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本红色资源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研究--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
1
作者 孙元 《教育教学论坛》 2025年第13期153-156,共4页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红色资源非常丰富,是开展课程思政且充满校本特色的宝贵资源,但将校本红色资源融入课程思政,还存在着对红色资源融入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红色资源中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困难、机制制度有待完善等问题。通...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红色资源非常丰富,是开展课程思政且充满校本特色的宝贵资源,但将校本红色资源融入课程思政,还存在着对红色资源融入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红色资源中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困难、机制制度有待完善等问题。通过以下途径,如提炼红色资源中的思政元素,将其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丰富红色资源的物质形式,创新年轻人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红色资源育人方式;创新基层教学组织,构建多方联动的“虚拟课程思政教研室”这些形式,可以运用好红色资源,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红色资源 立德树人 校本资源
下载PDF
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创新能力训练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
2
作者 赵迪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3年第6期171-174,共4页
针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在人才创新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成因分析,提出一种解决电子信息类人才创新教育问题的对策。通过修订课程培养目标,设计课程教学模块、改建教学方式、搭建实践平台、积极的评价方式,探索构建一条以“创新训练”为... 针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在人才创新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成因分析,提出一种解决电子信息类人才创新教育问题的对策。通过修订课程培养目标,设计课程教学模块、改建教学方式、搭建实践平台、积极的评价方式,探索构建一条以“创新训练”为驱动力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通过变革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人才培养、产业应用、社会服务结合起来形成协同联合体,从而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以及高校的成果转换能力[1]。通过“创新训练”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人数稳步上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明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 创新 实践平台 评价
下载PDF
电子信息类大工匠培养模式的探索
3
作者 高峰 张星 邓囡宣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8-74,共7页
为服务“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湖南省积极推进“新三样”建设,推动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产业迅速发展。产业的发展与转型对高校新型电子信息类工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产业需求,主要表现为以下... 为服务“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湖南省积极推进“新三样”建设,推动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产业迅速发展。产业的发展与转型对高校新型电子信息类工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产业需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机制偏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在专业设置上,各专业群相对孤立,未能充分考虑专业之间的共享与互补关系;三是校地企合作形式化、表层化,缺乏健全的合作机制与保障措施;四是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真实企业项目的锻炼经验,双师双能型师资严重不足。基于以上问题,亟需在深入分析新形势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影响及当前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构建“学校-地方-企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两发展、三合作、四协调”的培养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产业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 大工匠 校地企合作 四链协同
下载PDF
改进的BOOST结构太阳能收集电路及其MPPT控制
4
作者 郑金兵 郑明才 +1 位作者 郑钊 赵小超 《电工技术》 2025年第2期25-28,共4页
