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槟榔提取物及其生物碱脲酶抑制活性评价
1
作者 颜倩 刘荣荣 +2 位作者 束道燕 曾敏 曾建国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98,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槟榔提取物(ANE)及其四种主要生物碱(槟榔碱、槟榔次碱、去甲槟榔碱和去甲槟榔次碱)对洋刀豆脲酶(JBU)的抑制效果,选用乙酰氧肟酸(AHA)作为对照,并深入探究其抑制作用位点。结果显示,去甲槟榔碱(Guv)对JBU抑制效果最显著,IC... 试验旨在研究槟榔提取物(ANE)及其四种主要生物碱(槟榔碱、槟榔次碱、去甲槟榔碱和去甲槟榔次碱)对洋刀豆脲酶(JBU)的抑制效果,选用乙酰氧肟酸(AHA)作为对照,并深入探究其抑制作用位点。结果显示,去甲槟榔碱(Guv)对JBU抑制效果最显著,IC_(50)值为31.06 mg/L。酶动力学评价结果显示,ANE和Guv均为JBU的混合型抑制剂。硫醇试剂存在时,ANE和Guv对JBU的抑制效果显著降低(P<0.05);Ni^(2+)竞争性抑制剂存在时,Guv对JBU的抑制效果显著提高(P<0.05)。分子对接结果显示,Guv与氨基酸残基Asp 494、Ala 440、His 519、His 593、Arg 609、Gly 550、His 492、Ala 636、Asp 633和His 409形成相互作用。研究表明,Guv能够有效减少JBU对尿素的分解,槟榔具备新型脲酶抑制剂功能产品开发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洋刀豆脲酶 生物碱 脲酶抑制剂 分子对接
原文传递
黄连提取物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2
作者 汤赛琳 林秀莲 +1 位作者 岳美杉 曾建国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96,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黄连提取物(CCE)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防治作用。选择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6组,即对照组(CON)组、DSS模型组、美沙拉嗪(MES)阳性对照组(200 mg/kg)及CEE低(CEE-L,600 mg/kg)、中(CEE-M,1000... 试验旨在研究黄连提取物(CCE)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防治作用。选择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6组,即对照组(CON)组、DSS模型组、美沙拉嗪(MES)阳性对照组(200 mg/kg)及CEE低(CEE-L,600 mg/kg)、中(CEE-M,1000 mg/kg)、高(CEE-H,1400 mg/kg)剂量组。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14 d。结果显示,与DSS组相比,CEE组极显著抑制了UC小鼠的体重降低(P<0.01),DAI评分和结肠长度极显著增加(P<0.01)。CEE组改善了UC小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的情况,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肠绒毛和隐窝结构有所恢复。与DSS组相比,CEE组结肠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水平极显著下调(P<0.01)。与DSS组相比,在门水平,CEE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弯曲菌门(Campylobacter)相对丰度明显降低,CEE-L组、CEE-M组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明显增加,CEE-M组、CEE-H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脱硫杆菌门(Desulphur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明显增加;在属水平,CEE-M组、CEE-H组大肠杆菌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的相对丰度明显降低,CEE-L组、CEE-M组阿克曼氏菌属(Ackermania)的相对丰度明显升高。研究表明,CCE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和维持肠道菌群稳态发挥对UC小鼠的预防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提取物 小鼠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一例组合益生菌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梦婷 王帅帅 +1 位作者 廖文仪 柳亦松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9年第6期5-9,共5页
通过提取目标微生物基因组DNA,使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法分析,获得一例人用益生菌16S rRNA高通量测序结果及其群落组成、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差异物种及其它物种间的相关性的具体信息。结果显示,此菌群主要分属于3个菌门,其中变... 通过提取目标微生物基因组DNA,使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法分析,获得一例人用益生菌16S rRNA高通量测序结果及其群落组成、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差异物种及其它物种间的相关性的具体信息。结果显示,此菌群主要分属于3个菌门,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主要菌群,占比84.79%,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分别占7.8%、6.35%。这些菌群的主要功能有调节肠道功能,而且与宿主的脂肪代谢有很大关联,同时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等菌群可能与肠道炎症的缓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益生菌 16S rRNA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肠道健康
原文传递
肉鸡对博落回散的耐受性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梦婷 吴聪明 +1 位作者 彭旋 曾建国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15-121,141,共8页
