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数据时代省级农业科学院图书馆创新服务建设的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曾晓娟 罗建军 +2 位作者 龚浩如 贺艺 王志安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7年第10期153-156,共4页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已经渗透到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和服务中。针对省级农业科学院图书馆,从服务于农业科研角度分析了农业科研人员的信息需求特点、图书馆服务现状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跨界人才,优化人才结构...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已经渗透到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和服务中。针对省级农业科学院图书馆,从服务于农业科研角度分析了农业科研人员的信息需求特点、图书馆服务现状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跨界人才,优化人才结构;扩大数字馆藏,完善馆藏体系;突出研究院特色,建设特色资源;收集专业数据,开发数据产品和建设数字图书馆平台,实现智能型服务的创新服务建设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省级农业科学院图书馆 创新服务建设
下载PDF
双季直播水稻的产量形成及群体光合基础研究
2
作者 刘利成 闵军 +2 位作者 刘三雄 胡敏 黎用朝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15-19,共5页
为了发掘直播风险较小的品种,推荐较好的早晚稻直播品种搭配模式,选用当前种植面积较大的早稻品种中早39、湘丰早119、湘早籼6号和湘早籼32号为试材,开展了早晚双季直播水稻产量形成及群体光合基础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直播密度为5.0 kg/... 为了发掘直播风险较小的品种,推荐较好的早晚稻直播品种搭配模式,选用当前种植面积较大的早稻品种中早39、湘丰早119、湘早籼6号和湘早籼32号为试材,开展了早晚双季直播水稻产量形成及群体光合基础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直播密度为5.0 kg/667m2的条件下,4个品种的产量均可达到移栽种植的平均水平,其中,早晚双季直播时湘早籼6号的两季生育期为172 d、双季产量为726.0~884.7 kg/667m2,湘早籼32号的两季生育期为177 d、双季产量为784.3~847.2 kg/667m2,湘丰早119的两季生育期为172 d、双季产量为794.1~990.5 kg/667m2,这3个品种作早晚双季直播时生育期搭配合适,可以在适合的地区推广;中早39和湘丰早119的光合速率较强且后期下降幅度相对较小,其齐穗后最大输出量和乳熟期至成熟期的群体生长率均显著大于其他2个品种,且中早39分蘖期至抽穗期的群体生长率最大、湘丰早119抽穗期到乳熟期的群体生长率显著大于其他品种,这2个品种表现出较好的产量潜力;中早39的每穗粒数多、产量较高,但生育期相对较长,而湘丰早119的生育期短,属于多穗、稳产品种,推荐采用中早39+湘丰早119的早晚双季直播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直播 产量 光合基础
下载PDF
“双季同种”水稻新品种松雅7号的选育与思考
3
作者 刘利成 闵军 +5 位作者 黎用朝 刘三雄 胡敏 潘孝武 唐善军 王政卿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9-122,共4页
“双季同种”是笔者根据湖南早晚稻生产和消费需求提出的育种设想,即在湖南同一个稻区,同一个品种通过早稻、晚稻“双审定”,且两季总生育期不超过220.0 d、两季总产量超过1000.0 kg/667 m^(2),早季米质达部标优质3级及以上,晚季米质达... “双季同种”是笔者根据湖南早晚稻生产和消费需求提出的育种设想,即在湖南同一个稻区,同一个品种通过早稻、晚稻“双审定”,且两季总生育期不超过220.0 d、两季总产量超过1000.0 kg/667 m^(2),早季米质达部标优质3级及以上,晚季米质达部标优质2级及以上。据此育成的水稻新品种松雅7号具有株型紧凑、茎秆粗壮、耐密植、芽期耐低温低氧能力较强等特点,在湖南省作早、晚双季稻种植生育期适宜、米质较好、丰产稳产,适宜机插、直播等轻简栽培。2023年通过湖南省早稻审定,2024年通过湖南省晚稻审定。本文介绍了松雅7号的选育经过和特征特性,及“双季同种”的概念、品种选育思路和具体要求,讨论了“双季同种”生产模式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双季稻 双季同种 优质 松雅7号
