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多菌种混合发酵降解饼粕中粗蛋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邱鑫 肖汉乾 +2 位作者 周海燕 程天德 吴永尧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B06期72-75,64,共5页
对凝结芽孢杆菌、圆孢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球形芽孢杆菌在菜籽饼粕中混合发酵降低其大分子粗蛋白含量提高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最佳发酵工艺条件:4种菌种接种量比例为(1:1:3:1),含水量60%,接种... 对凝结芽孢杆菌、圆孢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球形芽孢杆菌在菜籽饼粕中混合发酵降低其大分子粗蛋白含量提高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最佳发酵工艺条件:4种菌种接种量比例为(1:1:3:1),含水量60%,接种量15%,发酵25d,粗蛋白降解率达41.98%,游离氨基酸含量提高10.18倍。为工业上生产菌肥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菌种混合发酵 实验研究 游离氨基酸含量 凝结芽孢杆菌 球形芽孢杆菌 短小芽孢杆菌 发酵工艺条件 粗蛋白含量 菜籽饼粕 理论基础 接种量 大分子 含水量 降解率
下载PDF
发酵猪血粉优良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11
2
作者 方俊 卢向阳 +4 位作者 莫瑾 邱业先 蒋红梅 马美湖 李宗军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7-309,共3页
为了筛选到发酵猪血的优良菌株,利用平板划线法,从农村个体屠宰场土壤中分离获得了菌株B60,该菌株在以猪血为惟一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旺盛且蛋白酶活力强,利用B60菌株发酵猪血粉,使猪血粉的蛋白质含量下降了44.8%,氨基酸态氮含量上升了8... 为了筛选到发酵猪血的优良菌株,利用平板划线法,从农村个体屠宰场土壤中分离获得了菌株B60,该菌株在以猪血为惟一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旺盛且蛋白酶活力强,利用B60菌株发酵猪血粉,使猪血粉的蛋白质含量下降了44.8%,氨基酸态氮含量上升了8.25倍,可溶蛋白含量上升了190%,说明B60菌株是1株发酵猪血的优良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血粉 发酵 菌株 筛选
下载PDF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制备猪血小肽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方俊 卢向阳 +3 位作者 蒋红梅 莫瑾 李宗军 马美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1-144,共4页
为了优化发酵法制备猪血小肽的条件,应用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surfacemethodology,简称RSM))研究了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对小肽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发酵温度与时间及接种量对猪血小肽的生成有显著影响,发酵条件优化结果:... 为了优化发酵法制备猪血小肽的条件,应用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surfacemethodology,简称RSM))研究了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对小肽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发酵温度与时间及接种量对猪血小肽的生成有显著影响,发酵条件优化结果:接种量为4%、发酵温度为31℃、发酵时间为60h,理论值为37.97%,验证值为37.9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小肽制备 发酵猪血 条件优化
下载PDF
菜籽饼粕粗蛋白降解菌的筛选、初步鉴定与发酵条件摸索 被引量:9
4
作者 邱鑫 肖汉乾 +2 位作者 向天勇 杨三东 吴永尧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4期303-307,共5页
在接种了本实验室保存的诱变菌株A的未灭菌的菜籽饼粕发酵样品中筛选得到3株能以 菜籽饼粕为原料生长的菌株,编号为S1、S2、S3,菌株A和这3株菌种通过鉴定确定为凝结芽孢杆 菌、圆孢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球形芽孢杆菌。通过设计正交... 在接种了本实验室保存的诱变菌株A的未灭菌的菜籽饼粕发酵样品中筛选得到3株能以 菜籽饼粕为原料生长的菌株,编号为S1、S2、S3,菌株A和这3株菌种通过鉴定确定为凝结芽孢杆 菌、圆孢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球形芽孢杆菌。通过设计正交实验摸索出这4株菌种的最佳 培养条件。并对饼粕固体混合菌发酵进行了初步摸索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饼粕 菌种鉴定 正交试验 混合发酵
下载PDF
菜籽饼粕粗蛋白降解菌的筛选、初步鉴定与发酵条件摸索 被引量:13
5