为解决传统BOOST结构太阳能收集电路在某些状况下的电流失控问题,在收集回路中引入可动态切换的光源电阻,利用光源电阻的阻值限制电流增大,利用光源电阻的光照提高光伏电池的发电能力,并通过MPPT控制实现光伏电池输出功率最大化。理论... 为解决传统BOOST结构太阳能收集电路在某些状况下的电流失控问题,在收集回路中引入可动态切换的光源电阻,利用光源电阻的阻值限制电流增大,利用光源电阻的光照提高光伏电池的发电能力,并通过MPPT控制实现光伏电池输出功率最大化。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BOOST结构太阳能收集电路在MPPT控制下,光伏电池可全程工作在其MPPT工作点附近,并全程保持最大功率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ST结构电路 太阳能收集 MPPT控制
下载PDF
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方法的飞行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5
作者 杨进 慈颖 宋健 《模糊系统与数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5-175,共11页
针对飞行器装备作战试验效能评估指标体系中不同二级指标之间存在耦合关系且主观评价较强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FANP(fuzzy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和基于GC-ANP(greyclustering ANP)的飞行器装备作战试验效能评估方法.首先,以飞行器... 针对飞行器装备作战试验效能评估指标体系中不同二级指标之间存在耦合关系且主观评价较强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FANP(fuzzy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和基于GC-ANP(greyclustering ANP)的飞行器装备作战试验效能评估方法.首先,以飞行器装备作战试验效能评估为主要研究对象构建作战效能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包括航程指标、突击指标、生存指标和武器指标。在作战效能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ANP模型结构,利用SuperDecision软件计算各级指标的指标权重,然后根据飞行器装备仿真试验大数据分别采用FCE模型和GC模型进行飞行器装备作战试验效能评价.最后通过对作战试验数据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基于FANP和基于GC-ANP的作战试验效能评估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可以为设备级作战鉴定试验设计和仿真试验评估提供可靠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装备 作战试验 效能评估 网络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判法 灰色聚类
原文传递
典型电能变换电路作为太阳能收集电路时的性能研究
6
作者 郑钊 郑金兵 +1 位作者 郑明才 赵小超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21期87-92,共6页
针对太阳能收集电路中的光伏电池输出功率最大化问题,对各种典型电能变换电路作为太阳能收集电路时的性能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各种太阳能收集电路在MPPT控制下的光伏电池输出电流、光伏电池输出功率,以及储能电容电压等参数指标的变化情... 针对太阳能收集电路中的光伏电池输出功率最大化问题,对各种典型电能变换电路作为太阳能收集电路时的性能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各种太阳能收集电路在MPPT控制下的光伏电池输出电流、光伏电池输出功率,以及储能电容电压等参数指标的变化情况,总结典型电能变换电路作为太阳能收集电路时的性能特点。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BOOST结构电路作为太阳能收集电路时的性能最佳,可以实现光伏电池的实时最大功率输出,从而最大化太阳能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变换电路 太阳能收集 MPPT控制
下载PDF
基于二氧化钒的太赫兹可重构消色差超表面透镜
7
作者 王羚 高峰 +2 位作者 滕书华 谭志国 刘文清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02-1008,共7页
消色差超表面透镜是近期研究热点。由于需同时满足聚焦相位、群时延和群时延色散,目前消色差超表面透镜的设计存在复杂度较高的缺点。基于此,通过引入相变材料二氧化钒(VO_(2),Vanadium Dioxide)为消色差超表面透镜的设计提供新的自由度... 消色差超表面透镜是近期研究热点。由于需同时满足聚焦相位、群时延和群时延色散,目前消色差超表面透镜的设计存在复杂度较高的缺点。基于此,通过引入相变材料二氧化钒(VO_(2),Vanadium Dioxide)为消色差超表面透镜的设计提供新的自由度,并提出了一种基于VO_(2)实现太赫兹可重构消色差超表面透镜的方法。通过切换VO_(2)的状态,可调控超表面单元引入的Pancharatnam-Berry相位,从而使得超表面透镜满足不同频率所需的相位分布,实现消色差特性。为进行验证,设计了一款工作于1.93和2.14 THz的双频可重构消色差超表面透镜,作为对比还设计了一款工作于1.93 THz的单频不可重构超表面透镜。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消色差超表面透镜可有效消除频率带来的焦距偏移,具有消色差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二氧化钒 消色差 超表面透镜
下载PDF
考虑氯离子侵蚀与冲刷作用的桥梁抗震韧性分析
8
作者 万齐 滕书华 杜召华 《公路工程》 2024年第4期22-28,73,共8页
