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神经内科被误漏诊的主动脉夹层原因分析(附报告4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玲英 杨期明 吴俊 《医学信息》 2011年第7期2000-2001,共2页
目的分析在神经内科被误漏诊的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探讨误诊的原因,探讨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减少主动脉夹层误诊及漏诊,提高主动脉夹层的早期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 目的分析在神经内科被误漏诊的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探讨误诊的原因,探讨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减少主动脉夹层误诊及漏诊,提高主动脉夹层的早期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结果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高,尤其以神经系统表现为首发表现时容易误漏诊。结论对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一定注意检查双侧肢体血压与脉搏是否对称等,如考虑AD可能,尽快行相关检查确诊,减少漏诊、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误诊 漏诊 神经内科
下载PDF
临床路径在神经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2
作者 张丽蓉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1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究临床路径在神经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间在该院神经内科实习的护生为试验对象,共计50名,随机分两组,对照组行传统临床带教,观察组行临床路径护理带教,连续带教1个月后评估两组实习护生的理论... 目的探究临床路径在神经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间在该院神经内科实习的护生为试验对象,共计50名,随机分两组,对照组行传统临床带教,观察组行临床路径护理带教,连续带教1个月后评估两组实习护生的理论、操作成绩和综合素质能力,调查实习护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程度,分析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优良率、综合素质能力合格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护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程度显著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在神经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确切,不仅可提高实习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综合素质能力,还可有效确保实习护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程度,提高学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神经内科 护理 带教 效果
下载PDF
伴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和甲状腺毒血症的视神经脊髓炎1例报告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奇山 雷生锁 黄仁彬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42-843,共2页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是一种不同于多发性硬化症的与血清aquaporin-4免疫球蛋白G抗体(AQP4-Ig G)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亚洲人群中,一部分NMOSD患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是一种不同于多发性硬化症的与血清aquaporin-4免疫球蛋白G抗体(AQP4-Ig G)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亚洲人群中,一部分NMOSD患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s,AITDs),且高滴度抗甲状腺抗体(antithyroid antibodies,ATAbs)与患者脊髓病灶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毒血症 视神经脊髓炎 多发性硬化症 AQUAPORIN 甲状腺抗体 桥本甲状腺炎 免疫球蛋白 高滴度 亚洲人群 THYROID
下载PDF
合并特殊神经系统表现的甲亢1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海鹏 杨期明 +3 位作者 黄仁彬 唐圣桃 扬国帅 宋晓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4-745,共2页
关键词 神经系统表现 甲亢病人 临床分析 甲状腺肿大 周期性麻痹 偏身舞蹈症 消化系统 临床表现
下载PDF
脑脊液TPPA与TRUST检测对神经梅毒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8
5
作者 曾荣 陈继华 +1 位作者 雷生锁 夏明万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236-237,共2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TPPA)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oluidine red unheated serumtest,TRUST)对于神经梅毒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的20例神经梅毒患者以及60例健康... 目的探讨脑脊液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TPPA)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oluidine red unheated serumtest,TRUST)对于神经梅毒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的20例神经梅毒患者以及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脑脊液TPPA与TRUST检测对神经梅毒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假阴性等进行比较。结果脑脊液TPPA与TRUST联合检测对神经梅毒敏感度及特异性均高于单独检测,同时可降低其假阴性。结论对于高度怀疑为神经梅毒的患者采用脑脊液TPPA与TRUST联合检测,可提高其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 神经梅毒 诊断
下载PDF
神经源性肺水肿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姚晓喜 陈继华 黄仁彬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3期113-113,共1页
目的提高对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的认识。方法收集12例NPE,对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作初步探讨。结果 12例NPE中,12h内肺水肿得到纠正或大部分缓解9例(75%),死亡8例(66.7%),其中死于肺水肿3例。NPE发病机制可能与下丘脑功能紊乱... 目的提高对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的认识。方法收集12例NPE,对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作初步探讨。结果 12例NPE中,12h内肺水肿得到纠正或大部分缓解9例(75%),死亡8例(66.7%),其中死于肺水肿3例。NPE发病机制可能与下丘脑功能紊乱、误吸所致肺损伤、肺血容量剧增所致肺毛细血管及肺组织损伤有关。结论 NPE预后差,早诊断早治疗可能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水肿 神经源性 预后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在有机磷农药中毒后迟发性神经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曾珉 李海鹏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后迟发性神经病(OPIDN)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受损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有机磷农药中毒后迟发性神经病的患者4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后迟发性神经病(OPIDN)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受损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有机磷农药中毒后迟发性神经病的患者4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解毒、营养神经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受检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的改善程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低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神经电生理检测提示:两组患者治疗后受检神经的MCV和SCV均较治疗前提高,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神经节苷脂能提高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后迟发性神经病的临床疗效,能有效营养及修复受损神经,提高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 有机磷农药中毒后迟发性神经病
