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康复干预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临床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
1
作者 张凯思 马金栋 +1 位作者 张启慧 陈强谱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3期367-373,共7页
目的探讨预康复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3月。收集预康复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影响的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者对纳入文献独立进... 目的探讨预康复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3月。收集预康复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影响的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者对纳入文献独立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对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功能障碍、肺炎、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纳入文献共13篇,总样本量为8311例,其中预康复组3033例,对照组527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预康复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OR=0.55,95%CI 0.39~0.77,P<0.05),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WMD=-0.70,95%CI-1.29~-0.11,P<0.05),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OR=0.53,95%CI 0.43~0.65,P<0.05);两组患者术后肺炎和吻合口瘘发生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预康复可降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减少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预康复 结直肠外科 术后并发症 META分析
下载PDF
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期营养干预后相关指标的变化
2
作者 付敏 张颖 +3 位作者 任兴华 冯秀香 张敏 贾灵芝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8期1-4,14,共5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管理在成人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化疗中的营养状况、人体成分、疗效的改变,为其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4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AML并使用标准诱导化疗方案...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管理在成人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化疗中的营养状况、人体成分、疗效的改变,为其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4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AML并使用标准诱导化疗方案的患者143例,通过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分≥3分的患者共95例,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n=48)和研究组(n=47)。在化疗期间,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护理,研究组根据患者个体营养状况给予个体化营养管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主观整体评估(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状况、血液和人体成分中相关指标,比较干预后两组的化疗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PG-SG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血小板最低值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体脂肪量、内脏脂肪面积、腰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质量指数、身体细胞量、骨矿物质含量、左上臂肌围、肌肉量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化疗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营养管理能够有效提高AML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通过人体成分监测患者营养状况,为患者提供科学的营养指导,值得临床普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成分 急性髓系白血病 营养管理
下载PDF
新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期营养管理
3
作者 付敏 张颖 +2 位作者 贾灵芝 张敏 任兴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4期173-177,共5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营养管理在成人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化疗时营养状况的改变,为其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的AML并使用标准诱导化疗方案的患者125例,用NRS2002对其进行营养风险筛... 目的探讨个性化营养管理在成人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化疗时营养状况的改变,为其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的AML并使用标准诱导化疗方案的患者125例,用NRS2002对其进行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分≥3分的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在化疗期间给予常规饮食护理,干预组在化疗期间给予个性化营养管理,均持续一个住院周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状况,患者主观整体营养评估(PG-SGA)状况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干预前所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经过个性化营养管理后,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蛋白质的摄入量高于对照组,动物性蛋白质占比明显提高,植物性蛋白质占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经过个性化营养管理后,PG-SGA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干预组经过个性化营养管理后,功能领域和总体健康状况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症状领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营养管理能有效提高AML患者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优化蛋白质的构成比,提升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管理 急性髓系白血病 营养素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住院-院后-门诊形式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
4