为分析氯离子侵蚀与冲刷作用下的桥梁抗震韧性,根据氯离子侵蚀机理,得到了氯离子侵蚀下的材料性能退化规律,构建了桥墩冲刷深度的计算模型,基于地震易损性理论提出了桥梁抗震韧性分析方法。以国内某跨河梁桥为工程实例,分别分析了该桥... 为分析氯离子侵蚀与冲刷作用下的桥梁抗震韧性,根据氯离子侵蚀机理,得到了氯离子侵蚀下的材料性能退化规律,构建了桥墩冲刷深度的计算模型,基于地震易损性理论提出了桥梁抗震韧性分析方法。以国内某跨河梁桥为工程实例,分别分析了该桥在氯离子侵蚀下、冲刷作用下及氯离子侵蚀与冲刷共同作用下的桥墩地震易损性与抗震韧性,研究表明:随着服役年限的增加,桥墩冲刷深度不断增加,氯离子侵蚀桥墩程度不断加重,桥墩在各损伤状态下的超越概率也不断增加;冲刷作用较氯离子侵蚀作用对桥墩地震易损性的影响更严重,考虑氯离子与冲刷共同作用下的桥墩超越概率要略小于仅考虑冲刷作用的桥墩超越概率;随着地震强度(PGA)的增大,桥墩的抗震韧性不断减小,并且当PGA较小时,抗震韧性下降较快,PGA较大时,抗震韧性趋于平缓,减速为先快后慢,表明大震作用下,桥墩抗震韧性已达到极限;随着桥梁服役时间的增加,仅考虑冲刷作用、仅氯离子侵蚀及两者共同作用下的桥墩抗震韧性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冲刷作用较氯离子侵蚀作用对桥墩抗震韧性影响更为明显,两者共同作用下的桥墩抗震韧性小于仅考虑冲刷作用或仅考虑氯离子侵蚀作用下的抗震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抗震韧性 氯离子侵蚀 冲刷作用 易损性
下载PDF
闪烁噪声条件下基于交互多模框架的雷达目标跟踪算法
9
作者 占荣辉 李祖检 滕书华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0-149,共10页
针对传统雷达目标跟踪算法在处理闪烁噪声时面临的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一种将容积卡尔曼估计器与交互多模框架相结合的高性能滤波算法。该算法将目标状态建模为高斯分布,将闪烁噪声建模为混合高斯分布,同时将其发生概率建模为一阶马尔可... 针对传统雷达目标跟踪算法在处理闪烁噪声时面临的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一种将容积卡尔曼估计器与交互多模框架相结合的高性能滤波算法。该算法将目标状态建模为高斯分布,将闪烁噪声建模为混合高斯分布,同时将其发生概率建模为一阶马尔可夫过程;在此基础上,利用交互多模框架实现对不同高斯噪声分量的匹配滤波处理。为了减轻非线性观测条件对目标跟踪精度的影响,进一步采用容积卡尔曼估计器作为高斯近似滤波器,对目标状态进行递推预测和更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较传统高斯混合滤波器和粒子滤波器具有更高的跟踪精度和更好的实时性能,同时还能对闪烁噪声出现时刻进行有效的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烁噪声 交互多模 雷达目标跟踪 容积卡尔曼滤波器
下载PDF
适用于高进制QAM的等效恒模盲均衡算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苏静 赵晋琴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2期178-184,共7页
为了实现对非恒模信号的高效均衡,该文在恒模盲均衡算法(Constant Modulus Algorithm,CMA)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改进算法:一,对星座符号点进行井字形划分,在非恒模信号的每个区域内都可等效为恒模情况,从而得到等效恒模分区的盲均衡改进... 为了实现对非恒模信号的高效均衡,该文在恒模盲均衡算法(Constant Modulus Algorithm,CMA)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改进算法:一,对星座符号点进行井字形划分,在非恒模信号的每个区域内都可等效为恒模情况,从而得到等效恒模分区的盲均衡改进算法(Equivalent Constant Modulus Partition Algorithm,ECMPA).二,使用CMA算法和ECMPA算法同时运行来快速打开眼图,根据根均方标准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的取值CMA算法自适应启动或停止,由此得到ECMPA+自启动(Self-Stop and Go,SSG)CMA算法.仿真结果表明,16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情况下,ECMPA和ECMPA+SSG-CMA算法都能实现快速收敛,稳态误差小,并对信号相位进行了矫正,即使信道突变,也能又快又好地实现再次均衡,性能优于其他算法.64QAM情况下,ECMPA算法的收敛速度会变慢,给定信号量的情况下甚至不能达到收敛,而ECMPA+SSG-CMA算法的性能和16QAM时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均衡 盲均衡 恒模算法 信道突变 相位矫正
下载PDF
低压电力线通信自适应脉冲噪声抑制 被引量:7
11
作者 谭周文 刘宏立 成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9-136,共8页
针对脉冲噪声严重影响电力线通信系统传输性能,提出一种室内电器脉冲噪声估计和抑制方法。首先,分析室内脉冲噪声的特性,在通信过程中对传输信号进行交织操作。然后,在接收端利用矩估计的方法对脉冲噪声的特征参数进行估计,根据估计的... 针对脉冲噪声严重影响电力线通信系统传输性能,提出一种室内电器脉冲噪声估计和抑制方法。首先,分析室内脉冲噪声的特性,在通信过程中对传输信号进行交织操作。然后,在接收端利用矩估计的方法对脉冲噪声的特征参数进行估计,根据估计的脉冲噪声信息建立噪声抑制的自适应门限。最后,根据自适应门限对电力线脉冲噪声进行抑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未知脉冲噪声特征情况下,能对接收信号中的脉冲噪声进行可靠估计,对电力线脉冲噪声能够进行自适应抑制,并且该算法的噪声抑制性能优于传统的限幅和消隐抑制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通信 脉冲噪声 交织 噪声抑制 噪声估计
下载PDF
BOOST结构太阳能收集电路MPPT控制及性能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钊 郑金兵 +2 位作者 郑明才 赵小超 赵晋琴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3年第4期72-78,共7页