下载PDF
癫持续状态大鼠内质网应激预适应对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张翼 谭利明 +1 位作者 蒋校文 黄志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1061-1068,共8页
目的探讨2-脱氧葡萄糖诱导内质网应激预适应对癫持续状态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2-脱氧葡萄糖连续腹腔注射诱导内质网应激,并在此基础上制备氯化锂-匹罗卡品癫持续状态大鼠模型。Nissl染色观察癫持续状... 目的探讨2-脱氧葡萄糖诱导内质网应激预适应对癫持续状态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2-脱氧葡萄糖连续腹腔注射诱导内质网应激,并在此基础上制备氯化锂-匹罗卡品癫持续状态大鼠模型。Nissl染色观察癫持续状态后海马神经元损伤情况、计数海马CA1和CA3区存活神经元数目;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海马CA3区内质网应激标志物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X盒结合蛋白1(XBP-1)表达变化。结果与癫持续状态组相比,癫持续状态后第7天时内质网应激预适应组大鼠海马存活神经元数目增加,以CA1区显著(t=5.353,P=0.000)。癫持续状态组大鼠发作后6 h,海马CA3区GRP78和XBP-1表达水平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均P=0.000),于发作第2天达峰值水平(均P=0.000);内质网应激预适应组大鼠发作前海马CA3区GRP78和XBP-1表达即高于对照组(均P=0.000),GRP78在发作后24 h和2 d时维持在峰值水平(均P=0.000),XBP-1在发作后24 h达峰值水平(P=0.000);内质网应激预适应组大鼠海马CA3区GRP78和XBP-1表达在癫持续状态前,以及癫持续状态后6、12、24 h均高于癫持续状态组(均P=0.000),至第2和7天时与癫持续状态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2-脱氧葡萄糖诱导的内质网应激预适应对癫持续状态大鼠海马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而XBP-1-GRP78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内质网 海马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脑性瘫痪患儿CT表现及血清髓鞘碱性蛋白、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徐亚飞 廉荣镇 唐琼梅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年第6期734-736,共3页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患儿CT表现及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变化。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患儿CT表现及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变化。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37例CP患儿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本院同期8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析CP患儿人口学特征及CT异常表现,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MBP、GFAP及IL-6水平差异,探讨血清MBP、GFAP及IL-6检测对小儿CP的诊断价值。结果137例CP患儿中男∶女为1.36∶1;以<3岁患儿居多,共63例(45.99%);诊断分型以痉挛型所占比例最高,共84例(61.31%)。137例CP患儿CT表现异常87例,总异常率为63.50%。观察组血清MBP、GFAP及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不同CP类型患儿血清MBP、GFAP及IL-6水平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MBP、GFAP及IL-6诊断小儿CP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57、0.840、0.810。结论CP患儿诊断类型以痉挛型为主,血清MBP、GFAP及IL-6检查可为小儿CP的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CT表现 髓鞘碱性蛋白 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Snyder希望理论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生命质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何清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究Snyder希望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生命质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53)和... 目的:探究Snyder希望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生命质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53)和观察组(Snyder希望理论护理干预,n=53)。评估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心理状态、生命质量、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7%,低于对照组的16.98%(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SF-36生命质量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SAS、SDS、NIHSS评分均降低,其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SF-36、GCS、Barthel指数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nyder希望理论护理干预应用于脑梗死患者,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心理状态,促进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提高其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Snyder希望理论 心理状态 生命质量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原文传递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circFTO和miR-141-3p表达情况及其与病变分期的关系 被引量:8
11
