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对全麻肝叶切除术患者七氟醚麻醉复苏期躁动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琴琴 孔高茵 +2 位作者 潘冰冰 黄倩 赵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16期75-76,共2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全麻肝叶切除术患者七氟醚麻醉复苏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12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全麻肝叶切除术治疗的患者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1例。2组均采用七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全麻肝叶切除术患者七氟醚麻醉复苏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12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全麻肝叶切除术治疗的患者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1例。2组均采用七氟醚麻醉,研究组于气腹前经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比较2组手术结束前5 min(T0)、全身麻醉苏醒拔管前(T1)、拔管后即刻(T2)和拔管后5 min(T3)血流动力学指标、躁动评分及苏醒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T0时,2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T1、T2及T3时,研究组MAP、HR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躁动评分和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预防全麻肝叶切除术患者麻醉复苏期躁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缓解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全身麻醉 肝叶切除术 七氟醚 麻醉复苏期 躁动
原文传递
肝切除术中低中心静脉压的收益与误区--“低肝静脉血流”理念的提出 被引量:4
2
作者 刘际童 唐轶珣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1年第5期324-327,共4页
对于肝切除术,特别是大范围的解剖性肝切除术而言,术中低中心静脉压(low central venous pressure,LCVP)是减少肝灌注、降低术中出血量的方法之一。然而,过于追求对LCVP绝对值的控制,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麻醉风险。本文通过介绍肝血管的... 对于肝切除术,特别是大范围的解剖性肝切除术而言,术中低中心静脉压(low central venous pressure,LCVP)是减少肝灌注、降低术中出血量的方法之一。然而,过于追求对LCVP绝对值的控制,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麻醉风险。本文通过介绍肝血管的解剖特点和肝血管舒缩调控的生理特点,提出“低肝静脉血流(low hepatic venous flow)”的理念比“低中心静脉压”更适合肝切除术中对肝脏血流的控制:切肝时应降低肝脏静脉容量血管的血流量,这才是避免创面出血的关键。为达到此目的,在控制总血容量的基础上(限制性输液、利尿剂排出多余容量),肝脏静脉应收缩而不是舒张,这样才能使肝脏血容量转移至体循环,而选择的血管活性药物应该是α受体激动剂(收缩静脉)而不是硝酸甘油(扩张静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 低肝静脉血流
下载PDF
苯磺酸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在无痛人流麻醉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肖倩 《蛇志》 2021年第3期298-300,共3页
目的探讨苯磺酸瑞马唑仑和丙泊酚在无痛人流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12月在我院门诊行无痛人流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注射用苯磺酸瑞马唑仑组(R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均静脉注射芬太尼0.5μg/kg行镇痛... 目的探讨苯磺酸瑞马唑仑和丙泊酚在无痛人流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12月在我院门诊行无痛人流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注射用苯磺酸瑞马唑仑组(R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均静脉注射芬太尼0.5μg/kg行镇痛预处理,R组静脉注射用苯磺酸瑞马唑仑0.2 mg/kg,P组静脉给予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2 mg/kg,术中根据患者体动情况给予R组每次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05 mg/kg追加补救镇静,给予P组每次静脉注射丙泊酚0.5 mg/kg补救镇静。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_(0))、睫毛反射消失时(T_(1))、放置扩阴器时(T_(2))、术毕苏醒时(T_(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起效时间、苏醒时间、离室时间及Ramsay评分,补救镇静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给药后,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MAP均有降低,与同组T_(1)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与同组T_(0)时比较,R组各时段的MAP波动小,循环趋于平稳(P>0.05),而P组循环波动大(P<0.001)。