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阻隔高分子包装材料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13
1
作者 胡敏 向贤伟 +1 位作者 谭井华 刘亦武 《广州化工》 CAS 2015年第9期10-12,20,共4页
综述了目前常用高阻隔性高分子材料,指出了它们的优缺点,介绍了目前主要的阻隔技术以及高阻隔性高分子材料的应用现状。另外,探讨了当今几种新型高分子材料阻隔技术的优缺点,并对阻隔性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包装材料 阻隔性能 阻隔技术
下载PDF
高阻隔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军品包装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向贤伟 黄杰 《广州化工》 CAS 2016年第14期35-36,54,共3页
介绍了当前市场常见的高阻隔性高分子材料: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聚偏二氯乙烯(PVDC)、聚酰胺(P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乙烯醇(PVA)。详细分析了高分子结构与阻隔性能的关系,介绍了高阻隔性高... 介绍了当前市场常见的高阻隔性高分子材料: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聚偏二氯乙烯(PVDC)、聚酰胺(P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乙烯醇(PVA)。详细分析了高分子结构与阻隔性能的关系,介绍了高阻隔性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各类高阻隔性高分子材料在军品包装中的应用,展望了高阻隔包装材料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阻隔材料 结构与性能 军品包装
下载PDF
数字产品的包装技术分析
3
作者 黄宇刚 赵素华 《包装学报》 2011年第2期49-53,共5页
在简要介绍数字产品概念与特点的基础上,以产品包装应实现的功能为线索,分析了数字产品的相关包装技术。保护功能是数字产品包装的最重要功能,相关实现技术主要有密码技术、数字水印、身份认证与权限管理等;数字产品的方便易用是借助人... 在简要介绍数字产品概念与特点的基础上,以产品包装应实现的功能为线索,分析了数字产品的相关包装技术。保护功能是数字产品包装的最重要功能,相关实现技术主要有密码技术、数字水印、身份认证与权限管理等;数字产品的方便易用是借助人机交互技术、文件压缩、数据格式及其转换等相关技术来实现的;搜索引擎优化等技术对数字产品的销售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数字产品的包装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为包装学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产品 包装 技术 功能
下载PDF
PLA/PBAT/PCL生物降解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周志斌 刘跃军 +1 位作者 崔玲娜 文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31-237,242,共8页
以聚乳酸(PLA)和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共聚物(PBAT)为基材,聚己内酯(PCL)为相容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LA/PBAT/PCL复合材料,研究了所得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当PCL含量为2%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拉... 以聚乳酸(PLA)和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共聚物(PBAT)为基材,聚己内酯(PCL)为相容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LA/PBAT/PCL复合材料,研究了所得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当PCL含量为2%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随着PBAT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熔融结晶温度Tc逐渐降低,而其初始热分解温度To先上升后下降;当PBAT的含量为15%时,To最大,其值为334.18℃。当PBAT含量从0增加到20%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从3.26kJ/m2增加到7.07kJ/m^2,其断裂伸长率则从2.46%增加到118.22%;另外,随着PBAT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熔体弹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PBAT/PCL 热性能 力学性能 流变性能
下载PDF
丁香精油微胶囊抗菌包装薄膜 被引量:9
5
作者 郝喜海 孙淼 +2 位作者 邓靖 史翠平 李慧敏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4-66,共3页
用β-环糊精包埋丁香精油制备微胶囊抗菌剂,添加到聚乙烯醇中制备抗菌性薄膜,测试了微胶囊包埋率、添加不同量微胶囊的抗菌薄膜的基本力学性能、透气性能及对黑曲霉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所制得的微胶囊包埋率为21.79%,添加较多量微胶... 用β-环糊精包埋丁香精油制备微胶囊抗菌剂,添加到聚乙烯醇中制备抗菌性薄膜,测试了微胶囊包埋率、添加不同量微胶囊的抗菌薄膜的基本力学性能、透气性能及对黑曲霉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所制得的微胶囊包埋率为21.79%,添加较多量微胶囊抗菌剂的薄膜对黑曲霉抑制效果较好,透气性较好,但力学性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聚乙烯醇 力学性能 透气性 抗菌
