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防治结直肠腺瘤-结直肠癌“炎-癌转化”疗效、优势评价及作用机制
1
作者 汤晓娟 任媛 +5 位作者 贺敏 赵亮 吕元 李勇敏 黄静 何永恒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2期20-24,共5页
结直肠腺瘤是明确的癌前病变,在结直肠腺瘤-癌演化的过程中,“炎癌转化”是关键病理环节。在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指导下,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成为阻断“炎癌转化”和防治结直肠癌癌前病变的共识和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不同层面探... 结直肠腺瘤是明确的癌前病变,在结直肠腺瘤-癌演化的过程中,“炎癌转化”是关键病理环节。在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指导下,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成为阻断“炎癌转化”和防治结直肠癌癌前病变的共识和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不同层面探讨中医药防治“炎癌转化”的有效性,其作用优势体现在改善中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促癌信号激活、调节炎症反应和维持肠道微生物稳态、保护肠道屏障等方面发挥作用。本文通过阐释腺瘤-癌转化的中医病机,探讨中医药截断“炎癌转化”的疗效及优势,分析干预靶点和通路,为中医药介入结直肠癌癌前病变的管理和中西医结合协同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结直肠腺瘤-结直肠癌 炎癌转化 优势评价 机制
下载PDF
基于“虚气留滞”理论探讨益气调腑汤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脾虚气滞型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2
作者 叶子玉 宋程 +3 位作者 唐蔚 刘欢 刘传龙 华雨薇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363-369,共7页
目的基于“虚气留滞”理论探究益气调腑汤对晚期结直肠癌(CRC)脾虚气滞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20年8月18日至2022年9月1日就诊于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的107例晚期CRC脾虚气滞型患者病例资料,将这些患者分为治疗组(n=... 目的基于“虚气留滞”理论探究益气调腑汤对晚期结直肠癌(CRC)脾虚气滞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20年8月18日至2022年9月1日就诊于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的107例晚期CRC脾虚气滞型患者病例资料,将这些患者分为治疗组(n=55)与对照组(n=52),治疗组采用益气调腑汤联合一般西医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西医治疗。分析比较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腹胀肠鸣、神疲乏力、食少纳呆、大便稀溏)、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50(CA50)]、T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CD3^(+))、辅助性T细胞(CD4^(+))、细胞毒性T细胞(CD8^(+))、CD4^(+)/CD8^(+)]、毒副反应(恶心呕吐、肝肾功能损伤、手足皮肤、腹泻、骨髓抑制)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总生存期(OS)变化。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CEA、CA19-9、CA50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和CEA、CA19-9、CA5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肝肾功能损伤、手足皮肤、骨髓抑制毒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腹泻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中位OS为21.2个月,对照组患者中位OS为15.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患者OS较对照组有升高趋势。结论益气调腑汤可改善晚期CRC脾虚气滞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其生活质量,增强机体抗癌能力,有效缓解恶心呕吐及腹泻毒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益气调腑汤 虚气留滞 总生存期 肿瘤标志物 免疫功能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中医护理方案在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中的应用
3
