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初级代谢产物的变化探究单面针与两面针的质量差异 被引量:4
1
作者 邓静 林秀莲 +4 位作者 刘瑞莹 林丽美 廖端芳 吴萍 夏伯候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19-1227,共9页
本实验基于GC-MS的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不同表型单面针与两面针初级代谢产物的差异,并进行代谢通路的富集,探讨其表型差异影响初级代谢产物的代谢机制差异。首先建立单面针与两面针初级代谢物的GC-MS指纹图谱,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 本实验基于GC-MS的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不同表型单面针与两面针初级代谢产物的差异,并进行代谢通路的富集,探讨其表型差异影响初级代谢产物的代谢机制差异。首先建立单面针与两面针初级代谢物的GC-MS指纹图谱,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对单面针和两面针的初级代谢物进行多元统计分析;通过相似度评价可得两者初级代谢物之间差异较大;通过PCA可得两者可显著分为2类;进一步通过OPLS-DA模型,根据VIP>1.0,P<0.05以及P(corr)>0.5的原则,筛选得到5个高度相关的差异标志物(r>0.5),分别为quininic acid、D-talose、glycerol、D-glucose以及D-fructose;通过MetaboAnalyst、KEGG等工具及代谢数据库进行代谢路径分析,结果可得苯丙氨酸途径,果糖和甘露糖代谢,糖酵解以及淀粉与蔗糖代谢是两者的主要差异代谢通路。其中苯丙氨酸途径是植物界中生物碱合成的主要来源之一,这可能也是单面针和两面针生物碱含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本文为进一步研究两者的代谢机制奠定了基础,同时为探究两者表型差异的机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面针 两面针 GC-MS 化学计量学 表型-代谢组学
下载PDF
基于GC-MS的妇科千金胶囊挥发油治疗盆腔炎大鼠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邓静 林丽美 +4 位作者 张鹏 凌勇根 李亚梅 夏伯候 龚云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62-1469,共8页
目的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探讨妇科千金胶囊挥发油对盆腔炎大鼠血清中内源性标志物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通路。方法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解脲脲原体混合感染复制大鼠盆腔炎模型。将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 目的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探讨妇科千金胶囊挥发油对盆腔炎大鼠血清中内源性标志物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通路。方法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解脲脲原体混合感染复制大鼠盆腔炎模型。将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康妇炎胶囊,0.42 g·kg^-1)和妇科千金胶囊挥发油组(6.3 mg·kg^-1),共5组,每组10只。每天灌胃1次,连续给药3周。模型复制结束后,应用GC-MS进行血清样品的分离和数据采集,以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法筛选出相关差异代谢物,对己鉴定结构的代谢标志物通过MetaboAnalyst数据库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PCA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给药组大鼠血清代谢物发生显著变化。OPLS-DA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发现9个显著差异的代谢标志物(VIP>1,|P(corr)|>0.6);与模型组比较,妇科千金胶囊挥发油组中有7个显著差异的代谢标志物,最终确定2个共有差异标志物为尿素、D-葡萄糖醛酸。通路分析显示,差异性代谢物主要与抗坏血酸和醛糖二酸代谢途径有关。结论妇科千金胶囊挥发油对盆腔炎性疾病的干预作用可能与抗坏血酸和醛糖二酸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千金胶囊挥发油 盆腔炎 血清代谢组学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尿素 D-葡萄糖醛酸 抗坏血酸和醛糖二酸代谢通路 大鼠
原文传递
妇科千金胶囊挥发油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凯强 闫庆梓 +6 位作者 杨超 胡玉珍 赵灵佳 夏伯候 林丽美 吴萍 廖端芳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5-420,共6页
目的探究妇科千金胶囊挥发油部位(FKV)抗炎活性及其组分成药可能性,促进中药大品种妇科千金胶囊的进一步研究和二次开发。方法以脂多糖(LPS)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建立体外炎症模型,研究FKV对LPS刺激的巨噬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6... 目的探究妇科千金胶囊挥发油部位(FKV)抗炎活性及其组分成药可能性,促进中药大品种妇科千金胶囊的进一步研究和二次开发。方法以脂多糖(LPS)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建立体外炎症模型,研究FKV对LPS刺激的巨噬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6、NO)表达水平的影响;探究药物对炎症因子调控相关蛋白(IκBα,NF-κB p65和i NOS)的影响;同时,通过GC-MS方法分析其主要化学组成。结果 FKV能通过抑制IκBα的降解从而减少NF-κB p65转核来降低由LPS刺激引起的RAW264.7细胞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胞外释放水平,同时降低由LPS诱导的胞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的表达,进而显著降低NO的产生。结论 FKV能显著抑制NF-κB的激活及核转位,从而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提示FKV组分具有研发抗炎成药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千金胶囊 挥发油 炎症因子 RAW264.7 GC-MS NF-ΚB P65
原文传递
妇科千金胶囊的抗炎作用与其调节NF-κB信号通路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桃伏 张凯强 +5 位作者 李亚梅 粟倩 伊美瑾 龚云 张鹏 廖端芳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834-840,共7页
