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矿环境再造连续开采地压演化过程的控制与仿真 被引量:18
1
作者 周科平 朱和玲 +1 位作者 肖雄 陈庆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7-422,共6页
针对传统采矿方法回采缓倾斜中厚矿体时存在的诸如地压控制和采场矿石运搬等方面的困难,提出采矿环境再造连续开采采矿方案。运用三维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对回采过程中的地压演化规律进行模拟研究,得出各采场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分布和变化... 针对传统采矿方法回采缓倾斜中厚矿体时存在的诸如地压控制和采场矿石运搬等方面的困难,提出采矿环境再造连续开采采矿方案。运用三维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对回采过程中的地压演化规律进行模拟研究,得出各采场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优化采矿工程结构参数和回采顺序,提出切实可行的地压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开挖逐步推进,围岩位移不断增大,应力集中现象明显,最大压应力达54 MPa,最大拉应力达3.9 MPa,接近围岩的极限强度;在尾砂回填后,底鼓量下降5 mm,最大压应力降至32 MPa,表明应力场和位移场均得到改善,能确保回采期间采场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斜中厚矿体 数值模拟 地压 演化规律
下载PDF
基于模糊人工神经网络的金属矿山投资风险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建宏 胡敏 +1 位作者 肖诚 鲁忠华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30-1035,共6页
为了尽量减少金属矿山项目开发投资风险,总结分析了影响金属矿山投资的众多因素,将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级分类,建立科学的矿山投资评价体系。将模糊理论与神经网络结合起来建立评价模型,首先利用模糊理论对各影响指标进行模糊化处理,然... 为了尽量减少金属矿山项目开发投资风险,总结分析了影响金属矿山投资的众多因素,将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级分类,建立科学的矿山投资评价体系。将模糊理论与神经网络结合起来建立评价模型,首先利用模糊理论对各影响指标进行模糊化处理,然后将模糊化后的结果作为神经网络的初始输入,利用神经网络进行学习训练,模型的最终输出结果可以用来评价金属矿山投资风险。选取13个矿山工程的投资行为进行分析,并与模糊综合评价法所得结果比较,发现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可为评价投资金属矿山风险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投资 层次分析法 模糊神经网络 模糊评价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TOPSIS的采矿方法优选 被引量:27
3
作者 邓红卫 胡普仑 +2 位作者 杨念哥 高峰 翟建波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90-996,共7页
针对传统采矿方法选择存在的弊端以及数值优选权重确定的难题,综合考虑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技术、经济、安全等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建立了采矿方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决策指标进行组合赋权,运用基于组合... 针对传统采矿方法选择存在的弊端以及数值优选权重确定的难题,综合考虑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技术、经济、安全等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建立了采矿方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决策指标进行组合赋权,运用基于组合赋权的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对待选采矿方法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出各方案的综合优越度,实现采矿方法的优选。最后,以云南某矿为例,设计了3种备选采矿方法,得出待选方案的综合优越度依次为0.033 03、0.583 49、0.966 96,从而确定方案3环境再造中深孔落矿嗣后充填采矿法为最优。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组合赋权的TOPSIS法在采矿方法选择的评价中更合理、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方法 组合赋权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下载PDF
