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Lp-PLA2、BNP、sLOX-1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杨蕾 邱瑾 +2 位作者 杜劲 庞小燕 林焜云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7期127-13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脑钠肽(BNP)、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脑钠肽(BNP)、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行PCI术的20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年是否发生ISR分为ISR组和未ISR组(NISR)组。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PCI术前血清Lp-PLA2、BNP、sLOX-1水平和常规生化指标。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CI术后发生ISR的影响因素。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因素预测PCI术后发生ISR的价值。结果:200例患者均经冠脉造影复查,发现有34例患者出现ISR,发生率为17.00%。ISR组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占比高于NIS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SR组术前Lp-PLA2、BNP、sLOX-1、LDL-C水平均高于NIS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SR组支架直径短于NISR组,支架数量多于NIS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术前血清Lp-PLA2、BNP、sLOX-1高水平均为影响AMI患者PCI术后发生ISR的独立危险因素,支架直径长是保护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术前血清Lp-PLA2、BNP、sLOX-1水平均具有预测AMI患者PCI术后发生ISR的价值(P<0.05),且联合检测价值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术前血清LpPLA2、BNP、sLOX-1水平均具有预测AMI患者PCI术后发生ISR的价值,联合检测可有效提升临床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术后支架内再狭窄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脑钠肽 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下载PDF
KRAS、NRAS、BRAF、PIK3CA、NTRK1基因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
2
作者 杜劲 齐妍 +4 位作者 曾妍 邱瑾 王吉林 庄斯慧 黄政华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2期216-219,224,共5页
目的探究KRAS、NRAS、BRAF、PIK3CA、NTRK1基因突变与结直肠癌(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存在的关系,并探讨联合检测对CR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病理科收治的CRC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其CRC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标... 目的探究KRAS、NRAS、BRAF、PIK3CA、NTRK1基因突变与结直肠癌(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存在的关系,并探讨联合检测对CR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病理科收治的CRC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其CRC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标本提取DNA,采用人类癌症多基因突变联合检测试剂盒检测KRAS、NRAS、BRAF、PIK3CA、NTRK1基因突变状态,分析其与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KRAS、NRAS、BRAF、PIK3CA、NTRK1基因突变状态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对CRC复发的预测价值;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Cox回归综合生存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KRAS、BRAF基因突变与pTNM分期有关(χ^(2)=6.714、5.451,P<0.05);KRAS与BRAF基因突变存在相关性(r=-0.157,P=0.027),KRAS、NRAS、BRAF、PIK3CA与NTRK1单一基因检测与多基因联合检测对预测CRC复发均具有一定价值,其中KRAS、NRAS、BRAF、PIK3CA与NTRK1基因联合检测对CRC复发情况的诊断准确性最高(AUC=0.797),但KRAS、BRAF、PIK3CA与NTRK1联合检测灵敏度最高(0.861),PIK3CA单一检测特异度最高(0.969),KRAS、NRAS、BRAF、PIK3CA、NTRK1基因未突变的CRC患者第3、5年的总生存率与无瘤生存率均高于基因突变患者,Cox回归综合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KRAS、BRAF、PIK3CA、NTRK1基因突变为影响CRC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CRC患者KRAS、NRAS、BRAF、PIK3CA、NTRK1基因突变无明显相关性,但各基因单一或联合检测对CRC复发情况具有一定价值,可作为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临床病理特征 分子标志物 联合检测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邹继彬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1年第08C期55-55,共1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方法观察1 06例胃癌患者及1 06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对照组,两组均作胃镜检查,活检组织常规脱水切片,作HE染色及Warthin-Starry染色.结果胃癌组HP检出率为39.6%,对照组HP检出率为46.2%,二者比较,差...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方法观察1 06例胃癌患者及1 06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对照组,两组均作胃镜检查,活检组织常规脱水切片,作HE染色及Warthin-Starry染色.结果胃癌组HP检出率为39.6%,对照组HP检出率为46.2%,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胃癌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HP感染不能作为胃癌发生的唯一因素或必需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癌 病理分析 相互关系
下载PDF
大肠癌Mel-18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2年无病生存期的关系
4
作者 谢美强 庄粤蕾 +1 位作者 朱兰惠 唐洪君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20-1722,共3页