作者 唐婕妤 何建平 陈燕 《中华养生保健》 2025年第1期106-108,共3页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指导下,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接受中医护理方案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于2022年1月—2024年1月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的100例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指导下,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接受中医护理方案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于2022年1月—2024年1月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的100例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泌尿外科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则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并结合中医护理理论与实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旨在评估不同护理方案的优劣。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社交活动、健康状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带管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膀胱痉挛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与中医护理方案相结合应用于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的护理中,展现出显著的临床优势。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缩短住院周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护理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血淋 中医护理 加速康复外科
下载PDF
肝喜片通过miR200a/ZEB信号通路抑制肝癌细胞HepG2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研究
4
作者 罗燕 唐蔚 +3 位作者 陈玲珑 曾千 张轩 罗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2007-2013,共7页
目的研究肝喜片通过微小分子RNA200a/E盒结合锌指蛋白(microRNA200a/zinc finger E-box binding homeobox,miR200a/ZEB)信号通路抑制肝癌细胞HepG2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方法培养肝癌细胞HepG2,制备肝喜片含药血清,采用不同浓度(10%、15%... 目的研究肝喜片通过微小分子RNA200a/E盒结合锌指蛋白(microRNA200a/zinc finger E-box binding homeobox,miR200a/ZEB)信号通路抑制肝癌细胞HepG2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方法培养肝癌细胞HepG2,制备肝喜片含药血清,采用不同浓度(10%、15%、20%)的肝喜片含药血清作用于HepG2细胞,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运用CCK-8实验检测HepG2细胞的增殖,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HepG2细胞的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Western blot检测ZEB1、ZEB2、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RT-PCR检测miR200a、ZEB1、ZEB2、E-cadherin、Vimentin 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肝喜片各剂量组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且具有明显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0.05,P<0.01);肝喜片各剂量组的横向迁移率及纵向迁移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肝喜片中、高剂量组miR200a表达升高,肝喜片各剂量组E-cadherin蛋白及中、高剂量组E-cadherin mRNA表达升高,肝喜片各剂量组Vimentin蛋白及中、高剂量组Vimentin mRNA表达下降,肝喜片各剂量组ZEB1、ZEB2蛋白及mRNA表达下降(P<0.05,P<0.01);与肝喜片低剂量组比较,肝喜片中、高剂量组miR200a、E-cadherin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Vimentin、ZEB1、ZEB2蛋白及mRNA表达下降(P<0.05,P<0.01);与肝喜片中剂量组比较,肝喜片高剂量组miR200a、E-cadherin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Vimentin、ZEB1、ZEB2蛋白及mRNA表达下降(P<0.05,P<0.01)。结论肝喜片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和转移,其机制与调控miR200a/ZEB信号通路、促进E-hadherin的表达、抑制Vimentin的表达、逆转上皮间质转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喜片 微小分子RNA200a 上皮间质转化 E盒结合锌指蛋白 E钙黏蛋白 波形蛋白
下载PDF
耳穴与刮痧,中医美容大有乾坤
5
作者 李岳霖 蒲红春 伍建安 《妈妈宝宝》 2024年第1期54-55,共2页
中医美容遵循中医学理论,主要运用中药面膜、穴位按摩与刺激、经络疏导等方法来治疗疾病和美化皮肤,它不同于西医治表,不仅关注皮肤的美观和功能,还强调机体内在健康的调理,以达到整体美的效果。耳穴与刮痧作为中医典型手法,通过穴位刺... 中医美容遵循中医学理论,主要运用中药面膜、穴位按摩与刺激、经络疏导等方法来治疗疾病和美化皮肤,它不同于西医治表,不仅关注皮肤的美观和功能,还强调机体内在健康的调理,以达到整体美的效果。耳穴与刮痧作为中医典型手法,通过穴位刺激,实现行气畅血、疏堵经脉,对改善女性的气质,提升其皮肤的致密性、柔韧性和光泽性都具有突出作用,从而达到健康美容的效果。本次以86例青春期女性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组对比分析法,探讨常规疗法与耳穴联合刮痧的临床疗效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女性 穴位刺激 常规疗法 刮痧 分组对比 中医美容 痤疮患者 穴位按摩
