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K-1/JNK/c-Fos对左归降糖解郁方(ZGJTJYF)体外培养的模拟糖尿病并发抑郁症(DD)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柳卓 刘检 +6 位作者 凌佳 杨琴 杨蕙 孟盼 杜青 赵洪庆 王宇红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研究信号通路ELK-1/JNK/c-Fos在左归降糖解郁方(ZGJTJYF)对模拟糖尿病并发抑郁症(DD)环境下抗海马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加入高糖(150 mmol/L)+皮质酮(200μmol/L),构建DD体外细胞模型;将培养的海马神经元... 目的:研究信号通路ELK-1/JNK/c-Fos在左归降糖解郁方(ZGJTJYF)对模拟糖尿病并发抑郁症(DD)环境下抗海马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加入高糖(150 mmol/L)+皮质酮(200μmol/L),构建DD体外细胞模型;将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细胞随机分为5组:空白血清组、正常组、左归降糖解郁方含药血清组、阳性药(二甲双胍+氟西汀)含药血清组和模型组(每组3个复孔)。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等量培养液,其余组加入相应体积分数10%的相应血清,均干预18 h。分别采用Hoechst染色、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技术和RT-PCR技术分别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及检测凋亡相关ELK-1、JNK和c-Fos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凋亡明显,其海马神经元凋亡数量明显增多,ELK-1、JNK和c-Fos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左归降糖解郁方含药血清组和阳性药含药血清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可见局部亮点明显减少,凋亡细胞数显著减少,ELK-1、JNK和c-Fos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且神经网络及树突连接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左归降糖解郁方可以减低DD环境下海马神经元中Elk-1、JNK、c-fos表达而起到抗凋亡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归降糖解郁方 糖尿病并发抑郁症 凋亡通路 海马神经元 大鼠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精简方对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大鼠海马组织Cdk5的调控 被引量:9
2
作者 刘芳 王宇红 +3 位作者 邵乐 夏相宜 佘颜 蔡光先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76-1181,共6页
目的评价补阳还五汤精简方对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大鼠海马组织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 5,Cdk5)的调控。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MCAO模型组、补阳还五汤干预组(灌胃3.15 g·kg^(-1))及补阳还... 目的评价补阳还五汤精简方对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大鼠海马组织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 5,Cdk5)的调控。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MCAO模型组、补阳还五汤干预组(灌胃3.15 g·kg^(-1))及补阳还五汤精简方干预组(灌胃2.41 g·kg^(-1)),每组按给药后1、3、7、14、28 d再各分5小组。采用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考察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dk5的表达。结果 MCAO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脑缺血后1 d即出现Cdk5上调趋势,并随着脑缺血的加剧,Cdk5的表达继续上调,其中mRNA及蛋白水平在7~14 d达最大,28 d则出现下降趋势,与各时间点假手术组比较P<0.01,提示脑缺血损伤将激活Cdk5信号转导途径;补阳还五汤精简方干预后的3、7、14、28 d均能明显降低Cdk5的表达,与各时间点模型组比较P<0.05,且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下调趋势越明显,干预28 d后,Cdk5的表达接近假手术组,提示补阳还五汤精简方可下调Cdk5的异常表达,与补阳还五汤原方比,两方对Cdk5的调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精简方可能通过调控Cdk5的表达水平对脑缺血海马组织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汤精简方 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 脑缺血 海马组织
下载PDF
理中汤超微颗粒与传统饮片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刘青萍 晏峻峰 +2 位作者 刘东波 李曼 蔡光先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4-36,共3页
