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花香包包曲制曲过程微生物区系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汪江波 张晶 +3 位作者 方尚玲 陈茂彬 谢永文 李莉 《酿酒》 CAS 2010年第2期35-37,共3页
在稻花香包包曲制曲过程中的四个阶段,分别进行曲皮和曲心微生物区系及理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包包曲的曲皮与曲心微生物数量、种类和部分理化指标存在着差异,微生物数量变化和部分理化指标呈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稻花香 包包曲 制曲 微生物区系 理化指标 动态
下载PDF
稻花香窖泥微生物群落变化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汪江波 万朕 +2 位作者 李莉 李祥太 陈茂彬 《酿酒科技》 2010年第11期36-39,共4页
针对窖池开窖后窖泥微生态的变化,通过窖泥中微生物群落数量和理化指标来分析微生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开窖后窖池底部微生物群落数量和理化指标的变化较大,而窖池中部变化则相对较小。
关键词 窖泥 微生态 微生物群落 理化指标 稻花香
下载PDF
稻花香馫香型白酒风味特征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袁琦 王家胜 +5 位作者 毛豪 蔡开云 陈萍 冯向东 方尚玲 陈茂彬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3-59,共7页
为了研究一种三香结合工艺的馫香型白酒,对其和其他5种香型(浓香型、清香型、酱香型、兼香型、馥郁香型)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将得到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馫香型白酒在化合物种类上接近酱香型白酒... 为了研究一种三香结合工艺的馫香型白酒,对其和其他5种香型(浓香型、清香型、酱香型、兼香型、馥郁香型)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将得到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馫香型白酒在化合物种类上接近酱香型白酒;在某些风味化合物上与浓香型白酒相似度较高,都与己酸乙酯、己酸己酯、己酸异丁酯、庚酸乙酯、己酸乙酯、己酸丁酯、戊酸乙酯、己酸戊酯和乙酸己酯等化合物存在较高的相关性;与小曲清香型白酒中的β-苯乙醇、乙酸异戊酯、异戊醇的绝对含量接近,且明显高于其他香型,尤其是乙酸异戊酯含量突出,两种白酒含量分别达到了10.35 mg/L和13.07 mg/L。最终确定了馫香型白酒融合了浓、清、酱三种香型的部分特点,形成了具有复合香气的独特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香结合工艺 馫香型 定性定量分析
下载PDF
稻花香馫香型白酒酒曲酶活测定与高通量测序分析
4
作者 崔雨欣 蔡开云 +4 位作者 陈萍 申登晋 曾宇伦 谭光迅 赵述淼 《酿酒科技》 2021年第6期89-94,共6页
以稻花香馫香型白酒生产中所用到的中高温大曲(ZGW),高温大曲(GW)和根霉曲(GM)为例,测定了它们的糖化酶、液化酶、酯化酶和酸性蛋白酶活力;检测了可培养微生物种类及数量(通过稀释平板涂布法);分析了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通过高通量测序... 以稻花香馫香型白酒生产中所用到的中高温大曲(ZGW),高温大曲(GW)和根霉曲(GM)为例,测定了它们的糖化酶、液化酶、酯化酶和酸性蛋白酶活力;检测了可培养微生物种类及数量(通过稀释平板涂布法);分析了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通过高通量测序)。酶活测定结果表明:中高温大曲(ZGW)的糖化力最高,为189.5 U/g;根霉曲(GM)的液化力、酯化力和酸性蛋白酶活力最高,分别为16.36 U/g、164.69 mg/g和189.32 U/g。传统稀释涂平板结果发现,霉菌、酵母菌、总细菌和芽孢杆菌均以中高温大曲为最高,分别达到9.07×10^(2)cfu/g、6.02×10^(4)cfu/g、1.90×10^(7)cfu/g和1.74×10^(7)cfu/g。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中高温大曲细菌和真菌的物种多样性最高,而根霉曲的最低。在细菌属水平上,高温大曲的优势菌种有Bacillus(芽孢杆菌属),Kroppenstedtia,Thermoactinomyces(高温放线菌属),Saccharopolyspora(糖多孢菌属),Norank_f_Pseudonocardiaceae,Planifilum,Staphylococcus(葡萄球菌属)和Pediococcus(片球菌属);中高温大曲的优势菌种有Bacillus(芽孢杆菌属),Kroppenstedtia,Thermoactinomyces(高温放线菌属),Weissella(魏斯氏菌属),Lactobacillus(乳杆菌属),Pediococcus(片球菌属),Planifilum和Staphylococcus(葡萄球菌属),其中Bacillus(芽孢杆菌属)丰度最高。在真菌属水平上,高温大曲的优势菌种有Thermoascus(嗜热子囊菌属),Thermomyces(嗜热真菌属)和Aspergillus(曲霉菌属),其中Thermomyces(嗜热真菌属)丰度最高;中高温大曲的优势菌种有Thermoascus(嗜热子囊菌属),Thermomyces(嗜热真菌属),Cutaneotrichosporon,Candida(假丝酵母属),Rhizopus(根霉菌属),Aspergillus(曲霉菌属),Hyphopichia,Trichomonascus和Xeromyces(耐干霉菌属),其中丰度较高的是Thermoascus(嗜热子囊菌属)。而Rhizopus(根霉菌属)作为根霉曲中唯一的优势菌种,丰度可达9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馫香型白酒 大曲 酶活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稻花香复合香白酒的生产与勾调
5
作者 马红 孙炜 《酿酒科技》 2018年第3期56-59,76,共5页
对稻花香新型复合香白酒的生产工艺及勾调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并对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的思路。
关键词 复合香白酒 工艺 糖化 堆积 勾调
下载PDF
酒醅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性能研究
6
作者 李欣悦 蔡开云 +3 位作者 苏顺平 陈小林 谭光迅 赵述淼 《酿酒科技》 2024年第8期78-86,共9页