采场结构参数敏感性正交数值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39
4
作者 邓红卫 胡普仑 +1 位作者 周科平 杨念哥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463-2469,共7页
采用正交数值模拟试验方法研究采场结构参数对采场稳定性的影响;建立基于指标满意度的多指标正交数值模拟试验综合评价模型,选取采场宽度、采场长度、人工间柱宽度、再造结构体弹模等因素,进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数值模拟试验;选取顶板沉... 采用正交数值模拟试验方法研究采场结构参数对采场稳定性的影响;建立基于指标满意度的多指标正交数值模拟试验综合评价模型,选取采场宽度、采场长度、人工间柱宽度、再造结构体弹模等因素,进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数值模拟试验;选取顶板沉降位移、底板臌起位移、最大压应力、最大拉应力、塑性区共5个指标进行基于指标满意度的多指标综合评价及敏感性分析;结合云南某矿进行了实例分析,采场宽度、采场长度、人工间柱宽度、再造结构体弹模对采场稳定性的敏感度分别为0.050,0.132,0.315和0.074。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间柱宽度是影响采场稳定性最敏感也是最重要的参数,随着人工间柱宽度加大,采场趋向不稳定;采场长度和再造结构体弹模对采场稳定性有显著影响;采场宽度对采场稳定性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场结构参数 多指标 正交试验 数值模拟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TRT技术的矿山井下地质超前预报 被引量:25
5
作者 高峰 周科平 +2 位作者 周炳仁 雷涛 李建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0-85,共6页
为实现金属矿山井下复杂环境的地质超前预报,通过分析与铁路隧道中超前探测的差异,建立基于TRT技术的井下超前预报基本程序,运用TRT6000系统,开展井下地质超前探测和预报。以铜坑矿为例,现场采用多点激发和多点接收,实现了三维空间反射... 为实现金属矿山井下复杂环境的地质超前预报,通过分析与铁路隧道中超前探测的差异,建立基于TRT技术的井下超前预报基本程序,运用TRT6000系统,开展井下地质超前探测和预报。以铜坑矿为例,现场采用多点激发和多点接收,实现了三维空间反射层析成像,获得了较为全面的空间波场信息。根据该矿山井下6个有效探测点的数据分析和解译,获得了目标巷道前方有效距离30~150 m的三维成像结果,直观和量化地反映了工作面前方的破碎带、采场和塌落区的位置和范围,并将TRT探测结果 与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比较。最后分析TRT技术在地下矿山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T技术 层析扫描 地震波 井下 超前预报
原文传递
基于优势关系的粗糙集的巷道支护方案评价体系 被引量:36
6
作者 陈建宏 郑海力 +1 位作者 刘振肖 杨瑞波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98-1703,共6页
为了建立科学的巷道支护方案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影响巷道支护的众多因素对各评价因素指标进行分级,采用相对重要程度相关等级计算法确定巷道支护方案各评价因素的权重,利用基于优势关系的粗糙集理论对巷道支护方案建立评价体系,对条件属... 为了建立科学的巷道支护方案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影响巷道支护的众多因素对各评价因素指标进行分级,采用相对重要程度相关等级计算法确定巷道支护方案各评价因素的权重,利用基于优势关系的粗糙集理论对巷道支护方案建立评价体系,对条件属性进行属性约简,生成最少偏好决策规则集,并应用灰色关联理论对约简后的各条件属性重要程度进行分析,不仅评价优选巷道支护方案,而且对各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应用模型对某铅锌矿的支护方案评价体系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巷道支护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支护 优势关系 粗糙集 灰色关联
下载PDF
基于DIMINE软件系统的露天矿境界优化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蒋权 陈建宏 杨海洋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17,37,共6页