为最大化太阳能电收集效率,对BOOST结构太阳能收集电路运行行为进行研究,分析收集电路在不同工作状态下,光伏电池输出电流以及输出功率的特点。针对常规BOOST结构太阳能收集电路在MPPT控制下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动态串入限流电阻的改进... 为最大化太阳能电收集效率,对BOOST结构太阳能收集电路运行行为进行研究,分析收集电路在不同工作状态下,光伏电池输出电流以及输出功率的特点。针对常规BOOST结构太阳能收集电路在MPPT控制下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动态串入限流电阻的改进措施,确保MPPT控制目标的全过程实现。理论分析及仿真实验表明,控制BOOST结构太阳能收集电路的运行行为可实现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输出,并使收集电路性能得到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收集 MPPT控制 运行行为控制 性能优化
下载PDF
泛在车联网环境下的交通状况智能监测与标记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钊 李科峰 +1 位作者 赵晋琴 郑明才 《中国交通信息化》 2023年第S01期232-236,共5页
为实时掌握交通路网中的交通状况,提出一种泛在互联车联网环境下的交通状况智能监测与标记方法。通过泛在互联车联网实现交通状况信息的泛在采集和泛在传送,形成交通状况原始数据源;通过对交通状况原始数据的预处理,获取能反映交通状况... 为实时掌握交通路网中的交通状况,提出一种泛在互联车联网环境下的交通状况智能监测与标记方法。通过泛在互联车联网实现交通状况信息的泛在采集和泛在传送,形成交通状况原始数据源;通过对交通状况原始数据的预处理,获取能反映交通状况的实时车辆轨迹数据;通过智能化分析方法从车辆轨迹数据中提取交通运输车辆的行驶方向和状态,以及交通路网中各位置点的交通畅通程度,并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交通路网中的实时交通状况。理论分析与仿真分析表明该交通状况智能监测与标记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在互联车联网 车辆轨迹数据 交通状况 智能监测 智能标记
下载PDF
非理想正交发射信号对频控阵波束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进 付耀文 杨威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4-111,共8页
为考察发射非理想正交基带信号对频控阵波束的影响,基于频控阵信号模型引出了基带信号正交问题,从数学上推导频控阵发射非理想正交基带信号情况下的波束表达式,进一步分析匹配接收处理性能。基于频控阵波束发射和匹配接收计算量,提炼出... 为考察发射非理想正交基带信号对频控阵波束的影响,基于频控阵信号模型引出了基带信号正交问题,从数学上推导频控阵发射非理想正交基带信号情况下的波束表达式,进一步分析匹配接收处理性能。基于频控阵波束发射和匹配接收计算量,提炼出影响分析评估因子,构建了频控阵基带发射信号正交特性与波束、匹配接收性能的定量分析关系。基于6类典型随机分布二相编码基带信号进行数值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不同随机分布呈现不同基带信号正交特性,其对频控阵波束发射和匹配接收性能的影响随正交特性不同各有差异。单从正交性影响分析而言,基于Normal、Uniform、Logistic随机分布具有更好的频控阵基带信号发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控阵 阵列信号 正交信号 波形设计 波束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电流追踪的光伏储能电路及其MPPT控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钊 郑明才 +2 位作者 赵小超 李科峰 郑金兵 《自动化应用》 2023年第21期87-91,共5页
为最大化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本文以Boost结构DC/DC变换器作为光伏储能电路,利用自适应变步长电流追踪算法CT-AVS对光伏电池输出功率进行MPPT控制。在CT-AVS算法中,根据光伏电池实际输出状态自适应追踪光伏电池的MPPT电流值,通过对储能... 为最大化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本文以Boost结构DC/DC变换器作为光伏储能电路,利用自适应变步长电流追踪算法CT-AVS对光伏电池输出功率进行MPPT控制。在CT-AVS算法中,根据光伏电池实际输出状态自适应追踪光伏电池的MPPT电流值,通过对储能电路中开关管的导通/关断控制迫使光伏电池实际输出电流实时跟踪其MPPT电流值,以使光伏电池实时工作在其MPPT工作点附近,从而最大化光伏电池输出功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CT-AVS进行MPPT控制的Boost结构光伏储能电路能实现光伏电池输出功率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储能电路 Boost结构变换器 MPPT控制 电流追踪 自适应
下载PDF
基于联合动态稀疏表示的开集距离像目标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盛启 张会强 +2 位作者 滕书华 瞿爽 吴中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101-4109,共9页
针对开集条件下多视高分辨距离像(HRRP)目标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动态稀疏表示(JDSR)的开集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JDSR求解多视HRRP在过完备字典上的重构误差,采用极值理论(EVT)对匹配和非匹配类别的重构误差拖尾进行建模,将开集... 针对开集条件下多视高分辨距离像(HRRP)目标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动态稀疏表示(JDSR)的开集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JDSR求解多视HRRP在过完备字典上的重构误差,采用极值理论(EVT)对匹配和非匹配类别的重构误差拖尾进行建模,将开集识别问题转化为假设检验问题求解。识别时利用重构误差确定候选类,根据尾部分布的置信度获得匹配类与非匹配类得分,并将两者的加权和作为类别判据最终确定库外目标或候选类。该方法能够有效利用多视观测来自相同目标的先验信息提高开集条件下的HRRP识别性能,并且对多视数据不同的获取场景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利用从MSTAR反演生成的HRRP数据对算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性能优于主流开集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集识别 联合动态稀疏表示 极值理论 高分辨距离像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语义增强损失函数与全景分割
