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0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时代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型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1
作者 刘海妹 刘淑贞 张子聪 《互联网周刊》 2024年第7期72-74,共3页
信息时代的来临,带动了全球范围内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世界各国都将技能人才培养放在突出位置,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成为提升各国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发展,落实产教融合教学团队建设,是当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 信息时代的来临,带动了全球范围内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世界各国都将技能人才培养放在突出位置,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成为提升各国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发展,落实产教融合教学团队建设,是当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优秀教师团队是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健全教学团队建设制度,不断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本文探讨了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困境,并分析科学可行的应对策略,以期为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职院校 教学创新 教师团队建设
下载PDF
科研成果管理数字化转型实践与探索——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杨东 荣婕 +4 位作者 杨帆 苏爽 杨智君 陈平 王思思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21年第1期33-40,共8页
科研成果管理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对科研工作的部署、科研计划的决策等科研管理活动具有反馈作用。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引导下,我国在科研领域持续增加投入力度,涌现了大量的科研成果,科研成果管理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科研成果管理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对科研工作的部署、科研计划的决策等科研管理活动具有反馈作用。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引导下,我国在科研领域持续增加投入力度,涌现了大量的科研成果,科研成果管理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大量科研成果,可以提升管理效率,在新的成果管理模式下,将更易体现成果管理的价值。本文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为例,探索成果管理的价值以及管理方式,浅析成果管理信息化的优势,通过科研成果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运行与应用,简化工作流程,提升科研成果的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成果 成果管理 信息化 成果数据 数据关联
下载PDF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计量科技创新实现路径研究
3
作者 陈岳飞 赵鑫 +3 位作者 王理 李刚 陈川 于连超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3-30,62,共9页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强调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经济由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要素驱动的转变。计量科技创新作为现代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探讨在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强调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经济由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要素驱动的转变。计量科技创新作为现代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探讨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计量科技创新的实现路径。首先介绍计量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计量科技创新的重要指导作用。其次,分析实现计量科技创新的三大路径:坚持“四个面向”,全面部署计量科技创新战略;夯实计量基础,积极构建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努力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等方面的建议,以期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计量科技创新 现代化建设 经济发展
下载PDF
电催化水分解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岳飞 肖克 +2 位作者 王朝阳 朱日龙 邹军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70,共9页
为了解决工业革命带来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亟需寻找可持续、清洁、高效的能源,氢气的燃烧产物只有水,是一种可替代化石燃料的无污染、可再生的理想清洁能源。通过电催化水分解制氢可实现零碳排放,被认为是最清洁和可持续的方法。... 为了解决工业革命带来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亟需寻找可持续、清洁、高效的能源,氢气的燃烧产物只有水,是一种可替代化石燃料的无污染、可再生的理想清洁能源。通过电催化水分解制氢可实现零碳排放,被认为是最清洁和可持续的方法。总结了电催化析氢反应和析氧反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概述了其内在反应原理以及提高催化剂电催化水分解性能的设计方法,从贵金属基催化剂和非贵金属催化剂两方面展开讨论,介绍了增强催化剂电催化水分解活性的方法及目前催化剂面临的挑战,并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水分解 制氢 电催化剂 析氢反应 析氧反应