露天境界优化是露天矿设计和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而最终境界优化是一项需要综合考虑矿山资源状况、开采技术条件、矿产品销售价格、矿石开采及处理成本等多种因素,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复杂工作。目前,三维可视化矿床模拟技术和露... 露天境界优化是露天矿设计和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而最终境界优化是一项需要综合考虑矿山资源状况、开采技术条件、矿产品销售价格、矿石开采及处理成本等多种因素,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复杂工作。目前,三维可视化矿床模拟技术和露天境界优化方法的完美结合使其工序更为简化,并可获得良好的动态效果。以广西平果铝土矿为研究对象,借助DIMINE软件系统建立了该露天矿山的三维实体模型,更加准确、直观地反映了矿床与工程实体的形态及其空间分布关系。针对所建的矿体模型进行了品位估值、储量计算等工作,并基于Le-rchs-Grossmann优化方法(L-G法)对该铝土矿进行露天境界优化研究,参照采矿手册及工程经验,确定合理的露天境界优化参数,得出了该矿山露天开采的最优经济境界。结果可用来指导该矿山前期的资源开发和投资决策,并为后期安排生产计划和实时调度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L-G法 DIMINE软件 三维建模 境界优化
下载PDF
诱导顶板崩落时变力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胡建华 苏家红 +2 位作者 周科平 张世超 古德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12-1218,共7页
运用时变力学理论,针对大厂铜坑矿顶板诱导崩落试验采场的地质特征,建立有限元基本方程和时变力学模型,采用多步骤开挖的准时变力学有限元方法,模拟不同顶板诱导失稳崩落模式下的塑性区发展、东西预裂硐室与崩顶硐室的安全系数,对比研... 运用时变力学理论,针对大厂铜坑矿顶板诱导崩落试验采场的地质特征,建立有限元基本方程和时变力学模型,采用多步骤开挖的准时变力学有限元方法,模拟不同顶板诱导失稳崩落模式下的塑性区发展、东西预裂硐室与崩顶硐室的安全系数,对比研究确定顶板诱导可控失稳崩落的诱导模式,即先预裂爆破后切顶诱导崩落,其塑性区主要控制在东西两条预裂缝之间,垂直向达到顶板上方58m处,最小安全系数为1.1。采用数字式全景钻孔摄像技术,对铜坑矿顶板诱导崩落实验采场的顶板围岩诱导效果进行可视化监测。发现生成20~40mm宽的预裂缝,在顶板围岩中出现大量"X"型次生裂隙。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式可以有效地实施顶板的诱导可控失稳崩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崩落 时变力学 有限元 稳定性 全景数字钻孔摄像
下载PDF
顶板诱导崩落模式选择时变数值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胡建华 苏家红 +2 位作者 周科平 张世超 古德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31-936,共6页
顶板诱导崩落是一种新的空区处理技术,其实施效果与诱导崩落施工路径、方法和顺序有关,同时矿岩体作为一种弹塑性体,具有非线性时变力学特征。运用时变力学的基本理论,建立了顶板诱导崩落的时变力学有限元基本方程。针对大厂铜坑矿92号... 顶板诱导崩落是一种新的空区处理技术,其实施效果与诱导崩落施工路径、方法和顺序有关,同时矿岩体作为一种弹塑性体,具有非线性时变力学特征。运用时变力学的基本理论,建立了顶板诱导崩落的时变力学有限元基本方程。针对大厂铜坑矿92号矿体试验采场的地质特征,构建了顶板诱导崩落的时变力学有限元模型,采用多步骤开挖模拟两种不同顶板诱导崩落模式,研究两种不同工序的顶板塑性区发展、东西预裂与崩顶硐室的位移及其安全系数,分析了其对采场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先预裂后崩顶的顶板诱导崩落模式有利于顶板崩落诱导,并综合考虑诱导崩落效果与作业安全,建议采用先预裂爆破后强制崩顶的微差爆破一次成型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崩落 时变力学 有限元法 稳定性
下载PDF
缓倾斜薄矿体采场伪倾斜布置及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周科平 翟建波 +2 位作者 高峰 胡普仑 张亚民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76-381,共6页
