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轨道交通产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1
作者 黄晓峰 朱永祥 +1 位作者 谷志茹 朱敏 《科学咨询》 2022年第11期81-83,共3页
湖南工业大学轨道交通产业的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着人才培养供给与产业创新需求脱节,多主体办学未形成有效合力的瓶颈。为破解该难题,2016年,学校新成立了轨道交通学院,提出了“1234”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即“一体化”协同人才培养机... 湖南工业大学轨道交通产业的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着人才培养供给与产业创新需求脱节,多主体办学未形成有效合力的瓶颈。为破解该难题,2016年,学校新成立了轨道交通学院,提出了“1234”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即“一体化”协同人才培养机制,“二元结合”创新创业教育载体,“三个互通”资源汇聚通道,“四维融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取得显著成效,为服务区域经济的地方高校提供校企合作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多主体办学 产教科创 四维融合
下载PDF
“轨道交通+”元素有机植入的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
2
作者 刘建华 李哲姝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3年第5期113-116,共4页
轨道交通智能化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跨领域知识整合能力的自动化专业人才。针对学校现行自动化专业课程门数多且彼此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各课程存在知识“冗余”或“孤岛”等问题,依托区域轨道交通产业优势,探讨紧扣经典闭环控制的自动化... 轨道交通智能化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跨领域知识整合能力的自动化专业人才。针对学校现行自动化专业课程门数多且彼此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各课程存在知识“冗余”或“孤岛”等问题,依托区域轨道交通产业优势,探讨紧扣经典闭环控制的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优化整合方法,设计“轨道交通+”元素在各课程的植入方式,构建并实施“轨道交通+”元素有机植入的自动化专业课题体系,取得了系列成绩,可为类似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自动化专业 课程体系
下载PDF
基于电子路票与连接道路的绕城高速缓解市区交通拥堵方案研究
3
作者 唐继孟 张磊 +3 位作者 李建 朱永祥 蔡路 余岳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1-344,共14页
为缓解市区交通压力,解决绕城高速免费通行政策引发的局部拥堵和财政补贴压力,本文提出一种结合可交易电子路票和新建连接道路的联合交通管理方案。通过构建双目标双层规划模型,刻画政府部门、绕城高速公司和出行者之间的互动机制。上... 为缓解市区交通压力,解决绕城高速免费通行政策引发的局部拥堵和财政补贴压力,本文提出一种结合可交易电子路票和新建连接道路的联合交通管理方案。通过构建双目标双层规划模型,刻画政府部门、绕城高速公司和出行者之间的互动机制。上层模型描述政府部门和绕城高速公司为实现各自目标而制定的可交易电子路票和新建连接道路的联合方案;下层模型描述出行者在该联合方案下的选择行为,并通过约束绕城高速各路段的流量维持其正常服务水平。此外,设计结合NSGA-II(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II)与FW(Frank-Wolfe)的算法,用于求解该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与现行的绕城高速免费方案和其他单一方案相比,该联合方案具有明显的Pareto改善,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系统出行时间(降低18.56%),同时,显著增加绕城高速公司的收益(增长51.5%)。通过对比单一可交易电子路票方案与联合方案下城市道路饱和度的分布发现,联合方案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绕城高速缓解市区交通拥堵,减少严重拥堵路段数量,并增加非拥堵路段的数量,且不会导致路票价格过高,对出行者更加友好。最后,本文对OD需求、路票收取路段数上限、连接道路新建数量上限和路票价格展开灵敏度分析,探究其对联合方案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联合方案 双目标双层规划 绕城高速 可交易电子路票
下载PDF
对接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改革研究
4
作者 余岳 舒小华 朱永祥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3年第8期94-97,共4页
