对湖北省4年来的药包材质量监督抽验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标准汇编》,重点对所抽验样品的鉴别、红外光谱、透湿、透氧、正己烷不挥发物、溶剂残留量等项目进行检测。结果与结论:2012-2015年,湖北省药包材的抽验合格率逐年提高,药包材监督抽验是有效的监管手段,对提高药包材整体质量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包装材料 监督 抽验 质量状况
下载PDF
鄂西医院用民族药品种调查研究(Ⅳ) 被引量:18
4
作者 万定荣 贺雅琴 +3 位作者 祝均辉 李新银 肖凌 张飞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389-392,共4页
为考察鄂西土家族地区咸丰县、宣恩县和利川市中医院民族药及其临床应用情况,规范品种的应用,通过对医院药房的民族药材(饮片)品种进行样品收集、民族医生访谈、原植物标本采集鉴定、药材样品鉴定和资料整理分析,总结了第四批12种药材... 为考察鄂西土家族地区咸丰县、宣恩县和利川市中医院民族药及其临床应用情况,规范品种的应用,通过对医院药房的民族药材(饮片)品种进行样品收集、民族医生访谈、原植物标本采集鉴定、药材样品鉴定和资料整理分析,总结了第四批12种药材的名称、功效、中医院使用情况,纠正了某些品种文献记载及使用中的相关问题,明确了8种药材的基源,首次对“龙竹”“野葡萄藤”“边芥”药材的性状进行了观察记述.研究结果可为这些土家药在医院的规范使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 中医院 民族药 调查研究
下载PDF
药品安全指数构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罗震钧 张颖江 +1 位作者 定天明 相文静 《中国药事》 CAS 2015年第10期1018-1021,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药品安全指数的因素,并研究其构建方法。方法:通过问卷调研、文献查阅、数据分析、事件总结、专家问询、定量定性等方法,对药品安全指数建立的意义、背景、数据来源、指标限定、计算方法等做全面分析。结果与结论:得到了... 目的:分析影响药品安全指数的因素,并研究其构建方法。方法:通过问卷调研、文献查阅、数据分析、事件总结、专家问询、定量定性等方法,对药品安全指数建立的意义、背景、数据来源、指标限定、计算方法等做全面分析。结果与结论:得到了药品安全指数模型的层次结构,为药品安全指数的建立提出了科学的方法、路线、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安全指数 大数据 指数模型 药品安全因素
下载PDF
鄂西医院用民族药品种调查研究(Ⅱ)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丹平 贺雅琴 +4 位作者 辛恒 陈艳 杨天鸣 陈璞 万定荣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63,共5页
为考察鄂西土家族地区咸丰县、宣恩县和利川市中医院民族药及其临床应用情况,规范品种的应用,对医院药房的民族药材(饮片)品种进行了样品收集、民族医生访谈、野外对口原植物标本采集鉴定、药材样品鉴定和资料整理分析,现明确了第二批1... 为考察鄂西土家族地区咸丰县、宣恩县和利川市中医院民族药及其临床应用情况,规范品种的应用,对医院药房的民族药材(饮片)品种进行了样品收集、民族医生访谈、野外对口原植物标本采集鉴定、药材样品鉴定和资料整理分析,现明确了第二批19个鄂西医院用土家药(苗药)品种的名称、基源、功效和应用,纠正了某些品种文献记载和使用中的问题,首次对老虎麻茎、黄荆条药材进行了性状描述.研究结果可为促使土家族、苗族药在医院的规范使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 医院 民族药 调查研究
下载PDF
湖北省土家族常用菊科药用植物调查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春红 胡吉清 +1 位作者 万定荣 李小多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52-1154,共3页
目的:调查整理湖北省土家族常用菊科药用植物的种类与民族医疗应用经验。方法:通过走访民族医生、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鉴定及资料整理分析,获得研究结果。结果:湖北土家族常用菊科植物药有27种,隶属于24属36种(含变种)植物,其中,杏香兔... 目的:调查整理湖北省土家族常用菊科药用植物的种类与民族医疗应用经验。方法:通过走访民族医生、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鉴定及资料整理分析,获得研究结果。结果:湖北土家族常用菊科植物药有27种,隶属于24属36种(含变种)植物,其中,杏香兔儿风、野菊、细叶鼠曲草等22种(含变种)药用植物的部分医疗作用笔者尚未见报道,毛柄蒲儿根、棉花尼泊尔天名精2种植物亦未见作药用的报道。结论:该结果可为菊科药用植物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族 药用植物 菊科
原文传递
论药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监督工作 被引量:12
8
作者 彭文兵 《中国药事》 CAS 2012年第11期1169-1173,共5页