下载PDF
水稻耐冷基因qCTS-9的核苷酸多样性及单倍型分析
4
作者 郭玉静 陈祖武 +7 位作者 董铮 李小湘 刘文强 郭梁 薛可欣 郑晓明 逄洪波 潘孝武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48-1755,I0034-I0039,共14页
qCTS-9是在多种苗期低温条件下稳定发挥作用的水稻耐冷基因,研究其耐冷优异单倍型及适应性进化模式,有利于为水稻耐冷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和技术支撑。本研究利用116份栽培稻(Oryza sativa L.)和37份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对... qCTS-9是在多种苗期低温条件下稳定发挥作用的水稻耐冷基因,研究其耐冷优异单倍型及适应性进化模式,有利于为水稻耐冷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和技术支撑。本研究利用116份栽培稻(Oryza sativa L.)和37份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对qCTS-9基因的核苷酸多样性及单倍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qCTS-9基因编码区内的14个SNPs组成了8种单倍型,其中的4个非同义SNPs组成3种功能单倍型,这3种功能单倍型之间表现出显著的耐冷性差异,编码区的第1535 bp处SNP可能是qCTS-9基因的关键变异位点。对qCTS-9基因启动子区顺式作用元件进行分析后发现,相比于野生稻和粳稻,低温敏感籼稻Hap4单倍型材料中-1107 bp有一个SNP(G→A),导致该处的MYB识别位点缺失,这个自然变异可能与籼稻耐冷性下降相关。野生稻包含栽培稻中qCTS-9基因的大部分变异,但在编码区及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中无独有的变异位点;从野生稻向籼粳分化的过程中,耐冷相关等位或突变被固定和扩展,进而增强了其区域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耐冷性 qCTS-9 核苷酸多样性 单倍型 驯化
原文传递
利用分子标记进行水稻苗期耐冷性相关性状的QTLs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詹庆才 朱克永 +1 位作者 陈祖武 曾曙珍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0-55,共6页
用二九青和Yukihikari杂交后再经 8代自交得到的 79个重组自交系 (RIL)群体为材料 ,构建了包含 89个微卫星标记的分子连锁图谱。以低温下缺绿、枯萎死苗为指标对水稻苗期耐冷性数量性状位点 (QTLs)进行了定位。在 1 7℃ ,1 8℃和 1 5~ ... 用二九青和Yukihikari杂交后再经 8代自交得到的 79个重组自交系 (RIL)群体为材料 ,构建了包含 89个微卫星标记的分子连锁图谱。以低温下缺绿、枯萎死苗为指标对水稻苗期耐冷性数量性状位点 (QTLs)进行了定位。在 1 7℃ ,1 8℃和 1 5~ 2 0℃ 3种不同低温处理情况下 ,以叶绿素含量为指标 ,共定位了 1 1个QTLs ,它们分别位于染色体 1 ( 2个 ) ,2 ( 2个 ) ,3,5 ,6 ,7,8,9,1 2上 ;其中 3个QTLs在 3种环境中都能检测到 ,1个QTL在 2种环境中检测到 ,而其余 7个QTLs只能在 1种环境中检测到 ;1 1个QTLs各自引起的表型变异为 5 .6 8%~ 2 7.42 %。以枯萎死苗作为指标共定位了 5个QTLs,分别位于染色体 3,4,7,8,1 1上 ,各QTL控制的表型变异范围为 7.6 5 %~ 49.34 %;其中位于染色体 1 1上的RM2 2 4位点引起的表型变异达 49.34 %,是一个主效QTL。缺绿和枯萎死苗都是不耐冷品种受低温影响的表现 ,但从分子图谱定位的结果看 ,它们是由不同的基因位点控制的 ,没有连锁遗传关系。由此推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苗期耐冷性 微卫星标记(SSR) 数量性状位点(QTLs)
下载PDF
水稻品种稻曲病抗性鉴定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唐善军 高杜娟 +1 位作者 陈友德 李友荣 《中国稻米》 2012年第3期14-18,共5页
