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P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苗晓晴 黄祖烽 陈荟郦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441-443,共3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视网膜光凝(PRP)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3月—2022年5月于我院眼科确诊的8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黄斑水肿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以数字双盲分组法将患者分为...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视网膜光凝(PRP)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3月—2022年5月于我院眼科确诊的8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黄斑水肿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以数字双盲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43例及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PRP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注射,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黄斑区浅层毛细血管丛(SCP)和深层毛细血管丛(DCP)血流密度均有改善,其中试验组治疗2周和4周黄斑区DCP血流密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C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2周、4周的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2周、4周视网膜新生血管面积(RNA)高于对照组,微动脉瘤(MA)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RP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的效果优于单一治疗方案,同时两种方案联合应用具有符合临床标准的安全性,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视网膜光凝 抗血管内皮生长抑制 血流密度
下载PDF
责任制整体护理新模式在眼科病房安全护理中的应用
2
作者 周金凤 钱满连 +2 位作者 吴秀萍 关智慧 陈蒙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571-573,共3页
目的了解责任制整体护理新模式在眼科病房安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1年9月眼科住院患者1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新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安全事件发生... 目的了解责任制整体护理新模式在眼科病房安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1年9月眼科住院患者1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新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安全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指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新模式后患者住院期间跌倒等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新模式应用于眼科病房护理可以减少安全事件发生率,提高安全系数和服务质量,增加护患沟通,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制 整体护理 新模式 眼科 应用
原文传递
老年干眼症并2型糖尿病患者SIt、BUT和FL变化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苗晓晴 黄文婕 +2 位作者 黄祖烽 黄春媛 全雄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8期31-33,共3页
目的对老年干眼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泪液分泌实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FL)水平变化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00例(200只眼)>65周岁干眼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65周岁非糖尿病干眼症患者100例(... 目的对老年干眼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泪液分泌实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FL)水平变化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00例(200只眼)>65周岁干眼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65周岁非糖尿病干眼症患者100例(200只眼)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SIt、BUT和FL评分变化。结果实验组SIt、BUT水平为(7.03±3.17)mm、(4.67±2.01)s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08±4.12)mm、(7.41±3.39)s,FL评分(1.56±1.06)分高于对照组的(0.56±0.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干眼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SIt、BUT减少,FL水平升高,因此控制好血糖水平可更有效改善干眼症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干眼症 2型糖尿病 泪液分泌实验水平 泪膜破裂时间水平 角膜荧光素染色水平 变化分析
下载PDF
角膜后弹力层脱离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曾朝霞 全雄 +1 位作者 陈荟郦 苗小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1459-1461,共3页
目的:探讨引起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原因,提出处理方法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30眼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行前房注气术,术后随访6mo,观察角膜透明度及视力等情况。结果:白内障及青光眼术后是引起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常见原因,前... 目的:探讨引起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原因,提出处理方法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30眼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行前房注气术,术后随访6mo,观察角膜透明度及视力等情况。结果:白内障及青光眼术后是引起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常见原因,前房注气后30例患者中25例视力明显改善,27例角膜恢复透明。结论: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对角膜影响较大,应及时处理,否则易造成角膜持续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后弹力层脱离 前房注气术 角膜失代偿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黄春媛 李冬梅 +1 位作者 关智慧 叶小汝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3期1807-1808,共2页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干眼症情况的影响。方法对在我院290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实施护理干预,B组采取一般护理常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干眼症实施护理干预后的情况。结果经药...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干眼症情况的影响。方法对在我院290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实施护理干预,B组采取一般护理常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干眼症实施护理干预后的情况。结果经药物及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术后早期干眼症状发病情况明显下降,即使有干眼症复发,病情也大多较轻。大多数干眼症患者在手术后1个月病情明显缓解,症状基本消失,BUT恢复到正常值。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在经药物及综合护理干预后发病率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护理干预 干眼症
