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林类院校青年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策略探究——以湖南应用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顾建中 胡兰娣 +1 位作者 易洪 姚研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33期29-30,共2页
"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对于专业实践性很强的农林类院校而言是十分重要。湖南应用技术学院作为年轻的农林类地方本科院校,一直把"双师素质"青年教师培养作为学校的工作重心,探究双师素质的内涵与要求,分析困境与不足... "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对于专业实践性很强的农林类院校而言是十分重要。湖南应用技术学院作为年轻的农林类地方本科院校,一直把"双师素质"青年教师培养作为学校的工作重心,探究双师素质的内涵与要求,分析困境与不足,以培训引导、外引内培、双向双师、以老带新、产学研融合为基本策略培养青年教师,促进"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师素质 培养 青年教师
下载PDF
常德市桃花病虫害调查与防治技术初探
2
作者 兰标 桂炳中 唐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199-203,共5页
桃花(Amygdaluspersica L.)是常德市花,种植面积广阔,桃花是常德市花,在常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美誉。其分布广泛,原产于中国中部、北部,桃花在国外也有广泛的分布,目前由于常德桃花种植面积广阔,随之而来桃花的管理养护和一些病害问... 桃花(Amygdaluspersica L.)是常德市花,种植面积广阔,桃花是常德市花,在常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美誉。其分布广泛,原产于中国中部、北部,桃花在国外也有广泛的分布,目前由于常德桃花种植面积广阔,随之而来桃花的管理养护和一些病害问题日益严重,严重阻碍了常德市桃花的良好生长,调查研究常德市桃花的病虫害以及发病规律,为桃花的良好生长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 病虫害 防治
下载PDF
常德市高校宿舍楼墙面绿化的应用分析
3
作者 郑进敦 陈晶 +3 位作者 尹华健 邓美丹 刘建君 罗巧艳 《现代园艺》 2024年第5期145-147,共3页
高校宿舍楼墙面绿化是高校现存绿化环境中十分重要的一环。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湖南省常德市多所高等院校的宿舍楼外墙面绿化场地,剖析其植物种植形式、植物品种、植物搭配与景观效果,总结常德市高校校园宿舍楼墙面绿化的植物应用基本情况... 高校宿舍楼墙面绿化是高校现存绿化环境中十分重要的一环。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湖南省常德市多所高等院校的宿舍楼外墙面绿化场地,剖析其植物种植形式、植物品种、植物搭配与景观效果,总结常德市高校校园宿舍楼墙面绿化的植物应用基本情况和景观组成效果,并探讨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墙面绿化 调研 建议
下载PDF
金银木主要虫害调查及绿色防控技术
4
作者 卢海燕 张祺超 +1 位作者 韦小云 桂炳中 《天津农林科技》 2024年第5期24-27,共4页
为了解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等地城市公园和城区绿地栽植的金银木主要害虫种类及为害情况,文章采用随机调查、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19—2022年对调查区域内金银木虫害种类及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内为害金银木的... 为了解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等地城市公园和城区绿地栽植的金银木主要害虫种类及为害情况,文章采用随机调查、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19—2022年对调查区域内金银木虫害种类及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内为害金银木的害虫共有16种,有害生物优势种为日本忍冬圆尾蚜、忍冬新缢管蚜、草履蚧、美国白蛾4种。文章简要介绍了这4种优势种害虫的为害特点,提出了4种优势种害虫的绿色防控技术,为调查区域有效防控金银木虫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木 虫害 绿色防控技术
下载PDF
铝处理对油茶花期光合荧光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张孟可 卢海燕 +1 位作者 范亚琼 谢鹏 《北方园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8,共7页