为了评价肉鸡对博落回散的耐受性,确定肉鸡耐受的剂量范围,试验将200只1日龄健康艾维茵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个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20,100,200,300 mg/kg组分别在每千克日粮中添加相应剂量的博落回散(相当于推荐临床剂量的1,5,10,15... 为了评价肉鸡对博落回散的耐受性,确定肉鸡耐受的剂量范围,试验将200只1日龄健康艾维茵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个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20,100,200,300 mg/kg组分别在每千克日粮中添加相应剂量的博落回散(相当于推荐临床剂量的1,5,10,15倍),对照组日粮中不添加任何药物,连续饲喂试验肉鸡49 d,考察博落回散对肉鸡生长性能、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脏器指数和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期各组肉鸡精神和食欲无异常,未出现发病和死亡现象。1~49日龄,与对照组相比,20 mg/kg组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日增重极显著提高(P<0.01),料重比极显著降低(P<0.01),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和脏器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100,200 mg/kg组的日增重、料重比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100 mg/kg组49日龄的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0 mg/kg组21日龄的浆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脏指数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00 mg/kg组1~49日龄日增重、日采食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料重比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1日龄的浆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9日龄总胆红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00 mg/kg组有一只鸡肝脏轻度肿胀,色泽浅黄。300 mg/kg组肝脏轻度肿胀,呈黄色,肝细胞肿胀,脂肪变性,胞浆内有空泡;脾脏红髓轻度淤血。说明在肉鸡日粮中添加20 mg/kg博落回散(推荐给药剂量)安全性高,并可促进肉鸡生长,连续49 d添加100~200 mg/kg博落回散(5~10倍给药剂量),肉鸡表现出较好的耐受性,连续49 d添加300 mg/kg博落回散(15倍给药剂量)对肉鸡的肝脏产生了一定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博落回散 耐受性 血常规 血液生化指标 料重比
原文传递
博落回散对母猪繁殖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秦克蕊 孙裴 +1 位作者 王洁茹 曾建国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64-66,共3页
研究在母猪怀孕后期和哺乳期,日粮中添加博落回散对母猪繁殖性能及后代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胎次和体况相近的长白二元母猪40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博落回散组在基础日粮里加博落回散(500 g/t),试验周期50 d(妊娠第90... 研究在母猪怀孕后期和哺乳期,日粮中添加博落回散对母猪繁殖性能及后代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胎次和体况相近的长白二元母猪40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博落回散组在基础日粮里加博落回散(500 g/t),试验周期50 d(妊娠第90天至泌乳第21天)。利用生物统计学方法分析母猪分娩情况和产后恢复、繁殖性能、泌乳期生产性能及仔猪生长性能的重要指标。结果显示,在母猪怀孕后期和哺乳期,日粮中添加博落回散(500 g/t)可显著缩短母猪产程,降低母猪泌乳期失重,并缩短断奶发情时间(P<0.05),但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说明日粮中添加博落回散(500 g/t)能够提高怀孕母猪的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落回散 母猪 繁殖性能 仔猪 生产性能
原文传递
博落回叶提取物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马晓兰 董朕 +2 位作者 岳美杉 常冠宇 曾建国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664-4680,共17页
【目的】研究博落回叶提取物(Macleaya cordata leaf extract,MCLE)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保护作用,为博落回叶的资源利用和药物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6组,即对照组(CON)组... 【目的】研究博落回叶提取物(Macleaya cordata leaf extract,MCLE)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保护作用,为博落回叶的资源利用和药物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6组,即对照组(CON)组、DSS模型组、美沙拉嗪(MES)阳性对照组(200 mg/kg)及MCLE高(MCLE-H,450 mg/kg)、中(MCLE-M,150 mg/kg)、低(MCLE-L,50 mg/kg)剂量组,试验期14 d。通过小鼠的一般症状、体重变化、疾病活动指数(DAI)、脾脏指数、结肠长度及组织病理学等指标评价MCLE对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模型的治疗效果。使用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血清和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比色法测定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和一氧化氮(NO)、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通过分析16S rRNA基因序列确定MCLE对肠道菌群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结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SCFAs)的含量。【结果】MCLE处理组均极显著抑制了UC小鼠的体重降低和结肠长度的缩短(P<0.01),并显著降低了小鼠DAI、脾脏指数及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P<0.05);MCLE显著下调了结肠和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P<0.05),降低了结肠组织中MPO、NO和MDA的含量(P<0.05),增加了GSH-Px、SOD活性及CAT含量(P<0.05);与DSS组相比,拟杆菌属、另枝菌属、阿克曼氏菌属等有益菌属在MCLE给药组中丰度占比增加,病原菌如脱硫弧菌属等占比减少。此外,MCLE治疗还显著提高了UC小鼠肠内容物中SCFAs(乙酸、丙酸、丁酸)的水平(P<0.05)。【结论】MCLE可能是通过调节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影响、维持肠道菌群稳态和恢复短链脂肪酸的产生发挥抗结肠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落回叶提取物 小鼠 溃疡性结肠炎 炎症因子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下载PDF
锦灯笼宿萼中甾体类化学成分与抗炎活性 被引量:1
7
作者 童正香 刘璟钰 +2 位作者 陈鑫 李蓉涛 曾建国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230-3237,共8页