作者 邱鑫 肖汉乾 +2 位作者 向天勇 杨三东 吴永尧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在接种了诱变菌株A的未灭菌的菜籽饼粕发酵样品中筛选得到3株能以菜籽饼粕为原料生长的菌株,编号为S1、 S2、S3,3株菌种通过鉴定确定为圆孢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球形芽孢杆菌。通过设计正交实验摸索出这3株菌种和诱变 菌株A的最佳... 在接种了诱变菌株A的未灭菌的菜籽饼粕发酵样品中筛选得到3株能以菜籽饼粕为原料生长的菌株,编号为S1、 S2、S3,3株菌种通过鉴定确定为圆孢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和球形芽孢杆菌。通过设计正交实验摸索出这3株菌种和诱变 菌株A的最佳培养条件。对饼粕固体混合菌发酵进行了初步摸索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饼粕 粗蛋白 菌种 筛选 菌株 芽孢杆菌 生长 通过鉴定 发酵条件 诱变
下载PDF
发酵猪血优良菌株A32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方俊 卢向阳 +4 位作者 邱业先 莫瑾 蒋红梅 马美湖 李宗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9-123,共5页
从农村个体屠宰场土壤中分离到发酵猪血优良菌株A32,为了进一步提高A32菌株发酵猪血的能力,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正交试验确定了A32最优培养基配方:豆粕粉2%、玉米粉3%、0.4mmol/LMn2+、Na2HPO4·12H2O0.4%、KH2PO40.03%、Na2CO30.01%... 从农村个体屠宰场土壤中分离到发酵猪血优良菌株A32,为了进一步提高A32菌株发酵猪血的能力,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正交试验确定了A32最优培养基配方:豆粕粉2%、玉米粉3%、0.4mmol/LMn2+、Na2HPO4·12H2O0.4%、KH2PO40.03%、Na2CO30.01%、pH7.2;同时还研究了培养时间、摇瓶转速、接种量、温度对产酶的影响,试验表明培养时间48h,接种量3%、温度30℃组合有利于蛋白酶的产生,摇瓶转速190r/min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血发酵 菌株A32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热锻炼对瓜叶菊幼苗高温胁迫下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于晓英 卢向阳 +1 位作者 李向婷 曹辉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6-188,共3页
关键词 瓜叶菊 热锻炼 高温胁迫 生理生化特性
下载PDF
紫外诱变菌降解菜籽饼粕中粗蛋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邱鑫 杨三东 吴永尧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10-212,216,共4页
采用紫外照射法对原始菌株进行诱变和筛选,得到一株降解饼粕中粗蛋白能力较强的变异菌株UV -A ,能使饼粕中粗蛋白的含量降到15 .4 6 % ,是原始菌株的1.4倍。把该变异菌株接入到装有12 .5kg菜籽饼粕的4 0L塑料箱内进行固体发酵,发现饼粕... 采用紫外照射法对原始菌株进行诱变和筛选,得到一株降解饼粕中粗蛋白能力较强的变异菌株UV -A ,能使饼粕中粗蛋白的含量降到15 .4 6 % ,是原始菌株的1.4倍。把该变异菌株接入到装有12 .5kg菜籽饼粕的4 0L塑料箱内进行固体发酵,发现饼粕中粗蛋白的含量降解到8.9%。并通过正交设计试验确定变异菌株UV-A的培养条件为:NaCl5 % ,温度30℃,pH 7.0 ,培养时间4 8h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饼粕 紫外线诱变 培养条件 粗蛋白 降解菌 烟草专用有机肥
下载PDF
发酵猪血优良菌株A32的筛选 被引量:1
9
作者 方俊 卢向阳 +4 位作者 莫瑾 邱业先 蒋红梅 马美湖 李宗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56,共2页
为了筛选到发酵猪血的优良菌株,笔者利用平板划线法,从农村个体屠宰场土壤中分离获得了菌株A32,该菌株在以猪血为惟一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旺盛且蛋白酶活力强,利用A32菌株发酵猪血粉,使猪血粉的蛋白质含量下降了28.7%,氨基酸态氮含量上升... 为了筛选到发酵猪血的优良菌株,笔者利用平板划线法,从农村个体屠宰场土壤中分离获得了菌株A32,该菌株在以猪血为惟一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旺盛且蛋白酶活力强,利用A32菌株发酵猪血粉,使猪血粉的蛋白质含量下降了28.7%,氨基酸态氮含量上升了4.20倍,可溶蛋白含量上升了60%,说明A32菌株是一株发酵猪血的优良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血粉 发酵 菌株A32 筛选
原文传递
提供抗类风湿关节炎实验工具:人Janus激酶1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学特性
10
作者 易银沙 邹建炫 +4 位作者 田云 杨巍 邓乐 钱金红 吕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9期104-105,F0003,共3页
目的:制备人Janus激酶1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免疫学特性。方法:实验于2003-03/2005-04在湖南远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免疫学实验室完成。用化学合成的部分人Janus激酶1多肽链与锁眼蓝蛋白偶联后的全抗原对BALB/c小鼠进行免疫,采用杂交瘤技... 目的:制备人Janus激酶1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免疫学特性。方法:实验于2003-03/2005-04在湖南远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免疫学实验室完成。