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2篇文章
< 1 2 1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媒体时代提升公立医院宣传生产力对策思考——以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唐华星 冯英 《湖南中医杂志》 2020年第9期198-200,共3页
融媒体是充分利用网络等媒介,整合各媒体传播共同点,并加以整合利用的一种方法。本文就融媒体时代提升公立医院宣传生产力作了探讨,总结了医院常见的传统媒介与新型媒介的特点与各自弊端,并以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为例,对医院创... 融媒体是充分利用网络等媒介,整合各媒体传播共同点,并加以整合利用的一种方法。本文就融媒体时代提升公立医院宣传生产力作了探讨,总结了医院常见的传统媒介与新型媒介的特点与各自弊端,并以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为例,对医院创新宣传工作进行了实践探索,认为医院要充分利用融媒体发展的大好形势,既要继续利用好印刷、电视、户外等传统媒介的优势,更要充分发挥官网、官微等新媒体的巨大作用,切实做好医院宣传舆论工作,打造强大宣传生产力,助推医院持续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 公立医院 宣传 生产力 医院管理
原文传递
中医药防治结直肠腺瘤-结直肠癌“炎-癌转化”疗效、优势评价及作用机制
2
作者 汤晓娟 任媛 +5 位作者 贺敏 赵亮 吕元 李勇敏 黄静 何永恒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2期20-24,共5页
结直肠腺瘤是明确的癌前病变,在结直肠腺瘤-癌演化的过程中,“炎癌转化”是关键病理环节。在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指导下,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成为阻断“炎癌转化”和防治结直肠癌癌前病变的共识和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不同层面探... 结直肠腺瘤是明确的癌前病变,在结直肠腺瘤-癌演化的过程中,“炎癌转化”是关键病理环节。在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指导下,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成为阻断“炎癌转化”和防治结直肠癌癌前病变的共识和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不同层面探讨中医药防治“炎癌转化”的有效性,其作用优势体现在改善中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促癌信号激活、调节炎症反应和维持肠道微生物稳态、保护肠道屏障等方面发挥作用。本文通过阐释腺瘤-癌转化的中医病机,探讨中医药截断“炎癌转化”的疗效及优势,分析干预靶点和通路,为中医药介入结直肠癌癌前病变的管理和中西医结合协同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结直肠腺瘤-结直肠癌 炎癌转化 优势评价 机制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真 刘雨 +2 位作者 刘俊 王慧 柏正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51-58,共8页
目的了解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建库至2022年9月1日收录的中医药治疗C... 目的了解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建库至2022年9月1日收录的中医药治疗COPD稳定期研究文献。采用NoteExpress3.4软件统计文献基本信息,采用Excel2016统计第一作者、证型、方剂,绘制发文趋势图,根据布拉德福定律确定核心区域期刊数,根据普赖斯定律计算核心作者。采用VOSviewer1.6.18软件进行作者、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采用CiteSpace5.3.R4软件进行机构共现分析和关键词突现分析,绘制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3360篇文献,涉及期刊445种、第一作者2691位。该领域发文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临床研究为主要研究类型。核心区期刊21种,发文最多的为《新中医》。核心作者125位,发文最多的是李竹英和李建生。作者合作网络分析得到10个主要研究团队,规模最大的为李建生团队。涉及研究机构1451个,多为中医药院校及其附属医院。COPD稳定期的证型共计62种,最常见的为肺脾气虚证,方剂共541种,最常用的为补肺汤。关键词共现分析得到8个主题,高频关键词为肺功能、临床疗效、生活质量、临床观察和中医药治疗。关键词突现分析得到22个突现词,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六字诀、玉屏风散和炎性因子在当前关注度较高。结论中医药治疗COPD稳定期的研究热度呈增长趋势,临床研究占比最大,但普遍质量不高,基础研究较为缺乏。研究热点集中在抑制气道炎症和免疫调节方面,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是最常用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CITESPACE VOSviewer 知识图谱 文献计量学
下载PDF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增强中医医院青年医务人员中医药文化自信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唐华星 周琦人 +3 位作者 唐洲咏 范霞 冯英 周钊和 《湖南中医杂志》 2021年第8期205-208,共4页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成为人们治疗疾病、健体强身、养生延年的重要手段,千百年来为维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促进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突出贡献,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成为人们治疗疾病、健体强身、养生延年的重要手段,千百年来为维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促进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突出贡献,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医务人员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责任担当,交出了让人民满意的答卷,进一步增强了中医药文化自信。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如何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并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是每个中医人应该思考的问题。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中医医院应当加强青年医务人员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教育,筑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强化中医药文化传播体系建设,推进中医药文化宣传创新。中医医院青年医务人员作为传承发展中医药的重要力量,应当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自觉担负起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光荣任务与神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常态化 中医医院 青年医务人员 中医药文化自信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赵文博 赵瑞成 +6 位作者 张崇泉 李玉华 徐清玲 蔡增博 祖攀宁 唐沛兰 李跃辉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第1期90-92,共3页
高血压病是影响人类健康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病不仅是独立的心血管疾病,而且也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降低血压能有效控制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所以,有效控制血压... 高血压病是影响人类健康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病不仅是独立的心血管疾病,而且也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降低血压能有效控制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所以,有效控制血压历来备受关注。中医药从整体出发。调整阴阳平衡,治疗高血压病有独特的疗效与方法。笔者就近年来中医药专家治疗本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概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病因病机 治则治法 综述
