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OCs在医学院校中的应用探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淑娥 李祥林 张怀斌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36期77-80,共4页
本文针对医学教育的特点,在分析了MOOCs在医学院校中教学中存在的优点的基础上,针对MOOCs虽面向广、成本低,但无法考虑到全国化乃至全球化下学生基础知识等的差异性以及教学临场感少的问题上,提出借助MOOCs实现课堂翻转解决学生因基础... 本文针对医学教育的特点,在分析了MOOCs在医学院校中教学中存在的优点的基础上,针对MOOCs虽面向广、成本低,但无法考虑到全国化乃至全球化下学生基础知识等的差异性以及教学临场感少的问题上,提出借助MOOCs实现课堂翻转解决学生因基础知识、理解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吸收;针对学生失学率高的问题,提出借鉴国外MOOCs的双向视频互动模式增加MOOCs的保持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MOOCs的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通过慕课平台对低沉浸性的学习者进行学业预警,并通过平台推送及时提醒服务,保持MOOC的在线率等,从而提高MOOCs在医学高等院校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Cs 医学 高等教育 翻转课堂 大数据 医学院校
下载PDF
大健康视域下地方医学院校康复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被引量:2
2
作者 秦国民 白咸勇 +3 位作者 张玉丽 蔡虹 柴勇 孙亚楠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462-465,共4页
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医学院校深化供给侧改革的主要任务。地方医学院校适切大健康背景下社会及行业需求,按照康复类专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如何保障人才培养质量”逻辑思路,从专业结构布局、人才培养方式改... 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医学院校深化供给侧改革的主要任务。地方医学院校适切大健康背景下社会及行业需求,按照康复类专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如何保障人才培养质量”逻辑思路,从专业结构布局、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保障3个维度进行综合改革,对新形势下康复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健康 医学院校 康复类人才 培养体系
下载PDF
山东省2所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人际信任水平和自杀意念关系间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魏真 孙龙 +3 位作者 董少凤 王一帆 杨士鋆 吕军城 《医学与社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4-138,144,共6页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与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分析心理健康状况在二者之间的作用。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山东省2所医学院校的271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学院校大学生自杀意...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与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分析心理健康状况在二者之间的作用。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山东省2所医学院校的271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学院校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为10.6%。人际信任水平与医学院校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存在相关性(OR=1.05,P<0.05),心理健康状况与自杀意念负相关(OR=1.21,P<0.05)。中介效应表明,当模型中加入心理健康状况后,人际信任水平与自杀意念之间的相关性变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β=0.014,P=0.145),心理健康状况在人际信任水平与自杀意念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结论:人际信任水平通过影响心理健康状况,进而导致自杀意念的产生,重点关注人际信任水平和心理健康状况,对预防和发现医学院校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人际信任 自杀意念 医学生
下载PDF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职业认同调查分析及提升策略
4
作者 李春柳 张振 +2 位作者 柴勇 邢伟 宋守君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471-474,共4页
目的了解我校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职业认同现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完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与普通医学生职业认同的差异,分析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 目的了解我校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职业认同现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完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与普通医学生职业认同的差异,分析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职业认同现状。结果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对本专业的喜爱程度及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意愿均低于普通医学生。且对相关政策及基层卫生机构的了解程度相对较低。仅20.29%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十分期望服务基层,大部分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认为基层卫生工作不能实现自身价值且不利于自身发展。结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职业认同水平较低,我们应通过强化思政教育,加强政策宣传,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投入,促进基层医师自身发展等措施提升其职业认同水平,提升其服务基层意识,助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 职业认同 基层 策略
