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条形码系统在社区医院白内障手术器械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沈秋 杨卫华 +5 位作者 潘雪萍 吴星如 王峰 刘云芳 留旦 沈丹萍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7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条形码管理系统在社区医院白内障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按照条形码管理系统的要求制定社区医院眼科手术器械管理流程,使用条形码对618台白内障手术器械包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使用等环节进行管理。模拟实验组... 目的探讨条形码管理系统在社区医院白内障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按照条形码管理系统的要求制定社区医院眼科手术器械管理流程,使用条形码对618台白内障手术器械包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使用等环节进行管理。模拟实验组有23件和对照组有16件灭菌白内障器械套包不合格,实验组使用条形码进行追溯,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器械管理方法进行追溯,比较两组追溯花费时间。结果 618台社区医院白内障手术中,手术器械管理流程直接、简单、易操作,眼科手术室工作效率提高。实验组平均追溯时间(2.37±0.71)min短于对照组(21.96±3.21)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医院白内障手术器械质量实施条形码追溯管理缩短了追溯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完善了手术质量管理,为追溯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形码 手术器械 质量追溯 白内障 社区医院
下载PDF
叙事护理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费芳琴 彭雪花 +1 位作者 王丽娜 杨卫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4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门诊80例P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门诊80例P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叙事护理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及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8.33±3.06)分和(47.38±3.0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18±4.94)分和(55.65±3.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叙事护理对PDR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视觉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护理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干眼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潘雪萍 黄丽丽 +2 位作者 杨卫华 王涛 李妍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9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术后干眼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2月治疗的70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干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6月收集的35例为对照组,7~12月收集的3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术后干眼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2月治疗的70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干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6月收集的35例为对照组,7~12月收集的3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及治疗1周后干眼自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5.78±5.36)分和(46.36±5.48)分,对照组出院时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50.11±5.14)分和(51.69±5.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6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周后干眼自觉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干眼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干眼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翼状胬肉 原发性 术后干眼
下载PDF
建立朋辈辅学团队提高护生护理技能操作水平的效果分析
4
作者 姚芳 叶家薇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4年第5期596-597,共2页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1],临床教学环节是护理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进行整合的关键阶段,而护理技能操作培训是护生实习的重要内容之一[2]。如何通过优质的临床教学,有效提高护...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1],临床教学环节是护理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进行整合的关键阶段,而护理技能操作培训是护生实习的重要内容之一[2]。如何通过优质的临床教学,有效提高护理操作水平,一直是临床教学关注的要点。朋辈辅学指由实习护生作为朋辈小带教辅助同级或低年级同学,达到共同进步[3]。本次研究在护生临床实践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中,建立朋辈辅学团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作水平 护理技能 高护生 护理教育体系 临床护理 临床教学 教学环节 护生实习
下载PDF
医共体模式提升基层医院护士PICC维护技能的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小芳 沈丽娟 +2 位作者 王月儿 沈桂琴 宁云凤 《中国乡村医药》 2020年第8期71-72,共2页
