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白内障的护理体会
1
作者 孟秋君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7期62-62,共1页
目的探究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的护理方式。方法对该院收治的31例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疾病幼儿围术期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阐述了围术期护理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的基本要点。结果 31例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在围术期经过精心护理,为手术前提供了最佳的... 目的探究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的护理方式。方法对该院收治的31例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疾病幼儿围术期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阐述了围术期护理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的基本要点。结果 31例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在围术期经过精心护理,为手术前提供了最佳的心理状态,并促进了患儿术后的迅速恢复。结论对患先天性白内障幼儿的护理不但要方法正确,而且要倾注更多的爱心与细心,仔细观察,和患儿成为朋友,让患儿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此外,还应对患儿家长在护理方面进行详细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护理
下载PDF
普拉洛芬治疗苯扎氯铵诱导小鼠干眼的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何欢 刘祖国 +3 位作者 林志荣 刘晓琛 何卉 肖启国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40,共8页
目的探讨普拉洛芬对苯扎氯铵诱导小鼠干眼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实验研究。选用BALB/c雄性小鼠70只,使用0.25%的苯扎氯铵溶液局部点眼以诱导干眼。在第21天时根据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炎症指数等参数选... 目的探讨普拉洛芬对苯扎氯铵诱导小鼠干眼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实验研究。选用BALB/c雄性小鼠70只,使用0.25%的苯扎氯铵溶液局部点眼以诱导干眼。在第21天时根据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炎症指数等参数选择干眼表现程度相似的眼并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为空白对照,B、C、D组分别使用0.1%玻璃酸钠滴眼液,0.1%玻璃酸钠滴眼液加0.1%氟米龙滴眼液,0.1%玻璃酸钠滴眼液加0.1%普拉洛芬滴眼液进行治疗。治疗后第0、1、3、5天进行BUT检测、角膜上皮荧光素钠染色,眼表炎症程度的评估及基础泪液量的测量。治疗结束后取下小鼠眼球,进行HE及过碘酸一希夫(PAS)染色,角蛋白10(K10)免疫荧光标记,以及Westernblot检测角结膜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对方差齐性的数据采用Tukey显著性检验,对方差非齐性的数据采用Dunnett检验。结果经筛选共36只鼠(72只眼)人选治疗实验,每组18只眼。在使用药物治疗后的第0、1、3天各项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天时,A、B、c、D组泪BUT分别为(2.933±0.320)、(2.900±O.280)、(3.464±0.498)和(3.643±0.413)S;其中C组与D组的BUT均较A组和B组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774,P=0.000)。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分级A、B、C、D组分别为(11.640±1.008)、(11.790±1.188)、(10.330±1.371)及(10.270±1.104)分;两联合用药治疗组均较人工泪液组和空白对照组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分级减轻,具有统计学意义(F=6.145,P=0.001)。角膜炎症指数评分A、B、C、D组分别为(0.232±0.059)、(0.229±0.078)、(0.151±0.055)及(0.154±0.056)分;两联合用药治疗组均较人T泪液组和空白对照组炎症指数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703,P=0.001)。各组间的基础泪液分泌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E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上皮厚度高于两联合用药组,联合用药组上皮规整;PAS染色示普拉洛芬组及氟米龙组的杯状细胞数量相当,均多于人工泪液组及空白对照组。普拉洛芬组及氟米龙组的角膜上皮层均几乎不表达K10,而人工泪液组及空白对照组仍阳性表达。普拉洛芬组及氟米龙处理组角膜中的TNF-α水平均有下降。结论普拉洛芬具有抑制苯扎氯铵溶液局部点眼诱导干眼眼表炎症的作用,有望用于干眼眼表炎症的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病 消炎药 非甾类 丙酸类 苯吡喃类 小鼠 肿瘤坏死因子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