下载PDF
国医大师潘敏求治疗肠癌的经验总结
6
作者 陈坚 梁慧 +1 位作者 潘博 潘敏求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91-195,共5页
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机体内正邪交争的状态贯穿于肠癌发生发展的始终,不同的阶段表现为不同的状态。国医大师潘敏求教授擅长从“正邪理论”辨治肠癌,其认为肠癌由虚、湿、滞(气滞、血瘀)、毒多因致病,内外合邪,病机特点为正虚邪... 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机体内正邪交争的状态贯穿于肠癌发生发展的始终,不同的阶段表现为不同的状态。国医大师潘敏求教授擅长从“正邪理论”辨治肠癌,其认为肠癌由虚、湿、滞(气滞、血瘀)、毒多因致病,内外合邪,病机特点为正虚邪实,治以扶正祛邪为主,确立了健脾、益气、补血、益胃、养肝、补肾、祛湿、理气、化瘀、解毒等常用的扶正祛邪治法及辨证论治体系,并自拟具有健脾理气、祛湿化瘀解毒作用的专病专方——肠复方。在临证施治中强调中西协同治疗,优势互补。从病因病机、治法用药、证治体系、专病专方、中西协同等方面对国医大师潘敏求教授治疗肠癌的经验进行阐述,并附医案一则加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敏求 肠癌 正邪理论 扶正祛邪 肠复方
下载PDF
国医大师熊继柏基于“窠囊”论治抑郁症
7
作者 吴朝玲 蒙珊慧 +4 位作者 郭梦坤 唐瑶 黄保玲 颜旭 熊继柏(指导)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2期179-183,共5页
本文介绍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基于“窠囊”论治抑郁症的临证经验。熊继柏教授认为,抑郁症基本病机是“窠囊”,根本病理因素为痰、瘀,治疗以化痰行气、祛瘀散结为基本治法,临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强调辨证施治与整体观念统一,遵循“因、机... 本文介绍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基于“窠囊”论治抑郁症的临证经验。熊继柏教授认为,抑郁症基本病机是“窠囊”,根本病理因素为痰、瘀,治疗以化痰行气、祛瘀散结为基本治法,临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强调辨证施治与整体观念统一,遵循“因、机、理、法、方、药”六步骤。在抑郁症治疗中“上病下取”与“推陈致新”,“防治转移”与“身心同治”相结合,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窠囊 上病下取 推陈致新 名医经验
下载PDF
桑丹通络颗粒治疗阴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毛果 谢乐 +5 位作者 周胜强 谢瑶 毛叶 马健航 伍大华 刘柏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633-637,共5页
目的评价桑丹通络颗粒治疗阴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通过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门诊与住院病历系统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临床资料,选择应... 目的评价桑丹通络颗粒治疗阴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通过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门诊与住院病历系统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临床资料,选择应用桑丹通络颗粒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的51例患者为暴露组,匹配仅应用西医常规治疗的102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总有效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症状总积分等,并对所有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事件进行记录。结果暴露组临床总有效率84.31%,高于对照组的67.65%(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NIHSS、TC、LDL降低(P<0.01或P<0.05),且暴露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DL升高(P<0.01),且暴露组高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暴露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降低(P<0.01或P<0.05),且暴露组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HDL-C升高(P<0.01),且暴露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桑丹通络颗粒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明显改善阴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症状,降低其神经缺损程度,改善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效提高其生存质量,疗效确切且安全稳定。因此,推测桑丹通络颗粒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阴虚血瘀证 桑丹通络颗粒 回顾性队列研究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药食同源健脾类保健食品专利的研究趋势与发展前景分析:2000-2022年
9
作者 刘萍 方锐 +4 位作者 何佳维 李泽 周月 杨勇 成绍武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CAS CSCD 2023年第3期357-368,共12页
