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外科护士伦理敏感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斌 陈偶英 +6 位作者 张茜 龙波 陈晓霞 李婵 吴景 张汝桢 欧阳海艳 《护理管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调查神经外科护士伦理敏感性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管理者制订针对性措施,提高护士伦理敏感性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护士伦理敏感性问卷、医院伦理氛围量表、杰弗逊共情量表对长沙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目的调查神经外科护士伦理敏感性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管理者制订针对性措施,提高护士伦理敏感性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护士伦理敏感性问卷、医院伦理氛围量表、杰弗逊共情量表对长沙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97名神经外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神经外科护士伦理敏感性得分为(35.20±7.57)分,医院伦理氛围得分为(91.50±13.95)分,共情得分为(75.78±12.04)分;神经外科护士伦理敏感性与医院伦理氛围及共情得分均呈正相关(r_(1)=0.597,r_(2)=0.679,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护龄、工作强度、伦理道德教育经历、医院伦理氛围、共情是神经外科护士伦理敏感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神经外科护士伦理敏感性处于中等水平,护龄短、工作强度大、无伦理道德教育经历、医院伦理氛围差、共情能力弱的护士伦理敏感性低,管理者应重视并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进一步提高其伦理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护士 伦理敏感性 医院伦理氛围 共情能力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颅脑损伤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祝圆圆 喻坚柏 罗刚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第11期170-174,共5页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中医药治疗颅脑损伤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收集中文期刊数据库(CNKI)中中医药治疗颅脑损伤的处方,整理、分析组方用药规律。结果:共检索出289篇文献,收录105首处方,涉及中药...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中医药治疗颅脑损伤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收集中文期刊数据库(CNKI)中中医药治疗颅脑损伤的处方,整理、分析组方用药规律。结果:共检索出289篇文献,收录105首处方,涉及中药151味,频次>10以上的药物有30味,高频药对44个,获得核心药物组合18个,挖掘出新处方9个。结论:治疗颅脑损伤以活血化瘀类药物为核心,辅以开窍豁痰、平肝熄风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中医药治疗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原文传递
神经内镜辅助下不同入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
3
作者 莫秋连 李春辉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11期134-138,共5页
目的:讨论神经内镜辅助下分别经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6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20例确诊的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入路将其分为侧裂岛叶... 目的:讨论神经内镜辅助下分别经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6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20例确诊的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入路将其分为侧裂岛叶组60例和皮层组60例。两组均接受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其中侧裂岛叶组采取经侧裂岛叶入路,皮层组采取经颞叶皮层入路。比较两组脑血肿清除程度、手术前后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侧裂岛叶组术后残余血肿量比皮层组少,血肿清除率比皮层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裂岛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皮层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价,侧裂岛叶组预后良好有42例,占70.00%;皮层组20例,占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侧裂岛叶入路的神经内镜手术在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效果,与传统经颞叶皮层入路手术相比,该手术在清除血肿方面效果更好,同时手术操作更为简便,有效提高治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基底节区脑出血 手术入路
下载PDF
378例神经外科患者行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谢金婵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9期358-360,共3页
总结378例探讨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护理经验。包括置管前护理、置管中配合、导管留置期间护理、置管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等。认为充分的置管前护理是保证置管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积极的术中配合及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准确的判断和... 总结378例探讨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护理经验。包括置管前护理、置管中配合、导管留置期间护理、置管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等。认为充分的置管前护理是保证置管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积极的术中配合及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准确的判断和正确的护理方法,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是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置入术 锁骨下中心静脉 神经外科 护理
下载PDF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的运用体会 被引量:6
5
作者 龚金兵 喻坚柏 罗刚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4年第11期703-703,共1页
气管切开术是神经外科紧急建立人工气道的常用方法,但传统方法常常需要经验丰富的耳鼻喉科医生实施,并具有创伤大、历时久等缺点。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ational tracheotomy,PDT)具有简单、快速和损伤小的特点。自2... 气管切开术是神经外科紧急建立人工气道的常用方法,但传统方法常常需要经验丰富的耳鼻喉科医生实施,并具有创伤大、历时久等缺点。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ational tracheotomy,PDT)具有简单、快速和损伤小的特点。自2009年3月至2013年2月采用PDT处理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141例,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危重症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效果