目的对不同剂量理中汤超微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将60例符合中医脾胃虚寒证诊断标准的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汤剂组、1/3剂量组和1/5剂量组,分别予传统理中汤饮片制剂、1/3剂量的超微配方颗粒和1/... 目的对不同剂量理中汤超微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将60例符合中医脾胃虚寒证诊断标准的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汤剂组、1/3剂量组和1/5剂量组,分别予传统理中汤饮片制剂、1/3剂量的超微配方颗粒和1/5剂量的超微配方颗粒。比较分析3组用药1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3组在年龄、病程、治疗前证候积分、胃脘痛疾病疗效和证候疗效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能降低胃脘痛的严重程度、频率和持续时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理中汤饮片制剂、1/3剂量超微配方颗粒和1/5剂量超微配方颗粒治疗胃脘痛的疗效无明显差异,且1/3剂量组与传统汤剂组的疗效十分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中汤 传统饮片 超微颗粒 疗效评价 胃脘痛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紊乱对焦虑性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凌佳 吴梦瑶 +4 位作者 杨琴 赵洪庆 杜青 韩远山 王宇红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8年第9期1231-1238,共8页
目的研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紊乱对焦虑性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结构的影响,探讨焦虑性抑郁的潜在发病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溶媒组、焦虑组、抑郁组和焦虑性抑郁组,每组12只。采用慢性束缚应激联合皮质酮注射方法建立焦... 目的研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紊乱对焦虑性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结构的影响,探讨焦虑性抑郁的潜在发病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溶媒组、焦虑组、抑郁组和焦虑性抑郁组,每组12只。采用慢性束缚应激联合皮质酮注射方法建立焦虑性抑郁大鼠模型,连续21 d;造模后采用高架十字迷宫(EPM)、旷场实验(OFT)、强迫游泳实验(FST)评价大鼠焦虑和抑郁样行为;HE染色检测大鼠HPA轴各组织及海马病理变化;ELISA检测大鼠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GR)蛋白表达。结果焦虑性抑郁组大鼠进入开臂的时间、次数及自主活动次数均与焦虑组相当,不动时间显著增加,与对照组及抑郁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HPA轴各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损伤,海马神经元肿胀,呈空泡状;同时,血浆中CRH、ACTH和CORT含量显著增加(P<0.01或P<0.05),海马GR表达显著下降。结论焦虑性抑郁模型组大鼠具有显著的焦虑及抑郁样行为,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机体HPA轴紊乱及其引发的脑内海马损伤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性抑郁 焦虑性抑郁模型 HPA轴紊乱 病理变化 糖皮质激素受体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百事乐胶囊中5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3
5
作者 雷昌 孟盼 +2 位作者 谢瑜 梁晓岚 王宇红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3-146,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百事乐胶囊中金丝桃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_1、姜黄素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溶液-乙腈,梯度洗脱;进样量20 mL;流速1.0 ...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百事乐胶囊中金丝桃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_1、姜黄素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溶液-乙腈,梯度洗脱;进样量20 mL;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48 nm(0~25 min),203 nm(26~64 min),425nm(65~95 min)。结果:金丝桃苷、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_1、姜黄素在6.3~31.5μg/mL、97.5~487.5μg/mL、66~330μg/mL、101~505μg/mL、1~5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7、0.9995、0.9996、0.9996、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均大于95.0%。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可为百事乐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事乐胶囊 金丝桃苷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E 人参皂苷RB1 姜黄素
原文传递
腺苷A1受体激动剂减轻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 被引量:2
6
作者 杨蕙 柳卓 +4 位作者 孟盼 杜青 王宇红 刘检 杨琴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9年第3期321-325,共5页