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本地区正加快培育世界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国家级轨道交通先进制造业高地,因此需要大量轨道交通装备类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研究将湖南工业大学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定... 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本地区正加快培育世界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国家级轨道交通先进制造业高地,因此需要大量轨道交通装备类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研究将湖南工业大学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定位为具有轨道交通装备特色的专业,对接国家轨道交通先进制造业高地-株洲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创新专业建设、践行专业改革。以培养创新型卓越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深入研究与改进具有现代中国特色的铁路交通装备与相关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轨道交通装备特色实践教育基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高端制造业工程实践经验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创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高四新”战略 世界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改革
下载PDF
交通速度预测时空图卷积网络及其FPGA实现研究
5
作者 谭会生 杨威 严舒琪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08-119,共12页
时空图卷积网络(STGCN)通过图卷积和时间卷积捕获交通数据的空间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可有效提升交通速度预测的精度。但是硬件实现交通速度预测STGCN具有计算量大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实时性要求、资源消耗大导致成本增高等问题,在优化交... 时空图卷积网络(STGCN)通过图卷积和时间卷积捕获交通数据的空间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可有效提升交通速度预测的精度。但是硬件实现交通速度预测STGCN具有计算量大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实时性要求、资源消耗大导致成本增高等问题,在优化交通速度预测STGCN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交通速度预测STGCN的FPGA实现结构组合优化的方法。首先,通过轻量化裁剪和预测数据位宽的精确选择,对交通速度预测STGCN进行了模型优化,以降低计算复杂度和资源消耗,并经过Python仿真验证其可行性。其次,通过采用流水线、并行计算和数据交替流水存取等组合优化策略,提出了一种交通速度预测STGCN的FPGA实现结构组合优化的方法,以提升系统计算速度。最后,使用Verilog编程对交通速度预测STGCN进行了FPGA的实现仿真和硬件测试。利用PeMSD7(M)数据集进行实验,结果显示FPGA实现单数据交通速度预测的时间为355.5μs,相比CPU、GPU平台及FPGA设计方案1对比,其处理速度最大分别提高了25.9倍、6.7倍和3.5倍,证明了交通速度预测STGCN的FPGA实现结构组合优化方法,在保持预测准确性的前提下可较大幅度的提升系统处理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速度预测 时空图卷积网络 FPGA 硬件实现结构 流水线 并行结构
原文传递
“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下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6
作者 黄刚 于惠钧 +2 位作者 贾林 杨能普 陈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2期078-081,共4页
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是关键。以湖南工业大学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为例,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人才培养体系、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导师团队指导模式等三个方面对我校交通设备与... 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是关键。以湖南工业大学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为例,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人才培养体系、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导师团队指导模式等三个方面对我校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进行积极改革和探索,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创新能力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NN的列车轮对踏面缺陷识别方法
