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与主要世界城市低碳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旺 周跃云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2012年第4期143-152,共10页
建成国际城市、宜居城市是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两大重要目标。而伦敦、纽约和东京等世界城市正积极谋求低碳转型,纷纷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目标,并制定了相关规划或发展路线图,还付之于低碳发展行动。因而"低碳北京"... 建成国际城市、宜居城市是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两大重要目标。而伦敦、纽约和东京等世界城市正积极谋求低碳转型,纷纷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目标,并制定了相关规划或发展路线图,还付之于低碳发展行动。因而"低碳北京"也应该成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题中之义。本研究主要采取横向比较的方法,选择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单位面积碳排放量、碳排放行业结构、能源结构、大气污染和就业结构等定量指标,以及低碳发展政策、低碳发展行动等定性层面,通过北京与伦敦、纽约和东京等世界城市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总体上北京低碳发展水平大大落后于上述城市。为此,北京要积极而广泛地借鉴世界城市低碳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统筹考虑世界城市与低碳城市的目标协调,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所处阶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探索适合北京市情的低碳发展道路,具体路径可从以下方面来展开:注重政府引导,强调规划先行;优化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研发低碳技术;加强国际合作,争取项目支持;创新制度体系,规范低碳行为;完善碳交易机制,构建碳市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城市 低碳发展 比较分析 政策建议
下载PDF
城市低碳发展水平的区域分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GDP前110强地级以上城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旺 周跃云 邹毓 《技术经济》 CSSCI 2014年第3期68-74,共7页
利用《中国城市智慧低碳发展报告》中我国GDP前110强地级以上城市的低碳发展数据,运用加权变异系数法和Theil指数分解法分析了大样本城市低碳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并运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各层次低碳发展综合水平的影响因... 利用《中国城市智慧低碳发展报告》中我国GDP前110强地级以上城市的低碳发展数据,运用加权变异系数法和Theil指数分解法分析了大样本城市低碳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并运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各层次低碳发展综合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结果表明:样本城市的整体低碳发展水平不高,高值城市以东部地区的轻工业城市或综合型城市为主,低值城市则以中、西部的资源型城市或重化工业城市为主;城市整体的低碳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较大,低值城市的空间差异最大、高值城市的空间差异最小、中值城市的空间差异居中;城市低碳发展的区域分异主要由层次间的差异引起;碳排放系数、能源效率、人均GDP是影响城市低碳发展的主要因素;城市整体和中、低值城市影响因素的显著性的排序结果为碳排放系数>能源效率>人均GDP,而高值城市的排序结果是能源效率>碳排放系数>人均GDP。提出:可参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分解各城市的碳减排量,对各层次城市宜采取差别化的低碳发展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 低碳发展 区域差异
下载PDF
城市低碳发展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旺 潘雪华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7,共7页
国外城市低碳发展研究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城市碳排放的综合构成,低碳导向的城市密度和城市空间,城市低碳社会建设,生活用能和能源消费结构。而国内城市低碳发展的研究内容则主要包括:低碳城市的界定,低碳城市规划,城市低碳发展的模... 国外城市低碳发展研究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城市碳排放的综合构成,低碳导向的城市密度和城市空间,城市低碳社会建设,生活用能和能源消费结构。而国内城市低碳发展的研究内容则主要包括:低碳城市的界定,低碳城市规划,城市低碳发展的模式和路径,城市低碳发展的政策支持,低碳城市评估标准体系等。由此可见,低碳发展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还不够系统,需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尺度等方面进一步的深入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低碳发展 碳排放 能源消费 低碳城市
下载PDF
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指数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陶新 《技术经济》 CSSCI 2013年第3期78-85,共8页
基于现有研究文献和低碳交通实践,对城市低碳交通发展进行了理论阐释。依据城市低碳交通概念、福利经济学、系统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了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并科学设置了指标阈值。提出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指数测度方法,并以... 基于现有研究文献和低碳交通实践,对城市低碳交通发展进行了理论阐释。依据城市低碳交通概念、福利经济学、系统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了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并科学设置了指标阈值。提出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指数测度方法,并以中国6个典型城市为例进行应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指数具有明显的绿色低碳价值导向作用和政策导向作用;目前中国城市交通碳生产力较低、交通污染较大;中国城市急需优化交通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塑造城市低碳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低碳交通
下载PDF