目的观察医共体模式下基层医院护士PICC维护技能提升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在医共体模式下,总院对所辖区域内的56名基层医院护士进行PICC维护相关知识、操作技能培训,协助组建维护网点,提升其PICC维护技能。将2018年1—3月在总院PICC置... 目的观察医共体模式下基层医院护士PICC维护技能提升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在医共体模式下,总院对所辖区域内的56名基层医院护士进行PICC维护相关知识、操作技能培训,协助组建维护网点,提升其PICC维护技能。将2018年1—3月在总院PICC置管患者并在基层门诊维护的10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1—3月在总院PICC置管,在医共体模式下所在区、乡、村维护点进行维护的104例患者为观察组。统计培训前后护士PICC维护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合格率,两组患者PICC导管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基层护士的PICC维护理论知识、维护操作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分别由培训前的26.8%、21.4%、75.0%,提升到91.1%、92.9%、92.3%;导管并发症发生率由21.2%下降到5.8%。结论医共体模式下培训基层医院护士PICC维护技能,患者能就近维护,提高了导管维护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共体 基层医院 护士 PICC维护技能
下载PDF
临床护士在安全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与对策 被引量:8
6
作者 周勤学 叶家薇 +2 位作者 沈丽娟 韩慧 陆烈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3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在执行安全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对策。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7个临床科室的187名临床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临床安全用药情况的调查。结果187名临床护士执行...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在执行安全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对策。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7个临床科室的187名临床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临床安全用药情况的调查。结果187名临床护士执行安全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选择人数最多的前3个条目为一药多剂量/多剂型、药名相似/一字之差及一药多名。结论医院及护理管理者应更新服务理念,采用团队干预模式,促进临床护士的安全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士 用药安全 护理
下载PDF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视觉相关生活质量评估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章旭峰 杨卫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22期53-56,60,共5页
目的 评估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前后视力及视觉相关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于本院就诊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68例(68眼)... 目的 评估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前后视力及视觉相关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于本院就诊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68例(68眼),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及25项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视觉功能问卷调查(NEI-VFQ-25)对患者手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的视力及视觉相关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手术后3个月时远视力(0.63±0.18)、近视力(0.51±0.13),与手术前远视力(1.21±0.26)、近视力(1.08±0.30)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手术后的视觉相关的生活质量,包括一般健康状态、总体视觉情况、近距离工作、远距离工作、社交功能、精神健康状态、社会角色限制、独立性、驾驶、色彩视觉和周边视野等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前与术后3个月时眼痛指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中单眼盲与单眼低视力患者的术后NEIVFQ-25评分总分均明显提高,与术前评分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11.34、-12.37,P〈0.01)。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能够明显改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的远近视力及视觉相关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白内障 近视力 远视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成人住院患者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流行特征的Meta分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曹子璇 魏亚倩 +2 位作者 章晋 邹晓月 沈洪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07-716,共10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了解成人住院患者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MDRPI)的发生率和现患率及特征.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 CINAHL、Web of Science、万方、知网、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对... 目的:通过Meta分析了解成人住院患者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MDRPI)的发生率和现患率及特征.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 CINAHL、Web of Science、万方、知网、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对成人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或现患率有关的文章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1篇文献进行分析,研究总样本量为193 456例,MDRPI患者1 406例,其中9篇文献报道了成人住院患者MDRPI的发生率情况,11篇文献报道了成人住院患者MDRPI的现患率情况,4篇文献报道了成人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MDR-HAPI)的现患率情况.Meta分析结果显示,成人住院患者MDRPI的发生率为10.3%[95%CI(6.4% - 14.2%)],成人住院患者MDRPI的现患率为6.1%[95%CI(5.0%-7.1%)],成人住院患者MDR-HAPI的现患率为1.1%[95%CI(0.5%-1.7%)].亚组分析显示,在MDRPI发生率文献中,前瞻性研究中发生率(16%)明显高于回顾性研究(4%);成人住院患者MDRPI现患率以5年为一单位呈上升趋势;ICU和创伤中心患者发生率及现患率为较高科室;MDRPI集中为1期、2期和黏膜损伤,以头面部、颈部好发,多与使用呼吸支持类、预防类装置相关.结论:成人住院患者MDRPI发生率较高,其中ICU和创伤中心患者是MDRPI需要关注的高发群体,1期、2期、黏膜损伤是临床重要防控目标,头面部、颈部是MDRPI好发部位,需要重点检查呼吸支持类装置与预防类装置受压部位,每年应进行MDRPI现患率调研,以获得MDRPI现况资料,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 发生率 现患率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技术在多发伤患者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赵蕾蕾 钟兴明 +1 位作者 阳建国 沈丽娟 《创伤外科杂志》 2022年第8期625-626,共2页