目的为了分析我国药食同源健脾类保健食品专利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为中医药健脾类健康产品的研发提供思路与参考依据。方法检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及incoPat全球专利数据库,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梳理我... 目的为了分析我国药食同源健脾类保健食品专利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为中医药健脾类健康产品的研发提供思路与参考依据。方法检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及incoPat全球专利数据库,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梳理我国已注册的药食同源健脾类保健食品、专利相关数据信息,分析我国健脾类保健食品专利研发数量、地域与机构,技术与功效分类、主要药物组成和有效成分等,应用R语言与Cy-toScape软件对筛选后的专利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分析药食同源健脾类保健食品专利285例。自2012年起,我国药食同源健脾类保健食品注册专利数量大幅增加;在过去20年中,专利公开数量排名前5的省份为广东、安徽、江苏、山东与广西;超过20例的专利中的技术功效短语有“关于增强免疫类”“关于消化类”“关于预防疾病类”等;专利注册以企业研发为主导,科研机构和个人申请为辅,主要针对食品或食料的一般保存,化合物或药物制剂的特定治疗活性等配制品的研发;285例专利中,排名前10的药食同源健脾类保健食品主要原料药为山药、茯苓、山楂、白术、陈皮、大枣、甘草、蜂蜜、麦芽与党参,主要功效为补脾益气、健脾益肺、养血生津、补脾养胃等。结论药食同源健脾类保健食品的主要药物组成、功能性成分较为明确,健脾胃、消积食、增强免疫力等技术功效靶向性较强。本文为后续药食同源健脾类保健食品产品研发、机理研究和工艺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药食同源 健脾 保健食品 专利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对中医护理专科护士工作质量的影响
10
作者 杜珊 唐卫红 唐甲卉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20期27-29,33,共4页
目的探究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对中医护理专科护士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21年5月—2023年6月在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任职的15名中医护理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从2022年6月开始实施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对比实施前(2021年5月—2022... 目的探究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对中医护理专科护士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21年5月—2023年6月在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任职的15名中医护理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从2022年6月开始实施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对比实施前(2021年5月—2022年5月)、实施后(2022年6月—2023年6月)中医护理专科护士工作质量、护理效果、中医药基础水平。结果相较于实施前,实施后操作质量量表中操作水平评分[(95.14±2.16)分]、基础护理评分[(96.58±2.11)分]、服务态度评分[(95.97±2.14)分]、护理记录评分[(94.45±1.25)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0、2.628、2.923、2.083,P<0.05);实施后护士的护理效果评分、中医药基础水平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质量可提高中医护理专科护士工作质量及护理效果,中医药基础水平也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护士 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 工作质量 护理效果 中医药基础水平
下载PDF
何永恒基于“络病”理论治疗放射性肠道损伤的经验采撷
11
作者 汤晓娟 计萌 +4 位作者 严晓琦 吕元 李勇敏 赵亮 何永恒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2193-2198,共6页
放射性肠道损伤作为常见腹、盆腔恶性肿瘤放疗后的并发症,现代医学缺乏有效治疗方法。近年来,中医药在该病治疗中的优势逐渐凸显。何永恒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肛肠疾病的临床研究30余年,对放射性肠道损伤的治疗颇有心得。何永恒教授... 放射性肠道损伤作为常见腹、盆腔恶性肿瘤放疗后的并发症,现代医学缺乏有效治疗方法。近年来,中医药在该病治疗中的优势逐渐凸显。何永恒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肛肠疾病的临床研究30余年,对放射性肠道损伤的治疗颇有心得。何永恒教授以“络病”理论为指导,从“毒、瘀、虚”论治放射性肠道损伤,强调该病治疗应以“通”字立法。急性期以“解毒消瘀,调和气血”为原则,提倡内外并治;慢性缓解期须培补脾肾,寓通于补,并重视加速肠道功能恢复在该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何永恒教授论治放射性肠道损伤的经验,为中医药防治放射性肠道损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肠道损伤 络病 临证经验 何永恒
下载PDF
国医大师潘敏求治疗脑瘤经验
12
作者 曾瀚 唐蔚 潘敏求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937-1941,共5页
