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2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化内科临床带教中应用循证医学教育的效果 被引量:8
1
作者 马锋振 崔守永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9期40-42,共3页
目的对循证医学教学在消化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医院消化内科接收的60名临床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8年1月-2019年6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循证教育组和常规带教组,每组各有30例。针对常规... 目的对循证医学教学在消化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医院消化内科接收的60名临床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8年1月-2019年6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循证教育组和常规带教组,每组各有30例。针对常规带教组实施常规带教,针对循证教育组实施循证医学教育,对两组实习生的带教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循证教育组的实际操作考核分数为(89.3±7.1)分,基础理论考核分数为(86.9±7.5)分,常规带教组的实际操作考核分数为(73.4±8.5)分,基础理论考核分数为(72.6±6.1)分,循证教育组的实际操作考核和基础理论考核分数均明显高于常规带教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循证教育组总满意度为96.7%,常规带教组总满意度为73.3%,循证教育组的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带教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带教中循证医学教育属于一种有效的带教方式,能够极大地提升实习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和各种实践操作能力,而且具有很高的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科 临床带教 常规带教 循证医学教育 学习成绩 教学满意度
下载PDF
提高口腔医学生口腔内科临床见习带教质量的方法初探 被引量:6
2
作者 荣丽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03-304,283,共3页
口腔内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临床见习课是口腔医学生从理论学习过渡到生产实习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临床见习带教是带领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的重要环节。该文结合口腔临床教育教学现状,分析总结多种适合临床带... 口腔内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临床见习课是口腔医学生从理论学习过渡到生产实习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临床见习带教是带领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的重要环节。该文结合口腔临床教育教学现状,分析总结多种适合临床带教的教学方法,探讨如何提高口腔内科临床带教的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内科 临床见习 教学质量
下载PDF
对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徐玲 尚炳英 +3 位作者 周莉莉 范秀英 张则艳 吴爱杰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9期237-238,共2页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216例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本组中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进行分析,并对其...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216例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本组中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进行分析,并对其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包括住院时间、合并基础疾病的情况、进行侵入性治疗操作的情况、住院时间及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非老年患者相比,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高,本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本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其次为泌尿道、胃肠道及口腔。本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与其住院时间、合并基础疾病的情况、进行侵入性治疗操作的情况、住院时间及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老年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年龄较高、住院的时间较长、所患的基础疾病较多、接受较多的侵入性治疗操作及未使用抗菌药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 感染 医院 消化道 老年
下载PDF
某三级医院呼吸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葛永春 刘金苹 +3 位作者 刘伟丽 刘爱云 王小玲 许红梅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和危险因素,规范医疗行为,为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入住呼吸内科的2 06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发生医院感染60例,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为2 009例。采用...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和危险因素,规范医疗行为,为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入住呼吸内科的2 06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发生医院感染60例,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为2 009例。采用回顾性调查的研究方法,利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测系统、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收集资料,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的2 069例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89%;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共检出40株,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占57.5%,其次为真菌14株,占35%。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出年龄≥60岁、住院天数≥2周、抗菌药物的使用≥2周、肺部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留置导尿管、使用无创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8个影响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侵入性诊疗,严格无菌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感染,督促落实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削弱危险因素的影响,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内科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MDT理念的单病种P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沈媛媛 王才霞 程凯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3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ple disciplinary therapy,MDT)理念的单病种的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消化内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9月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消化内...