综述了水稻品种稻曲病抗性鉴定相关研究结果,包括稻曲病菌接种体及其制备、抗性鉴定方法以及分级标准。稻曲病菌接种体主要有厚垣孢子、分生孢子、菌丝-分生孢子混合液以及在田间撒稻曲球和菌核;其中,菌丝-分生孢子混合液注射接种效果最... 综述了水稻品种稻曲病抗性鉴定相关研究结果,包括稻曲病菌接种体及其制备、抗性鉴定方法以及分级标准。稻曲病菌接种体主要有厚垣孢子、分生孢子、菌丝-分生孢子混合液以及在田间撒稻曲球和菌核;其中,菌丝-分生孢子混合液注射接种效果最好,其制备方法为PS培养液28℃振荡摇培。抗性鉴定方法包括人工接种和自然诱发,在水稻破口前6~9 d注射接种可以取得较好发病效果。目前国内稻曲病分级标准很多,需要建立统一的稻曲病抗性分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曲病 抗性鉴定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湖南省地方稻种资源多抗性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友荣 侯小华 +1 位作者 魏子生 周祖铭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CSCD 2000年第3期48-50,共3页
1986~1990年对4000多份湖南省地方稻种资源进行白叶枯病、稻瘟病、褐飞虱、白背飞虱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抗白叶枯病品种9个,抗稻瘟病品种36个,抗病品种频率分别为0.2%和0.7%。抗褐飞虱品种54个,抗白背飞虱品种106个,抗虫品种频... 1986~1990年对4000多份湖南省地方稻种资源进行白叶枯病、稻瘟病、褐飞虱、白背飞虱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抗白叶枯病品种9个,抗稻瘟病品种36个,抗病品种频率分别为0.2%和0.7%。抗褐飞虱品种54个,抗白背飞虱品种106个,抗虫品种频率分别为1.3%和3.0%。多抗品种有43个;优质多抗品种14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种资源 抗性 白叶枯病 稻瘟病 白背飞虱 褐飞虱 水稻 品种
下载PDF
湖南稻种资源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8
作者 段永红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湖南 稻种资源 收集 保存 评价 利用 创新
下载PDF
湖南省稻种资源性状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德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2期143-144,147,共3页
对湖南省稻种资源性状的分析表明 :( 1)地方早稻品种绝大多数丰产性中等 ,抗性较弱 ,米质一般。但有极少量特殊品种是极珍贵的育种亲本。如 :鱼鳞早 (湘号 5 94)的千粒重在 40 .1g以上。 ( 2 )地方中稻品种绝大多数丰产性状中上等 ,不... 对湖南省稻种资源性状的分析表明 :( 1)地方早稻品种绝大多数丰产性中等 ,抗性较弱 ,米质一般。但有极少量特殊品种是极珍贵的育种亲本。如 :鱼鳞早 (湘号 5 94)的千粒重在 40 .1g以上。 ( 2 )地方中稻品种绝大多数丰产性状中上等 ,不太抗病 ,米质一般 ,也有一定比例的大穗多粒、抗性上等的品种可供育种作亲本选用。 ( 3 )地方晚稻品种多为中等丰产性 ,一般米质 ,抗性稍强的品种。尚有一定比例的红米和抗寒等特性的品种是育种的好亲本。 ( 4 )外引品种的个别性状 (如 2份爪哇型和1份中间型及IR 2 681 118 1 5 ,湘号 1763 77的有效穗达 5 1穗以上 )为湖南资源所缺少 ,从而丰富了湖南的种质。 ( 5 )湖南三系资源类型齐全 ,尚具许多特性 ,如株高 ,竹广 5 0A(湘号 42 77)就在 40cm以下 ,种皮色有紫米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质资源 湖南 早稻 中稻 晚稻 地方品种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水稻各生育期对镉累积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上都 罗正良 +5 位作者 伍祥 石邦志 彭菊 蒙秀菲 蒋慧丹 周乐良 《种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9-44,共6页
通过水培对晚稻品种玉针香和湘晚籼12号在4个生育时期的3个温度环境持续6 d的镉处理,取植株的根系、茎鞘和叶片进行镉含量检测。结果发现,两个供试品种吸镉趋势一致,品种之间的镉浓度趋势为玉针香>湘晚籼12号;随着时间的延长,水稻植... 通过水培对晚稻品种玉针香和湘晚籼12号在4个生育时期的3个温度环境持续6 d的镉处理,取植株的根系、茎鞘和叶片进行镉含量检测。结果发现,两个供试品种吸镉趋势一致,品种之间的镉浓度趋势为玉针香>湘晚籼12号;随着时间的延长,水稻植株的根系、茎鞘和叶片中的镉含量均增加,各个器官之间的镉浓度表现为根系>茎鞘>叶片;温度梯度之间镉浓度趋势为高温(30~35℃)>中温(22~27℃)>低温(15~20℃);各个生长发育时期的镉浓度趋势基本表现为苗期>分蘖期>孕穗期>灌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育期 温度 累积效应
