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内营养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辅助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迟永生 胡北平 +2 位作者 王欣燕 季小炜 汪百飞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523-526,共4页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辅助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营养状态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湖州市中医院及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2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其...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辅助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营养状态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湖州市中医院及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2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其中6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肠内营养治疗,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 II)评分、肺炎严重指数(PSI)、营养状态指标和血清炎症因子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3%比78.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PACHE II评分、PSI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b、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CRP和降钙素原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肠内营养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辅助治疗重症肺炎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减轻患者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重症肺炎 疗效 营养状态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风险筛查方法研究进展
2
作者 鲁小丹 汪永斌 +1 位作者 刘雨今 金培英 《右江医学》 2023年第9期853-857,共5页
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FI)是指患者在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过程中发生的常见不良反应,通常指一系列胃肠道症状,如胃残余量增多、呕吐、腹泻、腹痛等,会导致患者肠内营养输注量减少,营养需求得不到满足,达不到营养目... 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FI)是指患者在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过程中发生的常见不良反应,通常指一系列胃肠道症状,如胃残余量增多、呕吐、腹泻、腹痛等,会导致患者肠内营养输注量减少,营养需求得不到满足,达不到营养目标[1-2]。FI是全球重症监护室常见的问题,平均约38.3%的患者不能耐受EN[3]。FI与死亡率增加、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延长等不良结局相关[4-5]。目前针对FI尚无高级别证据的治疗措施被推荐,静脉注射红霉素对FI的治疗效果如何尚无定论[6-8]。最新美国肠外和肠内营养学会/重症监护医学会重症监护营养指南指出,在重症监护营养研究中应评估营养状况[9],FI的早期识别与预防可以改善重症患者的营养供应和临床结局[4]。现对FI筛查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筛查方法包括风险预测模型、评估量表、影像学检查及其他特异性指标,旨在为临床早期识别FI高危人群,针对性预防方案的制订和实施,以及筛查工具的选择和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疾病 肠内营养 喂养不耐受 预测模型 筛查工具
下载PDF
重症肺炎患者免疫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28
3
作者 占林兵 谢波 +1 位作者 华锋 富明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145-2147,共3页
目的:研究免疫治疗对重症肺炎患者CD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m HLA-DR)表达率、血清免疫球蛋白Ig G、Ig A和Ig M指标的影响,探讨重症肺炎免疫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 目的:研究免疫治疗对重症肺炎患者CD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m HLA-DR)表达率、血清免疫球蛋白Ig G、Ig A和Ig M指标的影响,探讨重症肺炎免疫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胸腺肽α1治疗,疗程为7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m HLA-DR表达以及Ig G、Ig A和Ig M含量变化。结果 :治疗组胸腺肽α1治疗后m HLA-DR表达率升高显著,同时血清Ig G、Ig A和Ig M含量均出现明显升高,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采用胸腺肽α1免疫治疗可以预防免疫抑制,明显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免疫治疗 免疫球蛋白 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决策后悔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佳琪 沈佩烨 +4 位作者 华雨婷 朱春乐 侯小会 浦洁 周庆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24,共4页
综述决策后悔的相关概念及表现形式、决策后悔的评价工具及减少决策后悔的措施(包括应用决策辅助工具、伴侣支持、医护人员支持),以期为提高我国乳腺癌患者决策质量及制定相关护理措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乳腺癌 决策后悔 决策质量 决策辅助工具 共享决策 伴侣支持 专业支持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左束支起搏最新临床研究进展
5
作者 熊翠 杨莹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9期117-120,共4页
心脏起搏是治疗窦房结功能障碍或房室传导阻滞所致心动过缓的有效方法。传统的右心室心尖起搏可导致电和机械不同步,从而增加房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风险,高比例的右心室间隔部位起搏也可增加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风险。由中国人首创... 心脏起搏是治疗窦房结功能障碍或房室传导阻滞所致心动过缓的有效方法。传统的右心室心尖起搏可导致电和机械不同步,从而增加房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风险,高比例的右心室间隔部位起搏也可增加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风险。由中国人首创的左束支起搏技术,近年来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诸多研究正在开展,取得日新月异的研究成果。作为一种生理性的起搏新策略,左束支起搏技术绕过病理性阻滞区域直接激动左束支,相较右心室起搏可使患者获得更生理的起搏方式,且可成功纠正由左束支传导阻滞引起的心力衰竭,也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通过回顾该前沿技术的研究动态,对国内外左束支起搏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束支起搏 生理性起搏 临床疗效 心脏起搏并发症
下载PDF
重症患者合并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病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姬晓伟 谢波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2年第6期656-658,共3页
近年来.随着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研究的不断发展,胃肠道功能的重要性越来越为广大从事重症医学领域的医护人员所认识。胃肠道作为人体内最大的“储菌库”和“内毒素库”,如果... 近年来.随着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研究的不断发展,胃肠道功能的重要性越来越为广大从事重症医学领域的医护人员所认识。胃肠道作为人体内最大的“储菌库”和“内毒素库”,如果肠黏膜屏障完整性和保护功能遭到各种原因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肠功能障碍 重症患者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胃肠道功能 预后 病因 肠黏膜屏障 医护人员
下载PDF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在心脏停搏患者预后中的评估价值
7
