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NA-34a通过调控SOX4/RAS/MAPK信号通路对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进展的影响
1
作者 周坚 潘晓冉 李小娟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89-194,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34a(miR-34a)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实验检测PCNSL组织中miR-34a的表达。体外培养Raji细胞,将miR-34a模拟物(miR-34a mimic)、模拟物对照(... 目的:探讨微小RNA-34a(miR-34a)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实验检测PCNSL组织中miR-34a的表达。体外培养Raji细胞,将miR-34a模拟物(miR-34a mimic)、模拟物对照(NC mimic)、miR-34a抑制剂(miR-34a inhibitor)、抑制剂对照(NC inhibitor)、miR-34a mimic+空白质粒(Vector)、miR-34a mimic+SOX4过表达质粒(pcDNA-SOX4)分别转染至细胞中。RT-qPCR实验检测细胞中miR-34a的表达;CCK-8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OX4蛋白和RAS/MAPK通路蛋白Ras、p-Raf-1、p-MEK的表达;生物信息学软件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别预测和验证miR-34a与SOX4的靶向关系。结果:PCNSL组织中miR-34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NC mimic组比较,miR-34a mimic组细胞中miR-34a的表达升高,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Ras、p-Raf-1、p-MEK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NC inhibitor组比较,miR-34a inhibitor组细胞中miR-34a的表达降低,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Ras、p-Raf-1、p-MEK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NC mimic组比较,共转染miR-34a mimic和WT-SOX4的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共转染miR-34a mimic和MUT-SOX4的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无显著性变化(P>0.05)。与miR-34a mimic+Vector组比较,miR-34a mimic+pcDNA-SOX4组Raji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Ras、p-Raf-1、p-MEK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miR-34a通过靶向SOX4调控RAS/MAPK信号通路从而抑制PCNSL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34a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SOX4 RAS/MAPK信号通路 增殖
下载PDF
加兰他敏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方芳 王照 +1 位作者 曾宇 宁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34期39-42,共4页
目的 观察加兰他敏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12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艾地苯醌片治疗,... 目的 观察加兰他敏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12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艾地苯醌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氢溴酸加兰他敏片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白介素-6(IL-6)]、脑神经递质因子[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Z)、多巴胺(DA)]、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44%,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4.763,P=0.029)。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血清IL-1β、TNF-ɑ、IL-6水平与MD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NE、5-HT、DA水平与血清SO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下降/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MMSE评分较治疗前升高、ADL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56%,低于对照组的18.33%(χ^(2)=3.862,P=0.049)。结论 加兰他敏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更佳,可改善炎性因子、脑神经递质因子水平及氧化应激指标,提升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艾地苯醌 加兰他敏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脑部类淋巴系统中水通道蛋白4与脑出血
3
作者 杨镇宇 张博(综述) 涂鄂文(审校)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3年第10期1857-1864,共8页
脑部类淋巴系统(glymphatic system,GS)是脑脊液和间质溶质之间新定义的全脑血管周围转运网络,可促进脑代谢废物的清除。其复杂的网络由动脉周围脑脊液流入通路、星形胶质细胞介导的由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支持的流体和溶质的... 脑部类淋巴系统(glymphatic system,GS)是脑脊液和间质溶质之间新定义的全脑血管周围转运网络,可促进脑代谢废物的清除。其复杂的网络由动脉周围脑脊液流入通路、星形胶质细胞介导的由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支持的流体和溶质的对流运输以及静脉周流出通路组成。其功能障碍与各种神经系统疾病有关,并在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脑水肿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对脑部GS和AQP4在生理和ICH后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可进一步了解其在ICH后的风险评估、诊断、预后和治疗中的潜在用途,以及与中医中风的“玄府”理论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部类淋巴系统 水通道蛋白4 脑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