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b3A相互作用蛋白对胰腺癌预后的预测价值及其介导的侵袭作用机制
1
作者 丁时磊 王曙光 +2 位作者 杨坡 何彩玉 杜兴龙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7期613-620,共8页
目的 探讨胰腺癌组织Rab3A相互作用蛋白(Rab3IP)表达及其介导的侵袭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2018年5月—2021年6月滁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胰腺癌患者组织样本和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76例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Rab3IP表达,分... 目的 探讨胰腺癌组织Rab3A相互作用蛋白(Rab3IP)表达及其介导的侵袭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2018年5月—2021年6月滁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胰腺癌患者组织样本和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76例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Rab3IP表达,分析Rab3IP表达与胰腺癌临床资料、总体生存率(OS)、无病生存率(DFS)的关系。利用小干扰RNA技术敲低胰腺癌BxPC-3、Capan-1细胞Rab3IP表达,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活性,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活性,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RAB3IP在胰腺癌组织中高表达率为69.7%(53/76),明显高于癌旁组35.5%(27/7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839,P<0.001)。Rab3IP表达与胰腺癌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等有关(均P<0.05);Rab3IP表达是胰腺癌总体生存和无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均<0.05)。Rab3IP高表达的胰腺癌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明显低于RAB3IP低表达患者(P<0.05)。在胰腺癌BxPC-3和Capan-1细胞中,与siNCtrl组比较,siRab3IP组细胞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和细胞侵袭能力明显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ab3IP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高于siNCtrl组,N-cadherin、MMP-2、MMP-9蛋白表达明显低于siNCtr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腺癌组织Rab3IP表达上调,Rab3IP可能通过调节上皮间质转化(EMT)参与胰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Rab3A相互作用蛋白 增殖 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消化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5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胡加海 蒋宗惠 陈荃 《当代医学》 2014年第4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与相互因果关系。方法对59例消化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算出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总患病率、对比普通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并分析恶性肿瘤与糖尿病相互关系及药物治疗对...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与相互因果关系。方法对59例消化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算出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总患病率、对比普通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并分析恶性肿瘤与糖尿病相互关系及药物治疗对血糖的影响。结果 466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患者59例,患病率为12.66%。化疗对血糖产生明显的影响。结论消化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与年龄增长呈正比,男性多于女性,糖尿病与恶性肿瘤两者存在共同的致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 恶性肿瘤 合并症 糖尿病
下载PDF
恩度与化疗联合治疗多种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分析
3
作者 薛松 蒋宗惠 董祥宁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第3期47-47,共1页
目的:探究恩度联合化疗治疗多种晚期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2月-2017年5月间接诊的62例晚期恶性肿瘤为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31例,其中对照组单独使用化疗,而研究组则采取恩度联合化疗方案,现对两组... 目的:探究恩度联合化疗治疗多种晚期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2月-2017年5月间接诊的62例晚期恶性肿瘤为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31例,其中对照组单独使用化疗,而研究组则采取恩度联合化疗方案,现对两组治疗情况予以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血清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种恶性晚期肿瘤患者提供恩度联合化疗方案,可延缓病情进展,且不良反应少,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恶性肿瘤 化疗 恩度
下载PDF
滋肾润肺方联合化疗对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
4
作者 吕星旺 魏洁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1期1242-1246,共5页
目的 探究滋肾润肺方联合化疗对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中晚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试验组... 目的 探究滋肾润肺方联合化疗对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中晚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滋肾润肺方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的中医证候评分、疾病控制率、肿瘤标志物水平[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不良反应及预后。结果 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疾病控制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CYFRA21-1、CEA水平均降低,试验组血清CYFRA21-1、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对照组失访1例,试验组失访2例,随访率为93.02%。对照组存活26例,试验组存活35例,2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滋肾润肺方联合化疗有助于缓解中晚期肺癌气阴两虚证患者的症状,降低肿瘤标志物,远期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肺癌 滋肾润肺方 化疗 炎症 肺功能
下载PDF
晚期乳腺癌患者行FAC方案化疗对体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黄景慧 尤冬山 +2 位作者 陈欣 周芸娜 陈爱民 《疑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77-380,384,共5页