7
作者 何静 黄聪聪 +1 位作者 张昌凡 贾林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100,共10页
列车轮对踏面缺陷识别是保障列车轮轨系统安全服役的关键步骤。然而,轮对踏面缺陷类型多样复杂、类别不平衡,现有卷积神经网络算法难以对其进行准确识别。为此,提出基于改进脉冲神经网络(SNN)的列车轮对不平衡踏面缺陷识别方法。采用混... 列车轮对踏面缺陷识别是保障列车轮轨系统安全服役的关键步骤。然而,轮对踏面缺陷类型多样复杂、类别不平衡,现有卷积神经网络算法难以对其进行准确识别。为此,提出基于改进脉冲神经网络(SNN)的列车轮对不平衡踏面缺陷识别方法。采用混合卷积编码模块,通过提高特征多样性稀疏表达,减少编码细节信息丢失;提出脉冲金字塔拆分注意网络,考虑多尺度空间信息跨通道交互能力,以提取缺陷的多尺度特征;提出一种新的交叉注意力模块,提取不同层级特征的空间全局信息,通过交叉校准以增强输入特征,抑制噪声等无用特征;通过不平衡比例达10∶1的踏面缺陷数据集对该识别方法进行试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模型的识别精度,并且对少数类别缺陷也有较高的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对踏面 缺陷识别 脉冲神经网络 特征融合 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高性能YOLOv3-tiny嵌入式硬件加速器的混合优化设计
8
作者 谭会生 肖鑫凯 卿翔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3,共9页
为解决在嵌入式设备中部署神经网络受算法复杂度、执行速度和硬件资源约束的问题,基于Zynq异构平台,设计了一个高性能的YOLOv3-tiny网络硬件加速器。在算法优化方面,将卷积层和批归一化层融合,使用8 bit量化算法,简化了算法流程;在加速... 为解决在嵌入式设备中部署神经网络受算法复杂度、执行速度和硬件资源约束的问题,基于Zynq异构平台,设计了一个高性能的YOLOv3-tiny网络硬件加速器。在算法优化方面,将卷积层和批归一化层融合,使用8 bit量化算法,简化了算法流程;在加速器架构设计方面,设计了可动态配置的层间流水线和高效的数据传输方案,缩短了推理时间,减小了存储资源消耗;在网络前向推理方面,针对卷积计算,基于循环展开策略,设计了8通道并行流水的卷积模块;针对池化计算,采用分步计算策略实现对连续数据流的高效处理;针对上采样计算,提出了基于数据复制的2倍上采样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前向推理时间为232 ms,功耗仅为2.29 W,系统工作频率为200 MHz,达到了23.97 GOPS的实际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3-tiny网络 异构平台 硬件加速器 动态配置架构 硬件混合优化 数据复制上采样
原文传递
关键参数对缓圆点波磨区段轮轨力的影响分析
9
作者 刘建华 冯晓雄 杨能普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88-96,共9页
以探究重载线路运行参数对车辆通过缓和曲线低轨侧波磨区轮轨力的影响规律为目的,基于Simpack多体动力学软件搭建了C80车辆-轨道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生成美国五级轨道随机不平顺,叠加缓圆点前钢轨波磨时域激励作为模型输入,... 以探究重载线路运行参数对车辆通过缓和曲线低轨侧波磨区轮轨力的影响规律为目的,基于Simpack多体动力学软件搭建了C80车辆-轨道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生成美国五级轨道随机不平顺,叠加缓圆点前钢轨波磨时域激励作为模型输入,仿真得到在缓圆点处不同波长、波深波磨状态下,缓和曲线长度、曲线半径、超高、行驶速度等关键参数对轮轨力的影响。通过分析一位轮对的轮轨力变化趋势和其最大增长率,发现波磨侧的轮轨力受波磨影响较大;无波磨一侧轮轨横向力受波磨的影响比垂向力大;曲线参数中,各指标最大增长率均随速度的增加而下降;除高轨侧轮轨横向力外,其余指标均随曲线半径的增大而减小;缓和曲线长度和超高的变化,对各指标最大增长率没有明显的降低作用,甚至随着运行参数的增加,指标最大增长率反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力响应 缓和曲线 低轨侧波磨 关键参数 重载线路
下载PDF
基于SAM和pix2pix的商品数据集生成网络
10
作者 于惠钧 邹志豪 康帅 《电子技术应用》 2025年第4期23-28,共6页
针对商品包装快速变换带来的商品数据集采集和标注过程繁琐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SAM和pix2pix的商品数据集生成网络。该网络以单个商品多角度图像作为输入,生成与实际结算场景相近似的数据集。在RPC大型商品数据集上进行数据集生成,在Y... 针对商品包装快速变换带来的商品数据集采集和标注过程繁琐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SAM和pix2pix的商品数据集生成网络。该网络以单个商品多角度图像作为输入,生成与实际结算场景相近似的数据集。在RPC大型商品数据集上进行数据集生成,在YOLOv7、Fast R-CNN、AlexNet三种目标检测网络上验证生成数据集对目标检测效果的提升。实验结果表明,生成数据集融合到原数据集后用于训练模型能够有效提升商品识别准确率,并且与真实数据集相比具有较好的替代性。相较于原数据集,融合生成数据集三个网络上识别精度分别提升7.3%、4.9%、7.8%。通过该方法,显著提高了模型训练的效率与实用性,减轻传统商品数据集采集与标注所需的人力物力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识别 SAM pix2pix 数据集生成