目的探讨Mel-18基因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2年无病生存期的关系。方法用实时PCR方法定量检测64例结直肠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的Mel-18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分析组织中的Mel-18表达水平与大肠癌临床病例特征、2年... 目的探讨Mel-18基因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2年无病生存期的关系。方法用实时PCR方法定量检测64例结直肠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的Mel-18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分析组织中的Mel-18表达水平与大肠癌临床病例特征、2年无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64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Mel-18 mRNA低表达26例(40.62%),高表达4例(6.25%),中表达34例(53.12%)。Mel-18 mRNA基因高表达、中表达和低表达患者的2年无病生存率为82.6%、74.4%、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l-18 mRNA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浸润程度及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P<0.01)。结论 Mel-18基因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状况有关,有可能成为预测大肠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Mel-18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病理学特点 被引量:4
5
作者 黄楚卿 吴艳云 李海刚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2年第1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病例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6例骨嗜酸性肉芽肿,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骨嗜酸性肉芽肿患者多为青年人,受累骨组织见朗格汉斯细胞和组织细胞不同程度增生,伴嗜酸性细胞、... 目的探讨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病例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6例骨嗜酸性肉芽肿,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骨嗜酸性肉芽肿患者多为青年人,受累骨组织见朗格汉斯细胞和组织细胞不同程度增生,伴嗜酸性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细胞S-100(+)、CDlα(+)、Vitnentin(+),CD68(-)、Syn(-)。结论骨嗜酸性肉芽肿组织病理学具有一定特点,需与多种疾病鉴别,免疫组化染色对其确诊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嗜酸性肉芽肿 朗格汉斯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47例不同类型软组织肿瘤穿刺活检的病理诊断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庄粤蕾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66-167,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软组织肿瘤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47例软组织肿瘤的穿刺活检标本病理诊断与相应病例的手术切除标本病理诊断对比,评价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分析肿瘤组织形态特征以及恶...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软组织肿瘤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47例软组织肿瘤的穿刺活检标本病理诊断与相应病例的手术切除标本病理诊断对比,评价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分析肿瘤组织形态特征以及恶性肿瘤中G1、G2和G3分级对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符合率的影响。结果 47例穿刺活检标本的诊断符合率为83.0%(39/47);无法评估诊断6例(12.8%),错误诊断2例(4.2%)。硬化性病灶的诊断符合率最高(91.7%),其次是实质非硬化性病灶(86.4%),囊性病灶的诊断符合率最低(69.2%);良、恶性病灶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1.8%和84.0%。恶性肿瘤组织学不同分级的诊断符合率是G1级57.1%、G2级90.0%、G3级100.0%。结论经皮芯针穿刺活检是诊断软组织肿瘤的一种安全、准确、快捷、可靠的重要检查方法;硬化、实体病灶和G2、G3分级肿瘤诊断符合率较高,但对于术前CT、MRI表现为有液平的囊性病灶和FNCLCC G1分级的恶性肿瘤者,不推荐采用芯针穿刺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软组织 活组织检查 针吸 诊断
原文传递
四肢骨骨化性纤维瘤7例病理分析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开灿 黄经光 +2 位作者 邹继彬 梁丽棠 高翔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10-111,共2页
本文报道四肢骨骨化性纤维瘤7例,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10~46岁,平均20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肿块。镜下所见:肿瘤由肿瘤性纤维结缔组织和骨小梁组成,典型的骨小梁周边部呈平行的板层结构,中央呈不太清晰的编织状结构,骨小梁外周有密... 本文报道四肢骨骨化性纤维瘤7例,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10~46岁,平均20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肿块。镜下所见:肿瘤由肿瘤性纤维结缔组织和骨小梁组成,典型的骨小梁周边部呈平行的板层结构,中央呈不太清晰的编织状结构,骨小梁外周有密集的单行排列的骨母细胞和少数破骨细胞,所有病例均无出血、炎症和死骨片。本瘤应注意与非骨化性纤维瘤、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骨囊肿和骨巨细胞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化性纤维瘤 骨肿瘤 病理 诊断
下载PDF
前列腺原发性淋巴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8
作者 唐丽艳 吴燕云 +1 位作者 冯起校 李海刚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0年第6期448-449,共2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2例前列腺原发性淋巴瘤,进行临床和病理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前列腺原发性淋巴瘤均为老年患者,主要症状为排尿困难,1例血清PSA升高。经组织... 目的探讨前列腺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2例前列腺原发性淋巴瘤,进行临床和病理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前列腺原发性淋巴瘤均为老年患者,主要症状为排尿困难,1例血清PSA升高。经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1例为MALT淋巴瘤,1例为周围T细胞淋巴瘤(非特殊类型)。结论前列腺原发性淋巴瘤主要发生在老年排尿困难的患者,PSA可升高,需组织病理学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原发性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CCN1和Mel-18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9
