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蔬菜育苗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1
作者 童辉 殷武平 +3 位作者 彭莹 袁祖华 杨晓 张振兴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2,共6页
通过对湖南省蔬菜育苗产业发展规模和技术发展水平调研,系统分析了育苗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如育苗设施装备配套率低、环境控制能力较弱、缺乏育苗标准规范及技术人才、运营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优化育苗设施条件,引进先进的育苗设备和技术... 通过对湖南省蔬菜育苗产业发展规模和技术发展水平调研,系统分析了育苗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如育苗设施装备配套率低、环境控制能力较弱、缺乏育苗标准规范及技术人才、运营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优化育苗设施条件,引进先进的育苗设备和技术,培育专业人才,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提升科技支撑,健全育苗体系,制定育苗相关技术标准等建议,从而确保湖南主要商品蔬菜基地优质种苗持续稳定供应,助力湖南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集约化育苗 现状 发展对策
下载PDF
十字花科蔬菜中萝卜硫素合成及外源调控研究进展
2
作者 吴琪 银慧兰 +4 位作者 赵韬 孙波 杨连花 闵子扬 刘中阳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3,共10页
萝卜硫素(sulforaphane,SF)是脂肪族硫苷分支中萝卜硫苷经黑芥子酶水解生成的一类生物活性较高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分布在十字花科蔬菜作物中。SF具有防癌抗癌、抗氧化、抗炎症、解毒、预防心血管和糖尿病等多重功效,在功能性食品和保... 萝卜硫素(sulforaphane,SF)是脂肪族硫苷分支中萝卜硫苷经黑芥子酶水解生成的一类生物活性较高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分布在十字花科蔬菜作物中。SF具有防癌抗癌、抗氧化、抗炎症、解毒、预防心血管和糖尿病等多重功效,在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开发等方面具有可观的利用价值。近年来,围绕高含量SF种质资源选育和高效生产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有效地利用外源调控手段提高SF含量的栽培措施是目前常用策略。本文综述了SF的结构、理化性质及合成途径,重点讨论了不同调控方式(如环境因子、植物激素、外源物质等)对SF合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最后提出了现存问题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旨在为十字花科蔬菜中高含量SF品种的优质栽培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花科蔬菜作物 萝卜硫素 防癌抗癌 外源诱导 调控机制 综述
下载PDF
湖南省水生蔬菜资源种类及分布现状调查与分析
3
作者 谢玲玲 刘峰 +5 位作者 弭宝彬 李倩 周晓波 杨建国 倪向江 周火强 《农学学报》 2020年第7期69-75,共7页
湖南省蔬菜研究所组织人员通过自行收集并结合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汇总收集湖南省范围内水生蔬菜资源203份,包括10个种类。笔者根据资源调查数据统计情况,在对水生蔬菜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分别描述了其现存状况,并对湖南... 湖南省蔬菜研究所组织人员通过自行收集并结合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汇总收集湖南省范围内水生蔬菜资源203份,包括10个种类。笔者根据资源调查数据统计情况,在对水生蔬菜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分别描述了其现存状况,并对湖南水生蔬菜的总体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从种类看,湖南莲藕资源优势地位明显,水芋资源最为丰富,茭白、水芹、菱、蕹菜等资源较为丰富,其他资源相对较少;从分布情况看,北部洞庭湖区和湘中丘陵地带种类较多,分布较为集中,湘西、湘南地区分布相对较少,分布较为分散。总体来说,湖南省水生蔬菜资源较为丰富,包括大量的地方品种和野生资源,但却面临着资源日趋减少的严峻形势。针对水生蔬菜资源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蔬菜 资源 地方品种 湖南
下载PDF
2017年度辣椒科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4
作者 郑井元 李雪峰 +1 位作者 周书栋 马艳青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15,共7页