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HR比较,P组T_(0)时的HR与T_(1)、T_(2)时比较有明显下降(均P<0.001),与T_(1)时比较,T_(2)、T_(3)时的HR明显下降(均P<0.001);R组各时间点的HR变化不大(P>0.05)。两组在起效时间、术毕苏醒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离室时间比较,R组明显短于P组(P<0.001)。两组追加补救镇静率均为100%,R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P组(P<0.05)。结论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无痛人流的麻醉安全有效,具有无注射痛,对循环、呼吸影响小等优势,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丙泊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无痛人流 丙泊酚
下载PDF
背根神经节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参与调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龙迎曦 唐轶珣 +4 位作者 黄晓玲 潘冰冰 刘永平 魏来 孔高茵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3期7-12,共6页
目的探讨脊髓背根神经节(DRG)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ham组)、坐骨神经结扎(CCI)模型对照组(以下简称CCI组)、ISO-1组(CCI+鞘内注射ISO-1)... 目的探讨脊髓背根神经节(DRG)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ham组)、坐骨神经结扎(CCI)模型对照组(以下简称CCI组)、ISO-1组(CCI+鞘内注射ISO-1)。鞘内置管5 d后予以左侧坐骨神经结扎。CCI组和ISO-1组连续14 d鞘内注射10%DMSO 10μl或含ISO-1 30μg的DMSO 10μl,每天1次。在术前1天,术后第1、3、5、7、10及14天(给药2 h后)测定机械痛阈值;在第7和14天取大鼠DRG,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MIF表达变化,并于第14天记录受损坐骨神经传导速度(CV)。结果与Sham组比较,术后CCI组机械痛阈值均降低(P <0.05);与CCI组比较,ISO-1组术后第10和14天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均升高(P <0.05)。与Sham组比较,CCI组第7和14天背根神经节MIF、TNF-α、IL-1β表达上调(P <0.05);与CCI组比较,ISO-1组第7和14天MIF、TNF-α、IL-1β表达下调(P <0.05)。神经电生理的结果显示,与Sham组比较,CCI大鼠坐骨神经的CV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ISO-1组与CCI组大鼠坐骨神经的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鞘内注射MIF拮抗剂ISO-1可以减轻大鼠机械痛敏,下调DRG MIF、TNF-α和IL-1β表达,但不能修复受损坐骨神经。MIF拮抗剂ISO-1可能通过抑制脊髓背根神经节炎症反应,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痛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 ISO-1 促炎细胞因子
下载PDF
布托啡诺经鼻给药对全麻诱导期舒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浩 孔高茵 +3 位作者 阳颖 王逸伦 凌英姿 潘冰冰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10-213,共4页
目的 探究布托啡诺经鼻给药对全麻诱导期舒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择期手术患者120例均分为对照组(全麻诱导前2 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L)、静脉注射组(全麻诱导前2 min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 mg),经鼻低剂量组(全麻诱导前15... 目的 探究布托啡诺经鼻给药对全麻诱导期舒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择期手术患者120例均分为对照组(全麻诱导前2 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L)、静脉注射组(全麻诱导前2 min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 mg),经鼻低剂量组(全麻诱导前15 min经鼻给与布托啡诺1 mg),经鼻高剂量组(全麻诱导前15 min经鼻给与布托啡诺2 mg)。观察各组患者呛咳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监测各组患者生命体征、临床指标及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静脉注射组、经鼻低剂量组、经鼻高剂量组呛咳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全麻苏醒及术后不良事件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高剂量布托啡诺经鼻给药对舒芬太尼诱发的呛咳反应有预防作用,不影响患者全麻苏醒,且术后无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舒芬太尼 全身麻醉 呛咳 经鼻给药