作者 王文娜 邢绍芝 +1 位作者 张颖 成青燕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首次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21年6月1日—2022年12月1日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采用便利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 目的探讨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首次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21年6月1日—2022年12月1日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采用便利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给予住院-院后-门诊形式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一般自我效能(GSES)评分、自我管理能力(SDSCA)评分、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GSES评分、SDSCA评分、FBG、2 hPG、HbA_(1c)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住院-院后-门诊形式全程健康教育可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血糖控制及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2型糖尿病 血糖 自我效能 自我管理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急性肌肉减少症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启慧 张凯思 +1 位作者 马金栋 陈强谱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4期167-171,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可造成骨骼肌质量和功能的改变,导致急性肌肉减少症的发生。急性肌肉减少症对COVID-19的治疗和康复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它们之间可形成恶性循环。在COVID-19治疗过程中及早发现急性肌肉减少症并进行有效的干预...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可造成骨骼肌质量和功能的改变,导致急性肌肉减少症的发生。急性肌肉减少症对COVID-19的治疗和康复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它们之间可形成恶性循环。在COVID-19治疗过程中及早发现急性肌肉减少症并进行有效的干预,是阻断这种恶性循环的关键。本文就COVID-19相关急性肌肉减少症的病因和机制、不良影响、评估和诊断手段、预防和治疗措施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肌肉减少症 营养干预 肠道菌群
下载PDF
人体成分监测在老年营养不良患者干预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安超 王蕾 +1 位作者 卢艳敏 胡孟芬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7期243-245,259,共4页
目的观察人体成分监测在老年营养不良患者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老年营养不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主观整体营养评估量表(PG-SGA)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实验组... 目的观察人体成分监测在老年营养不良患者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老年营养不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主观整体营养评估量表(PG-SGA)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实验组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监测人体成分并分析患者营养状况,监测内容包括患者细胞内液(ICW)、细胞外液(ECW)、总体水(TBW)、体脂(BF)、去脂体质(FFM)、体细胞群(BCM)、蛋白质、无机盐、肌肉量等参数。将两组患者评估结果与临床专家诊断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对照组与临床专家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分析较差,实验组与临床专家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结论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监测人体成分能够有效监测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成分分析仪 营养不良 生物电阻抗法 老年患者
下载PDF
人体成分监测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营养治疗中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安超 王蕾 +1 位作者 高思琪 卢艳敏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5期13-15,20,共4页
目的探讨人体成分监测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正常营养组和监测营养组各60例。正常营养组给予一般的饮食指导及营养支持干... 目的探讨人体成分监测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正常营养组和监测营养组各60例。正常营养组给予一般的饮食指导及营养支持干预。监测营养组结合人体成分分析结果确定专业的营养处方,按照处方进行营养学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营养学指标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监测营养组血清总白蛋白(TP)、清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水平均高于正常营养组(P<0.05)。监测营养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低于正常营养组(P<0.05)。监测营养组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56.67%低于正常营养组86.67%(P<0.05)。结论人体成分检测应用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能提高患者营养学指标、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成分监测 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营养学指标
下载PDF
雷替曲塞、奥沙利铂与手术联合治疗局部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瑾 王玉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5期262-264,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雷替曲塞、奥沙利铂与手术联合治疗局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2019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94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将所有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术组和联合组,手术组采用结直肠癌根治术进... 目的研究分析雷替曲塞、奥沙利铂与手术联合治疗局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2019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94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将所有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术组和联合组,手术组采用结直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联合组则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雷替曲塞与奥沙利铂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效果以及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结果经过治疗后,手术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腹泻、血小板减少的情况较多,并发症发生率远高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发现,联合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保肛情况明显优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局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手术与雷替曲塞、奥沙利铂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替曲塞 奥沙利铂 手术 结直肠癌