下载PDF
中医药干预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国倩 喻敏成 +3 位作者 喻正科 谢洪途 陈志红 宋谦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9期130-133,共4页
临床上,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约占全部心力衰竭患者的一半,且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已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药物,因此其防治是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对近年来中医药对该病的认识与治疗... 临床上,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约占全部心力衰竭患者的一半,且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已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药物,因此其防治是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对近年来中医药对该病的认识与治疗进行综述,为中医药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舒张性心力衰竭 综述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麻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璐 赵瑞成 +4 位作者 奚剑敏 赵文博 唐雅琳 周慎 蔡增博 《湖南中医杂志》 2015年第3期167-168,共2页
缺血性中风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病,约占脑卒中患者总数的60%-70%,平均病死率10%-15%,发病后仍存活的患者中约有50%-70%遗留有后遗症。麻木是中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后遗症,此症为患者的自觉症状,主要表现为以患侧前臂至手指末端及小腿至趾... 缺血性中风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病,约占脑卒中患者总数的60%-70%,平均病死率10%-15%,发病后仍存活的患者中约有50%-70%遗留有后遗症。麻木是中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后遗症,此症为患者的自觉症状,主要表现为以患侧前臂至手指末端及小腿至趾端部位麻木为主,甚或伴有疼痛、针刺感、触电感、蚁走感、痒感、沉重感、冷热感、肿胀感、无力等肢体感觉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麻木 中医药疗法 补阳还五汤 刺络放血 综述 学术性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邵峰 曾普华 +4 位作者 郜文辉 贺佐梅 夏帅帅 刘通 黄惠勇 《湖南中医杂志》 2018年第11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等数据库,收集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文献。使用SPSS 21. 0软件,采用频次和聚类分析对中药处...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等数据库,收集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文献。使用SPSS 21. 0软件,采用频次和聚类分析对中药处方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有效文献108篇,含处方113首,其中涉及中药176味,频次1357次,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的药物依次为黄芪、茯苓、党参、白术、白花蛇舌草。中药用药类别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聚类分析显示补脾益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是临床上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常用法则。结论:益气健脾、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基本法则;黄芪、党参、白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白芍、柴胡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常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用药规律 文献研究 聚类分析 文献调查
原文传递
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湘玉 喻正科 蔡光先 《湖南中医杂志》 2010年第3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力衰竭 充血性 中医病机 中医证型 中医药疗法 综述 学术性
下载PDF
中医药防止大肠癌转移作用与机制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7
10
作者 蒋益兰 荆珍 《湖南中医杂志》 2009年第1期103-104,共2页
近20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增加了2倍,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占常见恶性肿瘤的第4—6位,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医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大肠癌的治疗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尚无有效的防止大肠癌转移的药物应用于临床,... 近20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增加了2倍,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占常见恶性肿瘤的第4—6位,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医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大肠癌的治疗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尚无有效的防止大肠癌转移的药物应用于临床,因此探讨中医药的抗癌转移作用和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现笔者将中药抗大肠癌转移的作用和机制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转移 药理学 中医药疗法 综述 学术性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肺心病缓解期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敏 柏正平 《湖南中医杂志》 2013年第3期122-124,共3页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常见的呼吸系统重症,多由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发展而来[1]。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心悸气短,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有肺气肿及右心室增大特征。中医文献无此病名记载,根据其临...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常见的呼吸系统重症,多由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发展而来[1]。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心悸气短,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有肺气肿及右心室增大特征。中医文献无此病名记载,根据其临床表现本病属于中医学的"喘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缓解期 中医药治疗 综述 学术性
