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理学数字信息化实验教学——以湖北科技学院基础医学院病理教研室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周慧芬 甘亚平 +2 位作者 佘同辉 李敏才 孔维浩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第12期126-128,共3页
病理学教学过程中,病理学实验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培养学生对病理学科的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在多媒体互动系统的病理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引进数字信息化实验教学理念,这种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能更好的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 病理学教学过程中,病理学实验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培养学生对病理学科的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在多媒体互动系统的病理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引进数字信息化实验教学理念,这种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能更好的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数字信息化实验教学 教学模式
下载PDF
浅析动态思维方式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杨琴 甘亚平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年第2期105-105,共1页
随着病理学在医学科目中地位的不断升高,如何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笔者从自身数年教学经历出发,认为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应从多发面,多手段的启发学生在学习过程养成动态思维的思考方式,将形象思维,抽象... 随着病理学在医学科目中地位的不断升高,如何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笔者从自身数年教学经历出发,认为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应从多发面,多手段的启发学生在学习过程养成动态思维的思考方式,将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并且也为学生们以后进入临床实践,形成独立思考的临床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思维方式 病理教学 基础医学
下载PDF
病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慧芬 甘亚平 廖文莉 《咸宁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50-150,153,共2页
病理学实验是病理学教学环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病理实验教学模式都围绕"教"而展开,学生的"学"局限在教师的"教"之内,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传统实验教学的基础上,我们对病理学实... 病理学实验是病理学教学环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病理实验教学模式都围绕"教"而展开,学生的"学"局限在教师的"教"之内,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传统实验教学的基础上,我们对病理学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改进,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实验 教学模式 改革
下载PDF
CBL、TBL、Seminar三联教学法对病理学教学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洁 《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5期9-11,共3页
目的探究CBL、TBL、Seminar三联教学法对病理学教学质量及学生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级临床专业学生158名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教学方式分组研究,其中80名接受传统教学法学生纳为对照组,接受CBL、TBL、Seminar三联教学法78名学生为观察... 目的探究CBL、TBL、Seminar三联教学法对病理学教学质量及学生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级临床专业学生158名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教学方式分组研究,其中80名接受传统教学法学生纳为对照组,接受CBL、TBL、Seminar三联教学法78名学生为观察组。对比2组随堂测试成绩。结果教学质量评分中显示,观察组客观题成绩、主观题成绩分别为(93.88±10.89)分、(86.56±9.12)分,均高于对照组对应成绩(90.54±10.01)分、(72.45±8.88)分,(P<0.05)。学习能力评分中显示,观察组基础知识、临床病例分析成绩分别为(82.45±8.12)分、(81.65±8.1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61±8.02)分、(73.65±7.89)分,(P<0.05)。结论CBL、TBL、Seminar三联教学法对提升病理学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有效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成绩及临床案例分析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病理学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教学质量 理论知识 临床案例分析 CBL TBL SEMINAR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1与黄芪协同逆转肝癌免疫抑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汪蕾 陈红霞 《当代医学》 2012年第32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1与黄芪协同应用逆转肝癌细胞抑制NK细胞免疫功能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分别对肝癌细胞(HepG2)进行人参皂苷Rb1、黄芪以及人参皂苷Rb1联合黄芪的预处理,分别收集经过药物作用后HepG2的培养上清,同时收集未经过药物预...