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技术开发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段武英 《财会学习》 2016年第5期49-50,共2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及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汽车的硬件和软件的要求也有所提高,相应的,汽车技术开发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如何让企业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和进步无疑成为了现阶段企业十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及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汽车的硬件和软件的要求也有所提高,相应的,汽车技术开发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如何让企业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和进步无疑成为了现阶段企业十分关心和重视的问题之一,财务管理能力的提高作为提高汽车技术开发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成为了企业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所以本文以提高汽车技术开发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如何构建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主要包括财务预算管理体系、财务控制体系、监督核查体系、风险管理体系、以及财会人员培训体系五个基本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技术开发企业 财务管理体系 必要性 原则 构建
下载PDF
大数据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故障诊断技术面临的挑战及其发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郑生文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11期130-133,共4页
随着绿色理念的持续推行,新能源电池在汽车行业逐渐成为新型动力,促使电动汽车不断创新发展。但随着电动汽车的推广和普及,其动力电池故障问题明显增多,通过有效采用智能化的诊断技术,有助于及时解决电池故障,确保行车安全。鉴于此,解... 随着绿色理念的持续推行,新能源电池在汽车行业逐渐成为新型动力,促使电动汽车不断创新发展。但随着电动汽车的推广和普及,其动力电池故障问题明显增多,通过有效采用智能化的诊断技术,有助于及时解决电池故障,确保行车安全。鉴于此,解决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探究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故障诊断技术至关重要,通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实践工作,深入分析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故障的常见类型与特点,探究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故障诊断技术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推动动力电池故障诊断技术的有效应用,最后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以推动电动汽车行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电动汽车 动力电池故障诊断
下载PDF
试析自动化技术在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的运用
3
作者 黄广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7期0184-0187,共4页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机械控制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汽车制造业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传感器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精确配合,发动机和制动系统的...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机械控制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汽车制造业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传感器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精确配合,发动机和制动系统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此时发动机控制系统可以精确调整燃油喷射、点火正时等参数,优化燃烧效率,减少排放,提高燃油经济性,保证发动机的平稳运行。此外,制动系统则能通过智能控制,根据车速、路面状况等因素自动调整制动力,确保车辆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安全、稳定地制动,这也对汽车制造业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具备更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基于此,本文立足于自动化技术在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优势,分析具体技术的体现,并对于该系统内自动化技术的具体运用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技术 汽车制造 机械控制系统
