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6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植物检疫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创新探析——基于湖南农业大学的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国华 刘双清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S2期59-61,共3页
动植物检疫本科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存在专业特色不突出、校外实践教学模式不完善、实习效果差等问题。湖南农业大学针对该专业的具体情况创新了校外实践教学模式:紧密结合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学院积极争取校企联合办学;学院在与多家... 动植物检疫本科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存在专业特色不突出、校外实践教学模式不完善、实习效果差等问题。湖南农业大学针对该专业的具体情况创新了校外实践教学模式:紧密结合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学院积极争取校企联合办学;学院在与多家企业合作增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基础上,将原分散于三个学期中的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整合成综合实习;学校成立了实践教学组织机构,配备了专门负责实践教学工作的领导,具体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工作,合理安排分工,明确职责等,极大地提高了校外实践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植物检疫 综合实习 实践教学
下载PDF
植物病虫害标本建设探讨——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何建云 周鑫钰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期40-41,共2页
植物病虫害标本建设对于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从标本来源、标本制作、标本保存环境及保存方法等方面分析了实验室植物病虫害标本建设现状:近年来,由于病虫实验班次和人次增加,课堂病虫害标本损耗量... 植物病虫害标本建设对于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从标本来源、标本制作、标本保存环境及保存方法等方面分析了实验室植物病虫害标本建设现状:近年来,由于病虫实验班次和人次增加,课堂病虫害标本损耗量加大,标本来源减少,标本制作、标本保存环境尚欠完善,导致标本易褪色、损坏和霉变虫蛀。提出应利用教学实习和科研机会,采集制作标本,以增加标本来源;采用硫酸铜亚硫酸浸泡法保存叶片标本,用铜离子液处理法保存绿色标本等新方法来改进保存方法和改善保存环境,并应尽量利用标本室资源,实现标本资源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虫害标本 保存 建设
下载PDF
农业院校开展生物信息学本科教育的实践与体会--基于湖南农业大学的实践 被引量:5
3
作者 易图永 李兰芝 周玮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13期229-230,共2页
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海量序列数据急需生物信息学专业人才去挖掘。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十多年从事生物信息学本科专业的教学、管理的实践,提出在农业院校开展生物信息学本科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办法,为有关单位开展生... 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海量序列数据急需生物信息学专业人才去挖掘。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十多年从事生物信息学本科专业的教学、管理的实践,提出在农业院校开展生物信息学本科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办法,为有关单位开展生物信息学本科教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本科教育 实践与体会
下载PDF
普通昆虫学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星 刘双清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7-19,共3页
普通昆虫学理论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普通昆虫学的教学效果。对此,本文从植物保护专业学生的特点着手,分析了普通昆虫学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 植物保护专业 普通昆虫学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植物保护专业课程教学实习的探索 被引量:7
5
作者 何建云 周玮 李冠华 《实验室科学》 2014年第6期126-128,共3页
分析了植物保护专业开设的"普通昆虫学"和"普通植物病理学"传统教学实习模式的内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病虫害一体联合教学实习模式",从内容、时间、方法、考核等方面入手,对如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教... 分析了植物保护专业开设的"普通昆虫学"和"普通植物病理学"传统教学实习模式的内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病虫害一体联合教学实习模式",从内容、时间、方法、考核等方面入手,对如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教学实习效果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保护 普通昆虫学 普通植物病理学 教学实习
下载PDF
植物病害检疫学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调查与改进路径探讨
6
作者 刘双清 刘磊 +2 位作者 黄国华 唐前君 张亚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5年第3期141-143,147,共4页