作者 叶莉莉 钟磊 +2 位作者 姬晓伟 陈春荣 谢波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期7-10,14,共5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对心脏停搏(cardiac arrest,CA)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湖州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收治的146例CA患者...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对心脏停搏(cardiac arrest,CA)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湖州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收治的146例C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ICU住院期间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A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估RDW对CA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生存曲线。结果共纳入146例CA患者,其中存活49例,死亡97例,死亡率66.44%。死亡组患者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评分、RDW、血钠、丙氨酸转氨酶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心肺复苏时间显著长于存活组,ICU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DW、心肺复苏时间均是CA患者ICU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RDW预测CA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742,最佳截断值为13.95%,敏感度59.8%,特异性85.7%。低RDW患者的1年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高RDW患者(χ^(2)=18.757,P<0.001)。结论RDW是预测CA患者ICU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心脏停搏 预后
下载PDF
机械通气患者重症监护获得性衰弱现状及危险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刘慧佳 史平 +3 位作者 李莎莎 姬晓伟 周庆 谢波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6-39,共4页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重症监护获得性衰弱(intensive care unit acquired weakness,ICU-AW)的发生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在湖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65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重症监护获得性衰弱(intensive care unit acquired weakness,ICU-AW)的发生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在湖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6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机械通气患者ICU-AW危险因素调查表、医学研究委员会评分,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及治疗情况,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ICU-AW的危险因素.结果 机械通气患者并发ICU-AW69例,发生率为41.82%.不同ICU入住时间、入院时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方式、机械通气时间、血糖水平、乳酸水平以及是否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胃肠外营养和是否发生低蛋白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脓毒症以及是否应用镇静镇痛药、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其在是否发生ICU-AW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血乳酸水平升高是机械通气患者ICU-AW的危险因素.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ICU-AW发生率较高,护理工作中应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有针对性地消除或减轻危险因素,做好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ICU获得性衰弱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动态监测血乳酸水平评估危重症患者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9
9
作者 施秋凌 谢波 郑霞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542-544,548,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乳酸水平评估危重症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194例ICU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预后分为存活组(129例)和死亡组(65例),统计并分析入ICU时、治疗后4、12、24h各时点血乳酸水平及4~12h、12~24h时段的乳酸水平变化情...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乳酸水平评估危重症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194例ICU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预后分为存活组(129例)和死亡组(65例),统计并分析入ICU时、治疗后4、12、24h各时点血乳酸水平及4~12h、12~24h时段的乳酸水平变化情况及乳酸清除率,并与患者的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绘制ROC曲线,评价不同时点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存活组各时点乳酸水平均低于死亡组(均P<0.05),存活组在入ICU后乳酸水平逐渐下降;死亡组在入ICU后4h内乳酸呈下降趋势,但随后逐渐上升;存活组在入ICU12~24h间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乳酸最高值的ROC曲线AUC最大为0.802,以临界值4.45mmol/L分为高乳酸组和低乳酸组,高乳酸组病死率(60.5%)明显高于低乳酸组(16.1%)(P<0.01)。结论高血乳酸水平及入ICU24h乳酸的变化趋势提示危重症患者预后不佳,入ICU 12~24h乳酸清除率对早期评估危重症患者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患者 血乳酸 乳酸最高值 乳酸清除率 预后
下载PDF
血浆游离脂肪酸与三酰甘油的比值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
10
作者 杨江江 姬晓伟 谢波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18期18-22,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浆游离脂肪酸(plasma free fatty acid,FFA)与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比值在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脓毒症收治湖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患者78例,统计患者的信息及实验室指标,... 目的 探讨血浆游离脂肪酸(plasma free fatty acid,FFA)与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比值在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脓毒症收治湖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患者78例,统计患者的信息及实验室指标,根据患者预后将其分为存活组(n=40)和死亡组(n=38),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与实验室指标的差异,筛选出影响预后的单因素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FFA及FFA/TG显著高于存活组(P<0.001),TG、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215、0.992、0.124、0.695),两组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APPACHE-Ⅱ评分、FFA、FFA/TG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21±0.058)、(0.755±0.056)、(0.836±0.044),均P<0.001,FFA/TG在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方面优于APPACHE-Ⅱ和FFA。结论 脓毒症患者存在脂质代谢紊乱,FFA/TG在预测脓毒症患者的预后价值优于APPACHE-Ⅱ评分,且比值越高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脂肪酸 三酰甘油 脓毒症 预后价值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白蛋白比值和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施秋凌 汪永斌 +3 位作者 钟磊 闵婕 姬晓伟 谢波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13期1380-1383,1388,共5页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白蛋白比值(RAR)和成人脓毒性休克(S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IMIC-Ⅳ,v1.0版本)2008年至2019年收录的成人SS患者,研究结局为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率。按照患者住院期间预后情况...