为探究酒醅中乳酸菌的性能,本研究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筛选分离出1株乳酸菌,对此菌株进行生理特性、发酵特性以及不同环境下的生长代谢研究。结果表明,经16S rDNA鉴定得出此株乳酸菌为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命名为L.fermentum B... 为探究酒醅中乳酸菌的性能,本研究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筛选分离出1株乳酸菌,对此菌株进行生理特性、发酵特性以及不同环境下的生长代谢研究。结果表明,经16S rDNA鉴定得出此株乳酸菌为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命名为L.fermentum B17,L.fermentum B17产乳酸量可达8.4 g/L;B17可耐受6%盐浓度,10%vol乙醇浓度,50℃温度;液态发酵结果表明,L.fermentum B17和S.cerevisiae C6共培养可促进L.fermentum B17的生长,相比于单菌发酵乳酸含量显著提高,由2.32 g/L增加到6.24 g/L,L.fermentum B17抑制S.cerevisiae C6生长,乙醇含量由S.cerevisiae C6单菌发酵时的21.62 g/L下降到18.84 g/L;模拟白酒不同环境条件的研究下,使用酒醅浸提液作为培养基,结果表明额外添加乳酸、乙酸均会抑制L.fermentum B17生长和乳酸代谢,额外添加乙醇可促进L.fermentum B17生长,L.fermentum B17在温度为42℃和47℃时生长活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醅 乳酸菌 液态发酵 共培养
下载PDF
中高温大曲在制曲过程中微生物区系演替特征及功能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刘慧 涂璇 +7 位作者 吕育财 任立伟 周超 周翰林 陈萍 谭光讯 杨博 龚大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180-186,共7页
作为白酒酿造的发酵剂,大曲对白酒质量有重大影响。为解析中高温大曲的微生物菌群结构演替规律和理化特征变化,该研究通过Illumina NovaSeq二代测序技术分析浓香型白酒中高温大曲制作过程中细菌和真菌菌群结构特征;并结合大曲的含水量... 作为白酒酿造的发酵剂,大曲对白酒质量有重大影响。为解析中高温大曲的微生物菌群结构演替规律和理化特征变化,该研究通过Illumina NovaSeq二代测序技术分析浓香型白酒中高温大曲制作过程中细菌和真菌菌群结构特征;并结合大曲的含水量、还原糖和液化力等理化与生化性质,分析微生物菌群与大曲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曲中的真菌归属于8个门、255个属,细菌归属于10个门、262个属;其中,优势真菌属为Issatchenkia、Thermoascus、Trichocladium、Aspergillus、Rhizopus和Rhizomucor,优势细菌属为Weissella和Lactobacillus。相关性分析显示,温度是影响大曲微生物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Rhizopus、Rhizomucor、Weissella和Lactobacillus是影响大曲功能的主要微生物。在制曲过程中,大曲液化力和糖化力于28 d分别达到最大值(0.27 U和582.00 U),酯化力于13 d达465.54 U,发酵力于7 d达1.6 U。通过二代测序技术分析发现微生物的菌群结构在中高温大曲制作过程存在动态变化,从而改变酒曲功能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温大曲 微生物结构 二代测序技术 动态演化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一株产丁酸菌的分离、纯化及产酸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万朕 李莉 +3 位作者 郑裴 方尚玲 张晶 陈茂彬 《酿酒》 CAS 2011年第1期26-29,共4页
从稻花香酒厂老窖泥中分离出一株产丁酸菌BTL-B02。BTL-B02菌株在液态培养条件下的最佳产酸接种量为5%,温度为36℃,pH7.0,且有较弱的己酸发酵力。该菌株和己酸菌在接种比为1∶1时能有效的促进己酸的生成,其己酸产量提高50%左右。
关键词 丁酸菌 分离纯化 产酸条件 稻花香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生态系统中己酸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晓宇 郭子贤 +5 位作者 吕育财 任立伟 龚大春 杨潇 陈萍 郭金玲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02-308,共7页
浓香型白酒采用多菌种混合固态发酵,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使其具有独特的风味。己酸乙酯是其中主要的呈香物质,因此,己酸菌被普遍认为是浓香型白酒酿造中最重要的一类功能微生物。该文总结了目前已报道的己酸菌的种类及特性,系统阐述了产... 浓香型白酒采用多菌种混合固态发酵,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使其具有独特的风味。己酸乙酯是其中主要的呈香物质,因此,己酸菌被普遍认为是浓香型白酒酿造中最重要的一类功能微生物。该文总结了目前已报道的己酸菌的种类及特性,系统阐述了产己酸的代谢途径及其竞争途径,并介绍了己酸菌的己酸代谢调控策略及己酸代谢途径的构建。同时,分析了浓香型白酒生态系统中己酸菌与其他微生物的关系,概述了己酸菌在白酒酿造及其他工业领域的应用现状。对白酒酿造领域中己酸菌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其在窖池微生物结构调整方面还有待继续深入研究,以期为进一步增加白酒酿造的科学性、提高白酒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酸菌 浓香型白酒 代谢途径 筛选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酒醅微生物区系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进 陈萍 +2 位作者 谭光迅 杨博 龚大春 《酿酒科技》 2023年第8期17-23,共7页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窖池内不同深度糟醅的细菌群落组成,探讨理化因子的变化规律及与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相关性,为提高浓香型白酒的品质提供生物学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深度糟醅的群落结构无明显差异,不同发...