下载PDF
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稳定性控制策略研究
4
作者 孙有平 李崧 +2 位作者 何江美 吴光庆 王国春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7-43,共7页
以汽车线控转向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滑模观测器对汽车质心侧偏角进行实时估计,用于主动前轮转向控制器设计。以汽车线性二自由度模型为参考模型,设计了基于扰动补偿的主动前轮转向滑模控制器,由主动转向控制器决策出额外附加前轮转角,... 以汽车线控转向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滑模观测器对汽车质心侧偏角进行实时估计,用于主动前轮转向控制器设计。以汽车线性二自由度模型为参考模型,设计了基于扰动补偿的主动前轮转向滑模控制器,由主动转向控制器决策出额外附加前轮转角,使车辆响应跟随理想横摆角速度与质心侧偏角,改善汽车的横向稳定性。通过所建立的Car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在双移线低路面附着系数,有、无侧向风的工况下验证了主动转向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模控制 主动前轮转向 扰动观测器 稳定性控制
下载PDF
微型电动汽车正面碰撞约束系统匹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珍珍 尹辉俊 +4 位作者 易超 解维杰 陈月亮 凡沙沙 陈涛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6-33,共8页
目前对微型电动汽车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但碰撞安全性能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国内某款微型电动汽车在进行49 km/h正面碰撞后车内Hybrid Ⅲ 50th男性假人伤害程度较高的问题,对该车约束系统的参数匹配进行优化处理。参考相关规范对驾... 目前对微型电动汽车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但碰撞安全性能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国内某款微型电动汽车在进行49 km/h正面碰撞后车内Hybrid Ⅲ 50th男性假人伤害程度较高的问题,对该车约束系统的参数匹配进行优化处理。参考相关规范对驾乘人员的保护要求,以仿真分析结果中的头部伤害指标HIC、头部累积3 ms合成加速度、加权综合损伤数值WIC为研究指标,进行极差分析来综合选取参数及水平值;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优化设计仿真,最终得出最佳约束系统的最佳参数匹配方式,使得微型电动汽车在发生碰撞事故时驾驶员头部位置的伤害得到降低,同时维持或降低胸部和下肢伤害水平,综合损伤也得到降低。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该约束系统可达到对驾驶员最优的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电动汽车 正面碰撞 约束系统 参数匹配 极差分析 正交试验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镁合金零部件的开发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淑英 郑德润 《新型工业化》 2019年第1期66-69,共4页
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需要针对零部件材料的应用进行研究。首先探讨了大环境下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发展现状,了解到目前全世界对于镁合金这一材料的使用情况,随后分析了镁合金材料在汽车中应用的优势,确定了该材料的重要性,再次从... 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需要针对零部件材料的应用进行研究。首先探讨了大环境下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发展现状,了解到目前全世界对于镁合金这一材料的使用情况,随后分析了镁合金材料在汽车中应用的优势,确定了该材料的重要性,再次从常规汽车、新能源汽车两个方面探讨了镁合金零部件的开发与应用,并分析了包括3D打印在内的先进技术,总结今后镁合金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中应用有广阔的前景,最后得出结论,加强对先进材料与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镁合金 零部件 钢件
下载PDF
基于滑模理论的线控转向汽车稳定性控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崧 孙有平 +1 位作者 吴光庆 王国春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3,共7页