作者 田涛 刘茹 +3 位作者 彭婧利 邝国平 周小平 姚晓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63-116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circFTO、miR-141-3p水平变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不同疾病分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10/2022-11本院收治的1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分期将患者分为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70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 目的:探讨血清circFTO、miR-141-3p水平变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不同疾病分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10/2022-11本院收治的1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分期将患者分为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70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66例、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62例;同期选取67例本院体检正常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血清circFTO和miR-141-3p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circFTO、miR-141-3p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因素。结果:PDR组circFTO、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高于对照组、NDR组、NPDR组,miR-141-3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对照组、NDR组、NPDR组(P<0.05)。NDR组、NPDR组、PDR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于对照组(均P<0.05)。PDR组病程高于NDR组和NPDR组(P<0.0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circFTO与SBP、DBP、FPG、HbA1c呈正相关,miR-141-3p与SBP、DBP、FPG、HbA1c呈负相关(均P<0.05)。circFTO是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miR-141-3p是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circFTO显著升高,miR-141-3p显著降低,二者均与疾病分期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评估疾病进展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circFTO miRNA-141-3p 疾病分期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不同抗VEGF药物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其与OCT分型的关系 被引量:8
12
作者 田涛 姚晓喜 +6 位作者 彭婧利 李植源 冯刚华 刘茹 周小平 杨源 邝国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91-995,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分型的关系。方法:选取45例进行雷珠单抗治疗的DME患者(本院于2020-02/2022-02收治)作为雷珠单抗组,同期45例进行康柏西... 目的:探究不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分型的关系。方法:选取45例进行雷珠单抗治疗的DME患者(本院于2020-02/2022-02收治)作为雷珠单抗组,同期45例进行康柏西普治疗的DME患者作为康柏西普组。其中雷珠单抗组给予视网膜光凝术联合雷珠单抗治疗,康柏西普组给予视网膜光凝术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黄斑水肿改善时间、视网膜厚度恢复正常时间、新生血管消失时间及眼底出血吸收时间),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VEGF水平,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最佳矫正视力(BCVA)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疗效与不同OCT分型的关系。结果:两组黄斑水肿改善时间、视网膜厚度恢复正常时间、新生血管消失时间及眼底出血吸收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IL-6、VEGF、BCVA值均明显降低(P<0.01),但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CMT均明显降低(P<0.05),且与雷珠单抗组比较,康柏西普组明显降低(P<0.0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浆液性视网膜脱离(SRD)、黄斑囊样水肿(CME)、视网膜弥漫性增厚(DRT)型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DRT型最高,SRD型最低。结论: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DME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且对DRT型DME患者治疗效果更好,但是康柏西普能够更好地降低CMT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分型 疗效
下载PDF
神经重症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引起CRT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元君 许伟 +1 位作者 罗玉秀 杨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16期2745-2747,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重症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引起导管相关性血栓(CRT)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锁骨下静脉置管的神经重症患者90例进行观察,根据有无CRT发生分为CRT组29例和非CRT组61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 目的:探讨神经重症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引起导管相关性血栓(CRT)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锁骨下静脉置管的神经重症患者90例进行观察,根据有无CRT发生分为CRT组29例和非CRT组61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以Logistic回归模型作相关因素分析。结果:CRT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及血小板计数(PLT)均较非CRT组显著更高(P<0.05);CRT组不同年龄、不同置管时间、是否同部位反复穿刺、是否存在脑梗死、有无刺激性药物及有无抗血小板药物的占比与非CRT组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Fib、高D-D、年龄>60岁、置管时间>20d、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及使用刺激性药物是导致神经重症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引起CR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神经重症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CRT,其中高Fib、高D-D、高龄、长时间置管、同部位反复穿刺及使用刺激性药物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 锁骨下静脉置管 导管相关性血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作息锻炼治疗失眠症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的影响
14
作者 文林兰 易继平 +1 位作者 邓丽娟 唐吴颖萱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第7期1455-1458,共4页
目的:探究作息锻炼治疗失眠症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失眠症患者3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1例,最终完成随... 目的:探究作息锻炼治疗失眠症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失眠症患者3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1例,最终完成随访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60例及58例。观察组给予作息锻炼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疗法,比较2组疗效,并分别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Epworth嗜睡量表(ES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睡眠和情绪状态。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57/6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9%(45/58),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各单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作息锻炼治疗失眠症疗效优于常规药物疗法,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调整情绪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息锻炼 失眠症 睡眠质量