城市低碳发展的研究框架和理论体系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旺 潘雪华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8-14,共7页
低碳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其研究框架可从空间、时间和功能三个维度来展开。涵盖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的城市系统,下含生产和生活两个子系统。自然资源、能源是城市系统的输入部分,环境、排放是城市系统的输出部分。城市低碳发展理论体... 低碳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其研究框架可从空间、时间和功能三个维度来展开。涵盖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的城市系统,下含生产和生活两个子系统。自然资源、能源是城市系统的输入部分,环境、排放是城市系统的输出部分。城市低碳发展理论体系的研究具体包括: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系统的空间性、地方性和全球性,城市综合碳循环模型体系,自然与人为双重影响的碳代谢过程,不同空间尺度的城市碳排放和控制,城市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碳排放清单与减排路径分析,切实可行的碳管理措施,城市低碳发展的方法论和技术支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低碳发展 系统论 研究框架 理论体系
下载PDF
中国城市低碳建筑的内涵与碳排放量的估算模型 被引量:26
6
作者 张陶新 周跃云 芦鹏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77-80,共4页
提出并阐述了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实际的城市低碳建筑概念及其内涵,构建了建筑碳排放测算的数学模型,运用该模型分析了中国城市建筑碳排放的现状,分析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测算建筑碳排放量,是有助于低碳建筑发展决策的一个较好的工具。
关键词 低碳建筑 全生命周期 碳排放
下载PDF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研究 被引量:50
7
作者 张陶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9,共7页
探讨了中国城市化、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等与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与动态作用机制,并对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进行了预测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①城市化率、交通能源强度、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和人均GDP对城市道路交通碳... 探讨了中国城市化、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等与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与动态作用机制,并对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进行了预测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①城市化率、交通能源强度、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和人均GDP对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的长期均衡弹性分别为0.93、0.73、0.68、0.44;②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的最大贡献者在中短期内是交通能源强度,长期内是城市化率;③人均GDP增长率的提高,短期内会促使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增长率提高,而长期又有助于使之降低;④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持续增长的趋势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可避免;⑤不同的发展理念和政策与技术的组合,可以使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发生重大变化。基于研究,提出了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碳减排的政策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低碳交通 能源消费 城市化
下载PDF
低碳交通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陶新 谢世雄 杨英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0-18,共9页
通过分析和研究与道路交通有关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机动车节能技术、道路技术、智能管理技术等低碳技术,提出加快构建可再生的能源网络、大力推广城市交通节能技术、实现城市交通智慧化管理的城市交通低碳技术发展战略,并制订出推广分布... 通过分析和研究与道路交通有关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机动车节能技术、道路技术、智能管理技术等低碳技术,提出加快构建可再生的能源网络、大力推广城市交通节能技术、实现城市交通智慧化管理的城市交通低碳技术发展战略,并制订出推广分布式能源系统和智慧电网,制定严格的燃油经济性标准和碳排放限制的法规,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加大智慧交通技术应用力度,运用政策工具推动低碳技术进步,重视低碳技术人才培养力度等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低碳交通 低碳技术 碳排放 新能源
下载PDF
智慧城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50
9
作者 张陶新 杨英 喻理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7,共7页
城市的发展不仅依赖于物质性资源,还日益依赖于信息与知识资源所产生的"智慧",智慧城市信息畅通、知识立市、聚集智慧。智慧城市是继信息化城市、数字城市之后的城市未来发展新理念。国内外以感知化、互联互通化和智能化为基... 城市的发展不仅依赖于物质性资源,还日益依赖于信息与知识资源所产生的"智慧",智慧城市信息畅通、知识立市、聚集智慧。智慧城市是继信息化城市、数字城市之后的城市未来发展新理念。国内外以感知化、互联互通化和智能化为基本特征的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到城市交通、智慧电网、智慧政府、智慧建筑、智慧医疗等领域,一些城市通过因地制宜、梯次推进的实践,取得了较好智慧城市建设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低碳 城市发展
下载PDF
中国城市碳排放的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旺 邹毓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6,共6页
