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lu-mGluR2/3-ERK信号通路在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前额叶皮质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
作者 柳卓 赵洪庆 +3 位作者 孟盼 杨蕙 向韵 王宇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62-1667,共6页
目的探讨Glu-mGluR2/3-ERK信号通路在糖尿病并发抑郁症(diabetic depression, DD)大鼠前额叶皮质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动物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动物分为4组:对照组、糖尿病组、抑郁症组、DD组;第二部分动物分为3组:对照组、DD组... 目的探讨Glu-mGluR2/3-ERK信号通路在糖尿病并发抑郁症(diabetic depression, DD)大鼠前额叶皮质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动物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动物分为4组:对照组、糖尿病组、抑郁症组、DD组;第二部分动物分为3组:对照组、DD组、mGluR2/3阻断剂+DD组(LY341495组)。采用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的抑郁样行为,HE染色观察前额叶皮质区病理损伤情况;HPLC法检测谷氨酸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mGluR2/3、ERK、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D模型组大鼠抑郁样行为明显,前额叶皮质神经元存在胞体肿胀、核固缩、排列紊乱、数量减少等病理损伤现象,凋亡执行蛋白caspase-3阳性表达明显上升,同时谷氨酸含量异常升高,其受体mGluR2/3表达增加,下游分子ERK表达降低,说明神经元凋亡可能与Glu-mGluR2/3-ERK通路有关。进一步研究发现,给予mGluR2/3阻断剂LY341495后,DD组大鼠前额叶皮质区mGluR2/3、ERK、caspase-3表达均得到逆转,病理损伤情况也得到一定程度缓解。结论 Glu-mGluR2/3-ERK信号通路参与了DD大鼠前额叶皮质神经元的凋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抑郁症 前额叶皮质 谷氨酸 神经元凋亡 mGluR2/3 ERK
下载PDF
4T1炎性乳腺癌细胞接种联合皮质酮注射诱导乳腺癌并发抑郁症小鼠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杨蕙 孟盼 +5 位作者 杨琴 韩远山 凌佳 杜青 赵洪庆 王宇红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1-26,共6页
目的研究4T1炎性乳腺癌细胞接种联合皮质酮注射所致BABL/c小鼠病理行为和核心标志物的变化。方法采用4T1炎性乳腺癌细胞接种的方法建立乳腺癌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2组,乳腺癌组和乳腺癌皮质酮组;另将未接种乳腺癌细胞的小鼠也随机分为2组... 目的研究4T1炎性乳腺癌细胞接种联合皮质酮注射所致BABL/c小鼠病理行为和核心标志物的变化。方法采用4T1炎性乳腺癌细胞接种的方法建立乳腺癌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2组,乳腺癌组和乳腺癌皮质酮组;另将未接种乳腺癌细胞的小鼠也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和抑郁症组。随后给予抑郁症组和乳腺癌皮质酮组21 d皮质酮注射(30 mg/kg)。实验结束后,采用糖水消耗实验、旷场实验、新奇摄食实验观察各组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小鼠断头处死后,测量各组小鼠乳腺肿瘤瘤重和瘤体积,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肿瘤标志物肿瘤抗原CA153、糖类抗原CA125、癌胚抗原(CEA)、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结果乳腺癌皮质酮组小鼠瘤重和瘤体积明显增大,血浆CA153、CA125和CEA水平显著升高,糖水偏嗜度明显降低,对环境的好奇探索欲望减弱,体内5-HT、DA、NE含量显著降低。结论乳腺癌小鼠在接受慢性皮质酮注射后,可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样行为、神经递质和乳腺癌标志物以及肿瘤瘤体变化,可为乳腺癌并发抑郁症动物实验提供模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并发抑郁症 肿瘤标志物 单胺神经递质 动物行为学 小鼠
下载PDF
S100B、AQP4和CX43表达紊乱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血脑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韩远山 杜青 +4 位作者 赵洪庆 王宇红 杨蕙 孟盼 秦裕辉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7年第12期1663-1667,共5页
目的探讨S100B、AQP4和CX43表达紊乱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血脑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糖尿病组[高脂乳灌胃2周+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8 mg/kg)]、抑郁症组(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28 d)、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组(联合以上两... 目的探讨S100B、AQP4和CX43表达紊乱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血脑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糖尿病组[高脂乳灌胃2周+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8 mg/kg)]、抑郁症组(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28 d)、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组(联合以上两种方法建立)、对照组。造模结束后,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ELISA检测血清S100B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血脑屏障AQP4和CX43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和抑郁症组大鼠自主活动次数和空间探索时间显著减少,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P<0.01);血清S100B含量明显增多(P<0.01);海马血脑屏障功能性蛋白AQP4、CX43积分吸光度明显减少(P<0.01)。与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组大鼠自主活动次数和空间探索时间减少,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P<0.01);血清S100B含量明显增多(P<0.05);海马血脑屏障功能性蛋白AQP4、CX43积分吸光度明显减少(P<0.05,P<0.01)。结论 S100B、AQP4和CX43表达紊乱所致海马血脑屏障功能障碍可能是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发生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抑郁症 血脑屏障 S100B AQP4 CX43