下载PDF
数字电能计量与电能表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华 陈虹 李宇峰 《山东工业技术》 2017年第23期207-207,共1页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智能变电站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为了能够与智能变电站的发展相适应,必然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出具有数字化变电站特点的计量系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计量系统也处于不断更新的...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智能变电站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为了能够与智能变电站的发展相适应,必然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出具有数字化变电站特点的计量系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计量系统也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中。和传统的计量系统比较来说,智能计量系统的优势更多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电能计量 电能表 检测技术
下载PDF
标准和专利的融合研究——以计量检测领域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贺俊宾 向德 《标准科学》 2021年第10期36-39,共4页
本文以湖南省计量检测技术发展为出发点,旨在探究专利与标准发展的结合点,推动湖南省专利标准化发展进程,为技术专利与标准协同转化探寻合适的发展路径、行动指南和融合机制。
关键词 计量检测 标准 专利 标准专利融合
下载PDF
基于风险成本管理的灌装机KPA计量研究
7
作者 王琳 王洋 +3 位作者 孙兆涛 莫渝 伍彪 谭鹏 《低碳世界》 2023年第11期172-174,共3页
为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质量风险,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对灌装关键过程域(key process area,KPA)的灌装机准确度、温度密度控制、皮重均匀性3项指标进行研究,根据相关标准系统分析了KPA 3项指标对灌装商品结果的影响情况,提出从灌装... 为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质量风险,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对灌装关键过程域(key process area,KPA)的灌装机准确度、温度密度控制、皮重均匀性3项指标进行研究,根据相关标准系统分析了KPA 3项指标对灌装商品结果的影响情况,提出从灌装过程控制角度出发,通过降低灌装KPA 3项指标对灌装量的影响,将灌装量温度修正技术和灌装量风险成本控制技术应用在灌装机计量性能修正方面的建议,以确保所灌装的定量包装商品计量准确性能符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成本管理 灌装机 KPA 计量
下载PDF
安全生产装备状态监测系统应用于安全智能监测与监控技术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8
作者 刘湘黔 刘海妹 张子聪 《家电维修》 2024年第2期3-6,共4页
本文基于安全智能监测与监控技术,通过研究和实践,建立煤矿安全生产装备状态监测系统,旨在提升工业领域的安全管理水平。在介绍了该系统的总框架设计后,详细阐述了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数据层、业务层、表现层,以确保系统能够有效地... 本文基于安全智能监测与监控技术,通过研究和实践,建立煤矿安全生产装备状态监测系统,旨在提升工业领域的安全管理水平。在介绍了该系统的总框架设计后,详细阐述了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数据层、业务层、表现层,以确保系统能够有效地识别装备状态异常。通过在工业环境中的实地测试,验证了系统在提前发现装备故障、智能预警等方面的优越性能。以期通过该研究与实践,为推动安全智能监测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检测 传感器 事故预警
下载PDF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管云平台的研究
9
作者 王琳 柏文琦 +3 位作者 胡姣姣 孙兆涛 李丁 刘佳维 《通讯世界》 2023年第10期175-177,共3页
为做好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监管,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定期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监督抽查工作,对消费者重点关注的米、面粉、食用油、调味料等商品实施计量监督。为有效推动政府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运行,开... 为做好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监管,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定期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监督抽查工作,对消费者重点关注的米、面粉、食用油、调味料等商品实施计量监督。为有效推动政府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运行,开发一套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管云平台,为计量行政管理部门、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和定量包装生产企业三方提供数字化办公、信息共享、数字管理的定制化服务。重点研究该平台的硬件拓扑结构和软件功能模块设计,并分析平台的网络架构和修约规则设计,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包装商品 计量监管 云平台
下载PDF
浅析计量技术对交通运输行业环保与节能的影响
10
作者 曾渭贤 汤灏 +2 位作者 林文辉 尹蓝 杨坤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4年第2期79-83,共5页
