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机制的构建及其运行管理实践——以湖南文理学院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郭惠昕 李攸春 +1 位作者 肖伟跃 廖德岗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22-123,126,共3页
学校与地方企业的合作,是专业定位与服务面向的需要,是地方企业人才需求的需要,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加强机械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优选和配置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合理安排校外实践教学环节,可以有效地构建校企联合的实践教... 学校与地方企业的合作,是专业定位与服务面向的需要,是地方企业人才需求的需要,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加强机械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优选和配置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合理安排校外实践教学环节,可以有效地构建校企联合的实践教学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校企联合 运行管理方法 工程实践能力
下载PDF
机械加工系统误差分析的灰色时序组合模型及其在工艺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罗颂荣 车晓毅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4-36,共3页
基于灰色GM(1, 1) 组合模型, 提出了机械加工系统误差分析的灰色模型与方法, 并与MATLAB6 1软件的统计功能相结合, 编制了应用软件。给出了工艺分析实例, 要提高机加工产品质量不仅要调整系统误差, 也要降低随机误差。该方法使用简单,... 基于灰色GM(1, 1) 组合模型, 提出了机械加工系统误差分析的灰色模型与方法, 并与MATLAB6 1软件的统计功能相结合, 编制了应用软件。给出了工艺分析实例, 要提高机加工产品质量不仅要调整系统误差, 也要降低随机误差。该方法使用简单, 为机械加工误差分析提供了新理论与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 误差分析 机械加工
下载PDF
地方高校机械专业并行教育体系架构与人才培养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廖德岗 肖伟跃 郭惠昕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10S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机械专业 市场经济 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
下载PDF
混沌遗传优化算法及其在机械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4
作者 郭惠昕 车晓毅 肖伟跃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23-25,共3页
为了解决传统遗传算法的早熟问题,首次提出了混沌移民算子。利用混沌迭代的遍历性和内在随机性,通过混沌移民操作可克服传统遗传算法中的近亲繁殖问题,确保算法的全局收敛性。用MATLAB语言研制了混沌遗传优化算法软件;数值计算表明,该... 为了解决传统遗传算法的早熟问题,首次提出了混沌移民算子。利用混沌迭代的遍历性和内在随机性,通过混沌移民操作可克服传统遗传算法中的近亲繁殖问题,确保算法的全局收敛性。用MATLAB语言研制了混沌遗传优化算法软件;数值计算表明,该算法的全局收敛性好、算法稳健,适应于求解连续变量的无约束及有约束优化机械优化设计问题,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混沌移民算子 机械设计 优化设计 数值计算
下载PDF
基于数字化校园门户的分布式身份认证系统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邓志宏 蔡海滨 蔡悦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131-2132,2140,共3页
身份认证是网络安全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网络中如何利用多台分布式服务器上的用户认证信息的进行认证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化校园门户的分布式身份认证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并分析了其安全性。基于数字化校园门户的分布式... 身份认证是网络安全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网络中如何利用多台分布式服务器上的用户认证信息的进行认证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化校园门户的分布式身份认证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并分析了其安全性。基于数字化校园门户的分布式身份认证系统在目前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校园 分布式 身份认证 用户数据库 安全性
下载PDF
面向再制造工程的绿色模块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杨继荣 段广洪 向东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6年第z1期67-70,共4页
以装备的再制造性为设计目的,以模块化设计方法为基础,辅助之绿色设计思想,利用现代数学工具,从而形成面向再制造工程的绿色模块化设计方法,在装备设计初期其实体生命诞生之前就全面考虑装备在其今后全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属性及零部件的... 以装备的再制造性为设计目的,以模块化设计方法为基础,辅助之绿色设计思想,利用现代数学工具,从而形成面向再制造工程的绿色模块化设计方法,在装备设计初期其实体生命诞生之前就全面考虑装备在其今后全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属性及零部件的重用性,并用反映其环境特性的绿色度及反映其功能和重用特性的模块度加以评价和检验。利用此设计方法和技术能同时满足装备的环境属性和再制造性要求,从而满足再制造工程的根本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 再制造工程 绿色模块化 设计方法
下载PDF
蚂蚁算法及其在机械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郭惠昕 桂乃磐 何哲明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50-52,共3页
在蚂蚁算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蚁群更新、沿途搜索等策略,对算法进行了改进.用C语言设计了蚂蚁算法程序,通过典型优化设计问题进行了验证,并给出了机械优化设计实例.实例表明,改进后的蚂蚁算法全局收敛能力强,程序运行可靠.