多发伤是人类致死率和致残率增加的最主要原因之一[1],是指机体由于机械致伤因素导致2个及以上部位遭受损伤,且其中一处即使单独发生也可危及生命[2]。容量管理一直是患者救治的重难点,若过度盲目补液,会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各脏器严重水... 多发伤是人类致死率和致残率增加的最主要原因之一[1],是指机体由于机械致伤因素导致2个及以上部位遭受损伤,且其中一处即使单独发生也可危及生命[2]。容量管理一直是患者救治的重难点,若过度盲目补液,会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各脏器严重水肿,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增加患者病死率;而补液不足可引起循环衰竭及失血性休克的发生[3],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4]。Curry和Davenport等[5]研究也显示,隐匿性出血延迟诊断导致的失血性休克是创伤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评估、及时发现隐匿性出血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脉搏指数 连续心输出量技术 多发伤 容量管理
下载PDF
CHA2DS2-VASc量表在东亚地区的验证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温秋月 沈丽娟 +4 位作者 张奕 江琪(综述) 蒋建萍 王巍 沈建通(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760-763,共4页
亚洲人口正在迅速老龄化,到2050年,预计亚洲老龄人口将达到7200万,其中290万人可能患有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有关的脑卒中[1]。《2018中国卫生健康统计提要》[2]的数据显示:2017年脑血管病是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 亚洲人口正在迅速老龄化,到2050年,预计亚洲老龄人口将达到7200万,其中290万人可能患有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有关的脑卒中[1]。《2018中国卫生健康统计提要》[2]的数据显示:2017年脑血管病是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每5位死亡者中就至少有1人死于脑卒中,疾病负担沉重。其中,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约占60%~80%,其增长趋势与脑卒中整体趋势相当;而出血性脑卒中疾病负担逐渐降低[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风险评估 CHA2DS2-VASc量表 综述
下载PDF
轻度认知障碍向痴呆症进展的躯体疾病因素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维肖 周媛媛 +2 位作者 费芳琴 周香莲 王丽娜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8期74-77,共4页
聚焦轻度认知障碍向痴呆症进展阶段,探索认知障碍发展进程中的高危躯体疾病以及系统有效的干预策略.经文献回顾发现,高血压、糖尿病、血管性疾病、脑卒中、抑郁症等为影响MCI患者认知下降的高危因素.在老年人慢性病管理的基础上,应加强... 聚焦轻度认知障碍向痴呆症进展阶段,探索认知障碍发展进程中的高危躯体疾病以及系统有效的干预策略.经文献回顾发现,高血压、糖尿病、血管性疾病、脑卒中、抑郁症等为影响MCI患者认知下降的高危因素.在老年人慢性病管理的基础上,应加强认知障碍的识别及有效干预,促进认知障碍的早期、综合及全程管理,延缓其向痴呆症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痴呆症 躯体疾病
下载PDF
角膜绷带镜对复发性翼状胬肉术后角膜上皮愈合和疼痛评分及角膜规则度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朱红梅 宋峰伟 杨卫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42-1145,共4页
目的:研究角膜绷带镜对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术后角膜上皮愈合、疼痛程度评分和角膜表面规则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将2015-09/2017-09就诊于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并行手术治疗的64例64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根据术后是否使... 目的:研究角膜绷带镜对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术后角膜上皮愈合、疼痛程度评分和角膜表面规则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将2015-09/2017-09就诊于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并行手术治疗的64例64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根据术后是否使用角膜绷带镜分组,A组34眼术后配戴1wk角膜绷带镜,B组30眼术后不使用角膜绷带镜。采用荧光素钠角膜染色法评价翼状胬肉患者术后1d和1wk时角膜上皮愈合程度;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后2h,1d,1wk时疼痛程度;采用角膜地形图系统分析术前及术后1mo时角膜表面规则指数、角膜表面不对称指数和角膜散光情况。结果:A组患者术后1d,1wk时角膜上皮愈合评分与B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术前角膜表面规则指数、角膜表面不对称指数及角膜散光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mo时角膜表面规则指数、角膜表面不对称指数及角膜散光与B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术后配戴角膜绷带镜,有助于角膜上皮愈合,减轻术后刺激症状,改善角膜表面规则度,降低术后角膜散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绷带镜 视觉模拟评分法 角膜荧光染色 疼痛 角膜表面规则指数 角膜表面不对称指数
下载PDF