本文探讨了计量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应用及对环保和节能的影响。首先,文本介绍了计量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包括货物运输、公共交通和道路交通等方面;接着,分析了计量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中应用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其对环保... 本文探讨了计量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应用及对环保和节能的影响。首先,文本介绍了计量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包括货物运输、公共交通和道路交通等方面;接着,分析了计量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中应用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其对环保和节能的影响,包括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最后,提出了应用计量技术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的节能水平、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环保发展、实现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这些策略可以有效地应对交通运输行业在环保和节能方面面临的挑战,推动交通运输行业迈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技术 交通运输 环保 节能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基于激光干涉仪的液位计检定装置设计研究
11
作者 杨璐 铁铮 +1 位作者 李婷 张拥军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24年第2期25-28,共4页
根据液位计的工作原理及JJG 971-2019《液位计》检定规程,本文利用连通管中液位保持等高的特性,以激光干涉仪为主标准器,研制了液位计专用检定装置。同时,提出相应的检定方法进行量值溯源,并对其示值误差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该... 根据液位计的工作原理及JJG 971-2019《液位计》检定规程,本文利用连通管中液位保持等高的特性,以激光干涉仪为主标准器,研制了液位计专用检定装置。同时,提出相应的检定方法进行量值溯源,并对其示值误差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该装置操作便捷、适用性强,能有效提升检定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位计 连接管 激光干涉仪 检定装置 测量不确定度
下载PDF
一种风量罩校准标准装置研究
12
作者 周艳 扶志勇 +3 位作者 冯得明 黄俊 周小州 孙文颖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24年第3期36-38,共3页
设计一种低成本的风量罩校准标准装置,可在大风量情况下同时稳定标准段和测量段的风量,从而完成各种风量罩的精确校准和测量工作;选用配备三对探头的标准超声波流量计作为主标准器;通过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自动采集检测数据,并通过试验... 设计一种低成本的风量罩校准标准装置,可在大风量情况下同时稳定标准段和测量段的风量,从而完成各种风量罩的精确校准和测量工作;选用配备三对探头的标准超声波流量计作为主标准器;通过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自动采集检测数据,并通过试验验证得知,本装置和校准方法具有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量罩 风速 校准装置 风量 超声波流量计
下载PDF
基于LDV测速技术对风洞流速分布规律探索性研究
13
作者 周艳 扶志勇 +3 位作者 朱宁 冯得明 尹鑫昊 阮中 《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 2024年第2期21-22,35,共3页
本文采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V)非接触式测速技术研究风洞流速分布规律,通过对不同风速段的测量,测试风洞装置的风场气流均匀性及风速稳定性,并对风洞试验段的气流流动特性进行探索性研究,对数据和图例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取有效数据值,... 本文采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V)非接触式测速技术研究风洞流速分布规律,通过对不同风速段的测量,测试风洞装置的风场气流均匀性及风速稳定性,并对风洞试验段的气流流动特性进行探索性研究,对数据和图例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取有效数据值,对后续试验任务进行有效的调整和规划,为进一步研究整个风洞流速分布规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V 风速 风洞 流场 流速分布
原文传递
插入式流量计两种测量方法的研究
14
作者 冯得明 朱宁 +2 位作者 扶志勇 郑湘智 殷璋珺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24年第2期61-63,共3页
本文介绍了插入式流量计的结构和原理,以及两种常用测量方法的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插入式流量计在水流量标准装置上的不同流速实验。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为插入式流量计的校准和使用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插入式流量计 测量方法 单点流速 平均流速
下载PDF
基于位移传感器的磁环沉降和水位检测尺零值误差校准装置
15
作者 杨璐 陈静 +2 位作者 万凌锋 梁棣 周立波 《上海计量测试》 2024年第1期16-19,共4页
分析了磁环沉降和水位检测尺零值误差校准方式的发展现状,研究了该类仪器零值误差已有校准装置及校准方式的特性。结合前述的研究以及磁环沉降和水位检测尺的现实使用状态,针对此种计量器具基于位移传感器提出了一种零值误差校准方式并... 分析了磁环沉降和水位检测尺零值误差校准方式的发展现状,研究了该类仪器零值误差已有校准装置及校准方式的特性。结合前述的研究以及磁环沉降和水位检测尺的现实使用状态,针对此种计量器具基于位移传感器提出了一种零值误差校准方式并研制了一套专用的零值校准装置,最后进行的不确定度评定表明校准装置的研制能够满足相关计量器具零值误差溯源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传感器 磁环沉降和水位检测尺 零值误差 校准装置
下载PDF
公路检测仪器现场计量检定工作研究
16
作者 徐超 《区域治理》 2019年第3期198-198,共1页