下载PDF
水稻外卷叶突变体ocl1的鉴定及基因定位
11
作者 任志奇 薛可欣 +8 位作者 董铮 李小湘 黎用朝 郭玉静 刘文强 郭梁 盛新年 刘之熙 潘孝武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7-346,共10页
【目的】适度卷叶可增强叶片的光合效率,提高水稻的产量,筛选和鉴定水稻卷叶突变体有助于解析水稻叶片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280 GY钴^(60)γ射线对籼稻品种玉针香进行诱变处理,筛选出一个外卷叶突变体,暂命名为ocl1(outcurved l... 【目的】适度卷叶可增强叶片的光合效率,提高水稻的产量,筛选和鉴定水稻卷叶突变体有助于解析水稻叶片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280 GY钴^(60)γ射线对籼稻品种玉针香进行诱变处理,筛选出一个外卷叶突变体,暂命名为ocl1(outcurved leaf 1)。考查了突变体的表型特征和农艺性状,并利用ocl1突变体与02428杂交的F2群体定位目标基因,最后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了卷叶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从分蘖期到成熟期,突变体的叶片表现外卷和披垂;在农艺性状方面,突变体的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显著降低;叶片的显微观察结果表明,突变体的外卷叶表型主要是由于相邻维管束之间的泡状细胞变大引起的;遗传分析表明,ocl1的突变表型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将OCL1基因定位在第6染色体上SSR标记RM19575与InDel标记ID02612之间,物理距离约为127 kb;定位区间内的测序结果表明,其中一个基因(LOC_Os06g10600)的内含子-外显子连接处发生单碱基突变,导致异常剪接,进而引起氨基酸序列的改变。该基因编码同源异型域-亮氨酸拉链蛋白,与卷叶相关基因ROC8和URL1等位;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泡状细胞发育相关基因ROC5和LAC17在ocl1突变体中下调表达,而XTH11则在ocl1突变体中上调表达。【结论】OCL1基因突变通过影响泡状细胞的发育导致叶片外卷,同时引起产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外卷叶 选择性剪接 泡状细胞
下载PDF
籼型杂交晚稻新组合穗部性状与稻曲病抗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友荣 唐善军 +2 位作者 高杜娟 陈祖武 陈友德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34-238,共5页
为了解长江中下游稻区新育成杂交晚籼新组合对稻曲病的抗性,及其穗部性状与稻曲病抗性的相关性,通过人工接种研究了205个来自国家长江中下游、湖南省和湖北省水稻区域试验杂交晚籼新组合穗部主要性状与稻曲病抗性相关性。结果表明,长江... 为了解长江中下游稻区新育成杂交晚籼新组合对稻曲病的抗性,及其穗部性状与稻曲病抗性的相关性,通过人工接种研究了205个来自国家长江中下游、湖南省和湖北省水稻区域试验杂交晚籼新组合穗部主要性状与稻曲病抗性相关性。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稻区新育成的杂交晚籼组合稻曲病抗性差异显著,多数组合稻曲病抗性较弱,中感以上组合占75.12%。籼型杂交晚稻穗部主要性状与稻曲病抗性关系密切,抗病组合每穗总粒数少,每穗总枝梗数少,着粒密度较稀,感病组合则相反,抗、感组合间穗部主要性状差异极显著。每穗总粒数、总枝梗数和着粒密度与稻曲病抗性极显著相关,相关性大小依次为每穗总粒数>穗总枝梗数>着粒密度。抗、感病组合间的稻穗长度差异不显著,稻穗长度与稻曲病抗性无显著相关性,稻曲病病穗率与病情指数极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晚籼 穗部性状 稻曲病 抗性
下载PDF
利用水稻F_2分离群体进行苗期耐冷性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被引量:15
13
作者 詹庆才 朱克永 +1 位作者 陈祖武 曾曙珍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3-306,共4页