下载PDF
融合特征差异化的小样本钢轨表面缺陷检测
11
作者 段嘉敏 孔玲爽 +2 位作者 刘建华 王忠美 刘丽丽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107,115,共9页
针对铁路钢轨表面背景变化大、噪声干扰强和有效缺陷样本难以大量获取的问题,提出融合特征差异化的小样本钢轨表面缺陷检测模型。首先,将有限样本通过数据增强策略进行有效扩充,缓解训练过拟合问题;其次,在编码器输入端增加正常样本以... 针对铁路钢轨表面背景变化大、噪声干扰强和有效缺陷样本难以大量获取的问题,提出融合特征差异化的小样本钢轨表面缺陷检测模型。首先,将有限样本通过数据增强策略进行有效扩充,缓解训练过拟合问题;其次,在编码器输入端增加正常样本以提供差异化对比参考基准;在解码器和编码器之间引入多尺度协调注意力特征融合模块,融合双输入样本的映射关系并加速模型训练;然后,构造相似性阈值损失函数,减少噪声干扰并提高检测稳定性;最后,通过现场采集和公开的RSDDs钢轨数据集对所提模型进行验证与分析。结果表明:在20张钢轨缺陷样本下,该模型的最大平均精度均值达到77.4%,相比先进模型MemSeg、DeepLabV3+和YOLOv5s-Seg分别提升19.0%、21.2%和10.8%;在减少至5张钢轨缺陷样本下,该模型同比先进模型仍保持最优检测效果,验证了该模型的鲁棒性和数据增强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检测 二值分割 小样本 数据增强 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基于相对信任增强的推荐算法
12
作者 成佳燚 陈玲姣 吴岳忠 《应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22,共13页
近年来,社会化推荐成为了推荐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基于用户历史行为的推荐算法中引入用户的社交关系,能够缓解推荐系统面临的数据稀疏性和冷启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对信任增强的推荐算法(relative trust enhancement recommend... 近年来,社会化推荐成为了推荐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基于用户历史行为的推荐算法中引入用户的社交关系,能够缓解推荐系统面临的数据稀疏性和冷启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对信任增强的推荐算法(relative trust enhancement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he CosRA,RTECosRA)。该算法在“用户-物品”的二部图网络中,基于CosRA相似性指标进行资源分配,在资源分配过程中引入用户的信任关系,调整受信任用户获得的资源值,从而提高受信任用户所选物品的推荐率。在FriendFeed和Epinions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相比于基准算法,RTECosRA算法在准确性和多样性上均有提高,且加入信任关系后,扩大了用户的可推荐范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冷启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 推荐算法 信任关系 冷启动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激光雷达点云半径滤波
13
作者 赵哲 周维龙 +4 位作者 龙欢 周红 梁登辉 柳骏涛 李小宝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0-215,共6页
点云降噪对激光雷达成像系统的精度至关重要。为了降低由接收器、多径效应、外部干扰和大气扰动引起的噪声,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半径滤波进行降噪,通过遗传算法优化了半径滤波的关键参数(过滤半径和近邻阈值)。结果表明,在简单与复杂场景... 点云降噪对激光雷达成像系统的精度至关重要。为了降低由接收器、多径效应、外部干扰和大气扰动引起的噪声,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半径滤波进行降噪,通过遗传算法优化了半径滤波的关键参数(过滤半径和近邻阈值)。结果表明,在简单与复杂场景中,该算法保持了去噪精度和点保留率,同时提高了噪声召回率;复杂环境下噪声召回率比半径滤波提高了约21%,比统计滤波提升了约16%。该方法为激光雷达数据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颖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于提高激光雷达成像质量、提升数据处理效率以及自动化分析具有较为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降噪 遗传算法 点云
下载PDF
MT-2型缓冲器结构劣化行为分析
14