下载PDF
基于双眼虚拟现实技术对6〜12岁近视儿童注视稳定性及精细立体视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玄之 全雄 +1 位作者 黄文婕 吴芸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19期2050-2052,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近视程度的6~12岁儿童近视患者注视稳定性及精细立体视的视感知觉缺损状况。方法选取眼科门诊接受检查的6~12岁近视儿童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轻度近视组(-3.00D^-0.75D)及中度近视组(-6.00DS^-3.25DS)各200例,比较不同近... 目的比较不同近视程度的6~12岁儿童近视患者注视稳定性及精细立体视的视感知觉缺损状况。方法选取眼科门诊接受检查的6~12岁近视儿童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轻度近视组(-3.00D^-0.75D)及中度近视组(-6.00DS^-3.25DS)各200例,比较不同近视程度患儿注视稳定性及精细立体视的视觉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注视稳定性及精细立体视的视觉功能缺损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相关关系(P>0.05),不同程度近视(轻度近视和中度近视)与注视稳定性缺损程度相关,双眼近视屈光度差值与注视稳定性及精细立体视的缺损程度相关。结论不同程度近视与注视稳定性缺损程度相关,双眼近视屈光度差值与注视稳定性及精细立体视的缺损程度均呈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知觉 注视稳定性 精细立体视 双眼知觉学习
下载PDF
翼状胬肉术后复发影响因素的Logistics回归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全雄 苗晓晴 彭金杨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8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术治疗的68例80眼翼状胬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影响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因素有患者...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术治疗的68例80眼翼状胬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影响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因素有患者的年龄,工作环境和内直肌止端距离角膜缘的距离。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的患者应当重视其影响因素,以降低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切除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内直肌止端
下载PDF
不同时机应用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6
8
作者 凌博 陈水生 戚翠萍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0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应用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方法以接受泪道探通术治疗的100例(138眼)新生儿泪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年龄进行分组,A组45例(3~6个月,56眼),B组32例(7~10个月,42眼),C组23例(10个月以上,30眼),对比3...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应用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方法以接受泪道探通术治疗的100例(138眼)新生儿泪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年龄进行分组,A组45例(3~6个月,56眼),B组32例(7~10个月,42眼),C组23例(10个月以上,30眼),对比3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B组和C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21%、85.71%和83.33%,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和C组(均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9%、4.76%和6.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新生儿泪囊炎实施泪道探通术的治疗时机是出生6个月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探通术 新生儿 泪囊炎 治疗时机 疗效
下载PDF
LASIK术后角膜上皮内生的处理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玄之 苗晓晴 全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931-933,共3页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后角膜上皮植入及内生发生的原因,总结治疗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2-12于我院行LASIK患者1256例2256眼,术后发生角膜上皮植入及内生18例30眼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眼进行治疗...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后角膜上皮植入及内生发生的原因,总结治疗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2-12于我院行LASIK患者1256例2256眼,术后发生角膜上皮植入及内生18例30眼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眼进行治疗后,对治疗前后患者整体视觉质量评分进行分析。 结果:行LASIK术后角膜上皮植入及内生18例30眼,发生率为1.3%。18例30眼患者中12眼为术后外伤致角膜瓣移位上皮内生,12眼为术中多次角膜瓣下冲洗,2眼为术中制作角膜瓣出现不规则瓣,4眼术中无特殊。30眼角膜上皮内生的程度:I级11例18眼,Ⅱ级4例8眼,Ⅲ级3例4眼。 I-Ⅱ级者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并辅予降眼压药物治疗为主,Ⅲ级者先予药物治疗,若情况无好转,则予手术治疗。治疗后11例18眼I级者中8例13眼内生均消失,3例5眼植入上皮灶缩小;4例8眼Ⅱ级者中2例4眼上皮植入消失,2例4眼上皮植入程度减轻至I级;3例4眼Ⅲ级者中2例2眼角膜缘1 mm处瓣缘有0.5-1mm宽瓣下浅灰白色带,视力0.8-1.2,1例2眼患者予刮除植入角膜上皮及内生上皮,随访无复发。治疗后18例角膜上皮内生患者整体视觉质量评分低于治疗前(Hc=10.511,P〈0.01)。 结论:规范手术操作、术后及早发现并予积极治疗是对预防和治疗LASIK 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上皮内生 视觉质量
下载PDF
气液交换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眼后段非磁性异物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荟郦 陈水生 +1 位作者 黄文婕 凌博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0-453,共4页
目的:探究联合气液交换下玻璃体切除术对眼后段非磁性异物治疗效果及术后BCVA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86眼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43眼。对照组单纯采用玻璃体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气液交换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 目的:探究联合气液交换下玻璃体切除术对眼后段非磁性异物治疗效果及术后BCVA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86眼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43眼。