以八年生“湘林210”油茶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不同浓度铝溶液的方法,研究了铝胁迫对油茶花期叶绿素含量及光合荧光参数的影响,以期探究不同浓度铝处理对油茶花期光合荧光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铝溶液对油茶叶绿... 以八年生“湘林210”油茶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不同浓度铝溶液的方法,研究了铝胁迫对油茶花期叶绿素含量及光合荧光参数的影响,以期探究不同浓度铝处理对油茶花期光合荧光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铝溶液对油茶叶绿素含量影响不显著,但能调节光合有效辐射(PAR)吸收能力。0.05 mol·L^(-1)铝处理在12:10时PAR显著高于对照,0.10 mol·L^(-1)铝处理在多个时间点均有较高的PAR,说明适当浓度的铝处理能够增强PAR吸收,提升光合作用效率。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t)日变化显示,0.15 mol·L^(-1)铝处理在多个时间点NPQt值最高,说明铝处理还能够通过增强光保护机制,提升油茶对高强度光照的适应性。光合系统Ⅱ有效量子产量(Φ2)在0.15 mol·L^(-1)铝处理中整体最高,进一步证实了铝处理有提高油茶光能利用效率的作用。综上,油茶可以通过调节光合荧光参数逐渐适应铝胁迫环境,保护自身免受光合系统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铝胁迫 光合荧光参数 非光化学淬灭 光合系统Ⅱ有效量子产量
原文传递
螺旋藻粉对高脂小鼠生长、脂质蓄积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6
作者 陆娟娟 刘洋 +3 位作者 皮杰 付莹 桂雨婷 李雪贤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8-114,共7页
试验旨在探究螺旋藻对高脂小鼠脂质蓄积及生长性能的影响。将3周龄C57BL/6J小鼠建立肥胖模型后随机分为CON组(高脂饲料,60%脂肪)、HF-L组(高脂饲料+0.5 g/kg螺旋藻粉)、HF-M组(高脂饲料+1.5 g/kg螺旋藻粉)、HF-H组(高脂饲料+2.5 g/kg螺... 试验旨在探究螺旋藻对高脂小鼠脂质蓄积及生长性能的影响。将3周龄C57BL/6J小鼠建立肥胖模型后随机分为CON组(高脂饲料,60%脂肪)、HF-L组(高脂饲料+0.5 g/kg螺旋藻粉)、HF-M组(高脂饲料+1.5 g/kg螺旋藻粉)、HF-H组(高脂饲料+2.5 g/kg螺旋藻粉)饲养28 d,每日灌胃1次,CON组给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HF-H组小鼠的心体比和胃体比显著降低(P<0.05);HF-L、HF-M和HF-H组小鼠总脂肪含量显著低于CON组(P<0.05),肝脏脂肪含量呈现下降趋势(P>0.05),但肌内脂肪含量显著上升(P<0.05);肝脏及肠道组织病理切片进一步提示,HF-L、HF-M和HF-H组小鼠肝脏脂滴沉积情况呈浓度依赖性减少;HF-L、HF-M和HF-H组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相比CON组呈下降趋势。说明低浓度螺旋藻粉可促进小鼠生长,随螺旋藻粉浓度增加,小鼠体内总脂肪含量、肝脏脂肪含量及部分血清生化指标降低,肠绒毛完整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小鼠 生长 脂质蓄积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中国规模化养殖肉羊热应激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家璇 吴俊蓉 任姣姣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75,共7页
我国中部及南部地区牧草资源丰富,但高温高湿的气候易引起养殖肉羊热应激。如何有效控制热应激已成为养殖企业向南方地区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挑战。基于此,文章综述了养殖肉羊热应激的定义、发生机理,探讨了热应激对养殖肉羊生理、生化指... 我国中部及南部地区牧草资源丰富,但高温高湿的气候易引起养殖肉羊热应激。如何有效控制热应激已成为养殖企业向南方地区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挑战。基于此,文章综述了养殖肉羊热应激的定义、发生机理,探讨了热应激对养殖肉羊生理、生化指标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归纳总结了微量元素、中草药及微生态制剂等饲料添加剂对养殖肉羊热应激的调控作用及相应的治疗方案,旨在为有效控制养殖肉羊热应激提供科学依据,为肉羊产业的健康与可持续性发展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肉羊 热应激 规模化养殖 机理 调控措施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DNA ND6基因序列分析巨魾群体遗传多态性
8
作者 杜民 牛宝珍 +6 位作者 施来凤 雷美榕 普文华 彭跃颖 张志仙 周甜 古金华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旨在研究巨魾种质资源、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方法】以云南省3条水系(元江、怒江、澜沧江)5个种群共60尾巨魾为研究对象,选取线粒体ND6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巨魾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巨魾线粒体ND6基因序列... 【目的】旨在研究巨魾种质资源、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方法】以云南省3条水系(元江、怒江、澜沧江)5个种群共60尾巨魾为研究对象,选取线粒体ND6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巨魾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巨魾线粒体ND6基因序列全长525 bp,60条序列获得41种单倍型;41种单倍型序列中A、T、C、G平均含量分别为40.0%、13.7%、34.8%、11.5%,A+T含量为53.7%,C+G的含量为46.3%;共检测到143个变异位点,375个保守位点,114个简约信息位点;核苷酸多样性和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0.08769±0.00235和0.960±0.017;41种单倍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101。【结论】巨魾41种单倍型与其他7种鱼类ND6基因序列用NJ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巨魾单独聚为一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魾 线粒体ND6 多态性 系统进化
