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论坛”综述
1
作者 彭秋归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9-122,共4页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统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22年11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主办,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承...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统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22年11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主办,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论坛”在长沙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甄占民,湖南省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副部长卿立新出席会议并致辞。论坛开幕式由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院长(主任)钟君主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湖南省人民政府 中国社会科学院 副部长 时代化 论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湖南省城镇住房保障现状及对策研究
2
作者 李敏芳 《中国国情国力》 2023年第1期69-74,共6页
湖南是全国最早建立住房保障制度的省份之一。从1994年开始,湖南住房保障工作稳步推进,建立了以公共租赁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构建了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为实现群众安居乐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但面对经济社会... 湖南是全国最早建立住房保障制度的省份之一。从1994年开始,湖南住房保障工作稳步推进,建立了以公共租赁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构建了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为实现群众安居乐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但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趋势、新挑战,建议完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因地施策实施住房保障政策、多渠道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推进公租房货币化保障、创新基层治理做好住房保障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城镇住房保障 对策研究
下载PDF
湖南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3
作者 张黎 丁爱群 《中国国情国力》 2024年第1期65-68,共4页
湖南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效,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稳步增长,新型集体经济的政策体系日益健全,发展模式不断创新。但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量质提升的同时,由于集体经济组织资源少、底子薄、发展起步晚,发展还面临集... 湖南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效,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稳步增长,新型集体经济的政策体系日益健全,发展模式不断创新。但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量质提升的同时,由于集体经济组织资源少、底子薄、发展起步晚,发展还面临集体资产积累相对薄弱、区域发展不平衡、内源性收入能力不足、存在较明显的要素制约等突出问题。当前亟需补齐短板,借鉴发达地区经验,创新发展路径,在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瓶颈和深层次问题上不断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经济 发展现状 对策
下载PDF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
4
作者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钟君 +4 位作者 汤建军 潘小刚 蒋俊毅 彭秋归 杨畅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35,共1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年,也是湖南改革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十年。十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年,也是湖南改革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十年。十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实践之问,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南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交出了一份让党中央放心、全省人民满意的答卷。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吹好三湘大地实干之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湖南新篇章
下载PDF
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园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海燕 《文化产业》 2023年第3期160-162,共3页
现以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分析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立足于区域实际,着眼于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探寻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园高质量发展路径。民族地区文... 现以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分析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立足于区域实际,着眼于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探寻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园高质量发展路径。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园建设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就如何依托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情、习俗、技艺等文化资源,赋予文化产业园以民族特色,推动文化产业园高质量发展这一问题,本文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探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园高质量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园 民族地区文化 园区发展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旅游资源优势 文化资源优势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能人支撑的乡村振兴:功能、模式困境与突破——基于湖南的四种典型模式分析
6
作者 范东君 刘晓 《湘南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1-16,共6页
能人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主体,深入研究能人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及面临的困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乡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镇背景下,谁来组织、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要素,是乡村振兴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加强乡村能人队伍培育与引进... 能人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主体,深入研究能人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及面临的困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乡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镇背景下,谁来组织、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要素,是乡村振兴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加强乡村能人队伍培育与引进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新时期,在着力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强化能人参与乡村振兴的研究,有助于深化社会各界对乡村发展机制的理解,丰富区域经济学研究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人 乡村振兴 湖南 典型模式
下载PDF
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习近平对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守正创新
7
作者 杨畅 尤世豪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0,共10页