下载PDF
学生视域下的医学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5
作者 宋佳恬 张继桨 +3 位作者 刘新如 冯博文 王丽娇 陈晓锐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3年第7期991-995,共5页
目的探索医学生团队对大学英语思政教学资源的发掘与整合,并建设医学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为医学生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提供可行性经验。方法对某医学院校103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AU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 目的探索医学生团队对大学英语思政教学资源的发掘与整合,并建设医学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为医学生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提供可行性经验。方法对某医学院校103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AU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对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态度与需求、大学英语思政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方式,以及资源的呈现方式和类型。基于问卷结果、教材主题、教学模块与学生专业,采用内容分析与归类法,建设符合医学生期望的大学英语思政教学资源库。数据均以占比百分率的形式呈现。结果①836名学生认为大学英语有必要与思政教育融合,希望通过日常生活(731人)、医学背景知识(664人)、社会实践(622人)、新闻时事(604人)等相关的视频、音频建设思政资源库,并以“教师讲授+课堂讨论”(528人)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上述资源。②根据教材主题匹配问卷结果中的思政融入点,根据单元模块内容进一步细化思政融入点为普适性与医学专属思政教学元素两类,最终建成了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思政教学资源库。结论好的课程与资源是师生共研共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视域 医学院校 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 教学资源库建设
原文传递
宫腔灌注G-CSF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激素替代周期FET临床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郝敏 张宁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912-919,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宫腔灌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于采用激素替代治疗(HRT)周期方案进行内膜准备的薄型子宫内膜(TE)患者行冻融胚胎移植(FET)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万方等中、英... 目的系统评价宫腔灌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于采用激素替代治疗(HRT)周期方案进行内膜准备的薄型子宫内膜(TE)患者行冻融胚胎移植(FET)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万方等中、英文数据库,系统搜集关于宫腔灌注G-CSF应用于TE患者FET周期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22年8月。由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相关资料和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研究,累计共842例患者。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宫腔灌注G-CSF可以显著改善其子宫内膜厚度[MD=0.92,95%CI(0.63,1.22),P<0.00001]、提高胚胎种植率[RR=1.45,95%CI(1.16,1.81),P=0.001]、提高临床妊娠率[RR=1.36,95%CI(1.03,1.81),P=0.03];而在周期取消率[RR=0.75,95%CI(0.40,1.39),P=0.36]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RR=0.94,95%CI(0.47,1.88),P=0.85]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采用HRT方案行FET的TE患者,宫腔灌注G-CSF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其子宫内膜厚度,提高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和周期取消率。但鉴于纳入的研究数量和质量有限,后续仍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薄型子宫内膜 激素替代周期 冻融胚胎移植 META分析
下载PDF
实习护生临床实习适应能力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仲禹 程梅 +3 位作者 刘亚萍 管梦梅 俎婷婷 展亚涛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3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探究实习护生临床实习适应能力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临床实习适应能力量表(clinical practice adaptability scale, CPA)、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对山东省对口本、... 目的:探究实习护生临床实习适应能力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临床实习适应能力量表(clinical practice adaptability scale, CPA)、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对山东省对口本、专升本、统招本共347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层次实习护生临床实习适应能力得分比较,专升本>对口本>统招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层次实习护生心理弹性得分比较,专升本>对口本>统招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生的临床实习适应能力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r=0.590,P<0.01)。