近年来,我国辣椒年种植面积持续稳定在147万hm2(2 200万亩)以上,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黄任中等,2015)。据2017中国·遵义第二届国际辣椒博览会发布的相关信息,我国辣椒种植面积占世界辣椒种植总面积的35%;近3年平均年产量2... 近年来,我国辣椒年种植面积持续稳定在147万hm2(2 200万亩)以上,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黄任中等,2015)。据2017中国·遵义第二届国际辣椒博览会发布的相关信息,我国辣椒种植面积占世界辣椒种植总面积的35%;近3年平均年产量2 800万t,占世界辣椒总产量的46%;年产值逾700亿元,辣椒产业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蔬菜产业。2017年,辣椒科学研究获2个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科学家岗位(甜椒品种改良和辣椒品种改良)、1个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科学家岗位(加工用鲜辣椒品种改良)以及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产业 科学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种植面积 品种改良 蔬菜作物 产业技术 相关信息
下载PDF
湖南省生姜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建国 左小义 +3 位作者 吴光辉 熊绍军 汪端华 邹英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第5期131-134,共4页
总结了湖南省生姜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当前湖南省生姜产业发展存在生姜种性退化,病害严重;栽培管理粗放,单产低;生姜标准化生产配套技术不健全;生姜贮藏保鲜技术落后;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大,姜农收入不稳定等问题,并从加大科研投入,加强... 总结了湖南省生姜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当前湖南省生姜产业发展存在生姜种性退化,病害严重;栽培管理粗放,单产低;生姜标准化生产配套技术不健全;生姜贮藏保鲜技术落后;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大,姜农收入不稳定等问题,并从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技术培训;建立繁育体系,推广良种繁育;规范栽培方式,提高生姜单产;扶持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生产;完善贮藏设施,拓宽产业链条;加强流通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提出了湖南省生姜产业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产业 现状 对策 湖南
下载PDF
湖南低温阴雨寡日照条件下茄果类蔬菜育苗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谭亮萍 戴雄泽 +1 位作者 马艳青 孟秋峰 《宁波农业科技》 2013年第1期29-31,共3页
湖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蔬菜生产基地.蔬菜常年种植面积达111.8万hm2以上.居全国第七位,且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5%左右.其中的茄果类蔬菜(主要是辣椒、茄子和番茄)种植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辣椒种植面积较大。据不完全统计.... 湖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蔬菜生产基地.蔬菜常年种植面积达111.8万hm2以上.居全国第七位,且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5%左右.其中的茄果类蔬菜(主要是辣椒、茄子和番茄)种植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辣椒种植面积较大。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省辣椒种植面积近8.7万hm2,其中商品化辣椒栽培面积达5万hm2.是湖南省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约占湖南省蔬菜种植面积的8%左右.全省40%的农村自留地和20%的城郊商品蔬菜地都种植有辣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果类蔬菜 蔬菜育苗 湖南省 日照条件 低温阴雨 种植面积 技术 蔬菜生产基地
下载PDF
湖南“三门肉冬瓜”早熟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谢玲玲 弭宝彬 +2 位作者 刘丹 肖伟 周火强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8-151,共4页
“三门肉冬瓜”是湖南株洲的地方特色品种,采用设施育苗和春提早栽培技术,可充分发挥其品质优势,实现提前上市,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搭架栽培相比,爬地栽培的投入产出比更高,可作为将来应对农村劳动力紧缺、农业产业效能低的一种轻简... “三门肉冬瓜”是湖南株洲的地方特色品种,采用设施育苗和春提早栽培技术,可充分发挥其品质优势,实现提前上市,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搭架栽培相比,爬地栽培的投入产出比更高,可作为将来应对农村劳动力紧缺、农业产业效能低的一种轻简化高效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栽培模式 湖南株洲 投入产出比 轻简化 设施育苗 冬瓜 春提早栽培 品质优势
下载PDF
湖南省豇豆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2
8
作者 谭亮萍 刘跃进 黎绣凤 《长江蔬菜》 2020年第14期4-6,共3页