下载PDF
不同修剪与施肥对油茶生长与花芽分化的影响
9
作者 肖璐 王佳乐 +5 位作者 王纯 陈玉姣 李真明 刘登鑫 唐丽 胡玉玲 《四川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52-58,共7页
探索不同整形修剪与肥料组合对油茶春梢生长影响,为郁闭油茶林分丰产栽培提供依据。以郁闭油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设置品种类型、肥料类型与修剪方式进行组合,测定来年的春梢指标、叶片指标与花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 探索不同整形修剪与肥料组合对油茶春梢生长影响,为郁闭油茶林分丰产栽培提供依据。以郁闭油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设置品种类型、肥料类型与修剪方式进行组合,测定来年的春梢指标、叶片指标与花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1)方差分析结果可知,各因素对测量指标成极显著影响。品种类型对一级侧梢花芽数量、顶梢和二级侧梢叶片数量、叶片生理指标影响极显著;肥料类型对顶梢长度与一级侧枝长度、一二级侧梢花芽数量、叶片生理指标影响极显著;修剪方式对顶梢长度、叶片SPAD值、叶面湿度、叶面温度影响极显著。(2)多重比较分析表明,各处理对测量指标影响极显著。处理4油茶春梢生长良好,叶片数量最多;处理2油茶花芽数量最多;处理3油茶叶片生理指标最好。综合产量因素考虑,处理2为最佳组合方式,即在“湘林210”品种上,将其修剪成自然开心形,同时追加有机肥(2 kg)+复合肥(1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闭油茶林 品种类型 修剪方式 肥料类型 春梢生长
下载PDF
螺旋藻的主要成分及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雪贤 刘洋 +2 位作者 皮杰 桂雨婷 陆娟娟 《水产养殖》 2025年第2期37-42,共6页
简述了螺旋藻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对人和动物生长、抗氧化、降血脂、抗癌和免疫反应等方面的生理作用。指出,随着螺旋藻规模化生产程度的提高,其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生产成本高、采集困难等问题。提出,只有深入研究螺旋藻活性成分的作用... 简述了螺旋藻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对人和动物生长、抗氧化、降血脂、抗癌和免疫反应等方面的生理作用。指出,随着螺旋藻规模化生产程度的提高,其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生产成本高、采集困难等问题。提出,只有深入研究螺旋藻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和具体功能,才能使螺旋藻产品在保健食品、辅助医疗和饲料工业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藻多糖 藻蓝蛋白 抗炎 抗氧化
下载PDF
洞庭湖区十个白菜薹品种周年栽培的农艺性状分析
11
作者 唐霖 孙信成 +8 位作者 杨连勇 黄琳 蒋万 薛鑫 陈位平 康杰 彭元群 王桢 张忠武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26-29,33,共5页
为实现洞庭湖区露地白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L.)周年生产与供应,对市场主栽的10个白菜薹品种开展不同茬口的品种适应性试验,分析6个茬口条件下白菜薹的11项农艺性状。结果表明,1月播种的白菜薹品种以漆河地方品种、国... 为实现洞庭湖区露地白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L.)周年生产与供应,对市场主栽的10个白菜薹品种开展不同茬口的品种适应性试验,分析6个茬口条件下白菜薹的11项农艺性状。结果表明,1月播种的白菜薹品种以漆河地方品种、国薹BT197、龙牙苔2003个中晚熟品种为主,3月播种的白菜薹品种以漆河地方品种、国薹BT197、杂交薹王3个品种为主,5月播种的白菜薹品种以漆河地方品种、国薹BT197、绿薹五号3个中晚熟品种为主,7月播种的白菜薹品种以漆河地方品种、国薹BT197、绿薹五号3个中晚熟品种为主,9月播种的白菜薹品种以杂交薹王、绿薹5号、国薹早40F13个品种为主,11月播种的白菜薹品种以杂交薹王、国薹BT197、绿薹五号3个品种为主;秋冬季播种的白菜薹早熟、中熟或晚熟品种均可,其中国薹BT197白菜薹可在本区域周年栽培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L.) 周年栽培 农艺性状 洞庭湖区
下载PDF
油茶Rubisco基因的鉴定及其在高产种质筛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保明 李红波 +1 位作者 陈永忠 莫华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5-613,共9页