结论:护理教育工作者应针对不同层次实习护生制定有效提高其心理弹性的干预措施,进而提升护生的临床实习适应能力,促进其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护生 临床实习适应能力 心理弹性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栓组织学及对临床干预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丁文正 周青华(综述) 曲荣波(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957-960,共4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病,系血栓阻塞颅内动脉导致脑功能障碍,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及并发症多等特点,目前临床干预主要采取溶栓和取栓治疗。研究表明,血栓的组成与结构影响溶栓、取栓疗效,本文就脑血栓组...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病,系血栓阻塞颅内动脉导致脑功能障碍,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及并发症多等特点,目前临床干预主要采取溶栓和取栓治疗。研究表明,血栓的组成与结构影响溶栓、取栓疗效,本文就脑血栓组织学及其对溶栓、取栓影响有关研究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脑血栓 溶栓 取栓 组织学
下载PDF
实习护生临床适应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俎婷婷 程梅 +3 位作者 孙旭 展亚涛 仲禹 管梦梅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3年第7期58-59,共2页
目的:探究实习护生临床实习适应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样选取山东省对口本、专升本、统招本3个层次共356名临床实习护生,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临床实习适应能力量表(clinical practice adaptability scale, CPA)、心... 目的:探究实习护生临床实习适应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样选取山东省对口本、专升本、统招本3个层次共356名临床实习护生,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临床实习适应能力量表(clinical practice adaptability scale, CPA)、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问卷(competency inventory for registered nurses,CIRN)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临床适应能力得分为(98.53±18.36)分。不同层次实习护生临床适应能力得分由低到高依次为统招本护生、对口本护生、专升本护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34,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护理事业的喜爱程度(B=3.53,P<0.05)、毕业后是否打算从事护理工作(B=4.47,P<0.05)、对实习医院的满意程度(B=4.62,P<0.05)、心理弹性(B=0.49,P<0.001)、注册护士核心能力(B=0.10,P<0.001)可正向预测不同层次实习护生的临床适应能力,共解释护生临床适应能力42.80%的变异量。结论:不同层次实习护生临床适应能力有差异。对护理事业的喜爱程度、毕业后是否打算从事护理工作、对实习医院的满意程度、注册护士核心能力、心理弹性是护生临床适应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护生 临床实习适应能力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高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特点及其治疗策略
10
作者 高兆崴 成蕾 +2 位作者 赵琪 李伟超 刘春远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93-396,共4页
结直肠癌(CC)是指发生在结肠和直肠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全球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据统计,在2018年,全球范围内有大约881000名结直肠癌患者死亡。在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在逐年上升。其中,高龄患者是结直肠癌的高风险人群之一... 结直肠癌(CC)是指发生在结肠和直肠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全球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据统计,在2018年,全球范围内有大约881000名结直肠癌患者死亡。在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在逐年上升。其中,高龄患者是结直肠癌的高风险人群之一,其治疗因高龄人群自身临床特点与青壮年CC患者存在很大不同而更加复杂,需要结合高龄人群的特点和自身差异实行个体化综合治疗。本文将结合高龄结直肠癌患者自身特点浅谈高龄CC的治疗相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高龄 临床特点 治疗策略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朱慧 于松杨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4期28-32,共5页
氯胺酮曾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但因其副作用大(易引起精神类不良反应),很多人都不愿使用。艾司氯胺酮是从氯胺酮中分离出来的对映体,不仅麻醉镇痛催眠作用强,且使用剂量小,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此药于2019年在我国正式上市,随后得到了医务... 氯胺酮曾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但因其副作用大(易引起精神类不良反应),很多人都不愿使用。艾司氯胺酮是从氯胺酮中分离出来的对映体,不仅麻醉镇痛催眠作用强,且使用剂量小,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此药于2019年在我国正式上市,随后得到了医务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对艾司氯胺酮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艾司氯胺酮 镇痛 镇静
下载PDF
非奈利酮与SGLT2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和/或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12
作者 王霞 张凌云 +1 位作者 宋守君 许宏鑫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5期781-788,共8页