下载PDF
氢吗啡酮和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范杏 刘慧 潘冰冰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5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和舒芬太尼在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药、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至2020年10月30日,收集氢吗啡酮和舒芬太尼用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比较的文献,经文献筛选、资...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和舒芬太尼在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药、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至2020年10月30日,收集氢吗啡酮和舒芬太尼用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比较的文献,经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局指标包括术后疼痛评分、镇静评分、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呼吸抑制发生率。结果总共纳入14篇研究,共1161名患者。结果显示:老年患者使用氢吗啡酮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舒芬太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13,95%CI=-1.76~-0.50,P=0.0005),非老年患者使用氢吗啡酮或者舒芬太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MD=0.19,95%CI=-0.10~0.48,P=0.20)。与舒芬太尼相比,患者静脉自控镇痛使用氢吗啡酮的术后镇静程度、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16,95%CI=-0.47~0.15,P=0.31,OR=0.83,95%CI=0.53~1.30,P=0.42;OR=0.95,95%CI=0.45~2.04,P=0.9),但能降低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OR=0.28,95%CI=0.11~0.72,P=0.008)。结论相比舒芬太尼,老年患者静脉自控镇痛使用氢吗啡酮在镇痛方面有一定优势,且能降低呼吸抑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吗啡酮 舒芬太尼 静脉 镇痛 META分析
下载PDF
脊髓IL-33在关节炎大鼠痛觉过敏中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媛 孔高茵 +3 位作者 周搏 唐轶珣 裴万敏 潘冰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研究佐剂诱导关节炎大鼠脊髓组织中白细胞介素-33(IL-33)的变化,探讨IL-33在关节炎大鼠痛觉过敏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50只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组)与佐剂性关节炎组(CFA组),每组25只。CFA组采用足底注... 目的研究佐剂诱导关节炎大鼠脊髓组织中白细胞介素-33(IL-33)的变化,探讨IL-33在关节炎大鼠痛觉过敏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50只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组)与佐剂性关节炎组(CFA组),每组25只。CFA组采用足底注射完全氟式佐剂(CFA)复制模型,术后第1、3、7、14及21天分别处死5只大鼠,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检测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脊髓IL-33的表达。结果 CFA组大鼠自术后第3天起,各时间点的足趾和关节体积增大,与Sha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FA组术后6 h即出现机械痛阈和热痛阈下降,并持续至术后21天,与Sha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FA组第3天开始出现脊髓IL-33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并持续升高至术后21天,与Sha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FA组大鼠出现机械痛敏和热痛敏,脊髓IL-33表达增加,IL-33可能在类风湿关节炎的痛觉过敏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炎 实验性 白细胞介素33 脊髓
下载PDF
电针刺激大肠俞及足三里穴对肝缺血再灌注大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成琛 魏来 +2 位作者 谭思由 邹毅 孔高茵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376-380,共5页