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ple disciplinary therapy,MDT)理念的单病种的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消化内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9月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实习的临床医学本科生6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名。对照组实习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实习学生采用MDT的单病种PBL教学法,实习结束后,两组学生均进行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并进行教学满意度评价。结果实习结束后,试验组学生的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教学满意度方面,试验组学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学生满意度。结论基于MDT理念的单病种P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消化内科实习学生的理论和操作成绩,并且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满意度,是一种值得在消化内科应用的实习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T 单病种 PBL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 消化内科 实习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细菌分布及经济损失分析
6
作者 王新晴 孙敏敏 +1 位作者 王芳 袁桂敏 《医师在线》 2024年第9期83-87,共5页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的细菌分布及经济损失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2015年1月~2019年12月某三甲医院全院科室留置中央导管患者中发生CLABSI的患者87例,把发生感染的患者纳入感染组,且按照配对标准1∶1与2015年1...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的细菌分布及经济损失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2015年1月~2019年12月某三甲医院全院科室留置中央导管患者中发生CLABSI的患者87例,把发生感染的患者纳入感染组,且按照配对标准1∶1与2015年1月~2019年12月某三甲医院全院科室留置中央导管患者中从未发生CLABSI的患者进行匹配,并将未发生感染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共配对成功38对,最终感染组和对照组各纳入38例患者。观察CLABSI患者致病菌分布情况、CLABSI主要致病菌耐药性情况;比较感染组与对照组的基本情况、住院总费用和住院日情况以及各项细分住院费用,通过M差值了解直接经济损失情况。结果全院共发生CLABSI 87例,病原学送检后共检出致病菌153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检出95株,占62.09%,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15.03%)、鲍曼不动杆菌(13.07%);其次是革兰阳性菌,共检出39株,占25.49%,主要致病菌为表皮葡萄球菌(8.50%)、金黄色葡萄球菌(5.23%);真菌19株,占12.42%,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5.23%)、近平滑念珠菌(3.92%)。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100%,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超过90%,对头孢唑林、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超过80%;鲍曼不动杆菌对庆大霉素、氨苄西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100%,对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在90%及以上;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的耐药性相对较低,未发现对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表皮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超过80%,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超过70%,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超过6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的耐药率超过60%,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氨苄西林、头孢哌酮的耐药率为50%;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替加环素、替考拉宁、万古霉素敏感。感染组住院总费用高于对照组,M差值为120764元(P<0.05);感染组住院日高于对照组,M差值为10 d(P<0.05);感染组与对照组的西药费、化验费、床位费、护理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高的费用为西药费,M差值为29749元,其次为化验费。结论某三甲医院CLABSI的主要致病菌有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等,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不同致病菌间的药敏结果有显著差异,临床应选用合适的敏感抗菌药物,并避免滥用抗菌药物。CLABSI会造成患者及社会经济损失较重,医院相关部门应积极做好CLABSI的防控工作,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减少资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细菌分布 经济损失
下载PDF
极小剂量滴定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衰合并低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7
作者 赵希军 张方霞 +1 位作者 王新霞 程艳丽 《西部医学》 2025年第3期408-412,418,共6页
目的探讨极小剂量滴定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合并低收缩压(SBP)的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低SBP的HFrEF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 目的探讨极小剂量滴定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合并低收缩压(SBP)的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低SBP的HFrEF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从25 mg每天2次开始,剂量每2~4周倍增1次,直至达到最大耐受剂量;观察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从小剂量25 mg每天1次开始,剂量每4~8周倍增1次,直至达到最大耐受剂量。治疗12个月后,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血钾、血肌酐、血压的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用药情况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sST2和LVDd均降低,而LVEF和LVFS均升高,且观察组更为显著(均P<0.001);观察组沙库巴曲缬沙坦最大耐受剂量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治疗后血钾、血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SBP低于观察组(P<0.001),舒张压(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性低血压、再住院发生率观察组更低(P<0.001,P<0.05)。结论极小剂量缓慢滴定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HFrEF伴低SBP的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低收缩压 沙库巴曲缬沙坦 滴定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敏 隋蕙嬬 +2 位作者 石宏 薛海波 史宁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5期29-32,共4页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常见的消化道慢性并发症,是以胃动力下降、胃排空延迟、胃节律紊乱等为主要特点,但无机械性梗阻的一组综合征。患者餐后会出现饱腹、恶心、呕吐、腹胀和腹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常见的消化道慢性并发症,是以胃动力下降、胃排空延迟、胃节律紊乱等为主要特点,但无机械性梗阻的一组综合征。患者餐后会出现饱腹、恶心、呕吐、腹胀和腹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病人数呈增长趋势,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病率也逐步增加。针灸疗法可改善胃动力和临床症状,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小。针灸对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与多种机制密切相关,包括调节Cajal间质细胞、促进肠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恢复、纠正胃肠激素和肠道菌群紊乱、调控胃平滑肌运动、减少氧化应激、改善高血糖状态等。现将针灸(包括针刺、电针、艾灸等)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相关机制进行总结,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胃轻瘫 针灸 机制