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1与黄芪协同应用逆转肝癌细胞抑制NK细胞免疫功能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分别对肝癌细胞(HepG2)进行人参皂苷Rb1、黄芪以及人参皂苷Rb1联合黄芪的预处理,分别收集经过药物作用后HepG2的培养上清,同时收集未经过药物预处理的HepG2的培养上清作为对照。通过ELISA方法检测上清中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检测比较各种上清对NK细胞胞吐和杀伤功能的影响。结果未经过药物预处理的HepG2的培养上清中含有IL-10,经过人参皂苷Rb1、黄芪以及人参皂苷Rb1联合黄芪的预处理后,HepG2培养上清中的IL-10水平下降,以联合应用两种药物的效果最为明显(P<0.01)。同时未经过药物预处理的HepG2的培养上清作用于NK细胞后显著抑制其胞吐和杀伤功能;而经过人参皂苷Rb1、黄芪以及人参皂苷Rb1联合黄芪的预处理后,HepG2的培养上清对于NK细胞的胞吐和杀伤功能的抑制减轻,以联合应用两种药物的效果最为明显(P<0.01)。结论肝癌细胞(HepG2)可能通过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下调NK细胞的胞吐,减少其释放杀伤介质,从而达到抑制免疫的作用。而人参皂苷Rb1以及黄芪能够拮抗HepG2对NK细胞的免疫抑制,而且两者合用有协同效果,从而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人参皂苷RB1 黄芪 免疫抑制
下载PDF
白消安与人参皂苷Rb1协同促进肝癌细胞分泌HSP70及其增强NK细胞杀伤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汪蕾 陈红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9期428-429,共2页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白消安与中药人参皂苷Rb1协同促进肝癌细胞(HepG2)分泌HSP70,进而增强NK细胞杀伤功能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HepG2经过白消安、人参皂苷Rb1以及白消安联合人参皂苷预处理后分别收集培养上清,其对照为未经过药物处理的He...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白消安与中药人参皂苷Rb1协同促进肝癌细胞(HepG2)分泌HSP70,进而增强NK细胞杀伤功能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HepG2经过白消安、人参皂苷Rb1以及白消安联合人参皂苷预处理后分别收集培养上清,其对照为未经过药物处理的HepG2培养上清。通过ELISA方法检测上清中HSP70的表达水平;并将上清分别作用于NK细胞,随后检测其对靶细胞的杀伤率。结果 HepG2的培养上清能显著抑制NK细胞的杀伤功能;但是经过白消安、人参皂苷Rb1以及白消安联合人参皂苷预处理的HepG2的培养上清作用于NK细胞后,NK细胞杀伤功能显著恢复,其中以白消安联合人参皂苷组的作用最显著(P<0.05),同时NK细胞杀伤功能的恢复程度与上清中HSP70的浓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肝癌细胞(HepG2)的培养上清对于NK细胞的杀伤功能有免疫抑制效应。白消安和人参皂苷Rb1能拮抗这种免疫抑制,二者联合应用有协同效应,其机制可能与增强癌细胞分泌免疫调节物质HSP70有关,提示适当联用化疗药物与传统中药能更有效的提高NK细胞的抗癌效应从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白消安 人参皂苷RB1 HSP70
下载PDF
RNAi沉默CXCR6基因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细胞增殖、体外侵袭力和裸鼠成瘤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周慧芬 王定淼 李勇 《癌症进展》 2016年第4期335-339,共5页
目的探讨RNAi沉默CXC型趋化因子受体6(CXCR6)基因对A549细胞增殖、体外侵袭力和裸鼠成瘤能力的影响。方法 MTT法和Transwell小室模型检测稳定沉默CXCR6基因的A549细胞增殖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将稳定沉默CXCR6的A549细胞与正常A549细胞... 目的探讨RNAi沉默CXC型趋化因子受体6(CXCR6)基因对A549细胞增殖、体外侵袭力和裸鼠成瘤能力的影响。方法 MTT法和Transwell小室模型检测稳定沉默CXCR6基因的A549细胞增殖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将稳定沉默CXCR6的A549细胞与正常A549细胞分别皮下接种裸鼠,观察接种后肿瘤生长情况。结果稳定沉默CXCR6基因的A549细胞与正常A549细胞相比,前者增殖速率下降(P﹤0.05),平均增殖抑制率为30.70%;前者的体外侵袭力也降低(P﹤0.05),平均侵袭抑制率为74.93%,平均迁移抑制率为70.19%。裸鼠体内实验显示,稳定沉默CXCR6基因的A549细胞与正常A549细胞相比,其裸鼠体内成瘤能力降低(P﹤0.05),瘤体重量下降了62.5%。结论 RNAi沉默CXCR6基因,可以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体外侵袭力和成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i干扰 CXCR6基因 肺癌 增殖 侵袭力
下载PDF
食管鳞癌3p14.2-14.1上缺失区的检测
8
作者 甘望农 刘复兴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目的寻找食管鳞癌(ESCC)的3号染色体短臂(3p)上微小重叠缺失区,为筛选与ESCC发病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微卫星分析方法检测食管鳞癌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杂合性丢失情况。结果食管癌中5个分布在3p21.1-p13区域的... 目的寻找食管鳞癌(ESCC)的3号染色体短臂(3p)上微小重叠缺失区,为筛选与ESCC发病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微卫星分析方法检测食管鳞癌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杂合性丢失情况。结果食管癌中5个分布在3p21.1-p13区域的微卫星标志出现高频改变,连锁分析发现这一区域存在一个微小重叠缺失区,该区分布在3p14.2-p14.1,介于D3S2452、D3S3040和D3S1766之间,大小约283 kb。结论在3p14.2-p14.1区域可能存在一些新的肿瘤抑制基因,可进一步在此区域作ESCC相关基因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染色体 缺失 微卫星 杂合性丢失
下载PDF
结合文学作品走近结核病
9
作者 杨琴 甘亚平 王红英 《中外医疗》 2012年第35期191-192,共2页