目的探究术前电针(electric acupuncture,EA)刺激大肠俞及足三里穴,是否对肝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大鼠的肠道屏障功能具有保护作用。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穴位刺激缺血再灌注... 目的探究术前电针(electric acupuncture,EA)刺激大肠俞及足三里穴,是否对肝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大鼠的肠道屏障功能具有保护作用。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穴位刺激缺血再灌注组(AS+I/R组)、非穴位刺激缺血再灌注组(nAS+I/R组);于肝脏缺血1 h再灌注4 h后分别取其下腔静脉血及小肠标本,使用血清学方法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浓度,Chiu's法评价HE染色后光镜下肠黏膜损伤程度,ELISA法检测血清D-乳酸(D-lactate,D-Lac)、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小肠组织中闭锁小带(ZO-1 tight junction,ZO-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大鼠AST、ALT浓度较高,肠黏膜损伤严重,血清D-lac、DAO浓度较高,ZO-1蛋白表达较低(P<0.05);与I/R组和nAS+I/R组比较,AS+I/R组大鼠Chiu's评分较低,血清AST、ALT浓度较低,血清D-Lac、DAO水平较低,ZO-1蛋白表达较高(P<0.05);且与I/R组比较,nAS+I/R组血清AST、ALT浓度和血清DAO水平较低,ZO-1蛋白表达较高(P<0.05)。结论EA刺激大肠俞及足三里穴,能减轻肝I/R大鼠的肠道损伤,减少菌群入血,对其肠道的屏障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缺血再灌注 肠道屏障功能 电针 大肠俞 足三里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用于术后镇痛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郑贤军 姜金玉 +3 位作者 黄晓玲 唐轶珣 刘际童 张宇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92-1195,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氢吗啡酮对术前存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谵妄(POD)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6例, 年龄60~90岁, 美国麻醉医师...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氢吗啡酮对术前存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谵妄(POD)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6例, 年龄60~90岁,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Ⅱ~Ⅲ级。根据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分成2组:对照组(C组, 38例)和右美托咪定组(E组, 38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 术后均行静脉自控镇痛, C组患者术后镇痛的配方如下, 盐酸氢吗啡酮0.15 mg/kg+昂丹司琼16 mg, 使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E组患者术后镇痛泵配方如下, 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0.15 mg/kg+右美托咪定1.5 μg/kg+昂丹司琼16 mg, 使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术后5 d内, 每天根据3 min谵妄诊断量表(3D-CAM)评估两组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于术后12 h(T1)、术后24 h(T2), 术后36 h(T3)和术后48 h(T4)根据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的静息痛和活动痛, 并评估患者镇痛相关并发症(恶心呕吐、嗜睡和呼吸抑制);于术前(T0), 术后第24小时(T2)、术后第48小时(T4)抽取中心静脉血3 ml, 检测血清中的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者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者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E组的POD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34.21%比13.15%, χ^(2)=4.66, P<0.05)。与C组比较, E组的恶心呕吐和嗜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心呕吐:18.43%比15.79%, χ^(2)=0.09, P>0.05;嗜睡:7.89%比5.26%, χ^(2)=0.21,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呼吸抑制。