为了实现高效低成本开采缓倾斜薄矿体的目标,基于对缓倾斜薄矿体开采方法以及铲运机运距的研究,利用数学方法定量分析了伪倾斜采场布置中的各个采场参数之间的关系,得到各采场参数之间的数学公式,为生产实践确定采场参数提供了理论参考... 为了实现高效低成本开采缓倾斜薄矿体的目标,基于对缓倾斜薄矿体开采方法以及铲运机运距的研究,利用数学方法定量分析了伪倾斜采场布置中的各个采场参数之间的关系,得到各采场参数之间的数学公式,为生产实践确定采场参数提供了理论参考标准。针对国内某矿山1~9号缓倾斜薄矿体,在伪倾斜布置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对矿山采场参数的确定进行优化定量研究,选出最优的采场参数布置方案以及各因素影响采场指标值(采矿生产能力和采场成本)的权重大小,确定最优方案为A2B2C1,即矿体伪倾斜布置方向与矿体倾向夹角为45°、采场宽度8 m、采场沿倾向长度50 m。改善了传统采场参数的定性确定,提供了科学、准确、定量的理论判定依据,使得采场的生产能力得到提升以及采准工程的布置成本减低。此优化方案可推广应用到类似矿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倾斜 采场布置 缓倾斜薄矿体 正交试验 参数优化
下载PDF
基于尺寸效应的采空区危险度RS-TOPSIS法辨识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建华 尚俊龙 +2 位作者 陈宜楷 甯瑜琳 周科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78,共6页
为准确预测地下采空区危险性,选用采空区结构的跨度、暴露面积、高度、埋深、矿柱尺寸布置等5个采空区危险度结构尺寸影响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采空区危险度粗糙集-逼近理想解排序法(RS-TOPSIS)综合评价体系。基于粗糙集理论(RS)中的... 为准确预测地下采空区危险性,选用采空区结构的跨度、暴露面积、高度、埋深、矿柱尺寸布置等5个采空区危险度结构尺寸影响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采空区危险度粗糙集-逼近理想解排序法(RS-TOPSIS)综合评价体系。基于粗糙集理论(RS)中的粗糙依赖度,通过计算评价指标与评价等级间的粗糙依赖度得到指标权重。以40个采空区探测系统(CMS)实测采空区作为评价对象,根据单指标分类区间下限构造5个不同等级的典型采空区,结合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TOPSIS),实现采空区危险度5级贴近度的分类,并辨识实测采空区危险度。研究结果表明,用为采空区群矿山建立的采空区危险度基于结构尺寸效应的RS-TOPSIS法,能够实现危险度5级分类辨识,辨识结果与采空区危险度数值分析结果吻合度为9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结构尺寸效应 危险度 贴近度 粗糙集理论(RS) 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TOPSIS)
原文传递
自燃火灾巷道烟流的数值模拟及安全评价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杰林 周科平 +1 位作者 苏家红 唐谷修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37-41,共5页
笔者以铜坑矿为工程实例,利用矿井火灾巷道烟气流动所遵循的基本守恒方程组和控制方程组,对烟气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自燃火灾巷道内烟气流动的速度场、温度场详细分布情况。并采用预计热舒适指标(PMV)、预计不满意百分比(PPD)... 笔者以铜坑矿为工程实例,利用矿井火灾巷道烟气流动所遵循的基本守恒方程组和控制方程组,对烟气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自燃火灾巷道内烟气流动的速度场、温度场详细分布情况。并采用预计热舒适指标(PMV)、预计不满意百分比(PPD)对巷道中的空气质量进行了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数值模拟法对于研究矿山自燃火灾巷道内烟气流动的运动情况更为直观,可视化强;采用的热舒适度评价指标更突出了以人为本。通过模拟计算结果,可以为铜坑矿地下火和毒气蔓延的控制以及火区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燃火灾 烟流 数值模拟 预计热舒适指标(PMV) 预计不满意百分比(PPD) 安全评价
下载PDF
灰色预测线性规划在多金属矿产能优化配置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郑海力 陈建宏 +1 位作者 杨瑞波 胡达涛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13-1617,共5页
利用灰色预测线性规划模型对多金属矿山的产能进行优化配置.经过灰色预测模型对各定位系数进行预测,将灰色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一般的线性规划问题,对其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定位系数GM(1,1)误差检验合格,预测的多金属矿山经产能优化后可... 利用灰色预测线性规划模型对多金属矿山的产能进行优化配置.经过灰色预测模型对各定位系数进行预测,将灰色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一般的线性规划问题,对其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定位系数GM(1,1)误差检验合格,预测的多金属矿山经产能优化后可以实现生产资料的合理配置和利润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 灰色预测 线性规划 产能优化
