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甘止咳平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效果
1
作者 胡孝鹏 纪晓 陈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期76-78,82,共4页
目的观察麻甘止咳平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1月—2022年6月黄石市第五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西药组,每组51例。西药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联... 目的观察麻甘止咳平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1月—2022年6月黄石市第五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西药组,每组51例。西药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麻甘止咳平喘汤治疗,2组均治疗1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炎性因子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西药组的78.43%(χ^(2)=5.299,P=0.021)。治疗10 d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炎性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肺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联合组与西药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0%vs.15.69%,χ^(2)=0.793,P=0.373)。结论麻甘止咳平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效果显著,可促进症状改善,提高肺功能、免疫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期 麻甘止咳平喘汤 肺功能 免疫功能 炎性反应
原文传递
临床药师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药学服务 被引量:7
2
作者 汪承松 聂俊军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08-809,共2页
探讨临床药师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部感染的药学服务方法。参照国内外的药学服务模式,结合我国临床药学特点,在为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找准药学服务的切入点,实施药学服务。通过临床药师的药学服务,促进合理用药,从而提高了医院的医疗... 探讨临床药师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部感染的药学服务方法。参照国内外的药学服务模式,结合我国临床药学特点,在为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找准药学服务的切入点,实施药学服务。通过临床药师的药学服务,促进合理用药,从而提高了医院的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药学服务 支气管炎 慢性 肺部感染
下载PDF
复方氯己定溶液中氯己定和丁卡因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3
3
作者 汪承松 谈晚生 +1 位作者 徐再英 马敏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3期187-188,共2页
目的 :建立复方氯己定溶液中氯己定和丁卡因的含量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在波长2 5 4.4,3 45 .5nm处测定氯己定的含量。在 3 10 .0nm处测定丁卡因的含量。结果 :氯已定的含量平均回收率为 99.4% ,RSD为 0 .2 3 % (n =9... 目的 :建立复方氯己定溶液中氯己定和丁卡因的含量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在波长2 5 4.4,3 45 .5nm处测定氯己定的含量。在 3 10 .0nm处测定丁卡因的含量。结果 :氯已定的含量平均回收率为 99.4% ,RSD为 0 .2 3 % (n =9) ;丁卡因平均回收率为 99.8% ,RSD为 0 .3 7% (n =9)。结论 :该方法简便 ,快速 ,准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己定 丁卡因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超微粉碎对中药方剂药效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叶惠珍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7期891-895,共5页
查阅近年来有关超微粉碎研究资料,对中药材经过超微粉碎后发生药效改变的中药方剂研究进行整理归纳。结果显示,超微粉碎可使中药材细胞破壁率达95%,细胞破壁后,胞内活性成分或活性组分可充分暴露出来,直接接触到提取溶剂,或直接与机体... 查阅近年来有关超微粉碎研究资料,对中药材经过超微粉碎后发生药效改变的中药方剂研究进行整理归纳。结果显示,超微粉碎可使中药材细胞破壁率达95%,细胞破壁后,胞内活性成分或活性组分可充分暴露出来,直接接触到提取溶剂,或直接与机体受体结合,发挥治疗效果。超微粉碎可以提高中药材的生物利用度和药效,大部分单味中药经过超微粉碎后,药效增强,但是不同药材之间增强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些毒性中药在药效增强时毒性也增强。超微粉碎技术的诞生,使中药材药效、稳定性及质量可控性等发生很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方剂 药效 超微粉碎 微粉化 活性成分
下载PDF