下载PDF
肠道菌群对肝癌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亚桐 赵中华 +1 位作者 张润南 陈强谱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5期92-95,共4页
肠道菌群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的生态系统,对维持肝脏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且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证实,肠道菌群会影响肝癌的治疗效果,与肝切除术后复发、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关。肠道菌群会影响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 肠道菌群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的生态系统,对维持肝脏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且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证实,肠道菌群会影响肝癌的治疗效果,与肝切除术后复发、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关。肠道菌群会影响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可以影响索拉非尼的疗效,减轻靶向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此外,肠道菌群具有提高肝癌化疗敏感性的作用,同时也会影响放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通过益生菌、中医药等调节肠道菌群可能是一种肝癌辅助治疗的新策略,对于开发新的诊疗模式和个性化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肝切除术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化学治疗 放射治疗 肝癌
下载PDF
新冠疫情下我院肿瘤病区癌痛用麻精药品用药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晓燕 赵茹茹 +2 位作者 吴丹丹 赵爱荣 韩娟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9期1566-1568,共3页
目的:对新冠疫情下我院肿瘤病区癌痛用药情况汇总,探讨临床药师参与癌痛用药的管理和服务,为麻精药品的规范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1年肿瘤病区用于癌痛治疗的各种麻精药品的使用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 目的:对新冠疫情下我院肿瘤病区癌痛用药情况汇总,探讨临床药师参与癌痛用药的管理和服务,为麻精药品的规范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1年肿瘤病区用于癌痛治疗的各种麻精药品的使用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DDC)等数据。将2020年和2021年数据同2019年同期对比,分析疫情前后癌痛用药的变化。结果:3年来肿瘤病区癌痛用药结构总体稳定,销售金额及DDDs值连年平稳增长。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为癌痛患者的首位选择药物,该类药物的销售金额、DDDs、DDC排序均在前列,使用同步性良好。芬太尼透皮贴剂的销售金额逐年增长且排名均在第三位,DDDs也增长迅速。口服类吗啡缓释片的DDDs连年翻倍增长,注射剂类盐酸吗啡注射液的DDDs及排序相对稳定。盐酸布桂嗪片DDDs在2021年下降明显,且DDC值最低。盐酸曲马多片的DDDs呈上升趋势。麻精药品的DDC基本保持不变。结论:我院的麻精药品使用分析基本符合最新的癌痛治疗理念,但仍需加强优选强阿片类药物的诊疗思路,提高癌痛治疗的合理用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麻精药品 DDDS DDC 合理用药
下载PDF
衰弱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预后的影响及干预管理方法应用进展
11
作者 张凯思 张启慧 陈强谱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7期109-112,共4页
衰弱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多维度临床综合征,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中有较高的患病率,且对术后并发症和预后产生不良影响,如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谵妄发生率、术后死亡率,降低生存率等。老年结直肠癌衰弱患者的干预管理方法主要有老年... 衰弱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多维度临床综合征,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中有较高的患病率,且对术后并发症和预后产生不良影响,如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谵妄发生率、术后死亡率,降低生存率等。老年结直肠癌衰弱患者的干预管理方法主要有老年综合评估(CGA)、合理营养、积极运动、心理指导及综合管理等,CGA方法介入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疾病管理并进行全面评估,有助于明确干预和治疗的目标;营养补充、运动训练及心理指导可以改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身体机能及衰弱状态;综合评估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可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结直肠癌 外科手术 围术期管理 老年综合评估
下载PDF
数字乳腺体层合成联合超声对乳腺内结构扭曲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玉华 姜京汝 +1 位作者 花义同 刘瑾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6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内结构扭曲病变采用数字乳腺体层合成(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联合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4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行DBT、超声检查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 目的:探讨乳腺内结构扭曲病变采用数字乳腺体层合成(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联合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4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行DBT、超声检查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对单一诊断与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结果:78例患者中良性病变30例,恶性病变48例;超声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64.58%、56.67%、70.45%、50.00%、61.54%,DBT检查分别为79.17%、76.67%、84.44%、69.70%、78.21%,DBT联合超声检查分别为95.83%、96.67%、97.87%、93.55%、96.15%,DBT联合超声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均显著高于超声、DBT检查(P<0.01)。