颅脑恶性肿瘤是发生在脑神经组织的恶性肿瘤,因其细胞分化不良,生长迅速,难以根治,因而预后不良。国医大师潘敏求教授认为本病发生的病机为肝脾不调、肾气亏虚、风挟痰瘀内阻于脑,病位在脑,与肝脾肾密切相关,病理因素多强调风、痰、瘀... 颅脑恶性肿瘤是发生在脑神经组织的恶性肿瘤,因其细胞分化不良,生长迅速,难以根治,因而预后不良。国医大师潘敏求教授认为本病发生的病机为肝脾不调、肾气亏虚、风挟痰瘀内阻于脑,病位在脑,与肝脾肾密切相关,病理因素多强调风、痰、瘀、毒。治以“疏肝健脾,补肾益精,祛风化痰散瘀”,辨证的重点在于辨虚实,强调根据病情轻重缓急,中西协同,重视情志疏导,根据不同证型及其阶段性变化,有所侧重和兼顾。总结潘敏求教授治疗脑瘤经验,另附验案一则,加以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瘤 肝脾不调 肾气亏虚 风挟痰瘀 疏肝健脾 补肾益精 祛风化痰散瘀
下载PDF
基于肝虚络痹理论研究补肝健腰方对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干预机制
13
作者 仇湘中 +3 位作者 张信成 仇杰 唐皓 赵迪民 《中国科技成果》 2025年第2期32-32,共1页
腰椎间盘退变及突出症已成为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项目完成者提出“腰椎间盘疾病从肝虚络痹论治”的学术观点,确立了“补肝通络”为本病的基本治法,形成了以补肝汤(医学六要、医宗金鉴)加减组方补肝健腰方的辨证施... 腰椎间盘退变及突出症已成为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项目完成者提出“腰椎间盘疾病从肝虚络痹论治”的学术观点,确立了“补肝通络”为本病的基本治法,形成了以补肝汤(医学六要、医宗金鉴)加减组方补肝健腰方的辨证施治技术构建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规范化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宗金鉴 腰椎间盘退变 补肝健腰方 干预机制 虚络 辨证施治 补肝汤 规范化诊疗
原文传递
护理层级管理在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易诗游 王静静 颜敏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20期63-65,77,共4页
目的分析护理层级管理在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参与护理工作的22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21年1—12月实施传统管理模式(层级管理前),2022年1—12月实施护理层... 目的分析护理层级管理在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参与护理工作的22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21年1—12月实施传统管理模式(层级管理前),2022年1—12月实施护理层级管理模式(层级管理后)。对比层级管理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质量、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护理出错率和纠纷率。结果层级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高于层级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度高于层级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层级管理后护理出错率(4.55%)和纠纷率(4.55%)均低于层级管理前(27.27%、3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7、5.500,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护理层级管理模式的实施能提升护理质量,增强护理人员对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度,降低护理出错率和纠纷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层级管理 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
下载PDF
呼吸内科护理人员应用全程式闭环管理模式对工作质量的影响
15
作者 蒋昕 冯岚 易诗游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21期109-112,共4页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护理人员应用全程式闭环管理模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湖南省中西结合医院呼吸内科护理人员21名作为研究对象,2022年8月—2023年1月为实施前(常规管理模式),2023年2—7月为实施后(全程式闭环管理模式)...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护理人员应用全程式闭环管理模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湖南省中西结合医院呼吸内科护理人员21名作为研究对象,2022年8月—2023年1月为实施前(常规管理模式),2023年2—7月为实施后(全程式闭环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护士工作态度、工作满意度与工作质量。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职业倦怠量表评分低于实施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盖洛普Q12调查表评分、中文版康纳-戴维森心理弹性量表评分、工作满意度评分、工作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护理人员在护理管理期间使用全程式闭环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整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内科 护理管理 全程式闭环管理模式 工作质量 工作态度
下载PDF
石见穿外泌体通过诱导肝癌细胞铁死亡及凋亡抑制肿瘤生长