原文传递
HDPE/杨木粉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曾广胜 黄鹤 张礼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6-70,共5页
以杨木粉为主要填充剂,偶氮二甲酰胺(AC)与氧化锌(ZnO)复配物为发泡剂,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高分子基材,采用两步模压发泡法制备了HDPE/木粉复合发泡材料。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木粉和不同含量的AC/ZnO复配发泡剂对复合发泡材料的发泡... 以杨木粉为主要填充剂,偶氮二甲酰胺(AC)与氧化锌(ZnO)复配物为发泡剂,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高分子基材,采用两步模压发泡法制备了HDPE/木粉复合发泡材料。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木粉和不同含量的AC/ZnO复配发泡剂对复合发泡材料的发泡性能、回弹性能以及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木粉或者发泡剂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发泡性能呈现出先变强后减弱的趋势,而吸水率则持续上升,一段时间后达到一个饱和值;当木粉质量分数为30%时,复合材料的表观密度和含气率达到最大值,当AC/ZnO复配发泡剂质量分数在15%时,复合发泡材料的表观密度、回弹性能表现出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压发泡 高密度聚乙烯/杨木粉复合材料 气泡 团聚 回弹性 吸水率 发泡性能
下载PDF
多元LDHs/EVA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跃军 高鑫 +1 位作者 刘亦武 范淑红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009-2013,共5页
以氯化镁(MgCl2.6H2O)、氯化铝(AlCl3.6H2O)、氯化锌(ZnCl2)、氯化铁(FeCl3.6H2O)和碳酸钠(Na2CO3)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二元MgAl-CO3LDHs、三元MgAlZn-CO3LDHs和四元MgAlZnFe-CO3LDHs无机纳米粉体,用聚乙二醇(PEG)对3种LDHs进行... 以氯化镁(MgCl2.6H2O)、氯化铝(AlCl3.6H2O)、氯化锌(ZnCl2)、氯化铁(FeCl3.6H2O)和碳酸钠(Na2CO3)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二元MgAl-CO3LDHs、三元MgAlZn-CO3LDHs和四元MgAlZnFe-CO3LDHs无机纳米粉体,用聚乙二醇(PEG)对3种LDHs进行原位改性,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EVA/LDHs纳米复合材料,并对LDHs和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透视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力学性能、燃烧性能等测试。结果表明加入LDHs纳米粉体后,虽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复合材料的阻燃效果有着明显的改善;而且随着LDHs元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阻燃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当四元MgAlZnFe-CO3LDHs的添加量为15%时,复合材料即可自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A LDHS 纳米复合材料 阻燃性能
下载PDF
EVOH/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变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刘跃军 刘亦武 魏珊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4-128,共5页
采用高级毛细管流变仪,分别测定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及EVOH/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纳米SiO2含量对复合材料加工性能的影响。以上述流变性能测试为参考,改变加工工艺,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EVOH/纳米SiO2复... 采用高级毛细管流变仪,分别测定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及EVOH/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纳米SiO2含量对复合材料加工性能的影响。以上述流变性能测试为参考,改变加工工艺,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EVOH/纳米SiO2复合材料并吹塑成膜,测试薄膜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纳米SiO2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熔融流动性有较大的下降,可加工的温度范围越来越窄,可添加纳米SiO2的最大量约为5%;当纳米SiO2质量分数大于3%时,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变性受温度影响较小;不同加工工艺对所制备的EVOH膜及EVOH/纳米SiO2复合膜性能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纳米SIO2 流变性能 加工工艺