结论:DBT联合超声用于检查乳腺内结构扭曲病变可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乳腺体层合成 超声 乳腺内结构扭曲病变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肝脏剪切波弹性模量值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在Child-Pugh分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坤 张文晓 +3 位作者 李保卫 王明辉 李高峰 卢艳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22-526,共5页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rography,SWE)技术测得的肝脏弹性模量值与肝脏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在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2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135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rography,SWE)技术测得的肝脏弹性模量值与肝脏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在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2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135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将肝硬化患者分为A级48例,B级45例,C级42例,应用SWE技术测得肝脏的EI值,135例患者均检测血清肝脏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层黏连蛋白、Ⅳ型胶原);将测得的肝脏EI值与Child-Pugh分级及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值进行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测得的弹性模量值与Child-Pugh分级、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层黏连蛋白、Ⅳ型胶原的检测值均呈正相关(r=0.812、0.767、0.778、0.792、0.683,P<0.05);弹性模量值与血清肝脏纤维化指标在Child A级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7、0.764、0.612、0.702、0.758;在Child B级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7、0.828、0.787、0.792、0.754;在Child C级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6、0.808、0.857、0.892、0.845。结论弹性模量值为无创性评估肝脏弹性及硬度的指标,其与Child-Pugh分级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不但能够对肝脏硬化程度进行评估,动态观察肝脏纤维化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诊疗依据,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肝功能的储备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 弹性模量值 肝脏纤维化 CHILD-PUGH分级
下载PDF
鞘氨醇激酶1通过ERK1/2信号通路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6
14
作者 吕冰洁 安超 +4 位作者 郝东 王涛 王晓芝 李洪波 杨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24-1229,共6页
目的:探讨鞘氨醇激酶1(SphK1)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1例外科手术切除并经常规组织学检查确诊为NSCLC的肿瘤组织标本和配对癌旁肺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qPCR检测SphK1的表达。... 目的:探讨鞘氨醇激酶1(SphK1)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1例外科手术切除并经常规组织学检查确诊为NSCLC的肿瘤组织标本和配对癌旁肺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qPCR检测SphK1的表达。将pcDNA3.1-SphK1载体(SphK1组)、空白pcDNA3.1载体对照(NC组)、SphK1 siRNA(siSphK1组)和对照siRNA(siNC组)分别转染人肺腺癌A549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SphK1、E-cadherin、fibronectin和p-ERK1/2的表达;利用Transwell实验评估过表达SphK1和抑制ERK1/2对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SphK1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肿瘤分期相关。SphK1过表达可显著促进A54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提高p-ERK1/2和fibronectin蛋白水平,减少E-cadherin蛋白表达(P<0.05),而干扰SphK1则呈现相反的结果。ERK1/2抑制剂U0126可显著抑制SphK1过表达诱导的p-ERK1/2和fibronectin上调及E-cadherin下调,也抑制了SphK1过表达增强的A549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P<0.05)。结论:SphK1可能通过ERK1/2通路降低E-cadherin蛋白水平、提高fibronectin蛋白水平,并促进NSCLC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氨醇激酶1 ERK1/2信号通路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下载PDF
肠内免疫营养在胃肠道肿瘤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蕾 张颖 +1 位作者 王立彬 陈强谱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6期465-468,共4页
胃肠道肿瘤患者常存在营养不良,手术应激可加重其营养不良程度并导致免疫功能紊乱,改善围手术期的免疫营养状态是减少免疫相关并发症、加速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肠内免疫营养是围手术期调节免疫系统活性的新方法。本文综述了免疫营养制... 胃肠道肿瘤患者常存在营养不良,手术应激可加重其营养不良程度并导致免疫功能紊乱,改善围手术期的免疫营养状态是减少免疫相关并发症、加速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肠内免疫营养是围手术期调节免疫系统活性的新方法。本文综述了免疫营养制剂种类和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障碍的机制,主要介绍了肠内免疫营养在不同胃肠道肿瘤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免疫营养 精氨酸 谷氨酰胺 围手术期 胃癌
原文传递
肌肉减少症对肝切除术后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蕾 卢艳敏 +2 位作者 冀海斌 吴倩倩 陈强谱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3600-3604,共5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肌肉减少症对肝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VIP、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11月。由2名研究员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质量评价量表(NOS)独立...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肌肉减少症对肝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VIP、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11月。由2名研究员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质量评价量表(NOS)独立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文献资料,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6篇文献,共计2720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肌肉减少症会增加肝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OR=1.82,95%CI:1.35~2.46),增加肝切除患者术后Clavien-Dindo≥3级并发症的风险(OR=1.71,95%CI:1.37~2.12),增加肝切除患者术后死亡风险(OR=2.35,95%CI:1.45~3.81),延长患者住院时间(OR=1.88,95%CI:0.72~3.04)。结论:肌肉减少症增加了肝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和平均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减少症 肝切除 并发症 死亡率 META分析