利用典型粳稻品种北海289和典型籼稻品种Dular杂交的118个F2分离群体为材料,构建了一张包含79个微卫星标记的水稻分子连锁图谱.以低温下幼苗生长高度、叶绿素含量、致死温度处理后的枯萎和死苗为耐冷性指标,进行了苗期耐冷性数量性状位... 利用典型粳稻品种北海289和典型籼稻品种Dular杂交的118个F2分离群体为材料,构建了一张包含79个微卫星标记的水稻分子连锁图谱.以低温下幼苗生长高度、叶绿素含量、致死温度处理后的枯萎和死苗为耐冷性指标,进行了苗期耐冷性数量性状位点(QTLs)分析.以低温下幼苗高度为指标,定位了3个分别位于染色体1,3和9上的3个QTLs;而在染色体2,8,9和11上分别检测到与低温下叶绿素含量有关的4个QTLs;用枯萎和死苗定位的4个QTLs则分别位于染色体5,9和12(两个)上.这些QTLs控制的表型变异最小的仅为3.82%,最大的达34.66%.位于染色体9上的RM160位点是一个同时具有抵御低温下幼苗生长迟钝、缺绿、枯萎和死苗的多效基因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苗期耐冷性 微卫星标记 数量性状位点分析
下载PDF
水稻苗期耐冷性QTLs的分子定位 被引量:37
14
作者 詹庆才 曾曙珍 +2 位作者 熊伏星 齐藤浩二 加藤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1,共5页
进行耐冷性数量性状(QTLs)的精细定位,可为水稻耐冷性分子育种提供条件.以籼稻品种二九青和粳稻品种Yukihikari杂交后自交8代得到的79个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用89个微卫星标记构建了该群体的分子连锁图谱.用4种低温处理21d的幼苗... 进行耐冷性数量性状(QTLs)的精细定位,可为水稻耐冷性分子育种提供条件.以籼稻品种二九青和粳稻品种Yukihikari杂交后自交8代得到的79个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用89个微卫星标记构建了该群体的分子连锁图谱.用4种低温处理21d的幼苗高度作为耐冷性指标,对RIL群体进行了耐冷性分析.4种温度条件下共定位了10个耐冷性数量性状位点,其中2个QTLs在4种环境条件下都能检测到,1个QTL在三种环境条件下能检测到,6个QTLs在2种环境条件下能检测到,而1个QTLs却只能在1种环境条件下检测到.10个QTLs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从4.85%到22.47%.位于第1染色体上的RM104和位于第9染色体上的RM160位点,在4种环境下都能稳定表达,是对环境条件相对稳定的QTLs,可作为苗期耐冷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苗期耐冷性 微卫星标记 QTL分析
下载PDF
不同偏最小二乘法的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大米中水分的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苗雪雪 苗莹 +3 位作者 龚浩如 陶曙华 陈英姿 陈祖武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43-649,共7页
通过近红外光谱法对大米中含水量进行分析,运用Kennard-Stone法对校正集及预测集样本进行选取,利用Range Normalization法、二阶导数和多元散射校正加一阶导数法,分别对近红外光谱进行预处理优化,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组合区间偏... 通过近红外光谱法对大米中含水量进行分析,运用Kennard-Stone法对校正集及预测集样本进行选取,利用Range Normalization法、二阶导数和多元散射校正加一阶导数法,分别对近红外光谱进行预处理优化,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组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SiPLS)和移动窗口偏最小二乘法(MWPLS)分别建立了定标模型。结果显示,相较于全谱建模,2种变量优选方法都能在有效减少建模所用的变量数,同时提高模型性能。其中采用MWPLS优选变量所建的大米水分定量模型的性能最优,决定系数为0.9525,校正集均方根误差为0.4093。利用40个验证集样本对定标模型进行了验证和配对t检验,预测相关系数达0.9617,相对分析误差为3.64,模型预测值与标准方法测定值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基于MWPLS的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够实现大米中水分含量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大米 水分 组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 移动窗口偏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水稻资源开花期耐热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潘孝武 黎用朝 +8 位作者 刘文强 熊海波 董铮 盛新年 段永红 余亚莹 赵文锦 魏秀彩 李小湘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07-415,共9页