目的提高药品检测实验室对质量监督工作的认识,有效利用质量监督促进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改进、完善和提高。方法依据相关准则的规定、质量监督员的职责、质量监督记录表的编制等要求,对药品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工作进行分析探讨。... 目的提高药品检测实验室对质量监督工作的认识,有效利用质量监督促进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改进、完善和提高。方法依据相关准则的规定、质量监督员的职责、质量监督记录表的编制等要求,对药品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工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相关准则对质量监督有着非常明确的要求,实验室应从人员、环境条件、实验过程等方面进行策划和实施质量监督。结论为发挥质量监督员的监督作用,避免质量监督流于形式,实验室应赋予质量监督员足够的权力;建立和完善实验室质量监督机制,形成一套有效的质量监督记录表格,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检测实验室 质量监督
下载PDF
药品包装用复合膜水蒸气透过量检测方法研究与测试 被引量:3
9
作者 袁怡 姜南生 《中国药师》 CAS 2017年第5期943-945,共3页
目的:考察不同的测试仪器、方法及试验条件下测定药品包装用复合膜水蒸气透过量的可比性,为相关检验人员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比较国内外测试水蒸气透过量的3种方法标准包括国家标准(GB)、国际标准(ISO)和国际标准(ASTM),分析其原理、... 目的:考察不同的测试仪器、方法及试验条件下测定药品包装用复合膜水蒸气透过量的可比性,为相关检验人员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比较国内外测试水蒸气透过量的3种方法标准包括国家标准(GB)、国际标准(ISO)和国际标准(ASTM),分析其原理、测试参数、条件及适用范围,采用3种基于不同原理的仪器进行试验。结果:不同的温度、湿度条件对同一台仪器测得的结果影响较大;在相同的温度、湿度条件下,不同试验原理的仪器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小。结论:检验人员需定期使用标准膜来校准传感器法的仪器,试验严格控制温湿度,应从测量精度、人员操作、经济损耗多方面考虑,根据自身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蒸气透过量 药品包装用复合膜 检测方法
原文传递
我国药用蜈蚣资源与品质研究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0
10
作者 康四和 邓海英 +1 位作者 刘义梅 陈科力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1-66,共6页
回顾了我国药用蜈蚣应用的历史沿革,对其资源和药材品质研究应用状况进行了综述,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我国药用蜈蚣资源研究的对策,为推进蜈蚣属药用资源开发与可持续性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药用蜈蚣 资源 品质 研究状况
下载PDF
人面果叶子、根部、果实提取物体外抗糖尿病活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6
11
作者 付蒙 胡鑫 +2 位作者 徐婧 陈玉 杨光忠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5-259,共5页
为了评价人面果叶子、根部、果实提取物体外抗糖尿病活性,相应测定了其石油醚提取物(PFr.)、乙酸乙酯提取物(EFr.)、正丁醇提取物(BFr.)、水提取物(WFr.)的α-葡萄糖苷酶与仪-淀粉酶抑制活性,以及HepG2细胞的促葡萄糖消... 为了评价人面果叶子、根部、果实提取物体外抗糖尿病活性,相应测定了其石油醚提取物(PFr.)、乙酸乙酯提取物(EFr.)、正丁醇提取物(BFr.)、水提取物(WFr.)的α-葡萄糖苷酶与仪-淀粉酶抑制活性,以及HepG2细胞的促葡萄糖消耗能力。果实乙酸乙酯提取物(IC50=17.81±1.09μg/mL)、叶子乙酸乙酯提取物(IC50=18.60±1.56μg/mL)、根部乙酸乙酯提取物(IC50=14.05±0.24μg/mL)、根部正丁醇提取物(IC50=13.01±0.38μg/mL)显示了较好的仪一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aearb086IC50〉200.μg/mL)。而根部乙酸乙酯与正丁醇提取物在600μg/mL的浓度下就显示了90%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在1.5mg/mL的浓度下显示了90%的α-淀粉酶抑制率。在促葡萄糖消耗试验中,果实乙酸乙酯提取物在浓度为7.5~30mg/mL时显示了很好的促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能力(P〈0.001),叶子乙酸乙酯提取物、根部正丁醇与乙酸乙酯提取物的促葡萄糖消耗率达到了3.08、3.12、1.93,仅次于果实乙酸乙酯提取物(3.91)。此次研究为人面果抗糖尿病活性开发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面果 抗糖尿病 仪-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α-淀粉酶抑制活性 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试验
下载PDF
金蝉花多糖的含量组成分析及其对LPS诱导的THP-1细胞NF-κB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全伟 肖柳 +3 位作者 黄雄超 张耕 余南才 谭静玲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6年第9期1129-1134,共6页