下载PDF
偶联剂对EVOH/纳米SiO_2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刘跃军 刘亦武 魏珊珊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76-1180,1185,共6页
采用不同的偶联剂KH550、KH560、KH570和KH8431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改性,采用熔融共混法将未改性和改性纳米SiO2(5%(质量分数)SiO2)与EVOH共混制成复合材料,并吹塑成薄膜。利用FT-IR、TEM、SEM对不同偶联剂处理的纳米SiO2和复合材料的结... 采用不同的偶联剂KH550、KH560、KH570和KH8431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改性,采用熔融共混法将未改性和改性纳米SiO2(5%(质量分数)SiO2)与EVOH共混制成复合材料,并吹塑成薄膜。利用FT-IR、TEM、SEM对不同偶联剂处理的纳米SiO2和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阻隔性能、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和透明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SiO2与4种偶联剂均形成化学键合,改性纳米SiO2比未改性纳米SiO2在EVOH中分散性好,加工时熔体的流动性更好。用KH550处理的纳米SiO2在EVOH中分散性最好,与EVOH能形成较大界面相互作用力,与EVOH/未改性纳米SiO2复合材料相比,EVOH/改性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储能模量分别提高17.2%和136%,透湿、透氧系数分别下降11.2%和9.5%,透光率达到74.9%,雾度为1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OH 纳米SiO_2 偶联剂 阻隔性能 纳米复合材料
下载PDF
植物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曾广胜 徐成 +3 位作者 林瑞珍 许超 江太君 刘跃军 《包装学报》 2011年第1期44-47,共4页
以聚丙烯(PP)、废瓦楞纸板制取的植物纤维为原料,采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H-g-PP)、铝酸酯偶联剂、铝钛偶联剂为界面相容剂,研究了植物纤维增强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未添加界面相容剂时,随着植物纤维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 以聚丙烯(PP)、废瓦楞纸板制取的植物纤维为原料,采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H-g-PP)、铝酸酯偶联剂、铝钛偶联剂为界面相容剂,研究了植物纤维增强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未添加界面相容剂时,随着植物纤维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冲击强度急剧下降,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上升;添加界面相容剂MAH-g-PP后,当植物纤维的质量分数为30%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在MAH-g-PP、铝酸酯偶联剂、铝钛偶联剂三者中,MAH-g-PP改善植物纤维与PP之间的界面相容性效果最佳;当MAH-g-PP添加质量为植物纤维添加质量的10%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PP 植物纤维 力学性能 相容剂
下载PDF
植物纤维增强PS木塑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曾广胜 徐成 +3 位作者 谢桂容 许超 江太君 刘跃军 《包装学报》 2011年第2期20-24,共5页
以木纤维、竹纤维和聚苯乙烯为主要原料,加入偶联剂、润滑剂、增塑剂等加工助剂,经挤出注塑制备聚苯乙烯/木纤维复合材料。研究了植物纤维种类和添加质量分数、偶联剂KH-550添加质量分数对PS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木纤... 以木纤维、竹纤维和聚苯乙烯为主要原料,加入偶联剂、润滑剂、增塑剂等加工助剂,经挤出注塑制备聚苯乙烯/木纤维复合材料。研究了植物纤维种类和添加质量分数、偶联剂KH-550添加质量分数对PS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木纤维和偶联剂的加入都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木纤维添加质量分数为25%,偶联剂KH-550添加质量为木纤维添加质量的1.5%时,复合材料具有最大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30.2MPa,86MPa和8.74%,缺口冲击强度随木纤维添加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减小。木纤维和竹纤维填充的两种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性能 木纤维 聚苯乙烯 偶联剂
下载PDF
抗菌包装薄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孙淼 郝喜海 +3 位作者 邓靖 李菲 史翠平 李慧敏 《包装学报》 2011年第3期6-10,共5页