为了提高汽车转向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理想传动比前馈控制的基础上,设计了综合考虑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主动转向控制器。主动转向控制器根据状态参数实际值与理想值之间的误差,经过自适应滑模控制器计算出独立于驾驶员的额外附... 为了提高汽车转向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理想传动比前馈控制的基础上,设计了综合考虑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主动转向控制器。主动转向控制器根据状态参数实际值与理想值之间的误差,经过自适应滑模控制器计算出独立于驾驶员的额外附加转角,以对前轮转角进行补偿,使得汽车的实际响应跟随理想值,以改善汽车的稳定性。最后,在Matlab/Simulink软件和Carsim软件中建立了线控转向联合仿真模型,分别在双移线、正弦输入以及高、低路面附着系数工况下对设计的主动转向控制器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主动转向控制器明显减小了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2个参数的实际值与理想值之间的误差,提高了汽车转向时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控转向系统 主动前轮转向 滑模控制 自适应趋近律
下载PDF
汽车白车身开发中同步工程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申丹凤 《汽车工程师》 2017年第8期52-55,共4页
新车型的开发周期较长,为了有效减少后期的工作量,缩短开发周期,需要在设计及试制阶段运用同步工程(SE)方法进行同步分析,使部分问题在汽车开发前期得以解决。介绍了SE分析的主要内容及白车身三大工艺(冲压、焊接和涂装)的SE分析流程。... 新车型的开发周期较长,为了有效减少后期的工作量,缩短开发周期,需要在设计及试制阶段运用同步工程(SE)方法进行同步分析,使部分问题在汽车开发前期得以解决。介绍了SE分析的主要内容及白车身三大工艺(冲压、焊接和涂装)的SE分析流程。以某车型的零件为例,运用SE方法分别对三大工艺进行验证。通过SE分析提供可执行的质量控制文件,用来指导后期的生产制造。结果表明,在白车身的设计阶段运用SE分析能缩短产品的整个开发周期,提高产品的开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车身 同步工程 冲压 焊接 涂装
下载PDF
主动进气格栅在混动车型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江亮 汤五洋 +2 位作者 凡兵 田野 林银辉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56-67,共12页
【目的】主动进气格栅(active grille shutter,AGS)技术是优化整车热管理性能、风阻和油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AGS在混动车型的应用价值尚未得到明确的多方位评估,这导致主机厂对该技术的应用仍有疑虑。【方法】该文首次进行AGS在混动车... 【目的】主动进气格栅(active grille shutter,AGS)技术是优化整车热管理性能、风阻和油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AGS在混动车型的应用价值尚未得到明确的多方位评估,这导致主机厂对该技术的应用仍有疑虑。【方法】该文首次进行AGS在混动车型应用的多方位研究,提出一种混动车AGS开度控制策略。基于某混动车型,采用UltraFluidX、Amesim和Star CCM+等科学工具进行仿真,并开展整车油耗试验,多方位地评估AGS对整车风阻、热管理性能和油耗的影响。【结果】该混动车型在高速行驶时关闭AGS可有效降低整车风阻7.85%,主要原因是气流无法进入机舱,从而降低了机舱阻力;在该混动车型上应用AGS可满足热管理系统的性能需求,优化空调箱内循环比例,进一步提升热管理系统性能;安装AGS密封导流装置是改善机舱内热回流和防止冷空气逃逸的关键措施,可提高格栅进气效率和热管理系统性能;配备AGS并采用该文提出的AGS开度控制策略的该混动车型油耗比未配备AGS的对应车型的降低5.20%,效果显著。【结论】AGS对混动车型的整车风阻、热管理性能和油耗等均有较大提升,良好的AGS匹配设计和关联控制策略实施是促使未来混动车型能耗下降的关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主动进气格栅 开度控制策略 风阻 热管理性能 油耗
下载PDF
多功能平台化低成本的复合材料汽车蓄电池托盘开发应用
10
作者 朱万才 《时代汽车》 2021年第20期80-81,共2页
主要介绍复合材料蓄电池托盘在某车型上的研发和应用。根据布置需求,该车型蓄电池托盘需满足三种规格蓄电池安装、两种动力的ECU、TCU安装、以及发动机线束的安装。充分利用PP材料一体注塑成型特性,通过集成设计、CAE分析和产品结构优化... 主要介绍复合材料蓄电池托盘在某车型上的研发和应用。根据布置需求,该车型蓄电池托盘需满足三种规格蓄电池安装、两种动力的ECU、TCU安装、以及发动机线束的安装。充分利用PP材料一体注塑成型特性,通过集成设计、CAE分析和产品结构优化,采用精益化设计手段降低产品成本,解决复合材料蓄电池托盘成本比钣金蓄电池托盘成本高的问题,完成复合材料蓄电池托盘试制和验证,最终得到多功能、平台化、低成本的汽车蓄电池托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电池托盘 复合材料 多功能 平台化 低成本
下载PDF
营改增对汽车技术服务业的影响
11
作者 段武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16年第8期00254-00254,261,共2页
为规范税收,避免重复征税,根据财税(2013)37号文件规定,自2013年8月1日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汽车技术服务业也被纳入其中。本文以湖南湖大艾盛汽车技术开发有... 为规范税收,避免重复征税,根据财税(2013)37号文件规定,自2013年8月1日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汽车技术服务业也被纳入其中。本文以湖南湖大艾盛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为例,具体分析营改增对汽车技术服务业在会计核算、税务发票、实际税负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改增 汽车技术服务业 影响 税负