目的观察腺苷A1受体(A1R)激动剂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Met)组[Met组:灌胃给予二甲双胍(0.18 g/kg) 28 d]和二甲双胍联合腺苷A1受体激动剂(Met+CPA)干预组[Met+CPA组:灌胃... 目的观察腺苷A1受体(A1R)激动剂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Met)组[Met组:灌胃给予二甲双胍(0.18 g/kg) 28 d]和二甲双胍联合腺苷A1受体激动剂(Met+CPA)干预组[Met+CPA组:灌胃给予二甲双胍28 d,于第22天开始腹腔注射CPA(1 mg/kg),注射给药7 d]。观察大鼠血糖水平和学习记忆功能;ELISA检测大鼠海马谷氨酸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检测海马谷氨酸转运体GLT-1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含量显著升高(P<0.01);学习和记忆功能明显下降(P<0.01);海马中谷氨酸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GLT-1和BDNF表达显著下降(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Met组大鼠仅血糖含量显著下降(P<0.01),其余指标均未见显著变化;而Met+CPA组大鼠血糖含量显著下降(P<0.01),认知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P<0.01),海马中谷氨酸含量显著减少(P<0.01),且GLT-1和BDNF表达显著增加(P<0.01或P<0.05)。结论激活腺苷A1受体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的认知功能,这可能与其通过减少谷氨酸释放和增加神经营养作用双途径共同减轻神经元兴奋性毒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抑郁症 腺苷A1受体 谷氨酸转运体1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乌发生发液中二苯乙烯苷含量 被引量:2
7
作者 黄丹 刘恒言 +4 位作者 凌成利 向韵 梁诗意 向爱香 雷昌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建立乌发生发液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择依利特Supersil ODS-C18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20 nm。结果:二苯乙... 目的:建立乌发生发液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择依利特Supersil ODS-C18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20 nm。结果:二苯乙烯苷在3.29~16.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5%,RSD为1.56%(n=6)。结论:该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为乌发生发液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发生发液 二苯乙烯苷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HPLC法测定降糖益肾丸中毛蕊花糖苷的含量 被引量:1
8
作者 谢瑜 雷昌 +2 位作者 王青 梁晓岚 邹菊英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第6期22-24,共3页
目的:建立降糖益肾丸中毛蕊花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 TC-C18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80 nm,进样量为10μ... 目的:建立降糖益肾丸中毛蕊花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 TC-C18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80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毛蕊花糖苷在60.8~364.8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56%,RSD为1.04%(n=6)。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降糖益肾丸的定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糖益肾丸 毛蕊花糖苷 含量测定 糖尿病肾病
原文传递
细胞因子和神经递质双重监测在乳腺癌患者伴发抑郁症防治中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朱青 王健 +2 位作者 杨蕙 孟盼 柳卓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579-581,585,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和单胺类神经递质在乳腺癌伴发抑郁患者体内的水平及其对该病临床防治的重要意义。方法对124例乳腺癌住院患者进行抑郁评估,并根据评分结果,将其分为乳腺癌伴抑郁症组71例,乳腺癌不伴抑郁症组53例;同时选取身心健康的女...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和单胺类神经递质在乳腺癌伴发抑郁患者体内的水平及其对该病临床防治的重要意义。方法对124例乳腺癌住院患者进行抑郁评估,并根据评分结果,将其分为乳腺癌伴抑郁症组71例,乳腺癌不伴抑郁症组53例;同时选取身心健康的女性4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多巴胺(DA)、五羟色胺(5-HT)水平,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伴发抑郁症的相关性。结果组间比较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乳腺癌伴发或不伴发抑郁症组患者血清IL-6、TNF-α均显著升高(P<0.01),但仅乳腺癌伴发抑郁症患者血清DA、5-HT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乳腺癌不伴发抑郁症组比较,伴发抑郁症的乳腺癌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而DA、5-HT水平显著降低(P<0.01)。Pearson分析显示,IL-6、TNF-α与乳腺癌伴发抑郁症呈正相关,而DA、5-HT与乳腺癌伴发抑郁症则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F-α是乳腺癌伴发抑郁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细胞因子水平增加和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降低与乳腺癌伴发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监测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因子 神经递质 乳腺癌 抑郁症
下载PDF
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孟盼 赵洪庆 +4 位作者 杜青 王宇红 杨蕙 张秀丽 徐雅岚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9期78-81,共4页