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白蛋白比值(RAR)和成人脓毒性休克(S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IMIC-Ⅳ,v1.0版本)2008年至2019年收录的成人SS患者,研究结局为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率。按照患者住院期间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1 642例)和死亡组(804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临床特征。按照RAR值三分位数将患者分为低RAR组(RAR<0.522,812例)、中RAR组(RAR=0.522~0.660,817例)和高RAR组(RAR>0.660,817例),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3组住院期间累计生存率的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检验予以分析。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RAR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2 446例成人SS患者,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率为32.87%。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患者RAR显著升高(P<0.01)。生存曲线分析显示,随着入ICU时RAR下降,SS患者住院期间累计生存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RAR是影响患者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HR=1.365,95%CI:1.126~1.654)。结论 SS患者入ICU时高RAR水平(>0.660)与其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率有关,RAR可用于评估SS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白蛋白比值 脓毒性休克 预后
下载PDF
血尿素氮与白蛋白比值与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管晓月 原梦 +2 位作者 钟磊 闵婕 周庆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7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尿素氮与白蛋白比值(blood urea nitrogen to albumin ratio,B/A)与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RF)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美国重症医学数据库Ⅳ中2008~2019年重症监护病房(intens... 目的探讨血尿素氮与白蛋白比值(blood urea nitrogen to albumin ratio,B/A)与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RF)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美国重症医学数据库Ⅳ中2008~2019年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脓毒症合并ARF患者380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30d内结局将其分为存活组(n=2677)和死亡组(n=1129)。使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评价生存风险,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讨脓毒症合并ARF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患者的年龄显著大于存活组,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血尿素氮、B/A、阴离子间隙、白细胞、血肌酐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机械通气、合并慢性肾脏病、急性肾损伤、心脏骤停和急性心肌梗死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存活组,白蛋白、红细胞、血小板均显著低于存活组,总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存活组(P<0.05)。生存曲线显示,随着B/A的上升,患者住院期间累积生存率逐渐降低(χ^(2)=82.700,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B/A>4.34是脓毒症合并ARF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1.450,95%CI 1.208~1.742,P<0.001)。结论入住ICU时B/A>4.34是脓毒症合并ARF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识别并及时干预有助于降低脓毒症合并ARF患者的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素氮与白蛋白比值 脓毒症 急性呼吸衰竭 全因死亡率
下载PDF
左下肢气单胞菌感染致脓毒症1例的护理
13
作者 侯小会 周庆 +3 位作者 黄海群 浦洁 王佳琪 张琪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8期65-67,共3页
气单胞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分布于淡水、河口和海洋环境中。人体感染后未及时治疗会出现严重腹泻、伤口感染,特别是患有肝胆疾病的患者会出现脓毒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情况[1],尽早地进行抗菌治疗、处理伤口、清除体内毒素、纠正... 气单胞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分布于淡水、河口和海洋环境中。人体感染后未及时治疗会出现严重腹泻、伤口感染,特别是患有肝胆疾病的患者会出现脓毒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情况[1],尽早地进行抗菌治疗、处理伤口、清除体内毒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可提高治愈率[2]。湖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2021年8月收治1例左下肢气单胞菌感染致脓毒症的患者,经过医护人员及时救治,患者感染控制、多脏器功能恢复,后转入骨科病房进一步治疗,已顺利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单胞菌 脓毒症 护理
下载PDF
ICU获得性衰弱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4
作者 刘慧佳 李莎莎 +2 位作者 谢波 周庆 史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5期49-53,共5页
ICU获得性衰弱(intensivecareunitacquiredweakness,ICU—AW)又称ICU获得性肌无力,是神经肌肉功能紊乱引起的肌无力,临床表现为轻度瘫痪或四肢瘫痪、脱机困难、反射减少和肌萎缩,其实质包括危重症多神经病、危重症肌病及两者共存... ICU获得性衰弱(intensivecareunitacquiredweakness,ICU—AW)又称ICU获得性肌无力,是神经肌肉功能紊乱引起的肌无力,临床表现为轻度瘫痪或四肢瘫痪、脱机困难、反射减少和肌萎缩,其实质包括危重症多神经病、危重症肌病及两者共存的危重症多神经肌病。研究报道ICU—AW的发生率为25%~100%,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或者伴有脓毒血症的患者发病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ICU获得性衰弱 物理功能 评估工具
下载PDF
机械通气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化护理 被引量:37
15
作者 侯维维 徐玲芬 周庆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23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措施在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2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48h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呼吸道管理、抬...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措施在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2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48h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呼吸道管理、抬高床头30°~45°、加强口腔护理、预防消化道溃疡和深静脉血栓等集束化护理措施。结果应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后,216例患者中,发生VAP40例,发生率为18.52%,较常规护理干预明显降低。结论集柬化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是预防和减少VAP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
下载PDF