下载PDF
基于耐撞性的汽车钢铝混合帽型前纵梁开发研究
12
作者 陈建军 陈习习 杜展鹏 《汽车与驾驶维修》 2023年第12期60-63,共4页
前纵梁是影响汽车正面碰撞效果的关键零部件,传统汽车主要采用钢制前纵梁结构,尤其以帽型薄壁梁的应用最为广泛。本文选择某款量产车作为基础车型进行研究,针对其传统的钢制帽型前纵梁结构,进行钢铝混合方案的探索与开发,探究基于整车... 前纵梁是影响汽车正面碰撞效果的关键零部件,传统汽车主要采用钢制前纵梁结构,尤其以帽型薄壁梁的应用最为广泛。本文选择某款量产车作为基础车型进行研究,针对其传统的钢制帽型前纵梁结构,进行钢铝混合方案的探索与开发,探究基于整车耐撞性的钢铝混合方案可行性,实现改善车辆正面碰撞性能的同时,提升汽车的车身轻量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铝混合 帽型前纵梁 耐撞性优化 轻量化
下载PDF
市场主流汽车变速器及其发展趋势
13
作者 龙远洲 肖云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18期138-140,共3页
近几年,汽车需求量的上升致使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变速器作为汽车生产的重要装置,对其技术以及发展趋势的研究十分重要。另外,汽车变速器作为入场主流,其发展体现着汽车生产发展趋势,汽车企业需要加强对变速器的研发,尤其是针对于自动变... 近几年,汽车需求量的上升致使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变速器作为汽车生产的重要装置,对其技术以及发展趋势的研究十分重要。另外,汽车变速器作为入场主流,其发展体现着汽车生产发展趋势,汽车企业需要加强对变速器的研发,尤其是针对于自动变速器。汽车自动变速器是一种通用型变速器,也是汽车变速器发展的主流,本文先是对汽车变速器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等进行了分析,随后又对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具体应用、保养策略以及发展趋势等展开了探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变速器 电子技术 应用研究 自动变速器 保养策略
下载PDF
电子液压线控制动压力控制开发
14
作者 姚磊 王国春 曹文亮 《汽车电器》 2024年第7期36-39,共4页
为了克服电子液压线控制动系统(EHB)死区、摩擦及系统不确定性对压力控制的响应和精度的影响,文章提出一种新的闭环-前馈相结合的压力控制策略。该策略首先建立电子液压线控制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分析压力与活塞位移和速度相互关系,... 为了克服电子液压线控制动系统(EHB)死区、摩擦及系统不确定性对压力控制的响应和精度的影响,文章提出一种新的闭环-前馈相结合的压力控制策略。该策略首先建立电子液压线控制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分析压力与活塞位移和速度相互关系,根据试验台架获取主缸压力与活塞位移的关系曲线;同时提出以压力-速度-电流为主的主控制回路,并以主缸活塞位置为辅助量的压力补偿控制策略;最后在斜坡和正弦工况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保证压力跟踪的快速响应和稳态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液压制动系统 压力闭环控制 压力-位移曲线 补偿控制 HIL测试台架
下载PDF
基于A*算法的汽车总线拓扑图自动绘制设计
15
作者 郑生文 卢利宁 李志文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6期124-130,共7页
为了适应现代汽车通信系统日益复杂化的需求,消除汽车总线拓扑图因人工绘制带来的出错隐患,提升研发效率,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A*算法的汽车总线拓扑图的自动绘制设计方案。首先,文章提炼出实际工程项目中拓扑图绘制所需要素,随后梳理拓... 为了适应现代汽车通信系统日益复杂化的需求,消除汽车总线拓扑图因人工绘制带来的出错隐患,提升研发效率,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A*算法的汽车总线拓扑图的自动绘制设计方案。首先,文章提炼出实际工程项目中拓扑图绘制所需要素,随后梳理拓扑图自动绘制流程,最后使用A*算法优化节点与网段间连线过程。基于某车实际通信系统,同传统人工绘制比较,验证了本设计可在保证清晰、美观、准确的同时,显著提高汽车总线拓扑图的绘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总线 拓扑图绘制 A*算法 软件设计
下载PDF
汽车座椅的安全性设计分析
16
作者 黄婉飞 黄贺鸣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1期0147-0150,共4页
汽车座椅是汽车安全件的一部分,不仅起到支撑乘员的作用,还能减少乘员受伤。汽车座椅安全带固定点试验是车辆强制性试验项目之一。在发生车辆碰撞时,如果安全带的固定点强度不符合法规要求,那么安全带固定点周围区域的撕裂或断裂可能会... 汽车座椅是汽车安全件的一部分,不仅起到支撑乘员的作用,还能减少乘员受伤。汽车座椅安全带固定点试验是车辆强制性试验项目之一。在发生车辆碰撞时,如果安全带的固定点强度不符合法规要求,那么安全带固定点周围区域的撕裂或断裂可能会导致人员受伤。为了使座椅在整个车辆碰撞过程中更好地保护乘员,许多座椅制造企业会设计出超过法规标准要求的高性能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座椅 安全带 安装结构 改进设计
下载PDF
搭接形式和板材层数对自冲铆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于万元 王超 +2 位作者 马书坤 贾丽刚 罗爱辉 《锻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66,共9页