从毛泽东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习近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动摇,坚持树牢群众观点和践行群众路线不动摇,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评判标准不动摇... 从毛泽东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习近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动摇,坚持树牢群众观点和践行群众路线不动摇,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评判标准不动摇。习近平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鲜明特质、深邃内涵,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穿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习近平 人民至上 政治立场
下载PDF
反腐败斗争对推动共同富裕的正向作用——基于省际平衡面板数据(2005—2021)比较分析的实证研究
8
作者 姚选民 谢捷 《岭南学刊》 2024年第1期30-46,共17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并得到了全面巩固,在此过程中,“反腐败影响经济增长”的论调“若隐若现”。以翔实数据论证反腐败斗争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事实成为当前...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并得到了全面巩固,在此过程中,“反腐败影响经济增长”的论调“若隐若现”。以翔实数据论证反腐败斗争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事实成为当前极为重要的一个课题。本研究基于2005—2021年省际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探讨党的十八大之前和之后两时期反腐败斗争对推动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进入新时代,反腐败斗争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目标,反腐败斗争可通过促进非国有经济发展与整个要素市场发育而提高地区共同富裕水平。在稳健性分析中,通过安慰剂检验以解决不可观测到的因素对回归结果产生的影响,该结果依然成立。该研究结果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者,能有力回应“反腐败影响经济增长”之荒谬论调;另者,能够丰富“反腐败”“共同富裕”等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腐败斗争 共同富裕 非国有经济 要素市场
下载PDF
沙坪湘绣小镇创新发展探索
9
作者 肖琳子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4期37-39,共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旅游资源,特色小镇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应用场景,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力。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的沙坪湘绣小镇是湘绣发源地、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和AAA级旅游景区,以湘绣...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旅游资源,特色小镇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应用场景,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力。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的沙坪湘绣小镇是湘绣发源地、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和AAA级旅游景区,以湘绣小镇为载体,推动湘绣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不仅能够进一步促进对湘绣的传承与保护,而且能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湘绣 特色小镇
下载PDF
社会企业参与社会救助问题研究及路径探索
10
作者 陈律 《中国国情国力》 2023年第2期26-30,共5页
社会企业参与社会救助是充分发挥社会企业能动作用,创新社会救助方式的一种有益探索和尝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社会企业在我国一些城市已经付诸实践,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部分困难群体的就业、赋权以及社会排斥问题,提高了其生活质... 社会企业参与社会救助是充分发挥社会企业能动作用,创新社会救助方式的一种有益探索和尝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社会企业在我国一些城市已经付诸实践,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部分困难群体的就业、赋权以及社会排斥问题,提高了其生活质量。但整体来看,我国社会企业在参与社会救助过程中还面临发展力不足、吸引力不强、影响力不够等现实困境。本文借鉴学习部分国家社会企业扶持、赋能困难群体的国际经验,归纳提炼我国社会企业助推社会救助事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形成一个政府扶持、企业革新、数字赋能、社会参与的支持路径体系,以期突破现有困境实现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企业 社会救助 国际经验
下载PDF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事实判断和价值立场的高度统一
11
作者 张颖 《新湘评论》 2023年第12期47-48,共2页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评价反映的是一种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也就是主体对客体满足自身需要情况的一种评估,其基本标准在于主体自身的需要及客体自身的属性。人们关于事物的评价合理与否,不仅在于对事实的把握准确与否,还在于立场和价值...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评价反映的是一种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也就是主体对客体满足自身需要情况的一种评估,其基本标准在于主体自身的需要及客体自身的属性。人们关于事物的评价合理与否,不仅在于对事实的把握准确与否,还在于立场和价值取向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得出的农民运动“好得很”“没过分”,贫农是“革命先锋”的结论,就是事实判断和价值立场高度统一基础上得出的合理性评价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历史发展规律 合理性评价 价值立场 事实判断 马克思主义哲学 价值取向 主客体
下载PDF
数字财政助力政府会计职能拓展升级研究
12
作者 吴艳纯 《西部财会》 2023年第6期7-10,共4页
在数字财政不断建设发展过程中,政府会计作为地方政府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其职能范围应随着数字财政的发展不断进行拓展升级。全面分析政府会计职能拓展升级的基本内容,从奠定基础、提供保障、带来机遇论述数字财政对政府会... 在数字财政不断建设发展过程中,政府会计作为地方政府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其职能范围应随着数字财政的发展不断进行拓展升级。全面分析政府会计职能拓展升级的基本内容,从奠定基础、提供保障、带来机遇论述数字财政对政府会计职能拓展升级的影响,并分析政府会计职能拓展升级面临的挑战,从创新理念、优化环境、顶层设计、培育人才四个维度提出实现政府会计职能拓展升级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财政 政府会计 职能拓展升级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体系与时代价值
13
作者 钟君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39,共4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文化领域的最新成果,具有许多原创性和开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习近平文化思想阐述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创造性提出“两个结合”特别...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文化领域的最新成果,具有许多原创性和开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习近平文化思想阐述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创造性提出“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重大论断,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宏伟目标,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文化建设什么、如何建设、建成什么样等一系列问题,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新时代文化建设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下载PDF
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理论内涵与分析框架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守勇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5-73,共9页