目的研究妇科千金胶囊总浸膏(Fuke Qianjin capsule extract, FKE)体外抗炎活性及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FKE单独使用和FKE叠加100 ng/mL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使用时对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妇科千金胶囊总浸膏(Fuke Qianjin capsule extract, FKE)体外抗炎活性及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FKE单独使用和FKE叠加100 ng/mL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使用时对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活性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不同浓度FKE对LPS刺激后RAW 264.7细胞炎症因子一氧化氮(NO)、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释放的影响;通过RT-PCR法检测不同浓度FKE对炎症相关蛋白环氧合酶2 (COX-2)、IL-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TNF-α转录水平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FKE对炎症相关蛋白IκBα、iNOS表达的影响;利用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FKE对NF-κB p65核转位的影响;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不同浓度FKE对核转录因子-κB (nuclear factor-κB, NF-κB)的影响。结果 MTT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FKE在50~800滋g/mL浓度范围内对RAW 264.7细胞活性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FKE能明显降低LPS刺激诱导的RAW 264.7细胞NO含量,在400滋g/mL浓度时,呈现出对IL-6、TNF-α的抑制作用(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FKE对IκBα的表达无影响,但对iNOS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激光共聚焦检测发现,与对照组比较,FKE部分抑制p65核转位;FKE在400滋g/mL时,可明显抑制NF-κB的激活(P<0.05)。结论 FKE具有明显减轻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FKE抑制炎症通路关键信号分子NF-κB激活从而导致TNF-α、IL-6、iNOS等释放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千金胶囊 炎症因子 RAW 264.7 NF-ΚB
下载PDF
尖尾芋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及抗乳腺癌作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娅 王鹏 +4 位作者 彭兰淳 郑青竹 陈厅 彭江丽 彭求贤 《中南药学》 CAS 2023年第4期844-849,共6页
目的探讨尖尾芋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抗乳腺癌作用。方法采用GC-MS法分析尖尾芋石油醚部位(EAC)的化学成分,CCK-8法检测EAC对MDA-MB-231细胞和4T1细胞活性的影响,显微镜观察EAC对MDA-MB-231形态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EAC处理后,... 目的探讨尖尾芋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抗乳腺癌作用。方法采用GC-MS法分析尖尾芋石油醚部位(EAC)的化学成分,CCK-8法检测EAC对MDA-MB-231细胞和4T1细胞活性的影响,显微镜观察EAC对MDA-MB-231形态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EAC处理后,MAPKs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共鉴定出53个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脂肪酸类、甾醇类等。EAC能抑制MDA-MB-231细胞和4T1细胞的活性,改变MDA-MB-231细胞的形态,能抑制MAPKs信号通路中p-ERK/ERK的表达。结论EAC可抑制MDA-MB-231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可能与下调ERK蛋白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尾芋 乳腺癌 MAPKS信号通路 ERK蛋白
原文传递
动脉粥样硬化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全文娟 廖端芳 庹勤慧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7-150,共4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种急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发病机理,受感人群广泛。近年来,祖国医学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上发挥重要作用,深入探究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理机制有利于指导临床用药及新药开发。因此,如何精准建立动脉粥样硬化的病... 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种急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发病机理,受感人群广泛。近年来,祖国医学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上发挥重要作用,深入探究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理机制有利于指导临床用药及新药开发。因此,如何精准建立动脉粥样硬化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亟待解决。本文就动脉粥样硬化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实验研究动物模型的制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病证结合 动物模型 中医药 综述
下载PDF
中药通过调控脑细胞微环境治疗药物依赖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7
作者 彭莎 彭壮 +1 位作者 石哲 廖端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259-2265,共7页
药物依赖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增加社会经济和医疗压力的精神疾病。药物依赖严重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的形态与功能,引起脑部微环境稳态失衡。我国历史上对药物依赖的现象早有记录。近代以来,中医药界对药物依赖的理论与治疗也进行了积极的... 药物依赖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增加社会经济和医疗压力的精神疾病。药物依赖严重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的形态与功能,引起脑部微环境稳态失衡。我国历史上对药物依赖的现象早有记录。近代以来,中医药界对药物依赖的理论与治疗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就中药及方剂治法对脑部谷氨酸能系统和多巴胺能系统稳态调控治疗药物依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以期为中医药戒毒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戒毒 成瘾 脑微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