目的观察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FAC方案(5-氟尿嘧啶、环磷酰胺、阿霉素)化疗的疗效及对体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目的观察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FAC方案(5-氟尿嘧啶、环磷酰胺、阿霉素)化疗的疗效及对体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TAC化疗方案,观察组采用FAC化疗方案;2组患者连续化疗21 d为1周期,化疗4个周期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癌胚抗原(CEA)、铁蛋白(SF)的变化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2.4%vs.55.8%,x^2=4.533,P=0.033)。化疗后2组NO、MDA、GSH、SOD、CAT水平明显升高,CEA、SF水平降低,而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5.648、5.187、1.723、2.157、1.848、4.553、2.661,P<0.05)。2组患者化疗期间均出现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低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脱发、乏力、低清蛋白、肝功能损害、关节肌肉痛、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97、1.619、0.188、0.197、0.188、0.188、0.188、0.924、0.188、0.706、0.240,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应用FAC方案化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均可耐受,可以作为乳腺癌患者的化疗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环磷酰胺 阿霉素 乳腺癌 氧化应激反应
下载PDF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评估 被引量:11
6
作者 何广思 蒋宗惠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7期1295-1298,共4页
目的评估进展期胃癌病人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治疗的进展期胃癌病人共63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35例,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3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观察组围手术期采用奥沙... 目的评估进展期胃癌病人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治疗的进展期胃癌病人共63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35例,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3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观察组围手术期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与生活质量改善程度。结果对照组总体有效率36.7%,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为57.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口腔黏膜炎症总发生率15.2%,对照组口腔黏膜炎症总发生率46.7%,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项不良反应指标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87.9%,对照组生活质量改善率73.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进展期胃癌的治疗作用值得肯定,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有助于改善病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化学疗法
下载PDF
紫杉醇联合氟尿嘧啶治疗青年进展期胃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何广思 蒋宗惠 孙宵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738-739,共2页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氟尿嘧啶治疗青年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86例经病理学证实青年Ⅲ-Ⅳ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紫杉醇组40例予紫杉醇联合亚叶酸钙及氟尿嘧啶,铂类组予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及氟尿嘧啶方案化疗,均化疗...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氟尿嘧啶治疗青年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86例经病理学证实青年Ⅲ-Ⅳ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紫杉醇组40例予紫杉醇联合亚叶酸钙及氟尿嘧啶,铂类组予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及氟尿嘧啶方案化疗,均化疗2个周期以上,每个周期28d。结果:紫杉醇组有效率50%,有末梢神经炎、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率为25%。含奥沙利铂方案的有效率48%,有末梢神经炎、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率为44%。2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胃肠道反应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亚叶酸钙及氟尿嘧啶治疗青年进展期胃癌不良反应小,尤其是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小,疗效确切,甚至可以代替铂类做为一线方案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氟尿嘧啶 青年进展期胃癌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SOD2基因多态性与含铂方案化疗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黄景慧 王庭丰 陈欣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508-513,共6页
目的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基因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含铂方案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162例以含铂方案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外周血DNA中SOD2 rs7855、rs5746151、rs5746136、rs2758331和rs4880的基... 目的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基因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含铂方案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162例以含铂方案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外周血DNA中SOD2 rs7855、rs5746151、rs5746136、rs2758331和rs4880的基因多态性;162例患者中,43例接受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63例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56例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化疗,2个周期后采用RECIST 1.0版标准评价疗效并将患者分为化疗敏感组(CR+PR)和不敏感组(SD+PD),分析疗效与临床病理特征及以上多态性位点的关系。结果 162例晚期NSCLC患者SOD2rs7855、rs5746151、rs5746136、rs2758331和rs4880位点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162例患者经2个周期化疗后,获PR 43例、SD 68例、PD 51例,分为化疗敏感组43例和不敏感组119例,化疗敏感率为26.5%。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分期、ECOG评分和化疗方案与化疗敏感性均无关。SOD2 rs7855、rs5746151、rs5746136和rs2758331位点中,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化疗敏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突变型等位基因相对于野生型等位基因及携带突变等位基因的基因型相对于野生型纯合子化疗不敏感的风险未升高(P>0.05);SOD2 rs4880 TT、TC、CC基因型的敏感率依次为42.1%、19.6%和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等位基因的敏感率分别为35.2%和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野生型TT型为参照,TC、CC基因型化疗不敏感的风险升高,且C等位基因相对于T等位基因化疗不敏感的风险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OD2 rs4880多态性与晚期NSCLC患者含铂方案的疗效有关,且携带突变等位基因者化疗不敏感的风险较高,SOD2 rs4880多态性可用于预测晚期NSCLC患者对含铂方案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基因多态性 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 含铂方案