作者 杨能普 张泉 +2 位作者 黄刚 刘宸希 周苗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6-150,共5页
针对MT-2型缓冲器内部结构的磨损退化问题,采用ABAQUS仿真软件,结合其几何特征和作用原理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了不同冲击速度下缓冲器整个内部结构的应力、温度分布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10.8 km/h的冲击速度下,缓冲器楔块... 针对MT-2型缓冲器内部结构的磨损退化问题,采用ABAQUS仿真软件,结合其几何特征和作用原理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了不同冲击速度下缓冲器整个内部结构的应力、温度分布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10.8 km/h的冲击速度下,缓冲器楔块以及动板结构不均匀区域最大应力可达980 MPa,远超其屈服极限;缓冲器楔块垂向接触面中、上、下的应力强度集中区呈现由强至弱的趋势;与楔块不同,动板整个截面上、中、下的应力变化呈现从强到弱的趋势,容易导致楔块以及动板出现凹型或梯度型磨耗;各接触主要摩擦面间的温升现象与结构应力具有相似的分布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应力 温度 冲击尖峰
下载PDF
基于视觉与文本语义增强的多模态命名实体识别方法
15
作者 满芳滕 朱艳辉 +2 位作者 张志轩 应旭剑 陈豪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64-71,共8页
为了解决视觉特征和文本特征融合后存在部分语义缺失从而导致视觉信息对文本信息的补充有较大偏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与文本语义增强的多模态命名实体识别方法。融合BERT文本特征提取和CLIP(contrastive language–image pre-tra... 为了解决视觉特征和文本特征融合后存在部分语义缺失从而导致视觉信息对文本信息的补充有较大偏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与文本语义增强的多模态命名实体识别方法。融合BERT文本特征提取和CLIP(contrastive language–image pre-training)视觉特征提取方法,设计了基于协同交叉注意力机制的特征交互单元,以增强视觉信息和文本信息之间的语义关系。CLIP通过对比学习框架进行预训练,优化模型以正确匹配视觉和对应的文本描述,最大化正样本(匹配的视觉-文本对)的相似性,同时最小化负样本(不匹配的视觉-文本对)的相似性。采用通用领域数据集TWITTER-2015和TWITTER-2017作为实验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本模型相比传统方法在多模态命名实体识别任务中的准确率、召回率、F1值均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 命名实体识别 特征融合 语义增强
下载PDF
多天线半双工中继系统的隐蔽通信
16
作者 尹黄江 杨玲 +1 位作者 胡久松 贺正芸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39-47,共9页
基于译码转发中继探究了多天线半双工中继系统的隐蔽通信,即以装配有多天线的源节点分别在两个阶段中以迫零波束赋形(ZFB)和随机选择干扰(RSJ)的传输方案扰乱Willie检测,从而保护隐蔽信息的传输。首先,推导了Willie在两个阶段中的最优... 基于译码转发中继探究了多天线半双工中继系统的隐蔽通信,即以装配有多天线的源节点分别在两个阶段中以迫零波束赋形(ZFB)和随机选择干扰(RSJ)的传输方案扰乱Willie检测,从而保护隐蔽信息的传输。首先,推导了Willie在两个阶段中的最优检测阈值和最小检测错误概率;其次,基于平均最小检测错误概率约束的情况下,推导、分析和优化了第一阶段源节点的发射功率和第二阶段中继节点的转发功率,并获取了各阶段的最大有效隐蔽速率;最后,根据各阶段的隐蔽性能指标,推导了系统总的传输中断概率和最大有效隐蔽速率。实验结果表明,当天线数量n≥3时,系统总的传输中断概率随着天线数量的增加而减小,并且系统总的最大有效隐蔽速率同第二阶段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迫零波束赋形 随机选择干扰 多天线 传输中断概率 最大有效隐蔽速率
下载PDF
基于智能储能软开关优化的配电网两阶段动态重构
17
作者 杨驰泽 吴韡 +2 位作者 马凡烁 肖单婧 肖锋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25年第2期13-22,共10页
优化智能储能软开关(Soft open point integrated with energy storage system,ESOP)可调度设备的应用,是应对高比例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接入引发波动性与不确定性的主要手段之一。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储能软开关... 优化智能储能软开关(Soft open point integrated with energy storage system,ESOP)可调度设备的应用,是应对高比例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接入引发波动性与不确定性的主要手段之一。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储能软开关优化的配电网两阶段动态重构策略。首先,以网损与电压偏差之和最小为综合目标函数,建立含ESOP的有源配电网重构优化模型。