关键词 蚂蚁算法 改进 机械设计 优化设计
下载PDF
成本与变化性关系的动态GM(1,N)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罗佑新 李敏 +2 位作者 李晓峰 廖德岗 曹泰钧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0-22,共3页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 ,通过优化模型系数与背景取值 ,建立了成本与变化性关系的灰色动态GM(1,N)模型。该模型克服了现有GM(1,N)模型的不足 ,扩宽了GM(1,N)模型的应用范围 ,具有精度高。
关键词 变化减少方案 成本控制 变化性 灰色系统 GM模型 浆纱机 产品结构 纺织机械厂
下载PDF
苎麻纤维回潮率测试的不确定性系统模型USM-1 被引量:2
9
作者 罗佑新 李晓峰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2-43,共2页
运用泛灰色不确定性系统理论 ,建立了苎麻纤维回潮率测试的不确定性系统模型USM 1。该模型不需要累加和累减生成 ,适合于等间距及非等间距建模 ,具有精度高、使用简便等特点。
关键词 苎麻纤维 回潮率 使用 生成 不确定性系统 测试 USM 模型 建模 精度
下载PDF
用J特性图计算封闭差动轮系传动比的原理与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桂乃磐 郭惠昕 罗佑新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55-57,共3页
简介J特性图,指出选择原始齿轮机构基准件3应注意的问题,采用求J直线与t直线的交点tp坐标的解题方法求解.
关键词 差动轮系 传动比 齿轮机构 基准 坐标 求解 交点 解题方法 直线 J特性图
下载PDF
全液压压块式垃圾中转站液压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召国 曾经梁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30,共2页
介绍一种全液压控制、压块式垃圾中转站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设计方法 ,并分析了该系统的特点。
关键词 垃圾中转站 全液压 压块式
下载PDF
基于蚂蚁算法的混合离散变量机械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郭惠昕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12,26,共3页
引入蚁群更新、沿途搜索等策略对蚂蚁算法进行了改进。为了求解混合离散变量优化设计问题,在搜索过程中对设计变量进行工程化处理,蚂蚁按处理后的变量进行离散搜索。采用MATLAB语言设计了蚂蚁算法程序,通过典型优化设计问题进行了验证,... 引入蚁群更新、沿途搜索等策略对蚂蚁算法进行了改进。为了求解混合离散变量优化设计问题,在搜索过程中对设计变量进行工程化处理,蚂蚁按处理后的变量进行离散搜索。采用MATLAB语言设计了蚂蚁算法程序,通过典型优化设计问题进行了验证,并给出了混合离散变量机械优化设计实例。实例表明,改进后的蚂蚁算法全局收敛能力强,程序运行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蚂蚁算法 混台离散变量 优化设计
下载PDF
LINGO7.0软件包及其在机械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覃虹桥 罗佑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0-142,共3页
运用LINGO7 0模型语言优化算法 ,对机械工程中的优化问题进行了优化研究 ,得到了可靠且比常规优化更为有效的优化结果 ,LINGO模型语言不仅能求连续变量的优化问题 ,且能更方便地求解工程中更为需求的整型优化问题。本文在对软件简单介绍... 运用LINGO7 0模型语言优化算法 ,对机械工程中的优化问题进行了优化研究 ,得到了可靠且比常规优化更为有效的优化结果 ,LINGO模型语言不仅能求连续变量的优化问题 ,且能更方便地求解工程中更为需求的整型优化问题。本文在对软件简单介绍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GO模型语言 优化算法
下载PDF
基于知识的人机智能化CAPP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肖伟跃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48-51,共4页
针对过去的CAPP系统中忽略了人的核心作用这一关键问题,在阐述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根据人机一体化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人机智能化CAPP系统构想,并给出了该系统的体系结构,从而将过去“完全智能化”的系统变为“适当智能... 针对过去的CAPP系统中忽略了人的核心作用这一关键问题,在阐述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根据人机一体化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人机智能化CAPP系统构想,并给出了该系统的体系结构,从而将过去“完全智能化”的系统变为“适当智能化”的系统,将过去“以计算机为中心,人机交互”的机制变为“以为人中心,人机一体”的机制,同时还详细地探讨了人机智能化CAPP系统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P系统 基于知识 人类智能 人工智能 智能化 计算机 人机交互 机制 人机智能化
下载PDF