当前我国公路建设网络的覆盖面积不断扩张,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这不但给人们日常出行带来了较大的便利,同时也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公路维护工作当中,公路的检测仪器的现场计量检定工作尤为重要,本文就针对... 当前我国公路建设网络的覆盖面积不断扩张,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这不但给人们日常出行带来了较大的便利,同时也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公路维护工作当中,公路的检测仪器的现场计量检定工作尤为重要,本文就针对该项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检测仪器 计量检定 可操作性
下载PDF
公路超速检测激光测速仪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厉文涛 汤灏 周健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3-152,共10页
为了减少公路违章超速现象的发生,使交通安全监测体制更完善,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可远距离工作的便携式激光多普勒测速系统.阐述了激光多普勒测速的基本原理和光束变换的实现方法,并利用双透镜类望远系统的结构搭建了用于公路超速检测的激... 为了减少公路违章超速现象的发生,使交通安全监测体制更完善,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可远距离工作的便携式激光多普勒测速系统.阐述了激光多普勒测速的基本原理和光束变换的实现方法,并利用双透镜类望远系统的结构搭建了用于公路超速检测的激光测速仪.理论分析与路边测试试验表明:该激光多普勒测速系统具有长工作距离和大景深的特点,并且可以较高精度获得车辆的行进速度.相比于传统激光测速仪,便携式激光多普勒测速系统提升了中心工作距离并增大了景深.新激光测速仪的中心工作距离为10m,景深为±1m,测速精度可以达到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激光多普勒测速仪 光束变换 超速检测 远距离工作
下载PDF
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线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思潮 刘岚松 李银轩 《自动化仪表》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64,共4页
为了克服原有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线传统控制系统的缺陷,满足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线的多设备集成、多参数、分工位、多台车辆同时上线检测的要求,提高运行可靠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PLC网络技术的分布式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 为了克服原有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线传统控制系统的缺陷,满足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线的多设备集成、多参数、分工位、多台车辆同时上线检测的要求,提高运行可靠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PLC网络技术的分布式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控制系统,并详细阐述了该控制系统的组成、软硬件设计方法。运用结果表明,系统的功能和技术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运行稳定,检测的数据准确可靠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性能 检测线 控制系统 PLC网络 DCS通信协议
下载PDF
量热仪氧弹自动检测装置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遥奇 刘思潮 +3 位作者 苏龙 胡彪 莫晓山 邓月明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4-129,共6页
为准确有效检测氧弹量热仪中氧弹的安全性能,解决目前人工千分尺测不准的问题,研制一种量热仪氧弹自动检测装置。该装置经液体加液,用电涡流测距传感器测氧弹形变,测量范围0~6 mm,分辨率1μm,准确度0.2%,压力范围0~25 MPa,准确度等级0.0... 为准确有效检测氧弹量热仪中氧弹的安全性能,解决目前人工千分尺测不准的问题,研制一种量热仪氧弹自动检测装置。该装置经液体加液,用电涡流测距传感器测氧弹形变,测量范围0~6 mm,分辨率1μm,准确度0.2%,压力范围0~25 MPa,准确度等级0.05级,满足DL/T 661-1999《热量计氧弹安全性能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对氧弹安全性能检测要求。装置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准确、安全,可作为计量部门对量热仪氧弹安全性能检测标准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弹 电感应涡流测距 自动检测装置 安全性能
下载PDF
SPR传感检测抗体结合蛋白与IgG相互作用的研究
20
作者 蔡志文 肖小平 +2 位作者 王雪亮 邵永红 周洁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8-102,共5页
将自研的基于波长扫描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系统与动力学分析方法相结合,研究葡萄球菌蛋白A、链球菌蛋白G与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的相互作用关系.实验测得,蛋白A和蛋白G与IgG的结合速率常数分别为1.3×10^5 L·m... 将自研的基于波长扫描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系统与动力学分析方法相结合,研究葡萄球菌蛋白A、链球菌蛋白G与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的相互作用关系.实验测得,蛋白A和蛋白G与IgG的结合速率常数分别为1.3×10^5 L·mol^-1·s^-1和5.0×10^4 L·mol^-1·s^-1,说明蛋白A与IgG的结合效率更高.同时测得蛋白A和蛋白G与IgG的解离速率常数分别为2.1×10^-2 s^-1和5.0×10^-3 s^-1,说明蛋白G与IgG形成的复合物更稳定.此外,由解离速率常数与结合速率常数的比值得出蛋白G对IgG的亲和力较大.实验结果可为优化抗体固定方法提供必要参考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 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 动力学分析 蛋白A 蛋白G 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