目的:阐明金蝉花多糖的糖含量及单糖组成,研究其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以下简称LPS)诱导的THP-1细胞NF-κB的活性。方法:以金蝉花为原料药材,经脱脂干燥、水提、浓缩、透析、乙醇沉淀和真空干燥后,得到金蝉花水提粗多糖。然后经... 目的:阐明金蝉花多糖的糖含量及单糖组成,研究其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以下简称LPS)诱导的THP-1细胞NF-κB的活性。方法:以金蝉花为原料药材,经脱脂干燥、水提、浓缩、透析、乙醇沉淀和真空干燥后,得到金蝉花水提粗多糖。然后经二乙氨乙基纤维素(DEAE-纤维素)阴离子交换柱纯化获得4种纯化多糖。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和气相色谱(GC)方法对其中性糖含量、糖醛酸含量,相对分子质量和单糖组成进行测量分析,同时对4种纯化金蝉花多糖进行了体外细胞免疫活性测定。结果:金蝉花粗多糖的中性糖含量为48.36%,糖醛酸含量为12.39%,总多糖含量为60.75%,相对分子质量为9.3×103Da,单糖组成物质的量比分别为阿拉伯糖(Ara)∶木糖(Xyl)∶甘露糖(Man)∶半乳糖(Gal)∶葡萄糖(Glc)=0.42∶0.29∶4.14∶6.38∶6.8。4种金蝉花纯化多糖中,只有0.2 mol·L^(-1)氯化钠(NaCl)溶液洗脱的金蝉花纯化多糖(CSTA2)在高浓度(1000μg·mL^(-1))时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其对NF-κB的活化率仅为77.2%,不仅远低于阳性对照LPS组,而且比空白对照还要低。高浓度(1000μg·mL^(-1))和低浓度(100μg·mL^(-1))的蒸馏水洗脱金蝉花纯化多糖(CSTA0)均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且显示良好的浓度依赖性,浓度越低抑制作用越强。结论:金蝉花粗多糖主要由葡萄糖(Glc)、半乳糖(Gal)、甘露糖(Man)和少量的阿拉伯糖(Ara)和木糖(Xyl)组成。金蝉花纯化多糖对LPS诱导THP-1细胞产生的NF-κB的抑制作用随着质量浓度的升高和(或)洗脱剂种类和浓度的不同会发生明显变化,高浓度(1 000μg·mL^(-1))的0.2 mol·L^(-1) NaCl溶液洗脱金蝉花纯化多糖(CSTA2)和低浓度(100μg·mL^(-1))的蒸馏水洗脱金蝉花纯化多糖(CSTA0)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具有较高的肿瘤抑制活性,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蝉花 多糖 分离纯化 单糖组成 NF—κB
下载PDF
我国药用蜈蚣分类鉴定及资源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康四和 邓海英 +3 位作者 江珍玉 刘义梅 李娟 陈科力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27-731,共5页
目的:研究我国蜈蚣的种属分类、特征鉴定及资源状况。方法:对我国蜈蚣种类进行整理,根据形态学特征建立我国药用蜈蚣种类鉴定方法;通过蜈蚣生活特性、分布规律分析,探讨我国药用蜈蚣资源状况。结果:我国蜈蚣种类共12种,药用种类7种,形... 目的:研究我国蜈蚣的种属分类、特征鉴定及资源状况。方法:对我国蜈蚣种类进行整理,根据形态学特征建立我国药用蜈蚣种类鉴定方法;通过蜈蚣生活特性、分布规律分析,探讨我国药用蜈蚣资源状况。结果:我国蜈蚣种类共12种,药用种类7种,形态特征鉴定检索表能有效区分我国药用蜈蚣种类;蜈蚣生活规律与温度、湿度、海拔及气压等气候因子呈现密切关系。结论:我国药用蜈蚣呈现"三大水系分布带"与"三大地理分布区"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为我国药用蜈蚣资源开发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蜈蚣 分类鉴定 资源分布
原文传递
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检测对ITP的诊断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曾明 程樱 +1 位作者 钱婷 侯伶俐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10期1494-1497,共4页
目的研究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检测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诊断作用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ITP患者50例(A组),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20例(B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20例(C组),另征集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D... 目的研究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检测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诊断作用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ITP患者50例(A组),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20例(B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20例(C组),另征集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D组。测定4组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PAC-1)以及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 G、PAIg A、PAIg M水平,对ITP患者进行病情分级,并对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统计各个分级的ITP患者及不同疗效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率。