为提升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面向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2019级—2021级动植物检疫专业本科生进行植物病害检疫学网络课程教学效果调查,结果表明该课程总体上教学效果良好。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该网络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加强... 为提升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面向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2019级—2021级动植物检疫专业本科生进行植物病害检疫学网络课程教学效果调查,结果表明该课程总体上教学效果良好。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该网络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加强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等三个方面,探讨了该网络课程建设的改进路径,为下一阶段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害检疫学 网络课程 教学效果 建设路径
下载PDF
农林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下农业昆虫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以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为例
7
作者 杨中侠 《学园》 2018年第16期30-31,共2页
为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共同组织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该计划按照'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深化农林教育教学改革,为生态文明、农业现代化和社会... 为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共同组织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该计划按照'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深化农林教育教学改革,为生态文明、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科技贡献和智力支持。针对该种形式下的人才培养,作为农林院校老牌课程的农业昆虫学,应做出相应的改革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人才培养 农业昆虫学 课程改革
原文传递
重大农业入侵害虫番茄潜叶蛾检测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8
作者 姚若楠 王玉生 +1 位作者 张桂芬 谭琳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共10页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异名Phthorimaea absoluta)是一种多食性的重大农业入侵害虫,主要危害番茄、马铃薯等茄科作物,可造成番茄减产50%~80%,甚至绝产绝收,有“番茄埃博拉病毒”之称,2017年首次在我国新疆被发现,已在我国...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异名Phthorimaea absoluta)是一种多食性的重大农业入侵害虫,主要危害番茄、马铃薯等茄科作物,可造成番茄减产50%~80%,甚至绝产绝收,有“番茄埃博拉病毒”之称,2017年首次在我国新疆被发现,已在我国局部地区暴发。番茄潜叶蛾常隐蔽发生,且在我国的适生区广泛,主要随番茄苗及果实的销运进行远距离传播,进一步扩散势头明显。因此,亟需研发高效低成本的番茄潜叶蛾检测鉴定技术和方法,进而实现对重大入侵物种的及早发现和提前预警,降低农业经济损失。目前,用于番茄潜叶蛾的检测鉴定技术方法主要包括传统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检测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技术等,本文综述了番茄潜叶蛾检测鉴定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旨在为延缓番茄潜叶蛾传播扩散与对靶施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形态学鉴定 分子检测 人工智能
下载PDF
湖南省棉田杂草种类及化学防治现状调查
9
作者 张弛 潘浪 +4 位作者 刘敏 叶晓君 邓承宇 黄家腾 胡利锋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7-254,共8页
为明确湖南省棉田杂草的种群分布情况及除草剂使用现状,在岳阳、衡阳、常德、益阳4个市的棉花主产区,以对角线五点取样法,系统调查了棉田杂草的种类及化学防除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湖南省棉田杂草共有31科101种。牛筋草Eleusine indica... 为明确湖南省棉田杂草的种群分布情况及除草剂使用现状,在岳阳、衡阳、常德、益阳4个市的棉花主产区,以对角线五点取样法,系统调查了棉田杂草的种类及化学防除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湖南省棉田杂草共有31科101种。牛筋草Eleusine indica、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狗尾草Setaria viridis、鳢肠Eclipta prostrata、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相对多度在3%以上,为湖南省棉田杂草的优势种群。杂草的主要防除方法为化学防除,处理方式为苗前土壤封闭与苗后多次行间茎叶喷雾处理相结合,难防除恶性杂草主要有牛筋草、马唐、铁苋菜、鳢肠、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碎米莎草C.iria等。湖南省棉田中不同地块的区域性优势杂草存在一定差异,在生产中,要密切关注这些区域性杂草上升为优势杂草的可能,需根据田间草相,因地制宜地建立适合当地的杂草综合防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田 杂草调查 化学防治
下载PDF