运用Theil指数,测度我国地级以上城市GDP值前110强城市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并采用STIRPAT模型分析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中国城市碳排放的空间分异较为明显,西部城市的碳排放水平整体上落后于东、中部城市;总体差异值按碳排放强度>人均... 运用Theil指数,测度我国地级以上城市GDP值前110强城市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并采用STIRPAT模型分析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中国城市碳排放的空间分异较为明显,西部城市的碳排放水平整体上落后于东、中部城市;总体差异值按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单位碳排放提供就业岗位数的顺序递减,地带内差异远远大于地带间差异;常住人口数、能源强度、人均GDP值是影响样本城市整体碳排放量的主导因素,产业结构多元化演进水平对碳排放增长的缓解作用不甚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空间分异 THEIL指数 STIRPAT模型
下载PDF
全球碳排放的区域差异与收敛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陶新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2013年第2期27-33,51,共8页
本文以1992~2008年的数据为基础,采用经济增长收敛理论,分析了世界206个国家的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等指标的分布特征,以及178个国家或地区指标的收敛性。研究表明:①世界各国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差异很... 本文以1992~2008年的数据为基础,采用经济增长收敛理论,分析了世界206个国家的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等指标的分布特征,以及178个国家或地区指标的收敛性。研究表明:①世界各国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差异很大,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其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越大;除重债穷国碳排放强度低于高收入国家外,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其碳排放强度越低。②世界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量都存在17阶段(年)的σ收敛,而世界各国碳排放量的差距在不断扩大。③全球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都具有β绝对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区域差异 收敛 人文发展
下载PDF
大都市区服务业能耗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旺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1-10,共10页
在大都市区服务业增加值比例日趋增大、一二产业节能减排成果边际效益递减的背景下,服务业成为节能减排的新领域。基于IPCC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中的方法,核算了北京市1995—2014年服务业整体及其分行业能耗与CO_2排放量,并分析了其总... 在大都市区服务业增加值比例日趋增大、一二产业节能减排成果边际效益递减的背景下,服务业成为节能减排的新领域。基于IPCC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中的方法,核算了北京市1995—2014年服务业整体及其分行业能耗与CO_2排放量,并分析了其总体变化趋势和能源结构的变化情况;采用投入产出表计算了2007、2012年的完排强度;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辨识与分解研究了2005—2014年影响北京服务业CO_2排放变动的关键因素及其贡献率。结果显示:服务业能耗碳排放逐年递增,且能耗排放的增速快于能耗增速,服务业能源强度与能耗直排强度都呈现出同步下降的态势;服务业能耗以石油类为主,煤炭消费所占的比例逐年下降,能耗结构正朝着合理化、低煤化的良性方向发展;服务业最终需求完排强度呈逐年下降之势,服务业大部分行业的间排强度在完排强度中所占比例也都有明显降低的趋势;产业规模、人口规模是引起服务业能耗直接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而能源强度则是抑制服务业能耗直排增加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能耗 碳排放 直排强度 完排强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科技投入与碳排放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以株洲市工业企业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陶新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1年第5期42-46,共5页
根据2005—2009年株洲市八大行业的科技投入、产出、能耗、碳排放量等数据,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了各因素与碳排放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变化,科技投入、产出、能耗与碳排放的变化趋势有较大的趋同性,但不同行业的趋同性... 根据2005—2009年株洲市八大行业的科技投入、产出、能耗、碳排放量等数据,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了各因素与碳排放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变化,科技投入、产出、能耗与碳排放的变化趋势有较大的趋同性,但不同行业的趋同性不相同。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企业科技投入与碳排放灰色关联度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投入 碳排放 灰色关联度 株洲市
下载PDF
大都市区贸易隐含碳测算及其失衡度分析——以北京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旺 周跃云 《技术经济》 CSSCI 2013年第2期11-19,共9页
采用MRIO模型,测算了1997—2007年北京国内外贸易中的隐含碳及其构成、行业分布和失衡度。结果表明:历年北京均是国内贸易隐含碳的净调入方;1997年、2002年北京是国际贸易隐含碳的净出口方,但2007年逆转为净进口方;北京一半以上的调出... 采用MRIO模型,测算了1997—2007年北京国内外贸易中的隐含碳及其构成、行业分布和失衡度。结果表明:历年北京均是国内贸易隐含碳的净调入方;1997年、2002年北京是国际贸易隐含碳的净出口方,但2007年逆转为净进口方;北京一半以上的调出和出口隐含碳都是为满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中间投入而排放的,多半以上的调入和进口隐含碳是为满足本地最终需求而排放的;北京的国内外贸易隐含碳失衡现象严重,失衡度行业主要是原料、燃料及其加工型行业和轻型装备制造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碳 碳失衡 环境负荷 投入产出模型
下载PDF
运输包装中的减碳技术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跃云 张陶新 杨英 《包装学报》 2011年第4期62-65,共4页