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窖池内不同深度糟醅的细菌群落组成,探讨理化因子的变化规律及与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相关性,为提高浓香型白酒的品质提供生物学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深度糟醅的群落结构无明显差异,不同发酵阶段糟醅的微生物菌群差异相对较大。入窖时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是主要的优势菌属,发酵前期醋酸菌(Acetobacter)是主要的菌属(52.74%),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在中后期占绝对优势,最高相对丰度达96.42%。冗余分析(RDA)表明,还原糖、乙醇、含水量、乳酸、乳酸乙酯、乙酸乙酯和丁酸乙酯是与菌群相关性较高的理化因子。上述研究揭示了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区系的特征和变化规律,以及与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可为科学认识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与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酒醅 微生物菌群 动态演变
下载PDF
数字化高温大曲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13
11
作者 郑亚伦 赵婷 +6 位作者 王家胜 蔡开云 陈萍 邓俊松 方尚玲 曹敬华 陈茂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1-178,共8页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数字化高温大曲和传统高温大曲进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解析;同时根据微生物物种信息和理化特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高温大曲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均有显著变化。发酵...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数字化高温大曲和传统高温大曲进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解析;同时根据微生物物种信息和理化特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高温大曲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均有显著变化。发酵结束时,两种高温大曲的细菌都以克罗彭斯特菌属(Kroppenstedtia)、糖多孢菌属(Saccharopolyspora)、芽孢杆菌属(Bacillus)、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和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为主要优势菌属,真菌以嗜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和曲霉菌属(Aspergillus)为主。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和层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时间时两种大曲的微生物组成大体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大曲 微生物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理化性质
下载PDF
白酒贮存过程中风味物质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2
作者 袁琦 温承坤 +3 位作者 郑亚伦 冯向东 方尚玲 陈茂彬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17,共4页
该文综述白酒在贮存期中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对酯类、醇类、酸类、醛类和金属离子等化合物的含量随着贮存时间延长的变化规律进行总结,同时论述了引起此类变化规律的原因,为白酒贮存期风味物质变化规律的探索和白酒科学贮存提供参考。
关键词 贮存期 风味物质 变化规律
下载PDF
产4-乙烯基愈创木酚细菌的筛选及酚酸脱羧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6
13
作者 巩园园 毛豪 +3 位作者 晋湘宜 冯向东 陈茂彬 方尚玲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0-164,共5页
采用传统筛菌方法从发酵醅中筛选产4-乙烯基愈创木酚(4-VG)的细菌,通过形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采用基因克隆技术对其酚酸脱羧酶基因进行克隆与异源表达。结果表明,筛选得到一株产4-VG的菌株NF1,其4-VG产量为0.30 m... 采用传统筛菌方法从发酵醅中筛选产4-乙烯基愈创木酚(4-VG)的细菌,通过形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采用基因克隆技术对其酚酸脱羧酶基因进行克隆与异源表达。结果表明,筛选得到一株产4-VG的菌株NF1,其4-VG产量为0.30 mg/g,并鉴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从该菌株中成功克隆得到酚酸脱羧酶基因,并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表达系统中进行诱导表达,以50 mmol/L的阿魏酸为底物,酚酸脱羧酶酶活力为66.74 IU/mL,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该酶的分子质量约为20 k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乙烯基愈创木酚 筛选 鉴定 酚酸脱羧酶 克隆 表达
下载PDF
自动控制系统在白酒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4
作者 谢永文 李莉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3-58,共6页