下载PDF
基于AMPK/mTOR/ULK1信号通路探究黄连素对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9
作者 刘志强 刘振 孙经武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腺苷一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Unc-51样激酶1(Ulk1)通路观察黄连素(BBR)改善心肌纤维化大鼠的心肌损伤的作用。方法 选取健康6周龄55只雄性SD大鼠(n=11),应用异丙肾上腺素(浓度0.5 mg·... 目的 探讨基于腺苷一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Unc-51样激酶1(Ulk1)通路观察黄连素(BBR)改善心肌纤维化大鼠的心肌损伤的作用。方法 选取健康6周龄55只雄性SD大鼠(n=11),应用异丙肾上腺素(浓度0.5 mg·mL^(-1),第1天5 mg·kg^(-1),剩余20 d按照2.5 mg·kg^(-1)·d^(-1))连续皮下注射21 d诱导大鼠心肌纤维化,模型制备后将大鼠分为模型组、BBR组、BBR+AMPK抑制剂组及美托洛尔组,另设1组空白对照组,各组大鼠连续给药28 d,最后一次给药12 h后麻醉处死动物并采集标本。通过观察实验过程中各组大鼠的活动度、精神状态,实验结束后通过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的病理形态变化,通过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病理形态及纤维化程度,并计算计算心肌胶原容积分数。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的AMPK、mTOR、ULK1、p-AMPK、p-mTOR、p-ULK1、Beclin1、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的蛋白表达。结果 一般情况:空白对照组毛色白、有光泽、行动敏捷;模型组毛色干枯、行动迟缓、精神萎靡、活动力差;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空白组大鼠心肌纤维呈束状排列,无典型的纤维化现象。模型组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出现大量胶原沉积,纤维化程度严重。BBR+AMPK抑制剂组、胶原纤维较模型组减少。BBR组、美托洛尔组较BBR+AMPK抑制剂组纤维化程度降低。模型组Beclin1蛋白、p-AMPK、p-ULK1显著降低,p-mTOR、Collagen Ⅰ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BBR组及美托洛尔组Beclin1蛋白、p-AMPK、p-ULK1升高,p-mTOR、Collagen Ⅰ降低。与BBR组相比,BBR+AMPK抑制剂组Beclin1蛋白、p-AMPK、p-ULK1水平降低,p-mTOR、Collagen Ⅰ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BR可通过AMPK/mTOR/ULK1通路激活自噬来减轻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纤维化大鼠心肌损伤,抑制心肌纤维化,发挥心肌保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黄连素 AMPK-mTOR-ULK1信号通路 自噬
下载PDF
miR-1247-5p/Smad2轴对胃癌细胞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10
作者 王健 程宪永 于宁 《天津医药》 2025年第2期118-123,共6页
目的 探讨miR-1247-5p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胃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机制。方法 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癌旁组织与胃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RNA;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1247-5p对恶性肿瘤预后的预测价值;实时荧光... 目的 探讨miR-1247-5p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胃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机制。方法 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癌旁组织与胃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RNA;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1247-5p对恶性肿瘤预后的预测价值;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本院收集的10例胃癌和癌旁组织中miR-1247-5p的表达水平;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miR-1247-5p下游靶基因;双萤光素酶实验观察miR-1247-5p与Smad2的结合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过表达miR-1247-5p对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RT-qPCR、Western blot实验检测miR-1247-5p对Smad2和上皮间质转化(EMT)标记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TCGA数据库及本院收集的胃癌组织中miR-1247-5p表达水平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ROC曲线分析表明miR-1247-5p表达水平是绝大部分肿瘤类型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过表达miR-1247-5p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miR-1247-5p下游靶基因参与EMT等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的通路。PPI分析表明Smad2是EMT信号通路中的Hub基因。双萤光素酶实验表明miR-1247-5p和Smad2存在结合位点。RT-qPCR、Western blot实验证实miR-1247-5p可抑制Smad2表达和EMT过程。结论 miR-1247-5p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过表达miR-1247-5p可抑制EMT信号通路,降低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上皮-间质转化 细胞运动 肿瘤浸润 Smad2蛋白质 miR-1247-5p
下载PDF
PBL联合临床路径教学法在消化内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1
作者 李锟 巴莹 +4 位作者 李琼 王雪敏 王爱丽 牛琼 刘成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2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PBL联合临床路径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7月来我院消化内科规培的医师共6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教学查房中,研究组采用PBL... 目的探讨PBL联合临床路径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7月来我院消化内科规培的医师共6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教学查房中,研究组采用PBL联合临床路径教学法,对照组采用PBL教学法。采用出科考试、Mini-CEX、360度评价以及学员满意度等方式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出科考试成绩、Mini-CEX以及360度评价均提示,研究组的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而规培学员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结论PBL联合临床路径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中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临床路径 教学法 消化内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教学查房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21