原文传递
顶板诱导崩落爆破效果的全景探测与评价 被引量:11
14
作者 胡建华 周科平 +1 位作者 罗先伟 邓红卫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29-1533,共5页
基于连续采矿的顶板诱导崩落技术,采用预裂爆破控制裂隙发展区间,强制崩顶爆破诱导顶板围岩裂隙发育、扩展,从而诱导顶板致裂失稳的可控崩落。然而在地下采空区顶板诱导致裂失稳崩落处理采空区过程中,预裂与崩顶爆破效果具有极大的隐蔽... 基于连续采矿的顶板诱导崩落技术,采用预裂爆破控制裂隙发展区间,强制崩顶爆破诱导顶板围岩裂隙发育、扩展,从而诱导顶板致裂失稳的可控崩落。然而在地下采空区顶板诱导致裂失稳崩落处理采空区过程中,预裂与崩顶爆破效果具有极大的隐蔽性,难以进行直观可视的评价。采用钻孔摄像系统,利用前视与全景可视技术,对顶板诱导爆破前钻孔形态和爆破的效果进行了探测,特别在爆破后的全景钻孔摄像,数字化描述了钻孔的裂隙特征,并通过钻孔摄像的图片分析评价了顶板诱导崩落爆破效果。全景探测的结果表明:(1)预裂爆破在顶板岩体中形成了清晰可见宽为20~40 mm的预裂缝,炮孔底部存在半个孔壁的预裂特征。(2)顶板围岩中产生了大量的次生诱导微裂隙带,裂隙交错呈"X"型,并且原生裂隙得到了扩展。(3)顶板诱导爆破实施后爆堆形状良好,大量裂隙发育以及碎裂岩体结构的形成有利于顶板的诱导可控崩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爆破 崩落 钻孔摄像 可视化
下载PDF
改进Verhulst模型与灰色效果测度的软岩巷道顶板破坏规律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建宏 郑海力 +2 位作者 施飞 杨瑞波 蒋权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790-2796,共7页
为了对软岩巷道顶板的位移进行有效预测,防止因顶板位移过大而使得巷道破坏带来损失,利用改进Verhulst模型与灰色效果测度理论对软岩巷道顶板破坏规律进行分析。利用位移监测手段对矿山部分巷道顶板位移进行监测,利用预测精度更高的改进... 为了对软岩巷道顶板的位移进行有效预测,防止因顶板位移过大而使得巷道破坏带来损失,利用改进Verhulst模型与灰色效果测度理论对软岩巷道顶板破坏规律进行分析。利用位移监测手段对矿山部分巷道顶板位移进行监测,利用预测精度更高的改进Verhulst模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巷道顶板的最终位移,并判断巷道破坏情况。对影响巷道顶板位移的顶板地应力、围岩质量、巷道跨度以及支护方式等因素灰色效果进行综合测量,将测度值与巷道破坏情况相结合,得到矿山各巷道顶板的宏观稳定性评价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当灰色预测效果测度值在0~0.705 1之间时,巷道是比较稳固的,为巷道进行二次支护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巷道 改进Verhulst模型 灰色效果测度
下载PDF
基于灰色变权聚类与优势关系粗糙集的矿山资源利用评价体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浪 陈建宏 郑海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8-286,共9页
针对矿山在矿石采选过程中矿石损失贫化率较大,资源损失严重的情况,考虑到矿山资源综合利用情况由各矿产资源的资源利用率决定,而各资源的资源利用率又由该资源的矿石贫化率、矿石回采率以及选矿回收率所构成,利用灰色聚类理论对矿山历... 针对矿山在矿石采选过程中矿石损失贫化率较大,资源损失严重的情况,考虑到矿山资源综合利用情况由各矿产资源的资源利用率决定,而各资源的资源利用率又由该资源的矿石贫化率、矿石回采率以及选矿回收率所构成,利用灰色聚类理论对矿山历年资源综合利用情况进行变权聚类分析,并考虑到资源利用情况带有偏好信息,利用基于优势关系的粗糙集理论建立矿山资源利用评价体系。结合工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金资源利用率>银资源利用率>铜资源利用率。则金资源利用率对资源综合利用情况的影响最大,银资源利用率的影响次之,铜资源利用率对资源综合利用情况的影响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利用 资源管理 灰色聚类 优势关系 粗糙集
下载PDF
模糊预测型线性规划在矿山产能分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浪 陈建宏 郑海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11-619,共9页