翼状胬肉患者手术前后角膜屈光状态及角膜表面规则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陶丽惠 杨卫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5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角膜屈光状态及角膜表面规则性的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6月就诊于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并行手术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12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翼状胬肉的大小分为三组,Ⅰ组患者翼状胬...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角膜屈光状态及角膜表面规则性的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6月就诊于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并行手术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12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翼状胬肉的大小分为三组,Ⅰ组患者翼状胬肉<1/3角膜(50例,50眼),Ⅱ组患者胬肉接触瞳孔缘(46例,46眼),Ⅲ组患者胬肉部分侵入或遮盖瞳孔区(30例,30眼)。采用角膜地形图系统检测平均角膜曲率(ACP)、角膜散光(CA)、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RI)和角膜表面不对称指数(SAI)。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术前三组患者的ACP、CA、SRI和SAI进行比较,并比较翼状胬肉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的ACP、CA、SRI和SAI。结果随着胬肉大小等级的增加,CA、SRI和SAI值逐渐增加,ACP值逐渐降低,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三组CA、SRI、SAI和ACP值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Ⅱ组、Ⅲ组CA、SRI、SAI值高于Ⅰ组,Ⅲ组高于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Ⅲ组ACP值明显低于Ⅰ组和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Ⅰ组和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三组翼状胬肉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ACP、CA、SRI、SAI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术后3个月及6个月CA、SRI、SAI值均明显低于术前,ACP值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6个月ACP、CA、SRI和SAI值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CP、CA、SRI和SAI值与翼状胬肉大小有关,CA、SRI和SAI随着翼状胬肉的增大而增大,而ACP则相应减小。翼状胬肉患者行手术治疗能够降低角膜的散光,改善角膜表面规则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地形图 角膜平均曲率 角膜散光 角膜表面规则指数 角膜表面不对称指数
下载PDF
多部门协作缩短住院患者急诊标本检验分析前周转时间的实践 被引量:8
14
作者 蔡建利 周勤学 +7 位作者 李思娇 诸宇佳 沈丽娟 韩慧 朱昊旭 韩卫平 蔡云祥 沈志昊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32-1436,共5页
目的:研究通过多部门协作管理对缩短住院患者急诊标本检验分析前TAT的实践效果。方法:建立多部门协作专案改善团队,通过现况调查、要因分析找出要因,经头脑风暴和决策矩阵分析确定信息系统改进、人员绩效管理、目视化管理3大可行方案并... 目的:研究通过多部门协作管理对缩短住院患者急诊标本检验分析前TAT的实践效果。方法:建立多部门协作专案改善团队,通过现况调查、要因分析找出要因,经头脑风暴和决策矩阵分析确定信息系统改进、人员绩效管理、目视化管理3大可行方案并付诸实践,将改善前(2017年5月)和改善后(2018年5月)住院患者急诊标本检验分析前TAT数据进行对比,观察实践效果。结果:住院患者急诊标本检验分析前TAT中位数从改善前的43.79min降低至改善后的23.64 min,顺利完成了团队既定目标(≤26 min)。T开-采、T采-送、T送-接中位数分别从改善前的13.85 min、18.36 min、11.58 min降至改善后的7.21 min、9.97 min、6.46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部门协作管理,有利于增进沟通和优势互补,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促进工作更有效率,更有效益。可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缩短住院患者急诊标本检验分析前T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部门协作 急诊检验 周转时间 质量改进 医院信息系统
原文传递
胃肠营养输注袋的应用效果比较
15
作者 方丽芳 沈丽娟 +1 位作者 韩慧 周勤学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23期82-82,共1页
肠内营养液多采用一次性输液器或一次性灌肠袋改良后的输注袋输注,由于该类输注袋缺乏滤过装置,导致营养液输注过程中易发生输注不畅或堵管,且输注袋接头与胃管衔接不紧密常会发生渗漏。为防止营养液输注过程中出现上述情况,我院自... 肠内营养液多采用一次性输液器或一次性灌肠袋改良后的输注袋输注,由于该类输注袋缺乏滤过装置,导致营养液输注过程中易发生输注不畅或堵管,且输注袋接头与胃管衔接不紧密常会发生渗漏。为防止营养液输注过程中出现上述情况,我院自行研究设计了一次性胃肠营养滤过输注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与分组我院神经内、外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需肠内营养的患者80例,男49例,女31例;年龄28~85岁,平均63岁;脑梗死31例,脑出血或出血术后25例,硬脑膜下血肿6例,硬脑膜外血肿5例,球、延髓麻痹4例,脑挫伤、脑炎及其他疾病各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一般资料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注不畅 胃肠营养 一次性灌肠袋 肠内营养液 营养液输注 一次性输液器 硬脑膜下血肿 硬脑膜外血肿
下载PDF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联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早期鉴别视网膜震荡与挫伤效果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敏丽 施鹏 +2 位作者 周丹妮 朱壮志 杨卫华 《中国乡村医药》 2020年第3期5-6,共2页
目的观察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联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视网膜震荡与挫伤早期鉴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8年9月该院诊治的眼球钝挫伤后后极部视网膜水肿患者50例50眼,行早期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目的观察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联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视网膜震荡与挫伤早期鉴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8年9月该院诊治的眼球钝挫伤后后极部视网膜水肿患者50例50眼,行早期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鉴别视网膜震荡与挫伤,以便给予对症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结合FFA和OCT检查结果诊断为视网膜震荡28例与视网膜挫伤22例,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截然不同。结论视网膜外伤后早期行FFA联合OCT检查可以及早鉴别视网膜震荡与挫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血管造影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震荡 视网膜挫伤