铁信号及其在植物-病原物互作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蒲文宣 戴曦 +4 位作者 岳佳妮 付秀霞 宋娜 李魏 彭宇 《生物技术进展》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铁是植物与植物病原物的必需微量元素。土壤中铁含量虽然十分丰富,但基本以不溶的化合物形式存在,不能直接被植物体吸收。为了满足自身生长发育需要,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基于还原机制和螯合机制两种铁吸收和铁转运系统。目前... 铁是植物与植物病原物的必需微量元素。土壤中铁含量虽然十分丰富,但基本以不溶的化合物形式存在,不能直接被植物体吸收。为了满足自身生长发育需要,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基于还原机制和螯合机制两种铁吸收和铁转运系统。目前对植物铁吸收机制和铁元素在植物-病原物互作的综述相对较少,总结了植物体内铁吸收的两种策略及分子机制,铁在植物细胞内的运输和植物体内响应铁信号的通路,铁对植物免疫反应和病原物致病性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植物铁信号途径以及铁在植物-病原物互作中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为作物栽培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吸收策略 抗病性 植物-病原物互作
下载PDF
噬菌体在植物细菌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与前景
11
作者 李潭 邓心怡 +3 位作者 陈丹 贺梦 滕南 周倩 《生物灾害科学》 2025年第1期141-147,共7页
噬菌体用于替代抗生素和化学药剂防治植物细菌病害,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噬菌体具有专一性裂解细菌的特性,其种类丰富,在生态系统中广泛存在。利用噬菌体防治植物细菌病害的应用与日俱增,已有多个成功案例表明噬菌体能有效降低植物细菌... 噬菌体用于替代抗生素和化学药剂防治植物细菌病害,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噬菌体具有专一性裂解细菌的特性,其种类丰富,在生态系统中广泛存在。利用噬菌体防治植物细菌病害的应用与日俱增,已有多个成功案例表明噬菌体能有效降低植物细菌病害的发病率。然而,噬菌体应用仍面临一些问题,如噬菌体长期保存的活性、环境因素、不同噬菌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等都可能影响噬菌体的防治效果。根据噬菌体的特性提出了噬菌体疗法的研究重点,并对噬菌体在植物细菌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植物细菌病害 抗生素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植物病虫害防治中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严智燕 廖桂平 高必达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5期415-417,共3页
农业专家系统自产生以来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并在农业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人们研制、开发了大量的农业各领域的专家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专家系统开发技术的日趋完善,农业专家系统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 农业专家系统自产生以来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并在农业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人们研制、开发了大量的农业各领域的专家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专家系统开发技术的日趋完善,农业专家系统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将无可替代。在此,简单总结了农业专家系统的产生和国内外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农业专家系统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研究概况。简单介绍了中国近几年来研发的植物病虫害防治专家系统及其主要技术特征。分析了植物病虫害防治专家系统研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即对基础研究不够重视、使用“门槛”过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指出植物病虫害防治专家系统的发展趋势是:与“3S”技术的结合,网络化,综合化。展示了农业专家系统未来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虫害防治 农业专家系统 研究进展 20世纪60年代 “3S”技术 开发技术 信息技术 农业发展 研究概况 主要技术 系统研究 基础研究 解决方案 发展趋势 可替代 国内外 网络化 综合化 应用
下载PDF
湖南省稻田养鱼生产与农业供给侧改革 被引量:10
13
作者 黄璜 刘小燕 +12 位作者 戴振炎 黄兴国 陈灿 傅志强 郑华斌 廖晓兰 李静怡 王丹 梁玉刚 何斌 刘贵斌 周江伟 周馨 《作物研究》 2016年第6期656-660,共5页
稻田养鱼近年在湖南发展迅速,总结稻田养鱼的历史并分析新常态下市场需求及综合生产能力,理清思路、确定方向、明确措施,对于未来发展稻田养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湖南省稻田养鱼三次发展高潮的过程,分析了稻田养鱼的现状,提出了... 稻田养鱼近年在湖南发展迅速,总结稻田养鱼的历史并分析新常态下市场需求及综合生产能力,理清思路、确定方向、明确措施,对于未来发展稻田养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湖南省稻田养鱼三次发展高潮的过程,分析了稻田养鱼的现状,提出了适合湖南未来稻田养鱼的模式、措施,并回答了稻田养鱼是否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养鱼 农业供给侧改革 可持续发展 湖南
下载PDF
新时期农业环境监督管理探讨——以湖南省为例 被引量:12
14
作者 燕惠民 陈欣欣 谭济才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4年第1期36-38,共3页