结核是一种病变特点复杂,临床症状多样化,治疗繁难,并且病程迁延的慢性消耗性疾病。由于临床上的结核病人往往呈慢性经过,学生实习时间短,较难见到其典型病例,也无法见到整个病程。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无法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 结核是一种病变特点复杂,临床症状多样化,治疗繁难,并且病程迁延的慢性消耗性疾病。由于临床上的结核病人往往呈慢性经过,学生实习时间短,较难见到其典型病例,也无法见到整个病程。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无法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即使理解其发病机制,其病理学类型和发病进程也易混淆。这种情况下,笔者提议将文学作品中的典型病例与结核病教学结合起来对结核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基本病变,分类进行讲解,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加深他们对结核病的印象,丰富其课外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 结核病 肺结核
下载PDF
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10
作者 杨琴 王红英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30期188-188,共1页
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以关系的协调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医疗卫生领域实践活动的展开与良性运转。良好的医患沟通也是促进医患间理解与支持,建立现代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笔者就如何正确处理医患关系探讨... 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以关系的协调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医疗卫生领域实践活动的展开与良性运转。良好的医患沟通也是促进医患间理解与支持,建立现代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笔者就如何正确处理医患关系探讨其在临床工作中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医患沟通
下载PDF
浅析中医是不是科学
11
作者 杨琴 王红英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4期176-176,共1页
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精华,中医以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极为显著的医学效应世代传承,并逐渐在世界医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由于其理论基础是植根于老子的道学土壤之上,似乎与以实证为基础的"科学"的概念相抵触,因此有人提出了... 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精华,中医以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极为显著的医学效应世代传承,并逐渐在世界医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由于其理论基础是植根于老子的道学土壤之上,似乎与以实证为基础的"科学"的概念相抵触,因此有人提出了中医是不是科学这个论题,本文就此做以下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科学
下载PDF
针刺足三里、曲池对MCAO模型大鼠梗死周围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唐冕 章琪 陈红霞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707-710,共4页
目的:评价针刺曲池穴及足三里穴对MCAO模型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及观察脑梗死灶周围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表达的变化。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干预组,各15只。假手术组仅予切开皮肤分剥离神经血管后缝合,模型组及干... 目的:评价针刺曲池穴及足三里穴对MCAO模型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及观察脑梗死灶周围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表达的变化。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干预组,各15只。假手术组仅予切开皮肤分剥离神经血管后缝合,模型组及干预组大鼠予线栓法进行MCAO模型制备,造模成功后干预组大鼠予针刺曲池穴及足三里穴,1次/d,30 min/次,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大鼠仅模仿捉拿、回笼,连续干预14 d,用Homecage Scan行为学评价大鼠不同时间段运动能力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PI3K、Bax的表达差异,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观察AKT、p-Akt的浓度变化。结果:1)Homecage Scan行为学检测显示:假手术组大鼠未见明显异常,造模大鼠出现明显偏瘫,随着时间的推移模型组及干预组大鼠花费在行走、后肢站立、舔毛3种行为的时间逐渐延长,其中干预组改善得更为明显(P<0.05)。2)造模组大鼠脑组织TTC染色出现明显白色梗死区域,干预组大鼠梗死区域明显小于模型组。3)免疫组化显示造模后大鼠PI3K降低,Bax升高,针刺足三里穴及曲池穴可上调PI3K及AKT的磷酸化程度,抑制了Bax的表达;4)Western blotting显示针刺足三里、曲池穴可上调造模大鼠AKT的磷酸化程度。结论:针刺曲池穴、足三里穴可改善脑缺血大鼠的神经缺损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AO模型 大鼠 曲池穴 足三里穴 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1拮抗达沙替尼抑制NK细胞杀伤卵巢癌的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红英 陈红霞 汪蕾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93-297,共5页