目的观察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以及海马JNK、Bcl-2、Bax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灌胃联合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继续给予28 d慢... 目的观察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以及海马JNK、Bcl-2、Bax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灌胃联合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继续给予28 d慢性应激建立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及左归降糖解郁方高、中、低剂量组。末次给药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Western blot检测海马JNK、Bcl-2、Bax蛋白表达;RT-PCR检测JNK、Bcl-2、Bax基因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JNK、Bax蛋白及基因表达明显上升,Bcl-2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左归降糖解郁方高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JNK、Bax蛋白及基因表达均明显下降,Bcl-2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左归降糖解郁方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归降糖解郁方 糖尿病并发抑郁症 神经元凋亡 JNK Bcl-2 Bax 大鼠
下载PDF
焦虑性抑郁模型大鼠脑区单胺递质含量与神经因子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32
11
作者 赵洪庆 韩远山 +5 位作者 柳卓 杜青 杨琴 孟盼 杨蕙 王宇红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3-379,共7页
目的研究焦虑性抑郁模型大鼠海马、杏仁核、前额叶皮质内单胺递质的含量变化及脑内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趋势,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溶媒对照组、焦虑模型组、抑郁模型组、焦虑性抑郁模型组,每组12... 目的研究焦虑性抑郁模型大鼠海马、杏仁核、前额叶皮质内单胺递质的含量变化及脑内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趋势,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溶媒对照组、焦虑模型组、抑郁模型组、焦虑性抑郁模型组,每组12只。采用慢性束缚应激联合皮质酮注射的方法建立焦虑性抑郁大鼠模型,造模时间为21 d,造模结束后采用高架十字迷宫测试,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大鼠的焦虑和抑郁样行为,HPLC-ECD法检测大鼠海马、杏仁核、前额叶皮质的单胺递质5-HT、NE、DA含量,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各脑区神经营养因子BDNF、NT-3的含量。结果焦虑性抑郁模型组大鼠在进入开臂的时间、次数、旷场中自主活动次数均与焦虑组相当,与对照组及抑郁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在强迫游泳中的不动时间显著增加,与对照组及焦虑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与对照组比较,焦虑性抑郁模型组大鼠海马5-HT、杏仁核及前额叶皮质区的5-HT和NE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或P<0.05);此外,与对照组比较,焦虑性抑郁模型组大鼠各脑区BDNF、NT-3含量显著下降(P<0.01或P<0.05),同时与焦虑组比较,BDNF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焦虑性抑郁模型组大鼠具有显著的焦虑及抑郁样行为,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脑内海马、杏仁核、前额叶皮质区域的单胺递质含量降低及神经营养因子BDNF、NT-3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性抑郁 焦虑性抑郁模型 HPLC-ECD 单胺递质 BDNF NT-3
下载PDF
甘麦大枣汤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HPA轴及海马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孟盼 朱青 +4 位作者 赵洪庆 张秀丽 王宇红 杨蕙 雷昌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581-585,共5页
目的研究甘麦大枣汤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HPA轴及海马显微结构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抗抑郁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5.4 mg/kg)、甘麦大枣汤高、中、低剂量组(3.84、1.92、0.96 g/kg),采用慢性不可预... 目的研究甘麦大枣汤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HPA轴及海马显微结构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抗抑郁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5.4 mg/kg)、甘麦大枣汤高、中、低剂量组(3.84、1.92、0.96 g/kg),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建立抑郁模型,于造模同时给药,连续21 d。采用糖水消耗实验和旷场测试检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的变化,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CA3区及齿状回(DG)区的病理结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抑郁模型组大鼠蔗糖偏食度及自主活动次数显著下降(P<0.01),血浆CRH、ACTH、CORT含量显著上升(P<0.01),海马CA1区、CA3区以及DG区神经元均萎缩、缺失,损伤明显;与模型组比较,甘麦大枣汤高剂量组大鼠蔗糖偏食度及活动次数均显著提高(P<0.01),血浆ACTH、CORT含量下降(P<0.05),同时海马各区神经元损伤情况得到缓解。结论甘麦大枣汤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其作用可能与调节HPA轴高亢,保护海马的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麦大枣汤 抑郁 慢性应激 HPA轴 海马 显微结构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及其精简方抗脑缺血损伤功效比较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芳 刘青萍 +4 位作者 王宇红 蔡光先 夏相宜 邵乐 柳绍龙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9期46-49,共4页