农业环境是农业发展的基本生产条件。近年来,由于工矿企业“三废”和城市生活污染,加之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给农业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本文阐述了湖南省农业环境现状,提出了农业环境主要的污染源及其... 农业环境是农业发展的基本生产条件。近年来,由于工矿企业“三废”和城市生活污染,加之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给农业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本文阐述了湖南省农业环境现状,提出了农业环境主要的污染源及其危害,分析了农业环境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农业环境监督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环境 监督 管理 湖南 污染源 《湖南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 固体废弃物污染 环境保护
下载PDF
《植物化学保护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小毛 任新国 刘祥英 《新课程(教研版)》 2010年第9期125-125,共1页
本文从实验内容、实验课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对《植物化学保护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尝试和实践。
关键词 植物化学保护 实验课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湖南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1
16
作者 钟杰 邱泽澜 +7 位作者 刘仕达 周向平 王迎 黄焱斌 周可心 朱俊子 刘天波 肖艳松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59,67,共10页
为明确湖南郴州和永州地区烟草根腐病的病原种类,针对主要病原菌筛选有效的防治药剂,分别利用组织分离法和平板稀释法对两地主要烟区采集的烟草根腐病病样和根际土壤进行病原分离,通过形态学观察、翻译延伸因子1A(EF-1α)序列进化分析... 为明确湖南郴州和永州地区烟草根腐病的病原种类,针对主要病原菌筛选有效的防治药剂,分别利用组织分离法和平板稀释法对两地主要烟区采集的烟草根腐病病样和根际土壤进行病原分离,通过形态学观察、翻译延伸因子1A(EF-1α)序列进化分析以及致病性测定确定病原种类,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供试杀菌剂对主要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并通过活体盆栽防效试验验证候选杀菌剂对主要病原菌的防治效果。共分离到真菌128株,其中镰刀菌87株,包括共享镰刀菌Fusarium commune、甜瓜镰刀菌Fusarium incarnatum、藤仓镰刀菌Fusarium fujikuroi、茄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Fusarium falciforme、Fusarium humuli共7个种。其中,F.commune占比最高,为39.08%,其次为F.solani和F.incarnatum,占比均为14.94%。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这些菌株都能引起烟草发病,明确其为烟草根腐病的病原物。F.commune对40%咪鲜胺EW、43 g/L戊唑醇SC和15%氰烯菌酯SC高度敏感,EC50分别为0.026、0.079和0.169μg/mL。盆栽试验结果表明,40%咪鲜胺EW的防治效果最为显著,相对防效达到94.43%±2.79%,其次为43 g/L戊唑醇SC和15%氰烯菌酯SC,相对防效为88.63%±1.68%和83.07%±2.55%。本研究表明,湖南郴州和永州地区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病原真菌以共享镰刀为主,供试药剂中,40%咪鲜胺EW对该病原菌的抑菌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根腐病 镰刀菌 致病性 共享镰刀菌 药剂筛选
下载PDF
中华虎凤蝶湖南种群栖息地特性及其生态保护策略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文武 王明鉴 +2 位作者 杨华 肖能文 黄国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626-2635,共10页
自2009年首次在湖南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中华虎凤蝶种群以来,在该保护区持续开展了10余年的野外调查监测。通过对中华虎凤蝶湖南种群6个分布点的野外观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中华虎凤蝶湖南种群栖息环境中的植被以禾本科、菊科、... 自2009年首次在湖南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中华虎凤蝶种群以来,在该保护区持续开展了10余年的野外调查监测。通过对中华虎凤蝶湖南种群6个分布点的野外观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中华虎凤蝶湖南种群栖息环境中的植被以禾本科、菊科、蔷薇科、百合科及豆科植物为主,共计有46科96属128种;不同栖息生境中种群数量差异较大,高山灌草丛为中华虎凤蝶湖南种群的主要生境,而梯田生境、乔木林生境中,其种群数量均很低,展现出与低矮芒草丛的保温遮阴特性以及寄主植物的分布密切相关。寄主植物的复壮和围栏的建设对中华虎凤蝶湖南种群的栖息环境起到了明显的保护作用、对其种群数量的增效作用显著。为深入研究中华虎凤蝶湖南种群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提供了基础数据,为中华虎凤蝶湖南种群的保育工作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当地保护区的保护措施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二级保护物种 中华虎凤蝶 野外监测 生境调查 植被组成
下载PDF
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梯度隐翅虫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亚楠 陈德胜 +6 位作者 陈军 黄诗怡 石天琪 王星 杨海东 白明 黄国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70-778,共9页