目的比较非奈利酮与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2,SGLT2)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和/或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关于2型糖尿病和/或慢性... 目的比较非奈利酮与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2,SGLT2)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和/或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关于2型糖尿病和/或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7月3日。基于频率模型,使用STATA 17.0软件进行网状荟萃分析(network meta-analysis,NMA)。结果共纳入7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33206例患者。涉及的治疗方式包括非奈利酮和SGLT2抑制剂,其中SGLT2抑制剂包含恩格列净、卡格列净、达格列净和索格列净(双重SGLT抑制剂)。在心血管复合事件方面,根据累计曲线下的概率面积(surface under the cumulative ranking area,SUCRA)排序,索格列净最有效。在心血管死亡方面,根据SUCRA排序,恩格列净最有效。在心力衰竭住院方面,根据SUCRA排序,卡格列净最有效。在全因死亡方面,根据SUCRA排序,达格列净最有效。非奈利酮和SGLT2抑制剂在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和急性肾损害的安全性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采用非奈利酮治疗的患者相比,采用SGLT2抑制剂治疗的患者高钾血症发生率更低(RR=0.41,95%CI 0.32~0.52)。结论与非奈利酮相比,SGLT2抑制剂能更好地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可作为2型糖尿病和/或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基础治疗,帮助预防或减少心血管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事件 SGLT2抑制剂 非奈利酮 2型糖尿病 慢性肾脏病 网状荟萃分析
下载PDF
性别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预后的影响
13
作者 贾鹏 曹文博 +5 位作者 杨斌 谌燕飞 王亚冰 马青峰 高鹏 焦力群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92,共8页
目的探讨性别差异对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AIS-LVO)患者机械取栓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前循环AIS-LVO患者,于机械取栓术后90 d将改良Rankin量... 目的探讨性别差异对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AIS-LVO)患者机械取栓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前循环AIS-LVO患者,于机械取栓术后90 d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定义为预后良好,mRS评分3~6分定义为预后不良。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年龄、性别)、临床资料;临床资料包括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房颤动、吸烟史、饮酒史、卒中史]、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药物使用史、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梗死分型、静脉溶栓、麻醉类型、发病至急诊时间、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PTR)、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基线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闭塞部位、侧支循环状态、术后即刻再通情况。分别以性别、预后进行分组(男性组与女性组、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和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在不同预后组间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估性别是否对机械取栓术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结果共纳入了347例前循环AIS-LVO患者,其中女性组126例,男性组221例;预后良好组169例,预后不良组178例。(1)女性组患者年龄、心房颤动比例、基线NIHSS评分均高于男性组[70.5(59.0,80.0)岁比64.0(56.0,71.0)岁,Z=19.720;41.3%(52/126)比21.7%(48/221),χ^(2)=14.950;16(13,19)分比14(11,18)分,Z=9.670],吸烟、饮酒比例均低于男性组[5.6%(7/126)比54.8%(121/221),χ^(2)=83.420;3.2%(4/126)比49.8%(110/221),χ^(2)=78.99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女性组和男性组患者脑梗死分型分布由高至低均为心源性栓塞[79.4%(100/126)、52.9%(117/221)]、大动脉粥样硬性[19.0%(24/126)、44.3%(98/221)]、其他型[1.6%(2/126)、2.7%(6/22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010,P<0.01)。其余临床资料的不同性别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女性比例、年龄、冠心病比例、卒中史比例、NIHSS评分、PTR均高于预后良好组[41.6%(74/178)比30.8%(52/169),70(61,77)岁比64(54,70)岁,31.5%(56/178)比16.0%(27/169),23.0%(41/178)比13.6%(23/169),17(13,20)分比13(11,17)分,39(29,69)min比36(25,50)min],而ASPECTS、良好侧支比例、血管成功再通比例均低于预后良好组[8(7,9)分比9(8,10)分,15.7%(28/178)比55.0%(93/169),86.0%(153/178)比98.2%(166/169)],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OR=1.025,95%CI:1.003~1.048)、冠心病(OR=2.467,95%CI:1.295~4.699)、NIHSS评分增加(OR=1.134,95%CI:1.073~1.198)、PTR延长(OR=1.011,95%CI:1.001~1.021)均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5),ASPECTS增加(OR=0.722,95%CI:0.581~0.897)、良好侧支(OR=0.171,95%CI:0.096~0.303)、血管成功再通(OR=0.068,95%CI:0.015~0.313)均为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均P<0.05),而性别非前循环AIS-LVO患者接受机械取栓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接受取栓治疗的前循环AIS-LVO预后良好患者中女性比例低于预后不良者,但性别并非前循环AIS-LVO患者接受机械取栓术预后的影响因素。本研究结果尚需多中心、大样本数据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机械取栓 性别差异 预后