原文传递
中医药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国倩 喻正科 +1 位作者 陈志红 谢洪途 《湖南中医杂志》 2015年第10期157-160,193,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1],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AS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已成为心血管疾病主要死因,防治AS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根本措施。目前现代医学与中医学均对其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1],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AS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已成为心血管疾病主要死因,防治AS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根本措施。目前现代医学与中医学均对其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做了深入的研究。现将中医药干预AS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中医药干预 实验研究 综述 学术性
原文传递
中医药配合放疗治疗鼻咽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金红 吴湘玮 《湖南中医药导报》 1999年第1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疗法 中医药疗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血管性痴呆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伍大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1期98-101,共4页
对近几年中医药防治血管性痴呆(VD)的机制研究状况进行综述,提出中医药防治VD机制研究存在的几个问题。当前研究应注意动物模型的选择及动物证型模型的研究、加强中药机制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加强中医药尽早介入早期防治的研究以及选择... 对近几年中医药防治血管性痴呆(VD)的机制研究状况进行综述,提出中医药防治VD机制研究存在的几个问题。当前研究应注意动物模型的选择及动物证型模型的研究、加强中药机制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加强中医药尽早介入早期防治的研究以及选择有前途的中药重点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中医药 机制
下载PDF
中医药预防大肠癌复发转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晓 蒋益兰 《湖南中医杂志》 2016年第5期193-195,共3页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根据2014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提供的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已成为美国第四大高发恶性肿瘤,其在恶性肿...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根据2014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提供的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已成为美国第四大高发恶性肿瘤,其在恶性肿瘤中致死率居第二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复发转移 中医药疗法 综述 学术性
原文传递
中医药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芾 张崇泉 《湖南中医杂志》 2005年第5期78-80,共3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中医药疗法 综述 学术性 生活质量 冠心病(CHD) 患者生活质量 中医药治疗 影响的研究 药对 冠心病患者 医疗技术
下载PDF
中医药对动脉粥样硬化MAPK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凯丽 喻正科 +1 位作者 张宇翔 徐子轩 《湖南中医杂志》 2017年第10期179-180,188,共3页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作为缺血性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是发生中风、心梗等心脑血管意外的主要原因.传统中医没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名,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出心悸、胸闷、眩晕、头疼、肢麻等症状,伴舌质红、苔多白腻、或有瘀...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作为缺血性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是发生中风、心梗等心脑血管意外的主要原因.传统中医没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名,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出心悸、胸闷、眩晕、头疼、肢麻等症状,伴舌质红、苔多白腻、或有瘀点,脉多细涩、弦紧、沉细等,多将其归属于中医学“气虚痰浊血瘀”的范畴.近年研究发现一些中药及其有效成分能从多环节、多靶点发挥效应,具有抗AS作用,并且较西药毒副作用小,尤其是在复杂疾病的诊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中医药对AS MAPK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进展作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中医药疗法 MAPK信号通路 综述 学术性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癌中医药诊疗方案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潘敏求 潘博 +3 位作者 蒋益兰 蔡美 卢壮丽 黎月恒 《湖南中医杂志》 2008年第6期1-3,共3页
关键词 肝肿瘤 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下载PDF
细胞焦亡分子机制及其相关疾病中医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启芝 刘敏 +1 位作者 刘雨 柏正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140-144,共5页
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焦亡在许多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就细胞焦亡分子机制及其相关疾病中医药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发挥中医药优势防治疾病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细胞焦亡 分子机制 中医药 综述
下载PDF
现行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郭子华 翟双庆 +3 位作者 季伟萍 卜献春 李峰 陈沛沛 《中医药导报》 2007年第4期1-4,15,共5页
本课题以现行中医药人才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座谈调查、专家咨询和数理统计、分析归纳等研究方法;对现行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进行了全面地分析总结,并作出科学评价和论述... 本课题以现行中医药人才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座谈调查、专家咨询和数理统计、分析归纳等研究方法;对现行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进行了全面地分析总结,并作出科学评价和论述,同时也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和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中医药 院校教育 毕业后教育 继续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