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泛素连接酶基因OsRING6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范锡麟 杜强 +3 位作者 杨珍珍 何艳冰 王国梁 王志龙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37-343,共7页
RING(Really Interesting New Gene)型泛素连接酶在水稻生长、发育、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水稻基因组信息,利用RT-PCR技术从粳稻日本晴中克隆了OsRING6基因的CDS序列。该基因的全长c DNA为1355 bp,包括长度为918 bp的... RING(Really Interesting New Gene)型泛素连接酶在水稻生长、发育、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水稻基因组信息,利用RT-PCR技术从粳稻日本晴中克隆了OsRING6基因的CDS序列。该基因的全长c DNA为1355 bp,包括长度为918 bp的CDS,编码一个含305个氨基酸的蛋白,预测该蛋白的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32.96 k D和3.49,与籼稻(CT832014)和短花药野生稻(XM_006659599)中同源蛋白的序列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7%和83%。IPTG诱导表达的MBPOsRING6重组蛋白的表观分子量约为100 k D,比理论值76 k D大。启动子元件分析表明,其含有与干旱胁迫、光反应、ABA和GA信号传导相关的调控元件。Real-time PCR结果表明,该基因在水稻根、茎、叶、叶鞘、花和种子中都有表达,在萌发后4 d的种子中表达量最高,花中的表达量最低,且该基因的表达受到盐和ABA的诱导及PEG的抑制。OsRING6基因的克隆为水稻抗逆分子育种和功能分析提供了优质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泛素连接酶 RING 启动子 表达分析
原文传递
番茄突变体jai1-1高效筛选—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3
2
作者 范锡麟 王少岭 +1 位作者 肖应辉 王志龙 《作物研究》 2013年第3期224-228,共5页
利用番茄野生型JAI1和通过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筛选得到的突变体jai1-1的子叶和下胚轴为材料进行离体组织培养,以探究不同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的诱导、不定芽分化及生根的影响,最后利用PCR反应验证筛选得到的材料的准确性。结... 利用番茄野生型JAI1和通过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筛选得到的突变体jai1-1的子叶和下胚轴为材料进行离体组织培养,以探究不同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的诱导、不定芽分化及生根的影响,最后利用PCR反应验证筛选得到的材料的准确性。结果表明,1/2 MS+50μM/L MeJA是突变体jai1-1筛选的有效培养基。野生型JAI1和突变体jai1-1在MS+6-BA 2.0 mg/L+IAA 0.2 mg/L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最好;JAI1在MS+ZT 1.0mg/L+IAA 0.1mg/L诱导分化不定芽的效率最高,而jai1-1则以MS+ZT 2.0 mg/L+IAA 0.2 mg/L为佳;1/2 MS+NAA 0.1 mg/L是两者诱导生根的理想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再生体系
下载PDF
两步法构建灰飞虱RNAi载体及水稻遗传转化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少岭 杜强 +2 位作者 尹鲜思 金如意 王志龙 《作物研究》 2015年第3期230-234,331,共5页
灰飞虱不仅直接危害水稻,还是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的传播媒介。为了探索防治灰飞虱及由灰飞虱引起的水稻病毒病的方法,本研究利用两步法快速高效构建灰飞虱RNAi载体,并应用于水稻遗传转化。针对灰飞虱的激活性蛋白激酶C受体(RACK... 灰飞虱不仅直接危害水稻,还是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的传播媒介。为了探索防治灰飞虱及由灰飞虱引起的水稻病毒病的方法,本研究利用两步法快速高效构建灰飞虱RNAi载体,并应用于水稻遗传转化。针对灰飞虱的激活性蛋白激酶C受体(RACK)基因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一段200 bp的干扰片段,将干扰片段克隆到入门载体p ENTR,再经过LR反应使入门载体上的干扰片段整合入目的载体p ANDA,形成RNAi载体p ANDA-RACK,通过农杆菌EHA105介导的水稻转化法转入武陵粳1号,获得20株经鉴定为阳性的转基因植株,为防控灰飞虱及其传播的水稻病毒病提供了珍贵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灰飞虱 RNAI载体构建 转基因
下载PDF
水稻-病原菌互作途径研究进展
4
作者 何艳冰 范锡麟 +1 位作者 王国梁 王志龙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31期241-249,共9页
水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分别由真菌病原菌Magnaporthe oryzae(M.oryzae)和细菌病原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引起,是造成世界范围内水稻减产的主要病因,水稻-稻瘟病菌及水稻-白叶枯病原菌互作已成为研究植物-病原菌互作的模式... 水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分别由真菌病原菌Magnaporthe oryzae(M.oryzae)和细菌病原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引起,是造成世界范围内水稻减产的主要病因,水稻-稻瘟病菌及水稻-白叶枯病原菌互作已成为研究植物-病原菌互作的模式系统。本研究归纳了目前已克隆的抗稻瘟病及白叶枯病基因与其分子结构和功能,概括了近年来鉴定的一些病原菌相关分子(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及稻瘟病菌和白叶枯菌分泌的效应蛋白,并总结了针对稻瘟病菌和白叶枯菌介导的病原物分子诱导的抗病反应(PAMP-triggered immunity,PTI)和效应蛋白诱导的抗病性(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ETI)及其信号传导途径的研究成果,指出效应蛋白-抗病蛋白间互作将为探索植物-病原菌间互作提供新的分子基础,并为水稻抗病育种实践提供借鉴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菌 白叶枯菌 病原菌分子诱导的抗病性 效应蛋白诱导的抗病性 效应蛋白-抗病蛋白互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