术后T3和T4时间点E组的静息痛VAS评分[T3, (1.63±0.75)分比(2.04±0.43)分, t=3.12, P<0.05;T4, (1.49±0.59)分比(1.92±0.66)分, t=3.27, P<0.01]及活动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T3, (2.94±0.78)分比(2.62±0.67)分, t=2.62, P<0.05, T4, (2.11±0.52)分比(2.41±0.61)分, t=2.82,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T2和T4时间点, E组患者的COR[T2, (38.20±8.92) ng/L比(46.79±9.10) ng/L, t=5.45, P<0.01;T4, (28.12±8.11) ng/L比(34.53±6.18) ng/L, t=4.07, P<0.01]、IL-6[T2, (32.34±4.35) ng/L比(51.45±8.67) ng/L, t=15.69, P<0.01;T4, (27.18±5.87) ng/L比(45.33±4.81) ng/L, t=14.90, P<0.01]和TNF-α[T2, (29.55±7.66) ng/L比(38.64±8.13) ng/L, t=6.56, P<0.01;T4, (21.37±5.49) ng/L比(29.69±8.16) ng/L, t=5.09, P<0.01]的水平均低于C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氢吗啡酮联用右美托咪定用于术后镇痛可减少老年MCI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患者POD的发生率, 可能与降低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髋关节置换术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经皮穴位电刺激神门穴、内关穴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睡眠质量及术后谵妄的影响 被引量:27
10
作者 魏来 罗雯 +6 位作者 黄俊 谭思由 苏颖颖 唐轶珣 邹毅 孔高茵 陈文雁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056-1060,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神门穴、内关穴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睡眠质量及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的影响。方法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神门穴、内关穴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睡眠质量及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的影响。方法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T组,50例)和对照组(C组,52例)。T组分别于术前30 min、手术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18:00行TEAS双侧内关穴、神门穴,共4次,每次30 min;C组连接穴位电刺激仪,但不通电。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ASA分级、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出血量和手术时长等一般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当天、术后24 h、术后48 h VAS疼痛评分,术前1 d、术后72 h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术前1 d及术后24、48、72 h意识模糊评估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CAM)评分;手环监测术前1晚、术后当晚、术后第1晚、术后第2晚患者睡眠结构;记录两组患者POD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当天、术后24 h、术后48 h VAS疼痛评分低于术前1 d(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术后48 h VAS疼痛评分低于手术当天(P<0.05),两组患者术后48 h VAS疼痛评分低于术后24 h(P<0.05)。两组患者术后72 h PSQI评分低于术前1 d(P<0.05),术后72 h T组PSQI评分低于C组(P<0.05)。C组术后当晚、术后第1晚、术后第2晚深睡眠时长少于术前1晚(P<0.05),睡眠时间长于术前1晚(P<0.05);T组术后当晚、术后第1晚、术后第2晚睡眠时间长于术前1晚(P<0.05);两组患者术后72 h MMSE评分低于术前1 d(P<0.05)。两组患者术后48、72 h CAM评分低于术前1 d和术后24 h(P<0.05)。T组POD发生率低于C组(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应用TEAS双侧内关穴、神门穴可能改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睡眠质量,降低POD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老年人 髋关节置换术 睡眠 术后谵妄
原文传递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开腹肝叶切除术患者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肝转氨酶和HMGB1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魏来 黄俊 +4 位作者 周柔 唐轶珣 陈文雁 刘景诗 孔高茵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第3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双侧足三里、三阴交、内关和曲池穴,对开腹肝叶切除术患者肝门阻断后肝转氨酶、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开腹肝叶切除术患者60例,年龄30~65岁,ASA I-III级,随...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双侧足三里、三阴交、内关和曲池穴,对开腹肝叶切除术患者肝门阻断后肝转氨酶、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开腹肝叶切除术患者60例,年龄30~65岁,ASA I-III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T组)和对照组(C组)。