目的研究锦灯笼Physalis alkekengi var.franchetii宿萼95%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与抗炎活性评价。方法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HPLC制备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技术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 目的研究锦灯笼Physalis alkekengi var.franchetii宿萼95%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与抗炎活性评价。方法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HPLC制备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技术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RAW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体外炎症模型进行抗炎活性评价。结果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β-ethoxy-25,27-dihydro-3,6-didehydroisophysalin M(1)、异酸浆苦素B(2)、4,7-didehydroneophysalin B(3)、酸浆苦素B(4)、25,27-dihydro-4,7-dedehydro-7-deoxyneophysalin A(5)、酸浆苦素E(6)、酸浆苦素L(7)、酸浆苦素O(8)、酸浆苦素D(9)、ergosta-4,24(28)-diene-3-one(10)、24-ethylcholesta-4,24(28)-dien-3-one(11)、sitosterone(12)、gramisterol(13)、柠黄醇(14);在抗炎活性评价实验中,化合物2~6、8~9对NO生成具有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酸浆苦素M1;化合物10~12、14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此外,化合物6对NO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值为15.07μmol/L,与阳性L-NMMA(IC50=36.11μmol/L)相比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灯笼 甾体类化合物 抗炎活性 酸浆苦素M1 酸浆苦素E 酸浆苦素O 柠黄醇
原文传递
黄精、玉竹须根对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8
作者 胡运海 张琳玉 +4 位作者 麦金辉 张路 米霄玉 曾建国 谢红旗 《饲料工业》 2025年第7期159-167,共9页
研究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黄精属植物(黄精、玉竹)须根对白羽肉鸡(AA)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免疫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和脏器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1日龄AA肉鸡90羽,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 研究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黄精属植物(黄精、玉竹)须根对白羽肉鸡(AA)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免疫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和脏器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1日龄AA肉鸡90羽,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添加3.8%的黄精、玉竹须根粉,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①添加3.8%的黄精、玉竹须根粉对肉鸡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②添加3.8%的黄精、玉竹须根粉能显著增加肉鸡的屠宰性能及鸡肉的嫩度和保水能力(P<0.05);③添加3.8%的黄精、玉竹须根粉能显著增加肉鸡血清和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的活性(P<0.05),从而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3.8%的黄精、玉竹须根粉能一定程度提升肉鸡的肌肉品质,改善血清和肝脏的抗氧化能力,从而促进机体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须根 玉竹须根 白羽肉鸡 生产性能 免疫
下载PDF
新化合物大麻二酚衍生物CBD-S的合成及体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宋云飞 万方 +4 位作者 程辟 高童 戚媛媛 张婉秋 谢伟东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8期1410-1415,1462,共7页
目的:大麻二酚(CBD)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是一种非成瘾性的活性成分,近年来受到医药界的广泛关注,但其水溶性较差,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本文拟合成一种新型的水溶性化合物,并测试其抗肿瘤与抗炎活性。方法:本文主要基于CBD进行结构改造,... 目的:大麻二酚(CBD)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是一种非成瘾性的活性成分,近年来受到医药界的广泛关注,但其水溶性较差,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本文拟合成一种新型的水溶性化合物,并测试其抗肿瘤与抗炎活性。方法:本文主要基于CBD进行结构改造,化学合成了新化合物大麻二酚2,6-苯氧乙酸二钠盐(CBD-S),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高分辨质谱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测试了其溶解性。同时在HepG2(人肝癌细胞)和J774A.1(小鼠单核巨噬肿瘤细胞系)细胞上分别通过噻唑蓝(MTT)和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测试了其体外抗细胞增殖及抗炎活性。结果:我们成功获得了CBD-S新化合物,氢谱、碳谱和高分辨质谱鉴定结果证实新合成的CBD-S结构正确,HPLC方法测试结果显示该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在细胞增殖实验中,我们发现该化合物在细胞培养液中终浓度为5-10μg/mL时,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显著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在细胞抗炎活性研究中,为了获得在J774A.1细胞上的安全无毒浓度来开展后续的活性测试,我们首先检测了该化合物在J774A.1细胞上的毒性,发现在该细胞系温孵CBD-S在细胞培养液中终浓度为10μg/mL以下时,是没有细胞毒的。接下来,在J77A.1细胞,我们发现CBD-S在细胞培养液中终浓度为0.01-1.00μg/mL时,显著抑制了脂多糖(LPS)诱导的环氧合酶-2(COX-2)蛋白的生成。结论:新合成的化合物CBD-S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在体外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与抗炎活性,提示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的深入或体内验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二酚 大麻二酚2 6-苯氧乙酸二钠盐 炎症 肿瘤 环氧合酶-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