下载PDF
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选拔与胜任力培养 被引量:16
17
作者 秦玲 袁义厘 叶家薇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年第14期1698-1700,共3页
目的:调查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胜任力现状,制订选拔标准,专业培训临床护理教师,以精化师资队伍,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用临床护理教师胜任能力测定量表对湖州市3所三级医院的125名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胜任力水平进行问卷调查,观察护... 目的:调查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胜任力现状,制订选拔标准,专业培训临床护理教师,以精化师资队伍,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用临床护理教师胜任能力测定量表对湖州市3所三级医院的125名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胜任力水平进行问卷调查,观察护理带教教师的胜任力水平得分和影响因素。结果护理带教教师的胜任力总分为(3.69±0.29)分,其中职业素质得分最高,为(3.81±0.28)分,专业能力得分最低,为(3.59±0.35)分。影响带教老师胜任力的因素有工作年限、带教时间、职称及婚姻。结论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胜任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护理管理者应注重带教教师的科学选拔并加强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 护理带教 胜任力
原文传递
Ex—PRESS引流器植入治疗外伤性青光眼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费芳琴 傅玲萍 +2 位作者 秦红英 杨卫华 沈丽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第29期3718-3721,共4页
目的探讨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外伤性青光眼的术后观察与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19只眼)外伤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巩膜瓣下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术后观察患者视力、前房深度、前房积血、... 目的探讨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外伤性青光眼的术后观察与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19只眼)外伤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巩膜瓣下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术后观察患者视力、前房深度、前房积血、眼压及滤过泡情况,实施并总结规范的术后护理。结果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提高2~3行者9只眼(47.4%),矫正视力不变者(含视力增加或减少1行)9只眼(47.4%),矫正视力下降2~3行者1只眼(5.3%)。术后第1天发生浅前房者2只眼(10.5%),给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1~4次,第2天前房均恢复正常深度。术后第1周内有19眼眼压值5~16mmHg。3个月时有1只眼呈包囊型滤过泡眼压偏高,眼压36mmHg;维持在9—17mmHg者18只眼。术后3个月滤过泡情况:Ⅰ型者3只眼,Ⅱ型者15只眼,Ⅳ型者1只眼,Ⅰ型和Ⅱ型者共18只眼,占94.7%,为功能性滤过泡。结论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治疗外伤性青光眼术后视力改善、目标眼压稳定。规范的术后护理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眼外伤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 术后护理
原文传递
SBAR沟通模型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9
作者 孙丽丽 邓仁丽 +1 位作者 沈丽娟 侯维维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年第1期12-16,共5页
SBAR,即现状(situation)、背景(background)、评估(assessment)、建议(recommendation),是一种快速、有效且结构化的沟通模型。因为该模型能规避交接、沟通过程中重要信息的遗漏,减少医疗差错,被美国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 SBAR,即现状(situation)、背景(background)、评估(assessment)、建议(recommendation),是一种快速、有效且结构化的沟通模型。因为该模型能规避交接、沟通过程中重要信息的遗漏,减少医疗差错,被美国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和医疗保健改进研究所(Institutefor Heahhcare Improvement)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践 模型 应用 联合委员会 沟通过程 医疗差错 医疗保健 结构化
原文传递
留置导尿管理提醒软件在留置导尿日常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韩慧 沈丽娟 +3 位作者 潘慧斌 周勤学 朱昊旭 邹晓月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6期817-820,共4页
目的 评估留置导尿管理提醒软件对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对照试验研究,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EICU留置导尿管相关性感染监测,通过提醒软件的开发应用,对留置导尿管理遗漏率、导尿管相关... 目的 评估留置导尿管理提醒软件对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对照试验研究,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EICU留置导尿管相关性感染监测,通过提醒软件的开发应用,对留置导尿管理遗漏率、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发生率、泌尿道插管使用率、平均留置导尿时间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提醒软件的开发应用,留置导尿管理遗漏率下降,CAUTI感染率从9.16‰降至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3,P〈0.05);泌尿道插管使用率从73.60%降至60.67%(P〈0.01);平均留置导尿时间由(10.21±2.28)d下降至(8.20±1.6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P〈0.05).结论 提醒软件的开发应用对控制留置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留置导尿 日常管理 提醒软件 导尿管相关性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