照顾者准备度对ICU转出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罗玉华 谢波 +1 位作者 周庆 姬晓伟 《护理管理杂志》 2022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探讨ICU转出患者主要照顾者准备度现状以及对迁移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抽取湖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20例ICU转出患者的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准备度量表、ICU患者家属迁移应激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转... 目的探讨ICU转出患者主要照顾者准备度现状以及对迁移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抽取湖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20例ICU转出患者的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准备度量表、ICU患者家属迁移应激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转出患者主要照顾者准备度总分为(15.31±3.79)分,迁移应激总均分为(2.31±0.27)分,照顾准备度各条目、总分与迁移应激各维度、总分均呈负相关(P<0.01),影响ICU转出患者主要照顾者迁移应激水平的因素为宗教信仰和照顾者准备度。结论ICU转出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准备度不充分,迁移应激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且二者呈明显的负相关。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重视、提高ICU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准备度,以降低其迁移应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主要照顾者 准备度 迁移应激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辉飞 谢波 +2 位作者 秦理 赵进和 张长国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目的 分析丹参川芎嗪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vertebrobasila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VB-TIA)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84例VB-TIA患者,使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均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 目的 分析丹参川芎嗪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vertebrobasila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VB-TIA)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84例VB-TIA患者,使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均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照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临床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药物起效时间及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显著升高,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改善,观察组低切粘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细胞比容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丹参川芎嗪能够在不增加治疗不良反应的前提下,有效缩短药物的起效时间、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恢复血液流变学稳定,对患者临床缓解率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疗效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左西孟旦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占林兵 谢波 汪永斌 《中国医刊》 CAS 2015年第5期83-85,共3页
目的评价左西孟旦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refractory heart failure,R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常规治疗不能缓解的R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左西孟旦治疗,对照组给予多巴酚丁胺治疗。治疗前后评估患者脑钠肽、左室射血分数、肺毛... 目的评价左西孟旦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refractory heart failure,R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常规治疗不能缓解的R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左西孟旦治疗,对照组给予多巴酚丁胺治疗。治疗前后评估患者脑钠肽、左室射血分数、肺毛细血管楔压、心脏指数等相关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区别。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降低脑钠肽及肺毛细血管楔压、改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增加心脏指数方面均表现显著优势(P<0.05),不良反应在对照组为22.5%,实验组为20.0%(P>0.05)。结论左西孟旦对于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难治性心力衰竭 多巴酚丁胺
下载PDF
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热射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9
作者 姬晓伟 谢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064-3066,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热射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热射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除常规西医治疗外早期采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 目的:探讨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热射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热射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除常规西医治疗外早期采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法治疗48~72h;对照组21例,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48h分别观察两组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以及APACHEⅡ评分比较,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症状体征(腹胀、高热、心动过速等)及最终病死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24、48h后症状体征、生化指标和APACHEⅡ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最终治疗组3例死亡,对照组10例死亡,死亡率也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CBP可有效改善热射病患者病情,并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 连续性血液净化 疗效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8、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与创伤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姬晓伟 陆建红 +8 位作者 周庆 占林兵 季爱琴 李丽琴 闵丽姗 胡北平 汪永斌 戴利成 谢波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5年第6期830-832,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对创伤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过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严重创伤最终发展为MODS的患者40例...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对创伤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过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严重创伤最终发展为MODS的患者40例作为MODS组,将门诊健康检查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同时将MODS组根据转归分为死亡组与非死亡组,分别检测患者入院24 h内外周血IL-8、CRP、PCT的浓度。结果:MODS组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组IL-8水平明显高于非死亡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ODS组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组CRP水平明显高于非死亡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ODS组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组PCT水平明显高于非死亡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8、CRP、PCT水平在创伤性MODS患者升高,揭示其可能参与了MODS的发生。创伤后致炎因子血浆水平的测定可以作为一种有价值的免疫学监测,有助于MODS患者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8 降钙素 C反应蛋白 创伤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