T组从麻醉诱导前30min至手术结束出手术室时,在患者双侧足三里、三阴交、内关和曲池穴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C组患者在相同穴位连接刺激仪,但不进行通电刺激。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肝门阻断时间、切除肝段数、阻断后20min时乳酸值;两组患者术前(T0)、再灌注后6h(T1)、24h(T2)、48h(T3)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HMGB1和TNF-α浓度。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肝门阻断时间、切除肝段数、乳酸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时间点两组患者血清ALT、AST、HMGB1、TNF-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T3各时间点两组血清ALT、AST、HMGB1、TNF-α均较T0升高,其中T组升高明显低于C组。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双侧足三里、三阴交、内关和曲池穴,能抑制开腹肝叶切除术患者肝门阻断后肝转氨酶、HMGB1和TNF-α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肝叶切除术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高迁移率族蛋白1
原文传递
2020年英国麻醉医师协会恶性高热指南解读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轶珣 孔高茵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 2021年第1期51-52,55,共3页
恶性高热(malignant hyperthermia,MH)是指全身麻醉期间发生的进行性高代谢综合征,可危及生命。MH发病前不表现出临床特征,因此早期发现并迅速实施治疗非常重要。近期,英国麻醉医师协会在2011年版本的基础上进行更新,发布了《2020年恶... 恶性高热(malignant hyperthermia,MH)是指全身麻醉期间发生的进行性高代谢综合征,可危及生命。MH发病前不表现出临床特征,因此早期发现并迅速实施治疗非常重要。近期,英国麻醉医师协会在2011年版本的基础上进行更新,发布了《2020年恶性高热指南》。该指南涵盖五大内容:恶性高热的诊断;逆转恶性高热;丹曲林的使用;恶性高热并发症及后续治疗;MH高危患者的麻醉管理。该指南对麻醉医师实践MH的临床诊疗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高热 诊断 治疗 丹曲林
原文传递
《SHOCK》2022年第8期新观点
13
作者 唐轶珣(综译) 蒋宇(审核)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 2022年第4期242-243,共2页
本期《SHOCK》杂志刊出11篇文章,其中临床研究4篇、基础研究7篇。这些创新性研究聚焦于创伤、脓毒症、心脏停搏等疾病的前沿,深入探讨相关疾病的机制和诊断,为临床医师及研究者提供了新思路。一、临床文章吸烟可能提高某些心血管疾病患... 本期《SHOCK》杂志刊出11篇文章,其中临床研究4篇、基础研究7篇。这些创新性研究聚焦于创伤、脓毒症、心脏停搏等疾病的前沿,深入探讨相关疾病的机制和诊断,为临床医师及研究者提供了新思路。一、临床文章吸烟可能提高某些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停搏 临床医师 创新性研究 心血管疾病患者 脓毒症 相关疾病 生存能力 新思路
原文传递
《SHOCK》2019年第8期新观点
14
作者 David Machado-Aranda Matthew J.Delano +1 位作者 Krishnan Raghavendran 唐轶珣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 2019年第4期249-250,256,共3页
本期休克杂志非常出色,各种的报道研究创伤、脓毒症的分子机制和休克的转录组水平。同时,通过分析大数据的结果来探讨慢性炎症、免疫失调、脓毒症病理生理学、创伤性损伤和炎症恢复之间的根本区别。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脓毒症 大数据 慢性炎症 免疫失调 休克 转录组 根本区别
原文传递
《SHOCK》2019年第11期新观点
15
作者 Meihong Deng Melanie J.Scott 唐轶珣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 2019年第6期373-374,380,共3页
2019年11月出版的《休克》杂志涵盖休克领域各方面优秀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包括了从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和对细菌的免疫反应,到阐明烧伤炎症反应、局部缺血再灌注、失血性休克和急性胰腺炎的机制。本期有两篇临床研究及五篇基础研究文章... 2019年11月出版的《休克》杂志涵盖休克领域各方面优秀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包括了从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和对细菌的免疫反应,到阐明烧伤炎症反应、局部缺血再灌注、失血性休克和急性胰腺炎的机制。本期有两篇临床研究及五篇基础研究文章研究脓毒症各方面。脓毒症仍是与应答感染所致的过度炎性反应和器官衰竭相关的重要临床问题。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的激活和募集是抵抗微生物感染的重要机制,本期刊登了三篇针对脓毒症反应中这一特定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失血性休克 器官衰竭 脓毒症 免疫反应 中性粒细胞 急性胰腺炎 炎性反应
原文传递
《SHOCK》2020年第10期新观点
16
作者 Marc Maegele Qiaobing Huang 唐轶珣(译)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 2020年第5期308-309,共2页