下载PDF
中晚期NSCLC患者血清D-D、RDW和β_(2)-MG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胡加海 陈荃 《临床肺科杂志》 2021年第8期1221-1226,共6页
目的研究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血清D-二聚体(D-D)、红细胞分布宽度(RDW)、β_(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我院75例中晚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3... 目的研究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血清D-二聚体(D-D)、红细胞分布宽度(RDW)、β_(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我院75例中晚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39例和存活组36例,比较两组血清D-D、RDW、β_(2)-MG水平差异,分析其对中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75例中晚期NSCLC患者随访期间死亡39例(52.00%),中位总体生存(OS)时间、无进展生存(DFS)时间分别为18.0(95%CI:14.9~21.1)、12.0(95%CI:10.1~13.9)个月;化疗前死亡组血清D-D、RDW、β_(2)-MG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化疗后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D-D、RDW、β_(2)-MG与OS时间和DFS时间呈明显负相关性(P<0.05),且单纯化疗者D-D、RDW、β_(2)-MG与OS时间和DFS时间均呈明显负相关性(P<0.05);D-D、RDW和β_(2)-MG为影响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子(P<0.05);预测中晚期NSCLC患者死亡的AUC分别为0.638、0.709、0.865(P<0.05)。结论中晚期NSCLC患者预后较差且与血清D-D、RDW、β_(2)-MG水平紧密相关,检测D-D、RDW、β_(2)-MG可为评估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中晚期 预后 D-二聚体 红细胞分布宽度 Β2微球蛋白
下载PDF
多西他赛腹腔灌注加静脉化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胃癌腹膜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祥宁 蒋宗惠 +1 位作者 陈晨 王维飞 《肿瘤药学》 CAS 2020年第6期741-744,749,共5页
目的探究多西他赛腹腔灌注加静脉化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胃癌腹膜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胃癌腹膜转移患者,以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腹腔灌注加静脉化疗... 目的探究多西他赛腹腔灌注加静脉化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胃癌腹膜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胃癌腹膜转移患者,以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腹腔灌注加静脉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阿帕替尼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2个周期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化疗副反应以及1、2、3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CA19-9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00%,对照组为32.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腹腔灌注加静脉化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胃癌腹膜转移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机体肿瘤标志物水平,能有效控制与缓解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赛 阿帕替尼 胃癌腹膜转移
下载PDF
OLF与D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宗惠 何广思 孙霄艳 《安徽医药》 CAS 2012年第3期374-375,共2页
目的观察OLF方案和D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疾病控制率及毒副反应。方法一组采取OLF方案奥沙利铂(L-OHP)13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天;亚叶酸钙(CF)20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5天;氟尿嘧啶(5-Fu)500 mg.m-2,静脉滴注6 h,第1... 目的观察OLF方案和D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疾病控制率及毒副反应。方法一组采取OLF方案奥沙利铂(L-OHP)13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天;亚叶酸钙(CF)20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5天;氟尿嘧啶(5-Fu)500 mg.m-2,静脉滴注6 h,第1~5天,每3周为1个周期,另外一组采取DCF方案多西紫杉醇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氟尿嘧啶(5-Fu)500 mg.m-2,泵滴120 h,顺铂(DDP)25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结果 DCF组和OLF组中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8.3%(21/36)和56.7%(17/30),两者比较意义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DCF组在血液毒性及消化道反应方面较OLF组发生率高。结论 OLF和DCF方案在晚期胃癌化疗中疾病控制率无明显差异,但OLF与DCF相比,OLF方案在化疗毒副反应和经济方面更易被患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联合化疗 副反应
下载PDF