作者 庄粤蕾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14期2153-2155,共3页
目的探讨CCN1和Mel-18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56例手术切除的结肠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CCN1和Mel-18的表达情况,分析两种蛋白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预后意义。结果 CCN1蛋白在结肠癌组织... 目的探讨CCN1和Mel-18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56例手术切除的结肠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CCN1和Mel-18的表达情况,分析两种蛋白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预后意义。结果 CCN1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6.79%,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不同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结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el-18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39.29%,明显低于相应癌旁组织的6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不同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结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CN1和Mel-18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472,P<0.05)。结论 CCN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上调和Mel-18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下调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有关,有可能成为新的预测结肠癌恶性程度及是否发生远处转移的有效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CCN1 Mel-18
下载PDF
乳腺癌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庄粤蕾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370-371,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27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是否绝经、体质量指数(BMI)、X线钼靶钙化点情况、送检肿物大小、肿瘤组织学分级等。比较分析冰冻和术后乳腺病理在肿瘤组织学级别的符合...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27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是否绝经、体质量指数(BMI)、X线钼靶钙化点情况、送检肿物大小、肿瘤组织学分级等。比较分析冰冻和术后乳腺病理在肿瘤组织学级别的符合率,同时针对影响冰冻诊断准确性的临床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7例患者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完全符合者95例,符合率为74.8%。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准确性相关的因素有肿物大小。结论肿物大小是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准确性的影响因素,临床上要加以重视并采取相关措施,提高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病理 诊断 冰冻切片
原文传递
宫颈微偏腺癌——文献复习附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楚卿 吴艳云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33期424-425,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特征、病理组织学形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通过总结本病例及复习相关的文献资料,分析该肿瘤的临床特征、组织形态学和免疫染色特点。结果微偏腺癌患者临床上多见白带增多,宫颈肥大。镜下见宫颈腺体均大... 目的探讨子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特征、病理组织学形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通过总结本病例及复习相关的文献资料,分析该肿瘤的临床特征、组织形态学和免疫染色特点。结果微偏腺癌患者临床上多见白带增多,宫颈肥大。镜下见宫颈腺体均大小不等、形状怪异,扭曲如爪状或尖角突出,呈浸润性生长。结论宫颈微偏腺癌罕见,早期确诊率低,易漏诊,病理形态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文献复习 病例分析
下载PDF
乳腺肿瘤患者经病理诊断时采取免疫组化技术提高准确率的价值分析
12
作者 王吉林 张燕芳 吴艳云 《系统医学》 2022年第21期42-45,49,共5页
目的 探讨经病理诊断乳腺肿瘤患者时采取免疫组化技术提高准确率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7月—2021年6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高危乳腺肿瘤患者164例,均接受病理诊断,分析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结果、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价值、免疫组化检测... 目的 探讨经病理诊断乳腺肿瘤患者时采取免疫组化技术提高准确率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7月—2021年6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高危乳腺肿瘤患者164例,均接受病理诊断,分析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结果、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价值、免疫组化检测指标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结果 164例患者中,病理检查阳性66例,阴性98例;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R阳性56例、阴性108例,AR阳性88例、阴性76例,HER-2阳性88例、阴性76例,CK5/6阳性98例、阴性66例,CK34βE12阳性88例、阴性76例,P53阳性84例、阴性80例,P63阳性84例、阴性80例,Ki67阳性90例、阴性74例;与病理检查对比,免疫组化技术检测AR、HER-2、CK5/6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K34βE12、P53、P63、Ki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的灵敏性、阴性预测值均低于AR、HER-2、CK5/6、CK34βE12、P53、P63、Ki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均高于AR、HER-2、CK5/6、CK34βE12、P53、P63、Ki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ER与乳腺癌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AR、HER-2、CK5/6、CK34βE12、P53、P63、Ki67与乳腺癌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经病理诊断乳腺肿瘤患者时采取免疫组化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诊断 乳腺肿瘤 免疫组化技术 准确率 相关性
