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钨矿扩能技术改造研究
1
作者 李运胜 余健 方庆红 《采矿技术》 2024年第4期325-330,共6页
针对某钨矿山选厂扩能后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存在塌陷区及三级矿量不足的问题,结合现场生产现状,对矿山进行了扩能技术改造,开展了开拓系统优化及下延工程设计,确定了依据不同的开采条件,采取垂直走向布置的两步骤分段凿岩阶段出... 针对某钨矿山选厂扩能后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存在塌陷区及三级矿量不足的问题,结合现场生产现状,对矿山进行了扩能技术改造,开展了开拓系统优化及下延工程设计,确定了依据不同的开采条件,采取垂直走向布置的两步骤分段凿岩阶段出矿嗣后充填法,矿块沿走向布置二步骤分段凿岩阶段出矿嗣后充填法以及矿块沿走向布置分段凿岩分段出矿嗣后充填法。矿山实施技术改造优化后,贫化率、损失率分别降低至11%、10%,大幅度降低了运输、提升和选厂成本,保障了矿山的高效、绿色、安全生产;选矿回收率提高至60.7%,毛利润总额增加了3642.36万元/年,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凿岩嗣后充填采矿法 开拓运输系统 技术改造 技术指标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与数值模拟的某钨矿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2
作者 曾令义 廖九波 +1 位作者 王筱添 黄绪兴 《采矿技术》 2025年第1期12-15,共4页
在矿山地下开采过程中,采场结构参数对保证采矿效率和安全至关重要。在调查某钨矿采场现状的基础上,以顶柱厚度、间柱宽度、矿房长度作为影响采场稳定的主要因素,设计16组正交试验,采用数值模拟对比分析采场稳定性与各因素之间的关联性... 在矿山地下开采过程中,采场结构参数对保证采矿效率和安全至关重要。在调查某钨矿采场现状的基础上,以顶柱厚度、间柱宽度、矿房长度作为影响采场稳定的主要因素,设计16组正交试验,采用数值模拟对比分析采场稳定性与各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和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顶柱厚度对维持采场稳定最为重要,其次是间柱宽度,最后是矿房长度。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并考虑矿山经济效益,最终选择矿房长度为50m,间柱宽度为8m,顶柱厚度为8m作为本矿山的最佳采场结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场结构参数 顶柱厚度 矿房长度 间柱宽度 正交试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某锡多金属矿缓倾斜倾斜薄矿体中段高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运胜 方庆红 余健 《采矿技术》 2024年第2期63-66,共4页
针对某锡多金属矿山缓倾斜薄矿体中段高度取值问题,根据采矿方法,分别取30m、35m和40m三种中段高度进行方案设计,在扣除矿房顶柱、底柱之后,针对不同中段高度,从矿房斜长、电耙容绳量及开采成本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除中段高... 针对某锡多金属矿山缓倾斜薄矿体中段高度取值问题,根据采矿方法,分别取30m、35m和40m三种中段高度进行方案设计,在扣除矿房顶柱、底柱之后,针对不同中段高度,从矿房斜长、电耙容绳量及开采成本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除中段高度为40m和35m、倾角小于30°时电耙超出了合理耙运距离之外,其余方案矿房斜长均未超出60m;中段高度取40m时至少可节省840万元以上,且开采成本最小。矿山中段高度取40m时,在经济方面和满足电耙的工艺技术要求方面是最优的,倾角小于30°的矿体仅占14.62%,这部分矿体回采时,矿石搬运可以采用电耙接力的形式;矿山建成投产后,项目达产净利润为9851.37万元/a,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多金属矿 缓倾斜薄矿体 中段高度 矿房斜长 电耙耙运距离
下载PDF
某钨矿中直径深孔采矿工艺试验采场爆破参数研究
4
作者 刘志军 郭云鹏 +2 位作者 谢火林 王忠盛 廖永斌 《中国锰业》 2024年第2期50-55,共6页
某钨矿为合理确定中直径深孔采矿法爆破参数,基于爆破漏斗理论和爆破相似理论,依次进行单孔、多孔同段和斜面台阶现场爆破漏斗试验,得出最佳爆破漏斗半径为0.66 m、最佳孔间距为1.0~1.2 m、最小抵抗线为0.9~1.19 m,推荐中直径深孔爆破... 某钨矿为合理确定中直径深孔采矿法爆破参数,基于爆破漏斗理论和爆破相似理论,依次进行单孔、多孔同段和斜面台阶现场爆破漏斗试验,得出最佳爆破漏斗半径为0.66 m、最佳孔间距为1.0~1.2 m、最小抵抗线为0.9~1.19 m,推荐中直径深孔爆破参数为排距2.4 m、孔底距2.5~3.0 m、装药密度4.9 kg/m。采用推荐的爆破参数开展中直径深孔采矿工业试验,得出中直径深孔试验采场较原采矿法炸药单耗降低18%,采矿成本降低21%。表明爆破漏斗试验和深孔采矿工业试验是成功的,采用浅孔爆破漏斗试验法确定中直径深孔爆破参数是合理的,可为其他矿山爆破工艺参数优化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直径深孔采矿法 爆破参数 爆破漏斗理论 爆破漏斗试验 工业试验