从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叶片中分离克隆了Rubisco rbcL和rbcS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分别为1 522和615 bp.其中,前者的编码区为1 425 bp,编码475个氨基酸;后者的编码区为615 bp,编码176个氨基酸,分别命名为Co-rbcL和Co-rbcS.利用... 从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叶片中分离克隆了Rubisco rbcL和rbcS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分别为1 522和615 bp.其中,前者的编码区为1 425 bp,编码475个氨基酸;后者的编码区为615 bp,编码176个氨基酸,分别命名为Co-rbcL和Co-rbcS.利用荧光定量PCR研究其在油茶品种‘湘林14’、‘湘林1’和‘横冲89’中的表达,结果显示,油产量较高的品种,这2个基因的转录表达量也较高,3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呈现类似于上述基因的表达模式.Pearson分析表明:Co-rbcL与3个品种的油产量和种子产量显著相关(P<0.001);而Co-rbcS与油产量和种子产量具有相关性.另外,净光合速率与产油量、种子产量具有相关性(P<0.001;P<0.01).因此,这2个基因具有作为早期高油产量油茶品种选择分子标记的潜力,结合净光合速率测定,这种早期鉴定将会缩短育种时间并提高育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茶油 光合作用 RUBISCO RBCL RBCS
下载PDF
猕猴桃果实防腐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石浩 卜范文 +3 位作者 丁仁惠 罗巧玲 符江 王仁才 《保鲜与加工》 CAS 2022年第4期108-115,共8页
综述了当前猕猴桃防腐保鲜技术(物理、化学、生物和植物提取物防腐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贮藏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对今后猕猴桃贮藏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我国猕猴桃果实的高效、绿色、安全贮藏提供一定的方向。
关键词 猕猴桃 采后贮藏 防腐保鲜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植物雄性不育的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保明 陈永忠 +2 位作者 李红波 莫华 黄露波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共9页
雄性不育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概述了植物雄性不育的形成、分类、细胞生物学、物质能量代谢等特征,从表观遗传学、分子标记、基因型鉴定、转录调控因子、基因表达等方面阐述了植物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揭示了生长调节剂对... 雄性不育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概述了植物雄性不育的形成、分类、细胞生物学、物质能量代谢等特征,从表观遗传学、分子标记、基因型鉴定、转录调控因子、基因表达等方面阐述了植物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揭示了生长调节剂对植物雄性不育的影响。最后,从植物雄性不育材料获取方法的选择与评估、优良不育系和授粉系的筛选、高产不育系培育等方面分析了植物雄性不育应用所面临的问题、对策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雄性不育 机制 应用
下载PDF
湖南猕猴桃溃疡病致病菌的鉴定及植物源防治药剂的筛选 被引量:5
15
作者 贺富胤 石浩 +3 位作者 李凤华 郭阳 崔丽红 王仁才 《植物检疫》 2022年第2期7-14,共8页
为了能够有效且无污染地防控猕猴桃溃疡病,提高猕猴桃果实质量和安全水平,减少溃疡病对猕猴桃果园带来的危害,本研究从猕猴桃溃疡病的病组织中分离出病原物分离物,通过柯赫氏法则,结合分离物的形态学观察和分子鉴定,确定猕猴桃溃疡病的... 为了能够有效且无污染地防控猕猴桃溃疡病,提高猕猴桃果实质量和安全水平,减少溃疡病对猕猴桃果园带来的危害,本研究从猕猴桃溃疡病的病组织中分离出病原物分离物,通过柯赫氏法则,结合分离物的形态学观察和分子鉴定,确定猕猴桃溃疡病的病原菌;利用80种中药植物提取液通过牛津杯法测定其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从中选出抑菌效果强的中药植物提取液。经鉴定,湖南猕猴桃溃疡病主要致病菌为丁香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yringae)。黄芩、丁香、石菖蒲和广藿香4种中药的丙酮提取物对猕猴桃溃疡病菌的抑菌圈直径都在20 mm以上,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中,黄芩的抑菌效果最好,最低抑菌浓度仅为3.90 mg/mL。部分中药提取液对丁香假单胞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含有大量黄酮或精油类的中药提取液抑菌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溃疡病 分离 鉴定 中药植物提取液 抑制作用
原文传递