用化学合成的部分人Janus激酶1多肽链与锁眼蓝蛋白偶联后的全抗原对BALB/c小鼠进行免疫,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人Janus激酶1的单克隆抗体;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印迹法进行筛选;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细胞化学分析鉴定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结果:获得了一株可稳定分泌人Janus激酶1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4E5D4,单抗的Ig亚类为IgG。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发现其能够特异性识别人Janus激酶1蛋白。结论:成功制备了抗人Janus激酶1的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其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提供了实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免疫学 抗体 单克隆 免疫细胞化学
下载PDF
基因工程技术在茄科育种研究上的应用
11
作者 敬国兴 曾富华 +1 位作者 朱昌叁 卢向阳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77-82,共6页
从转化受体、转化方法、转化频率和外源基因等方面对茄科作物转基因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茄科转基因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茄科 转化 基因工程
下载PDF
天然植物抗氧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12
作者 田云 卢向阳 +3 位作者 易克 何小解 周晓明 肖桂青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68-470,共3页
关键词 植物抗氧化剂 茶多酚 葡萄籽提取物 松树皮提取物 迷迭香提取物 甘草提取物
下载PDF
瓜叶菊花粉生活力研究 被引量:42
13
作者 于晓英 卢向阳 +3 位作者 龚明福 谢志军 曹辉 丁江南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2-46,共5页
为研究瓜叶菊花粉的生活力,测定了5个花色(玫红有白色内眼、紫色、玫红、水红色有白色内眼和白色有玫红花边)瓜叶菊花粉的染色率和发芽率,并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硼酸、蔗糖对瓜叶菊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瓜叶菊花粉粒为外表有很多刺... 为研究瓜叶菊花粉的生活力,测定了5个花色(玫红有白色内眼、紫色、玫红、水红色有白色内眼和白色有玫红花边)瓜叶菊花粉的染色率和发芽率,并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硼酸、蔗糖对瓜叶菊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瓜叶菊花粉粒为外表有很多刺毛的圆球.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TTC染色法)和碘-碘化钾染色法(I-KI染色法)对新鲜瓜叶菊花粉的染色作用都不理想,染色6~8 h后的染色率仅为8.33%22.2%.低温(3~4℃)贮藏68 d后染色率变化不大.2)5个花色瓜叶菊的新鲜花粉的生活力有差异.3)蔗糖和硼酸的浓度影响瓜叶菊花粉的萌发.质量浓度分别为50,2.0 mg/L的蔗糖和硼酸对玫红色有白色内眼瓜叶菊的花粉萌发有很好的促进作用.4)在温度为3~4℃,空气相对湿度为35%~40%的条件下贮藏68 d后的瓜叶菊花粉的萌发率比新鲜花粉有明显提高,其中白色有玫红花边瓜叶菊花粉的萌发率比新鲜花粉提高了8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叶菊 花粉 生活力 染色率 萌发率
下载PDF
植物WRKY转录因子结构特点及其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50
14
作者 田云 卢向阳 +1 位作者 彭丽莎 方俊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607-1612,共6页
WRKY转录因子是近年来在植物中发现的N-端含有WRKYGQK高度保守氨基酸序列的新型转录调控因子,它能够与(T)(T)TGAC(C/T)序列(W-box)发生特异性作用,调节启动子中含W-box元件的调节基因和/或功能基因的表达,从而参与植物的各种防卫反应,... WRKY转录因子是近年来在植物中发现的N-端含有WRKYGQK高度保守氨基酸序列的新型转录调控因子,它能够与(T)(T)TGAC(C/T)序列(W-box)发生特异性作用,调节启动子中含W-box元件的调节基因和/或功能基因的表达,从而参与植物的各种防卫反应,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等。文章主要论述了植物WRKY转录因子的基本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KY 转录因子 W—box
下载PDF
石香薷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23
15
作者 葛冰 卢向阳 +1 位作者 易克 蒋红梅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2-305,共4页
本文综述了石香薷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和挥发油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说明了石香薷在医药、食品、畜禽饲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石香薷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石香薷 研究概况 挥发油 开发 利用
下载PDF