该期《休克》杂志汇编了关于改善不同类型休克预后的创新性研究。第一组的六篇文章聚焦于心源性休克。Ocak等人评估了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在窒息性心脏骤停模型神经炎症的潜在治疗作用[1]。这一结果证实了PAR-2介导的神经炎症与海... 该期《休克》杂志汇编了关于改善不同类型休克预后的创新性研究。第一组的六篇文章聚焦于心源性休克。Ocak等人评估了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在窒息性心脏骤停模型神经炎症的潜在治疗作用[1]。这一结果证实了PAR-2介导的神经炎症与海马神经元变性损伤和神经认知功能下降有关,而抑制PAR-2可减轻神经炎症、减少海马神经元变性进而改善神经功能。该神经保护作用可能部分通过ERK1/2信号通路介导。有待进一步研究这是否涉及主要机制(如血脑屏障的保护或抗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休克 神经炎症 ERK1/2信号通路 窒息性 神经认知功能 海马神经元 血脑屏障 神经保护作用
原文传递
《SHOCK》2019年第4期新观点
17
作者 Matthias Majetschak 唐轶珣(译)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 2019年第2期117-119,共3页
2019年4月的《休克》杂志聚焦于脓毒症、炎症、器官损伤和危重疾病,并提供前沿的临床观察和临床前转化研究。本期《休克》中临床研究的主题是寻找生物标志物来预测危重疾病的结果。在一项单中心前瞻性观察研究中,Kastl等评估全身肠型脂... 2019年4月的《休克》杂志聚焦于脓毒症、炎症、器官损伤和危重疾病,并提供前沿的临床观察和临床前转化研究。本期《休克》中临床研究的主题是寻找生物标志物来预测危重疾病的结果。在一项单中心前瞻性观察研究中,Kastl等评估全身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也称为脂肪酸结合蛋白2 (FABP2)的水平是否可作为急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患者结局的生物标志物[1]。作者观察到,在连续90名就诊的患者中,重症监护病房入院当天的高iFABP水平与30d的低生存率相关,因此提示iFABP在这些患者群体中具有潜在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结合蛋白 休克患者 生物标志物 急性心力衰竭 重症监护病房 危重疾病 预测价值 FABP2
原文传递
《SHOCK》2020年第5期新观点
18
作者 David J.Dries 唐轶珣 (译)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 2020年第3期178-179,共2页
《休克》第5期涵盖复苏、器官功能障碍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心肌代谢和保护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此外,本期还收录了休克学会大师班中最近会议的总结。第一篇文章讨论酸中毒。酸中毒是各种细胞和器官损伤的标志物,继而引起大量炎性介质的... 《休克》第5期涵盖复苏、器官功能障碍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心肌代谢和保护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此外,本期还收录了休克学会大师班中最近会议的总结。第一篇文章讨论酸中毒。酸中毒是各种细胞和器官损伤的标志物,继而引起大量炎性介质的释放。Rudnick等概述了碳酸氢钠减轻酸中毒的潜力[1]。本文就乳酸性酸中毒的病因进行分析,讨论其对心肌收缩、血管扩张和各种内分泌疾病的影响。碳酸氢钠可明显改变细胞内外的pH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性酸中毒 器官功能障碍 心肌代谢 器官损伤 内分泌疾病 血管扩张 心肌收缩 碳酸氢钠
原文传递
《SHOCK》2022年第9期新观点
19
作者 唐轶珣(综译) 陈芳(审核)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 2022年第5期307-307,311,共2页
本期《SHOCK》杂志刊登了9篇文章,研究聚焦急危重症领域前沿,主要涵盖脓毒性休克、创伤和心肺复苏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机制。睡眠是机体修复的生理过程,对健康和体内平衡至关重要。然而,在医院内尤其是重症监护病房内,患者的睡眠经常中... 本期《SHOCK》杂志刊登了9篇文章,研究聚焦急危重症领域前沿,主要涵盖脓毒性休克、创伤和心肺复苏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机制。睡眠是机体修复的生理过程,对健康和体内平衡至关重要。然而,在医院内尤其是重症监护病房内,患者的睡眠经常中断。不良的睡眠质量可能会改变患者的免疫功能,更容易引发脓毒症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急危重症 体内平衡 心肺复苏 睡眠质量 重症监护病房 脓毒症 领域前沿
原文传递
《SHOCK》2023年第8期新观点
20
作者 唐轶珣(综译) 蒋宇(审核)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 2023年第4期242-245,共4页
由于脓毒症的不可预测和快速变化以及入院时的非特异性表现,脓毒症的早期治疗仍然具有挑战性。临床的教育活动和临床决策支持工具的引入有助于在临床实践中开展集束化治疗。Lafon等探索改善脓毒症患者早期管理、器官功能障碍和预后的新... 由于脓毒症的不可预测和快速变化以及入院时的非特异性表现,脓毒症的早期治疗仍然具有挑战性。临床的教育活动和临床决策支持工具的引入有助于在临床实践中开展集束化治疗。Lafon等探索改善脓毒症患者早期管理、器官功能障碍和预后的新路径[1]。研究者团队在急诊科设立单独的脓毒症病房,并系统教育医疗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功能障碍 急诊科 集束化治疗 医疗团队 脓毒症 临床实践 不可预测 临床决策支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