夏玉米—蚕豆—马铃薯周年三熟高效种植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芳 李飞 +1 位作者 王文龙 罗安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7期36-37,共2页
针对湖南省种植结构调整现状,结合绿色高效增产主题与洞庭湖地区的环境条件,本文提出了夏玉米—蚕豆—马铃薯周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夏玉米、蚕豆间作马铃薯的栽培技术,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夏玉米 蚕豆 马铃薯 高效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公猪场人工采精操作技术方案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家璇 林丽秀 《畜禽业》 2021年第10期40-40,42,共2页
从饲养公猪的日常管理入手,详细介绍了公猪采精所需要的准备工作,人工采精方法、精液品质检测及公猪精液的运输。为现代化公猪场精液采集规范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公猪 人工采精 发情调教 技术方案
下载PDF
湘中地区生态鱼健康养殖管理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家璇 鲁一平 +5 位作者 吴俊蓉 余思瑶 唐靖 田富 曾雨晴 成钢 《渔业研究》 2022年第6期638-644,共7页
本研究在与湖南乡里里手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总结了生态养殖淡水鱼的品种、模式、收益,分析了养殖过程中环境控制、饲养管理以及利用中草药进行疾病防控与应激反应处置等关键技术,可为其他地区生态鱼健康养殖技... 本研究在与湖南乡里里手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总结了生态养殖淡水鱼的品种、模式、收益,分析了养殖过程中环境控制、饲养管理以及利用中草药进行疾病防控与应激反应处置等关键技术,可为其他地区生态鱼健康养殖技术与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可行性参考。实践证明:与传统养殖相比,采用生态鱼综合养殖模式,即选用草鱼、鳙鱼、鲫鱼、鳊鱼、鲤鱼、团头鲂等6个品种,运用生物浮床、微生物制剂、氧化曝气池等现代高新技术对养殖水体进行净化,在常规饲料中添加山松、苦楝等中草药进行鱼病防控,每hm^(2)年收益可提升15.79%~50.00%,年均收益达到9600~31500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养殖 生态鱼 中草药 湘中地区
下载PDF
园林乡土树种——柞木(Xylosma racemosum)扦插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学辉 黄弄璋 +1 位作者 曾庆豪 彭友林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2期60-64,共5页
运用正交实验,研究不同基质、不同浓度的NAA及不同浸泡时间对柞木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NAA处理对生根率影响极差最大(R=10.0),最佳水平为浓度50 mg/L,其次为基质(R=3.33);最适宜基质为菜园土,最适宜浸泡时间为0.5 h;NAA是影响... 运用正交实验,研究不同基质、不同浓度的NAA及不同浸泡时间对柞木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NAA处理对生根率影响极差最大(R=10.0),最佳水平为浓度50 mg/L,其次为基质(R=3.33);最适宜基质为菜园土,最适宜浸泡时间为0.5 h;NAA是影响柞木生根数量的最主要因素,在50 mg/L的浓度下浸泡0.5 h置于黄土中生根数量最多;NAA浓度50mg/L处理0.5 h或2 h的柞木枝条成活率最高;最适宜乡土树种柞木扦插生根的条件为NAA 50 mg/L的浓度下浸泡处理0.5 h,置于黄土基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木 NAA浓度 成活率 平均生根数
下载PDF
10种水生植物水质净化效果及生态设计应用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贤鑫 易佳宇 +2 位作者 刘旺香 王晓婷 田学辉 《现代园艺》 2019年第19期8-10,共3页
选择了10种水生植物对水质净化效果进行研究,试验表明:水芹(Oenanthe javanica)、纸莎草(Cyperus papyrus)、蓼(Polygonum)对TP、TN的吸收效果最佳,其去除率均达到65.00%以上;筛选其中观赏价值高、净化效果佳的3组水生植物镶嵌组合进行... 选择了10种水生植物对水质净化效果进行研究,试验表明:水芹(Oenanthe javanica)、纸莎草(Cyperus papyrus)、蓼(Polygonum)对TP、TN的吸收效果最佳,其去除率均达到65.00%以上;筛选其中观赏价值高、净化效果佳的3组水生植物镶嵌组合进行生态设计,分别为纸莎草+蓼+萍蓬草(Nupharpumilum)、美人蕉(Canna indica)+泽泻(Alisma plantago-aquatica)+水芹、美人蕉+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萍蓬草+梭鱼草(Pontederiacordata),发现美人蕉+三白草+萍蓬草+梭鱼草组合效果最好;对比植物镶嵌组合与单一类型的水生植物净化效果发现,镶嵌组合对TP的去除率比单一植物的平均去除率高11.98%,对TN的去除率高18.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水质净化 乡土植物 生态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