目的研究抗癌药达沙替尼对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杀伤卵巢癌细胞的抑制效应,并探讨人参皂苷Rb1拮抗这种免疫抑制效应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分别用达沙替尼、人参皂苷Rb1以及达沙替尼联合人参皂苷Rb1预处理NK细胞,未经药物处理的NK细... 目的研究抗癌药达沙替尼对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杀伤卵巢癌细胞的抑制效应,并探讨人参皂苷Rb1拮抗这种免疫抑制效应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分别用达沙替尼、人参皂苷Rb1以及达沙替尼联合人参皂苷Rb1预处理NK细胞,未经药物处理的NK细胞设为对照。采用CFSE/PI双染色法,经流式细胞仪检测与NK细胞混合培养的卵巢癌HO-8910细胞的死亡率来明确NK细胞的杀伤功能;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测定NK细胞的凋亡率来明确其生存活力;采用real-time PCR法测定NK细胞颗粒酶B的mRNA表达量;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NK细胞ERK的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达沙替尼处理组的NK细胞对卵巢癌HO-8910细胞的杀伤率显著下降(P<0.01),NK细胞的颗粒酶B的mRNA水平和磷酸化ERK(pERK)表达均下调;达沙替尼合并人参皂苷Rb1处理组的NK细胞对卵巢癌HO-8910细胞的杀伤率较达沙替尼组升高(P<0.05),而且颗粒酶B的mRNA水平、pERK表达均较达沙替尼组有所恢复;与对照组相比,人参皂苷Rb1单独处理组的NK细胞的生存活力、颗粒酶B水平、pERK表达量以及杀伤功能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达沙替尼对NK细胞杀伤卵巢癌细胞有抑制效应,可能与下调NK细胞的杀伤介质颗粒酶B和抑制ERK磷酸化有关。人参皂苷Rb1虽然不能直接活化NK细胞,但是能拮抗达沙替尼对NK细胞的上述抑制效应,提示联用人参皂苷Rb1能减少抗癌药物达沙替尼对免疫效应细胞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沙替尼 人参皂苷RB1 自然杀伤细胞 卵巢癌细胞 杀伤功能
原文传递
雌激素受体α、β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琴 甘亚平 张明 《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06-209,共4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β(ERα、ERβ)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Max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33例NSCLC石蜡包埋组织和60例正常肺组织中ERα、ERβ的表达。[结果]①ERα在正常肺组织和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β(ERα、ERβ)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Max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33例NSCLC石蜡包埋组织和60例正常肺组织中ERα、ERβ的表达。[结果]①ERα在正常肺组织和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0%和15.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β在正常肺组织和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0%和65.4%,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正常肺组织和NSCLC组织中ERβ表达均高于ERα(P<0.05)。②ERα和ERβ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雌激素信号途径可能并未参与NSCLC发生发展过程,两者没有必然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雌激素受体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涤痰汤及其拆方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行为及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尹漾阳 廖文莉 王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799-2802,共4页
目的:观察涤痰汤及其拆方组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SD大鼠海马注射β-淀粉样蛋白_(1-42)(Aβ_(1-42))复制AD大鼠模型,用涤痰汤全方组和各拆方煎剂灌胃,4周后利用Morris水迷宫、Western Blo... 目的:观察涤痰汤及其拆方组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SD大鼠海马注射β-淀粉样蛋白_(1-42)(Aβ_(1-42))复制AD大鼠模型,用涤痰汤全方组和各拆方煎剂灌胃,4周后利用Morris水迷宫、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tau蛋白磷酸化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涤痰汤全方组和各拆方组均能减轻模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障(P<0.01,P<0.05)。涤痰汤全方组、拆方三组(人参、茯苓、甘草配伍)、拆方四组(枳实、竹茹配伍)能显著降低模型鼠tau蛋白pT205、pT231、pS396、pS404位点的磷酸化水平(P<0.01,P<0.05),拆方一组(半夏、姜南星配伍)、拆方二组(橘红、石菖蒲配伍)能显著降低tau蛋白pT231位点的磷酸化水平(P<0.01)。涤痰汤全方组、拆方三组、拆方四组能显著降低磷酸酯酶2A(PP2A)蛋白催化亚基pY307位点的磷酸化从而上调其活性(P<0.01,P<0.05);涤痰汤全方组及各拆方组都能明显增加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蛋白pS9位点的磷酸化从而抑制其活性(P<0.01)。结论:涤痰汤全方组和拆方组能激活PP2A、抑制GSK-3β,减轻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改善模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痰汤 拆方 阿尔茨海默病 学习记忆 TAU蛋白过度磷酸化
原文传递
双侧肾动脉变异1例
16
作者 李素琴 周红 +1 位作者 陈拥彬 李敏才 《解剖与临床》 2013年第4期333-333,共1页
笔者在解剖一成年女尸肾脏的过程中,发现其双侧肾动脉变异。现报道如下。左肾动脉从腹主动左侧壁发出,在距腹腔干下方15.45mm处分出,起始处直径5.26mm,向左横向走行,走行18.34mm后,分为上下两分支(图1)。上支起始处直径4.2... 笔者在解剖一成年女尸肾脏的过程中,发现其双侧肾动脉变异。现报道如下。左肾动脉从腹主动左侧壁发出,在距腹腔干下方15.45mm处分出,起始处直径5.26mm,向左横向走行,走行18.34mm后,分为上下两分支(图1)。上支起始处直径4.21mm,蜿蜒走行20.38mm后进入肾门上端营养肾脏上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 变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