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硝唑辅助根管充填对牙体牙髓病患者牙周微生态及红白美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维维 刘捷 陈云剑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替硝唑辅助根管充填对牙体牙髓病患者牙周微生态、龈沟液炎症因子及红白美学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6月-2021年8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次氯酸钠消毒联合... 目的:探讨替硝唑辅助根管充填对牙体牙髓病患者牙周微生态、龈沟液炎症因子及红白美学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6月-2021年8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次氯酸钠消毒联合环氧树脂类糊剂根管充填,观察组采用替硝唑辅助环氧树脂类糊剂根管充填。比较两组的牙周微生态指标[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和牙周袋深度(Periodontal deep,PD)]、龈沟液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4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及红白美学指标。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PLI、SBI、GI、PD及龈沟液IL-1β、IL-4、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PES评分、W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硝唑辅助根管充填能有效调节牙体牙髓病患者的牙周微生态情况,抑制炎症反应,改善红白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牙髓病 根管充填 替硝唑 牙周微生态 龈沟液 炎症因子 红白美学
下载PDF
多次根管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对比探讨
2
作者 杨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0073-0076,共4页
分析讨论在进行对牙体牙髓病进行治疗时,选择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多次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牙体牙髓病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多次根管治疗术,实验组30例患者,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术,... 分析讨论在进行对牙体牙髓病进行治疗时,选择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多次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牙体牙髓病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多次根管治疗术,实验组30例患者,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显著存在(P<0.05)。结论:牙体牙髓疾病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在针对牙体牙髓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传统的多次根管治疗难度大,并且容易引发不良反应,所以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选择一次性根管治疗,本次研究通过这一实验证明了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可推广价值,值得进行进一步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 牙体牙髓病 多次根管治疗 安全性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不翻瓣微创技术在牙齿种植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3
作者 李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067-0070,共4页
研究牙齿种植中实施不翻瓣微创技术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牙齿种植患者50例,“双盲法”分传统组(常规翻瓣技术)、微创组(不翻瓣微创技术)各25,两组疗效比较。结果 术前分析牙周指数、口腔功能恢复情况无意义,P>0.05;术后较传统组,微... 研究牙齿种植中实施不翻瓣微创技术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牙齿种植患者50例,“双盲法”分传统组(常规翻瓣技术)、微创组(不翻瓣微创技术)各25,两组疗效比较。结果 术前分析牙周指数、口腔功能恢复情况无意义,P>0.05;术后较传统组,微创组PLI、PPD、PAL、GI指标更低;口腔功能恢复评分更高;手术、术后使用激素、术后使用抗生素、术后持续肿胀及术后持续疼痛时间更短;微创组不良反应率(4.00%)低于传统组(24.00%),P<0.05。结论 不翻瓣微创技术用于牙齿种植中可改善患者牙周指数、促进口腔功能恢复,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避免副作用,值得推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翻瓣微创技术 口腔种植 牙周指数 口腔功能恢复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人牙髓细胞体外培养及向成牙本质细胞的诱导分化 被引量:2
4
作者 赵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005-2008,共4页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牙髓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过程中碱性磷酸酶的表达和矿化结节形成能力,建立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体外培养体系。方法:实验于2004-07/2005-07在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完成。利用组织块酶解法培养人牙髓细胞并进行鉴...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牙髓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过程中碱性磷酸酶的表达和矿化结节形成能力,建立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体外培养体系。方法:实验于2004-07/2005-07在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完成。利用组织块酶解法培养人牙髓细胞并进行鉴定,取第3代牙髓细胞,胰酶消化后进行细胞计数,连续观察7d,绘制生长曲线。第3代牙髓细胞,使用矿化诱导液诱导其向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分化,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用Von kossa染色法观察诱导后的细胞形成矿化结节的能力。结果:①获得的牙髓细胞均为波形丝蛋白阳性,角蛋白阴性,证明为中胚层来源的细胞。②诱导分化的牙髓细胞在2周左右进入复层生长期;3周左右开始有细胞结节形成,周围细胞呈放射状排列,部分细胞出现细长突起并呈极性排列。4周左右细胞团中央Von Kossa染色为阳性。③与未诱导的细胞相比,矿化诱导开始3周碱性磷酸酶活性逐渐升高,但到第4周后活性有所降低。结论:实验成功建立了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体外培养体系,所获得的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具有成牙本质细胞的部分形态和生物学功能,是研究成牙本质细胞的较好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细胞 成牙本质细胞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上颌磨牙的双腭根变异的病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赵炬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11期1942-1944,共3页
目的为了报道上颌磨牙解剖的多样性。方法该文描述了4例具有双腭根的上颌磨牙的治疗过程,其中有3例使用镍钛器械,1例使用ISO不锈钢手用器械。回顾了其它上颌磨牙解剖变异性的病例研究。结果在上颌磨牙的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上颌磨牙的解剖... 目的为了报道上颌磨牙解剖的多样性。方法该文描述了4例具有双腭根的上颌磨牙的治疗过程,其中有3例使用镍钛器械,1例使用ISO不锈钢手用器械。回顾了其它上颌磨牙解剖变异性的病例研究。结果在上颌磨牙的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上颌磨牙的解剖结构的变异。结论对于牙齿解剖结构多样化的掌握,是成功进行牙髓治疗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变异 上颌磨牙 双腭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