下载PDF
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球囊压力与三叉神经痛疗效和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春辉 朱骁 +4 位作者 陈涛 李欢 罗刚 喻坚柏 梁昊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489-49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percutaneous balloon compression,PBC)治疗三叉神经痛过程中球囊压力与术后疼痛缓解、远期疗效、安全性的关系,并确定最佳的压力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PBC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术中检...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percutaneous balloon compression,PBC)治疗三叉神经痛过程中球囊压力与术后疼痛缓解、远期疗效、安全性的关系,并确定最佳的压力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PBC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术中检测球囊压力。分析术后治疗效果、并发症与球囊压力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术后即刻有效率97.9%,手术前后BNI(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BNI)疼痛分级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压力与术后麻木程度、复发均具有相关性(P<0.05),而与球囊充盈量不相关(P>0.05);球囊充盈量与术后麻木程度也无相关性(P>0.05)。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球囊压力并非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按稳健评估法,球囊压力参考范围为0.13~0.20 MPa。结论PBC治疗三叉神经痛过程中,通过球囊压力检测可以明确实施的压力范围,有利于该手术规范化,有望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经皮球囊压迫术 球囊压力
下载PDF
神经内镜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余文运 祝圆圆 +5 位作者 唐宁 张占伟 喻坚柏 曾劲松 陈涛 罗刚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37-241,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于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64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神经内镜组32例,侧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组(简称侧脑室引流组)32例。观察两...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于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64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神经内镜组32例,侧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组(简称侧脑室引流组)32例。观察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神经内镜组的手术时间长于侧脑室引流组,为(122.03±24.53)min vs.(89.69±13.84)min,住院天数短于侧脑室引流组,为(12.81±3.68)d vs.(19.00±5.40)d,P=0.000。神经内镜组血肿清除率为78.31%±8.00%,高于侧脑室引流组的51.50%±11.63%,P=0.000。神经内镜组术后脑积水发生率较侧脑室引流组低,为12.5%(4/32)vs.34.4%(11/32),P=0.039。术后随访6个月,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电话回访,发现神经内镜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GOS)高于侧脑室引流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低于侧脑室引流组(P=0.000)。结论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的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但临床效果更好,清除颅内血肿更全面,术后脑积水发生率低,能较好地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侧脑室外引流术 高血压脑出血 脑室 颅内血肿清除术
下载PDF
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转归关系研究
8
作者 黎莎 张占伟 +2 位作者 胡烨 胡潘 廖若夷 《陕西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09-213,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AFR)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术后转归的关系。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动脉瘤性SAH患者87例。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术后转归情况,并将... 目的:探讨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AFR)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术后转归的关系。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动脉瘤性SAH患者87例。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术后转归情况,并将患者分为转归良好组(56例)和转归不良组(31例)。检测血清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并计算AFR。比较两组临床资料以及术前GCS评分、AFR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动脉瘤性SAH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GCS评分、AFR对动脉瘤性SAH患者术后转归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转归不良组年龄大于转归良好组(P<0.05)。转归不良组原发性高血压病史、Hunt-Hess分级Ⅳ-Ⅴ级、改良Fisher分级Ⅲ-Ⅳ级、术后肺部感染以及术后脑出血比例高于转归良好组(均P<0.05)。转归不良组术前GCS评分、AFR水平低于转归良好组(均P<0.05)。原发性高血压病史、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术后肺部感染、术后脑出血、术前GCS评分、术前AFR为动脉瘤性SAH患者术后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术前GCS评分、AFR以及两者联合预测动脉瘤性SAH患者术后3个月转归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2、0.867、0.926,且联合检测的AUC更高(均P<0.05)。结论:术前GCS评分、AFR是动脉瘤性SAH患者术后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且能够预测患者术后转归情况,两者联合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 术后转归 影响因素 预测价值
下载PDF