结果 4组PLT、PAC-1、PAIg A、PAIg G、PAIg M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AIg A、PAIg G、PAIg M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患者(P<0.05)。ITP 1、2、3级患者PAIg A、PAIg G、PAIg M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ITP分级升高,患者PAIg A阳性率呈升高趋势(r值分别为0.712、0.614、0.732,P<0.05)。显效、进步、无效组患者PAIg 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治疗效果的改善,PAIg A阳性率呈降低趋势(r=0.642,P<0.05)。显效、进步、无效组患者PAIg G、PAIg M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疗效改善,患者PAIg G阳性率呈升高趋势(r值分别为0.723和0.721,P<0.05)。结论 ITP患者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较正常人有所升高,且血小板相关抗体高低与病情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助于临床ITP的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 ITP PAIgA PAIGG PAIgM
下载PDF
活血定痛合剂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全斌 孙芬 +2 位作者 何开勇 李纪元 钱洪波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7期414-416,共3页
目的对活血定痛合剂(HXDT)的抗炎、镇痛等主要药效学进行考察,为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药效学实验依据。方法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及小鼠醋酸扭体法,分别以肿胀度及扭体次数比较HXDT的抗炎、镇痛作用;用倒置生物显微镜观察HXDT对正常... 目的对活血定痛合剂(HXDT)的抗炎、镇痛等主要药效学进行考察,为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药效学实验依据。方法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及小鼠醋酸扭体法,分别以肿胀度及扭体次数比较HXDT的抗炎、镇痛作用;用倒置生物显微镜观察HXDT对正常及血瘀模型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结果 HXDT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醋酸所致小鼠疼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显著增大正常和血瘀模型小鼠细动、静脉,并能显著增加耳廓毛细血管开放数量。结论 HXDT有较显著的抗炎、镇痛和活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定痛合剂 抗炎 镇痛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贝叶斯可变频的CSMA/CA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罗震钧 张颖江 +1 位作者 钟珞 吕品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69-1274,共6页
针对于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多个节点向Sink节点发送数据包造成的延时、丢包、碰撞检测、网络阻塞等问题,在802.15.4协议CSMA/CA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可变频的CSMA/CA算法(BVF-CSMA/CA)。该算法将贝叶斯估值得到的参数区间与C... 针对于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多个节点向Sink节点发送数据包造成的延时、丢包、碰撞检测、网络阻塞等问题,在802.15.4协议CSMA/CA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可变频的CSMA/CA算法(BVF-CSMA/CA)。该算法将贝叶斯估值得到的参数区间与CSMA/CA的碰撞检测机制相结合,使传感器节点发送的多数据包能正常与Sink节点实时通讯,采用这种算法减少了碰撞检测、节约了能耗、降低了网络通讯量、延长了网络的生命周期。本文通过使用NS2仿真工具模拟验证了该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丢包率和能耗,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显著改善了这两个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贝叶斯公式 可变频率算法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策略
下载PDF
鄂西北地区竹叶柴胡UPLC-MS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蔡华 叶方 +2 位作者 杨光义 肖凌 杜士明 《中国药师》 CAS 2014年第5期797-800,共4页