下载PDF
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在缓倾斜薄矿体中的应用
5
作者 廖九波 曾令义 王宇 《矿业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1,共8页
针对贵州某萤石矿缓倾斜薄矿体开采难度大、机械化程度低、资源利用受限等问题,结合该矿体赋存特征和开采技术条件,推荐采用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回采,根据采场结构参数、回采工艺,使用Mathews稳定图法和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采... 针对贵州某萤石矿缓倾斜薄矿体开采难度大、机械化程度低、资源利用受限等问题,结合该矿体赋存特征和开采技术条件,推荐采用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回采,根据采场结构参数、回采工艺,使用Mathews稳定图法和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采场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采场跨度、上盘及顶板暴露面积均小于理论极限,采场顶板沉降量介于0.96~4.32 mm之间,底部最大底鼓量为3.5 mm,矿房所受最大压应力为9.8 MPa,拉应力值远小于充填体抗拉强度0.44 MPa,塑性区未形成贯穿,采场始终保持稳定;现场应用后,矿块生产能力达150 t/d,采切比为12.96 m/kt,损失率为10%,贫化率为8%,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 回采工艺 采场结构参数 稳定性分析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某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的境界矿柱厚度确定及稳定性分析
6
作者 刘泽洲 熊鹏 +2 位作者 雷明 冯福康 杨志高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共6页
露天矿的坑底境界矿柱布设是露天转地下开采中常见的问题。针对某铁矿露天转地下工程,基于理论计算和工程类比法计算该铁矿境界矿柱的留设厚度,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开采过程中矿柱的位移、应力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铁矿的... 露天矿的坑底境界矿柱布设是露天转地下开采中常见的问题。针对某铁矿露天转地下工程,基于理论计算和工程类比法计算该铁矿境界矿柱的留设厚度,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开采过程中矿柱的位移、应力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铁矿的合理境界矿柱厚度为40 m;井下爆破作业引起的爆破振动对境界矿柱影响很小;境界矿柱中心岩体的变形量一直处于较小波动,虽出现一定程度的应力集中现象,但最大压应力和最大拉应力均小于岩体自身强度,留设40 m厚的境界矿柱能满足矿山安全生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转地下 境界矿柱厚度 矿柱稳定性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乌兰铅锌矿产能提升技改系统优化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3
7
作者 曾令义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11,共5页
实现矿山生产能力的达产稳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与管理问题。以乌兰铅锌矿为背景,系统调查分析了其产能长期不达标的原因。通过改用大直径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配套建设全尾砂胶结充填系统、优化双斜坡道开拓系统、升级井下... 实现矿山生产能力的达产稳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与管理问题。以乌兰铅锌矿为背景,系统调查分析了其产能长期不达标的原因。通过改用大直径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配套建设全尾砂胶结充填系统、优化双斜坡道开拓系统、升级井下铲装运采矿装备等多种技改手段,提升井下单采场生产能力至1000 t/d以上,提高矿山采、装、运效率约60%,实现了乌兰铅锌矿产能由2000 t/d提升到3000 t/d的达产稳产,技改后采矿直接成本降幅达16%,年平均利润约1.78亿元人民币,达到了矿山降本增效的显著效果。该矿山产能提升的实践能为国内外类似矿山产能提升提供有效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铅锌矿 矿山产能提升 大直径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 斜坡道开拓 采矿装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