对照组单纯采用玻璃体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气液交换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异物清除率、视网膜复位率、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异物清除率、视网膜复位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液交换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眼后段非磁性异物效果良好,能够提高患者术后视力水平,改善视网膜水肿,降低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交换术 玻璃体切除术 眼内异物 最佳矫正视力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与干眼症的相关性研究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文婕 陈玄之 +2 位作者 曾朝霞 苗晓晴 吴芸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686-688,共3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与干眼症的相关性及其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8年7月~2019年11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展开研究,依次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记录两组的干眼症发生率,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干眼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与干眼症的相关性及其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8年7月~2019年11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展开研究,依次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记录两组的干眼症发生率,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干眼症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干眼症发生率、OSDI评分高于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数据均少于对照组(P<0.05);年龄、糖尿病病程、泪膜破裂时间和糖化血红蛋白为2型糖尿病合并干眼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2型糖尿病与干眼症的发生密切相关,且临床应根据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干眼症 相关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训练致L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和撕脱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全雄 苗晓晴 +1 位作者 陈玄之 毛正兴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752-754,共3页
目的探讨L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和撕脱的发生原因、临床特征及处理方法。方法对6例患者6只眼LASIK术后发生角膜瓣移位或撕脱的患者行视力、裂隙灯检查,并观察复位术后及治疗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5例角膜瓣移位,1例角膜瓣撕脱,发生于术... 目的探讨L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和撕脱的发生原因、临床特征及处理方法。方法对6例患者6只眼LASIK术后发生角膜瓣移位或撕脱的患者行视力、裂隙灯检查,并观察复位术后及治疗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5例角膜瓣移位,1例角膜瓣撕脱,发生于术后1~6个月内,均与眼部外伤有关。均于角膜瓣移位后2d内就诊时确诊,角膜瓣移位或撕脱后主要表现为眼痛、流泪、视力下降、重影、眩光、视物变形,角膜瓣重新复位后视力恢复均较理想。结论训练时L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或撕脱主要与外伤所致与角膜平行的切力有关,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视力和视觉质量下降,及时正确处理是恢复视力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角膜瓣 移位 撕脱
下载PDF
新生儿眼底筛查结果及眼底疾病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凌博 陈水生 戚翠萍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眼底筛查结果及眼底疾病高危因素,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眼底筛查的200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并分析眼底疾病高危因素。结果:2000例新生儿中,120例发生眼底疾病,占比6.0... 目的:研究新生儿眼底筛查结果及眼底疾病高危因素,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眼底筛查的200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并分析眼底疾病高危因素。结果:2000例新生儿中,120例发生眼底疾病,占比6.00%;新生儿眼底疾病发生率在不同胎龄、分娩方式、出生体重及有无机械通气新生儿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低出生体重、自然分娩、胎龄小、机械通气等是导致出现眼底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应对新生儿做好眼底筛查工作,便于对导致发生的高危因素进行及早干预,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确保生命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眼底筛查 高危因素 眼底疾病 分娩方式
下载PDF
P50型EX-PRESS引流钉结合生物羊膜植入术治疗POAG的疗效 被引量:1
14
作者 凌博 陈俊杰 陈水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15-1918,共4页
目的:探讨P50型EX-PRESS引流钉结合生物羊膜植入术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03/2019-01收治的POAG患者96例96眼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单纯植入P50型EX-PRESS... 目的:探讨P50型EX-PRESS引流钉结合生物羊膜植入术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03/2019-01收治的POAG患者96例96眼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单纯植入P50型EX-PRESS引流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生物羊膜植入术治疗,观察两组滤过泡情况,术前、术后7d,1、3mo的眼压、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RNFLT)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3mo功能性滤过泡占比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眼压、RNFLT均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7d,1、3mo的眼压及RNFLT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25%(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6%、75%(P<0.05)。结论:POAG应用P50型EX-PRESS引流钉结合生物羊膜植入术治疗,疗效满意,能改善术后滤过泡情况,降低眼压及RNFLT,安全性佳,手术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RESS引流钉 生物羊膜植入术 青光眼 眼压 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
下载PDF
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劳雁 劳龙燕 李冬梅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23期3559-3561,共3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4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为期6个月的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生命质量及... 目的探讨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4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为期6个月的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生命质量及眼压控制效果。结果实施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后,实验组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以及眼压控制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能有效提高青光眼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眼压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管理教育 延续性 青光眼 效果
下载PDF