下载PDF
印片在病理诊断中的作用(附300例印片与石蜡切片对照分祈)
13
作者 黄经光 王开灿 +2 位作者 梁棠 高翔 邹继彬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5年第12期799-800,共2页
通过300例新鲜标本组织印片与相应石蜡切片对照观察,结果表明:两者诊断符合率为98.3%。作者认为,在注意考虑克服少数高分化恶性肿瘤的假阴性后,印片既适合于手术中的快速诊断,也适用于没有病理检查设备开展手术的基层单位... 通过300例新鲜标本组织印片与相应石蜡切片对照观察,结果表明:两者诊断符合率为98.3%。作者认为,在注意考虑克服少数高分化恶性肿瘤的假阴性后,印片既适合于手术中的快速诊断,也适用于没有病理检查设备开展手术的基层单位。文章还对其中的10例标本作了穿刺涂片与印片比较,发现两者细胞特征没有明显差异。说明开展印片检查对提高穿刺细胞学诊断水平有较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片 细胞学诊断 病理诊断 肿瘤
下载PDF
2017年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尿培养中大肠埃希菌临床分布特点与耐药性分析
14
作者 黄必堂 黄彩秀 +1 位作者 刘丽琴 杜劲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785-787,共3页
目的:分析尿路感染中大肠埃希菌分布特点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收治门诊和入院患者中段尿标本培养分离的菌株,并采用全自动微生物VITEK鉴定药敏系统和药敏纸片(K-B)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分... 目的:分析尿路感染中大肠埃希菌分布特点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收治门诊和入院患者中段尿标本培养分离的菌株,并采用全自动微生物VITEK鉴定药敏系统和药敏纸片(K-B)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结果:剔除同一患者的重复菌株后,从2017年尿标本中共检出485株大肠埃希菌。科室分布以肾病外科(143株,29.5%)为主,其次分别为肾病内科(46株,9.5%)、肿瘤中心(37株,7.6%)。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头孢替坦、头孢唑啉、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30%;对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和复合制剂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仍>50%;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75%;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50.1%(243/485)。结论:本院尿路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氨苄西林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较高,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最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高,对头孢曲松基本全部耐药,且存在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情况。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达到有效治疗尿路感染和减少耐药菌株产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下载PDF
软组织肉瘤临床病理诊断常用分子诊断指标分析
15
作者 蔡文平 郭娜 +1 位作者 金珊 庞丽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0046-0048,共3页
探讨软组织肉瘤临床病理分布特征及常用诊断分子指标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112例软组织肉瘤病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常用诊断分子指标检测情况。结果:112例软组织肉瘤中包括6种不同分类的软组织肉瘤,发病年龄分布在50.46±... 探讨软组织肉瘤临床病理分布特征及常用诊断分子指标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112例软组织肉瘤病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常用诊断分子指标检测情况。结果:112例软组织肉瘤中包括6种不同分类的软组织肉瘤,发病年龄分布在50.46±16.95岁,男女比例为30:82;本研究中间叶标记Vimentin检测率为52.68%(59/112),肌源性标记SMA检测率为99.11%(111/112)、Desmin检测率为50.89%(57/112),血管内皮标记CD34检测率为41.07%(46/112);所纳入的每种类型的软组织肉瘤中常用阳性指标于阴性指标的检测率与符合率均位于较高水平。结论:基于形态学的分子检测手段有助于推动软组织肉瘤的临床诊断,目前软组织病理诊断所推荐的常用标记物在临床实践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肉瘤 分子标志物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HE4联合CA125、VEGF对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蕾 庞小燕 +2 位作者 张家明 林丽倩 冼观秀 《系统医学》 2023年第5期147-149,153,共4页
目的探讨HE4联合CA125、VEGF对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为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组)和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为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组)各4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不... 目的探讨HE4联合CA125、VEGF对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为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组)和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为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组)各4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子宫内膜病变患者HE4、CA125和VEGF水平,统计HE4、CA125和VEGF单纯及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效能。结果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组HE4、CA125和VEGF水平分别为(76.8±15.4)pmol/L,(33.6±5.5)U/mL和(68.9±16.1)mg/L均显著高于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4、CA125和VEGF 3者联合检测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均大于HE4、CA125和VEGF单独检测,HE4、CA125和VEGF单独检测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5、0.632和0.389,3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782。结论HE4、CA125和VEGF3者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癌,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睾丸分泌蛋白4 糖类抗原12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子宫内膜癌 早期诊断 预后评估