目的评价补阳还五汤及其精简方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内实验: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局灶性脑缺血(MCAO)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和补阳还五汤精简方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脑梗死面积和脑含水量等指标的变... 目的评价补阳还五汤及其精简方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内实验: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局灶性脑缺血(MCAO)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和补阳还五汤精简方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脑梗死面积和脑含水量等指标的变化。体外实验:采用过氧化氢(H2O2)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致损,建立体外氧化应激细胞模型,将PC12细胞分为正常组、空白对照组、补阳还五汤组和补阳还五汤精简方不同浓度组(0.1、0.2、0.5、1.0、2.0、3.5 mg/mL)及模型组,MTT法考察补阳还五汤及其精简方对模型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体内实验表明,补阳还五汤及其精简方给药7 d后,均能恢复MCAO模型大鼠的体质量、降低脑梗死面积、减轻脑组织水肿,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实验表明,补阳还五汤及其精简方与细胞作用2 h即能发挥保护作用,对H2O2所致的氧化应激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存活率升高,同一浓度两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内外实验均表明,补阳还五汤精简方在抗脑缺血损伤方面功效显著,且药效不亚于补阳还五汤,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大大节约了中药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汤精简方 脑缺血 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 氧化应激细胞模型
下载PDF
复方柴金解郁片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HPA轴及海马单胺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韩远山 蔺晓源 +5 位作者 易刚强 王宇红 杨蕙 孟盼 赵洪庆 杜青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240-244,共5页
目的研究复方柴金解郁片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HPA轴及海马单胺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抗抑郁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5.4 mg/kg)、复方柴金解郁片高、中、低剂量组(2.74、1.37、0.68 g/kg),采... 目的研究复方柴金解郁片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HPA轴及海马单胺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抗抑郁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5.4 mg/kg)、复方柴金解郁片高、中、低剂量组(2.74、1.37、0.68 g/kg),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建立抑郁模型,于造模同时给药,连续28 d。采用蔗糖偏好实验和旷场测试检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病理结果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以及海马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去甲肾上腺素(NA)、多巴胺(DA)的含量。结果与抑郁模型组比较,复方柴金解郁片组大鼠蔗糖偏嗜度及活动次数均显著提高,学习记忆能力提升,海马病理损伤情况得到缓解,血浆CRH、ACTH、CORT含量下降,海马组织内5-HT、NA、DA含量上升,5-HIAA含量下降(P<0.05)。结论复方柴金解郁片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情绪和学习记忆功能、缓解海马组织损伤,其作用可能与抑制HPA轴亢进、增加脑内单胺递质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柴金解郁片 抑郁 慢性应激 HPA轴 海马 单胺递质
下载PDF
UPLC-Q-TOF-MS法分析双丹明目胶囊入血成分 被引量:7
15
作者 龙红萍 秦裕辉 +2 位作者 刘峥嵘 王宇红 喻嵘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204-2206,共3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法分析双丹明目胶囊入血成分。方法大鼠灌胃药物浸膏后取血浆,分析采用Agilent Extend C_(18)色谱柱(2.1 mm×50 mm,1.8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法分析双丹明目胶囊入血成分。方法大鼠灌胃药物浸膏后取血浆,分析采用Agilent Extend C_(18)色谱柱(2.1 mm×50 mm,1.8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正离子采集模式下进行质谱全扫描。结果检测出36种入血原型成分,主要来源于旱墨莲和山茱萸。同时,鉴定出3种代谢产物,分别为原儿茶酸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丹参素的甘氨酸结合物、隐丹参酮的D环开环代谢产物。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为研究双丹明目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体内的药效物质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丹明目胶囊 入血成分 UPLC-Q-TOF-MS