湖南位于长江以南,纬度偏低,为大陆性特征明显的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降水集中;春温多变,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豇豆耐热性强,不耐低温霜冻,生长适温为20~30℃,15℃以下生长缓慢,10℃以下生长受抑... 湖南位于长江以南,纬度偏低,为大陆性特征明显的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降水集中;春温多变,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豇豆耐热性强,不耐低温霜冻,生长适温为20~30℃,15℃以下生长缓慢,10℃以下生长受抑制;种植时间短、见效快,既可鲜食,也可加工,深受广大蔬菜种植户和市场消费者的喜爱。湖南地区全年一般可以种植2茬,即3~4月和7~8月各1茬。本文就湖南省豇豆产业的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就未来产业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以南 低温霜冻 生长缓慢 豇豆 未来产业 湿润气候 制约因素 蔬菜种植户
下载PDF
湖南蔬菜产业形势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马艳青 殷武平 +1 位作者 汪端华 郑井元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共9页
蔬菜产业是湖南省种植业第一大产业,经长期发展基本形成了“长株潭、环洞庭湖、湘南和大湘西”的区域化布局,但仍然存在蔬菜种植规模“大而不强”、蔬菜种类布局“散而不聚”、蔬菜产品“多而不优”、蔬菜生产经营“粗而不精”等问题。... 蔬菜产业是湖南省种植业第一大产业,经长期发展基本形成了“长株潭、环洞庭湖、湘南和大湘西”的区域化布局,但仍然存在蔬菜种植规模“大而不强”、蔬菜种类布局“散而不聚”、蔬菜产品“多而不优”、蔬菜生产经营“粗而不精”等问题。随着新时期蔬菜产业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不断完善和整合,必须充分发挥湖南特色蔬菜资源及各种有利环境条件,进一步调整、优化蔬菜区域、种类、品种的布局,才能实现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以全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为背景,从蔬菜产销现状、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与品牌建设、特色优势品种、生产组织形式等方面对湖南蔬菜产业进行了调研,对影响湖南蔬菜产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大市场 科技成果转化 蔬菜产业 蔬菜资源 蔬菜种类 蔬菜产品 生产组织形式 蔬菜种植
下载PDF
蔬菜对重金属镉富集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帆 谢玲玲 +2 位作者 弥宝彬 戴雄泽 刘峰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7期127-130,共4页
针对蔬菜受镉污染严重的问题,就各类蔬菜对重金属镉的富集能力以及土壤因子对蔬菜富集镉的影响等研究做了综述,并对今后如何加强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蔬菜 土壤 重金属 富集
下载PDF
农业科研单位青年思想政治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英林 《办公室业务》 2022年第17期32-35,共4页
本文通过阐述做好青年思想工作的现实意义,研究农业科研单位青年群体的特征,分析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持续深入调查研究,着力解决青年成长成才中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青年 思想政治工作 对策
下载PDF
蔬菜主要病毒病绿色防控技术 被引量:17
12
作者 史晓斌 张战泓 +5 位作者 欧阳娴 张松柏 张卓 彭静 张德咏 刘勇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0-93,共4页
蔬菜病毒病已成为制约我国蔬菜产业稳定发展的重大病害。采用蔬菜主要病毒病绿色防控技术,通过清除田间带毒杂草和植株病残体、培育无病毒种苗、防控传毒介体昆虫三大关键技术及配套措施,每667 m^2可减少农药用量50%,且该技术推广应用... 蔬菜病毒病已成为制约我国蔬菜产业稳定发展的重大病害。采用蔬菜主要病毒病绿色防控技术,通过清除田间带毒杂草和植株病残体、培育无病毒种苗、防控传毒介体昆虫三大关键技术及配套措施,每667 m^2可减少农药用量50%,且该技术推广应用不受地域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防控技术 病残体 毒杂草 传毒介体 病毒病 蔬菜产业 地域限制 农药用量
下载PDF
我国特色蔬菜产业形势与思考 被引量:29
13
作者 王娟娟 杨莎 张曦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共5页
特色蔬菜是蔬菜中区域特色明显、品种特色突出的一类蔬菜,主要包括葱姜蒜韭、辣椒等辛辣类蔬菜、水生蔬菜和芥菜等,其品种类型多,分布范围广,产业链长,具有典型的区域特色,在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色蔬菜是蔬菜中区域特色明显、品种特色突出的一类蔬菜,主要包括葱姜蒜韭、辣椒等辛辣类蔬菜、水生蔬菜和芥菜等,其品种类型多,分布范围广,产业链长,具有典型的区域特色,在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我国特色蔬菜产业发展呈现“三稳定、三提高”的特点,即产量稳、出口稳、质量稳,生产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出口创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整农业结构 水生蔬菜 特色蔬菜 区域特色 出口创汇 农业增效 品种类型 促进农民增收
下载PDF
不同品种菜薹游离氨基酸组成分析及综合评价
14