推进运输包装低碳发展,应从设计、模具制作、原材料生产、材料加工成型、制版印刷、封装、物流、使用、回收、降解等整个生命周期出发,从总体上减少运输包装中的碳排放。运输包装中的减碳技术主要涉及运输包装设计、运输包装过程、运输... 推进运输包装低碳发展,应从设计、模具制作、原材料生产、材料加工成型、制版印刷、封装、物流、使用、回收、降解等整个生命周期出发,从总体上减少运输包装中的碳排放。运输包装中的减碳技术主要涉及运输包装设计、运输包装过程、运输包装材料和器具等方面。运输包装减碳技术可以为我国包装业低碳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包装 减碳技术 碳排放
下载PDF
中国服务业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旺 谢世雄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9,共9页
在分析1991—2011年间中国服务业能耗与碳排放的结构特征和总体趋势的基础上,运用OECD脱钩指标法和Tapio脱钩指标法,阐述了服务业GDP、能耗与碳排放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关联效应。结果表明:服务业GDP、能耗和碳排放量整体上呈逐年增长之势... 在分析1991—2011年间中国服务业能耗与碳排放的结构特征和总体趋势的基础上,运用OECD脱钩指标法和Tapio脱钩指标法,阐述了服务业GDP、能耗与碳排放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关联效应。结果表明:服务业GDP、能耗和碳排放量整体上呈逐年增长之势;能耗强度与碳排放强度的变化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和同步性,都呈下降之势;煤炭类消费的比重大致呈递减之势,而天然气、热力和电力消费的数量和比重却呈逐年增长趋势;煤炭、石油等传统高碳能源比重均占80%以上;历年OECD脱钩因子均呈现出绝对脱钩的状态,并表现为波动式上升之势;历年Tapio脱钩弹性指数整体上也均呈波动式上升之势。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服务业节能减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 能源消费 碳排放 关联分析 脱钩指标法
下载PDF
中国碳市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旺 潘雪华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6-12,共7页
中国将在"十二五"期间建立自己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目前该市场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碳市场发展滞后,缺乏国际话语权;区域性碳市场失衡,全国性碳市场缺失;碳减排指标无法分解,碳交易制度尚未建立。中国碳交易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法律... 中国将在"十二五"期间建立自己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目前该市场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碳市场发展滞后,缺乏国际话语权;区域性碳市场失衡,全国性碳市场缺失;碳减排指标无法分解,碳交易制度尚未建立。中国碳交易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体制不健全,碳交易非标准化,交易成本难下降,人才和中介短缺,交易所"有场无市"。这种碳交易市场不完整性的机理在于:尚未界定碳排放权,交易缺乏法律基础;碳排放权初始分配难体现公平和效率;碳监测和报告制度缺失导致管控不力;碳交易制度缺乏制度衔接和制度支持。只有事先在内在机理和作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真正解决建立我国碳交易市场存在的上述问题,才能使整个市场的建立和运作更加有效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市场 交易体系 机理
下载PDF
云龙示范区“两型”产业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建文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3-21,共9页
云龙示范区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五大示范区之一。通过对现有"两型"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首先指出资源节约是"两型"产业培育与发展的首要任务,环境友好是"两型"产业培育与发展的... 云龙示范区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五大示范区之一。通过对现有"两型"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首先指出资源节约是"两型"产业培育与发展的首要任务,环境友好是"两型"产业培育与发展的基础,综合绩效是"两型"产业培育与发展的必然结果,创新能力是"两型"产业培育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然后提出适应云龙示范区长株潭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功能定位要求的"两型"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总结出"两型"产业评价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龙示范区 “两型”产业 指标体系
下载PDF
一个多因素组合数学模型及其算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陶新 周贤君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126,共6页
将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与传统的SWOT分析相结合,引入坐标系工具,构建了一个多因素组合数学模型用于低碳发展战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克服以往战略决策方法的不足,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一个很好的工具.
关键词 低碳 多因素组合模型 战略规划
下载PDF
基于结构分解法的北京市能源碳排放增量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旺 周跃云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5-283,共9页
应用三层嵌套结构式I-OSDA方法,构建扩展的(调入、进口)竞争型经济-能源-碳排放投入产出模型,从整体特征、不同产业、工业行业3个方面,对1997年-2007年北京市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增量进行了结构分解。分析发现:经济规模增长要素(消费、投... 应用三层嵌套结构式I-OSDA方法,构建扩展的(调入、进口)竞争型经济-能源-碳排放投入产出模型,从整体特征、不同产业、工业行业3个方面,对1997年-2007年北京市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增量进行了结构分解。分析发现:经济规模增长要素(消费、投资、调出和出口等)是拉动碳排放增长的主导因素,能源强度变动效应却是碳减排的决定性因素;在规模扩张因素中,消费和调出超过投资和出口,是碳排放增长的主要贡献者;2002年以来新一轮"高碳"特征的工业化导致CO2排量呈急增之势;产业结构调整、三产比重最大使得服务业成为碳排放增长的最大部门,但工业排放的增长却后来居上;碳增排的重点行业是高能耗行业,碳减排的是能源工业;两时段各效应在不同产业、不同工业行业的影响方向和大小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SDA法 能源消费 CO2排放 效应 北京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