过共晶铝硅合金中铝硅共晶相取向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斌 刘奇元 《轻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0-52,共3页
许多文献得出了亚共晶铝硅合金共晶相存在一定的晶体学取向关系,但是过共晶合金中铝硅相的取向关系并没有文献明确给出。本实验在借鉴亚共晶铝硅合金的共晶相取向关系:(220)Al∥(111)Si〔111〕Al∥〔011〕Si,研究了过共晶铝硅合金的共... 许多文献得出了亚共晶铝硅合金共晶相存在一定的晶体学取向关系,但是过共晶合金中铝硅相的取向关系并没有文献明确给出。本实验在借鉴亚共晶铝硅合金的共晶相取向关系:(220)Al∥(111)Si〔111〕Al∥〔011〕Si,研究了过共晶铝硅合金的共晶相取向关系。通过标定过共晶铝硅合金两相区衍射斑点指数,确定了过共晶相的取向关系。结果表明过共晶铝硅合金共晶相具有与亚共晶铝硅合金共晶相相同的晶体学取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共晶相 过共晶相 晶体学取向 衍射斑点
下载PDF
电液伺服系统的分数阶PID控制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志刚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8-169,225,共3页
针对三阶电液伺服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PID控制器,把传统的PID控制器的阶次推广到分数领域,它不仅适用于分数阶系统,也适用于整数阶系统,并能取得一些优于整数阶PID控制器的效果。用滤波方法进行分数阶的微积分运算,直接求出传递函数,用M... 针对三阶电液伺服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PID控制器,把传统的PID控制器的阶次推广到分数领域,它不仅适用于分数阶系统,也适用于整数阶系统,并能取得一些优于整数阶PID控制器的效果。用滤波方法进行分数阶的微积分运算,直接求出传递函数,用M atlab/S imu link构造了PID模型,可直接在其它仿真系统中调用。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PID控制器 传递函数 Matlab/Simulink三阶电液伺服系统
下载PDF
汽车悬架混沌系统的速度反馈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汪超 胡立光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8-119,123,共3页
基于磁流变减振器的汽车悬架系统具有明显的滞后非线性,这直接导致了系统存在分岔与混沌的可能性。分析了汽车悬架系统在路面单频周期激励下的受迫振动,揭示了该系统振动存在混沌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速度反馈控制方法对这类混沌... 基于磁流变减振器的汽车悬架系统具有明显的滞后非线性,这直接导致了系统存在分岔与混沌的可能性。分析了汽车悬架系统在路面单频周期激励下的受迫振动,揭示了该系统振动存在混沌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速度反馈控制方法对这类混沌行为进行了控制,为利用混沌序列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控制 反馈控制 速度反馈
下载PDF
参数化、变量化技术及其CAD系统 被引量:8
18
作者 夏秋英 《精密制造与自动化》 2005年第1期53-55,26,共4页
关键词 企业市场 信息技术 竞争能力 产品 降低成本 变革 制造周期 博士学位论文 博士生 MIT
下载PDF
CAD设计线图处理的不确定性系统模型与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佑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2-144,149,共4页
运用泛灰不确定性系统理论 ,建立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线图处理不确定性系统模型 USM 1,给出了精度检验方法。编制了 Matlab程序 ,给出了线图处理实例 ,并与各种灰色模型进行了比较。该模型不需要累加生成和累减生成 ,不仅适合于等间距建模 ... 运用泛灰不确定性系统理论 ,建立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线图处理不确定性系统模型 USM 1,给出了精度检验方法。编制了 Matlab程序 ,给出了线图处理实例 ,并与各种灰色模型进行了比较。该模型不需要累加生成和累减生成 ,不仅适合于等间距建模 ,也适合于非等间距建模 ,具有精度高、使用简便等特点 ,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设计 线图处理 不确定性系统 计算机辅助设计 泛灰数学 数据处理 机械产品设计
下载PDF
人机智能化CAPP系统及其发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肖伟跃 夏秋英 +1 位作者 杨继荣 蔡悦华 《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 2005年第3期4-8,共5页
回顾了CAPP系统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的特征及其在CAPP中的应用;并根据人机一体化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人机智能化CAPP系统的构想,给出了该系统的体系结构,指出了实现人机智能化CAPP系统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人类智能 人工智能 人机智能化 CAPP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