目的:对鄂西北地区竹叶柴胡的UPLC-MS指纹图谱进行研究,建立鄂西北地区竹叶柴胡药材的质量评价体系。方法:采用UPLC-MS测定鄂西北竹叶柴胡10批样品的指纹图谱。色谱条件为ACQUITY UPLC R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采... 目的:对鄂西北地区竹叶柴胡的UPLC-MS指纹图谱进行研究,建立鄂西北地区竹叶柴胡药材的质量评价体系。方法:采用UPLC-MS测定鄂西北竹叶柴胡10批样品的指纹图谱。色谱条件为ACQUITY UPLC R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采用梯度洗脱,流动相为乙腈-0.3%甲酸水,流速为0.2 ml·min-1,检测波长为203 nm;电喷雾离子源:ESI(-)。结果:鄂西北地区竹叶柴胡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共检出8个分离度良好的共有峰;通过质谱信息结合文献报道,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所得UPLC-MS指纹图谱及其评价指标为科学评价鄂西北地区竹叶柴胡药材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柴胡 指纹图谱 质量控制 超高压液相色谱一质谱法
原文传递
窄萼凤仙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明三 肖凌 +1 位作者 曾亮 陈科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5-187,共3页
首次从窄萼凤仙花(Impatiens stenosepala Pritz.ex Diels)中分离得到九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山柰酚(2)、阿魏酸(3)、对羟基苯甲酸(4)、4'-OH黄芩素(5)、洋芹素(6)、2,5,7,8-四羟基萘醌(7)、5,8-二羟基萘醌... 首次从窄萼凤仙花(Impatiens stenosepala Pritz.ex Diels)中分离得到九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山柰酚(2)、阿魏酸(3)、对羟基苯甲酸(4)、4'-OH黄芩素(5)、洋芹素(6)、2,5,7,8-四羟基萘醌(7)、5,8-二羟基萘醌(8)及东莨菪素(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萼凤仙花 凤仙花属 化学成分
下载PDF
药用水蛭炮制及活性成分研究概况及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肖凌 陈科力 《中国药师》 CAS 2014年第10期1760-1762,共3页
本文概述了水蛭古今炮制方法、活性成分研究、炮制品前后质量比较等方面的研究报道,结合宽体金线蛭提取物初步抗凝血试验,分析不同品种水蛭的药效物质基础存在较大差别,宽体金线蛭存在热稳定性抗凝血活性成分,水蛭炮制方法应结合临床使... 本文概述了水蛭古今炮制方法、活性成分研究、炮制品前后质量比较等方面的研究报道,结合宽体金线蛭提取物初步抗凝血试验,分析不同品种水蛭的药效物质基础存在较大差别,宽体金线蛭存在热稳定性抗凝血活性成分,水蛭炮制方法应结合临床使用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 炮制 活性成分 研究概况
原文传递
冬虫夏草西洋参复合物增强免疫力功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邱涵 吕晓君 张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9期18-22,共5页
目的研究冬虫夏草西洋参复合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PF级昆明种雌性小鼠200只随机分为5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动物分为阴性对照组和冬虫夏草西洋参复合物高、中、低剂量组(0.9、0.6、0.3 g/kg)。阴性对照组给予蒸馏水,连续灌胃30... 目的研究冬虫夏草西洋参复合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PF级昆明种雌性小鼠200只随机分为5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动物分为阴性对照组和冬虫夏草西洋参复合物高、中、低剂量组(0.9、0.6、0.3 g/kg)。阴性对照组给予蒸馏水,连续灌胃30 d,每日1次。检测冬虫夏草西洋参复合物对Con 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能力、迟发型变态反应、血清溶血素水平、抗体生成细胞数、小鼠碳廓清能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及NK细胞活性等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冬虫夏草西洋参复合物高、中、低剂量组能明显促进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P<0.01),升高血清溶血素水平(P<0.05或P<0.01);冬虫夏草西洋参复合物中、低剂量组可显著提高碳廓清能力(P<0.05或P<0.01),高、中剂量组可显著增强NK细胞活性(P<0.05);但冬虫夏草西洋参复合物各剂量组对小鼠体重、胸腺/体重比值、脾脏/体重比值、脾淋巴细胞增值转化能力、抗体生成细胞数及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作用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冬虫夏草西洋参复合物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力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西洋参 免疫功能 小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