水稻在开花期对高温非常敏感,挖掘耐热种质并解析耐热性的遗传机制,有助于水稻的耐热性遗传改良。本研究选取205份国内外种质资源,在抽穗开花期对遇高温的稻穗进行标记,以高温下标记穗的结实率作为耐热指标,结合高密度SNP标记进行全基... 水稻在开花期对高温非常敏感,挖掘耐热种质并解析耐热性的遗传机制,有助于水稻的耐热性遗传改良。本研究选取205份国内外种质资源,在抽穗开花期对遇高温的稻穗进行标记,以高温下标记穗的结实率作为耐热指标,结合高密度SNP标记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并初步预测候选基因。结果表明:不同水稻种质的耐热性差异明显,高温下的结实率最低为19.0%,平均值为64.0%,中位值为65.9%,最高值为86.6%,其中06-32、剪刀齐、娄早籼5号等17份种质的耐热性较强;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筛选到130个与耐热性显著关联的SNP标记,并鉴定到18个耐热QTL,其中6个QTL与已报道的耐热相关QTL共定位;qHT4-6与耐热性的关联度最高,根据该区间lead SNP的单倍型分类,G单倍型材料的开花期耐热性显著强于A单倍型材料,该区间附近有7个基因可能受高温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温 耐热性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原文传递
水稻种子耐厌氧萌发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利成 李小湘 +8 位作者 黎用朝 潘孝武 闵军 刘三雄 刘文强 胡敏 段永红 余亚莹 张海清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44-1650,共7页
本研究通过解析水稻芽期耐淹性的遗传基础,挖掘相关QTL,筛选优良单株,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优异种质和理论支撑。选取318份国内外水稻种质资源,在正常有氧和厌氧条件下测定种子萌发期的胚芽鞘长度,并计算相对胚芽鞘长度,通过整合基因... 本研究通过解析水稻芽期耐淹性的遗传基础,挖掘相关QTL,筛选优良单株,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优异种质和理论支撑。选取318份国内外水稻种质资源,在正常有氧和厌氧条件下测定种子萌发期的胚芽鞘长度,并计算相对胚芽鞘长度,通过整合基因型和表型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318份水稻种质间相对胚芽鞘长度差异明显,相对胚芽鞘长度的平均值为-0.238,中位值为-0.342,最低值为-0.923,最高值为3.069。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鉴定到83个SNP与种子耐厌氧萌发性状显著相关。通过合并距离较近的SNP,共鉴定到27个耐厌氧萌发QTL,3个QTL与已报道的耐厌氧萌发QTL位置相近。其中qAG4-2与耐厌氧萌发性状的关联度较高,共有20个候选基因位于qAG4-2内,其中1个基因在厌氧条件下相对于正常有氧条件上调表达,2个基因下调表达。本研究挖掘的控制水稻耐厌氧萌发的QTL及优异种质资源将为水稻耐厌氧育种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厌氧萌发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原文传递
湖南优质稻品种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利成 闵军 +3 位作者 刘三雄 潘孝武 黄海明 黎用朝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0-33,共4页