16
作者 王智槟 杨仁义 +4 位作者 张婧婷 陈红瑶 吴玲 卢芳国 曾普华 《中草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6622-6635,共14页
目的 探究石见穿来源外泌体(Salvia chinensis-derived nanoparticles,SDNPs)诱导SK-Hep-1肝癌细胞及其皮下移植瘤铁死亡和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采用超高速离心法和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沉淀法提取SDNPs,利用纳米颗... 目的 探究石见穿来源外泌体(Salvia chinensis-derived nanoparticles,SDNPs)诱导SK-Hep-1肝癌细胞及其皮下移植瘤铁死亡和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采用超高速离心法和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沉淀法提取SDNPs,利用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SDNPs进行表征检测,BCA法测定SDNPs蛋白浓度;以SK-Hep-1肝癌细胞系为研究对象,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SDNPs低、高剂量(15、30μg/mL)组以及索拉非尼(100 nmol/L)组,采用CCK-8法、EdU法和集落实验检测肝癌细胞增殖情况,通过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透射电镜检测肝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荧光法检测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比色法检测细胞中亚铁离子(Fe^(2+))、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胱氨酸转运蛋白系统(system xc^(-),x C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和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yl-CoA synthetase 4,ACSL4)蛋白表达;通过SK-Hep-1肝癌细胞系皮下移植构建裸鼠成瘤模型,将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石见穿(0.147 g/g)组和SDNPs ig给药组(SDNPs-ig,50μg/g)、ip给药组(SDNPs-ip,50μg/g)、尾iv给药组(SDNPs-tiv,50μg/g)以及索拉非尼(30μg/g)组,每组5只,观察SDNPs对SK-Hep-1肝癌细胞系皮下移植瘤的影响,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肿瘤以及心、肝、肺和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SK-Hep-1肝癌细胞系皮下移植瘤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超高速离心法和PEG沉淀法均能提取SDNPs,但得到的SDNPs粒径峰度不统一,超高速离心法粒径集中在(144.8±79.7)nm,PEG沉淀法粒径集中在88、157和202 nm;SDNPs能够被肝癌细胞摄取,与对照组比较,SDNPs能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P<0.01)、迁移(P<0.01)和侵袭(P<0.001),诱导肝癌细胞线粒体结构变化,导致细胞内ROS及Fe^(2+)、MDA水平显著上升(P<0.05、0.001),GSH水平下降(P<0.01、0.001),并下调铁死亡相关蛋白x CT、GPX4(P<0.05、0.01、0.001)表达,上调ACSL4蛋白的表达(P<0.001),诱导肝癌细胞铁死亡;与对照组比较,石见穿组、索拉非尼组以及SDNPs-ip、SDNPs-tiv组的移植瘤体积明显减小(P<0.05、0.01),而SDNPs-ig组的移植瘤体积则无明显差异;IHC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SDNPs-ig组Ki-67和x CT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其他组以上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0.001);各组小鼠心、肝、肺和肾组织无明显病理改变。结论 SDNPs能被肝癌细胞摄取,并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限制肝癌细胞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改变肝癌细胞线粒体功能、导致胞内过氧化物积累、诱发细胞铁死亡和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见穿 外泌体 肝细胞癌 铁死亡 凋亡
原文传递
基于气阳濡动学说的脑小血管病气虚血瘀证的病机与治疗 被引量:2
17
作者 方锐 周月 +4 位作者 李玉丽 谢乐 杜麒麟 谢瑶 葛金文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1-565,共5页
脑小血管病(CSVD)即累及颅内小/微动脉、毛细血管、小/微静脉等引起的一系列临床常见的综合征,以卒中(深部小梗死、脑出血)、认知功能下降和情感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围绕老年病及脑病的辨证论治方法,葛金文教授创新性提出气阳濡动学... 脑小血管病(CSVD)即累及颅内小/微动脉、毛细血管、小/微静脉等引起的一系列临床常见的综合征,以卒中(深部小梗死、脑出血)、认知功能下降和情感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围绕老年病及脑病的辨证论治方法,葛金文教授创新性提出气阳濡动学说,认为气阳不足,温化濡养或运动总摄失司,脑之元神失去濡养,总司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气血精津、经脉血脉失常,故导致情感、记忆认知障碍,躯体功能异常等。气阳不足、血脉瘀滞为CSVD发生发展核心病机。文章从CSVD的发病机制出发,基于气阳濡动学说,提出CSVD气虚血瘀证的病机演变进程为气阳不足、阴津亏虚、气郁血瘀、痰湿内生、神明失养等,治疗当以益气(阳)活血为主要治则,灵活配伍益气(阳)养阴、调畅气机、温阳固摄、化痰袪湿、活血祛瘀、养魂安神等之品,为本病的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了不同视角的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气阳濡动学说 气虚血瘀证 病机 治则治法