12
作者 葛永春 许红梅 +3 位作者 孙吉花 高云秀 景国强 刘欣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54-659,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某三级医院呼吸内科病区的慢阻肺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对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1∶1配对非感染病例,采用...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某三级医院呼吸内科病区的慢阻肺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对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1∶1配对非感染病例,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1499例慢阻肺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8例,且均找到匹配病例,医院感染率为7.87%;例次感染率为8.2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近期住过重症监护病房(ICU)、肺功能分级重或极重度、恶性肿瘤、合并其他肺部疾病、留置导尿管、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4d,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无创通气及低蛋白血症10种因素是慢阻肺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慢阻肺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有6种:肺功能分级、恶性肿瘤、合并其他肺部疾病、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低蛋白血症、无创通气。结论医务人员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积极治疗合并症,加强营养支持,重视肺功能的评估,掌握无创呼吸机的最佳脱机时间并做好消毒工作,以减少慢阻肺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PBL教学在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3
作者 赵希军 李景森 +2 位作者 徐会圃 张芳 李跃荣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4期9-12,共4页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在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4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进行轮转的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共42名,随机分为PBL带教组21名,传统带教组2...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在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4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进行轮转的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共42名,随机分为PBL带教组21名,传统带教组21名,教学完成后分别给予相同的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同时采用问卷形式调查住院医师对不同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 与传统模式教学相比,PBL模式教学住院医师基础理论考核成绩(23.7±1.2 vs.18.2±2.8,P〈0.05)、病史收集及病例分析成绩(41.5±3.1 vs.34.3±8.4,P〈0.05)及临床技能考试成绩(24.9±4.2 vs.19.1±6.5,P〈0.05)均提高;问卷调查住院医师对教学的评价显示,PBL模式教学在6方面均优于传统模式教学(P〈0.05)。结论 PBL模式教学有助于在心内科参加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临床操作能力的掌握,显著提高教学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 教学模式 心内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以微信平台为基础的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住培中的教学效果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斌 张青青 陈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3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以微信平台为基础的以问题为导向(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轮转的86名住培医师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以微信平台为基础的以问题为导向(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轮转的86名住培医师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分组表将住培医师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3名。常规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采用以微信平台为基础的PBL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微信平台为基础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住培医师教学中应用,可有效提高住培医师学习成绩,提高住培医师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平台 以问题为导向 住培医师 神经内科 理论成绩 满意度
下载PDF
调控NSUN2表达对肺腺癌A549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及YAP表达的影响
15
作者 邵爽 李睿 +2 位作者 孟玮 金丹 郭纪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02,共5页
目的:探讨调控NOL1/NOP2/Sun域家族成员2(NSUN2)表达对肺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及YA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A549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采用Lipofectamine 3000转染pcDNA3.1+shNC,NSUN2组转染pcDNA3.1-NSUN2+shNC,shYAP组转染pcD... 目的:探讨调控NOL1/NOP2/Sun域家族成员2(NSUN2)表达对肺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及YA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A549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采用Lipofectamine 3000转染pcDNA3.1+shNC,NSUN2组转染pcDNA3.1-NSUN2+shNC,shYAP组转染pcDNA3.1+shYAP,NSUN2+shYAP组转染pcDNA3.1-NSUN2+shYAP。48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NSUN2、YAP、E-cadherin、Viment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RNA免疫沉淀和RNA Pulldown实验验证A549细胞中内源性NSUN2蛋白与YAP mRNA的相互作用。结果:上调NSUN2表达,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提高,E-cadherin表达降低,Vimentin表达升高(P<0.05);下调YAP表达,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E-cadherin表达提高,Vimentin表达降低(P<0.05);两者具有拮抗作用(P<0.05)。结论:NSUN2通过上调YAP表达促进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UN2 YAP 肺腺癌 A549细胞
下载PDF