作者 朱凯 丁茁荑 +6 位作者 吴艺飞 刘志全 段晓铨 张竹青 陈文超 廖卢艳 周晓波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0-238,共9页
为系统评估不同品种菜薹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s,FAA)总体品质的差异性,以16个不同菜薹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FAA种类和含量,运用味道强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相关性分析法(correlation analysis,CA... 为系统评估不同品种菜薹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s,FAA)总体品质的差异性,以16个不同菜薹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FAA种类和含量,运用味道强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相关性分析法(correlation analysis,CA)、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聚类分析法(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对菜薹FAA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6种菜薹中共含有22~23种FAA,其中瓜氨酸(Cit)在部分品种菜薹未检出;各菜薹总氨基酸含量(total free amino acid,TFAA)范围为1.30~6.77 mg/g,油菜薹XT-3的TFAA含量最高,白菜薹CT-4浓度最低。TAV结果表明鲜味氨基酸是主要呈味氨基酸,以谷氨酰胺(Gln)和谷氨酸(Glu)为主要贡献氨基酸;药用氨基酸成分偏高,含量范围在0.34~1.95 mg/g。不同种质菜薹FAA间相关性较好,甘氨酸(Gly)仅与半胱氨酸(Cys)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运用PCA共提取4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7.022%,能有效解析所有FAA信息特征。HCA结果与PCA结果一致,16个菜薹品种被划分成3大类;通过综合评估得出排名前3的品种分别为油菜薹XT-3、XT-4和紫红菜薹ZM-2。以上结果能有效体现出不同种质菜薹FAA间的差异性,为菜薹种质选育、产品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薹 游离氨基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不同辣椒品种种子萌发期耐低温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朱晨曦 马艳青 +1 位作者 杨博智 张竹青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4-38,共5页
为确立辣椒种子萌发期耐低温性鉴定的指标和条件,探讨低温对不同类型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本试验以不同的辣椒品种为材料,测定不同温度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这3项指标的相对值。结果表明,18℃培养下的相对发芽指数、14... 为确立辣椒种子萌发期耐低温性鉴定的指标和条件,探讨低温对不同类型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本试验以不同的辣椒品种为材料,测定不同温度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这3项指标的相对值。结果表明,18℃培养下的相对发芽指数、14℃培养下的相对发芽率可作为辣椒种子萌发期耐低温性鉴定的指标,18℃可作为筛选耐低温品种的压力条件;早熟品种种子对低温的耐受性较中熟和中晚熟品种强;线椒品种种子对低温的耐受性较好,甜椒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低温 种子萌发 发芽率 发芽势 发芽指数
下载PDF
不同萝卜品种对5种重金属响应规律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弭宝彬 刘碧琼 +4 位作者 周火强 戴雄泽 汪端华 刘峰 武芳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19-1127,共9页
为探究萝卜对土壤中镉(Cd)、砷(As)、铅(Pb)、汞(Hg)和铬(Cr)5种重金属的累积特性,采用温室盆栽试验,通过测定9个不同萝卜品种不同部位的重金属含量,结合重金属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以及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综合评价... 为探究萝卜对土壤中镉(Cd)、砷(As)、铅(Pb)、汞(Hg)和铬(Cr)5种重金属的累积特性,采用温室盆栽试验,通过测定9个不同萝卜品种不同部位的重金属含量,结合重金属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以及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综合评价萝卜对上述5种重金属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萝卜地下部对5种重金属富集能力依次为Cd>Pb>Cr>Hg>As,并较易发生重金属的向上转移,地上部较地下部更易累积重金属;萝卜品种和重金属种类均可显著影响重金属累积,且二者交互作用明显。研究发现春不老是一种高产且重金属低累积的萝卜品种。本研究结果为萝卜安全生产及消费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重金属累积 污染评价
下载PDF
作物氮素吸收与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7