下载PDF
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面肌痉挛MVD中的应用
14
作者 张婧 宋启民 +1 位作者 程彦昊 车峰远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9-21,24,共4页
目的探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面肌痉挛(HFS)显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MVD治疗的80例HFS的临床资料。术中应用异常肌电反应(AMR)、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FMEP)及自由肌电图(EMG)监测指导... 目的探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面肌痉挛(HFS)显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MVD治疗的80例HFS的临床资料。术中应用异常肌电反应(AMR)、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FMEP)及自由肌电图(EMG)监测指导手术。结果术后1周治愈55例,明显缓解15例,部分缓解7例,无效3例;术后半年治愈57例,明显缓解10例,部分缓解9例,无效4例。术后1周治疗有效率为96.3%,术后半年治疗有效率为95.0%。术中AMR消失70例,存在10例;术中AMR消失病人术后1周(74.3%)、术后半年(78.6%)治愈率明显高于术中AMR存在的病人(分别为30.0%、20.0%;P<0.05)。80例术中均稳定引出FMEP,其中72例FMEP无变化;6例出现一过性波幅降低和(或)潜伏期延长,暂停手术操作后恢复;2例出现波幅降低且暂停手术操作无改善,术后出现面瘫。80例在分离和探查面神经REZ时均出现EMG不同程度的反应,其中一过性反应71例;持续出现的面神经爆发肌电图反应9例,暂停手术操作后缓解。结论术中AMR+FMEP+EMG多模式电生理监测技术对MVD判断责任血管、提高治愈率、保护面神经功能及避免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显微血管减压术 神经电生理监测 疗效
下载PDF
不同浓度吗啡复合罗哌卡因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细胞周期的作用影响
15
作者 张鑫宇 陈刚 +3 位作者 谭宇桔 刘艳茹 李云云 姜爱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2期62-66,共5页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吗啡复合罗哌卡因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转移侵袭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接种于培养板24h,随机分为8组:对照组(C组)、罗哌卡因400μg/ml组(R组)、吗啡3μg/ml组(LM组)、吗啡30μg...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吗啡复合罗哌卡因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转移侵袭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接种于培养板24h,随机分为8组:对照组(C组)、罗哌卡因400μg/ml组(R组)、吗啡3μg/ml组(LM组)、吗啡30μg/ml组(MM组)、吗啡300μg/ml组(HM组)、罗哌卡因400μg/ml组+吗啡3μg/ml组(R+LM组)、罗哌卡因400μg/ml+吗啡30μg/ml组(R+MM组)和罗哌卡因400μg/ml+吗啡300μg/ml组(R+HM组)。处理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24h后,检测其增殖能力、迁移能力、侵袭能力和细胞周期。结果 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单独应用吗啡时,LM组、MM组、HM组均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P<0.05),并且抑制率随着吗啡浓度的升高而依次增加。单独应用罗哌卡因时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P<0.05)。吗啡与罗哌卡因联合应用时,高浓度吗啡组与罗哌卡因具有协同作用。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的迁移情况:单独应用吗啡时,LM组、MM组、HM组均能够抑制细胞迁移率(P<0.05),迁移率随着吗啡浓度的升高而依次降低。单独应用罗哌卡因能够抑制细胞迁移率(P<0.05)。吗啡与罗哌卡因联合应用时,低浓度和中浓度吗啡组与罗哌卡因具有协同作用(P<0.05)。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的侵袭情况:单独应用吗啡时,MM组、HM组均能够抑制细胞侵袭能力(P<0.05),并且侵袭能力随着吗啡浓度的升高而依次降低,单独应用罗哌卡因时能够抑制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吗啡与罗哌卡因联合应用时,中、高浓度组吗啡和罗哌卡因具有协同作用。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的细胞周期情况:单独应用高浓度吗啡,能够抑制细胞进入G2/M期(P<0.05)。单独应用罗哌卡因,能够抑制细胞进入G2/M期(P<0.05),低浓度吗啡与罗哌卡因联合应用对于将细胞抑制在G0/G1期和S期具有协同作用(P<0.05)。结论 吗啡复合罗哌卡因能够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具有联合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罗哌卡因 增殖 迁移 侵袭 细胞周期 乳腺癌 MDA-MB-231细胞
下载PDF
经口腔前庭入路与经腋窝入路甲状腺切除术对比分析
16
作者 徐汝中 马驰 +3 位作者 吴红吉 顾延仲 郑桂彬 郑海涛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1498-1503,共6页
目的:对比经口腔前庭入路及经腋窝入路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在2019年3月至2023年7月期间,在烟台毓璜顶医院甲状腺外科行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切除术及经腋窝入路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资料共546例,其中经口腔前庭入路... 目的:对比经口腔前庭入路及经腋窝入路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在2019年3月至2023年7月期间,在烟台毓璜顶医院甲状腺外科行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切除术及经腋窝入路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资料共546例,其中经口腔前庭入路组448例,经腋窝入路组98例,收集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桥本甲状腺炎、最大肿瘤直径、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清扫和转移的中央淋巴结数量、并发症的临床数据,探究术式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结果:在5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中,年龄、性别、BMI、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量、淋巴结转移数量、术后引流量及手术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经口腔前庭入路和经腋窝入路在接受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肿瘤 腔镜 美容效果