抗菌包装薄膜是一种加入抗菌剂后具有抑制或杀灭表面细菌能力的功能性薄膜。根据所添加抗菌剂的不同,抗菌包装薄膜可分为有机抗菌膜、无机抗菌膜和天然抗菌膜3类。抗菌包装薄膜能通过不断释放抗菌剂来抑制微生物生长,从而延长被包装食... 抗菌包装薄膜是一种加入抗菌剂后具有抑制或杀灭表面细菌能力的功能性薄膜。根据所添加抗菌剂的不同,抗菌包装薄膜可分为有机抗菌膜、无机抗菌膜和天然抗菌膜3类。抗菌包装薄膜能通过不断释放抗菌剂来抑制微生物生长,从而延长被包装食品的货架寿命。目前,抗菌包装薄膜只有解决好安全与环境保护2个问题才能更好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膜 安全性 环境保护
下载PDF
表面改性对纳米氢氧化镁/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一 赵芳 杨军红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355-359,共5页
采用不同表面改性剂对纳米氢氧化镁改性并填充阻燃高密度聚乙烯,研究了表面改性剂的种类及用量对阻燃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表面改性剂硅烷偶联剂、硬脂酸镁和钛酸酯改性氢氧化镁对高密度聚乙烯阻燃性改善较小,但有利于提高体... 采用不同表面改性剂对纳米氢氧化镁改性并填充阻燃高密度聚乙烯,研究了表面改性剂的种类及用量对阻燃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表面改性剂硅烷偶联剂、硬脂酸镁和钛酸酯改性氢氧化镁对高密度聚乙烯阻燃性改善较小,但有利于提高体系力学性能,其最佳用量分别为高密度聚乙烯质量的3.5%,2.5%和2.5%。考虑综合性能,硅烷偶联剂为最佳表面改性剂,用量为Mg(OH)2质量的3.5%时,体系氧指数、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及冲击强度分别提高约8%、30%、6%和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纳米氢氧化镁 表面改性 阻燃性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发泡木塑复合材料发泡及成型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曾广胜 徐成 江太君 《包装学报》 2011年第4期27-32,共6页
介绍了发泡木塑复合材料的基本原料及发泡方法,同时对发泡木塑复合材料的主要成型工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说明,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发泡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化学发泡 物理发泡 超临界 成型工艺
下载PDF
针状微胶囊Mg(OH)_2/EVA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范淑红 阙永生 +1 位作者 高鑫 江太君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5-58,共4页
将自制针状微胶囊纳米氢氧化(镁Mg(OH)2)与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造粒,然后利用注射机制成针状微胶囊Mg(OH)2/EVA纳米复合材料,对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Mg(OH)2用量为4... 将自制针状微胶囊纳米氢氧化(镁Mg(OH)2)与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造粒,然后利用注射机制成针状微胶囊Mg(OH)2/EVA纳米复合材料,对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Mg(OH)2用量为4%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最大,加工流动性较好;在低温区时,纳米Mg(OH)2含量对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几乎没有影响,在高温区时,纳米Mg(OH)2的加入使其热稳定性略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状微胶囊氢氧化镁 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 纳米复合材料 热稳定性 流变性能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新型防火隔热复合膨胀珍珠岩板材的开发与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石璞 刘建龙 +1 位作者 李福枝 张弛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8-70,74,共4页
针对普通膨胀珍珠岩板材防火能力差、抗冲击能力不强等缺点,通过添加适量的耐高温粉和聚醋酸乙烯胶黏剂(白乳胶),制备了防火能力优异、抗冲击能力好的复合膨胀珍珠岩板材。通过优化配方所制备的40mm厚板材,在高温下灼烧90min后背火温度... 针对普通膨胀珍珠岩板材防火能力差、抗冲击能力不强等缺点,通过添加适量的耐高温粉和聚醋酸乙烯胶黏剂(白乳胶),制备了防火能力优异、抗冲击能力好的复合膨胀珍珠岩板材。通过优化配方所制备的40mm厚板材,在高温下灼烧90min后背火温度仅102℃,抗压强度为0.81MPa,导热系数为0.05~0.07 W/(m.K),可经受1.5m高16次跌落试验。通过电镜分析得知,该板材防火隔热性能优良的重要原因为灼烧时迎火面附近处形成的致密陶瓷结构阻止了火焰和热量的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珍珠岩 板材 耐高温粉 复合防火 隔热 抗冲击
下载PDF
植物纤维发泡材料的发泡机理与成型工艺探讨 被引量:10
17
作者 石璞 欧阳龙 蔡淑容 《包装学报》 2013年第3期55-58,共4页
在论述了植物纤维发泡材料成型机理相对于传统的聚合物发泡材料成型机理的不同与特殊性的基础上,总结了植物纤维类发泡材料成型的必要条件。同时,探究了植物纤维发泡材料的发泡技术和常用成型工艺,并对一步法成型和两步法成型2种主要发... 在论述了植物纤维发泡材料成型机理相对于传统的聚合物发泡材料成型机理的不同与特殊性的基础上,总结了植物纤维类发泡材料成型的必要条件。同时,探究了植物纤维发泡材料的发泡技术和常用成型工艺,并对一步法成型和两步法成型2种主要发泡成型工艺做了详细介绍。最后,对植物纤维发泡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纤维 发泡材料 发泡机理 成型工艺