神经胶质瘤免疫逃逸过程中B7-H3的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春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2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B7-H3在神经胶质瘤免疫逃逸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神经胶质瘤患者60例以及10例正常脑组织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检测70例研究对象脑组织中的B7-H3表达,进而分析B7-H3的表达与神经胶质瘤免疫逃逸过程中的... 目的探讨B7-H3在神经胶质瘤免疫逃逸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神经胶质瘤患者60例以及10例正常脑组织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检测70例研究对象脑组织中的B7-H3表达,进而分析B7-H3的表达与神经胶质瘤免疫逃逸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结果正常脑组织中B7-H3几乎无表达,不同级别的神经胶质瘤患者均存在程度不一的B7-H3表达,其中低级别组患者中阳性率达到75.5%,高级别组患者中阳性率达到52.4%,10例正常脑组织中只有1例存在弱阳性表达,阳性率10.3%,低级别组B7-H3表达明显高于高级别组(P<0.05);高级别神经胶质瘤患者的B7-H3表达高于正常脑组织组(P<0.05)。B7-H3的表达与患者的病理级别及愈后有关,生存期超过2年的神经胶质瘤患者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生存期短于2年的胶质瘤患者。结论 B7-H3的表达随着神经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增高出现下降,可作为反映神经胶质瘤生物学行为和患者预后的一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H3 神经胶质瘤 免疫逃逸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三叉神经痛护理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文雅 李春辉 +2 位作者 肖纯 刘娅健 彭晓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8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讨我国三叉神经痛护理研究的热点及趋势,为三叉神经痛护理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三叉神经痛”“护理”,检索时间为1996年1月至2020年12月,运用CiteSpace 5.7R1进行文献可视化,分别对文献的作... 目的探讨我国三叉神经痛护理研究的热点及趋势,为三叉神经痛护理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三叉神经痛”“护理”,检索时间为1996年1月至2020年12月,运用CiteSpace 5.7R1进行文献可视化,分别对文献的作者、机构及关键词进行共现网络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637篇,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常青,作者之间的合作不紧密;有5家机构为三叉神经痛护理的主要研究单位,各单位间的合作少。研究热点集中于微血管减压术及射频热凝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并发症护理等方面,研究趋势为心理状态、综合护理等。结论我国三叉神经痛护理相关研究少,发文质量不高,且各机构、作者间的合作少,应加大对此领域的科研投入,增加各机构的交流合作,为我国三叉神经痛护理研究领域做出进一步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护理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肿瘤患者中医护理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肖纯 李文雅 +1 位作者 刘娅健 彭晓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3期156-160,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肿瘤中医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以及发展趋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1996年1月至2021年5月关于中医肿瘤护理的文献,运用CiteSpace 5.7 R1软件可视化分析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结果... 目的了解我国肿瘤中医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以及发展趋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1996年1月至2021年5月关于中医肿瘤护理的文献,运用CiteSpace 5.7 R1软件可视化分析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结果检索筛查后纳入文献904篇,发文量呈上升趋势;研究热点主要有化疗、情志护理、生活质量等;研究前沿为睡眠质量、癌因性疲乏、负性情绪。结论肿瘤中医护理各团队、机构间应加强合作,开展更多跨学科的高质量研究,为临床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肿瘤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发展趋势
下载PDF
中药方剂辅助神经胶质瘤术后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利博 张文佳 喻坚柏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13期2015-2018,共4页
目的:评价中药方剂辅助神经胶质瘤术后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2014年至2016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6例神经胶质瘤患者分为研究组(n=55)与对照组(n=51)。对照组患者在术后服用替莫唑胺化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 目的:评价中药方剂辅助神经胶质瘤术后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2014年至2016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6例神经胶质瘤患者分为研究组(n=55)与对照组(n=51)。对照组患者在术后服用替莫唑胺化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化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28天为1个周期,均治疗4个周期。比较两组的近期与远期疗效、Karnofsky评分、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NK细胞)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ORR、DCR分别为72.7%(40/55)、90.9%(50/55),对照组的ORR、DCR分别为54.9%(28/51)、70.6%(36/51),观察组的ORR、DC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87.3%(48/55)、80.4%(41/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Karnofsky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方剂辅助神经胶质瘤术后化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且不增加化疗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术后化疗 中药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减压术后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文佳 唐宁 +1 位作者 喻坚柏 李利博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建立与验证三叉神经痛减压术后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可靠性。方法 2016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三叉神经痛病人260例,均行微血管减压术。根据病例前后顺序分为建模组(200例)和验证组(60例),根据术后疼痛复发情况分复发组和常规组。用... 目的建立与验证三叉神经痛减压术后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可靠性。方法 2016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三叉神经痛病人260例,均行微血管减压术。