吉非替尼联合GP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景慧 夏晓阳 +2 位作者 陈爱民 尤冬山 周国志 《西部医学》 2021年第9期1348-1353,共6页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P)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肺功能及血清肺癌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P)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肺功能及血清肺癌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吉非替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GP方案治疗。21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两个疗程。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IgA、IgG、IgM)、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肿瘤标志物(CYFRA21-1、CEA)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整体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ORR、DCR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CD8^(+)、CYFRA21-1、CE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D4^(+)、CD4^(+)/CD8^(+)、IgA、IgG、IgM、FEV1、FEV1/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皮肤不良反应、腹泻、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联合GP治疗晚期NSCLC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免疫功能及肺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 GP化疗 免疫功能 肺功能
下载PDF
食管-胃交界性癌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宗惠 何广思 秦涛 《安徽医药》 CAS 2010年第11期1307-1308,共2页
目的分析食管-胃交界性癌的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病理等方面,探讨食管-胃交界性癌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3年7月-2008年6月胃镜及术后病理确诊的食管-胃交界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病理分型进行统计,分析其间是否存在... 目的分析食管-胃交界性癌的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病理等方面,探讨食管-胃交界性癌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3年7月-2008年6月胃镜及术后病理确诊的食管-胃交界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病理分型进行统计,分析其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与65岁以下青年组相比,65岁以上高龄人食管-胃交界性癌发生率较高,且两组患者均以男性为主;病理类型提示以高龄组患者中以中、高分化腺癌常见,而青年组其病理类型不具有明显特殊性。结论食管-胃交界性癌在老年中发病率较高,且病理类型以中、高分化腺癌为主,这对临床的诊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交界性癌 病理 临床症状
下载PDF
通过呼气鉴定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可能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花庆岭 张伟 +6 位作者 石大友 丁露 徐珍琴 宋琪 秦涛 宋耕 刘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6-230,共5页
目的探讨通过人体呼出气体鉴定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可能性。方法筛选出251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研究对象,每人收集2份呼气样本,分别经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D-GC—MS)技术及纳米传感器技术检测。结果发现13种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目的探讨通过人体呼出气体鉴定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可能性。方法筛选出251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研究对象,每人收集2份呼气样本,分别经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D-GC—MS)技术及纳米传感器技术检测。结果发现13种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浓度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与非HER-2过表达患者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三阴型乳腺癌与非三阴型乳腺癌间5种,Luminal B型乳腺癌与非Luminal B型乳腺癌间1种,Luminal A型乳腺癌与非Luminal A型乳腺癌间0种。纳米传感器经留一法交叉验证判别各分子分型的乳腺癌时亦获得较高的精确度(73.64%~90.70%)、灵敏度(40.00%~93.75%)与特异度(73.77%~93.42%)。结论“呼气检测”可作为一种新型的鉴定乳腺癌分子分型的无创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分子分型 呼气 气相色谱质谱 纳米传感器
下载PDF
微小RNA-182与BRCA1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加海 蒋华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70-171,共2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182及BRCA1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及二者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50例非小细胞肺癌及其癌旁组织标本中miRNA-182及BRCA1 mRNA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50例癌组...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182及BRCA1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及二者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50例非小细胞肺癌及其癌旁组织标本中miRNA-182及BRCA1 mRNA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50例癌组织中miRNA-182和BRCA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二者相对表达量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miRNA-182和BRCA1 mRNA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可能相关,但二者之间未见相互调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癌旁组织 miRNA-182 BRCA1 MRNA
下载PDF
肺部占位病理诊断的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蒋宗惠 胡加海 何广思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467-468,共2页
目的:探讨肺部占位病理诊断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肺部占位患者148例资料,按病理诊断结果将其分为肺癌组99例和非肿瘤组49例进行分析。结果:年龄>60岁的肺部占位患者中肺癌发病比例高于年龄≤60岁组(P<0.01),男性肺癌与女... 目的:探讨肺部占位病理诊断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肺部占位患者148例资料,按病理诊断结果将其分为肺癌组99例和非肿瘤组49例进行分析。结果:年龄>60岁的肺部占位患者中肺癌发病比例高于年龄≤60岁组(P<0.01),男性肺癌与女性肺癌患者中央型肺部占位与周围型肺部占位肺癌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占位患者中年龄>60岁肺癌发病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肺肿瘤 穿刺术 病理学
下载PDF
双原发癌11例临床资料分析
17
作者 胡加海 蒋宗惠 《淮海医药》 CAS 2014年第5期461-462,共2页
目的探讨双原发癌的临床特点及其与患者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从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病理类型及治疗等来分析近3年来年入住我科的11例双原发癌的特点,并总结其与激素关系。结果双原发癌发病与年龄相关,性别差异无显著性;好发部位... 目的探讨双原发癌的临床特点及其与患者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从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病理类型及治疗等来分析近3年来年入住我科的11例双原发癌的特点,并总结其与激素关系。结果双原发癌发病与年龄相关,性别差异无显著性;好发部位及病理类型以消化道及腺癌为主;与激素存在一定关系。结论双原发癌以老年男性消化系统的腺癌为主,且与激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双原发癌 激素 治疗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c-Met对三阴乳腺癌诊断和预后的评估价值