下载PDF
植物纤维增强LDPE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曾广胜 徐成 +3 位作者 庞立楠 许超 江太君 刘跃军 《包装学报》 2011年第3期1-5,共5页
以纸纤维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原料,经配方改性后,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共混挤出造粒,最后注塑成型复合材料试样。研究了纸纤维的用量、相容剂LDPE-g-MAH的用量及发泡剂AC的用量对该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纸纤维添加质量分数... 以纸纤维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原料,经配方改性后,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共混挤出造粒,最后注塑成型复合材料试样。研究了纸纤维的用量、相容剂LDPE-g-MAH的用量及发泡剂AC的用量对该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纸纤维添加质量分数为40%~5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最佳,弯曲强度较好;LDPE-g-MAH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且当LDPE-g-MAH添加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发泡后复合材料的密度下降,但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当AC添加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低密度聚乙烯 植物纤维 力学性能
下载PDF
EVOH/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溶液共混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跃军 刘亦武 魏珊珊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84-88,共5页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纳米Si O2,并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其进行原位改性,以N,N-二甲基甲酰铵为溶剂,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EVOH/纳米Si O2复合材料,并吹塑成薄膜。对纳米Si O2和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化学沉淀法制备的纳米Si O2...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纳米Si O2,并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其进行原位改性,以N,N-二甲基甲酰铵为溶剂,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EVOH/纳米Si O2复合材料,并吹塑成薄膜。对纳米Si O2和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化学沉淀法制备的纳米Si O2为球形,粒径约20nm,原位改性效果良好。溶液共混法制备EVOH/纳米Si O2复合材料,纳米Si O2在EVOH中的分散性较好,EVOH/纳米Si O2(5%(质量分数)Si O2,KH550改性)复合材料相较于纯EVOH,拉伸强度提高96.3%,透湿、透气系数分别下降35.9%、51.1%,透光率达到75.6%,雾度为12.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OH 纳米SIO2 溶液共混法 阻隔性能
下载PDF
新型可降解丁二酸-1,4-丁二醇-1,3-丙二醇-尿素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亦武 王倩 +2 位作者 谭井华 向贤伟 刘跃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B12期68-72,共5页
以丁二酸、1,4-丁二醇、1,3-丙二醇和尿素为原料,采用熔融缩聚法制备低分子量的聚酯酰胺预聚体,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作为扩链剂对聚酯酰胺预聚体进行扩链,得到了一系列M。为1.O×1O^5~1.7×1O^5的新型可降解丁二酸-1... 以丁二酸、1,4-丁二醇、1,3-丙二醇和尿素为原料,采用熔融缩聚法制备低分子量的聚酯酰胺预聚体,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作为扩链剂对聚酯酰胺预聚体进行扩链,得到了一系列M。为1.O×1O^5~1.7×1O^5的新型可降解丁二酸-1,4-丁二醇-1,3丙二醇-尿素共聚物(聚酯酰胺),并采用流延法制备了聚酯酰胺薄膜。考察了尿素含量对聚酯酰胺热性能、结晶性能、力学性能和降解性能的影响。采用FT-IR、1^HNMR、GPC、TG、DSC和XRD等对聚酯酰胺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尿素含量的增加,聚酯酰胺的熔点和热稳定性下降。尿素的加入未改变聚酯酰胺中聚酯相的晶型,但破坏了聚酯链段的规整性,使其结晶度降低。随着尿素的加入,聚酯酰胺薄膜的力学性能和降解性能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 聚酯酰胺 尿素 1 3-丙二醇 丁二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