根据病例前后顺序分为建模组(200例)和验证组(60例),根据术后疼痛复发情况分复发组和常规组。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三叉神经痛减压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建立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结果建模组病人中有9例病例脱落,35例术后出现复发为复发组,剩余156例为常规组,手术复发率为18.32%。复发组有拔牙史,无明确责任血管,血管类型中动静脉均有压迫、累及3根及以上血管和行二次减压术所占比例高于常规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明确责任血管、动静脉均有压迫和累及3根及以上血管是影响三叉神经痛减压术后复发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三叉神经痛减压术后复发风险的C-index为0.917(95%Cl 0.854~0.949)。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简易三叉神经痛减压术后复发风险预测模型能准确的预测三叉神经减压术后的复发情况,有助于早期调整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减压术 复发 风险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中医特色护理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文雅 肖纯 +1 位作者 黄璐 彭晓玲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第7期71-77,共7页
本文阐述中医特色护理及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相关概念,分析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病因病机,综述中医特色护理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展望其发展趋势,旨在为PSCI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中医特色护理 艾灸 耳穴压豆 延续护理
下载PDF
我国中医脑病专科护士培养构思与展望
15
作者 梁星星 李欢 +1 位作者 邓茜 黄璐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第7期78-81,共4页
分析我国中医脑病专科护士培养需求,结合我国中医专科护士及脑病专科护士培养现状及不足,对中医脑病专科护士培养提出了初步的构思与展望,旨在推进中医脑病学科的持续发展,加强中医护理学科建设,促进健康中国。
关键词 中医 脑病 专科护士 人才培养
下载PDF
脑神经保护剂治疗脑外伤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16
作者 李利博 张文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33期19-20,22,共3页
目的探讨脑苷肌肽注射液与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脑外伤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脑外伤患者11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8)、观察一组(n=40)和观察二组(n=41)... 目的探讨脑苷肌肽注射液与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脑外伤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脑外伤患者11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8)、观察一组(n=40)和观察二组(n=41)。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一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注射液,观察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7 d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1 d,3组患者血清NSE水平、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7 d,观察一组、观察二组患者血清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一组与观察二组患者血清NSE水平、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脑神经保护剂治疗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明确,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NSE水平及GCS评分,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脑神经保护剂 治疗结果 安全性
原文传递
常压高浓度氧对新生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Nrf2/HO-1信号通路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占伟 谭焱 +2 位作者 田桂湘 范瑶 王佳怡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目的探究常压高浓度氧(NBO)对新生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1(Nrf2/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取新生SD大鼠45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氧组、NBO组和NBO+Nrf2激活剂组,每组各15只。常氧组大鼠置于... 目的探究常压高浓度氧(NBO)对新生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1(Nrf2/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取新生SD大鼠45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氧组、NBO组和NBO+Nrf2激活剂组,每组各15只。常氧组大鼠置于普通空气(21%氧气)中饲养,NBO组和NBO+Nrf2激活剂组大鼠置于90%常压氧气饲养,NBO+Nrf2激活剂组每日灌胃5 mg/kg Nrf2激动剂莱菔硫烷。测定脑组织伊文思蓝(EB)含量,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HE染色和TUNEL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海马组织Nrf2/HO-1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迷宫检测大鼠认知功能。结果与常氧组比较,NBO组脑组织EB、VEGF、MMP-9含量及脑组织含水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BO组比较,NBO+Nrf2激活剂组脑组织EB、VEGF、MMP-9含量及脑组织含水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染色结果显示,常氧组大鼠神经细胞形态及结构完整,未见明显病理变化和细胞凋亡;NBO组神经细胞形态及结构不规则,出现明显的水肿和空泡,并伴有大量的凋亡细胞;NBO+Nrf2激活剂组脑组织病理损伤较NBO组明显减轻。与常氧组比较,NBO组脑组织Nrf2、HO-1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BO组比较,NBO+Nrf2激活剂组Nrf2、HO-1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氧组比较,NBO组第2~4天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BO组比较,NBO+Nrf2激活剂组第2~4天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BO可诱导新生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远期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下调Nrf2/HO-1信号通路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高浓度氧 新生大鼠 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血脑屏障功能 认知功能障碍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1信号通路
下载PDF