下载PDF
芍药苷对氯化钴诱导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雷昌 黄丹 +5 位作者 向韵 张秀丽 孟盼 邹蔓姝 王宇红 凌成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605-2610,共6页
目的研究芍药苷对氯化钴诱导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芍药苷预先处理PC12细胞1 h,再加入CoCl2共孵育24 h。采用MTT法检测PC12细胞存活率,利用DCFH-DA探针、Annexin FITC-V/PI双染法、JC1探针检测芍药苷(100、200μg/mL)对P... 目的研究芍药苷对氯化钴诱导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芍药苷预先处理PC12细胞1 h,再加入CoCl2共孵育24 h。采用MTT法检测PC12细胞存活率,利用DCFH-DA探针、Annexin FITC-V/PI双染法、JC1探针检测芍药苷(100、200μg/mL)对PC12细胞ROS水平、细胞凋亡率及线粒体膜电位值(MMP)的影响。结果CoCl2诱导PC12细胞24 h后,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2 mmol/L。与模型组比较,200μg/mL芍药苷提高CoCl2诱导PC12细胞存活率(P<0.05),减少细胞内ROS水平(P<0.05),抑制细胞凋亡(P<0.05),提高MMP(P<0.05)。结论芍药苷对CoCl2诱导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脑卒中 氧化应激 凋亡
下载PDF
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及潜在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洪庆 杜青 +3 位作者 凌佳 杨琴 徐雅岚 王宇红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55-58,共4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并发抑郁症(DD)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高脂灌胃联合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和DD模型组,另取正常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抑郁症模型组,抑郁症模型组... 目的研究糖尿病并发抑郁症(DD)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高脂灌胃联合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和DD模型组,另取正常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抑郁症模型组,抑郁症模型组和DD模型组继续给予28 d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造模结束后,采用Open-field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行为活动能力,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p-JNK、Bax、Bcl-2、Caspase8、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Open-field实验结果显示,各模型组大鼠自主活动能力显著下降,其中DD模型组大鼠较糖尿病模型组明显下降;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各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其中DD模型组大鼠较糖尿病模型组明显延长;HE染色结果显示,DD模型组大鼠海马损伤最为严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各模型组大鼠较空白对照组p-JNK、Bax、Caspase8、Caspase3表达显著升高,Bcl-2表达显著降低,其中DD模型组差异更显著。结论基于糖尿病,DD引起海马神经元凋亡,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JNK、Bax、Bcl-2、Caspase8、Caspase3等异常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抑郁症 糖尿病并发抑郁症 神经元凋亡
下载PDF
不同时间点不同应激方法致大鼠焦虑样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洪庆 韩远山 +4 位作者 杜青 杨琴 王宇红 杨蕙 孟盼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从不同时间点比较几种不同的应激方法建立焦虑大鼠模型的生物学特点,为寻找最合适的造模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空瓶应激组、慢性情绪应激(chronic emotional stress,CES)组、束缚应激3 h组、束缚应激6 h... 目的从不同时间点比较几种不同的应激方法建立焦虑大鼠模型的生物学特点,为寻找最合适的造模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空瓶应激组、慢性情绪应激(chronic emotional stress,CES)组、束缚应激3 h组、束缚应激6 h组,分别进行造模,于实验第7 d、14 d、21 d分别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和场景恐惧测试测定大鼠的焦虑样行为,旷场测试考察大鼠的焦虑或抑郁样行为,强迫游泳实验测定大鼠的抑郁样行为,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5-HT、DA含量。结果焦虑样行为学测试结果表明,第14天起,空瓶应激组、CES组、束缚应激6 h组大鼠开始产生焦虑样行为,此后焦虑样行为愈发明显,强迫游泳实验结果表明,束缚6 h组大鼠的不动时间于第7 d起即显著增加(P<0.05)。同时,与正常大鼠比较,空瓶应激组和CES组大鼠海马5-HT、DA含量于第14天开始显著上升(P<0.05或P<0.01)。结论在上述几种焦虑模型中,束缚应激3 h焦虑样行为不明显;束缚应激6 h可能由于应激时间过长,表现出抑郁样行为。空瓶应激和CES能成功建立焦虑大鼠模型,且其焦虑行为表征有一定差异,可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选择对应的模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模型 空瓶应激 慢性情绪应激 慢性束缚应激