下载PDF
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伶俐 罗莎林 文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13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多巴丝肼治疗,研究组给予普拉克索联... 目的观察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多巴丝肼治疗,研究组给予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非运动症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3.68%(χ^(2)=6.333,P=0.011)。治疗12周后,2组患者HAMA评分及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MoCA评分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对照组患者MoC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日常活动、运动功能及精神行为与情绪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非运动症状总发生率为15.79%,低于对照组的36.84%(χ^(2)=4.342,P=0.037)。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1.05%(χ^(2)=4.145,P=0.041)。结论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可降低患者HAMA评分及HAMD评分,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升认知功能,降低非运动症状发生率,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普拉克索 多巴丝肼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艾地苯醌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预防性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张翼 陈继华 付鹏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3222-3224,共3页
目的:观察艾地苯醌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预防作用和对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艾地苯醌。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8周对两组患... 目的:观察艾地苯醌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预防作用和对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艾地苯醌。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8周对两组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并评定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治疗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HAMD评分及S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地苯醌的早期应用能减少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并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艾地苯醌 脑卒中后抑郁 脑梗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血红素氧合酶-1、非结合胆红素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海鹏 肖波 +4 位作者 陈继华 杨国帅 杨期明 黄仁彬 熊波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非结合胆红素(UCB)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及钒酸盐氧化法测定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发病第1d、3d、6d及正常对照组的空腹血清HO-1及UCB浓度,并进行比较...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非结合胆红素(UCB)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及钒酸盐氧化法测定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发病第1d、3d、6d及正常对照组的空腹血清HO-1及UCB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CI组发病第1d、3d、6d血清HO-1及UCB浓度依序下降。发病第1d ACI患者血清HO-1浓度和同期血清UCB浓度呈正相关(r=0·645,P<0·05);脑梗死体积和发病第1d血清HO-1浓度呈正相关(r=0·358,P<0·05),脑梗死体积和发病第3d、第6d血清UCB浓度呈负相关(r=-0·335,r=-0·267,均P<0·05)。结论HO-1的升高可能是机体对脑缺血损伤的防御反应,UCB可能在脑梗死的发病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红素氧合酶-1 非结合胆红素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两种治疗方法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熊波 李斌 +2 位作者 陈春阳 陈继华 刘秋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破入脑室 治疗 脑出血
下载PDF
盐酸美金刚片治疗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永东 廖远高 +2 位作者 杨期明 黄仁彬 陈素芬 《中南药学》 CAS 2010年第4期311-313,共3页
目的评估盐酸美金刚片治疗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中、重度A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10 mg.d-1,试验组给予盐酸美金刚片20 mg.d-1,疗程16周,每4周随访1次,评估简易... 目的评估盐酸美金刚片治疗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中、重度A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10 mg.d-1,试验组给予盐酸美金刚片20 mg.d-1,疗程16周,每4周随访1次,评估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阿尔茨海默病评价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结果盐酸多奈哌齐组MMSE、ADAS-cog、ADL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美金刚片组ADL、ADAS-cog和MMSE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各量表评分比较(P>0.05)与治疗16周后2组评分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不良反应率为6.25%。结论盐酸美金刚片可以改善中、重度AD患者的症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美金刚片 盐酸多奈哌齐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姚晓喜 黄凤珍 +1 位作者 易继平 周飞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9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45例,入组患者随机分配到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组(治疗组)及阿司匹林组(对照组),观察指标...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45例,入组患者随机分配到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组(治疗组)及阿司匹林组(对照组),观察指标包括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复发1例,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复发3例,总有效率为82.6%;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未发现进展为脑梗死患者,对照组进展为脑梗死患者1例,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PT、APTT及FIB改变均较对照组明显。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早期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减少TIA患者复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