下载PDF
基于MIMIC-IV数据库中发生血流感染的危重疾病患者相关数据构建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风险预测模型
17
作者 陈秋宇 秦泽辉 +2 位作者 刘享田 叶莉萍 田行瀚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1-55,共5页
目的 基于重症医学信息数据库(MIMIC-IV)中发生血流感染的危重疾病患者相关数据构建预测危重疾病患者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发生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预测危重疾病患者发生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风险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收集MIMIC-IV中2 503例... 目的 基于重症医学信息数据库(MIMIC-IV)中发生血流感染的危重疾病患者相关数据构建预测危重疾病患者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发生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预测危重疾病患者发生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风险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收集MIMIC-IV中2 503例发生血流感染的危重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血常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血生化(钾离子、钙离子、氯离子、碳酸氢根、阴离子间隙和尿素氮等)、凝血功能指标(INR、PT、PTT)]数据。将所有危重疾病患者以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1 752例)和验证集(751例)。在训练集中使用LASSO回归初步筛选出危重疾病患者发生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将筛选出来的影响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危重疾病患者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列线图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DCA)分别对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一致性、临床适用性进行评价。结果 年龄、患有肿瘤、肝胆系统疾病、嗜酒史、钾离子、钙离子、碳酸氢根、阴离子间隙和尿素氮为危重疾病患者发生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风险的影响因素,基于以上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列线图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列线图模型预测危重疾病患者发生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的ROC下面积分别为0.711(95%CI 0.667~0.756)、0.705(95%CI 0.678~0.733);校准曲线表明列线图模型预测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发生的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P=0.764);DCA显示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适用性。结论 成功构建了预测危重疾病患者发生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风险的列线图模型,该模型预测性能较好,能有效识别血流感染高风险危重疾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风险预测模型 列线图 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血流感染 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 重症医学信息数据库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AIS中的应用进展
18
作者 刘茹慧 梁志刚 +1 位作者 徐璐瑶 詹焱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3期107-110,共4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类型,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等特征。抗血小板治疗一直是AIS急性期和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AIS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由于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类型,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等特征。抗血小板治疗一直是AIS急性期和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AIS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由于可增加出血风险,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是一类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可通过阻断血小板聚集的最终共同通路,发挥强效抗血栓作用。目前,阿昔单抗、替罗非班和依替巴肽三种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已被批准用于临床。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单独治疗,或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或联合血管内治疗,在预防AIS进展、抑制支架血栓形成、改善功能预后和降低病死率等方面均展现出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能会导致血小板减少症和出血等并发症,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常规和凝血功能,以提高其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 静脉溶栓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