下载PDF
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胎鼠海马神经元NR及mEPSC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向韵 吴梦瑶 +6 位作者 赵洪庆 刘检 雷昌 孟盼 张秀丽 凌佳 王宇红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74-279,共6页
目的探讨左归降糖解郁方对模拟糖尿病并发抑郁(diabetes mellitus with depression,DD)症状态下胎鼠海马神经元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NR)和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iniature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目的探讨左归降糖解郁方对模拟糖尿病并发抑郁(diabetes mellitus with depression,DD)症状态下胎鼠海马神经元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NR)和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iniature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mEPSC)频率及幅度的干预作用。方法取胎鼠(16~18 d)的海马,进行分离纯化和培养,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鉴定。随机把海马原代神经元分6组:空白组、模型组、空白血清组、MK-801组、二甲双胍+氟西汀组、左归降糖解郁方组。根据分组,于空白组加10%的培养液;其他5组加15 mmol/L的高糖和50μmol/L的皮质酮予以造模;造模后,空白血清组、二甲双胍+氟西汀组、左归降糖解郁方组中分别加10%的空白血清、二甲双胍+氟西汀含药血清、左归降糖解郁方含药血清,MK-801组中加10μmol/L的MK-801,同时干预18 h。蛋白NR2A、NR2B的表达运用高内涵细胞成像技术(high content analysis,HCA)检测;海马神经元细胞的mEPSC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来记录,并对比不同组间神经元细胞的mEPSC频率和电流幅度。结果经镜下观察及NSE鉴定,所培养的细胞是海马神经元细胞,阳性率在95%以上。经HCA检测,空白组细胞的胞体明显,形态完整,突触之间形成丰富的神经网络。与空白组比,模型组和空白血清组的海马神经元细胞出现萎缩、突触断裂或神经网络消失,蛋白NR2A、NR2B的荧光值增强(P<0.01);与空白血清组比,MK-801组、二甲双胍+氟西汀组、左归降糖解郁方组细胞突触间的连接恢复,蛋白NR2A、NR2B荧光值减弱(P<0.01或P<0.05)。膜片钳结果显示,对比空白组,模型组、空白血清组的mEPSC频率和幅度上升(P<0.01);与空白血清组比,MK-801组、二甲双胍+氟西汀组和左归降糖解郁方组的mEPSC频率和幅度下降(P<0.01)。结论左归降糖解郁方抗DD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受损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在于其能够调控DD状态下的海马神经元蛋白NR2A、NR2B的表达及突触可塑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抑郁症 海马神经元 突触可塑性 膜片钳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左归降糖解郁方
下载PDF
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病理形态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柳卓 孟盼 +2 位作者 杨蕙 赵洪庆 王宇红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9期44-48,共5页
目的观察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diabetes mellitus with depression,DD)大鼠海马神经元病理形态的影响,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联合慢性应激建立DD大鼠模型。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 目的观察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diabetes mellitus with depression,DD)大鼠海马神经元病理形态的影响,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联合慢性应激建立DD大鼠模型。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和左归降糖解郁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末次给药后,检测大鼠血糖及行为学变化,分别采用HE染色、尼氏染色、高尔基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检测大鼠海马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显著升高,海马区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神经元凋亡增加,神经元胞体出现变形、树突棘减少等病理损伤情况;给予左归降糖解郁方干预后,模型大鼠高血糖和抑郁样状态缓解,海马神经元数量显著增加,神经元形态基本恢复正常,左归降糖解郁方高、中剂量组Caspase-3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结论左归降糖解郁方可明显改善DD大鼠血糖和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减缓海马损伤和凋亡、恢复神经元数量与形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归降糖解郁方 糖尿病并发抑郁症 海马神经元 病理形态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