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中医药调节铁死亡研究热点及前沿,为相关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Web of Science核心集2012年1月1日-2022年5月31日收录的中医药调节铁死...目的分析中医药调节铁死亡研究热点及前沿,为相关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Web of Science核心集2012年1月1日-2022年5月31日收录的中医药调节铁死亡相关文献。采用NoteExpress3.5去重及筛选,采用Excel2016绘制发文趋势图。采用VOSviewer1.6.17和CiteSpace6.1.R2进行高被引文献及高频关键词排序,绘制时间线视图、关键词聚类图谱。结果纳入中文文献146篇,英文文献183篇。该领域中、英文文献于2020-2022年发文量逐渐增加。高被引文献所属期刊在国际研究领域均具有较大影响力。中、英文关键词分别形成12、10个有效聚类。关键词分析显示,该领域研究主要关注疾病类型(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干预/治疗方法(中药、单体、中药复方、电针等)、代谢方式(谷胱甘肽代谢、铁代谢、脂质代谢)等。结论疾病类型、干预/治疗方法、代谢方式研究是该领域研究热点,纳米材料联合中药调节铁死亡是研究趋势和前沿。展开更多
该研究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Web of Science(WoS)、PubMed数据库,2005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中医药调节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的相关文献。文献分别导入NoteExpress进行去重及筛选,将最终纳入文献...该研究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Web of Science(WoS)、PubMed数据库,2005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中医药调节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的相关文献。文献分别导入NoteExpress进行去重及筛选,将最终纳入文献发文量导入Excel中绘制发文趋势图。根据普莱斯定律确定核心作者,采用VOSviewer 1.6.17绘制核心作者合作网络及高频关键词排序,运用CiteSpace 5.8.R3进行关键词聚类、关键词突现、时间线分布展示。最终纳入中文文献98篇,英文文献72篇。中医药调节坏死性凋亡发文量逐年增加,中国发文量位居世界前列,国内作者在该领域发挥着核心作用。中文文献以刘华发文最多,英文文献以CHEN X P(陈秀萍)发文最多,核心作者合作网络显示团队内部合作较多,团队间合作较缺乏。中、英文关键词分别形成了10个有意义的聚类,显示中医药调节坏死性凋亡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疾病、方药、相关因子、机制研究等。中、英文关键词分析显示,疾病治疗方面,肿瘤、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退行性疾病、炎症性疾病等研究较广泛;备受关注的中药成分是姜黄素、紫草素、丹参酮等;主要涉及的蛋白因子是Ripk1、Ripk3、Mlkl、TNF-α;主要信号通路为Ripk1/Ripk3/Mlkl通路、p53信号通路;主要集中于单味药及中药单体的研究。后续还需扩大经典中药复方的研究,深入探索其在各类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中医药调节铁死亡研究热点及前沿,为相关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Web of Science核心集2012年1月1日-2022年5月31日收录的中医药调节铁死亡相关文献。采用NoteExpress3.5去重及筛选,采用Excel2016绘制发文趋势图。采用VOSviewer1.6.17和CiteSpace6.1.R2进行高被引文献及高频关键词排序,绘制时间线视图、关键词聚类图谱。结果纳入中文文献146篇,英文文献183篇。该领域中、英文文献于2020-2022年发文量逐渐增加。高被引文献所属期刊在国际研究领域均具有较大影响力。中、英文关键词分别形成12、10个有效聚类。关键词分析显示,该领域研究主要关注疾病类型(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干预/治疗方法(中药、单体、中药复方、电针等)、代谢方式(谷胱甘肽代谢、铁代谢、脂质代谢)等。结论疾病类型、干预/治疗方法、代谢方式研究是该领域研究热点,纳米材料联合中药调节铁死亡是研究趋势和前沿。
文摘该研究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Web of Science(WoS)、PubMed数据库,2005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中医药调节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的相关文献。文献分别导入NoteExpress进行去重及筛选,将最终纳入文献发文量导入Excel中绘制发文趋势图。根据普莱斯定律确定核心作者,采用VOSviewer 1.6.17绘制核心作者合作网络及高频关键词排序,运用CiteSpace 5.8.R3进行关键词聚类、关键词突现、时间线分布展示。最终纳入中文文献98篇,英文文献72篇。中医药调节坏死性凋亡发文量逐年增加,中国发文量位居世界前列,国内作者在该领域发挥着核心作用。中文文献以刘华发文最多,英文文献以CHEN X P(陈秀萍)发文最多,核心作者合作网络显示团队内部合作较多,团队间合作较缺乏。中、英文关键词分别形成了10个有意义的聚类,显示中医药调节坏死性凋亡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疾病、方药、相关因子、机制研究等。中、英文关键词分析显示,疾病治疗方面,肿瘤、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退行性疾病、炎症性疾病等研究较广泛;备受关注的中药成分是姜黄素、紫草素、丹参酮等;主要涉及的蛋白因子是Ripk1、Ripk3、Mlkl、TNF-α;主要信号通路为Ripk1/Ripk3/Mlkl通路、p53信号通路;主要集中于单味药及中药单体的研究。后续还需扩大经典中药复方的研究,深入探索其在各类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