【目的】海拔梯度对昆虫物种的分布和维持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探索保护区不同海拔梯度隐翅虫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分布特征,为研究海拔梯度对昆虫分布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于2020年5月-2021年4月,在湖南莽山国家级... 【目的】海拔梯度对昆虫物种的分布和维持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探索保护区不同海拔梯度隐翅虫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分布特征,为研究海拔梯度对昆虫分布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于2020年5月-2021年4月,在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飞行阻隔器、马氏网和诱罐3种被动式采集装置调查了在500-800 m(Ⅰ),800-1100 m(Ⅱ),1100-1400 m(Ⅲ)和1400-1700 m(Ⅳ)4个海拔梯度的隐翅虫物种。采用Excel 2016及past 3分析了不同海拔梯度隐翅虫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相似性以及物种多度。【结果】于2020年5月-2021年4月,在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采集记录隐翅虫2135头,隶属9亚科45属111种,其中隐翅虫亚科(Staphylininae)物种最多(25属63种),突眼隐翅虫亚科(Steninae)和异形隐翅虫亚科(Oxytelinae)物种最少(均1属1种)。隐翅虫物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3.8280,2.3920,0.1217和0.4140。不同海拔梯度隐翅虫物种多样性指数存在差异,海拔梯度Ⅲ的物种数、个体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海拔梯度Ⅰ的。海拔梯度Ⅰ的隐翅虫物种贫乏,优势种突出,其群落结构相对稳定;海拔梯度Ⅱ为低海拔向中海拔的过渡梯度;海拔梯度Ⅲ的隐翅虫物种丰富,群落结构复杂,优势种较为突出且分布集中,群落结构相对较不稳定;海拔梯度Ⅳ相对于海拔梯度Ⅲ而言,隐翅虫物种相对贫乏。海拔梯度Ⅲ与梯度Ⅳ的隐翅虫物种相似性系数最高,为中等相似,其他海拔梯度间均为中等不相似。【结论】本研究结果说明,在不同海拔梯度间隐翅虫分布特征差异较大,总体隐翅虫物种丰富程度呈现单峰模式。低海拔地区隐翅虫物种贫乏,群落结构单一;中海拔地区物种丰富,群落结构复杂,优势种突出;高海拔相对于中海拔地区隐翅虫物种相对贫乏;中高海拔与高海拔地区隐翅虫物种相似性系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梯度 隐翅虫 多样性 群落结构 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湖南区域外来植物入侵现状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7
19
作者 万自学 刘川 +3 位作者 张正云 陈翠娜 刘燕 杨海君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5-244,共10页
【目的】了解长江经济带湖南区域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构成、区系组成和区域分布,推进长江经济带湖南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法】采用实地踏查法开展长江经济带湖南区域外来入侵植物调查,以文献访查法对调查区域的入侵植物物种进行补... 【目的】了解长江经济带湖南区域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构成、区系组成和区域分布,推进长江经济带湖南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法】采用实地踏查法开展长江经济带湖南区域外来入侵植物调查,以文献访查法对调查区域的入侵植物物种进行补充分析。【结果】长江经济带湖南区域有外来入侵植物41科102属146种,其中,菊科植物最多(35种),占入侵植物总种数的23.97%;外来入侵植物原产于美洲的最多(99种),占入侵植物总种数的67.81%;从生活型组成看,草本植物是长江经济带湖南区域外来入侵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比82.88%;从科的分布区系特征看,世界广布类型是入侵植物的主要区系类型(19科),占总科数的46.34%;从属的分布区系特征看,泛热带分布类型最多(32属),占总属数的31.38%。【结论】长江经济带湖南区域外来植物入侵呈现种类多、增速快、危害程度加重等特点,应加强对菊科入侵植物和来源于美洲入侵植物的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湖南区域 入侵植物 物种分布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湖南省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4
20
作者 燕惠刚 谭济才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98-102,共5页
湖南省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协调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保证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之一。本文指出了目前湖南主要面临着农业资源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加剧、农业... 湖南省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协调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保证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之一。本文指出了目前湖南主要面临着农业资源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加剧、农业环境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和农产品质量下降等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从群众认识、环境管理、资金投入等方面,分析了造成湖南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原因,简要介绍了国际上农业环境保护的先进经验和发展趋势,提出了解决湖南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生态环境 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湖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