18
作者 丁时磊 杨坡 +1 位作者 何彩玉 杜兴龙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4期2301-2307,共7页
目的通过检测三阴乳腺癌(TNBC)患者血清可溶性c-Met(s-Met)浓度,探讨s-Met对TNBC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2年3月本院肿瘤内科收治的117例TNBC患者的血清、组织样本和临床资料,另选择57例乳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 目的通过检测三阴乳腺癌(TNBC)患者血清可溶性c-Met(s-Met)浓度,探讨s-Met对TNBC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2年3月本院肿瘤内科收治的117例TNBC患者的血清、组织样本和临床资料,另选择57例乳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良性组,83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良性组和对照组血清样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组织c-Met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Met浓度,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血清s-Met对三阴乳腺癌的诊断效能,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TNBC患者OS和D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三阴乳腺癌组织c-Met蛋白阳性表达率(88.9%,104/11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58.1%,68/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438,P<0.001)。TNBC组血清s-Met浓度明显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良性组血清s-Met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界值为555.07 ng/ml时,血清s-Met鉴别三阴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结节的AUC为0.79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2.39%和87.72%。临界值为457.89 ng/ml时,血清s-Met鉴别三阴乳腺癌和健康人群的AUC为0.903,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34%和87.95%。TNBC患者血清s-Met浓度与癌组织c-Met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s-Met浓度与TNBC患者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类型、TNM分期、Ki-67指数、p53表达无关(P>0.05)。血清s-Met高浓度组总生存时间和无病生存时间较低浓度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s-Met是影响阴乳腺癌OS和DFS的独立预后因素(P均<0.05)。结论TNBC患者血清s-Met浓度明显升高,高浓度s-Met与患者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有关;血清s-Met可作为TNBC早期诊断、临床预后评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 间质-上皮细胞转化因子 可溶性片段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TP方案对中晚期NSCLC患者疗效免疫功能及外周血VEGF bFGF CA125和CEA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尤冬山 夏晓阳 +2 位作者 陈爱民 黄景慧 曹静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1743-1748,共6页
目的:观察卡瑞利珠单抗联合TP化疗方案(紫杉醇+顺铂)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免疫功能及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 目的:观察卡瑞利珠单抗联合TP化疗方案(紫杉醇+顺铂)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免疫功能及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中晚期NSCLC患者为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TP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比较两组疗效、免疫功能及外周血因子的变化,统计两组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为56.86%(29/51),疾病控制率(DCR)为80.39%(41/51),高于对照组的33.33%(17/51)和58.82%(3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EGF、bFGF、CA125、CEA及免疫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VEGF、bFGF、CA125、CEA及CD8^(+)治疗后均下降,CD4^(+)、CD4^(+)/CD8^(+)治疗后均升高,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口腔炎、周围神经异常、脱发、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功或肾功异常、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Ⅲ级~Ⅳ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TP方案治疗中晚期NSCLC可有效提高患者ORR和DCR,提高免疫功能,抑制外周血VEGF、bFGF、CA125和CEA的表达,同时不增加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卡瑞利珠单抗 TP方案 免疫功能 客观缓解率 毒副反应
下载PDF
雷替曲塞对人胃癌细胞MGC-803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薛松 陈映霞 +2 位作者 秦叔逵 蒋宗惠 董祥宁 《武警医学》 CAS 2019年第7期611-614,618,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雷替曲塞抑制裸鼠MGC-803胃癌移植瘤的生长,初步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把24只裸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生理盐水),低剂量组(雷替曲塞5 mg/kg),高剂量组(雷替曲塞12 mg/kg)。每周... 目的通过研究雷替曲塞抑制裸鼠MGC-803胃癌移植瘤的生长,初步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把24只裸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生理盐水),低剂量组(雷替曲塞5 mg/kg),高剂量组(雷替曲塞12 mg/kg)。每周经腹腔注射给药2次,持续2周。详细记录裸鼠精神状态、体重以及肿瘤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裸鼠肿瘤组织Ki67及PCNA蛋白表达,并通过Western blottting法检测裸鼠肿瘤组织Caspase-3及Bax蛋白表达。结果治疗期间雷替曲塞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裸鼠体重均低于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7. 54%、44. 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免疫组化法显示低剂量组、高剂量组Ki67阳性细胞率分别为58. 95%、42. 16%,PCNA阳性细胞率分别为51. 36%、37. 2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Western blotting法表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雷替曲塞可抑制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提高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替曲塞 胃癌 KI67 PCNA Caspase-3 BAX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