对白酒的勾兑、过滤、输送、灌装、包装生产的自动化控制作了系统的研究,在酒罐余量温度自动补偿、白酒生产过程中的管道余酒双向清理、白酒自动勾兑多管线复合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创新;酒的生产过程控制和管理应用了Profibus总线技术,实... 对白酒的勾兑、过滤、输送、灌装、包装生产的自动化控制作了系统的研究,在酒罐余量温度自动补偿、白酒生产过程中的管道余酒双向清理、白酒自动勾兑多管线复合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创新;酒的生产过程控制和管理应用了Profibus总线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数据网上实时查询、实时控制,成品进库采用输箱自动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自动化控制 系统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乳酸和乙酸含量 被引量:28
15
作者 冯向东 《酿酒科技》 2009年第5期115-116,共2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白酒中乳酸、乙酸含量,检测速度快,检测样品浓度范围宽,精密度和准确度高。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联用可对白酒中有机酸含量进行全面分析。
关键词 白酒 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 乳酸 乙酸
下载PDF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探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阎大香 《财会通讯(中)》 2009年第2期101-102,共2页
企业财务预算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企业人、才、物等各项资源,落实经营战略方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全面、科学把握全面预算的完整内涵,对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功能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全面预算管理 企业财务预算 企业价值最大化 经营战略 企业人
下载PDF
GC-MSMS内标标准曲线法检测食品包装材料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含量 被引量:4
17
作者 杜梨梨 冯向东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5-108,共4页
通过GC-MSMS内标标准曲线法进行食品包装材料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含量的测定,得到16种化合物相关系数在0.9967~0.9999之间,回收率在81.93%~109.1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91%~4.57%之间,检出限在0.01~0.05 mg/kg之间,均优于国标方... 通过GC-MSMS内标标准曲线法进行食品包装材料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含量的测定,得到16种化合物相关系数在0.9967~0.9999之间,回收率在81.93%~109.1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91%~4.57%之间,检出限在0.01~0.05 mg/kg之间,均优于国标方法。与国标方法比较,本方法的检出限更低,准确度和精密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GC-MSMS 内标标准曲线法 食品包装材料
下载PDF
传统白酒生产的现代化改造及新技术 被引量:14
18
作者 曹敬华 陈萍 +2 位作者 杨林 邓俊松 陈茂彬 《酿酒》 CAS 2021年第4期19-23,共5页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国传统白酒劳动密集型的酿造生产方式弊端愈发凸显:劳动强度大、过程粗放、精细化程度低,已难以适应时代发展,迫切需要做出改变。对传统白酒酿造生产工艺进行了总结,分析了传统酿造工艺目前遇到的问题,概...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国传统白酒劳动密集型的酿造生产方式弊端愈发凸显:劳动强度大、过程粗放、精细化程度低,已难以适应时代发展,迫切需要做出改变。对传统白酒酿造生产工艺进行了总结,分析了传统酿造工艺目前遇到的问题,概述了目前中国白酒的机械化和现代化改造现况,介绍了白酒酿造工业化新技术和产品质量控制方法,并对中国白酒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酿造 机械化 现代化 工业化
下载PDF
利用沼气发酵对白酒酿造废水的处理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桂珍 《酿酒》 CAS 2009年第2期69-70,共2页
白酒酿造过程中的废水主要是黄水和底锅水,作为白酒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其富含有机物,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这既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又使黄水和底锅水中的成分未被有效的开发利用。有关对白酒酿造过程中的废水节能减排加以综合利... 白酒酿造过程中的废水主要是黄水和底锅水,作为白酒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其富含有机物,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这既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又使黄水和底锅水中的成分未被有效的开发利用。有关对白酒酿造过程中的废水节能减排加以综合利用,使其变废为宝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用白酒酿造废水中的有机成分发酵生产沼气,生产的沼气可用来作为燃料烧锅炉,供白酒蒸馏用蒸汽,此方法是各大小酒厂利用和处理处理白酒酿造废水的最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发酵 白酒 酿造废水
下载PDF
中国白酒酿酒微生物研究概述 被引量:14
20
作者 晋湘宜 蔡开云 +3 位作者 陈萍 郭婷婷 陈茂彬 方尚玲 《酿酒》 CAS 2020年第5期16-21,共6页
概述了当前大曲白酒酒曲微生物、酒醅微生物、窖泥微生物的研究情况,以及当前对酿酒微生物的研究方法,并对酿酒微生物研究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为白酒生产中酿造微生物的研究提供思路,为白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大曲白酒 微生物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