下载PDF
逍遥抗癌解郁方对乳腺癌并发抑郁症小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后致密蛋白95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韩远山 金狮 +6 位作者 王宇红 孟盼 黄会珍 杨琴 赵洪庆 杨蕙 易刚强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9期43-47,共5页
目的观察逍遥抗癌解郁方对乳腺癌并发抑郁症(BCRD)小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的影响,探讨其对海马组织的可能保护机制。方法腋下注射4T1炎性乳腺癌细胞联合背部皮下注射皮质酮建立BCRD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紫杉醇组... 目的观察逍遥抗癌解郁方对乳腺癌并发抑郁症(BCRD)小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的影响,探讨其对海马组织的可能保护机制。方法腋下注射4T1炎性乳腺癌细胞联合背部皮下注射皮质酮建立BCRD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紫杉醇组、紫杉醇+氟西汀组、逍遥抗癌解郁方组、紫杉醇+逍遥抗癌解郁方组,另取未造模BALB/c小鼠作为正常组。采用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小鼠抑郁样行为,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和乳腺肿瘤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海马PSD95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0.01),海马结构损伤明显,PSD95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给予逍遥抗癌解郁方干预后,模型小鼠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不动时间明显减少(P<0.05),海马结构损伤得以恢复,PSD95表达显著升高(P<0.01),联合紫杉醇出现肿瘤细胞大面积坏死。结论逍遥抗癌解郁方可改善BCRD小鼠抑郁症状,有效辅助化疗药物抑制乳腺肿瘤增殖,并通过上调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PSD95的表达,保护海马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抗癌解郁方 海马 突触后致密蛋白95 乳腺癌并发抑郁症 小鼠
下载PDF
腺苷A1受体激动剂减轻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 被引量:3
5
作者 杨蕙 柳卓 +4 位作者 孟盼 杜青 王宇红 刘检 杨琴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9年第3期321-325,共5页
目的观察腺苷A1受体(A1R)激动剂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Met)组[Met组:灌胃给予二甲双胍(0.18 g/kg) 28 d]和二甲双胍联合腺苷A1受体激动剂(Met+CPA)干预组[Met+CPA组:灌胃... 目的观察腺苷A1受体(A1R)激动剂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Met)组[Met组:灌胃给予二甲双胍(0.18 g/kg) 28 d]和二甲双胍联合腺苷A1受体激动剂(Met+CPA)干预组[Met+CPA组:灌胃给予二甲双胍28 d,于第22天开始腹腔注射CPA(1 mg/kg),注射给药7 d]。观察大鼠血糖水平和学习记忆功能;ELISA检测大鼠海马谷氨酸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检测海马谷氨酸转运体GLT-1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含量显著升高(P<0.01);学习和记忆功能明显下降(P<0.01);海马中谷氨酸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GLT-1和BDNF表达显著下降(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Met组大鼠仅血糖含量显著下降(P<0.01),其余指标均未见显著变化;而Met+CPA组大鼠血糖含量显著下降(P<0.01),认知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P<0.01),海马中谷氨酸含量显著减少(P<0.01),且GLT-1和BDNF表达显著增加(P<0.01或P<0.05)。结论激活腺苷A1受体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的认知功能,这可能与其通过减少谷氨酸释放和增加神经营养作用双途径共同减轻神经元兴奋性毒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抑郁症 腺苷A1受体 谷氨酸转运体1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中药汤剂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文将 易健 刘柏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3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索中医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用药规律。方法运用关键词查找的方法在万方、维普、知网数据库上检索2005年1月~2017年12月的文献,最终符合要求的文献共109篇,运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并对药物使用的频次、频率、四气、五味、归... 目的探索中医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用药规律。方法运用关键词查找的方法在万方、维普、知网数据库上检索2005年1月~2017年12月的文献,最终符合要求的文献共109篇,运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并对药物使用的频次、频率、四气、五味、归经、药物类别、治则治法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文献共使用药物147味,使用频次为1007次。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是丹参、川芎、黄芪。药性以温、寒、平为主,累计频率为92.3%;五味以甘、苦、辛为主,累计频率为90.4%;归经以肝、脾、心为主,累计频率为86.4%;药物类别以活血化瘀药、补气药、补血药、温化寒痰药为主,累计频率为45.1%。结论中药汤剂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以活血化瘀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颈动脉粥样硬化 用药规律 频次