以拓宽就业为导向的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桂香 许春胜 李治淮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8-700,共3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式的需要,尤其是人体解剖学与组织学胚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单一,就业渠道不畅,就业难,已成为制约本学科研究生教育,...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式的需要,尤其是人体解剖学与组织学胚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单一,就业渠道不畅,就业难,已成为制约本学科研究生教育,乃之整个学科发展的“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就业渠道 医学硕士 解剖学与组织学 导向 硕士研究生 研究生教育 知识经济
下载PDF
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6
17
作者 刘蕊蕊 樊囯爱 +3 位作者 丛薇 张超 高海洋 张艳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26期243-244,共2页
目的:分析和研究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神经内科患者132例,均给予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将其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132例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为... 目的:分析和研究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神经内科患者132例,均给予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将其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132例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为:优69例,良51例,差12例,优良率为90.9%。结论将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中,对促进患者病情转归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健康教育 神经内科 护理效果
下载PDF
PBL联合CBL教学法用于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晓丹 于文征 +3 位作者 赵希军 马宝新 张贝 陈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15期59-62,共4页
目的研究PBL联合CBL教学法在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8年9月—2019年12月进行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60名,按照数字表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30)应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法进行培训,观察组(n=30)则应... 目的研究PBL联合CBL教学法在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8年9月—2019年12月进行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60名,按照数字表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30)应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法进行培训,观察组(n=30)则应用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以案例为基础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进行培训,两组培训时间2个月,2个月后进行考核评价,比较两组不同培训方式的应用效果,数据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名(%)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内科住院医师基础理论考试分数、技能操作考试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科住院医师对本组教学法的学习兴趣、语言及沟通能力、创新思维及能力、临床操作技能、知识理解、利于临床工作、认同教学模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3.33%,观察组内科住院医师对本组教学法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联合CBL教学法在内科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中应用效果显著,是优秀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 以案例为基础教学法 传统讲授式教学法 内科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应用效果 教育
下载PDF
形成性评价在内科学临床实习教学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营滨 牛琼 +2 位作者 史宁 连海峰 宫月荣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24期5-7,共3页
目的分析内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形成性评价的价值。方法采用奇偶法将2016年1月—2018年8月到本院内科实习的96名医学本科学生分为参照组(48名,实施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48名,开展形成性评价教学)。比较两组学生专业水平提升情况以... 目的分析内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形成性评价的价值。方法采用奇偶法将2016年1月—2018年8月到本院内科实习的96名医学本科学生分为参照组(48名,实施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48名,开展形成性评价教学)。比较两组学生专业水平提升情况以及对教学方式的效果评价。结果两组学生专业水平提升情况比较,研究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效果评价,其中研究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内科学实习教学过程当中,开展形成性评价可全面提升学生自身专业水平,对总体教学质量的改善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教学 内科学 临床教学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本科生导师制对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现状及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斌 张青青 +2 位作者 王玉涛 王雪贞 马文彬 《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9期93-96,共4页
目的调查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对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现状,为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2年1—3月采用自编问卷对滨州医学院2017级、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93名本科生进行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本科生普遍认为经过科... 目的调查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对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现状,为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2年1—3月采用自编问卷对滨州医学院2017级、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93名本科生进行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本科生普遍认为经过科研训练后具备的科研能力低于预期。学生对导师满意度与导师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导师沟通的频率呈正相关(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导师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P=0.002)和学生与导师沟通的频率(P=0.017)是学生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论本科生导师应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建设,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对学生的科研过程进行动态管理,切实提高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生导师制 临床医学 本科生 科研能力 问卷 调查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