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是新征程上开辟精神文明建设新境界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城乡融合迈向深层次的客观需要,是担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战略任务,也是彰显中国式现代化原创性的本质所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根本要求是... 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是新征程上开辟精神文明建设新境界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城乡融合迈向深层次的客观需要,是担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战略任务,也是彰显中国式现代化原创性的本质所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根本要求是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主体条件是城乡互融共生的文化形态,物质基础是城乡互融共促的发展格局,核心内容是城乡互融共通的公民道德,关键要旨是城乡互融共进的精神生态,基本途径是城乡互融共创的建设范式。基于价值、间性、空间、交往、情感、制度六个维度构建分析框架,有利于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层面深入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精神文明建设 融合发展
下载PDF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时空演进、逻辑框架与路径导向——基于构建新发展格局视角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华亮 《新疆社会科学》 2023年第1期34-45,145,共13页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文章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时空脉络进行梳理剖析,提出统一大市场建设“机制、协同、层次”理论逻辑框架:关键环节运行机制包括生产环节由非均衡向均衡转变,分配环节由效率...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文章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时空脉络进行梳理剖析,提出统一大市场建设“机制、协同、层次”理论逻辑框架:关键环节运行机制包括生产环节由非均衡向均衡转变,分配环节由效率优先向重视公平转变,流通环节由量大向质强转变,需求环节由需求从属供给向需求牵引供给转变;要素资源价值在循环流转中被重塑,实现了畅通高效的动态平衡关系;发挥好市场、政府和区域优势作用,更好地融入全球一体化中去。为此,要处理好“优化营商环境—稳住市场主体”、“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国内市场—国外市场”关系,构建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培育以内循环为主的完整的内需体系,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线,系统协同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统一大市场 时空演进 逻辑框架 路径导向 新发展格局
下载PDF
习近平对毛泽东人民观的守正创新
16
作者 杨畅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4,共4页
习近平继承并创新发展了毛泽东人民观,从“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动摇;从“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到“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 习近平继承并创新发展了毛泽东人民观,从“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动摇;从“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到“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到“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始终坚持全部工作由人民来监督评判,既是对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宝贵经验的深刻总结,又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内容,给予我们重大经验启示,为我们做好未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毛泽东 人民观 守正创新
下载PDF
毛泽东调查研究著作及版本研究——第五届毛泽东著作及版本研讨会综述
17
作者 李国亮 融丽阳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9-121,共3页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毛泽东著作版本及其当代意义的研究,由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湖南省韶山管理局韶山毛泽东图书馆联合主办的“第五届毛泽东著作及版本研讨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毛泽东著作版本及其当代意义的研究,由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湖南省韶山管理局韶山毛泽东图书馆联合主办的“第五届毛泽东著作及版本研讨会”,于2023年7月1日在湖南韶山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毛泽东调查研究著作及版本研究”的主题展开了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著作 毛泽东哲学思想 毛泽东思想研究 湘潭大学 湖南韶山 当代意义 人文社科 研讨会综述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理
18
作者 姚选民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9-24,139,共7页
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理的研究现状,内在吁求“回到事情本身”的马克思主义视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理的核心要义在于:政治上,中国社会拥有极具吸聚力和动员力的先进、科学、合理的政治体制;经济上,中国社会的经济活动领... 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理的研究现状,内在吁求“回到事情本身”的马克思主义视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理的核心要义在于:政治上,中国社会拥有极具吸聚力和动员力的先进、科学、合理的政治体制;经济上,中国社会的经济活动领域适度释放了“权利本位式”人民性格;文化上,中国社会逐渐形成了一种让人们的“映显缺陷”和其“权利本位式”人民性格发挥积极作用的文化结构条件;外交上,中国社会逐渐形成了一种以“实力”外交思维为“里子”和以“怀柔”外交思维为“面子”的现代外交思维结构。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理的核心要义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政理 “回到事情本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辩证唯物主义 人民性格
下载PDF
论新时代法治思想对毛泽东法制思想的创新发展——一种框架性的法哲学审视
19
作者 姚选民 《法律与伦理》 2023年第1期3-27,334,共26页
历史地来看,新时代法治思想或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其受惠于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伟大理论和实践传统,亦是在一定程度上对毛泽东法制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毛泽东法制思想是基于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 历史地来看,新时代法治思想或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其受惠于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伟大理论和实践传统,亦是在一定程度上对毛泽东法制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毛泽东法制思想是基于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捍卫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之时代现实需要而产生的,在新中国法治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和效应。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传统中,习近平法治思想或新时代法治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对毛泽东法制思想在“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发展,并形成了系列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毛泽东法制思想 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
下载PDF
从“绿化祖国”到“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毛泽东生态建设论述的接续探索与创新发展
20
作者 彭秋归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2-122,共11页
在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设新中国的历史过程中,毛泽东根据我国实际,对生态建设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索,提出了“绿化祖国”的目标,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观,为生态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 在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设新中国的历史过程中,毛泽东根据我国实际,对生态建设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索,提出了“绿化祖国”的目标,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观,为生态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确立“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接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是对毛泽东生态建设论述的继承和坚持,又在总结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实现了新的创新和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建设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习近平 生态文明建设 探索与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