下载PDF
线粒体自噬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7
作者 颜思阳 陈瑶 +2 位作者 周德生 郭纯 刘利娟 《医学综述》 2019年第4期659-664,670,共7页
线粒体自噬是一种控制线粒体数量的选择性自噬过程,其对维持细胞正常表型和功能至关重要,且与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缺血性脑卒中、心力衰竭等)密切相关。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缺血脑组织在梗死相关血管开通后,可能导致比血管... 线粒体自噬是一种控制线粒体数量的选择性自噬过程,其对维持细胞正常表型和功能至关重要,且与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缺血性脑卒中、心力衰竭等)密切相关。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缺血脑组织在梗死相关血管开通后,可能导致比血管闭塞时更严重的急性损伤。而线粒体自噬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密切相关,其与氧化应激、线粒体动力学等有关。而这些过程受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诱导的假定激酶1、Parkin、Bcl-2/腺病毒E1B 19 k Da相互作用蛋白3等)的调控。适度的线粒体自噬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从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但线粒体自噬功能受损清除不足或过度激活的线粒体自噬,可以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未来,脑缺血再灌注中的线粒体自噬将成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新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性脑卒中 线粒体自噬 氧化应激 自噬相关蛋白
下载PDF
左归降糖解郁方对模拟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环境下海马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金狮 黄会珍 +5 位作者 凌佳 刘检 柳卓 罗薇絮 吴梦瑶 王宇红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51-56,共6页
目的观察左归降糖解郁方对模拟糖尿病并发抑郁症(DD)环境下海马神经元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海马神经元原代细胞取自受孕18 d SD大鼠胎鼠,葡萄糖联合皮质酮干预构建DD海马神经元细胞模型。将培养的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 目的观察左归降糖解郁方对模拟糖尿病并发抑郁症(DD)环境下海马神经元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海马神经元原代细胞取自受孕18 d SD大鼠胎鼠,葡萄糖联合皮质酮干预构建DD海马神经元细胞模型。将培养的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组、空白血清组、模型组、阳性药(二甲双胍+氟西汀)药物血清组、中药(左归降糖解郁方)药物血清组和阻断剂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培养液,阻断剂组给予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1型受体(CRHR1)阻断剂安塔拉明200μmol/L,其余组给予体积分数为10%的药物血清或空白血清,造模干预18 h后,尼氏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损伤情况,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HCA)技术检测CRHR1、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切丝蛋白(Cofilin)和肌动蛋白(Actin)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RHR1、Cofilin和Actin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及空白血清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神经元神经网络、树突棘断裂或消失,尼氏小体数量显著减少,CRHR1表达明显上调(P<0.01),Cofilin和Actin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药物血清组、中药药物血清组和阻断剂组可一定程度上逆转上述变化(P<0.05,P<0.01)。结论左归降糖解郁方对模拟DD环境下海马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调控CRHR1、Cofilin、Actin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抑郁症 左归降糖解郁方 海马神经元: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1型受体 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切丝蛋白 肌动蛋白
下载PDF