对湖南省评选出的221个优质稻品种(组合)的主要米质指标进行了分析,探析了品质性状与评定等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越大,等级越低;而粒型长宽比和胶稠度越大,等级越高。湖南省二、三等优质品种的出糙率... 对湖南省评选出的221个优质稻品种(组合)的主要米质指标进行了分析,探析了品质性状与评定等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越大,等级越低;而粒型长宽比和胶稠度越大,等级越高。湖南省二、三等优质品种的出糙率要求高于国家相应标准,垩白度和胶稠度要求低于国家相应标准。30年来,湖南省评选的优质稻品种米质有较大改善,但垩白粒率、垩白度仍普遍偏高。相关回归分析表明,稻米垩白粒率与垩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垩白粒率、垩白度与出糙率、精米率呈显著正相关,与粒型长宽比、整精米率、胶稠度、碱消值和食味值呈极显著负相关;粒型长宽比、整精米率与胶稠度、碱消值和食味值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 品质性状 相关分析
下载PDF
水稻裂颖突变体sh1的鉴定及基因定位 被引量:3
19
作者 潘孝武 刘文强 +7 位作者 黎用朝 熊海波 盛新年 段永红 余亚莹 赵文锦 魏秀彩 李小湘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3-330,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定位和克隆水稻裂颖基因,为解析水稻裂颖性的遗传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从籼稻品种湘早籼6号突变体库中筛选出一个裂颖突变体(split husk 1, sh1),观察突变体的花器官和浆片形态,利用突变体与02428的F2群体定位目标基因... [目的]本研究旨在定位和克隆水稻裂颖基因,为解析水稻裂颖性的遗传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从籼稻品种湘早籼6号突变体库中筛选出一个裂颖突变体(split husk 1, sh1),观察突变体的花器官和浆片形态,利用突变体与02428的F2群体定位目标基因,进一步通过定量 PCR 分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sh1 突变体的颖花形态与野生型基本一致,能正常开花,但不能正常闭颖,裂颖的主要原因是浆片不能在开颖后正常萎蔫。sh1突变体的有效穗数增加,但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下降;遗传分析表明,sh1的裂颖表型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将SH1 基因定位在ID19827与ID19884两个InDel标记之间,物理距离约为110 kb。定位区间测序发现,突变体中丙二烯氧化合酶编码基因OsAOS1发生单碱基突变,导致氨基酸发生改变;SH1基因的突变显著降低了花器官中的茉莉酸含量,进而影响了茉莉酸合成及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表达。[结论]SH1基因通过影响茉莉酸的合成和信号转导调控水稻闭颖,OsAOS1可能是 SH1基因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颖花闭合 浆片 基因定位 茉莉酸
下载PDF
地方稻资源D43的开花期耐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小湘 姚奕 +6 位作者 潘孝武 黎用朝 刘文强 刘利成 盛新年 康旭梅 段永红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5-282,共8页
水稻在抽穗开花期对高温胁迫非常敏感,通过挖掘耐热资源,培育耐热水稻品种是应对高温热害最有效的方式。前期研究发现,地方稻资源D43在花期连续高温条件下能保持较高的结实率。本研究在大田和人工气候室不同高温处理下,分析了D43的开花... 水稻在抽穗开花期对高温胁迫非常敏感,通过挖掘耐热资源,培育耐热水稻品种是应对高温热害最有效的方式。前期研究发现,地方稻资源D43在花期连续高温条件下能保持较高的结实率。本研究在大田和人工气候室不同高温处理下,分析了D43的开花时间与耐热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高温能够使水稻的开花时间提前,D43表现出稳定的早花时特性,高温胁迫下的开花时间集中在8∶30~10∶00;在开花时间段恒定高温胁迫下,D43的结实率较低;但在大田高温和人工气候室模拟高温胁迫下,D43的开花时间避开了日高温段,从而表现出较高的结实率;花器官形态性状包括花药开裂率、柱头上的花粉附着数、花粉萌发数与结实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可用于评价水稻的花期耐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耐热性 开花时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