多发伤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免疫细胞动态变化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雷啸阳 陈青 +1 位作者 许时来 张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40-1247,共8页
目的:探究多发伤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期免疫细胞动态变化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23年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多发伤并发ARDS患者(235例)为研究对象,纳入训练集;根据简易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目的:探究多发伤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期免疫细胞动态变化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23年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多发伤并发ARDS患者(235例)为研究对象,纳入训练集;根据简易临床肺部感染评分(sCPIS)分为肺部感染组(94例,>6分)和未感染组(141例,≤6分)。另选多发伤并发ARDS患者(78例)纳入验证集,以验证预测模型的有效性。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淋巴细胞的动态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构建联合模型,利用Cox回归分析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构建简易风险评分模型并评价。结果:随患者病程进展,CD4^(+)、CD8^(+)先下降后上升,发病3~15 d是最低阶段;CD19^(+)逐渐上升;CD16^(+)逐渐下降,并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联合模型显示,CD4^(+)、CD8^(+)、CD19^(+)和CD16^(+)每纵向下降1个/μl,肺部感染的风险分别增加5.6%、4.1%、3.4%和1.3%(P<0.05)。损伤严重度评分(ISS)、以胸部损伤为主、急诊手术、急性生理功能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sTREM-1水平以及发病15 d CD4^(+)、CD8^(+)、CD19^(+)水平,均为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简易风险评分模型的评分在0~36.7分,可划分为低(<16分)、中(16~22分)和高危(>22分)3个风险等级;训练集与验证集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评价结果显示,该预测模型的区分度良好。结论:免疫细胞波动将增加多发伤ARDS患者肺部感染风险;基线CD4^(+)、CD8^(+)以及CD19^(+)水平,均为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控制高水平免疫细胞并维持平稳对预后改善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免疫细胞 肺部感染 相关性
下载PDF
NLR、UA联合PN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茜 陈偶英 +1 位作者 张占伟 许时来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4期692-695,699,共5页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尿酸(UA)联合预后营养指数(PN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溶栓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4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尿酸(UA)联合预后营养指数(PN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溶栓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4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良好组(n=83)和不良组(n=41)。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NLR、UA及PNI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影响AIS患者溶栓近期预后的因素;采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NLR、UA和PNI水平对AIS患者溶栓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好组的年龄、发病至溶栓时间、血清Hcy、LDL-C、TC、NLR水平均低于不良组,UA水平和PNI得分均高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8、4.258、4.624、5.702、4.759、3.681、3.684,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小、发病至溶栓时间短、低血清Hcy、LDL-C、TC、NLR水平和高UA、PNI水平是AIS患者溶栓近期预后的保护因素(P均<0.05);ROC曲线显示,NLR、UA、PNI及三者联合对预测AIS患者溶栓近期预后的AUC面积分别为:0.737、0.657、0.703、0.893,三者联合的预测价值较高(P均<0.05)。结论NLR、UA、PNI均可预测AIS患者的溶栓近期预后,且三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最高,具有一定的临床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尿酸 预后营养指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溶栓近期预后
下载PDF
医联体共管照护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娅健 彭晓玲 +2 位作者 李春辉 曹宇 李文雅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227-1230,共4页
目的探讨医联体共管照护模式在脑卒中患者溶栓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8月期间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前后对照试验。2021年4月—10月收治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而2021年11... 目的探讨医联体共管照护模式在脑卒中患者溶栓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8月期间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前后对照试验。2021年4月—10月收治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而2021年11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患者则采用医联体共管照护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溶栓后的神经功能变化、血管系统和血液系统变化、生活质量等方面差异。结果在神经功能方面,观察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评分在各个时间点(溶栓后24 h、7 d、30 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系统和血液系统方面,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PAR)、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各个时间点(溶栓后24 h、7 d、30 d)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的生质量量表(SS-QOL)评分在溶栓后30 d、出院时显著高于对照组(136.27±28.21分)(t=2.363、3.097,P=0.020、0.002)。观察组患者的血管事件发生率(11.67%)显著低于对照组(38.33%)(χ2=11.378,P<0.001)。结论医联体共管照护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的神经功能、血管系统和血液系统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联体共管照护模式 脑卒中 溶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