两个新发现的黄瓜性别决定基因遗传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陈惠明 卢向阳 +4 位作者 刘晓虹 易克 许亮 田云 许勇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95-898,共4页
选取黄瓜两个雌雄同株型的强雌性高代自交系材料与普通雌雄同株、两性花株、纯雌株高代自交系材料杂交,通过对F1、F2、BC1P1和BC1P2代性型观察,统计分析表明:雌雄同株型的强雌性由1对不完全显性和1对隐性基因控制,暂定名为Mod-F1和mod-... 选取黄瓜两个雌雄同株型的强雌性高代自交系材料与普通雌雄同株、两性花株、纯雌株高代自交系材料杂交,通过对F1、F2、BC1P1和BC1P2代性型观察,统计分析表明:雌雄同株型的强雌性由1对不完全显性和1对隐性基因控制,暂定名为Mod-F1和mod-F2,它们是新发现的黄瓜性别表达的两个基因,能增强黄瓜植株雌性的表达,与F和M基因独立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性型 性别表达 遗传
下载PDF
抗黑胫病烤烟品种资源筛选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18
17
作者 黄成江 李天福 +2 位作者 卢向阳 周冀衡 易克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4期565-570,共6页
采用离体叶片法测定了分离自湖南主产烟区的6个烟草黑胫病菌菌株的致病性,结果表明不同菌株间致病性存在明显差异,病情指数在6.6~89.0之间,其中以phy3菌株致病性最强。以phy3为接种菌株,在病圃进行3种接种方法筛选,结果以菌丝... 采用离体叶片法测定了分离自湖南主产烟区的6个烟草黑胫病菌菌株的致病性,结果表明不同菌株间致病性存在明显差异,病情指数在6.6~89.0之间,其中以phy3菌株致病性最强。以phy3为接种菌株,在病圃进行3种接种方法筛选,结果以菌丝块创伤茎基部接种法发病率最高。综合以上试验结果,采用phy3为接种菌株,以菌丝块创伤茎基部方法接种,在病圃测定了52个烤烟品种资源对黑胫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不同烤烟品种资源抗性差异明显。其中,高抗品种资源占15.39%,中抗品种资源占15.39%,中感品种资源占30.77%,感病品种资源占38.46%,尤其以PVH01抗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黑胫病 致病力 抗性
下载PDF
天然抗氧化剂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 被引量:19
18
作者 田云 卢向阳 +2 位作者 易克 何小解 方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9-211,共3页
为了探明天然抗氧化剂清除氧自由基的专一性及其作用机理,采用生物化学发光法研究了V-C,儿茶素和甘草提取物3种天然抗氧化剂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抗氧化剂对各种氧自由基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V-C,儿茶素和甘草提取物清除... 为了探明天然抗氧化剂清除氧自由基的专一性及其作用机理,采用生物化学发光法研究了V-C,儿茶素和甘草提取物3种天然抗氧化剂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抗氧化剂对各种氧自由基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V-C,儿茶素和甘草提取物清除的能力IC50分别为2.04,6.16,42.13g/mL;清除·OH的能力IC50分别为131.07,0.59,5.59g/mL;清除H2O2的能力IC50分别为1.36,0.69,24.02g/mL.因此,不同抗氧化剂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具有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搞氧化剂 化学发光 氧自由基
下载PDF
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对儿茶素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何小解 卢向阳 +4 位作者 易著文 方俊 田云 党西强 莫双红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7-529,共3页
为研究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对儿茶素稳定性的影响,利用高压液相色谱技术测定了不同时点儿茶素在不同pH溶液及人工模拟体胃液与肠液中的含量.结果表明,儿茶素在pH5.8时最稳定,人工模拟胃液对儿茶素具有较强的破坏力,而人工模拟肠液对儿茶... 为研究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对儿茶素稳定性的影响,利用高压液相色谱技术测定了不同时点儿茶素在不同pH溶液及人工模拟体胃液与肠液中的含量.结果表明,儿茶素在pH5.8时最稳定,人工模拟胃液对儿茶素具有较强的破坏力,而人工模拟肠液对儿茶素的稳定性影响相对较小;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以及缓冲溶液中盐类物质并不影响儿茶素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人工模拟胃液 人工模拟肠液
下载PDF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被引量:19
20
作者 田云 卢向阳 +3 位作者 易克 何小解 黄成江 许亮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7-78,共2页
单细胞凝胶电泳 (singlecellgelelectrophoresisassay ,SCGE)也叫彗星试验 ,是一种快速、敏感、简便的细胞DNA损伤检测技术。文章简要介绍了SCGE的原理、主要技术流程及其注意事项、存在问题与发展前景。
关键词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彗星试验 DNA损伤 技术流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