作者 欧立军 康林玉 +2 位作者 赵激 陈娟 刘周斌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1-156,共6页
氮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如何提高作物的氮利用率是农业生产面临的重大挑战。该研究综述了作物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影响因素、高氮素吸收与利用生理机制、提高作物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主要途径,并对后续氮素研究做了展望,以期为筛选... 氮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如何提高作物的氮利用率是农业生产面临的重大挑战。该研究综述了作物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影响因素、高氮素吸收与利用生理机制、提高作物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主要途径,并对后续氮素研究做了展望,以期为筛选和选育高氮效率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效率 氮素吸收 氮素利用 展望
原文传递
盆栽和池栽对普通白菜镉累积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弭宝彬 汪端华 +4 位作者 刘峰 梁成亮 周火强 谢玲玲 戴雄泽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5-50,共6页
以不同基因型的普通白菜为试材,研究盆栽和池栽两种栽培方式下土壤中Cd浓度对普通白菜Cd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栽培模式下普通白菜的Cd累积量均随着土壤C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品种间差异明显;盆栽普通白菜的Cd累积量总体上高于池栽... 以不同基因型的普通白菜为试材,研究盆栽和池栽两种栽培方式下土壤中Cd浓度对普通白菜Cd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栽培模式下普通白菜的Cd累积量均随着土壤C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品种间差异明显;盆栽普通白菜的Cd累积量总体上高于池栽,在土壤Cd浓度为1.08 mg·kg^(-1)时盆栽普通白菜Cd累积量均值为115.08μg·kg^(-1),而池栽仅为64.57μ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白菜 CD 栽培方式 累积特性
下载PDF
菜薹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朱允华 刘清 +1 位作者 吴朝林 刘明月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36-139,共4页
分别以特早50、青梗菜心、9872和四九菜心(19)为供试材料,进行了基因型、温度、碳源等因素对菜心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菜薹花药诱导率的差异显著,在改良B5固体培养基上特早50、9872、四九菜心(19)的诱导... 分别以特早50、青梗菜心、9872和四九菜心(19)为供试材料,进行了基因型、温度、碳源等因素对菜心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菜薹花药诱导率的差异显著,在改良B5固体培养基上特早50、9872、四九菜心(19)的诱导率依次降低,而青梗菜心诱导不出胚状体;不同温度的前处理对9872花药的诱导率也存在影响,其中以4℃低温预处理幼花序1~2d和33℃高温预培养24~48h的处理效果最佳;碳源对胚状体的诱导也有较大影响,其中蔗糖效果好于麦芽糖,且质量浓度为13%的蔗糖对特早50诱导率最高,而13%的麦芽糖诱导不出胚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心 花药培养 胚状体 诱导率
下载PDF
辣椒野生和栽培种种子萌发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危革 刘周斌 欧立军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8-12,共5页
为阐明人工驯化对辣椒野生种种子的影响,对辣椒野生种和相应的栽培种在萌发过程中萌发指标、内含物和酶活性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野生种种子明显小于栽培种,吸水和萌发速率高于栽培种;萌发前中期,野生种的α-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 为阐明人工驯化对辣椒野生种种子的影响,对辣椒野生种和相应的栽培种在萌发过程中萌发指标、内含物和酶活性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野生种种子明显小于栽培种,吸水和萌发速率高于栽培种;萌发前中期,野生种的α-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较高,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较高。表明野生种种子偏小,方便传播;较高的酶活性能加快淀粉分解,促进种子萌发;同时,辣椒栽培种种子变大导致了萌发速率和对水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的降低,说明野生种的一些优秀基因在人工驯化过程中丢失。因此,在辣椒的杂交育种中应加强野生种资源的引入,达到提高产量和品种的抗逆能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种子 野生种 栽培种 萌发指数 内含物 酶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