以总厚度为4.5 mm的6063-T6铝合金板材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搭接形式和板材层数对自冲铆接接头成形质量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共制作了4种接头:3-A、3-B、2-A和2-B。结果表明:不同搭接形式和板材层数对底切值的影响较小,对剩余厚... 以总厚度为4.5 mm的6063-T6铝合金板材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搭接形式和板材层数对自冲铆接接头成形质量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共制作了4种接头:3-A、3-B、2-A和2-B。结果表明:不同搭接形式和板材层数对底切值的影响较小,对剩余厚度的影响较大。搭接形式和板材层数对接头的变形模式和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其中3-B接头在剪切试验过程中始终承受剪切力,未发生板材弯曲变形。3-B接头的峰值力和能量吸收最高,比3-A、2-A和2-B这3种接头中的最小值分别高出76.6%和386%。搭接形式和板材层数对接头的失效模式产生了明显影响,但铝板的失效模式均为剪切载荷作用下的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自冲铆接 搭接形式 板材层数 成形质量 力学性能 失效模式
原文传递
基于简化模型的汽车转向盘骨架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涛 李红 +2 位作者 成艾国 李铁柱 裴一骏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7-113,共7页
针对某款车转向盘骨架的设计,首先采用建立基于梁单元的转向盘骨架简化模型的方法,进行转向盘碰撞安全性能和NVH性能仿真分析,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此简化模型的有效性。然后通过梁单元截面参数化,运用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通过实验设计构建... 针对某款车转向盘骨架的设计,首先采用建立基于梁单元的转向盘骨架简化模型的方法,进行转向盘碰撞安全性能和NVH性能仿真分析,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此简化模型的有效性。然后通过梁单元截面参数化,运用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通过实验设计构建了RBF近似模型用于代替仿真模型,快速设计出最优的转向盘骨架截面结构,在满足转向盘的碰撞安全性能和NVH性能条件下,达到质量最轻的目的。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对转向盘的正向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能够实现转向盘碰撞安全性能和NVH性能两学科的并行优化设计,大大缩短了设计周期,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盘骨架 简化模型 截面参数化 多学科设计优化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汽车梁类件冲压回弹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聂昕 谭天 申丹凤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38-846,共9页
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汽车梁类零件回弹预测方法。基于二维回弹理论,将三维梁类零件离散为若干截面,采用双平面投影法和图像二值化方法,将梁类零件的截面曲线转换为神经网络模型可识别的双通道图像数据。基于拉丁超立方采样法对影响梁... 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汽车梁类零件回弹预测方法。基于二维回弹理论,将三维梁类零件离散为若干截面,采用双平面投影法和图像二值化方法,将梁类零件的截面曲线转换为神经网络模型可识别的双通道图像数据。基于拉丁超立方采样法对影响梁结构零件的冲压工艺参数及板料材料参数变量进行采样,通过CAE回弹仿真得到后续深度学习网络的训练样本。为研究梁结构在不同几何截面、材料参数、工艺参数作用下的回弹问题,采用基于LeNet-5、AlexNet、NiN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作为几何截面识别模型,同时使用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耦合材料参数和工艺参数的方法,得到该梁类零件回弹算法模型。以某汽车梁类结构零件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高斯混合聚类将回弹样本分为小回弹、中等回弹、大回弹三个类型。将各类回弹样本分别通过回弹算法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AlexNet的模型准确度最高,同时算法鲁棒性相较于其他两种也更强,更适合梁类件的回弹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类零件 冲压回弹 深度学习 拉丁超立方采样 高斯混合聚类
下载PDF
汽车转向传动轴相位角的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帆 刘优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 2016年第2期6-7,共2页
转向力是评价汽车操纵稳定性的重要指标,转向时转向力会出现时轻时重的波动现象。文章阐明了传动轴相位角与转向力的关系,对某转向力波动过大的重型卡车进行了相位角改进设计。
关键词 转向系统 相位角 硬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