17
作者 郑立冬 滕书华 +2 位作者 谭志国 元志安 马燕新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49-1456,共8页
全景分割是计算机视觉中重要的研究方向。考虑到不同应用场景对语义分割精度的要求不同,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语义增强损失函数和全景分割方法。首先将语义类别按照重要程度分组,加入注意力机制来对不同语义信息进行区分,并通... 全景分割是计算机视觉中重要的研究方向。考虑到不同应用场景对语义分割精度的要求不同,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语义增强损失函数和全景分割方法。首先将语义类别按照重要程度分组,加入注意力机制来对不同语义信息进行区分,并通过对损失权重的设计有效抑制了分类失衡问题;其次设计一种全景分割网络,利用MaskR CNN网络作为实例分割子分支并加入FPN结构作为语义分割基准,提高了所需物体种类的分割精度;最后通过设计重叠结果剔除规则避免了网络结构中的实例和语义分割分支输出的重叠问题。通过对COCO数据集的对比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语义增强损失函数有效提高了优先级较高语义类别的分割效果,为不同应用场景的全景分割提供了更加高质量的语义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失函数 注意力机制 全景分割 实例分割 语义分割
下载PDF
道路智能网联移动式防冰除雪系统 被引量:1
18
作者 成政廷 杜召华 +2 位作者 张航行 谭志国 滕书华 《湖南交通科技》 2023年第2期158-161,共4页
围绕冰雪恶劣气象条件下公路安全保障难题,秉持主动智能抗冰理念,提出一种道路智能网联移动式防冰除雪系统。系统综合运用北斗高精度定位、5G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气象监测与预警系统实现对路面气象和凝结冰... 围绕冰雪恶劣气象条件下公路安全保障难题,秉持主动智能抗冰理念,提出一种道路智能网联移动式防冰除雪系统。系统综合运用北斗高精度定位、5G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气象监测与预警系统实现对路面气象和凝结冰状态的实时监测,智能控制除冰液自动制备和输送,同时控制无人车喷淋系统沿预定路径主动喷洒除冰液,防止冰雪粘连在道面上所造成的交通安全危害。该系统有力地保障了冬季特殊路段行车安全,显著提升了公路的应急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 移动式喷淋 主动融冰雪 恶劣气象
下载PDF
地方高校新工科教学团队建设与绩效评价探究
19
作者 王建军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2期5-9,共5页
教学团队建设是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的重要内容。该文提出培养面向地方产业所需的人才,以人才培养为共同目标,以改革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业评价为举措,在建立工程化课程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建立课程组教学团队、课程模块... 教学团队建设是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的重要内容。该文提出培养面向地方产业所需的人才,以人才培养为共同目标,以改革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业评价为举措,在建立工程化课程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建立课程组教学团队、课程模块教学团队和专业教学团队,通过专家评价课程教学质量、学生评价课程教学质量和学校评价人才培养成效相结合,建立教学团队绩效评价机制,促进教学团队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新工科 课程教学 教学团队 绩效评价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地方高校新工科综合实践课程建设探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建军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22期28-31,共4页
根据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要求,借鉴国外顶石课程成功经验,探讨地方高校新工科如何以综合实践课程建设为抓手,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课程目标对接地方产业岗位需求,课程内容融合学科前沿知识和地方产业新技术,课程实施采取“理论和实践... 根据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要求,借鉴国外顶石课程成功经验,探讨地方高校新工科如何以综合实践课程建设为抓手,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课程目标对接地方产业岗位需求,课程内容融合学科前沿知识和地方产业新技术,课程实施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基础和创新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学业评价结合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并结合案例介绍综合实践课程的建设过程。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和课程成绩比较分析,证明综合实践课程建设取得较好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新工科 课程建设 综合性 实践性 地方产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