下载PDF
基于肺腺癌组织中可变剪接数据构建剪接因子-可变剪接调控网络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7
作者 唐吴月 李硕杰 庞丽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9-149,共11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与肺腺癌(LUAD)患者生存相关的可变剪接(AS)事件,构建剪接因子(SF)-AS调控网络,为LUAD患者的预后评价提供新思路。方法:由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下载LUAD患者转录组数据和临床数据。从SF表达和RNA靶...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与肺腺癌(LUAD)患者生存相关的可变剪接(AS)事件,构建剪接因子(SF)-AS调控网络,为LUAD患者的预后评价提供新思路。方法:由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下载LUAD患者转录组数据和临床数据。从SF表达和RNA靶点(SpliceAid2)数据库中下载LUAD患者AS数据。对LUAD患者生存相关AS事件进行单因素Cox回归分析。采用LASSO回归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构建LUAD患者预后风险模型,基于该模型计算每种AS事件的风险评分,采用Kaplan-Meier(K-M)生存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模型的可靠性。通过Cox回归分析风险模型、临床参数与LUAD患者独立预后的关系。采用Pearson检验对SF和与预后相关的AS事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SF-AS互作网络。结果:筛选获取与生存相关的AS事件43948个,共7种类型,主要以外显子活跃(ES)事件和可变终止子(AT)事件为主。构建AS事件预后风险模型,基于该模型风险评分将LUAD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K-M生存分析,高风险组LUAD患者总生存(OS)率较低风险组低(P<0.05)。ROC曲线分析,LUAD患者预后风险模型预测性良好,曲线下面积(AUC)为0.824。SF-AS调控网络,12个与预后相关SFs正向或负向调节AS事件,可预测LUAD患者的不良预后。结论:筛选了与LUAD患者预后相关的AS事件和上游的调控因子SF,构建了SF-AS网络,为进一步研究AS事件与LUAD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技术 肺腺癌 可变剪接 剪接因子 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
下载PDF
KRAS、NRAS、BRAF、PIK3CA、NTRK联合检测与结直肠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18
作者 杜劲 邱瑾 +2 位作者 蔡文平 王文娟 庞小燕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7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究KRAS、NRAS、BRAF、PIK3CA、NTRK联合检测与结直肠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2020年连续来本院就诊住院的结直肠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了3年随访,以患者三年生存、病死情况等作为预后观察指标,将患者... 目的探究KRAS、NRAS、BRAF、PIK3CA、NTRK联合检测与结直肠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2020年连续来本院就诊住院的结直肠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了3年随访,以患者三年生存、病死情况等作为预后观察指标,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分析KRAS、NRAS、BRAF、PIK3CA、NTRK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以及KRAS、NRAS、BRAF、PIK3CA、NTRK联合检测与结直肠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KRAS、NRAS、BRAF、PIK3CA、NTRK突变比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KRAS、NRAS、BRAF、PIK3CA、NTRK突变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KRAS、NRAS、BRAF、PIK3CA、NTRK突变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因素,在结直肠癌患者中对其进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可为结直肠癌患者的早期诊断以及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AS NRAS BRAF PIK3CA NTRK 联合检测 结直肠癌 预后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肾功能血清学检验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邱瑾 何艳 +2 位作者 杜劲 张慧 李伟征 《华夏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131-133,共3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肾功能血清学检验的价值。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7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肾功能血清学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尿微量白蛋白(14.60±2.06)mmol/L、尿素氮(479.25...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肾功能血清学检验的价值。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7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肾功能血清学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尿微量白蛋白(14.60±2.06)mmol/L、尿素氮(479.25±110.40)mg/L和血清肌酐水平(121.48±18.45)μmol/L,均比对照组(5.42±1.40)mmol/L、(7.81±6.24)mg/L和(81.20±17.30)μmol/L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肾功能血清学检验的价值较高,能够为疾病判断提供依据,从而尽早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肌酐 糖尿病肾病 尿素氮 尿微量白蛋白
下载PDF
头皮外毛根鞘癌1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光兴 黄楚卿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64-564,共1页
关键词 外毛根鞘癌 综合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