慢肝康丸配合西药治疗急性乙型肝炎及对病毒复制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崔璐璐 聂俊军 《陕西中医》 2015年第4期461-464,共4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乙型肝炎及对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住院收治急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拉米夫定胶囊及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乙型肝炎及对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住院收治急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拉米夫定胶囊及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慢肝康丸(柴胡、女贞子、黄芪、枳壳、虎杖、甘草、鳖甲、人参、白芍等)与欣复诺及外敷药治疗本病40例,观察两组肝功能指标、病毒复制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7.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经过检验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LT、AST、A/G、TBil水平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ALT、AST、A/G、TBil趋于正常范围,对照组中ALT、AST、A/G、TBil也有降低,但高于治疗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各指标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BV-DNA、HBsAg、HBeAg阳性率在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BV-DNA、HBsAg、HBeAg阴转率分别为47.5%(19/40)、20.0%(8/40)、45%(18/40),对照组分别为12.5%(5/40)、0.0%、10.0%(4/4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急性乙型肝炎有缓解症状,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慢性肝康丸
下载PDF
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测定 被引量:1
6
作者 汪承松 聂俊军 张松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7期504-504,共1页
目的 :建立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 :采用抑制或增强实验 ,并将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与家兔法检测结果作对比。结果 :将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经 2 .5倍稀释后可排除干扰因素 ,用标示灵敏度为 0 .2 5EU·mL 1 的鲎试... 目的 :建立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 :采用抑制或增强实验 ,并将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与家兔法检测结果作对比。结果 :将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经 2 .5倍稀释后可排除干扰因素 ,用标示灵敏度为 0 .2 5EU·mL 1 的鲎试剂检测细菌内毒素是有效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热原
下载PDF
甘露醇减量过早致昏迷1例
7
作者 叶惠珍 陈光学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2期1661-1662,共2页
1病例介绍 患者,女,50岁。2010年7月2日因突发右侧肢体乏力1 h入院。既往体健,否认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入院时体检:血压230/120 mmHg(1 mmHg=0.133 kPa),精神差,呈昏睡状态,心、肺、腹无异常发现,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3.... 1病例介绍 患者,女,50岁。2010年7月2日因突发右侧肢体乏力1 h入院。既往体健,否认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入院时体检:血压230/120 mmHg(1 mmHg=0.133 kPa),精神差,呈昏睡状态,心、肺、腹无异常发现,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3.0 mm,对光反射敏感,颈软,右侧中枢性面瘫及同侧肢体肌力0级,肌张力高,同侧病理征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醇 昏迷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强滴耳液氯霉素含量
8
作者 张松 聂俊军 孙仲葆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1期1356-1357,共2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氯强滴耳液中氯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imonsil C18色谱柱(5μm,4.6mm×250mm);流动相为乙腈-0.01mol·L^-1磷酸二氢钾(pH值=3.0)(35:65);流速为1mL·min^-1;检测...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氯强滴耳液中氯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imonsil C18色谱柱(5μm,4.6mm×250mm);流动相为乙腈-0.01mol·L^-1磷酸二氢钾(pH值=3.0)(35:65);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30℃。结果氯霉素在25.6-256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回收率(n=9)为99.8%(RSD=0.98%)。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广,具有较高的专属性,快速简便,重现性好,适合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霉素 氯强滴耳液 含量测定 色谱法 高效液相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金强油擦剂中诺氟沙星和盐酸丁卡因的含量
9
作者 谈晚生 汪承松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S1期106-107,共2页
目的 :建立金强油擦剂中诺氟沙星和盐酸丁卡因的含量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丁卡因的含量 ,测定波长为 3 2 0nm ,参比波长为 3 2 9nm ,采用单波长百分吸收系数法 ,在波长 3 3 5nm处测定诺氟沙星的含量。结果 :盐... 目的 :建立金强油擦剂中诺氟沙星和盐酸丁卡因的含量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丁卡因的含量 ,测定波长为 3 2 0nm ,参比波长为 3 2 9nm ,采用单波长百分吸收系数法 ,在波长 3 3 5nm处测定诺氟沙星的含量。结果 :盐酸丁卡因的平均回收率为 99.8% ,RSD为 0 .3 3 % (n =9)。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可用于金强油擦剂中诺氟沙星和盐酸丁卡因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卡因 盐酸 诺氟沙星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