下载PDF
梗阻性黄疸合并肌肉减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蕾 蔡婷婷 +1 位作者 胡凤爱 陈强谱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 调查梗阻性黄疸患者合并肌肉减少症(SA)的发生率,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梗阻性黄疸患者104例。按照2019年亚洲肌少症工作小组(AWGS)诊断标准将其分为SA组32例和无SA组72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人体成分分... 目的 调查梗阻性黄疸患者合并肌肉减少症(SA)的发生率,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梗阻性黄疸患者104例。按照2019年亚洲肌少症工作小组(AWGS)诊断标准将其分为SA组32例和无SA组72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人体成分分析、生化指标。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梗阻性黄疸合并SA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 梗阻性黄疸患者SA占比为30.76%。SA组与无SA组患者营养评估风险评分、体质量、握力、体质量指数(BMI)、去脂体质量、四肢骨骼肌指数、细胞外水分比率(ECW/TBW)、上臂肌肉围度、相位角、白蛋白、预后营养指数(PNI)和血红蛋白比较,P<0.05。握力和PNI是梗阻性黄疸患者合并SA的保护因素。不同黄疸严重程度患者SA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 梗阻性黄疸患者合并SA的发生率较高,SA的发生与PNI降低、握力降低和黄疸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肌肉减少症 预后营养指数
下载PDF
末梢血糖监测的现况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颖 宋娟娟 +1 位作者 高思琪 赵茹茹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292-293,297,共3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据统计截至2010年,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1.6%。
关键词 糖尿病 末梢血糖 血糖仪
下载PDF
浅析前庭性偏头痛的流行病学特点与发病机制
19
作者 李斌 刘曼 +3 位作者 陈金波 宋晓文 庄伟 苏毅鹏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5期191-193,共3页
前庭性偏头痛(VM)属于临床常见疾病,长期以来,由于VM概念、诊断标准不统一,其发病机制不明确,也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当前人们对VM的认识还不够全面。VM与偏头痛一样,当前尚不明确其发病机制,流行病学显示女性多于男性。检... 前庭性偏头痛(VM)属于临床常见疾病,长期以来,由于VM概念、诊断标准不统一,其发病机制不明确,也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当前人们对VM的认识还不够全面。VM与偏头痛一样,当前尚不明确其发病机制,流行病学显示女性多于男性。检验技术、神经影像技术及电生理技术提供了理想的手段来研究VM的发病机制,当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假说较多,但任何一种假说都不能单独完全阐述VM的所有症状。VM要重点与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进行鉴别诊断。对该病进行治疗时,急性期主要使用曲坦类药物,预防用药种类则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性偏头痛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水平对糖尿病肾病代谢参数的影响及其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安超 卢艳敏 +1 位作者 张颖 杨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6期3303-3310,共8页
背景糖尿病肾病(DN)是2型糖尿病(T2DM)严重并发症之一,一些证据表明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可能在DN中发挥作用,但目前关于CTRP3与DN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探讨血清CTRP3水平对DN及其代谢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 背景糖尿病肾病(DN)是2型糖尿病(T2DM)严重并发症之一,一些证据表明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可能在DN中发挥作用,但目前关于CTRP3与DN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探讨血清CTRP3水平对DN及其代谢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54例(T2DM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55例(DN组),并选取55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三组均进行代谢参数检测,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CTRP3、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联素(APN)水平,比较三组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行相关性检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各组CTRP3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TRP3对DN的诊断价值。结果 T2DM组、DN组IL-6、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DN组IL-6水平高于T2DM组(P<0.05);T2DM组、DN组APN、CTRP3水平低于对照组,DN组CTRP3水平低于T2DM组(P<0.05);女性CTRP3水平高于男性,正常体质量者CTRP3水平高于超重/肥胖者(P<0.05)。多项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RP3水平与T2DM[OR=0.804,95%CI(0.731,0.883),P<0.001]和DN[OR=0.730,95%CI(0.654,0.814),P<0.001]的风险之间存在着独立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对照组中,CTRP3与胰岛素(r=-0.415)、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r=-0.438)呈负相关(P<0.05);在T2DM组和DN组中,CTRP3与胰岛素(r=-0.312、-0.407)、HOMA-IR(r=-0.327、-0.436)、糖化血红蛋白(Hb A1c)(r=-0.286、-0.287)、IL-6(r=-0.342、-0.386)和TNF-α(r=-0.359、-0.365)呈负相关,但与肾小球滤过率(e GFR)(r=0.274、0.428)、APN(r=0.436、0.273)呈正相关(P<0.05);在DN组中,CTRP3与肌酐(Cr)(r=-0.389)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DM组中HOMA-IR[β=-64.330,95%CI(-92.067,-9.537)]、APN[β=9.210,95%CI(4.510,16.627)],DN组的HOMA-IR[β=-62.773,95%CI(-122.250,-13.348)]、e GFR[β=0.953,95%CI(0.327,2.442)]是CTRP3的影响因素(P<0.05)。CTRP3诊断DN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1[95%CI(0.820,0.943)],灵敏度为76.36%,特异度为90.91%。结论 CTRP3在T2DM和DN患者中明显降低,并与T2DM和DN的风险之间存在着独立的相关性。CTRP3诊断DN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在DN的发病机制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可作为DN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 脂肪因子 炎症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