34例病毒性角膜葡萄膜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荟郦 全雄 +2 位作者 曾朝霞 黄春媛 黄文婕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13期1941-1942,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抗病毒药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病毒性角膜葡萄膜炎临床经验。方法通过34例39眼病毒性角膜葡萄膜炎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详细记录其临床特征,及使用抗病毒药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效果。结果34例病毒性角膜葡萄膜炎的... 目的探讨使用抗病毒药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病毒性角膜葡萄膜炎临床经验。方法通过34例39眼病毒性角膜葡萄膜炎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详细记录其临床特征,及使用抗病毒药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效果。结果34例病毒性角膜葡萄膜炎的患者,年龄中位数42岁(14~71岁),男:女=0.89:1。24例(70.6%)有明确的诱因,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临床主要特征表现为角膜点状荧光染色,角膜基质层弥漫水肿,后弹力层皱褶,角膜后羊脂状沉着物(KP),房水混浊,6例出现白色纤维渗出物。经全身及局部联合应用阿昔洛韦、地塞米松治疗,疗程为(51±17)天,全部康复,未见复发。结论病毒性角膜葡萄膜炎及早诊断,使用抗病毒药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角膜葡萄膜炎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白内障摘除联合I期前段玻璃体切除治疗外伤性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水生 陈雪琼 黄春媛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9期1674-1676,共3页
目的观察清创缝合白内障摘除联合I期前段玻璃体切除治疗外伤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外伤性白内障患者100例,50例行清创缝合白内障摘除联合I期前段玻璃体切除的患者为观察组,50例行Ⅱ期前段玻璃体切除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 目的观察清创缝合白内障摘除联合I期前段玻璃体切除治疗外伤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外伤性白内障患者100例,50例行清创缝合白内障摘除联合I期前段玻璃体切除的患者为观察组,50例行Ⅱ期前段玻璃体切除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水平、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术后1、2、3、4周时,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瞳孔粘连变形、葡萄膜炎等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8、12周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创缝合白内障摘除联合I期前段玻璃体切除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患者的理想方法。有助于改善视力水平,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球穿通伤 外伤性白内障 前段玻璃体切除 清创缝合
下载PDF
4C延续性护理在白内障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及自我效能感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春媛 陈舒燕 +1 位作者 罗雄伟 叶小汝 《青岛医药卫生》 2019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目的探讨4C延续性护理模式在白内障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7月接受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宣教及随访,观察组行4C延续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生... 目的探讨4C延续性护理模式在白内障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7月接受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宣教及随访,观察组行4C延续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自我效能感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生存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3个月时,观察组LVQOL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自我效能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3个月时,观察组GSS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5.12%,同对照组80.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C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改善白内障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自我效能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4C延续性护理 自我效能 生存质量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随访干预对院外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眼压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钱满连 谢桂芳 +3 位作者 林婕 王婷婷 叶小汝 陈水生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97-98,101,共3页
目的:探讨随访干预对院外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眼压的影响。方法:对64例青光眼患者按出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青光眼疾病自我管理相关知识教育,出院时均按要求掌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探讨随访干预对院外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眼压的影响。方法:对64例青光眼患者按出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青光眼疾病自我管理相关知识教育,出院时均按要求掌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随访干预(电话及家庭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比较2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眼压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及眼压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访干预有利于提高院外青光眼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控制眼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访 青光眼 眼压 自我管理能力
下载PDF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玄之 孙康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69-2172,共4页
对有晶状体眼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是矫正屈光不正的有效方法,植入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目前主要有可植入式接触镜(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和有晶状体眼屈光性晶状体(phakic refractive lens,PRL)。对术后患者主观视觉质量(视力、... 对有晶状体眼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是矫正屈光不正的有效方法,植入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目前主要有可植入式接触镜(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和有晶状体眼屈光性晶状体(phakic refractive lens,PRL)。对术后患者主观视觉质量(视力、对比敏感度)、客观视觉质量(波前像差、点扩散函数、斯特尔比率及光学传递函数)的研究显示,主观视力的提高也伴随着客观视觉质量的改善,但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光晕及眩光症状。本文主要对ICL和PRL植入术后主观及客观视觉质量的临床研究做一综述,对可影响视觉质量的术后并发症如晶状体前囊膜下混浊、青光眼及角膜内皮功能异常等需进一步远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视觉质量 可植入式接触镜 有晶状体眼屈光性晶状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