原文传递
四磨汤口服液治疗成人功能性消化不良(气滞食积证)临床综合评价
18
作者 毛果 曾普华 +5 位作者 伍大华 凌洁 翦慧颖 黄威 杨稳聪 龙文敏 《药物评价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52-2864,共13页
目的通过系统方法对四磨汤口服液治疗成人功能性消化不良(气滞食积证)进行多维度价值评估,促进中成药回归临床价值,提高中成药科学使用水平。方法按照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指南(2022年版试行),使用循证证据分析、药物经济学、问卷调查等方... 目的通过系统方法对四磨汤口服液治疗成人功能性消化不良(气滞食积证)进行多维度价值评估,促进中成药回归临床价值,提高中成药科学使用水平。方法按照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指南(2022年版试行),使用循证证据分析、药物经济学、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四磨汤口服液治疗成人功能性消化不良(气滞食积证)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可及性、中医药特色“6+1”维度开展综合评价,采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模型(MCDA)进行综合评分。结果安全性方面,综合文献报道不良反应、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毒理研究等内容,综合得出四磨汤口服液不良反应较轻。有效性方面,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常规治疗,四磨汤及四磨汤+常规治疗的总有效率更优(P<0.05)。经济性方面,与多潘立酮比较,在改善嗳气、呃逆的症状方面,四磨汤更具有经济性。创新性方面,在企业服务体系及产业方面均有创新。适宜性方面,问卷调查结果提示四磨汤口服液医护及患者的适宜性均高。可及性方面,物品覆盖面广,医保可报销,且可持续性佳。中医药特色评价方面,四磨汤口服液组方来源于《痘疹金镜录》,组方符合中医理论,源自明代经典方,中医药特色明显。结论各维度评价结果及MCDA综合评价分数均提示四磨汤口服液在治疗成人功能性消化不良(气滞食积证)方面临床价值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磨汤 功能性消化不良 气滞食积证 临床综合评价 中成药
原文传递
植物来源囊泡防治炎症性肠病的疗效、机制评价及药用开发前景
19
作者 任媛 贺敏 +5 位作者 曾千 曾雯 何维维 何永恒 汤晓娟 李勇敏 《中草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8208-8221,共14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慢性肠道疾病,临床药物疗效有限且不良反应多,亟需开发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及药物,目前大量研究表明植物来源囊泡(plant-derived vesicles,PDVs)治疗IBD有巨大的...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慢性肠道疾病,临床药物疗效有限且不良反应多,亟需开发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及药物,目前大量研究表明植物来源囊泡(plant-derived vesicles,PDVs)治疗IBD有巨大的潜力及开发前景,是新药研发的热点。通过综述不同来源PDVs治疗IBD的研究进展、疗效评价,发现其可通过核因子-κB、单磷酸腺苷活化的蛋白激酶等信号通路及PDVs中的微小RNA维持M1/M2巨噬细胞平衡、调节免疫失衡、肠道微生物稳态及修复肠道屏障等治疗IBD。并进一步探讨PDVs作为新型载药系统的潜力及开发前景,为PDVs的药用开发及治疗IBD的临床转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植物来源囊泡 免疫调节 肠道屏障 载药系统
原文传递
痴呆患者及其照顾者病耻感体验的meta整合
20
作者 傅涵 朱海利 +3 位作者 陈必慧 韩倩楠 谢婉婷 朱冬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710-1715,共6页
目的 系统整合痴呆患者和照顾者病耻感体验,为促进患者和照顾者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相关数据库中关于痴呆患者和照顾者病耻感经历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采用2020版澳大利亚JBI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 目的 系统整合痴呆患者和照顾者病耻感体验,为促进患者和照顾者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相关数据库中关于痴呆患者和照顾者病耻感经历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采用2020版澳大利亚JBI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使用meta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 共纳入10篇研究,提炼出72个研究结果,归纳出10个新类别,最终综合为认知归因、情绪反应、行为反应3个整合结果。结论 痴呆患者和照顾者深受病耻感的伤害,并造成心理损伤与病情加重。医护人员应增强自身知识与能力,同时依据患者与照顾者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加强患者与照顾者的知识教育,促进家庭、社会支持体系构建,多方面预防病耻感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照顾者 病耻感 meta整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