细胞因子和神经递质双重监测在乳腺癌患者伴发抑郁症防治中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朱青 王健 +2 位作者 杨蕙 孟盼 柳卓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579-581,585,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和单胺类神经递质在乳腺癌伴发抑郁患者体内的水平及其对该病临床防治的重要意义。方法对124例乳腺癌住院患者进行抑郁评估,并根据评分结果,将其分为乳腺癌伴抑郁症组71例,乳腺癌不伴抑郁症组53例;同时选取身心健康的女...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和单胺类神经递质在乳腺癌伴发抑郁患者体内的水平及其对该病临床防治的重要意义。方法对124例乳腺癌住院患者进行抑郁评估,并根据评分结果,将其分为乳腺癌伴抑郁症组71例,乳腺癌不伴抑郁症组53例;同时选取身心健康的女性4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多巴胺(DA)、五羟色胺(5-HT)水平,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伴发抑郁症的相关性。结果组间比较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乳腺癌伴发或不伴发抑郁症组患者血清IL-6、TNF-α均显著升高(P<0.01),但仅乳腺癌伴发抑郁症患者血清DA、5-HT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乳腺癌不伴发抑郁症组比较,伴发抑郁症的乳腺癌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而DA、5-HT水平显著降低(P<0.01)。Pearson分析显示,IL-6、TNF-α与乳腺癌伴发抑郁症呈正相关,而DA、5-HT与乳腺癌伴发抑郁症则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F-α是乳腺癌伴发抑郁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细胞因子水平增加和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降低与乳腺癌伴发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监测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因子 神经递质 乳腺癌 抑郁症
下载PDF
ROS介导的自噬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兴宇 孙乐 +2 位作者 李艳 黄凯玲 蔺晓源 《心脏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207-211,共5页
心血管疾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活性氧簇(ROS)既可引起氧化应激反应直接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又可诱导自噬的启动,而贯穿于心血管疾病的始终。本文就ROS与自噬的作用以及ROS介导的自噬在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再灌注... 心血管疾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活性氧簇(ROS)既可引起氧化应激反应直接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又可诱导自噬的启动,而贯穿于心血管疾病的始终。本文就ROS与自噬的作用以及ROS介导的自噬在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心力衰竭中的作用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簇 自噬 动脉粥样硬化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力衰竭
原文传递
百合地黄汤对焦虑性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36
11
作者 赵洪庆 刘检 +5 位作者 孟盼 杨蕙 蔺晓源 龙红萍 余曦明 王宇红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05-1210,共6页
探讨百合地黄汤对焦虑性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文拉法辛组(6.75 mg·kg^(-1))、百合地黄汤高剂量组(8.64 g·kg^(-1))和百合地黄汤低剂量组(4.32 g·kg^(-1))。... 探讨百合地黄汤对焦虑性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文拉法辛组(6.75 mg·kg^(-1))、百合地黄汤高剂量组(8.64 g·kg^(-1))和百合地黄汤低剂量组(4.32 g·kg^(-1))。采用慢性束缚应激(6 h)联合皮质酮(ih,30 mg·kg^(-1))的方法建立焦虑性抑郁症模型,于造模7 d后开始灌胃给药,共给药21 d。评价大鼠的焦虑和抑郁样行为,Golgi-Cox染色和电镜技术分别观察突触树突棘形态及超微结构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海马突触结构蛋白突触素1(synapsin-1)和突触后致密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protein-95,PSD-95)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功能蛋白突触囊泡蛋白(synaptophysin,SYP)、认知缺陷突触相关蛋白(synaptic Ras 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SynGap)的表达。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焦虑抑郁样行为明显,海马树突棘密度及分枝长度均降低,突触数量减少,内部结构损伤明显,synapsin-1和PSD-95平均荧光强度显著降低,SYP和SynGap表达下降;高剂量百合地黄汤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的焦虑和抑郁样行为,缓解突触损伤,增加突触synapsin-1,PSD-95,SYP,SynGap蛋白的表达。因此,作者认为百合地黄汤能够通过调控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改善焦虑和抑郁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地黄汤 焦虑性抑郁症 海马 突触可塑性 树突棘 超微结构 结构与功能
原文传递
地佐环平对糖尿病伴抑郁大鼠抑郁样行为及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蕙 刘林 +5 位作者 杜青 李薇 赵洪庆 刘检 孟盼 王宇红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84-688,共5页
目的探讨地佐环平(dizocilpine,MK801)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抑郁样行为及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模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MK801组,以健康SD大鼠为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采... 