然后,实施ESOP两阶段协同优化。阶段1,运用有序环网编码策略,缩减可行解空间,优化多时段网络拓扑与软开关(Soft open point,SOP)两侧有功–无功;在阶段2,基于阶段1网络结构集中优化ESOP两侧有功–无功,挖掘ESOP灵活的潮流调控潜力。最后,采用引入启发式规则、高斯映射及改进莱维飞行策略进行改进的河马优化算法求解重构优化模型。以IEEE33节点配电系统为算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可以有效降低网络损耗和电压偏差,提升有源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重构 两阶段动态优化 配电网优化 智能储能软开关 分布式电源 河马优化算法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与优化Census变换的立体匹配算法
18
作者 曾甲元 肖伸平 赵倩颖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25年第2期38-41,共4页
针对传统的Census变换过于依赖窗口中心像素,易受到噪声干扰,导致在纹理弱和视差不连续的区域匹配精度较低的现象,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与优化Census变换的立体匹配算法。首先通过阈值优化Census变换的中心像素,降低传统Census对中... 针对传统的Census变换过于依赖窗口中心像素,易受到噪声干扰,导致在纹理弱和视差不连续的区域匹配精度较低的现象,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与优化Census变换的立体匹配算法。首先通过阈值优化Census变换的中心像素,降低传统Census对中心像素的依赖,引入四方向梯度信息以取代单一匹配代价。利用自适应阈值十字交叉法对成本进行聚合。最后使用WTA技术计算视差,采用左右一致性检测与视差优化得到最终视差图。实验结果表明,在Middlebury数据集的测试中,所提算法的平均误匹配率为5.92%,相比传统Census算法降低了6.7%,与其他改进Census算法相比,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匹配 机器视觉 Census变换 梯度 十字交叉法
下载PDF
基于扩展高阶滑模扰动观测器的PMSM终端滑模控制
19
作者 王智 肖强晖 曾甲元 《船电技术》 2025年第1期75-80,共6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采用传统滑模控制存在转速误差收敛速度慢以及抖振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高阶滑模扰动观测器的PMSM终端滑模控制。首先,设计了一种自适应趋近律与积分终端滑模,二者结合设计出自适应积分终端滑模速度控制器,提...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采用传统滑模控制存在转速误差收敛速度慢以及抖振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高阶滑模扰动观测器的PMSM终端滑模控制。首先,设计了一种自适应趋近律与积分终端滑模,二者结合设计出自适应积分终端滑模速度控制器,提高了系统误差全局收敛速度并削弱抖振。其次,为提高观测器观测精度与动态响应速度,设计了一种扩展高阶滑模扰动观测器以实现控制器的外部扰动补偿。最后,通过仿真结果对比,来证实本文所提方法有效抑制了系统抖振,提高了系统误差收敛速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指数趋近律 终端滑模控制 高阶滑模观测器
下载PDF
基于拓展滑模扰动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改进双矢量模型预测转矩控制
20
作者 李小宝 柳骏涛 +4 位作者 周维龙 梁登辉 龙欢 赵哲 罗朝旭 《湖南电力》 2025年第1期121-129,共9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在传统双矢量模型预测转矩控制中存在计算量庞大、转矩波动明显和参数不匹配导致的预测误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拓展滑模扰动观测器的改进双矢量模型预测转矩控制策略。首先,为了减少控制计算量,提出一种快速电压...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在传统双矢量模型预测转矩控制中存在计算量庞大、转矩波动明显和参数不匹配导致的预测误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拓展滑模扰动观测器的改进双矢量模型预测转矩控制策略。首先,为了减少控制计算量,提出一种快速电压矢量选择表,采用12扇区电压矢量图,使迭代次数从14次减少为3次。然后,针对电机参数失配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预测值和实际测量值在相邻时刻的误差变化量来估算定子电感值,整合电感更新机制,并提出一种新型拓展滑模观测器,以增强预测模型在参数失配情况下的鲁棒性。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策略可以减少转矩波动,有效降低参数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高预测模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模型预测转矩控制 拓展滑模观测器 参数失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