针对矿山产能分配时约束条件多为模糊约束,而约束系数多为灰数的情况,综合模糊线性规划以及灰色预测型线性规划特点,构建模糊预测性线型规划模型对矿山产能进行分配。利用灰色预测理论对模型中的各灰色系数进行白化,将模糊预测型线性规... 针对矿山产能分配时约束条件多为模糊约束,而约束系数多为灰数的情况,综合模糊线性规划以及灰色预测型线性规划特点,构建模糊预测性线型规划模型对矿山产能进行分配。利用灰色预测理论对模型中的各灰色系数进行白化,将模糊预测型线性规划模型转变为模糊线性规划模型。利用模糊最优判决条件将模糊线性规划转变为求最大隶属度的一般线性规划模型,进而得到矿山产能取得最大经济效益时的产能分配,实现生产资料的科学配置和利润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能分配 模糊预测性线性规划 模糊线性规划 灰色预测型线性规划
下载PDF
基于改进灰色关联粗糙集的巷道顶板破坏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肖诚 陈建宏 +1 位作者 胡敏 陆玉根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6-561,共6页
为研究金属矿山软岩巷道顶板破坏因素影响关系及机理,建立了一种有效处理分析模型,为巷道顶板稳定防治安保提供有效帮助。模型利用粗糙集原理结合了经标度化和权重化方法改进后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其使用粗糙集原理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 为研究金属矿山软岩巷道顶板破坏因素影响关系及机理,建立了一种有效处理分析模型,为巷道顶板稳定防治安保提供有效帮助。模型利用粗糙集原理结合了经标度化和权重化方法改进后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其使用粗糙集原理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预处理,得到系统核心因素及权重,使用改进后的灰色关联方法对顶板位移破坏机理进行主观和客观、定性和定量的整体灰色综合分析。模型的使用结果得到了各因素对顶板破坏的影响和关联关系,以及有关巷道顶板破坏防治的有用信息。实际结果表明模型可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巷道 粗糙集 灰色关联分析 标度化 巷道破坏 顶板
下载PDF
开采环境再造人工顶板锚索支护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科平 朱和玲 +1 位作者 肖雄 陈庆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19-1124,共6页
针对新疆喀拉通克铜镍矿高价值软破矿体的特点和试验开采环境再造连续采矿方法,并以顶板沉降量和塑性区范围为判据,运用FLAC3D软件对人工顶板预应力锚索支护进行模拟分析。设计3种锚网支护方案分别为:方案1,网度为4m×6m;方案2,网度... 针对新疆喀拉通克铜镍矿高价值软破矿体的特点和试验开采环境再造连续采矿方法,并以顶板沉降量和塑性区范围为判据,运用FLAC3D软件对人工顶板预应力锚索支护进行模拟分析。设计3种锚网支护方案分别为:方案1,网度为4m×6m;方案2,网度为6m×8m;方案3,网度为8m×10m。通过比较各方案下顶板的沉降量、塑性区范围以及锚索最大轴力变化等参数,筛选出最佳支护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方案1中顶板最大沉降量仅为4.24cm,塑性破坏区延伸高度小于7m,锚索最大轴力为16.59MN,且变化平稳,满足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和经济合理的要求,而其他方案结果参数均超出混凝土顶板的稳定性极限,由此得出方案1为最佳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环境再造 预应力锚索 数值模拟 支护设计
下载PDF
基于OO.Solid数据模型的复杂地质体分区协同三维建模 被引量:4
20
作者 翟建波 周科平 +1 位作者 杨念哥 高峰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17,共4页
为了解决复杂地质体建模困难、精确度低等问题,综合考虑已有平面地质资料,基于OO-Solid数据模型,提出了改进的分区协同建模方法:采用分区协同思想将复杂地质体交叉剖面线由三维体元概念转化为二维面元概念,由复杂统一整体转化为简单分... 为了解决复杂地质体建模困难、精确度低等问题,综合考虑已有平面地质资料,基于OO-Solid数据模型,提出了改进的分区协同建模方法:采用分区协同思想将复杂地质体交叉剖面线由三维体元概念转化为二维面元概念,由复杂统一整体转化为简单分区区域个体,最后通过分区区域面元的合并包容得到复杂地质体的三维体元模型。将该方法应用于云南个旧某锡矿山,研究结果表明:高效快速构建出的三维复杂地质体模型,不仅揭示了该复杂地质体的成矿机理,而且真实反映了地质体的赋存情况,为矿山后续工作(矿体储量计算、矿体勘探、稳定性分析模拟等)提供了准确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建模 OO-Solid数据模型 复杂地质体 分区协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