目的探讨地佐环平(dizocilpine,MK801)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抑郁样行为及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模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MK801组,以健康SD大鼠为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采用旷场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采用HE染色检查大鼠海马病理损伤;采用尼氏染色,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中的凋亡小体数目;采用TUNEL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Bax、Bcl-2凋亡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活动次数显著减少,海马神经元空泡、尼氏小体减少、凋亡细胞增多,凋亡蛋白Bax表达显著增加(94.57±7.97,30.08±5.73,P〈0.01)而Bcl-2表达减少(24.65±5.26,57.93±7.85,P〈0.01)。与模型组比较,地佐环平组大鼠活动次数显著增加[(12.50±4.42)次,(5.17±2.04)次,P〈0.01],海马病理损伤减轻,尼氏小体表达显著增加(133.55±16.74,67.51±19.32,P〈0.01)而凋亡细胞数量显著减少(22.50±6.35,42.00±6.20,P〈0.01),凋亡蛋白Bax表达减少而Bcl-2表达增加(33.00±4.57,24.65±5.26,P〈0.01)。结论地佐环平可能通过影响凋亡蛋白的表达,发挥保护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抑郁症 地佐环平 海马 凋亡
原文传递
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胎鼠海马神经元NR-5-HT信号轴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琴 凌佳 +5 位作者 王宇红 刘检 杨蕙 孟盼 韩远山 杜青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7-141,共5页
目的:研究左归降糖解郁方(ZGJTJYF)对模拟糖尿病并发抑郁症(Diabetes mellitus with depression,DD)环境下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NR)-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信号轴... 目的:研究左归降糖解郁方(ZGJTJYF)对模拟糖尿病并发抑郁症(Diabetes mellitus with depression,DD)环境下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NR)-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信号轴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培养并鉴定胎鼠海马神经元,将培养的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空白血清组、模型组、氟西汀+二甲双胍阳性药组、左归降糖解郁方组和NR阻断剂MK-801组。除空白组和空白血清组外,其余各组分别给予葡萄糖(150 mmol/L)和皮质酮(200μmol/L)用以构建DD海马神经元体外模型,氟西汀+二甲双胍阳性药组和左归降糖解郁方组分别给予10%相应含药血清,阻断剂组加入100 mmol/L MK-801,干预18 h。采用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技术(High Content Analysis,HCA)检测NR2A、NR2B和5-HT1AR蛋白的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R2A、NR2B、5-HT1AR基因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NRs蛋白和基因表达显著升高,5-HT1AR则表达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二甲双胍阳性药组和左归降糖解郁方10%含药血清组可以逆转上述表达;使用阻断剂后NRs蛋白和基因表达明显降低,5-HT1AR蛋白含量显著升高,但基因表达显著降低。结论:左归降糖解郁方抗DD海马神经元损伤,可能与调控NR-5-HT信号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归降糖解郁方 糖尿病并发抑郁症 海马神经元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基 5-羟色胺受体
原文传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补脑Ⅰ号处理后血清对小鼠海马神经元缺氧缺糖模型ICAM-1、NF200表达的影响
14
作者 杨辉 鲁利香 +1 位作者 易健 易旭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0-106,共7页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补脑Ⅰ号血清对小鼠海马神经元缺氧缺糖(OGD)模型神经中丝200(NF200)、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BMSCs、海马神经元,对海马神经元进行OGD造模。制备补脑Ⅰ号血清与正常血清。经MT...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补脑Ⅰ号血清对小鼠海马神经元缺氧缺糖(OGD)模型神经中丝200(NF200)、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BMSCs、海马神经元,对海马神经元进行OGD造模。制备补脑Ⅰ号血清与正常血清。经MTT法筛选补脑Ⅰ号血清对海马神经元OGD模型干预的最佳浓度为10%,时间为72 h。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BMSCs组、正常血清组、中药血清组、BMSCs+正常血清组、BMSCs+中药血清组。qRT-PCR检测细胞NF200、ICAM-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NF200、ICAM-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BMSCs组、正常血清组、BMSCs+正常血清组、中药血清组、BMSCs+中药血清组ICAM-1、NF200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BMSCs组、BMSCs+正常血清组、中药血清组、BMSCs+中药血清组NF200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ICAM-1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SCs+中药血清组较BMSCs组、正常血清组、中药血清组及BMSCs+正常血清组的NF200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ICAM-1 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SCs和补脑Ⅰ号血清可能通过抑制炎症、促进神经再生及双重作用修复OGD损伤的海马神经元,两者联合应用效果优于单独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脑Ⅰ号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缺氧缺糖 海马神经元 神经中丝200 细胞间黏附因子-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